CN102781017A -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017A
CN102781017A CN201210229307XA CN201210229307A CN102781017A CN 102781017 A CN102781017 A CN 102781017A CN 201210229307X A CN201210229307X A CN 201210229307XA CN 201210229307 A CN201210229307 A CN 201210229307A CN 102781017 A CN102781017 A CN 102781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terminal
online
correspondent node
prob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93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017B (zh
Inventor
樊家麟
沈洋
林形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93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1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第一终端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探测数据包,并以第一定时时间计时,若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以第一定时时间重新计时;直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会话结束;若在首次计时或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第二终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第二终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服务器查询通信对端的在线状态的方式可能导致查询状态出现误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服务器保存移动终端通信双方的在线或离线状态。当通信双方中任一端需要确定另一端的在线状态时,需要登陆到服务器查询对端的当前状态。
常用的实现方法为服务器不断的探测移动终端,获取通信双方的在线状态,并保存通信双方的当前状态。通信双方每次需要通过与服务器交互才知道对方是否还在线,如果甲方异常掉线,服务器不能及时获取甲方已掉线的信息,这样可能向正在查询甲方在线状态的乙方返回错误的结果。
假设A和B为正在通信的两个终端,二者的当前在线状态均存储在服务器上。服务器在t1时刻获取终端B的状态,并将刚得到的B的状态信息进行更新保存,随后在t2时刻接收到终端A发送的查询B的在线状态的请求,t2>t1,由于在t2时刻B的在线状态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此时服务器上保存的仍是B在t1时刻的状态,因此服务器发送给终端A的终端B的当前状态是前一时刻获得的状态,会有一定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服务器查询通信对端的在线状态的方式可能导致查询状态出现误差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之一,包括:
第一终端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第一终端在以第一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时开始进行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会话结束;
若在首次计时或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线;
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线;
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当前所述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之二,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并针对每个接收到的探测数据包向所述第二终端返回响应包;
第一终端在返回第N个响应包时,开始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收到探测数据包,则再次返回响应包并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收到探测数据包,则再次返回响应包并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会话结束;
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线;
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线;
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当前所述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一,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通信对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以第一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时开始进行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所述装置和通信对端会话结束;
第一判定模块,用于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当前所述通信对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二,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通信对端发送的探测数据包时,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在向通信对端返回第N个响应包时,开始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再次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并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再次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并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所述装置和通信对端会话结束;
第一判定模块,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确定通信对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当前所述通信对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上述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一和之二。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使移动终端的通信双方通过发送端向通信对端的接收端定期发送探测数据包,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发送的任一探测数据包的响应包,则判断对端在线,否则判断对端不在线;通信双方的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定期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并向发送端发送响应包,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下一个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任一探测数据包,则判断发送端在线,否则判断发送端不在线。这样在通信双方探测对端在线状态时不需要访问服务器,而通过通信双方交互来获得对端在线状态,避免了与服务器的大量交互,解决了使用服务器存储的通信双方的在线状态时,由于服务器更新不及时导致存储的在线信息错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流程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发送方的发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接收方的接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结构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结构图之三;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结构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终端在使用所述方法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时,既可以作为探测包的发送端探测接收端的在线状态,也可以作为探测包的接收端探测发送端的在线状态。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分别按照发送探测包的通信侧以及接收探测包的通信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在探测包的发送端即第一终端侧,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终端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S102、第一终端在以第一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的同时以第一定时时间进行计时;
S103、第一终端判断在首次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响应包;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执行步骤S104;若在首次计时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执行步骤S105;
S104、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线;
S105、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线;并以第一定时时间重新计时;
S106、第一终端判断在步骤S105中重新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响应包;若在重新计时之后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转向执行步骤S105;若在重新计时之后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转向执行步骤S107;
S107、第一终端确定当前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05中第一终端重新计时,可以在接收到响应包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或者在第一定时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上述步骤S104或者步骤S107执行之后,还可以包括:
