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3083A - 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3083A
CN102763083A CN201080063795.0A CN201080063795A CN102763083A CN 102763083 A CN102763083 A CN 102763083A CN 201080063795 A CN201080063795 A CN 201080063795A CN 102763083 A CN102763083 A CN 102763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tegral apparatus
information
virtual machine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7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3083B (zh
Inventor
兼田泰典
工藤裕
小川祐纪雄
森正胜
关口知纪
山本政之
松并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63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6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life time, e.g. increasing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06F3/0649Lifecycl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5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software capabilities, i.e. software resources associated or available to the machi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在使用一体型装置来构建的大规模计算机系统中,使系统的构建和更改容易化。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管理计算机与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在计算机系统中,管理计算机保持:表示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有可能导入到系统的表示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表示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并且获取表示是否保证计算机和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参照寿命信息来选择要从系统撤除的一体型装置,参照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连接正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系统内的一体型装置,输出与所选择的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优选应用于具备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等的普及,企业中的计算机系统的集成和大规模化正在加快。因此,用于有效地构建和使用要大规模化的计算机系统的装置和使用管理方式变得重要。计算机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用于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存储装置,其用于保存计算机所使用的程序、数据;连接装置,其用于对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存储装置之间以及与外部的网络进行连接;以及其连接(网络)。
对于上述内容公知如下的技术:如以下专利文献1所示,在由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由管理计算机分别对这些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进行控制,基于多个装置协作下的设定辅助而使用的省力化、实现设定的一贯性等相关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52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为了构建计算机系统,需要选择和导入上述三个(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主要装置,相互进行连接(构成网络)。选择和导入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负责人、管理者需要考虑将这三个装置怎样分配来购买、或者怎样地进行连接、或者是否能够对购买的装置进行连接而无故障地使用、或者在购买的装置中怎样配置程序、数据以及虚拟计算机等,从而要求高度的知识。即,存在对使用负责人、管理者要求的负荷高这种问题。
近年来,与此相关联地,开始使用预先安装了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的一体型装置。这保证了以下情况:提供一体型装置的企业(供应商)预先对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一体地进行连接而提供,由此购买的装置进行连接而能够故障地使用。并且,仅将购买的装置与外部连接装置相连接,能够追加和增强连续系统。构建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负责人、管理者使用多个一体型装置来构建大规模计算机系统,由此能够降低用于构建大规模计算机系统的负荷。
但是,在使用了这种一体型装置的大规模计算机系统中,也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考虑购买什么样结构的一体型装置以及在由多个一体型装置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怎样配置程序、数据以及虚拟计算机,需要与分开导入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的以往的使用管理过程不同的使用管理过程。
另外,在一体型装置内,预先已经对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进行预先连接,由此保证无故障地使用购买的装置,但是没有考虑到多种类、世代不同的一体型装置之间的连接性。关于这些,在计算机系统(具体地说数据中心等)的寿命比一体型装置的寿命长的情况下,有可能存在多种、世代不同的一体型装置。在该情况下,需要考虑多种、世代不同的一体型装置而考虑怎样配置程序、数据以及虚拟存储装置。具体地说,当仅根据一体型装置内保证的连接性来配置程序、数据以及虚拟存储装置时,存在难以提高计算机、存储装置的使用率这种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使用一体型装置来构建的大规模计算机系统中使系统的构建和更改变得容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上述管理计算机与上述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上述一体型装置具备:计算机,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执行各种处理;存储装置,其由上述计算机读写数据;以及下级连接装置,其与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上级连接装置相连接,其中,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下级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上述系统一体地拆装,上述管理计算机保持如下信息: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表示具有被导入到上述系统的可能性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并且上述管理计算机获取表示是否保证上述计算机和上述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参照上述寿命信息来选择从上述系统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参照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上述连接正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上述系统内的一体型装置,输出与所选择的上述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信息。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上述管理计算机与上述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上述一体型装置具备:计算机,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来执行各种处理;存储装置,其由上述计算机读写数据;以及下级连接装置,其与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上级连接装置相连接,其中,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下级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上述系统一体地拆装,上述管理计算机保持如下信息: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表示具有导入到上述系统内的可能性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并且,上述管理计算机获取表示是否保证上述计算机和上述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该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具备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参照上述寿命信息来选择从上述系统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第二步骤,参照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上述连接正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上述系统的一体型装置;以及第三步骤,输出与所选择的上述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一体型装置来构建的大规模计算机系统中,在将装置从旧装置向新装置依次进行更新时、仅追加导入装置时,能够自动地选择要追加导入的一体型装置,从而能够降低使用负责人、管理者的负荷。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自动地过渡追加导入一体型装置以及撤除旧装置时的程序、数据、虚拟计算机以及卷标(volume),从而能够降低使用负责人、管理者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4a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更换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框图。
图4b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更换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框图。
图4c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更换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框图。
图4d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更换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框图。
图4e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更换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框图。
图4f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更换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框图。
图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体型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5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5d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5e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计算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6a是表示一体型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6b是表示计算机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6c是表示存储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7a是表示使用了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7b是表示使用了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寿命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9a是表示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9b是表示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接路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2是表示使用率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3a是表示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3b是表示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3c是表示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3d是表示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3e是表示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4是表示扩展计划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5是表示撤除装置选择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导入装置选择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7的(a)和(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性保证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18是表示过渡计划制定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过渡计划执行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方式的连接路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2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路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24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路径信息的结构例的概念图。
