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409A -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409A
CN102761409A CN2011101112975A CN201110111297A CN102761409A CN 102761409 A CN102761409 A CN 102761409A CN 2011101112975 A CN2011101112975 A CN 2011101112975A CN 201110111297 A CN201110111297 A CN 201110111297A CN 102761409 A CN102761409 A CN 102761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ation
opposite end
verbal system
information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12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德福
李萌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FAITH INTELLIGENT HANDS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FAITH INTELLIGENT HANDS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FAITH INTELLIGENT HANDS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FAITH INTELLIGENT HANDS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112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1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1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其中的方法包括: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通话设备在判断出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根据协商出的加密信息对其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对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其中的通话设备包括:存储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存储模块,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的获取模块,判断用户标识是否属于存储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判断模块,以及在判断结果为属于的情况下,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对双方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解密处理的安全通话模块。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通话设备的通话安全性。

Description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话安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等通话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生活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通讯工具。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由于移动电话等通话设备通常不提供通话安全防范措施,因此,人们在利用移动电话等通话设备进行通话过程中,并不能够采取相应的通话安全防范操作。然而,目前的通话安全却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例如,从电话线上接出一个分支线,从而用户的通话可以被他人非法盗听。如何保证用户的通话安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通话存在的安全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通话设备和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的通话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其更具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通话存在的安全性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用户通话的安全性,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所述通话设备在判断出所述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所述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所述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并根据所述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其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对所述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话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
较佳的,前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包括:针对终端终结MT的通话,所述通话设备在接收到振铃CRING事件后,根据电话状态CLCC信息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或者针对终端发起MO的通话,所述通话设备基于用户的拨号操作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
较佳的,前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话设备在判断出所述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终端终结MT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或者针对终端发起MO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出的信息。
较佳的,前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中针对MT的通话,所述方法在所述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所述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通话设备在确定用户接听所述加密通话且当前还存在其它通话的情况下,保持所述其它通话。
较佳的,前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功建立的连接包括:成功建立的通话连接或者独立于所述通话连接的专用于协商加密信息的连接。
较佳的,前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密信息包括: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话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标识是否属于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安全通话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属于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所述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并根据所述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通话设备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对所述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较佳的,前述的通话设备,其中该通话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
较佳的,前述的通话设备,其中所述通话设备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属于的情况下,针对MT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针对MO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出的信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通话设备通过判断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是否属于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并根据判断结果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使通话设备可以对其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从而使通话设备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不能够被随意非法盗听,提高了通话的安全性,非常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话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步骤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
图1中,S100、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通话设备可以为: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或者计算机(PC)等可以供用户通话的电子设备。本发明中通话设备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可以为单纯的语音通话,也可以为包含有视频和语音的多媒体通话。另外,本发明中通话设备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可以为一对一的通话,也可以为一对多的通话,即该通话设备可以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通话对端进行通话。