S201、第一终端每隔设定的第二发送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探测数据包;该第二发送周期大于上述第一发送周期;
S202、第一终端在以第二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的同时以第二定时时间进行计时;该第二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上述第一定时时间;
S203、第一终端判断在以第二定时时间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响应包;
S204、若在以第二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二定时时间内,第一终端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第二终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
S205、若在以第二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二定时时间内,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第二终端依然不在线,并且结束与第二终端的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在探测包的接收端即第一终端侧,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对每一个接收到的探测数据包向第二终端返回响应包;
S302、第一终端在返回第N个响应包的同时,以第三定时时间进行计时;
S303、第一终端判断在首次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探测数据包,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执行步骤S304;若在首次计时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执行步骤S305;
S304、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线;
S305、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在线;向第二终端返回响应包,并以第三定时时间重新计时;
S306、判断在步骤S305中第一终端重新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响应包,若在重新计时之后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执行步骤S305;若在重新计时之后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执行步骤S307;
S307、第一终端确定当前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05中第一终端重新计时,可以在发送响应包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或者第三定时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S304或者步骤S307执行之后,还包括:
S401、第一终端以第四定时时间进行计时;该第四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上述第三定时时间;
S402、判断在以第四定时时间计时开始之后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探测数据包;
S403、若在以第四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四定时时间内,第一终端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返回响应包,并确定第二终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
S404、若在以第四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四计时时间内,第一终端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第二终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第二终端的会话。
较佳地,上述探测数据包和响应包均可由可扩展通信和表示协议(XMPP,the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的扩展生成。下面以互联网协议电话(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应用为例,说明具体生成方法。
在VOIP的应用中,当通信双方开始语音通话后,通过XMPP协议扩展部分生成通信双方对对端在线状态的探测数据包和响应包。具体做法为:在扩展类型下定义子类型,子类型为探测数据包或者其响应包的标识。传输的内容可以是通信双方的会话ID,此会话ID也可以加密传输。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终端A与终端B进行voip语音通话时,终端A作为发送方,使用XMPP协议的扩展生成探测终端B是否在线的探测数据包;终端B作为接收方,使用XMPP协议的扩展生成探测终端A是否在线的响应包。假设A的id为“111111server.com”,B的id为“222222server.com”,定义扩展类型为“voip”,探测数据包的子类型为“ping”,响应包的子类型为“ping_ack”传输的content内容为加了密的终端A和终端B的会话SID。
终端A作为发送端,向终端B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内容例如可以为:
Figure BDA00001845749600081
终端B作为接收端,接收到终端A的探测数据包后,向终端A发送的响应包的内容例如可以为:
Figure BDA0000184574960008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通过XMPP协议扩展生成探测通信对端是否在线的探测数据包或响应包,可以在通信双方(如上述终端A和终端B)交互并发送网络数据(比如音频数据或者视频数据等)的同时,互相探测对端的在线状态。如果探测到通信对端在线,则通信双方继续交互,并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探测到通信对端不在线或由在线变为不在线状态,则停止数据的传输。这样不通过查询服务器而通过双方交互查询对端在线状态,避免了与服务器的大量交互,并且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得对端的在线状态,可以避免在通信双方的某一方异常掉线时,另一方由于没有及时获得通知而占用着大量系统资源死等接收对方的消息和数据。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假设A和B为通信双方,A为发送方,B为接收方。A用来探测B的在线状态的探测数据包(ping包)和B用来探测A的在线状态的响应包(ping_ack包)均由上述XMPP协议扩展生成。假设第一发送周期为5秒,第二发送周期为10秒,第一定时时间为20秒,第二定时时间为25秒,第三定时时间为15秒,第四定时时间为25秒。
如图5所示,A作为发送方通过向B发送探测数据包来探测B的在线状态,具体为:A以第一发送周期5秒向B发送ping包,并在发送了第一个ping包以后以第一定时时间(20秒)开始计时,
若在t0时刻(即第一定时时间20秒内)A接收到了B回复的ping-ack包,则A确定B在线,并在t0时刻以第一定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等待下一个ping-ack包;而若在重新开始计时后,下一个第一定时时间内,A接收到B回复的ping-ack包,则A确定B依然在线,并继续重新开始计时,等待下一个ping-ack包,如此往复;若在重新开始计时后,下一个第一定时时间内,A没有接收到B回复的ping-ack包,则A确定B由在线变为不在线,则执行下述第二定时方案;
若在t1时刻(即超过第一定时时间20秒),A接收到B回复的ping-ack包,即在第一定时时间内A没有收到B回复ping-ack包,则执行第二定时方案,即在没有接收到ping-ack包的那个第一定时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A以第二发送周期(10秒)向B发送ping包,并在以第二发送周期发送了第一个ping包后,以第二定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若在t2时刻即第二定时时间内A接收到了B回复的ping-ack包则A确定B由不在线变为在线;若在第二定时时间内A没有接收到B回复的ping-ack包,则A确定B依然不在线。
如图6所示,B作为接收方在接收到A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后,通过向A回复响应包来探测A的在线状态,具体为:B在t0时刻接收到来自A的ping包,并在接收到此ping包后向A回复ping-ack包,同时以第三定时时间开始计时,
若在t1时刻(即第三定时时间15秒内)B接收到了下一个ping包,则B向A回复ping-ack包,并确定A在线,在t1时刻以第三定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等待下一个ping包;而若在重新开始计时后,下一个第三定时时间内,B接收到A发送的ping包,则确定A依然在线,并向A回复ping-ack包,同时继续重新开始计时,等待下一个ping包,如此往复;若在重新开始计时后,下一个第三定时时间内,B没有接收到A发送的ping包,则B确定A由在线变为不在线,则执行下述第四定时方案;
若在t2时刻(即超过第三定时时间15秒),B接收到A发送的ping包,即在第三定时时间内B没有收到A发送的ping包,则执行第四定时方案,即在没有接收到ping包的那个第三定时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B以第四定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若在t3时刻即第四定时时间内,B接收到了A发送的ping包,则B向A回复ping-ack包,并确定A由不在线变为在线;若在第四定时时间内B没有接收到A发送的ping包,则B确定A依然不在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及通信设备,由于这些装置和通信设备所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和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一,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通信对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第一计时模块702,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701以第一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的同时以第一定时时间进行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以第一定时时间重新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再次以第一定时时间重新计时,直至所述装置和通信对端会话结束;
第一判定模块703,用于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当前所述通信对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进一步地,第一计时模块702中,所述重新计时可以以所述装置接收到响应包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或者以第一定时时间段结束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一,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801,用于在所述第一判定模块703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或者由在线变为不在线之后,每隔设定的第二发送周期向所述通信对端发送探测数据包;所述第二发送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周期;