图26的(a)和(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性保证信息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7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的概念图。
图2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结构部而附加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原则上进行相同动作。
(1)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1示出的计算机系统1使用多个一体型装置10(10a~10d)来构成。一体型装置10分别通过一体型装置10内的连接装置200与连接装置50相连接。由此多个一体型装置10能够通过连接装置50来相互访问。
此外,下面,一体化装置是指具备预先保障了连接性的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的装置。如果这些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作为整体作为一个单元而进行处理,则可以收纳于同一筐体内,并且也可以分别分开形成。具体地说,例如考虑将计算机、存储装置以及连接装置物理性地作为一体而处理的方式。
管理一体型装置10的管理计算机500通过连接装置50与一体型装置10相连接,由此管理计算机500能够与一体型装置10内包含的各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另外,管理计算机500与因特网90相连接,能够得到通过因特网90提供的各种信息。此外,也可以配置成将管理计算机500通过因特网90与连接装置50进行连接。客户端通过因特网90与计算机系统1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一体型装置10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台以上的计算机300,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来执行与用户业务相应的各种处理;一台以上的存储装置100,其上述计算机300读写数据;以及下级连接装置200(以下将其简单称为连接装置200),其将计算机300和存储装置100与上级连接装置50(以下将其简单称为连接装置50)进行连接。在计算机300与存储装置100之间、计算机300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00相连接。计算机300能够通过一体型装置内的连接装置200访问一体型装置10内的存储装置100,但是为了访问其它一体型装置内的存储装置100,依次通过相同一体化装置10内的连接装置200、连接装置50以及其它一体型装置内的连接装置200访问该存储装置100。
图2示出代替图1的连接装置50而使用多个连接装置50在能够与各一体化装置50之间进行通信的状态下将多个一体型装置50进行连接的情况下的结构例。在该结构例中,通过网状结构对各一体型装置10内的连接装置200与各连接装置50进行连接,由此构建了与图1的连接装置50相当的通信网,在增设一体型装置10的情况等,即使在对一体型装置10之间进行连接的通信网要求高性能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增设一体型装置10外的连接装置50来动态地应对。另外,在图2中在一层中构成多个连接装置50,但是将该多个连接装置50在多层中构成,并且能够灵活应对一体化装置10的增设。另外,构成为将多层连接装置按照每层来分类功能,例如按照每层来分类网络层结构的等级2、等级3,由此能够分类功能来构建连接装置50,能够增加计算机系统1的扩展性。
图3示出在一体型装置10中使用了对计算机300’与存储装置100’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装置209以及对计算机300’之间进行连接而与外部的连接装置50相连接的连接装置200这两个连接装置的方式。在该结构中,在一体型装置10’(10’a~10’d)的计算机300’访问该一体型装置10’中的存储装置100’时不通过在访问其它一体型装置10’时使用的连接装置200,因此与图1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从计算机300’向存储装置100’访问的访问性能。另一方面,存储装置100’没有与连接装置200直接进行连接,因此在其它一体型装置10’的计算机300’访问该存储装置100’时,经由该存储装置100’所属的一体型装置10’的计算机300’而进行访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这种一体型装置10构成的计算机系统1中,提供以下方式,即撤除旧的一体型装置10而导入新的一体型装置10的情况下的一体型装置10的选择方式;以及程序、数据和虚拟计算机的过渡方式。
例如,在图1中示出撤除一体型装置10a而导入新的一体型装置的情况。在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内准备了几个变化,如图1所示,将以下部分作为追加候选:(a)由一台连接装置、两台计算机以及两台存储装置构成的一体型装置11;(b)由一台连接装置、四台计算机以及一台存储装置构成的一体型装置12;(c)由一台连接装置、八台计算机以及一台存储装置构成的一体型装置13;以及(d)由一台连接装置和十六台计算机构成的一体型装置14。另外,除了上述四种一体型装置11~14以外,还将(e)仅由多个存储装置构成的一体化装置15作为追加候选。
在(a)~(c)的一体型结构中,必须存在连接装置、计算机以及存储装置。在追加该类型的一体型装置11~13时,例如在需要很多数据运算时间的情况下选择计算机比率高的一体型装置,在数据运算中不需要很大的功率而存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选择存储装置比率高的一体型装置即可。另外,在(d)的一体型结构中,仅配置了计算机和连接装置,而没有配置存储装置,因此在仅增强计算机功率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在存储数据时使用其它一体型装置所包含的存储装置。此外,改变观点,(a)~(d)的一体化结构在相同一体型装置11~14内的计算机与存储装置之间、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因此一体型装置内包含连接装置。
在(e)示出的一体型结构中,使用一个存储装置构成一体型装置,访问的计算机仅从存在于其它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访问,因此不需要该连接装置。
以上说明的多个变化是由提供一体型装置的供应商预先准备提供的,在对计算机系统1追加一体型装置时,用户能够从这些变化(或者序列)中选择要追加的一体型装置。由此,用户不需要分别单独确定计算机、存储器以及连接装置,从而能够减少这种确定所需的用户的劳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这些多个变化的一体型装置作为追加到计算机系统1的单位或者从计算机系统1撤除的单位,以该单位来管理对计算机系统1追加一体型装置和从计算机系统1撤除一体型装置。并且,供应商提供有各种多个设备构成的该一体型装置,并且,使用计算机的功率、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内的拓扑以及与外部之间的连接数等(后述这些)各种特性来管理该一体型装置,并且,根据特性的点来保障该一体型装置。因此,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对一体型装置内的各个设备进行管理的负荷减少,通过使用供应商所提供的一体型装置,来容易地管理计算机系统整体。
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1中,在供应商所提供的、各个装置内,使用处于一体型装置外部的连接装置来在用户管理下对保障了装置内设备之间的连接性的多个一体型装置进行连接,由此构成用户所期望的计算机功率、存储容量。
图4a~图4f示出在计算机系统1中更改一体型装置的过程。管理计算机500的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从一体型装置的各装置得到寿命信息401,抽取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图4a)。
接着,管理计算机500的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参照管理计算机500所保持的连接路径信息410,抽取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所含的虚拟计算机和存储区域(图4b)。
接着,管理计算机500的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从各一体型装置分别得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根据管理计算机500所保持的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连接路径信息410、使用率信息412、从供应商侧的信息提供计算机80等的外部得到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以及从管理者得到的扩展计划信息430来选择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11~14或者存储装置15,将导入装置信息431呈现给管理者(图4c)。此外,提供一体型装置的供应商不一定是同一个公司。如果其他供应商能够提供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连接性保障信息420等在将一体型装置追加到计算机系统时使用于选择判断的信息,则使用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是否为追加候选,如果能够满足条件,则也可以将其他供应商提供的一体型装置设为选择对象。
管理计算机500的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始终监视将新的一体型装置与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的情况。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如果检测出新的一体型装置进行连接,则从各一体型装置(包含新连接的一体型装置)分别得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对管理计算机500所保持的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进行更新。并且,根据连接路径信息410、使用率信息412和连接性保证信息420以及从管理者得到的扩展计划信息430,对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内的计算机300上的虚拟计算机以及存储装置100内的存储区域的过渡计划432进行制定(图4d)。
如果由管理者授权过渡计划,则管理计算机500的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启动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开始进行虚拟计算机、存储区域的过渡(图4e)。
如果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完成所有虚拟计算机和存储区域的过渡,则能够撤除该一体型装置,管理计算机500将作为可撤除的意思的过渡完成通知433通知给管理者(图4f)。因此管理者按照过渡完成通知433来实施撤除一体型装置。
此外,在使虚拟计算机、存储区域过渡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500对过渡之后的虚拟计算机、存储区域的位置进行管理,该管理计算机500将通过因特网90提供的来自客户端的命令分配给对应的一体型装置。
通过上述处理,在具备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中,能够自动地选择一体型装置,从而能够减少管理者的负荷。并且,能够实现撤除和导入一体型装置的存储区域、虚拟计算机的自动过渡,从而能够减少管理者的负荷。
上述过程以将一体型装置寿命信息401作为触发的一体型装置的撤除和导入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同样地,在随着一体型装置的撤除而追加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扩展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管理者根据管理计算机500的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3来进行的扩展计划信息430的获取成为触发。另外,同样地,在与计算机资源的不足(计算机功率)、存储容量的不足对应的计算机系统的扩展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使用率信息412的获取成为触发。
另外,也可以将一体型装置的产生的故障作为触发。具体地说,考虑以下情况:一体型装置监视自己,在结构内的一个装置产生故障的情况下报告给管理计算机500而以此为触发,或者管理计算机500定期地监视自己的管理范围内的一体型装置,将无应答的一体型装置判断为故障而作为触发。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体型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图5a示出一体型装置10的结构例。图5a示出的一体型装置10由四台计算机300、一台存储装置100以及一台连接装置200构成。计算机300与连接装置200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线缆进行连接。另外,存储装置100与连接装置200之间通过六个线缆进行连接。另外,连接装置200通过四个线缆能够与外部的连接装置50进行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50应用遵照以太网(注册商标)的标准的装置,但是也可以应用遵照除了以太网(注册商标)以外的标准的装置。
