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582B - 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582B
CN102761582B CN201110146919.8A CN201110146919A CN102761582B CN 102761582 B CN102761582 B CN 102761582B CN 201110146919 A CN201110146919 A CN 201110146919A CN 102761582 B CN102761582 B CN 102761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lection
peer
requested
same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69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1582A (zh
Inventor
萧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2761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1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该装置应用于至少一被请求节点在线的一P2P媒体流网络(P2P streaming network)的环境中,并且包含一请求节点及其中一被请求节点。此装置要进行一同侪选择时,此请求节点先探测各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收到这些节点的响应信息后,选出其中具有最高剩余能力的节点为父节点,才开始接收媒体流。当一子节点发现所接收的媒体流量过低时,将反馈服务不好通知给其父节点,并启动另一次的同侪选择。各被请求节点通过子节点对于父节点服务的反馈,估算出自己的服务剩余能力;当一父节点有服务剩余能力时,逐步增加服务的子节点,当一父节点被反馈服务不好时,暂停额外服务。

Description

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P2P Network)中反馈式(Feedback-based)同侪选择(Peer Selection)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等网络的媒体流系统(P2P streaming network)中,同侪选择机制是影响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的同侪选择技术是以网络测量为基础(network measurement-based)。这类以网络测量为基础的技术采用探测数据(probing data)来测量响应时间(round trip time)或是可用频宽(availablebandwidth)。响应时间可用侦测(ping)的封包来测得,但响应时间最快的节点并不能表示其媒体流能力为最好。可用频宽使用一连串的探测封包,通过改变探测封包速率(packet rate)或调整探测封包间距(inter-pairgap)来测得可用频宽,但这样必须使用过多的封包流量(traffic overhead),并且造成同侪选择时间拉长,这会让选择前后的网络状态可能已不一样,导致同侪选择产生误差。
例如,在图1的范例中,当一个请求节点(requesting peer)110欲加入一P2P媒体流网络130时,先探测(Probe)每一被请求节点(requestedpeer)的信心指数(confidence),再选择信心指数最高的节点为父节点(Parent Peer)。例如,请求节点110在已被选出的被请求节点121~126中,探测而取得被请求节点121的信心指数为150、被请求节点122的信心指数为100、被请求节点123的信心指数为150、被请求节点124的信心指数为200、被请求节点126的信心指数为80。然后,同侪选择出信心指数最高为200的被请求节点124为父节点,连接上被请求节点124而加入P2P媒体流网络130。该一P2P网络媒体流源头为视频服务器199所传送出来。当一父节点服务不好时,将其信心指数降低一半。当一父节点服务不错时,线性地增加其信心指数。此技术所设计的信心指数会发生收敛至(convergeto)一相同值(same value)。
在现有的文献或技术中,关于对等网络中同侪选择的理论作法有很多。例如,有一篇专利文献公开了基于兴趣信息而连接于对等网络中(Interest-based connection in peer-to-peer networks)的技术。此技术使用重要性公式(importance formula)来选出好节点(good peer),并作为立即节点(immediate peer),来构建出一个有效率的(efficient)对等网络。
另一篇专利文献公开了同侪资源的探测器与追踪服务(Locator andtracking service for peer-to-peer resources)的技术。此技术构建了许多的资源名称服务(Resource Name Service,RNS)服务器来掌握它所管辖的节点状况,当有节点欲加入一P2P网络时,得先被指派至某一RNS服务器,才能选到某一适当节点而加入此P2P网络。
一篇专利公开文献公开了同侪选择以群聚于一对等网络内(Selectionof peers to cluster within a peer-to-peer network)的技术。此技术通过考虑节点的多种特性(characteristics),将这些特性数据群聚于一控制节点中(如图2范例所示),此控制节点记录每一节点的运行条件(operation criteria),例如节点传送数据的价值(cost)、需求能力(required power)、可用频宽(available bandwidth)等。欲加入P2P网络的节点可从控制节点取得这些运行条件来进行同侪选择。此技术所设计的是一种集中式(centralized)控制系统,服务器的负载会较为沉重。
在其它文献的技术中,例如,定义分析节点用的价位模型(pricingmodel)并使用分析结果来选择同侪;或是构建决策树(decision tree)及策略来选择P2P网络里的节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运行于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此方法包含:由一请求节点取得一节点名单,经由一探测请求而得知存在于此P2P媒体流网络上的至少一被请求节点;当此至少一被请求节点收到该探测请求时,检查自己的一被探问的额度与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都大于零,以及自己是否有一父节点,当前述条件都符合时,则送出一探测响应,并带上自己的剩余能力数据;此请求节点从有响应的一或多个被请求节点中选择出具有一最高剩余能力的一被请求节点,并送出一选择请求给具有此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当具有此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收到此选择请求时,检查自己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大于零后,将一肯定或一否定的选择响应送出;以及当此请求节点收到此肯定的选择响应时,将具有此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设定为其父节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是应用于至少一被请求节点在在线的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此装置可包含被配置于一请求节点中的一节点名单处理器(Peer