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9153A -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69153A CN102769153A CN2011101167592A CN201110116759A CN102769153A CN 102769153 A CN102769153 A CN 102769153A CN 2011101167592 A CN2011101167592 A CN 2011101167592A CN 201110116759 A CN201110116759 A CN 201110116759A CN 102769153 A CN102769153 A CN 1027691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charging
- connecting line
- module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属于充电技术领域。电池组串联方式充电容易损伤电池,本发明特点是采用单个电池并联独立充电,充电后通过线路切换模块切换电路将电池组成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前后排列的至少两路充电线路,每路充电线路包括脉冲充电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脉冲充电模块与电源转换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脉冲充电模块设置与电池电极连接的直连连接线,线路切换模块设置两根切换连接线,分别用于与电池的电极连接和与后一路充电线路脉冲充电模块的直连连接线连接,脉冲发生器与每路的脉冲充电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避免了电池容量饱和状态下充电以及电池容量无法充饱和现象,保护了电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的电源是多个电池串联组成,组成电池组的各个电池间必然存在容量差异,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都是采用串联方式。在充电时,容量小的电池先达到饱和,容量大的还未饱和,需要继续充电,则在已达饱和状态的电池中仍然会通过电流,对该电池就会造成损伤,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已达饱和状态的电池内阻变大,通过的充电电流变小,使容量大的电池得不到足够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致使其无法进入正常的充电状态,从而损伤电池的储电性能,同样也造成了损伤,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电池组串联方式充电存在的容易损伤电池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其特征是:对组成电池组的单个电池并联方式独立充电,充电完成后通过线路切换模块切换线路,将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电池组作为对外供电的电源。
一种实现上述充电方法的充电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组充电系统还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前后排列的至少两路充电线路,每路充电线路包括脉冲充电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脉冲充电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脉冲充电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脉冲充电模块设置与电池电极连接的直连连接线,线路切换模块设置两根切换连接线,其中一根切换连接线用于与电池的电极连接,另一根切换连接线与后一路充电线路脉冲充电模块的直连连接线连接,最后一路充电线路的线路切换模块的其中一根切换连接线用作供电连接线,最前一路充电线路的脉冲充电线路的直连连接线还连接有线路切换模块,该线路切换模块设置有供电连接线;所述的脉冲发生器与每路的脉冲充电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提供脉冲信号。
本发明在充电模式使用时,与供电连接线连接的线路切换模块切断供电电路,电源转换模块与公用交流电源连接,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合电池充电电压的直流电,线路切换模块切换到充电模式,根据脉冲信号每一路充电线路独立向独立电池充电,脉冲充电模块通过电压比较器测定电池容量是否饱和,当电池的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容量已饱和,线路切换器切换,停止对该电池充电,相应的每一路充电线路都作上述电压比较、线路切换过程,完成独立电池的充电,充电完成后,移除交流电源,所有线路切换模块完成线路切换,从前一路的电池、线路切换模块到后一路的电池、线路切换模块依次串联,使各个独立电池串联成电池组,实现并联独立充电、串联成组供电。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线路切换模块为双触点继电器连接的电路。
所述的线路切换模块还可以为双稳态电路。
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线路切换模块实现各个电池并联独立充电,可以根据每个电池的容量决定充电量,避免了电池容量饱和状态下充电以及电池容量无法充饱和现象,保护电池,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充电完成后电池串联成组使用,不会影响电池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为:对组成电池组的单个电池并联方式独立充电,充电完成后通过线路切换模块切换线路,将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电源转换模块、脉冲发生器和前后排列的至少两路充电线路,每一路充电线路包括脉冲充电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线路切换模块为双触点继电器连接的电路,每一路充电线路的脉冲充电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第一路充电线路包括第一脉冲充电模块和第一线路切换模块,第一脉冲充电模块和第一线路切换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第一脉冲充电模块设置与第一电池电极连接的直连连接线,第一线路切换模块设置两根切换连接线,其中一根切换连接线用于与第一电池的电极连接,另一根切换连接线与第二路充电线路的第二脉冲充电模块的直连连接线连接,依次类推,最后一路第N路充电线路的第N线路切换模块的其中一根切换连接线用作供电连接线2,最前一路第一路充电线路的第一脉冲充电线路的直连连接线还连接有线路切换模块,该线路切换模块设置有供电连接线1;脉冲发生器与每路的脉冲充电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提供脉冲信号。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技术中的线路切换模块还可以为双稳态电路。
Claims (6)
1.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组成电池组的单个电池并联方式独立充电,充电完成后通过线路切换模块切换线路,将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