图5b示出计算机300的结构。计算机300构成为具备:执行程序的CPU 310;存储器320,其保存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以太网控制器350,其用于与连接装置200相连接。
在计算机300的存储器320中保存用于执行虚拟计算机的虚拟计算机执行程序321、虚拟计算机322、对计算机的导入时期、运转时间进行管理的寿命管理程序328以及寿命管理表329。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虚拟计算机322上执行处理数据的工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通过一个以上的工艺来执行数据处理。以标准化计算机功率作为单位而通过管理计算机500来管理工艺。标准化计算机功率是指将某一时刻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设为1而标准化的计算机的功率。例如,能够在具有四个以上标准化计算机功率的计算机上执行将标准化计算机功率需要“4”的工艺。通过分配给虚拟计算机的资源(例如,CPU资源(芯片数))的变更、对分配时间等进行变更,来实现执行工艺的虚拟计算机的计算机功率的变更。
作为提高数据处理性能的方法,存在使分配给工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增加的方法以及通过多个工艺来平行地执行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通过哪一种方法来提高数据处理性能取决于数据处理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分割工艺而提高性能的事例以及不分割工艺而提高性能的事例这两种事例。具体地说,相当于作为前者通过多个计算机提供网站等的一个页面的情况、作为后者无法分割数据库的情况等。
管理计算机500在检测出负荷大的工艺的情况下,对于能够通过多个工艺并行地实现数据处理的工艺,增加工艺数而并行地执行数据处理,因此制作虚拟计算机和存储区域,能够并行地执行数据处理。例如,在通过标准化计算机功率“1”执行的工艺A的负荷增加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500制作标准化计算机功率“1”的虚拟计算机和存储区域,在所制作的虚拟计算机上执行工艺A。
管理计算机500在检测出负荷大的工艺的情况下,对于无法通过多个工艺并行地实现数据处理的工艺,增加分配给工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例如,在通过标准化计算机功率“4”执行的工艺B的负荷大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将分配给执行工艺B的虚拟计算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变更为“6”。例如,在通过标准化计算机功率“8”的计算机来执行两个标准化计算机功率“4”的虚拟计算机的情况下,为了将该虚拟计算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变更为“6”,需要将一个虚拟计算机过渡到其它计算机300。
图5c示出存储装置100的结构。存储装置100包括对来自计算机300的程序、数据的读写进行管理的存储装置控制器150,以及保持程序、数据的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101和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102等存储介质。此外,作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SSD 101和HDD 102中的任一个。
存储装置控制器150构成为具备:执行程序的CPU 151;存储器152,其保存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快闪存储器153,其临时保持从计算机300写入的从数据、存储介质(SSD 101或者HDD 102)读出的数据;以太网控制器155,其用于与连接装置200相连接;以及驱动控制器156,其用于与SSD 101、HDD 102相连接。
在存储装置控制器150的存储器152中保存有:访问处理程序160,其执行来自计算机300的读写请求;外部存储装置访问程序161,其对其它存储装置100发出读写请求;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报告程序162,其保持一体型装置10中的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表163;数据复制程序164,其在与存储装置100之间实施数据复制;寿命管理程序168,其对存储装置100的导入时期、运转时间进行管理;以及寿命管理表169。
图5d示出连接装置200的结构。连接装置200构成为具备:执行程序的CPU 210;存储器220,其保存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开关控制器250,其控制通信更换;以及连接端口290,其对来自计算机300、存储装置100或者其它连接装置200的线缆进行连接。
在连接装置200的存储器220中保存用于控制通信更换的开关控制程序221、对连接装置200的导入时期、运转时间进行管理的寿命管理程序228、寿命管理表229。
图5e示出管理计算机500的结构。管理计算机500具备:执行程序的CPU 510;存储器520,其保存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计时器540,其使用于判断装置的寿命以及制作使用率信息412(图4c);以及以太网控制器550,其用于与连接装置200连接。
在管理计算机500的存储器520中保存了以下部分: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寿命信息保持表530,其保持从各装置收集到的寿命信息;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1,其保持从各一体型装置10收集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图4c);一体型装置间连接信息保持表532,其保持作为一体型装置之间的连接信息的一体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图4c);连接路径信息保持表533,其保持从虚拟计算机至存储区域的连接路径信息410(图4c);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其保持各虚拟计算机与各存储区域的使用率信息412;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5,其保持经由因特网等得到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图4c);扩展计划信息保持表536,其保持管理者所输入的扩展计划信息430(图4c);过渡计划保持表537,其保持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所制定的过渡计划432(图4d);以及连接性保证信息保持表538,其保持经由因特网等得到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图4c)。
图6a示出与图3有关的上述一体型装置10’的其它结构例。该一体型装置10’由四台计算机300’、一台存储装置100’、两台连接装置200、209构成。使用以太网分别通过一个线缆对计算机300’与连接装置200之间进行连接。另外,使用光纤通道通过四个线缆对计算机300’与连接装置209之间进行连接。使用光纤通道通过四个线缆对存储装置100’与连接装置209之间进行连接。并且,使用以太网通过两个对线缆存储装置100’与连接装置200之间进行连接。作为连接装置200、209,也能够使用以太网、光纤通道以外的结构来实施。例如,作为连接装置209,代替光纤通道,也可以使用PCI-express等。
图6b示出计算机300’的结构。计算机300’除了具备计算机300的结构以外,还具备用于与连接装置209连接的光纤通道控制器380。
图6c示出存储装置100’的结构。在存储装置控制器150’中,存储装置控制器150的六个网络控制器中的两个由以太网控制器155构成,其余的四个由用于与连接装置209连接的光纤通道控制器158构成。
图7a示出使用了一体型装置10、10’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该计算机系统构成为具备一台一体型装置10、一台一体型装置10’。在两台一体型装置10、10’之间通过连接装置50相连接。一体型装置10中的连接装置200和一体型装置10’中的连接装置200均与以太网对应,因此连接装置50也应用与以太网对应的结构。管理计算机500也与连接装置50相连接。
图7b除了示出图7a以外还示出在一体型装置10、10’中执行管理计算机500的功能的一部分的计算机系统的例子。后文中详细说明。
图8示出图5b~图5d以及图6a和图6b示出的寿命管理表329、169、229的结构例。本实施方式中的计算机300、300’、存储装置100、100’以及连接装置200分别保持寿命信息。寿命信息由运转开始日期和时间和实际运转时间以及规定装置寿命和规定运转时间构成。在从运转开始日期和时间起经过规定装置寿命的期间的情况下或者实际运转时间经过了规定运转时间的情况下,该装置判断为寿命,成为撤除的候选。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一体型装置内的运转开始日期和时间以及实际运转时间相同。这是由于,在一体型装置内,基本上在一体型装置内的计算机300、300’、存储装置100、100’以及连接装置200中,不分别进行电源接通和断开的处理,因此运转开始日期和时间以及实际运转时间一致。但是,在更换发生故障的装置的情况下,运转开始日期和时间以及实际运转时间错开的装置存在于一体型装置内。在该情况下,根据达到寿命的装置和没有达到寿命的装置的比率,在达到寿命的装置多的情况下(在大多情况下相当于该情况),根据占多数的达到寿命的装置来判定作为一体型装置整体的寿命。管理计算机500的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定期地从各装置收集寿命信息,保持到寿命信息保持表530(图5e)。
此外,将信息的保持方式作为表来进行了表现,如果例如列表等作为内容实质上相同则保持方式也可以是任意方式。以后示出的信息也是同样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计算机300、300’、存储装置100、100’以及连接装置200各自中设置了寿命管理程序328、168、228(图5a~图5d、图6b以及图6c)以及寿命管理表329、169、229(图5a~图5d、图6b以及图6c)。以下,以管理计算机500从各装置分别收集寿命信息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一体型装置10、10’的计算机300、300’的一部分临时收集一体型装置10、10’中的寿命信息,将收集到的该信息通知给管理计算机500。
在该情况下,在一体型装置10、10’的计算机300、300’上执行寿命收集程序328(图5b),管理计算机500的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图5e)从上述寿命收集程序328集中收集一体型装置10、10’的寿命信息。另外,如图7b所示,也可以在一体型装置10、10’中设置一体型装置10、10’中专用的管理计算机501。在该情况下,在一体型装置10、10’中的管理计算机501上执行寿命信息收集程序,管理计算机500的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从该寿命信息收集程序328集中收集一体型装置的寿命信息。
图9a以及图9b示出一体型装置10、10’中的结构信息的结构例。图9a与一体型装置10对应,图9b与一体型装置10’对应。一体型装置10、10’具有对一体型装置10、10’中的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保持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图4c)。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装置100、100’中配置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表163(图5c、图6c)和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报告程序162(图5c、图6c)。可以将这些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表163和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报告程序162配置在计算机300、300’中,并且也可以配置在连接装置200中。另外,如图7b所示,也可以在一体型装置10、10’中设置管理计算机501,在管理计算机501中设置这些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表163和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报告程序162。
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包含表示构成该一体型装置10、10’的连接装置200、计算机300、300’、存储装置100、100’的分类、连接形状的拓扑信息以及连接装置200的形式、搭载数量和与外部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数、计算机300、300’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存储装置100、100’的存储容量等信息。
在此,关于计算机300、300’的处理能力,作为标准化计算机功率来对一体型装置10、10’所具有的所有计算机300、300’的合计(在图9a以及图9b中四台计算机300、300’的合计)处理量进行管理,因此,例如将一体型装置10、10’与构成其它一体型装置10、10’的计算机300、300’的合计标准化计算机功率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发现一体型装置10、10’之间的计算机功率的大小。
另外,关于存储装置100、100’的存储容量,对一体型装置10、10’内包含的所有存储装置100、100’的合计存储容量进行管理,例如将某个一体型装置10、10’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的存储装置100、100’的存储容量与其它一体型装置10、10’的存储容量进行比较,由此能够比较一体型装置10、10’之间的存储容量的大小。
这样,如果使用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则能够简单地比较一体型装置10、10’之间的资源状况,因此在按本实施方式说明的一体型装置10、10’单位来考虑从计算机系统的追加和撤除的情况下,其资源增减的计算变得容易。即,关于一体型装置10、10’,能够考虑为通过根据一体型装置10、10’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表示的一体型装置10、10’中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的合计量或者资源的合计量、或者其两者进行管理的单位。
管理计算机500的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2(图5e)、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3(图5e)从各一体型装置10、10’中的存储装置100、100’收集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保持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1(图5e)。