ListHandler)、一同侪选择控制器(Peer Selection Controller)、及一警告控制器(Notify Controller),以及被配置于此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中的一同侪选择处理器(Peer Selection Handler)、一警告处理器(NotifyHandler)、及一回复额度维护器(Reply Quota Maintainer);其中,此节点名单处理器先向一索引服务器(index server)发出一节点名单请求,以取得一节点名单后,再传送给此同侪选择控制器来启动一同侪选择,此同侪选择控制器根据此节点名单,探测此节点名单上的被请求节点,此节点名单上的每一被请求节点的同侪选择处理器通过一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Peer Selection Quota Maintainer),进行自己的状态检查,并将此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remained capability)数据响应给此同侪选择控制器,此同侪选择控制器比较有响应的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后,选出具有一最高剩余能力的节点为一父节点,并向此父节点的同侪选择处理器发出一选择请求,此同侪选择处理器通过此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检查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后,送出一选择响应,当此警告控制器发现此请求节点的媒体流接收量低于一门限值时,发出一服务不好通知,并触发此节点名单处理器,以重新启动此同侪选择。
现配合下列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将上述及本发明的其它优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加入一P2P媒体流系统的一个范例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P2P网络运行环境的一范例示意图。
图3是一范例示意图,说明将被请求节点的可用频宽、计算机能力、及服务限制,一并考虑来同侪选择一父节点,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4是一请求节点欲加入一P2P网络的一范例示意图,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5是一范例示意图,说明图3中的各类型节点,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6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在一请求节点端如何进行同侪选择,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7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在一被请求节点端如何进行探测响应与选择响应,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8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在一被请求节点端如何维护自己的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9是反馈机制在请求节点端的运行流程,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0是反馈机制在被请求节点端的运行流程,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1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2是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的一范例示意图,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以网络测量为基础的技术可以得到快速的响应时间,但是它不能代表可用的网络频宽或节点能力。测量可用的网络频宽可以取得较精确的可用的网络频宽,但是也会带来较高的媒体流负载与较长的决定时间(decision time)。并且,这些以网络测量为基础的技术不能发现节点的服务策略(service policy),而可能招致错误的决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的范例所示,将影响传输质量的要素,即被请求节点330的计算机能力(computing power)324、服务限制(service limitation)322、以及此被请求节点与请求节点310间的可用频宽326,它们所代表的是一个节点的服务能力,应整体地列入考虑,由请求节点310探测与选出一最佳的被请求节点为父节点330,以强化P2P媒体流质量。
在本发明的P2P网络运行环境中,将有多类型的节点。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到的节点类型可包括父节点、请求节点、被请求节点、及同侪节点(peer node)。从以下的图3与图4的说明,可先了解各类型节点所扮演的角色。图4是一请求节点欲加入一P2P媒体流网络的一范例示意图。图5是一范例示意图,说明图4中的各类型的节点。
图4的范例中,当一请求节点410欲加入一P2P媒体流网络(以标号420表示)时,请求节点410先从一索引服务器(index server)330中取得一节点名单(peer list)432,据此再利用控制信息,来探测与选择(以标号460表示)在此P2P网络中所有的被请求节点440,并查得与选取最适当的被请求节点,连接上此被请求节点而加入此P2P媒体流网络,进而开始取得一视频服务器(video server)450中的媒体流。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同侪选择(peer selection)是选择剩余能力与响应时间最佳的节点为父节点,也就是具有最高剩余能力与最快响应时间的被请求节点为父节点。但先查询剩余能力再考虑响应时间。
