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0420B -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 Google Patents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0420B
CN102780420B CN201110123783.9A CN201110123783A CN102780420B CN 102780420 B CN102780420 B CN 102780420B CN 201110123783 A CN201110123783 A CN 201110123783A CN 102780420 B CN102780420 B CN 102780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circuit
solar
grid typ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37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0420A (zh
Inventor
周锡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qi Hongy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237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0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0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0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系统设置了系统控制器通过控制程序及电力分配优先权表以及通过操作控装置(36)和通信接口(16)接收的信息数据自动进行调控。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为一群组的情况下,满足同样的系统配接使用的负载用电量时,使系统配比做到蓄电池的标称容量是太阳能发电组件峰值电Wp容量的1.5~2.5倍即可,不再需要10倍以上了,减少投资规模,使太阳能发电供电成本。由于多个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以相互调配电力,以及太阳能发电组件发电电力和蓄电池电力共同为负载供电,在满足同样的系统配接使用的负载用电量时,使得每个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太阳能发电组件用量可降低30%以上。

Description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技术背景
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技术领域之一具有普遍存在、用之不竭、无环境污染等优越性,在世界和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同时又是生态学上纯净的和不改变地球上燃料平衡的能源,有着能源总量大,又容易实现小型化的优点,因此对它的开发利用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利用是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高技术行业之一,太阳能利用也将是新世纪经济展望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已在缓解常规能源短缺和减轻生态和环境恶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作为太阳能供电系统的主要方式之一,离网式电力太阳能供电系统目前主要用于通信系统照明系统和边远无电地区的设施设备以及边远无电地区的电力建设,仅在我国就有约100万户偏远地区农牧民生活用电问题,期待着采用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解决。不过当前的离网式独立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由于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系统构成的投资增加、造成容量余额大、浪费大,使用成本提高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离网式独立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应用和发展。
现有技术在离网式独立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的构成时,一般结合用电特性,常常考虑其平均用电和最大标称用电两个因素,常用的民用电器其最大标称用电功率是其平均用电功率的两倍以上,含电动机类负载电器的用电峰值将更大,是正常工作用电功率的3-7倍以上,而且最大用电功率的使用时间极短,是正常用电时间的数万分之一,从蓄电池放电特性可知C=I∫t0 tdt,大电流是放电量激增,为了万分之一要增加数倍的功率容量,其投资和浪费可想而知。
根据蓄电池放电特性可知C=I∫t0 tdt,可得C1=0.55C10(A.h),I1=5.5I10(A),也就是说负载的瞬间大电流需求,会造成蓄电池放电的激增。由此可知,单一的离网式独立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其系统配置将大大增加。
目前,一般的普通铅酸蓄电池一瓦成本约0.6元左右(0.5-0.8元),考虑安全放电因素可用电量为50%,若以此为基础,太阳能电池组件与蓄电池在同使用年限条件下,系统中的成本比例约为1∶1,(当然系统还需电控部分,充电电路、逆变电路及系统控制等),若考虑峰值用电及防过放的安全容量这些重要系统构成要素,蓄电池的标称容量应是太阳能发电的组件峰值电Wp容量的6倍以上,若考虑电机类负载启动瞬间产生峰值功率,其安全正常配比应在10-12倍以上甚至更高,而该系统的太阳能发电组件一天所发电力全部用于充电蓄电,也只能满足四分之一蓄电池的蓄电能力,也就是说对于每天都在使用的民用太阳能供电系统,有四分之三蓄电池是不合理配置,这也是太阳能发电供电离网独立系统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系统的配比和控制方式的不合理性,极易造成蓄电池的欠充和过放,使蓄电池寿命大大缩短,市场上此类独立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的蓄电池使用寿命大部分只有1-2年而且在半年后即为带病工作,效率大减。
如果设想有五个以上的独立用户系统可以共享,因为五个用户同时为用电峰值或瞬间启动产生峰值电的机会很少并可以通过电路使其错时工作,还可以增加延时调节器(采取申请约定及防碰撞处理),就可以共享五个独立系统的电力,解决用电峰值或瞬间启动产生峰值电的供电需求,使得每个独立用户系统,蓄电池投资只要大于通常配置的五分之一即可,大大减少了投资,降低了浪费,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用电成本。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克服现有技术与产品的缺陷和不足,实现投资更少、效率更高的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每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由太阳能发电组件P、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MPPT及DC/DC1电路、充电电路、蓄电池调配电路A、蓄电池调配电路B、多个蓄电池组、电力调配控制电路、系统控制器、DC/DC2电路、DC/AC逆变电路、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直流供电输出端口、交流供电输出端口、操作控装置端口、通信接口、蓄电调出端口、蓄电调入端口、放电端口、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太阳能电力调配器、电控开关A、电控开关B、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C、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D、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E、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功率分配电路、控制驱动线路、电控开关C、系统总线、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以及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G、电控开关D、蓄电电容、操作控装置和电控开关E组成,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组件P连接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通过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C、太阳能电力调配器、MPPT及DC/DC1电路接入电力调配控制电路,由电力调配控制电路连接DC/DC2电路及经功率分配电路、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接直流供电输出端口,同时电力调配控制电路连接DC/DC2电路及经功率分配电路、DC/AC逆变电路及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连接交流供电输出端口;
