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9831A -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9831A
CN102769831A CN2011104113382A CN201110411338A CN102769831A CN 102769831 A CN102769831 A CN 102769831A CN 2011104113382 A CN2011104113382 A CN 2011104113382A CN 201110411338 A CN201110411338 A CN 201110411338A CN 102769831 A CN102769831 A CN 102769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uplink
wireless
wireless devic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1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9831B (zh
Inventor
许亨仰
许献聪
邱俊翔
赖显灏
高淑华
林奕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CN102769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9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8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该基地台于一第一时间区间接收一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以及一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并核准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该基地台于该第一时间区间后的一第二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该基地台于该第二时间区间后的一第三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这些上行传输请求。

Description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动态排程上行传输的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亦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现代人对于无线通信的不同需求。然而,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因应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可能存有不同的架构与规范,如何在新旧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或取舍,将是一大问题。为此,基于不破坏原有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的提升,应是较为人们所期待的实施方式。
近年来,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无线通信网络已逐渐萌芽,其特性在于不通过或在有限的人机互动情况下,使不同装置之间能相互沟通且进行数据交换。随着现代人对于M2M无线通信网络的渴望,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业者,莫不争先恐后的导入M2M的观念,以求此创新的服务概念能够带来广大的利益。
在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架构下,所制定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都是基于人对人(Human to Human;H2H)的行为与需求进行设计。此外,在未同步的无线装置欲上传数据至基地台之前,彼此之间必须先通过一随机存取的机制竞争上行传输的频宽,以获取上行传输的机会。然而,基于M2M具有数量庞大,且容易布署在同一区域的特性,欲将M2M的观念导入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架构中,仍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克服。
举例而言,在现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架构下,一使用者设备(User Equipment;UE)欲上传数据至一基地台(evolution node base station;eNodeB)至少必须通过下列步骤:(p1)UE自64个前置码(Preamble)中择一向eNodeB提出上行传输请求;(p2)eNodeB因应该前置码回应一相关消息至UE;(p3)UE因应该相关消息向eNodeB提出上行频宽请求;以及(p4)eNodeB进行排程处理,允许UE上传数据。
在现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技术系统的架构下,64个前置码是由各个UE所共享,一旦多个UE选择到相同的前置码,将会于上述步骤(p3)中发生碰撞,而在碰撞发生后,UE必自行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重新向eNodeB提出上行传输请求。不幸地,当整合M2M无线装置至现有的H2H无线通信网络中,大数量的M2M无线装置将与现有的H2H无线装置共享64个前置码,以致于整合后的无线通信网络,无论是M2M无线装置或是H2H无线装置都极易于上行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
有鉴于此,如何在不破坏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的前提下,有效改善M2M无线装置与H2H无线装置极易于上行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问题,确为该领域的业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详言之,本发明的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基于不破坏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的前提下,经由动态地排程隶属相同群组的M2M无线装置于一特定时间区间内进行上行传输请求,以与不同群组的H2H无线装置进行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产生区隔,俾有效改善M2M无线装置与H2H无线装置极易于上行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地台。该基地台包含一无线收发器及一与该无线收发器电性连结的处理器。该无线收发器用以与一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以及一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通信。该处理器界定一第一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接收这些第一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以及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二上行传输请求。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核准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二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该处理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三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这些上行传输请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用于一基地台的上行传输方法,其中该基地台包含一无线收发器及一电性连结至该无线收发器的处理器。该上行传输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令该无线收发器与一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以及一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通信;(b)令该处理器界定一第一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接收这些第一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以及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二上行传输请求;(c)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核准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d)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二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以及(e)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三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这些上行传输请求。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的一连结示意图;
图2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的一时序示意图;
图3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的一运作流程图;以及
图4A-4B描绘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2:第一上行传输请求
3:基地台
31:无线收发器
33:处理器
4a:第二上行传输请求
4b:第二上行传输请求
4c:第二上行传输请求
5:第一群组
51:第一无线装置
6a:第二上行传输数据
6b:第二上行传输数据
7:第二群组
71:第二无线装置
71a:第二无线装置
71b:第二无线装置
71c:第二无线装置
T1:第一时间区间
T2:第二时间区间
T3:第三时间区间
T4:第四时间区间
T5:第五时间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的内容。须说明者,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在如以下实施例及图式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有关以下实施例及图式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本案所请求的范围,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此外,于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式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而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为一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其说明请合并参考图1、图2及图3。图1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的一连结示意图、图2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的一时序示意图以及图3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的一运作示意图。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包含一基地台3、一第一群组5以及一第二群组7。第一群组5包含数个第一无线装置51,而第二群组7包含数个第二无线装置71。基地台3至少包含一无线收发器31及一电性连结至无线收发器31的处理器33,其中无线收发器31用以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以及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通信。为求容易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群组5一人对人(Human to Human;H2H)无线装置群组,而第二群组7一机器对机器(Machineto Machine;M2M)无线装置群组。然而,即使第一群组5一M2M无线装置群组,而第二群组7一H2H无线装置群组,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说明基地台3如何动态地排程隶属相同群组的M2M无线装置于一特定时间区间内进行上行传输请求。为求容易了解,图2将假设第二群组7共包含三个第二无线装置71,且分别以第二无线装置71a、第二无线装置71b及第二无线装置71c表示。然而,第二群组7所包含的第二无线装置71的数量并不受限于图2所绘示的方面。