图5是一范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图4中的父节点、被请求节点、及请求节点,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图5的范例中,请求节点410欲加入P2P服务时,先探测各被请求节点的多余的服务能力(即剩余能力),以虚线箭头表示探测各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例如,可通过探测信息得知那些被请求节点真正存在于P2P媒体流网络530,同时在被请求节点的响应里也带有剩余能力信息。此范例中,在图4的范例的所有的被请求节点440中,被请求节点512响应的剩余能力为2、被请求节点514的剩余能力为0则不响应、被请求节点516响应的剩余能力为3、被请求节点518响应的剩余能力为5;而被请求节点520不响应,因为被请求节点514服务不好,而断了与它的父子关系,没有父节点而不响应。所以,请求节点410选择(以标号540表示)剩余能力为5的被请求节点518为父节点,连接上被请求节点518而加入此P2P网络,进而开始取得视频服务器450中的媒体流。
当一子节点(例如被请求节点520)发觉它的父节点(例如被请求节点514)服务不好时,可以主动通知被请求节点,其父节点的服务能力(service capability)已达上限并且暂时不再服务他人。当一被请求节点接受服务选择时,此被请求节点记录其服务了几个子节点(child peer)。本发明实施例中,请求节点410是主动地(actively)选择被请求节点。
图6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在一请求节点端如何进行同侪选择,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参考图5,此同侪选择可包括探测阶段610与选择阶段620。在探测阶段610中,请求节点先取得一节点名单(步骤612)后,通过探测而得知被请求节点(步骤614),也就是真正存在于P2P网络上的节点。然后,请求节点检查是否有取得节点响应(peer respond)(步骤616),若在一时间周期内未取得被请求节点响应的话,请求节点等待另一时间周期(步骤618),以取得一节点名单(步骤612)。有被请求节点响应的话,进入选择阶段620。
在选择阶段620中,每次请求节点都会检查是否还有响应而未被选择请求(non-selected request)的被请求节点(responding requested peer)(步骤622)。在一时间周期内没有的话,请求节点回到探测阶段610的步骤618,来等待另一时间周期,以取得一节点名单(步骤612)。当还有响应而未被选择请求的被请求节点时,请求节点会从中选择出具有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步骤624),然后,确认此选择是否被接受(步骤626)。此选择不被接受的话,请求节点回到步骤622执行。当此选择被接受的话,请求节点将被选出的被请求节点设定为父节点(步骤628)。
承上所述,图7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在一被请求节点端如何进行探测响应与选择响应,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参考图7,当一被请求节点收到一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时,被请求节点进入探测响应阶段710。在探测响应阶段中,此被请求节点先进行步骤712,包括检查自己的被探问的额度(probed quota)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selected quota)是否都大于零,以及自己是否有父节点。如果前述条件有一不符合的话,则此被请求节点不响应(步骤714)。如果前述条件都符合的话,则此被请求节点将自己的剩余能力设定为服务能力减去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childcount)(步骤716),换句话说,此剩余能力=其服务能力-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然后,此被请求节点送出一探测响应,并带上此剩余能力。
当一被请求节点收到一选择请求(select request)时,被请求节点进入选择响应阶段720。在选择响应阶段中,此被请求节点先检查自己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大于零(步骤722)。是的话,此被请求节点将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加1(步骤724),并带上肯定的选择响应(select response);不是的话,则带上否定的选择响应。然后,此肯定或否定的选择响应由此被请求节点送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被请求节点会周期性地更新自己的两个额度(即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及服务能力。图8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在一被请求节点端如何维护自己的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参考图8,被请求节点先将其服务能力设定为最大服务能力(service maximum)(步骤810),然后检查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是否超过此服务能力(步骤815)。是的话,将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0(步骤820)后,等待另一时间周期(步骤825),以进行步骤815。
当此被请求节点服务的子节点总数没有超过此服务能力时,此被请求节点检查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是否大于服务能力(步骤830)。不是的话,此被请求节点将被探问的额度设定为尽量响应(步骤835),例如,被探问的额度设定为一非常大的值,然后,将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1(步骤840),并等待另一时间周期(步骤825),以进行步骤815。
当被请求节点服务的子节点总数不大于服务能力时,此被请求节点检查其连续服务时间(consecutive service time)是否超过时间周期(步骤845)。是的话,此被请求节点将其服务能力设定为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步骤850),并至步骤840。不是的话,此被请求节点将其被探问的额度设定为1(步骤860),并至步骤840。
也就是说,依据图8的范例流程,每一被请求节点在每一时间周期会验算一次自己的两个额度,被探问的额度会依当时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是否超过其服务能力而决定其应保守设定(例如,被探问的额度=1)或是尽量设定(例如,被探问的额度=非常大的值)。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则是除了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超过最大服务能力外,都一次只给1,以确定在一个时间周期内能够持续地提供稳定的服务。当服务的子节点总数超过最大服务能力时,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0。