图10示出一体型装置10、10’之间的连接信息的例子。管理计算机500的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2始终监视对计算机系统连接新的一体型装置10、10’的情况。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4当检测出连接了新的一体化装置10、10’的情况时,从包含新连接的一体型装置的所有一体化装置10、10’得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对管理计算机500所保持的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图4c)进行更新。在图10中示出连接装置50分别通过连接数4与两台一体型装置10,10’进行连接的情况。
图11示出连接路径信息410(参照图4c)的结构例。管理计算机500在连接路径信息保持表533(参照图5e)中保持在一体化装置10、10’的计算机300、300’上执行的虚拟计算机322(图5b、图6b)以及表示与虚拟计算机322所使用的存储区域之间的关系的连接路径信息410。对本实施方式的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分别被分配特有的识别编号,因此能够唯一地进行识别。例如在图11中,示出“30001”这种虚拟计算机322正在在“300a”这种计算机300上执行、正在利用“100”这种存储装置100中的“10001”这种存储区域。另外,在图11中例如示出“31007”这种虚拟计算机322正在“300’c”这种计算机300’上执行、正在使用“100”这种存储装置100中的“10007”这种存储区域。能够对连接路径信息410附加延迟策略。
在图11示出的连接路径信息410中,关于“30009”这种虚拟计算机322以及“31009”这种虚拟计算机322,分别将延迟策略指定为“一体型装置内”。在延迟策略中指定为“一体型装置内”的情况下,需要在与由虚拟计算机322执行的计算机300、300’所存在的一体型装置10、10’相同的一体型装置10、10’的存储装置100、100’中准备虚拟计算机322所使用的存储区域。当在相同一体型装置10、10’中设置虚拟计算机322和储区域时,不通过连接装置50而虚拟计算机322能够访问存储区域,因此防止等待时间的延长的性能得到改善。因此,对执行要求响应性能的工艺的虚拟计算机322指定“一体型装置内”的延迟策略。能够从管理计算机500指定延迟策略。
另外,延迟策略也可以以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是否存在于附近为基准。在此所指的附近是例如考虑从成为基准的虚拟计算机322或者存储区域进行动作的计算机300、300’或者存储装置100、100’至另一个虚拟计算机322或者存储装置100、100’为止存在几个设备这种物理性结构、管理计算机500的管理单位(管理范围)等。
图12示出使用率信息412(参照图4c)的结构例。管理计算机500定期地获取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的负荷,将其经过以数据处理单位保存到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图5e)而保持。另外,管理计算机500定期地获取存储区域的使用容量,将其经过保存到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而保持。
例如在图12中示出通过“30009”这种虚拟计算机322上的“90001”这种工艺来执行“90000”这种数据处理。另外,在图12中示出管理计算机500在每1分钟获取虚拟计算机322的CPU负荷率和存储区域的使用容量的情况。此外,在CPU负荷率提高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500增加分配给“30009”这种虚拟计算机322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而提高数据处理性能。
另外,在图12中示出通过“30001”这种虚拟计算机322上的“91001”这种工艺来执行“91000”数据处理的情况。另外,在图12中示出管理计算机500在每1分钟获取“30001”这种虚拟计算机322的CPU负荷率和“10001”这种存储区域的使用率的情况。并且,在CPU负荷率提高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500重新制作“30002”这种虚拟计算机322和“10002”这种存储区域,在“30002”这种虚拟计算机322上启动“91002”这种工艺,并行地执行数据处理,由此提高数据处理性能。
通过利用使用率信息412,能够以数据处理单位掌握标准化计算机功率的增长率和存储容量的增长率,因此以后能够掌握所需的总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和存储区域的总存储容量。
图13a~图13e示出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参照图4c)的结构例。管理计算机500通过因特网等得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是能够由供应商递送的与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一体型装置连接信息411(图4c)。由此,管理计算机500的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图5e)根据该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来选择下一个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图13a是关于图1的与上述一体型装置11有关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的结构例。在该例中示出一体型装置11由两台计算机300和两台存储装置100构成而存储装置100的合计的存储容量为200TB的情况。另外,图13b是关于图1的与上述一体型装置12有关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的结构例。在该例中示出一体型装置12由四台计算机300和一台存储装置100构成而存储装置100的存储容量为100TB的情况。
图13c是与针对图1所说明过的一体型装置13有关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的结构例。在该例中示出一体型装置13由八台计算机300和一台存储装置100构成而存储装置100的存储容量为10TB的情况。另外,图13d是关于关于图1的与上述一体型装置14有关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的结构例。在该例中,一体型装置14由十六台计算机300构成。一体型装置14不具有存储装置100,因此没有存储容量。
并且,图13e是与针对图1所说明过的上述一体型装置15有关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的结构例。示出一体型装置15仅由一台存储装置构成而其存储容量为400TB的情况。如上所述,严格地说,一体型装置15并非一体型装置,但是为了与其它一体型装置11~14同样地进行处理而设为作为一体型装置而处理的装置。
管理计算机500的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3(图5e)经过因特网等来收集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保存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5(图5e)而进行保持。此外,并非图示,但是也可以在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中包含与供应商的种类和所提供的成本有关的信息。
图14示出扩展计划信息430(参照图4c)的结构例。管理者能够使用管理计算机500的输入单元来输入扩展计划信息430。扩展计划信息430是表示导入新一体型装置而重新配置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的计划的信息。在图14中示出重新需要“五十个”标准化计算机功率为“4”、存储容量为“1TB”、延迟策略为“无”的虚拟计算机322与存储区域的组合并且重新需要“八个”标准化计算机功率为“16”、存储容量为“2TB”、延迟策略为“一体型装置内”的虚拟计算机322与存储区域的组合的情况。管理计算机500的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图5e)将由管理者输入的扩展计划信息430保存到扩展计划信息保持表536(图5e)而进行保持。
图15示出由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执行的撤除装置选择处理的处理过程。
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从与计算机系统1相连接的所有计算机300、300’、存储装置100、100’以及连接装置200收集寿命信息401(图4a)(步骤1510),按照每个一体型装置进行寿命判定(步骤1520)。
具体地说,在寿命判定中,在一体型装置内超过规定装置寿命或者规定运转时间的装置很多(例如超过八成)的情况下,视作一体型装置的寿命,设为要撤除的候选。例如,在从一体型装置10’中的各装置收集到的寿命信息为图8示出的内容的情况下,实际运转时间超过规定运转时间,因此在图7a以及图7b示出的计算机系统1中,一体型装置10’成为要撤除的候选。另外,也可以通过与设置于管理计算机500的计时器540(图5e)的当前日期和时间进行比较来实施确认是否从运转开始日期和时间超过了规定装置寿命。但是,在一体型装置内的任一个装置(特别是连接装置200)超过规定装置寿命或者规定运转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一体型装置视作寿命,设为要撤除的候选。
接着,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1将在步骤1520的寿命判定中判断为寿命的一体化装置(以下设为一体型装置10’)作为撤除候选,启动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步骤1530),之后,结束该撤除装置选择处理。
图16示出在上述撤除装置选择处理的步骤1530中通过所启动的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执行的导入装置选择处理的处理过程。
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首先参照连接路径信息保持表533(图5e)内保持的连接路径信息410(图4c),抽取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内包含的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步骤1610)。
接着,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获取假设期间信息(步骤1615)。可以使用管理计算机500的输入单元而由管理者输入假设期间信息,也可以在预先在管理计算机500中设定假设期间信息。假设期间信息为定期地检查计算机系统1的期间,例如应用六个月、一年、4380小时、8760小时等期间。
接着,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参照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图5e)内保存的使用率信息412(图4c)和假设期间信息,在计算机系统1整体中,计算出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步骤1620)。关于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将数据处理工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的增长率设为IRP,将假设期间设为T,将该数据处理工艺的当前标准化计算机功率设为CP,作为通过以下的式(1)提供的各个数据处理工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的总和来计算得出。
(式1)
IRP×T+CP      ……(1)
接着,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参照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图5e)内保存的使用率信息412(图4c)和假设期间信息,在计算机系统1整体中,计算出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存储区域的容量(步骤1630)。关于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将存储区域的存储容量的增长率设为IRC,将假设期间设为T,将当前存储区域的存储容量设为CC,作为通过以下的式(2)提供的各个存储区域的存储容量的总和来计算得出。
(式2)
IRC×T+CC      ……(2)
接着,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将在步骤1620中求得的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计算机系统的总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减去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的总标准化计算机功率(步骤1640)。
并且,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将在步骤1630中求得的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计算机系统1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减去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的总存储容量(步骤1650)。
接着,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根据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5(图5e)内保存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21(图4c)以及由于撤除一体化装置而变得不足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和存储容量,来选择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步骤1660)。
接着,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制作导入装置信息431(图4c),将制作出的导入装置信息431通过管理计算机500的输出单元呈现给管理者(步骤1670)。
关于图16示出的处理,还可以在步骤1660中,在每次选择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时,考虑延迟策略。在延迟策略中指定为“一体型装置内”的情况下,虚拟计算机322所使用的存储区域配置在与由虚拟计算机322执行的计算机300、300’所存在的一体型装置相同的一体型装置的存储装置100、100’。因此,即使在其它一体型装置中存在多余的存储容量的情况下,如果标准化计算机功率没有空余,需要重新准备存储容量。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考虑这一点来算出存储容量。