第二计时模块802,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801以第二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的同时以第二定时时间进行计时;所述第二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时时间;
第二判定模块803,用于若在以第二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若在以第二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所述通信对端的会话。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二,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01,用于当接收到通信对端发送的探测数据包时,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
第一计时模块902,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901在向通信对端返回第N个响应包的同时,以第三定时时间进行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901再次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并以第三定时时间重新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901再次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并以第三定时时间重新计时,直至所述装置和通信对端会话结束;
第一判定模块903,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确定通信对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当前所述通信对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进一步地,第一计时模块902中,所述重新计时可以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01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或者以第三定时时间段结束的时刻开始重新计时。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二,还包括:
第二计时模块1001,用于当所述第一判定模块903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或者由在线变为不在线之后,以第四定时时间进行计时;所述第四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定时时间;
第二判定模块1002,用于若在以第四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返回响应包,并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若在以第四定时时间计时之后的设定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所述通信对端的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一和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之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使移动终端的通信双方通过发送端向通信对端的接收端定期发送探测数据包,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发送的任一探测数据包的响应包,则判断对端在线,否则判断对端不在线;通信双方的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定期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并向发送端发送响应包,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下一个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任一探测数据包,则判断发送端在线,否则判断发送端不在线。这样在通信双方探测对端在线状态时不需要访问服务器,而通过通信双方交互来获得对端在线状态,避免了与服务器的大量交互,解决了使用服务器存储的通信双方的在线状态时,由于服务器更新不及时导致存储的在线信息错误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第一终端在以第一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时开始进行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会话结束;
若在首次计时或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线;
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线;
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当前所述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开始计时,包括:
以接收到响应包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或者
以第一定时时间结束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线或者由在线变为不在线之后,还包括:
第一终端每隔设定的第二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第一终端在以第二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时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开始计时之后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
若在开始计时之后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会话;
所述第二发送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周期,且所述第二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时时间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数据包由可扩展通信和表示协议XMPP的扩展生成。
5.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数据包,并针对每个接收到的探测数据包向所述第二终端返回响应包;
第一终端在返回第N个响应包时,开始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收到探测数据包,则再次返回响应包并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收到探测数据包,则再次返回响应包并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会话结束;
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线;
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线;
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当前所述第二终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开始计时,包括:
以发送响应包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或者
以第三定时时间结束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为不在线或者由在线变为不在线之后,还包括:
第一终端重新开始计时;
若在重新开始计时之后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返回响应包,并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
若在重新开始计时之后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会话;
所述第四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定时时间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由可扩展通信和表示协议XMPP的扩展生成。
9.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每隔设定的第一发送周期向通信对端发送探测数据包;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以第一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时开始进行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响应包,则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所述装置和通信对端会话结束;
第一判定模块,用于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一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当前所述通信对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时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装置接收到响应包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或者以第一定时时间段结束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定模块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或者由在线变为不在线之后,每隔设定的第二发送周期向所述通信对端发送探测数据包;所述第二发送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周期;
第二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以第二发送周期发送第N个探测数据包时开始进行计时;
第二判定模块,用于若在开始计时之后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若在开始计时之后的第二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所述通 信对端的会话;所述第二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时时间的长度。
12.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通信对端发送的探测数据包时,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在向通信对端返回第N个响应包时,开始计时,若在计时开始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再次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并重新开始计时;以及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再次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并再次重新开始计时,直至所述装置和通信对端会话结束;