本发明的同侪选择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有反馈机制,以利于当一请求节点发觉其父节点提供的服务不好时,此请求节点可以主动通知其父节点。当一被请求节点收到服务不好通知(bad notify)时,即表示此被请求节点要失去一个受它服务的子节点,亦即此被请求节点已达到它的服务能力,据此的服务能力的数值减掉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即为此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图9是反馈机制在一请求节点端的运行流程,而图10是反馈机制在一被请求节点端的运行流程,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9的运行流程中,一请求节点会持续地累计在一时间周期内,其所收到的媒体流量(received rate)(步骤910),然后,检查此收到的媒体流量是否大于一基本的媒体流量(base rate)(步骤912),例如,此基本媒体流量为一个频道媒体流的80%。如果其媒体流接收量未大于此基本媒体流量的话,此请求节点会送出一服务不好通知(步骤914),并取得一节点名单(步骤612)。
在图10的运行流程中,当一被请求节点收到一服务不好通知时,此被请求节点将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减1(步骤1012),然后检查此服务不好通知是否为一时间周期内的第一个服务不好通知(步骤1014)。不是的话,表示此被请求节点有二个以上的子节点离开,此时便有多出的服务剩余能力,则至步骤835。
如果此服务不好通知是一时间周期内的第一个服务不好通知的话,此被请求节点检查此服务不好通知是自己或是其父节点造成的(步骤1018),例如可检查其拥有父节点的时间(parent time)是否大于此时间周期。如果不是自己造成的话,则不需修改自己的服务能力,直接进行步骤1016。如果是自己造成的话,则此被请求节点将其服务能力设定为子节点总数(步骤1020),然后进行步骤1016。
不论服务不好是否由自己造成,此时此被请求节点已无服务剩余能力,因此需将其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0(步骤1016)。然后至步骤825(等待另一时间周期),以及进行后续步骤。
从图9的反馈机制的运行流程可得知,在一时间周期内,一请求节点可通过其所收到的媒体流量,来发觉一被请求节点的服务不好并且可实时主动送出一服务不好通知给此被请求节点。从图10的反馈机制的运行流程可窥知,当一被请求节点收到一服务不好通知时,会先将自己服务的子节点总数减1,并将其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0,当该服务不好通知是一时间周期内的第一个服务不好通知且该服务不好通知是自己造成时,将自己的服务能力设定为子节点总数。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被请求节点会周期性地更新自己的两个额度(即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及服务能力。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馈式同侪选择机制将被请求节点的可用频宽、计算机能力、及服务限制,将这些因素的整体表现视为节点的服务能力,估算出服务能力等于一并考虑了这些因素。
承上所述,图11是一范例流程图,说明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的运行,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此同侪选择方法是运行于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在图11的范例流程中,由一请求节点在一探测阶段时取得一节点名单,经由一探测请求而得知存在于此P2P媒体流网络上的至少一被请求节点(步骤1110)。此节点名单可储存和维护于一索引服务器中。当此至少一被请求节点中的一被请求节点收到此探测请求时,此被请求节点在一探测响应阶段中,检查自己的一被探问的额度与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都大于零,以及自己是否有一父节点,当前述条件都符合时,此被请求节点送出一探测响应,并带上自己的一剩余能力(步骤1120)。
当此请求节点进入一选择阶段时,从有响应的一或多个被请求节点中选出具有一最佳剩余能力的一被请求节点,并送出一选择请求给具有此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步骤1112)。当具有此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收到此选择请求时,在一选择响应阶段中,检查自己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大于零后,此被请求节点将一肯定或一否定的选择响应送出(步骤1122)。当此请求节点收到此肯定的选择响应时,将具有此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设定为其父节点(步骤1114)。
上述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还可包括反馈机制的运行,如图9与图10的流程,不再重述。在图11的范例流程中,请求节点端在探测阶段的运行细节如图6的步骤612至步骤618中所载述,在选择阶段的运行细节如图6的步骤622至步骤628中所载述,不再重述。而被请求节点端在探测响应阶段的运行细节如图7的步骤712至步骤716中所载述,在选择阶段的运行细节如图7的步骤722至步骤724中所载述,也不再重述。被请求节点如何更新自己的两个额度(即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及服务能力如图8的运行流程中所载述,也不再重述。节点名单可储存和维护于一指标服务器中。每一被请求节点的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的最新状态信息、服务能力、以及子节点总数可通过一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来储存和维护。