如图2所示,基地台3的处理器33首先界定一第一时间区间T1,并指示无线收发器31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同时接收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2、第二群组7的无线装置71a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a、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b以及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c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c。因此,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第一群组5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51、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第二无线装置71b以及第二无线装置71c将一同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
若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第二无线装置71a传送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a、第二无线装置71b传送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b及第二无线装置71c传送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c都没有获得基地台3的处理器33的核准,则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第二无线装置71b及第二无线装置71c必须自行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基地台3的处理器33界定了下一次的第一时间区间T1,才又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一同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然而,若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第二无线装置71a传送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a、第二无线装置71b传送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b及第二无线装置71c传送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c其中之一获得了基地台3的处理器33的核准,则其他未被核准的第二群组的第二无线装置71将可于一特定时间区间内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且该特定时间区间将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竞争上行传输的时间区间有所区隔。
如图2所示,假设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基地台3的处理器33核准了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a,则基地台3的处理器33将于第一时间区间T1之后界定一第二时间区间T2,并指示无线收发器31于第二时间区间T2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a的第二无线装置71a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6a。同时,基地台3的处理器33更于第二时间区间T2之后界定一第三时间区间T3,并指示无线收发器31于第三时间区间T3内,只能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b的第二无线装置71b所传送的上行传输请求4b,以及对应至未被核准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c的第二无线装置71c所传送的上行传输请求4c。
于第三时间区间T3内,因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已被处理器33指示为仅能接收第二无线装置71b所传送的上行传输请求4b以及第二无线装置71c所传送的上行传输请求4c,故已有效地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进行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产生区隔。换言之,第二无线装置71b传输上行传输请求4b以及第二无线装置71c传送上行传输请求4c的时间区间已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传送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不同,俾以避免不同群组之间上行传输数据的碰撞机会。须说明者,基地台3的处理器33可根据无线收发器31于第二时间区间T2所接收的第二上行传输数据4a,界定第三时间区间T3的时间长度等特性。
接着,如图2所示,假设基地台3的处理器33于第三时间区间T3内核准未被核准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b,基地台3的处理器33将于第三时间区间T3之后界定一第四时间区间T4,并指示无线收发器31于第四时间区间T4接收对应至于第三时间区间T3被核准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b的第二无线装置71b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6b。同时,基地台3的处理器33更于第四时间区间T4之后界定一第五时间区间T5,并指示无线收发器31于第五时间区间T5内,仅能接收对应至于第三时间区间T3未被核准的第二上行传输请求4c的第二无线装置71c的上行传输请求4c。须说明者,基地台3的处理器33可根据无线收发器31于第四时间区间T2所接收的第二上行传输数据4b,界定第五时间区间T5的时间长度等特性。
于是,由图2的叙述可以得知,只要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传送的上行传输请求持续地被基地台3的处理器33核准,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传送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将持续地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传送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区隔开来。然而,一旦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传送的上行传输请求产生中断,则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将再次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一同传送上行传输请求。换言之,本发明的基地台3可因应事件的发生,动态地排程隶属相同群组的无线装置(即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于一特定时间区间内进行上行传输请求,以与不同群组的无线装置(即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进行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产生区隔。
以下将以图3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基地台3与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71c之间的运作关系。须说明者,图3所示的运作关上行传输的丨基本架构,故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轻易地根据图3的架构,将本发明的基地台3与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71c之间的运作关系对应至现有任何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架构上。
如图3所示,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71c于发出上行传输请求4a-4c之前,会先启动一聆听窗格(Listening Window)或一聆听时间区间,藉以观察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可接收上行传输请求4a-4c的时间区间。进一步言,假设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于其聆听窗格内获知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目前并不存有一特定区间(例如前述第3时间区间T3或第5时间区间T5)可用以接收上行传输请求4a,则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将于基地台3的处理器33所界定的第一时间区间T1内传送上行传输请求4a,并与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共同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
具体而言,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首先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传送一随机存取前置码80至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接着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传送一随机存取前置码回应信号82至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此时,若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已启动一聆听窗格,则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可同时获知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传送的随机存取前置码回应信号82。
接着,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传送一射频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结请求信号84至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根据RRC连结请求信号84于第一时间区间T1内发出一上行传输核准信号86,其中上行传输核准信号86将告知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a可于第二时间区间T2传送上行传输数据6a至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此外,传输核准信号86将同时夹带基地台3的处理器31已界定第三时间区间T3的消息,俾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可分别于其聆听窗格内获知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已传送上行传输核准信号86至第二无线装置71a,进而可得知第三时间区间T3的存在。