第一判定模块,若在首次计时或者每次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确定通信对端在线;若在首次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若在重新计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当前所述通信对端由在线变为不在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时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通信对端返回响应包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或者以第三定时时间段结束的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计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定模块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不在线或者由在线变为不在线之后,重新开始计时;
第二判定模块,用于若在重新开始计时之后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接收到了探测数据包,则返回响应包,并确定所述通信对端当前由不在线变为在线;若在重新开始计时之后的第四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数据包,则确定所述通信对端依然不在线,结束与所述通信对端的会话;所述第四定时时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定时时间的长度。
1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探 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装置。 
CN201210229307.XA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02781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9307.XA CN102781017B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9307.XA CN102781017B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017A true CN102781017A (zh) 2012-11-14
CN102781017B CN102781017B (zh) 2015-10-14

Family

ID=4712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9307.XA Active CN102781017B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101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815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的方法及无线网络节点
CN106817280A (zh) * 2017-01-20 2017-06-09 山东大学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端计时方法及系统
CN107948989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联网时长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3691354A (zh) * 2021-08-30 2021-11-23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67233A1 (zh) * 2021-06-23 2022-12-29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冗余设备的通信故障检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361A (zh) * 2005-05-08 2006-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发起协议服务器对终端在线状态的检测方法
CN101552740A (zh) * 2009-05-14 2009-10-07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系统、客户端、服务器及判定在线状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361A (zh) * 2005-05-08 2006-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发起协议服务器对终端在线状态的检测方法
CN101552740A (zh) * 2009-05-14 2009-10-07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系统、客户端、服务器及判定在线状态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815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的方法及无线网络节点
CN107948989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联网时长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6817280A (zh) * 2017-01-20 2017-06-09 山东大学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端计时方法及系统
CN106817280B (zh) * 2017-01-20 2021-10-26 山东大学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端计时方法及系统
WO2022267233A1 (zh) * 2021-06-23 2022-12-29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冗余设备的通信故障检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691354A (zh) * 2021-08-30 2021-11-23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1354B (zh) * 2021-08-30 2022-11-29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017B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1587B2 (en) System for network discovery and synchronization
CN102781017A (zh) 一种探测通信对端在线状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1224999A (zh) 一种传输协议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09302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的系统及方法
EP2079024A1 (en) Proxy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89039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ntents using information of group change in content oriented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0211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07360177B (zh) 一种基于udp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457843A (zh) 通信方法和系统、中继网关装置、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
EP4207648A1 (en) Connec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915658A (zh) 获取客户端ip地址的数据调用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CN108809766A (zh) 一种获取rtt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57421B (zh)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JP2020521388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3561063A (zh) 一种登录机顶盒的方法及终端
CN103259791B (zh) 一种穿越通信选路方法、终端及系统
CN202111746U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的系统
CN103023818A (zh) 媒体接入控制强制转发arp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90139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025730B (zh) 基于http协议的数据传输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3152495A (zh) 一种媒体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5874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performance metrics using backchannel messaging and information pattern matching
CN103312753A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EP28695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dialog
CN10892423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服务器、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treet No. 68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floor 13

Applicant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Wangjing West Road, a volume of stone world building, A, block, floor 12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02 CHAOYANG, BEIJING TO: 100085 HAIDIAN, BEIJ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