另外,在追加下一步骤而选择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时,也可以使用扩展计划信息430(图4c)。即,在步骤1615中,使用管理计算机500的输出单元,请求扩展计划信息430的输入。管理者输入扩展计划信息430。所输入的扩展计划信息430被保存到扩展计划信息保持表536(图5e)而管理。
在该情况下,步骤1620和步骤1630中的处理分别以以下方式变更。由此,在选择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时,除了从使用率信息算出的增长率以外,考虑新追加的虚拟计算机和存储容量。
即,在步骤1620中,参照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图5e)内保存的使用率信息412、假设期间信息、扩展计划信息430,在计算机系统1整体中,计算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按照各个数据处理工艺各自,计算对通过上述(1)式算出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加上根据扩展计划信息430识别的该数据处理工艺的扩展量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而得到的功率,计算所有数据处理工艺的总和,由此能够得到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标准化计算机功率。
另外,在步骤1630中,参照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内保存的使用率信息412、假设期间信息、扩展计划信息430,在计算机系统1整体中,计算出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存储区域的容量。按照各个存储区域各自,计算对通过上述(2)式计算出的存储容量加上根据扩展计划信息430识别的该存储区域的扩展分的存储容量而得到的存储容量,计算所有存储区域的存储容量的总和,由此能够得到以后假设期间内所需的存储区域的容量。
图17的(A)和(B)示出连接性保证信息420(图4c)的结构例。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图5e)在选择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因特网90(图1)得到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管理计算机500将得到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保持到连接性保证信息保持表538(图5e)。在图17中,“○”表示连接性得到保证的情况,“×”表示连接性没有得到保证的情况。因此,在图17中,示出从计算机300不能使用存储装置100’(连接性没有得到保证)但是从计算机300能够使用存储装置100”(连接性得到保证)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在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为一体型装置10而计算机为计算机300、在计算机系统内存在一体型装置10’、存储装置100’存在空白存储容量的情况下,计算机300不能使用存储装置100’的空白存储容量,因此与计算机300一起需要重新准备存储容量。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2考虑这一点而计算出存储容量。
即,该连接性保障信息420是表示多个一体型装置(变化、序列)之间的连接性的信息,通过使用该信息,能够获知是否能够访问已经导入的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与存储装置、导入预定的计算机与存储装置之间。因而,可认为该连接性保障信息420表示已经导入的一体型装置与以后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之间的关系,该信息结合多个一体型装置,将多个一体型装置作为变化或者序列而设置体系。
图18示出通过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图5e)执行的过渡计划制定处理的处理过程。
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监视计算机系统1与新的一体型装置进行连接的情况(步骤1810)。并且,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当立即检测出与新的一体型装置进行连接的情况时,进入到步骤1820。关于与新的一体型装置进行连接的情况的检测,例如在所追加的一体型装置启动时,也可以使用一体型装置的各装置发出的获取网络标识符(IP地址)的请求。
接着,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从包含新连接的装置的各一体型装置分别得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图4c),根据所得到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除法404,对管理计算机500的一体型装置间连接信息保持表532(图5e)内保存的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图4c)进行更新(步骤1820)。
接着,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参照连接路径信息保持表533(图5e)内保存的连接路径信息410(图4c),抽取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内包含的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步骤1830)。
并且,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参照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4(图5e)内保存的使用率信息412(图4c)来决定在步骤1830中抽取的存储区域的过渡目标(步骤1840)。另外,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参照使用率信息412来决定在步骤1830中抽取的虚拟计算机322的过渡目标(步骤1850)。
接着,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参照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图4c)来制定存储区域的过渡计划。一体型装置之间的存储区域的过渡(存储区域内的数据的复制)通过连接装置50来进行,因此限制同时过渡(复制)的存储区域的数量,抑制执行其它虚拟计算机322的影响。将所制定的过渡计划保存到过渡计划保持表537(图5e)(步骤1860)。
接着,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参照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1来制定虚拟计算机322的过渡计划432(步骤1865)。一体型装置之间的虚拟计算机322的过渡(特别是在使虚拟计算机立即过渡的情况下的虚拟计算机322的存储器的复制)通过连接装置50来进行,因此限制同时过渡(存储器复制)的虚拟计算机322的数量,抑制执行其它虚拟计算机322的影响。将所制定的过渡计划保存到过渡计划保持表537(图5e)。
并且,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将所制定的过渡计划显示在管理计算机500的输出单元,求出管理者的授权(步骤1870)。过渡计划是按照每个过渡目标的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来表示过渡目标的情况且在哪一个时机中开始各自的过渡的情况,显示在管理计算机500的画面上。具体地说,是将作为撤除预定的一体型装置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虚拟计算机322在几月几日的几时几分开始过渡到新追加和导入的一体型装置的虚拟计算机这种情形。此外,虚拟计算机322的过渡时机避开要执行的工艺多的时期或者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大且伴随着过渡的传输负荷大的过渡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制定将其它过渡处理在时间上错开来执行的计划。另外,省略步骤1870,也可以从过渡计划的制定起将过渡计划执行连续地执行。
此外,关于参照上述使用率信息412(图4c)来决定存储区域、虚拟计算机322的过渡目标的步骤,按照能够具体使用的存储区域、计算机功率大的顺序判断为过渡目标的候选。另外,通过使用时间序列信息来计算(例如临时近似等),求出存储区域、计算机功率的增长率,因此在预先决定的固定以上的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作为过渡目标的候选的顺序,能够实现有效的过渡。
接着,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启动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图5e)(步骤1880),之后,结束该过渡计划制定处理。
此外,关于上述过渡计划制定处理,在步骤1850中,在决定虚拟计算机的过渡目标时,也可以考虑延迟策略。在延迟策略中指定为“一体型装置内”的情况下,需要将该虚拟计算机322所使用的存储区域配置在与由虚拟计算机322执行的计算机所存在的一体型装置相同的一体型装置的存储装置。因此,制定过渡计划以使得在与使存储区域过渡的一体型装置相同的一体型装置内的计算机中配置虚拟计算机322。
另外,在决定虚拟计算机322的过渡目标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因特网90得到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图4c)。具体地说,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在步骤1840中决定的存储区域的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与当前时刻执行虚拟计算机322的计算机之间连接性没有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在由于存储区域的过渡而连接性无法保证的虚拟计算机中也设为过渡对象,在步骤1850中参照使用率信息412来决定虚拟计算机的过渡目标。
另一方面,图19示出通过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图5e)执行的过渡计划执行处理的处理过程。
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首先按照过渡计划保持表537(图5e)内保存的过渡计划来开始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的过渡处理(步骤1910)。
在此,在使虚拟计算机322和存储区域两者过渡的情况下,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使要过渡的虚拟计算机322(例如在撤除预定的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上运转中的虚拟计算机322)临时停止,以将存储区域(例如,撤除预定的一体型装置的存储装置上的存储区域)复制到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例如重新追加的一体型装置的存储装置的存储区域)的方式对存储装置的数据复制程序164(图5c)进行指示。另外,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之后当从存储装置的数据复制程序164接收复制完成通知时,将虚拟计算机322在过渡目标的计算机(例如重新追加的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上再次打开(步骤1920),之后,结束该过渡计划执行处理。
另一方面,在仅使存储区域过渡的情况下,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使虚拟计算机322临时停止,以将存储区域复制到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的方式对存储装置的数据复制程序164进行指示。另外,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之后当从存储装置的数据复制程序164接收复制完成通知时,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2(步骤1930),之后,结束该过渡计划执行处理。
另外,在仅使虚拟计算机322过渡的情况下,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使虚拟计算机322临时停止,将虚拟计算机322在过渡目标的计算机上再次打开(步骤1940),之后,结束该过渡计划执行处理。
此外,在上述过渡计划执行处理中,步骤1920、步骤1930以及步骤1940中,在存储装置从过渡源的存储区域向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复制数据期间,使虚拟计算机322的处理中断,但是为了在复制中也执行虚拟计算机322,需要在存储区域的复制中也能够执行向存储区域的访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内产生数据的读出的情况下,在向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的复制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从过渡源的存储区域读出该数据而对虚拟计算机322传输数据,并且在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内产生数据的写入的情况下,对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和过渡源的存储区域两者写入该数据。通过这样进行处理,不等待复制的完成,而能够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2,因此能够缩短虚拟计算机322的停止时间。
另外,在上述过渡计划执行处理中,在使存储区域过渡到不同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在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中制作新的存储区域,从过渡源的存储装置的存储区域复制数据的情况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在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中制作的新的存储区域具有新的识别编号(例如新的光纤通道的WWN和LUN的组合)。如果临时停止的虚拟计算机322再次打开之后存储区域的识别编号发生变化,则不能发现存储区域,因此有时再次打开失败。因此,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在识别编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连接装置200、虚拟计算机322设定过渡目标的新的识别编号,在设定之后,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2。由此,虚拟计算机322过渡之后能够发现存储区域。