由于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已获知第三时间区间T3的存在,故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将于第三时间区间T3分别传送一随机存取前置码100至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接着,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于第三时间区间T3分别传送一随机存取前置码回应信号102至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之后,第二群组7的第二无线装置71b-71c于第三时间区间T3分别传送一RRC连结请求信号104至基地台3的无线收发器31,以请求于第三时间区间共同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接着,基地台3无线收发器31于第三时间区间T3传送一上行传输核准信号106至受到基地台3的处理器33核准的第二无线装置71b或第二无线装置71c。
最后,接收到上行传输核准信号106的第二无线装置71将根据基地台3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传送上行传输数据,而未收到上行传输核准信号106的第二无线装置71将等待下一次的特定时间区间与第二群组7的其他无线装置71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
须说明者,本发明的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在不破坏原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前提下,应用至现有的任何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且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根据上述实施例及图式轻易地理解。
举例而言,当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对应至一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iect;3GPP)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网络时,本实施例的基地台3及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及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将符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技术标准。于此系统架构下,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可对应至数个机器对机器使用者设备(M2M-UE),而基地台3可对应至eNodeB。这些M2M-UE传送上行传输请求前,会先启动一聆听窗格。在聆听窗格内,这些M2M-UE会先观察eNodeB所发出的所有消息,并记录相关的细胞-无线网络暂时识别号(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并经由C-RNTI观察是否有其他M2M-UE正在传送上行传输数据至eNodeB。若有,则这些M2M-UE可得知eNodeB已界定一特定时间区间,并可于该特定时间区间内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若无,则这些M2M-UE将与人对人使用者设备(H2H-UE)一同竞争上行传输的机会。
再举例而言,当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1符合一全球互通微波存取介面(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标准时,本实施例的基地台3及第一群组5的这些第一无线装置51及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同样符合全球互通微波存取介面标准。于此系统架构下,第二群组7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71其中之一可对应至一事先选定的M2M群组领导(Group leader),而其余第二无线装置71可对应至数个M2M群组会员(Group member)。M2M群组领导将于共用的资源范围(Ranging resource)内进行网络接取,而这些M2M群组会员将经由进行监听基地台回应M2M群组领导的消息,获知一特定的资源范围。这些M2M群组会员将在该特定的资源范围内进行网络接取,以避免与H2H群组的无线装置于共用的资源范围内一同竞争。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一用于一基地台的上行传输方法。该基地台至少包含一无线收发器及一电性连结至该无线收发器的处理器。有关本实施例的说明请参阅图4A及图4B,其中图4A及图4B本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如图4A所示,于步骤S21,令该无线收发器与一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以及一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通信。于步骤S23,令该处理器界定一第一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接收这些第一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以及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二上行传输请求。于步骤S25,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核准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于步骤S27,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二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于步骤S29,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三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这些上行传输请求。
如图4B所示,于步骤S31,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核准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于步骤S33,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四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四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于该第三时间区间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于步骤S35,令该处理器于该第四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五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五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这些上行传输请求。
须说明者,除了上述步骤,第二实施例亦能执行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第二实施例如何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以执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基于不破坏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的前提下,经由动态地排程隶属相同群组的M2M无线装置于一特定时间区间内进行上行传输请求,以与不同群组的H2H无线装置进行上行传输请求的时间区间产生区隔,俾有效改善M2M无线装置与H2H无线装置极易于上行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问题。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方面,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地台,包含一无线收发器及一电性连结至该无线收发器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收发器,用以与一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以及一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通信;以及
该处理器,用以执行下列操作:
界定一第一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以及这些第二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二上行传输请求,
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核准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
于该第一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二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以及
于该第二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三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这些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所述第二无线装置的所述上行传输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用以执行下列操作:
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核准未被核准的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
于该第三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四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四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于该第三时间区间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以及
于该第四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五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五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未被核准的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所述第二无线装置的所述上行传输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群组为一人对人(Human to Human;H2H)无线装置群组,且该第二群组为一机器对机器(Machineto Machine;M2M)无线装置群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根据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的该第二上行传输数据,界定该第三时间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符合一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Evolution;LTE)标准及一全球互通微波存取介面(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标准其中之一。
6.一种用于一基地台的上行传输方法,该基地台包含一无线收发器及一电性连结至该无线收发器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上行传输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令该无线收发器与一第一群组的数个第一无线装置以及一第二群组的数个第二无线装置通信;
(b)令该处理器界定一第一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一上行传输请求以及所述第二无线装置的数个第二上行传输请求;
(c)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核准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
(d)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一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二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以及