图12是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的一范例示意图,与所公开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此同侪选择装置是应用在至少一被请求节点在在线的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在图12的范例中,同侪选择装置1200可包含一节点名单处理器(Peer List Handler)1212、一同侪选择控制器(PeerSelection Controller)1214、一警告控制器(Notify Controller)1216、一同侪选择处理器(Peer Selection Handler)1222、一警告处理器(Notify Handler)1224、以及一回复额度维护器(Reply Quota Maintainer)1226,其中节点名单处理器1212、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以及警告控制器1216是被配置(reconfigured)于一请求节点1210,同侪选择处理器1222、警告处理器1224、以及回复额度维护器1226是被配置于一被请求节点1220。请求节点1210与被请求节点1220都属于一同侪选择装置1200。
在请求节点1210中,节点名单处理器1212是被配置来取得并解析一节点名单,以及启动同侪选择。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是被配置来探测此P2P网络上的各节点、比较与计算最佳剩余能力的节点为父节点、以及提供被选择的节点地址给节点名单处理器1212。警告控制器1216是被配置来测量请求节点1210的媒体流接收量是否正常,以及当请求节点1210的媒体流接收量过低时(例如,小于一个频道媒体流量的80%时)通知父节点,并触发节点名单处理器1212重新启动同侪选择。
在被请求节点1220中,同侪选择处理器1222是被配置来对于探测与同侪选择时,每一被请求节点的状态检查与剩余能力回复,以及维护子节点总数。警告处理器1224是被配置来处理警告通知,以及通过一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Peer Selection Quota Maintainer)1228来更新子节点总数与服务能力。回复额度维护器1226是被配置来周期性更新被探问的额度、接受被选择的额度、以及服务能力。每一被请求节点的被探问的额度与接受被选择的额度的最新状态信息、服务能力、以及子节点总数可通过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1228来储存和维护。
同侪选择装置1200中各组件之间的运行如图12的范例所示。节点名单处理器1212先发出一节点名单请求(query peer list)1212a给一媒体流服务器1299,以从指标服务器1299取得一节点名单1299b。然后启动(trigger)一同侪选择,并且将节点名单1299b传送给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根据节点名单1299b,探测此P2P网络上的各被请求节点1220,并由各被请求节点1220的同侪选择处理器1222通过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1228,进行状态检查,包括如被探问的额度、接受被选择的额度、以及父节点的状态检查,并将此被请求节点1220的剩余能力122b响应给请求节点端1210的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比较有响应的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并选出具有一最高剩余能力的节点为一父节点。据此,同侪选择控制器1214送出一选择请求1214a给此父节点的同侪选择处理器1222。据此,此父节点的同侪选择处理器1222可通过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1228来检查接受被选择的额度,然后送出一肯定或一否定的选择响应122c。
当警告控制器1216发现请求节点1210的媒体流接收量小于一门限值时(例如,小于一个频道媒体流量的80%时),发出一服务不好通知1216a,并触发节点名单处理器1212,以重新启动同侪选择。父节点的警告处理器1224收到服务不好通知1216a后,通过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1228来更新其服务能力与子节点总数。父节点的警告处理器1224处理服务不好通知1216a的细节与前述图10所载雷同,不再重述。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可应用在至少一被请求节点在在线的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并且包含一请求节点及其中一被请求节点。此装置要进行一次同侪选择时,此请求节点先探测各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数据,待收到这些节点的响应信息后,选出其中具有最高剩余能力的节点为父节点,才开始接收媒体流。若所有被请求节点中,具有最高剩余能力的节点不只一个时,此时就依反应(回复)时间最快的节点为父节点。当一子节点发现所接收的媒体流量过低时,将反馈服务不好通知给其父节点,并启动另一次的同侪选择。各被请求节点可通过子节点对于父节点服务的反馈,而估算出自己的服务剩余能力;当一父节点有服务剩余能力时,可逐步增加服务的子节点,当一父节点被反馈服务不好时,则暂停额外服务。
在本发明中,以多种不同的情境分别进行两项实验,包括被计算机负载(CPU loading)所影响的无效媒体流接收量(invalid received rate)以及被服务策略的限制所影响的无效媒体流接收量。相较于多种传统的同侪选择技术,其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反馈式同侪选择无论是被计算机负载或是被服务策略的限制所影响的无效数据接收量都非常低。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是以具有高精确度、低的同侪选择时间、及低的测量负载等技术手段,来选出一最适当的被请求节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于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该方法包含:
由一请求节点取得一节点名单,经由一探测请求而得知存在于该P2P媒体流网络上的至少一被请求节点;
当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中的一被请求节点收到该探测请求时,检查自己的一被探问的额度与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都大于零,以及自己是否有一父节点,当前述条件都符合时,则送出一探测响应,并带上自己的一剩余能力数据;
该请求节点从有响应的一或多个被请求节点中选择出具有一最高剩余能力的一被请求节点,并送出一选择请求给具有该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
当具有该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收到该选择请求时,检查自己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是否大于零后,将一肯定或一否定的选择响应送出;以及