另外,存储装置具有将过渡源的存储区域的识别编号在不同的存储装置的过渡目标交接的功能。因此,在检测出存储装置具有交接识别编号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具有实施交接识别编号的存储区域的过渡的功能。由此,能够省略在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2时对连接装置200、虚拟计算机322设定识别编号的处理。
另外,在过渡源的存储装置与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之间,在不支持存储区域之间的复制的情况下,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搜索能够访问到过渡源的存储装置与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两者的计算机,由此也可以在该计算机上执行数据复制程序。
在该情况下,数据复制程序164从过渡源的存储区域读出数据,对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写入数据。另外,数据复制程序164当数据的复制完成时,对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通知复制结束。并且,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当接收上述复制结束的通知时,从计算机上删除数据复制程序164。此外,在该情况下,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也可以按照过渡计划来执行多个数据复制程序。
另外,在虚拟计算机执行程序321(图5b)具备数据复制程序的情况下,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也可以使用具备虚拟计算机执行程序321的数据复制程序。
(2)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虚拟计算机322直接访问存储区域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其它连接方式中的过渡。
图20示出使用四台一体型装置10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图21示出本计算机系统中的连接路径信息410(图4c)的结构例。
计算机300aa上的虚拟计算机32001通过计算机300ca上的虚拟计算机33001利用存储装置100c内的存储区域13001,通过计算机300bb上的虚拟计算机33002利用存储装置100b内的存储区域13002。本实施方式中,在虚拟计算机32001与存储区域之间使用了一级两台虚拟计算机,但是能够通过n级m台(n和m是任意的)的结构来实施。也可以在两者之间配置的虚拟计算机中,执行NFS、CIFS等的文件服务。由此,虚拟计算机32001能够通过NFS、CIFS协议对存储区域13001、13002写入数据。另外,也可以执行Web服务。由此,虚拟计算机32001能够对很多Web服务分配处理而分散庞大的Web处理的处理负荷。
在图21示出的连接路径信息410中,在撤除一体型装置10a而追加一体型装置10d的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例如制定过渡到追加通过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a执行中的虚拟计算机32001的一体型装置10d的过渡计划。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使虚拟计算机32001临时停止,在过渡目标的一体型装置10d的计算机上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001。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设定并存策略。在并存策略中制定“不能并存”的策略时,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制定过渡计划,使得在不同的一体型装置上执行虚拟计算机32001、虚拟计算机33001、虚拟计算机33002。此外,在设定了并存策略的情况下,还能够选择设为不能按照一体型装置单位并存还是设为不能按照计算机单位并存,也可以在并存策略中详细记载“计算机内不能并存”“一体型装置内不能并存”等。
另外,在图21示出的连接路径信息410中,在撤除一体型装置10b而追加一体型装置10d的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例如制定过渡计划过渡到追加通过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b执行中的虚拟计算机33002的一体型装置10d以及过渡到追加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b的存储区域13002的一体型装置10d。
并且,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使虚拟计算机33002临时停止,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对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100d制作新的存储区域(存储区域13012),对存储装置100b指示数据的复制。并且,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当接收到上述复制完成通知时,在过渡目标的一体型装置10d的计算机上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3002。另外,过渡执行计划程序524也可以对虚拟计算机32001进行指示,以设为虚拟计算机33002过渡中、使向虚拟计算机33002的访问临时停止。在该情况下,虚拟计算机32001分配对其它虚拟计算机(虚拟计算机33001)进行访问。
(3)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通过存储装置连接其它存储装置的方式的过渡。
图22示出由四台一体型装置10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图23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路径信息410的结构例。
计算机300ba上的虚拟计算机34001通过存储装置100b内的存储区域14001以及存储装置100b内的虚拟存储区域14002使用存储装置100a的存储区域14012。存储装置100能够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访问程序161来使用其它存储装置的容量。
写入到虚拟存储区域14002的数据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访问程序161实际被写入到存储装置100a的存储区域14012。另外,针对从虚拟存储区域14002读出数据,实际从存储装置100a的存储区域14012读出数据,对虚拟计算机传输数据。在从虚拟计算机34001访问到存储装置14001的情况以及访问到存储装置14002的情况下,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不同。
在图23示出的连接路径信息中,在撤除一体型装置10a而追加一体型装置10d的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例如制定过渡计划,以过渡到追加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a的存储区域14012的一体型装置10d。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对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100d制作新的存储区域(设为存储区域14013),对存储装置100b的数据复制程序164指示数据的复制。此外,在此,能够从存储装置100b识别存储装置100a、100d,因此假设将复制程序164设置于存储装置100b的情况。
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当接收复制完成通知时,对存储装置100b通知存储区域的变更。接收到变更通知的存储装置100b将虚拟存储区域14002与存储区域14013进行连接。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更新连接路径信息。通过使用虚拟存储区域14002,不使虚拟计算机34001临时停止就能够过渡存储区域14012。
此外,为了在复制中持续执行虚拟计算机,即使在存储区域的复制中也能够执行向虚拟存储区域的访问。在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内产生数据的读出的情况下,在向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的复制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从过渡源的存储区域读出该数据而对虚拟计算机传输数据。在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内产生的数据的写入的情况下,对过渡目标的存储区域和过渡源的存储区域两者进行该数据的写入。通过这样处理,即使在复制中也能够持续执行虚拟计算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设定存储分层策略。在存储分层策略中指定为“Tier1”的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制定过渡计划,以在虚拟计算机执行的一体型装置内过渡存储区域。在存储分层策略中指定为“Tier2”的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制定过渡计划,以过渡到与虚拟计算机322执行的一体型装置不同的一体型装置的存储装置。通过在存储分层策略中指定为“Tier2”,过渡目标的选项扩大,在计算机系统中能够提高剩余存储容量的使用率。
另外,也可以以过渡为契机变更连接路径。在图23示出的路径信息410中,在撤除一体型装置10a而追加一体型装置10d的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例如制定过渡计划,以过渡到追加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10a的存储区域14012的一体型装置10d。
另外,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使过渡的虚拟计算机322临时停止,在过渡目标的存储装置100d制作新的存储区域(设为存储区域14013),对存储装置100d将数据的复制指示给存储装置100d。并且,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24当接收上述复制完成通知时,设定为对连接装置和虚拟计算机34001,代替存储区域14002,使用存储区域14013,在进行设定之后,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2。在存储装置100d能够交接过渡源的存储区域的识别编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存储装置100d新制作的存储区域交接存储装置100b的识别编号。在交接识别编号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在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时对连接装置200、虚拟计算机322设定识别编号的处理。
(4)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了连接性保证信息420(图4c)的连接路径的变更。
图24示出由四台一体型装置10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图25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路径信息410的结构例。另外,图26的(a)以及(b)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的结构例。
计算机300ba上的虚拟计算机35001使用存储装置300a内的存储区域15001。以下,考虑在图25示出的连接路径信息410中,撤除一体型装置10a而追加一体型装置10d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图5e)参照连接性保证信息420。根据图26示出的连接性保证信息420,在存储装置100d中制作存储区域的情况下,计算机300b与存储装置100d之间的连接性没有得到保证因此无法使用。但是,计算机300b与存储装置100b的连接性得到保证因此能够使用。另外,存储装置100b与存储装置100d之间的连接性得到了保证。在该情况下,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制定以下那样的过渡计划。
即,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首先将新的存储区域15012制作到存储装置100d,复制存储区域15001的数据。并且,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将新的虚拟存储区域15002制作到存储装置100b,与存储区域15012进行连接(使用外部存储装置访问程序161)。
接着,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3设定为针对连接装置和虚拟计算机35001,代替存储区域14002,使用存储区域14013,在进行设定之后,再次打开虚拟计算机322。此外,在存储装置100b能够交接过渡源的存储区域的识别编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存储装置100d新制作的存储区域内交接存储装置100b的识别编号。在交接识别编号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在再次打开连接装置200、虚拟计算机322时对虚拟计算机322设定识别编号的处理。
通过设为具有上述结构的处理,在使用一体型装置构建的计算机系统中,在将一体型装置依次从旧装置更新为新装置时,能够自动选择要追加导入的一体型装置,从而能够减少使用负责人、管理者的负荷。并且,能够实现一体型装置的追加导入和撤除旧装置时的虚拟计算机和存储区域的自动过渡,能够减少使用负责人、管理者的负荷。
(5)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连接装置和存储装置以及刀片型计算机(以下将其简单称为刀片型计算机)构建一体型计算机的情况。
图27示出作为计算机301使用刀片型计算机来构建一体型装置的情况下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例。将刀片型计算机301保存到刀片型计算机保存底座390,安装到一体型装置。此时,也可以仅保存不保存刀片型计算机301的刀片型计算机底座390。
图28示出刀片型计算机301和刀片型计算机保存底座390的结构。刀片型计算机301通过设置于刀片型计算机保存底座390内的连接装置309与一体型装置内的连接装置50相连接。但是,也可以不使用连接装置309而将刀片型计算机保存底座390内的各刀片型计算机301直接与连接装置50进行连接。
管理计算机500当检测出刀片型计算机保存底座390与新的刀片型计算机301进行连接的情况时,对该一体型装置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图4c)进行更新。在实施本实施方式时,如图7b所示,期望在一体型装置内设置管理计算机501的结构。一体型装置内的管理计算机501更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04,对管理计算机500通知结构变更。