本发明中的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的方式有多种,如,针对终端终结(MT)的通话,通话设备在接收到振铃(CRING)事件后,根据CRING事件之后的电话状态(CLCC)信息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再例如,针对终端发起(MO)的通话,通话设备基于用户的拨号操作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基于用户的拨号操作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可以为:在用户拨号后,通话设备会产生一条向通话对端发送的消息,通话设备可以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信息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本发明不限制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发明中的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的电话号码或者设备号码或者设备地址等,只要一个用户标识能够唯一标识一个用户即可,本发明不限制用户标识的具体表现形式。
S110、通话设备在判断出该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
上述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是用户标识的集合,该集合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标识(如用户的电话号码或者设备号码或者设备地址等)。集合中的用户标识表示通话设备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应该为加密处理后的通话。
上述的已成功建立的连接可以为已成功建立的通话连接,也可以为与通话连接相独立的专用于协商加密信息的连接。上述通话连接是指通话设备处于未挂机状态且通话对端处于接听状态。
通话设备在判断出该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之后,可以显示加密通话信息,以使用户获知该通话为加密通话,例如,针对MT的通话,通话设备可以显示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再例如,针对MO的通话,通话设备可以显示加密通话呼出的信息。本发明不限制加密通话信息的具体显示方式。
另外,如果通话设备显示了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而通话设备在确定用户接听该加密通话,但是,该通话设备当前还存在与其它通话对端的通话,则该通话设备可以保持其与其它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
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发明中的通话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密钥协商过程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该加密信息可以包括:加密密码和加密算法。本发明不限制具体的协商过程以及加密信息具体包括的内容等。
S120、在协商成功的情况下,通话设备根据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其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对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具体的,在加密信息协商成功的情况下,通话设备可以利用该加密信息对其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进行安全性处理,例如,通话设备利用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对其向通话对端发送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再向通话对端发送加密处理后的通话信息;再例如,通话设备利用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对其接收到的通话对端发送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如解析放音等处理)。本发明中的进行安全性处理的通话信息可以为基于语音的通话信息,也可以为基于语音和视频的通话信息。本发明不限制通话设备进行安全性处理的具体实现过程。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
图2中,S1、通话设备接收到CRING事件,通话设备获知当前有一MT呼入,到S2。
S2、通话设备根据CRING事件后续的CLCC信息获知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通话设备利用该用户标识在其预先存储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中匹配查找,如果查找到匹配的用户标识,则确定来电是加密电话,到S3,否则确定来电是普通电话(即非加密电话),到S6。
S3、通话设备启动加密电话显示界面(即向用户显示该来电为加密电话的信息),并等待用户的进一步操作。
S4、通话设备判断用户是否接听,如通话设备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点击接听按键的信号;如果判断出用户接听,则到S7,否则,到S5。
S5、通话设备回到IDLE(空闲)状态。
S6、通话设备启动来电显示界面,例如,向用户显示该来电的电话号码等信息,通话设备等待用户的进一步操作。
S7、通话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加密电话或者普通电话,即通话设备判断用户当前是否正与其它用户通话,如果当前存在加密电话或者普通电话,则到S8,否则,到S9。
S8、通话设备保持(HOLD)当前电话,到S9。
S9、通话设备执行加密电话操作,例如,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在协商成功的情况下,通话设备根据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其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对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
图3中,S11、通话设备处于空闲状态。
S12、通话设备监测到用户输入了电话号码并点击了拨打按键,通话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获知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通话设备利用该用户标识在其预先存储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中匹配查找,如果查找到匹配的用户标识,则确定该去电是加密电话,到S13。
S13、通话设备显示加密电话显示界面,并提示拨号中。加密电话显示界面可以告知用户该去电是加密电话。
S14、通话设备判断通话对端是否接听,如果判断出通话对端接听,则到S15,如果判断出通话对端拒绝接听或者无应答,则到S11,通话设备处于空闲状态。
S15、通话设备执行加密电话操作,例如,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在协商成功的情况下,通话设备根据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其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对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的通话设备。该通话设备可以具体为: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等可以供用户通话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中通话设备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可以为单纯的语音通话,也可以为包含有视频和语音的多媒体通话。另外,本发明中的通话设备与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可以为一对一的通话,也可以为一对多的通话,即该通话设备可以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通话对端进行通话。
图4中的通话设备包括:存储模块41、获取模块42、判断模块43、以及安全通话模块44。另外,该通话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45。
存储模块41主要用于存储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该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是用户标识的集合,该集合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标识(如用户的电话号码或者设备号码或者设备地址等)。集合中的用户标识表示通话设备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应该为加密处理后的通话。
获取模块42主要用于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
本发明中的获取模块42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针对终端终结(MT)的通话,在通话设备接收到振铃(CRING)事件后,获取模块42根据CRING事件之后的电话状态(CLCC)信息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再例如,针对终端发起(MO)的通话,获取模块42基于用户的拨号操作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基于用户的拨号操作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可以为:在用户拨号后,通话设备会产生一条向通话对端发送的消息,获取模块42可以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信息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本发明不限制获取模块42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的具体实现方式。
获取模块42获取的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的电话号码或者设备号码或者设备地址等,只要一个用户标识能够唯一标识一个用户即可,本发明不限制获取模块42获取的用户标识的具体表现形式。
判断模块43主要用于判断获取模块42获取的用户标识是否属于存储模块41中存储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
安全通话模块44主要用于在判断模块43的判断结果为属于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并根据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通话设备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对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上述的已成功建立的连接可以为已成功建立的通话连接,也可以为与通话连接相独立的专用于协商加密信息的连接。上述通话连接是指通话设备处于未挂机状态且通话对端处于接听状态。