当该请求节点收到该肯定的选择响应时,将具有该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设定为其父节点;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一反馈机制的运行,以利于当该请求节点发觉一被请求节点提供的服务不好时,该请求节点主动通知该被请求节点;当该被请求节点收到该服务不好通知时,将自己服务的子节点总数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请求节点得知存在于该P2P媒体流网络上的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后,还检查是否有取得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响应,若在一时间周期内未取得节点响应的话,该请求节点等待另一时间周期,以取得该节点名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中的一被请求节点收到该探测请求时,若未符合该前述条件时,则不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具有该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大于零时,送出一肯定的选择响应,当具有该最高剩余能力的被请求节点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不大于零时,送出一否定的选择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时间周期内,该请求节点通过其所收到的媒体流量,来发觉该被请求节点的服务不好并且实时主动送出一服务不好通知给该被请求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被请求节点在该反馈机制的运行还包括:
当该服务不好通知不是一时间周期内的第一个服务不好通知时,将被探问的额度设定为尽量响应;以及
当该服务不好通知是一时间周期内的第一个服务不好通知时,将自己的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0,然后等待另一时间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服务不好通知是自己造成时,该被请求节点将自己的服务能力设定为子节点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周期性地更新自己的一被探问的额度与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以及自己的服务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时间周期,该被探问的额度是依当时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服务的子节点总数是否超过其服务能力而决定是保守设定或是尽量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在每一时间周期,该接受被选择的额度除了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超过最大服务能力外,都设定为1,以确定在一个时间周期内能够持续地提供稳定的服务,而当其服务的子节点总数超过最大服务能力时,该接受被选择的额度设定为0。
11.一种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备有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一P2P媒体流网络的环境中,该装置包含:
配置于一请求节点中的一节点名单处理器、一同侪选择控制器、及一警告控制器;以及
配置于一被请求节点中的一同侪选择处理器、一警告处理器、及一回复额度维护器;
其中,该节点名单处理器先发出一节点名单请求,以取得一节点名单后,再传送给该同侪选择控制器来启动一同侪选择,该同侪选择控制器根据该节点名单,探测该节点名单上的至少一被请求节点,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的该同侪选择处理器通过一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进行一状态检查,并将自己的一剩余能力数据响应给该同侪选择控制器,该同侪选择控制器比较有响应的被请求节点的剩余能力后,选出具有一最高剩余能力为一父节点,并向该父节点的同侪选择处理器发出一选择请求,该同侪选择处理器通过该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检查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后,送出一选择响应,当该警告控制器发现一媒体流接收量低于一门限值时,发出一服务不好通知,并触发该节点名单处理器,以重新启动该同侪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状态检查包括检查该被请求节点的一被探问的额度的状态、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的状态、以及父节点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配置于该父节点的警告处理器收到该服务不好通知后,更新其服务能力与其子节点总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储存和维护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的一被探问的额度与一接受被选择的额度的最新状态信息、服务能力、以及子节点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节点名单处理器是被配置来取得并解析该节点名单,以及启动该同侪选择。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警告控制器是被配置来测量该请求节点的一媒体流接收量是否正常,以及当该媒体流接收量低于该门限值时,通知该请求节点的父节点,并触发该节点名单处理器以重新启动该同侪选择。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同侪选择处理器是被配置来对于探测与同侪选择时,该至少一被请求节点的每一被请求节点的状态检查与剩余能力回复,以及维护子节点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同侪选择控制器是被配置来探测该P2P媒体流网络上的各节点、比较与计算最高剩余能力的节点为一父节点、以及提供被选择的节点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该父节点的警告处理器是被配置来处理警告通知,以及通过该同侪选择额度维护器来更新其子节点总数与其服务能力。
CN201110146919.8A 2011-04-26 2011-05-25 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27615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4462 2011-04-26