(6)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使集成电路化等,作为进行该集成电路化的处理部还能够通过硬件来实现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示出的各处理。另外,对于程序,可以预先保存在计算机内的存储装置、外部存储装置,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存储介质、通信介质(有线、无线、光等的网络或者该网络上的输送波、数字信号)在需要时导入到外部存储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具备一体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4:一体型装置;50:连接装置;100:存储装置;101:SSD;200:连接装置;300:计算机;322:虚拟计算机;401:寿命信息;404: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10:连接路径信息;411:一体型装置之间连接信息;412:使用率信息;420:连接性保证信息;421: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430:扩展计划信息;431:导入装置信息;432:过渡计划;500:管理计算机;501:管理计算机;521:撤除装置选定程序;522:导入装置选定程序;523:过渡计划制定程序;524:过渡计划执行程序;530:寿命信息保持表;531: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2:一体型装置间连接信息保持表;533:连接路径信息保持表;534:使用率信息保持表;535: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保持表;536:扩展计划信息保持表;537:过渡计划保持表;538:连接性保证信息保持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上述管理计算机与上述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体型装置具备:
计算机,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装置,其由上述计算机读写数据;以及
下级连接装置,其与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上级连接装置相连接,
其中,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下级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上述系统一体地拆装,
上述管理计算机保持: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
表示具有导入到上述系统的可能性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
并且,上述管理计算机获取表示是否保证上述计算机和上述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
参照上述寿命信息来选择从上述系统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
参照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上述连接性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上述系统内的一体型装置,
输出与所选择的上述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所利用的内容的利用率信息,
参照上述利用率信息来选择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获取表示重新需要的设备的内容的扩展计划信息,
参照上述扩展计划信息来选择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利用率信息是按时序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所利用的内容的信息,
上述管理计算机根据上述利用率信息来计算所需设备的性能的增长率,
参照上述增长率来选择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和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包括设备的型号、用于进行外部连接的连接数和性能、以及拓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使虚拟计算机工作,
上述存储装置对上述虚拟计算机提供存储区域,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表示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对应关系的连接路径信息,
参照上述连接路径信息来进行在上述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输出上述转移的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路径信息包括表示是否需要使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在同一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延迟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参照上述连接性保证信息来进行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9.(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利用率信息是按时序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所利用的内容的信息,
上述管理计算机根据上述利用率信息计算所需设备的性能的增长率,
参照上述增长率进行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10.(修改后)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上述管理计算机与上述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
上述一体型装置具备:
计算机,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来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装置,其由上述计算机读写数据;以及
下级连接装置,其与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上级连接装置相连接,
其中,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下级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上述系统一体地拆装,
上述管理计算机
保持如下信息: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
表示具有导入到上述系统内的可能性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
并且,上述管理计算机获取表示是否保证上述计算机和上述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
该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参照上述寿命信息来选择从上述系统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
第二步骤,参照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上述连接性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上述系统的一体型装置;以及
第三步骤,输出与所选择的上述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使虚拟计算机工作,
上述存储装置对上述虚拟计算机提供存储区域,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表示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对应关系的连接路径信息,
还具备:
第四步骤,参照连接路径信息来进行在上述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以及
第五步骤,输出上述转移的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路径信息包括表示是否需要使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在同一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延迟策略。
1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按时序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所利用的内容的利用率信息,
在上述第四步骤中,根据上述利用率信息计算所需设备的性能的增长率,参照上述增长率使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过渡。

Claims (13)

1.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上述管理计算机与上述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
上述一体型装置具备:
计算机,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装置,其由上述计算机读写数据;以及
下级连接装置,其与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上级连接装置相连接,
其中,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下级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上述系统一体地拆装,
上述管理计算机保持如下信息: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
表示具有被导入到上述系统的可能性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
并且上述管理计算机获取表示是否保证上述计算机和上述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
参照上述寿命信息来选择从上述系统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
参照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上述连接正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上述系统内的一体型装置,
输出与所选择的上述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所利用的内容的利用率信息,
参照上述利用率信息来选择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获取表示重新需要的设备的内容的扩展计划信息,
参照上述扩展计划信息来选择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利用率信息按时序保持信息,
上述管理计算机根据上述利用率信息来计算所需设备的性能的增长率,
参照上述增长率来选择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和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包括设备的型号、用于进行外部连接的连接数和性能、以及拓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使虚拟计算机工作,
上述存储装置对上述虚拟计算机提供存储区域,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表示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对应关系的连接路径信息,
参照上述连接路径信息来进行在上述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输出上述转移的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路径信息包括表示是否需要使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在同一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延迟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计算机参照上述连接性保证信息来进行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利用率信息按时序保持信息,
上述管理计算机根据上述利用率信息计算所需设备的性能的增长率,
参照上述增长率进行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10.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计算机;一体型装置;以及对上述管理计算机与上述一体型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上级连接装置,
上述一体型装置具备:
计算机,其根据所安装的应用软件来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装置,其由上述计算机读写数据;以及
下级连接装置,其与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上级连接装置相连接,
其中,上述计算机、上述存储装置以及上述下级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上述系统一体地拆装,
上述管理计算机保持如下信息: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
表示具有导入到上述系统内的可能性的、一体型装置的结构的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
表示上述一体型装置的寿命的寿命信息,
并且,上述管理计算机获取表示是否保证上述计算机和上述存储装置的连接性的连接性保证信息,
该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参照上述寿命信息来选择从上述系统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
第二步骤,参照上述一体型装置内结构信息、上述导入预定一体型装置结构信息以及上述连接正保证信息,来选择要导入到上述系统的一体型装置;以及
第三步骤,输出与所选择的上述要撤除的一体型装置、以及上述要导入的一体型装置有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使虚拟计算机工作,