再有太阳能电力调配器经电控开关E连接放电端口构成太阳能电力放电路径;
MPPT及DC/DC1电路通过充电电路、蓄电池连接调配电路A接多个蓄电池组构成太阳能电力充电蓄电路径;
蓄电电容及多个蓄电池组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B接电力调配控制电路经DC/DC2电路依次连接功率分配电路、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直流供电输出端口,同时电力调配控制电路依次连接DC/DC2电路、功率分配电路、DC/AC逆变电路、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及交流供电输出端口,构成蓄电电容和蓄电池供电路径;同时多个蓄电池组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B及电控开关A、电控开关C连接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接蓄电调出端口构成蓄电调出路径;
蓄电调入接蓄电调入端口通过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D、电控开关C、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连接蓄电调出端口构成蓄电调出路径;
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经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E连接太阳能电力调配器构成太阳能电力共享调入路径;
系统控制器通过系统总线连接MPPT及DC/DC1电路、充电电路、蓄电池调配电路A、蓄电池调配电路B、电力调配控制电路、DC/DC2电路、DC/AC逆变电路以及各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通过控制驱动线路连接各电控开关,还通过操作控装置端口连接操作控装置。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系统控制器设有通信接口,通过标准通信互连方式与相邻系统相连接。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多个蓄电池组具有多个蓄电池组,且至少有三组以上,可以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A和蓄电池调配电路B进行串联或并联。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各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具有电性能参数监测和电量计量以及防电力倒流、防短路、防电涌的安全保护电路。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电力调配控制电路按系统控制器指令对MPPT及DC/DC1电路、多个蓄电池组、蓄电电容及蓄电调入电力进行电力调配,满足DC/DC2电路及功率分配电路的电力需求。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功率分配电路设有延时调节器及采取请求约定信号和防碰撞处理并按系统控制器指令对直流供电输出端口和交流供电输出端口的电力需求进行分配,满足负载优先权用电要求。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太阳能电力调配器按系统控制器指令将太阳能发电组件P经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的电力和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调入的太阳能电力调配给MPPT及DC/DC1电路或放电端口。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群组是由第一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第N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多个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相连接组成,并且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和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或任意两个相邻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相应的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连接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蓄电调出端口连接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蓄电调入端口以及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通信接口与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通信接口相连接。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群组共享是通过系统控制器中驻存的控制程序及电力分配优先权表以及通过操作控装置和通信接口接收的信息数据自动进行调控,调控方法是优先使用自身系统或群组中调入的太阳能电力,自身系统太阳能电力有余时,接入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接入但不能调出时接入放电端口;对于多个蓄电池组在保证本系统安全蓄电量前提下,将两个蓄电池组接于蓄电调出端口;在自身系统的交流供电输出端口有用电瞬间峰值的大功率需求时,接入蓄电电容并且由系统通过通信接口完成调入请求程序并接通蓄电调入线路,负载用电瞬间峰值过后,自动关断蓄电调入线路。
本发明实现的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和突出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在3-7个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为一群组的情况下,满足同样的系统配接使用的负载用电量时,使系统配比做到蓄电池的标称容量是太阳能发电组件峰值电Wp容量的1.5~2.5倍即可,不再需要10倍以上了,减少投资规模,使太阳能发电供电成本。
2.系统增加延时调节器(采取申请约定及防碰撞处理)对多个系统出现同时用电瞬间峰值的极端情况进行延时控制,避免过放电,有效保护蓄电池不受其伤害。
3.由于多个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以相互调配电力,以及太阳能发电组件发电电力和蓄电池电力共同为负载供电,在满足同样的系统配接使用的负载用电量时,使得每个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太阳能发电组件用量可降低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功能原理示意图;
图2是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输入输出示意图;
图3是多个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群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给予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与方案不限于本实施例子给出的内容。
图1给出了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功能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每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由太阳能发电组件P、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1)、MPPT及DC/DC1电路(2)、充电电路(3)、蓄电池调配电路A(4)、蓄电池调配电路B(5)、多个蓄电池组(6)、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系统控制器(8)、DC/DC2电路(9)、DC/AC逆变电路(10)、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11)、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12)、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操作控装置端口(15)、通信接口(16)、蓄电调出端口(17)、蓄电调入端口(18)、放电端口(19)、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20)、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电控开关A(22)、电控开关B(23)、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C(24)、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D(25)、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E(26)、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27)、功率分配电路(28)、控制驱动线路(29)、电