(e)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三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未被核准的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所述第二无线装置的所述上行传输请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行传输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
(f)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核准未被核准的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请求其中之一;
(g)令该处理器于该第三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四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四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于该第三时间区间被核准的该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该第二无线装置的一第二上行传输数据;以及
(h)令该处理器于该第四时间区间之后界定一第五时间区间,并指示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五时间区间接收对应至于该第三时间区间未被核准的所述第二上行传输请求的所述第二无线装置的所述上行传输请求。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群组为一人对人无线装置群组,且该第二群组为一机器对机器无线装置群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根据该无线收发器于该第二时间区间接收的该第二上行传输数据,界定该第三时间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符合一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技术标准及一全球互通微波存取介面标准其中之一。
CN201110411338.2A 2011-05-03 2011-11-21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9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81745P 2011-05-03 2011-05-03
US61/481,745 2011-05-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831A true CN102769831A (zh) 2012-11-07
CN102769831B CN10276983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09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13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9831B (zh) 2011-05-03 2011-11-21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54729B2 (zh)
KR (1) KR101311758B1 (zh)
CN (1) CN102769831B (zh)
TW (1) TWI4517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488A (zh) * 2014-06-30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装置、接入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867B (zh) * 2011-05-05 2017-08-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
US10143005B2 (en) 2014-11-07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ynamic time-division duplex systems
US11659542B2 (en) * 2017-12-14 2023-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of a data transmission
US20220303125A1 (en) * 2019-08-26 2022-09-22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node,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00A (zh) * 2000-06-24 2004-10-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数据速率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31034A (zh) * 2008-07-15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中节点管理和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95104A (zh) * 2009-09-24 2010-04-1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电视终端请求服务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2538B2 (en) * 2000-01-10 2003-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6967936B1 (en) 2000-02-11 2005-11-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access control for a multi-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07426B2 (en) * 2001-04-12 2004-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86285B1 (ko) * 2004-06-10 2009-03-04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효율적인 페이징
KR101268200B1 (ko) * 2006-01-05 2013-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자원 할당방법
US8427971B2 (en) * 2007-06-19 2013-04-23 Lg Electronics Inc. Enhancement of LT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KR101382748B1 (ko) * 2008-01-25 2014-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TW201002631A (en) * 2008-07-07 2010-01-16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Hea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of molding glass
US8830884B2 (en) * 2008-08-18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2288045B1 (en) 2009-08-12 2012-07-04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s in ofdma-based wireless radio networks
US8515415B2 (en) * 2010-02-22 2013-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00A (zh) * 2000-06-24 2004-10-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数据速率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31034A (zh) * 2008-07-15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中节点管理和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95104A (zh) * 2009-09-24 2010-04-1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电视终端请求服务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488A (zh) * 2014-06-30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装置、接入装置及方法
US10462728B2 (en) 2014-06-30 2019-10-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11758B1 (ko) 2013-09-26
TWI451798B (zh) 2014-09-01
KR20120124350A (ko) 2012-11-13
TW201247007A (en) 2012-11-16
US20120281681A1 (en) 2012-11-08
CN102769831B (zh) 2015-11-25
US8654729B2 (en) 2014-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7222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12275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247076A (zh) 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和终端
EP2858390B1 (en) Emergency data transmission
CN109152089A (zh) 处理在长期演进网络端及网络端间的移动性的装置及方法
WO2021134597A1 (zh) 一种测量信息的上报、收集方法及装置
CN110366224A (zh) 一种信令优化方法和设备
CN105722213A (zh) 一种多连接场景下的终端连接状态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848483A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JP2012090303A5 (zh)
EP3649802B1 (en) Transfer of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8353380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路由
KR20180012325A (ko) Nfv를 이용하는 mtc 서비스 관리
CN102769831A (zh)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US91732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cell parameters of relay node
CN108990101A (zh) 处理双连接中次要节点改变的装置及方法
TWI531257B (zh) 無線通訊系統及其認證方法
JP2023126773A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220226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connection
CN104126327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041271B (zh) 网络节点
CN10411391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367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25852A (zh) 多trp操作中的波束管理
EP3955602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