上述存储装置对上述虚拟计算机提供存储区域,
上述管理计算机还保持表示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对应关系的连接路径信息,
还具备:
第四步骤,参照连接路径信息来进行在上述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以及
第五步骤,输出上述转移的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路径信息包括表示是否需要使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在同一一体型装置中工作的延迟策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利用率信息按时序保持信息,
在上述第四步骤中,根据上述利用率信息计算所需设备的性能的增长率,参照上述增长率进行上述虚拟计算机和上述存储区域的转移。
CN201080063795.0A 2010-06-17 2010-06-17 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 Active CN102763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4059 WO2011158300A1 (ja) 2010-06-17 2010-06-17 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更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3083A true CN102763083A (zh) 2012-10-31
CN102763083B CN102763083B (zh) 2015-07-08

Family

ID=4532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795.0A Active CN102763083B (zh) 2010-06-17 2010-06-17 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8190789B2 (zh)
EP (1) EP2521031A4 (zh)
JP (1) JP5385458B2 (zh)
CN (1) CN102763083B (zh)
WO (1) WO20111583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6764B2 (ja) * 2009-03-30 2014-04-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計算機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仮想計算機移動方法
US9235482B2 (en) * 2011-04-29 2016-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sistent data retrieval in a multi-sit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JP5958301B2 (ja) * 2012-11-21 2016-07-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9251050B2 (en) 2013-03-13 2016-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erts
US9207929B2 (en) 2013-08-26 2015-12-08 Hitachi, Ltd. Integrated system and firmware update method
WO2015146374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仮想化資源管理ノード及び仮想マシン移行方法
JP6235156B2 (ja) * 2014-08-29 2017-11-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負荷平準化プログラム
JP6901683B2 (ja) * 2017-09-22 2021-07-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調整プログラム、調整装置および調整方法
US11500568B2 (en) * 2020-01-02 2022-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PM management using contingent and conditional input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7781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a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without disrupt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9912B2 (en) 2001-04-24 2006-08-29 Hitachi, Ltd. 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JP3945297B2 (ja) 2001-04-24 2007-07-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システム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173272A (ja) 2001-12-06 2003-06-20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保守センタ
JP2003178040A (ja) 2001-12-10 2003-06-27 Hitachi Information Systems Ltd ウェブサイトの構成決定支援方法
GB0220846D0 (en) * 2002-09-07 2002-10-16 Ibm Remote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 web server to facilitate capacity on demand
US7469279B1 (en) * 2003-08-05 2008-12-23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re-provisioning of network elements to adapt to failures
JP2006011860A (ja) * 2004-06-25 2006-01-12 Fujitsu Ltd システム構成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構成管理装置
JP2006344091A (ja) * 2005-06-10 2006-12-21 Hitachi Ltd システム再構成自動化装置
JP4842593B2 (ja) 2005-09-05 2011-1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仮想化装置のデバイス制御引継ぎ方法
JP4797636B2 (ja) 2006-01-16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複合型情報プラットフォーム装置とその情報処理装置構成方法
JP2007213286A (ja) 2006-02-09 2007-08-23 Hitachi Ltd システム装置
US8280431B2 (en) * 2006-12-29 2012-10-0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end-user transparent utilization of computational, storage, and network capacity of mobile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08188374A (ja) 2007-02-08 2008-08-21 Shukoh Co Ltd 係止具
JP2008234351A (ja) 2007-03-20 2008-10-02 Nec Corp 統合運用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99791A (ja) 2007-06-04 2008-12-11 Hitachi Ltd 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
US20080301333A1 (en) * 2007-06-04 2008-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using host and storage controller port information to configure paths between a host and storage controller
US7761629B2 (en) * 2007-06-04 2010-07-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ing host and storage controller port information to configure paths between a host and storage controller
US8694990B2 (en) * 2007-08-27 2014-04-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tiliz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a data migration order
US8626936B2 (en) * 2008-01-23 2014-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tocol independent server replacement and replication in a storage area network
US20110078303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Alcatel-Lucent Usa Inc. Dynamic load balancing and scaling of allocated cloud resources in an enterprise network
US20110202640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Identification of a destination server for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7781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a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without disrupt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SSIO GAMBI, MAURO PEZZE,MICHAL YOUNG: "《Software Engineering for Adaptive and Self-Managing Systems(SEAMS),2009》", 18 May 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314193A1 (en) 2011-12-22
EP2521031A4 (en) 2014-01-08
WO2011158300A1 (ja) 2011-12-22
US8799525B2 (en) 2014-08-05
US9766822B2 (en) 2017-09-19
CN102763083B (zh) 2015-07-08
EP2521031A1 (en) 2012-11-07
JPWO2011158300A1 (ja) 2013-08-15
US20130246668A1 (en) 2013-09-19
JP5385458B2 (ja) 2014-01-08
US20140325015A1 (en) 2014-10-30
US8438316B2 (en) 2013-05-07
US20120215945A1 (en) 2012-08-23
US8190789B2 (en) 2012-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3083B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更改方法
US10613780B1 (en) Multi-node removal
CN102841761B (zh) 存储系统
CN101446885B (zh) 存储系统以及存储系统的访问控制方法
US79415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 on demand dynamic chunk allocation
US8046627B2 (en) Server failov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ystem group
CN100430914C (zh) 拥有虚拟资源的存储系统
US9658779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CN103189847B (zh) 用于操作数据处理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3804A (zh) 一种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CN107567696A (zh) 计算集群内的资源实例群组的自动扩展
CN104081353A (zh) 可缩放环境中的动态负载平衡
CN106202346A (zh) 一种数据加载清洗引擎、调度与存储系统
CN101276366A (zh) 防止文件重复存储的计算机系统
CN102917025A (zh) 一种云计算平台的业务迁移方法
CN101420458B (zh) 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多媒体内容监控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4468282A (zh) 集群监控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661413B (zh) 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以及结构管理方法
CN106446268A (zh) 一种数据库横向扩展系统及方法
CN104573112B (zh) Oltp集群数据库中页面查询方法及数据处理节点
CN101165645A (zh) 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操作控制信息的设定方法
CN103814365A (zh) 计算机系统及数据输入输出方法
US99400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selection of a storage group for storage tiering
CN107704206A (zh) 在线迁移异构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83649A (zh) 一种基于冷、温、热数据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