控开关C(30)、系统总线(31)、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32)以及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G(33)、电控开关D(34)、蓄电电容(35)、操作控装置(36)和电控开关E(37)组成,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组件P连接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1)通过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C(24)、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MPPT及DC/DC1电路(2)接入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由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连接DC/DC2电路(9)及经功率分配电路(28)、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27)接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同时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连接DC/DC2电路(9)及经功率分配电路(28)、DC/AC逆变电路(10)及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11)连接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
再有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经电控开关E(37)连接放电端口(19)构成太阳能电力放电路径;
MPPT及DC/DC1电路(2)通过充电电路(3)、蓄电池连接调配电路A(4)接多个蓄电池组(6)构成太阳能电力充电蓄电路径;
蓄电电容(35)及多个蓄电池组(6)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B(5)接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经DC/DC2电路(9)依次连接功率分配电路(28)、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27)、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同时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依次连接DC/DC2电路(9)、功率分配电路(28)、DC/AC逆变电路(10)、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11)及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构成蓄电电容(35)和蓄电池供电路径;同时多个蓄电池组(6)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B(5)及电控开关A(22)、电控开关C(30)连接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12)接蓄电调出端口(17)构成蓄电调出路径;
蓄电调入接蓄电调入端口(18)通过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D(25)、电控开关C(30)、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12)连接蓄电调出端口(17)构成蓄电调出路径;
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20)经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E(26)连接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构成太阳能电力共享调入路径;
系统控制器(8)通过系统总线(31)连接MPPT及DC/DC1电路(2)、充电电路(3)、蓄电池调配电路A(4)、蓄电池调配电路B(5)、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DC/DC2电路(9)、DC/AC逆变电路(10)以及各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通过控制驱动线路(29)连接各电控开关,还通过操作控装置端口(15)连接操作控装置(36)。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系统控制器(8)设有通信接口(16),通过标准通信互连方式与相邻系统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与方法,其特征是多个蓄电池组(6)具有多个蓄电池组,且至少有三组以上,可以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A(4)和蓄电池调配电路B(5)进行串联或并联。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各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具有电性能参数监测和电量计量以及防电力倒流、防短路、防电涌的安全保护电路。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按系统控制器(8)指令对MPPT及DC/DC1电路(2)、多个蓄电池组(6)、蓄电电容(35)及蓄电调入电力进行电力调配,满足DC/DC2电路(9)及功率分配电路(28)的电力需求。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功率分配电路(28)设有延时调节器及采取请求约定信号和防碰撞处理并按系统控制器(8)指令对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和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的电力需求进行分配,满足负载优先权用电要求。
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按系统控制器(8)指令将太阳能发电组件P经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1)的电力和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20)调入的太阳能电力调配给MPPT及DC/DC1电路(2)或放电端口(19)。
图2给出了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输入输出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群组是由第一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A、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第N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N多个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相连接组成,并且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和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或任意两个相邻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相应的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的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SB32)连接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的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SC20)、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的蓄电调出端口(SB17)连接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的蓄电调入端口(SC18)以及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的通信接口(SB16)与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的通信接口(SC16)相连接。
为了实现自动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群组共享是通过系统控制器(8)中驻存的控制程序及电力分配优先权表以及通过操作控装置(36)和通信接口(16)接收的信息数据自动进行调控;调控方法是优先使用自身系统或群组中调入的太阳能电力,自身系统太阳能电力有余时,接入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32),接入但不能调出时接入放电端口(19);对于多个蓄电池组在保证本系统安全蓄电量前提下,将两个蓄电池组接于蓄电调出端口(17);在自身系统的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有用电瞬间峰值的大功率需求时,接入蓄电电容(35)并且由系统通过通信接口(16)完成调入请求程序并接通蓄电调入线路,负载用电瞬间峰值过后,自动关断蓄电调入线路。