TW100114462A TWI441541B (zh) 2011-04-26 2011-04-26 對等網路中回饋式同儕選擇方法與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582A CN102761582A (zh) 2012-10-31
CN102761582B true CN102761582B (zh) 2014-12-24

Family

ID=4705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6919.8A Active CN102761582B (zh) 2011-04-26 2011-05-25 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1582B (zh)
TW (1) TWI441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9024B2 (ja) * 2014-01-09 2018-08-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映像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映像配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ノード装置
JP2015162792A (ja) * 2014-02-27 2015-09-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51723B (zh) * 2019-03-26 2021-06-29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直播系统中根节点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6284A1 (de) * 2006-07-25 2008-05-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Zusatzdienstes zu einem Basisdienst in einem Peer-to-Peer-Netzwerk
CN101931656A (zh) * 2010-09-16 2010-12-29 武汉大学 一种isp友好的分布式服务节点选择和更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6284A1 (de) * 2006-07-25 2008-05-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Zusatzdienstes zu einem Basisdienst in einem Peer-to-Peer-Netzwerk
CN101931656A (zh) * 2010-09-16 2010-12-29 武汉大学 一种isp友好的分布式服务节点选择和更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582A (zh) 2012-10-31
TWI441541B (zh) 2014-06-11
TW201244514A (en)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6413B (zh) 网络系统
JP5048134B2 (ja) 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の方法、システム、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リソースを選択する方法、システム
US8667126B2 (en) Dynamic rate heartbeating for inter-node status updating
JP5360457B2 (ja) 分散ディレクトリサーバ、分散ディレクトリシステム、分散ディレクトリ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076978B (zh) 一种用于在服务器间分配负载的方法
CN110809060B (zh) 一种应用服务器集群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US8634321B2 (en) Proxy agents in a network
KR20130083032A (ko) 클라우드 환경에서 서비스품질 보장을 위한 서비스수준협약 관리방법
CN111046065B (zh) 可扩展的高性能分布式查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61582B (zh) 对等网络中反馈式同侪选择方法与装置
TW201108811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or selecting a connection identifier
EP1719325B1 (en) Method for optimally utilizing a peer to peer network
JP5287853B2 (ja) 最適化評価システム、最適化評価装置、最適化評価方法、及び最適化評価用プログラム
JP5536900B2 (ja) ピアツーピア・トラフィックの局所化
CN113810293A (zh) 网络择优代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ayli et al. Cluster-based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s for grids
US11539584B2 (en) Automatic and dynamic adaptation of grouping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20120047241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JP609047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共通サービス制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57994B (zh) 发现分布式通信网络中的断开组件
Chatzimilioudis et al. A distributed technique for dynamic operator place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ng et al. Churn-Tolerant Leader Election Protocols
CN104038361B (zh) 基于snmp的无线接入设备生命周期的监测方法
Wang et al. Self-configuration protocols for P2P networks
CN112039685B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