2.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充电方法的充电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充电系统还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前后排列的至少两路充电线路,每路充电线路包括脉冲充电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脉冲充电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脉冲充电模块和线路切换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脉冲充电模块设置与电池电极连接的直连连接线,线路切换模块设置两根切换连接线,其中一根切换连接线用于与电池的电极连接,另一根切换连接线与后一路充电线路脉冲充电模块的直连连接线连接,最后一路充电线路的线路切换模块的其中一根切换连接线用作供电连接线(2),最前一路充电线路的脉冲充电线路的直连连接线还连接有线路切换模块,该线路切换模块设置有供电连接线(1);所述的脉冲发生器与每路的脉冲充电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切换模块为双触点继电器连接的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切换模块还可以为双稳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切换模块为固体继电器连接的切换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切换模块为无触点继电器连接的切换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16759.2A CN102769153B (zh) | 2011-05-06 | 2011-05-06 |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16759.2A CN102769153B (zh) | 2011-05-06 | 2011-05-06 |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69153A true CN102769153A (zh) | 2012-11-07 |
CN102769153B CN102769153B (zh) | 2016-02-03 |
Family
ID=4709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16759.2A Active CN102769153B (zh) | 2011-05-06 | 2011-05-06 |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6915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1485B (zh) * | 2016-03-29 | 2017-05-01 | 陳文全 | 電池組件 |
CN108305398A (zh) * | 2017-01-11 | 2018-07-20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智能还车系统 |
CN108305399A (zh) * | 2017-01-11 | 2018-07-20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还车系统 |
CN110168847A (zh) * | 2017-01-05 | 2019-08-23 | 加拿大电池能源公司 | 用于电池包的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9652A (zh) * | 2009-04-08 | 2009-12-09 |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 蓄电池组的均衡充电方法 |
CN101604852A (zh) * | 2009-06-24 | 2009-12-16 | 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 | 无保护板锂离子电池组的充\放电方法 |
CN202103459U (zh) * | 2011-05-06 | 2012-01-04 | 陈钢 | 一种电池组充电系统 |
-
2011
- 2011-05-06 CN CN201110116759.2A patent/CN1027691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9652A (zh) * | 2009-04-08 | 2009-12-09 |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 蓄电池组的均衡充电方法 |
CN101604852A (zh) * | 2009-06-24 | 2009-12-16 | 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 | 无保护板锂离子电池组的充\放电方法 |
CN202103459U (zh) * | 2011-05-06 | 2012-01-04 | 陈钢 | 一种电池组充电系统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1485B (zh) * | 2016-03-29 | 2017-05-01 | 陳文全 | 電池組件 |
CN110168847A (zh) * | 2017-01-05 | 2019-08-23 | 加拿大电池能源公司 | 用于电池包的系统和方法 |
CN110168847B (zh) * | 2017-01-05 | 2023-04-18 | 加拿大电池能源公司 | 用于电池包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305398A (zh) * | 2017-01-11 | 2018-07-20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智能还车系统 |
CN108305399A (zh) * | 2017-01-11 | 2018-07-20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还车系统 |
CN108305398B (zh) * | 2017-01-11 | 2021-05-14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智能还车系统 |
CN108305399B (zh) * | 2017-01-11 | 2021-05-14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还车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69153B (zh) | 2016-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19373B2 (en) | Lossless charger | |
CN200990518Y (zh) | 蓄电池组充、放电的隔离电路 | |
CN201805257U (zh) | 一种串联锂电池组充电均衡装置 | |
US10374445B2 (en) | Isolated bidirectional constant-current maintenance system based on power supply source of shared device | |
CN105656168A (zh) | 一种不间断零环流安全快速切换电池组 | |
CN102624050A (zh) | 一种可自动切除串联电池组中失效单元的电池管理系统 | |
KR20120020058A (ko) | 리튬 이온 전지를 포밍하기 위한 장치 | |
CN205160118U (zh) | 一种电池组均衡电路 | |
CN104505876A (zh) | 串联储能系统的电容式电压均衡系统及方法 | |
CN109088461A (zh) | 一种充放电独立的多路不同种类电池组并联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06059002A (zh) | 电动车、电源系统和充放电方法 | |
CN217607526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切换系统、动力车辆 | |
CN102769153A (zh) |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
CN215244378U (zh) | 一种可变电压平台充放电系统及汽车 | |
CN201812901U (zh) | 电池组件及用来对电池组件充电的充电组件 | |
CN202009248U (zh) | 并联蓄电池 | |
CN201918770U (zh) | 一种直流充放电系统 | |
CN102122812A (zh) | 充电电池的过充电保护装置 | |
CN202564926U (zh) | 多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 |
CN202103459U (zh) | 一种电池组充电系统 | |
CN2922234Y (zh) |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保护电路 | |
US20100244772A1 (en) | Battery module | |
CN205846790U (zh) | 电动车和电源系统 | |
CN211720296U (zh) |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能量转移的均衡系统 | |
CN212784795U (zh) | 一种多电压电池包管理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