Claims (9)

1.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独立的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由太阳能发电组件P、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1)、MPPT及DC/DC1电路(2)、充电电路(3)、蓄电池调配电路A(4)、蓄电池调配电路B(5)、多个蓄电池组(6)、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系统控制器(8)、DC/DC2电路(9)、DC/AC逆变电路(10)、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11)、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12)、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操作控装置端口(15)、通信接口(16)、蓄电调出端口(17)、蓄电调入端口(18)、放电端口(19)、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20)、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电控开关A(22)、电控开关B(23)、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C(24)、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D(25)、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E(26)、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27)、功率分配电路(28)、控制驱动线路(29)、电控开关C(30)、系统总线(31)、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32)以及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G(33)、电控开关D(34)、蓄电电容(35)、操作控装置(36)和电控开关E(37)组成,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组件P连接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1)通过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C(24)、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MPPT及DC/DC1电路(2)接入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由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连接DC/DC2电路(9)及经功率分配电路(28)、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27)接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同时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连接DC/DC2电路(9)及经功率分配电路(28)、DC/AC逆变电路(10)及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11)连接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
再有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经电控开关E(37)连接放电端口(19)构成太阳能电力放电路径;
MPPT及DC/DC1电路(2)通过充电电路(3)、蓄电池连接调配电路A(4)接多个蓄电池组(6)构成太阳能电力充电蓄电路径;
蓄电电容(35)及多个蓄电池组(6)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B(5)接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经DC/DC2电路(9)依次连接功率分配电路(28)、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F(27)、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同时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依次连接DC/DC2电路(9)、功率分配电路(28)、DC/AC逆变电路(10)、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A(11)及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构成蓄电电容(35)和蓄电池供电路径;同时多个蓄电池组(6)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B(5)及电控开关A(22)、电控开关C(30)连接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12)接蓄电调出端口(17)构成蓄电调出路径;
蓄电调入接蓄电调入端口(18)通过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D(25)、电控开关C(30)、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B(12)连接蓄电调出端口(17)构成蓄电调出路径;
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20)经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E(26)连接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构成太阳能电力共享调入路径;
系统控制器(8)通过系统总线(31)连接MPPT及DC/DC1电路(2)、充电电路(3)、蓄电池调配电路A(4)、蓄电池调配电路B(5)、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DC/DC2电路(9)、DC/AC逆变电路(10)以及各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通过控制驱动线路(29)连接各电控开关,还通过操作控装置端口(15)连接操作控装置(36)。
2.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系统控制器(8)设有通信接口(16),通过标准通信互连方式与相邻系统相连接。
3.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多个蓄电池组(6)具有多个蓄电池组,且至少有三组以上,通过蓄电池调配电路A(4)和蓄电池调配电路B(5)进行串联或并联。
4.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各监测计量及保护电路具有电性能参数监测和电量计量以及防电力倒流、防短路、防电涌的安全保护电路。
5.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电力调配控制电路(7)按系统控制器(8)指令对MPPT及DC/DC1电路(2)、多个蓄电池组(6)、蓄电电容(35)及蓄电调入电力进行电力调配,满足DC/DC2电路(9)及功率分配电路(28)的电力需求。
6.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功率分配电路(28)设有延时调节器及采取请求约定信号和防碰撞处理并按系统控制器(8)指令对直流供电输出端口(13)和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的电力需求进行分配,满足负载优先权用电要求。
7.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太阳能电力调配器(21)按系统控制器(8)指令将太阳能发电组件P经太阳能发电输入端口(1)的电力和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20)调入的太阳能电力调配给MPPT及DC/DC1电路(2)或放电端口(19)。
8.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群组是由第一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A、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第N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N多个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相连接组成,并且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和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或任意两个相邻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相应的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的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SB32)连接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的太阳能电力调入端口(SC20)、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的蓄电调出端口(SB17)连接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的蓄电调入端口(SC18)以及第二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B的通信接口(SB16)与第三离网式独立的太阳能供电系统SC的通信接口(SC16)相连接。