安全通话模块44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发明中的通话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密钥协商过程与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该加密信息可以包括:加密密码和加密算法。本发明不限制安全通话模块44的具体协商过程以及加密信息具体包括的内容等。
显示模块45主要用于在判断模块43判断出该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之后,显示加密通话信息,以使用户获知该通话为加密通话,例如,针对MT的通话,显示模块45可以显示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再例如,针对MO的通话,显示模块45可以显示加密通话呼出的信息。本发明不限制显示模块45显示加密通话信息的具体显示方式。
另外,如果显示模块45显示了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而通话设备在确定用户接听该加密通话,但是,该通话设备当前还存在与其它通话对端的通话,则安全通话模块44可以保持其与其它通话对端之间的通话。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
所述通话设备在判断出所述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所述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所述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并根据所述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其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对所述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设备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包括:
针对终端终结MT的通话,所述通话设备在接收到振铃CRING事件后,根据电话状态CLCC信息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或者
针对终端发起MO的通话,所述通话设备基于用户的拨号操作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设备在判断出所述用户标识属于预先设定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终端终结MT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或者
针对终端发起MO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出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MT的通话,所述方法在所述通话设备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所述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话设备在确定用户接听所述加密通话且当前还存在其它通话的情况下,保持所述其它通话。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功建立的连接包括:成功建立的通话连接或者独立于所述通话连接的专用于协商加密信息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信息包括: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8.一种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话对端的用户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标识是否属于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安全通话用户标识集;
安全通话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属于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建立的连接与所述通话对端协商加密信息,并根据所述协商获得的加密信息对通话设备向通话对端发出的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对所述通话对端传输来的通话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通话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设备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属于的情况下,针对MT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入的信息,针对MO的通话,显示有加密通话呼出的信息。
CN2011101112975A 2011-04-29 2011-04-29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Pending CN102761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12975A CN102761409A (zh) 2011-04-29 2011-04-29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12975A CN102761409A (zh) 2011-04-29 2011-04-29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409A true CN102761409A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55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12975A Pending CN102761409A (zh) 2011-04-29 2011-04-29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14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887A (zh) * 2015-02-10 2015-08-12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话切换方法
CN107426452A (zh) * 2017-05-05 2017-12-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互联网通话方法及装置
WO2018095045A1 (zh) * 2016-11-22 2018-05-3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38311B2 (en) 2015-04-30 2020-04-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887A (zh) * 2015-02-10 2015-08-12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话切换方法
US10638311B2 (en) 2015-04-30 2020-04-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18095045A1 (zh) * 2016-11-22 2018-05-3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426452A (zh) * 2017-05-05 2017-12-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互联网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7426452B (zh) * 2017-05-05 2020-03-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互联网通话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8389B (zh) 通话接听方法及装置
US83353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the user's alias
CN102761867A (zh)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EP2337315A4 (en) TRANSMISSION PROCEDURE FOR VIDEO PHONE COMMUNICATION
CN105307158B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手机号码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0140014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远程协助的系统和方法
WO2013067806A1 (zh) 一种终端通话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604268A (zh) 一种语音加密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1026636A (zh) 双通道通信终端及其系统、以及该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远程控制方法
CN101296429A (zh) 一种可视终端和来电处理方法
CN102761409A (zh)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CN105049201A (zh) 基于量子密码的移动设备保密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329793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1159988A (zh) 一种实现不同密级语音加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04868A (zh) 隐私通话系统及方法
CN104284328A (zh) 一种加密手机通话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57731A (zh) 3g无线通信模块视频电话来电的身份确认及自动接听的方法
US200802547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protection over a telephone system
CN109429192B (zh) 一种通话呼叫处理方法、收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37669B (zh) 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8271132B (zh) 一种语音加密电话呼叫方法
CN101951554A (zh) 一种实现加密会议电话预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94245A (zh) 通话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841536A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0581277C (zh) 移动终端通话记录限制存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