9.权利要求1所述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其特征是群组共享是通过系统控制器(8)中驻存的控制程序及电力分配优先权表以及通过操作控装置(36)和通信接口(16)接收的信息数据自动进行调控;调控方法是优先使用自身系统或群组中调入的太阳能电力,自身系统太阳能电力有余时,接入太阳能电力调出端口(32),接入但不能调出时接入放电端口(19);对于多个蓄电池组在保证本系统安全蓄电量前提下,将两个蓄电池组接于蓄电调出端口(17);在自身系统的交流供电输出端口(14)有用电瞬间峰值的大功率需求时,接入蓄电电容(35)并且由系统通过通信接口(16)完成调入请求程序并接通蓄电调入线路,负载用电瞬间峰值过后,自动关断蓄电调入线路。
CN201110123783.9A 2011-05-13 2011-05-13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Active CN102780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3783.9A CN102780420B (zh) 2011-05-13 2011-05-13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3783.9A CN102780420B (zh) 2011-05-13 2011-05-13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420A CN102780420A (zh) 2012-11-14
CN102780420B true CN102780420B (zh) 2015-06-03

Family

ID=4712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3783.9A Active CN102780420B (zh) 2011-05-13 2011-05-13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0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4450B (zh) * 2017-03-09 2024-05-28 广州凯明照明器具有限公司 太阳能供电设备及太阳能供电共享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8383A (ja) * 1999-06-21 2001-01-12 Nissin Electric Co Ltd 太陽光発電装置
CN101286655A (zh) * 2008-05-22 2008-10-1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互补供电系统
CN101789620A (zh) * 2010-03-18 2010-07-2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有源并联式混合储能系统
CN202019213U (zh) * 2011-05-13 2011-10-26 周锡卫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8383A (ja) * 1999-06-21 2001-01-12 Nissin Electric Co Ltd 太陽光発電装置
CN101286655A (zh) * 2008-05-22 2008-10-1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互补供电系统
CN101789620A (zh) * 2010-03-18 2010-07-2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有源并联式混合储能系统
CN202019213U (zh) * 2011-05-13 2011-10-26 周锡卫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420A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8553B (zh) 一种家用混合供电系统
CN102361328B (zh) 一种利用风能、光能互补并与市电综合利用的分布式微网系统
CN204669070U (zh) 风光油互补智能发电控制系统
CN103547043B (zh) 一种led集中式直流微网供电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CN104617605A (zh) 微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350553B (zh) 基于多功率调节技术的进线功率尖峰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2655330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及方法
CN110649621A (zh) 一种具备负荷优先级控制的低压能源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91074A (zh) 智能充电方法、智能充电系统与智能充电装置
CN102347620A (zh) 一种微电网的控制方法
CN110518628A (zh) 一种园区电能优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888862U (zh)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蓄能逆变器
CN202004468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
CN103825294A (zh)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蓄能逆变器
CN102931676B (zh) 一种太阳能电力并网自用多功能系统的构造
CN201966664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
CN104682533A (zh) 一种适用于可持续建筑的双母线直流极微型电网系统
CN204668970U (zh) 微网控制系统
CN109120006B (zh) 一种离网光伏系统负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300575A (zh) 一种结合储能电池的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CN102097975A (zh) 互补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2019213U (zh)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供电系统
CN102780420B (zh) 离网式群组共享太阳能发电供电系统构造
CN103427443B (zh) 一种基于多电力智能调配器的新能源发电供电系统
CN105244884A (zh) 一种柔性接入智能家居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2

Address after: No. 326, building 2, North building, No. 1,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Automobile Museum, Beijing, Chin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otenti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Chaoyang District, South Lake Road, No. 8, North building, room 2, room, No. 301

Patentee before: Zhou Xiwei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jing potenti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3

Address after: 100025 A218, 2nd Floor, Building A, Shifoying Xili 12,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qi Hongy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26, building 2, North building, No. 1,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Automobile Museum, Beiji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otenti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jing potenti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