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180A - 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180A
CN102761180A CN201210091127XA CN201210091127A CN102761180A CN 102761180 A CN102761180 A CN 102761180A CN 201210091127X A CN201210091127X A CN 201210091127XA CN 201210091127 A CN201210091127 A CN 201210091127A CN 102761180 A CN102761180 A CN 102761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plate
chassis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11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野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6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电机具有刚性较高且装配操作性优异的框架。在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中具备两处热压配合按压面和一处翅片罩中央部末端的半圆形状抵接面,利用两处热压配合按压面进行刚性较高的结合,利用翅片罩中央部末端的半圆形状的抵接面进行自由度较高的结合,从而得到整体上刚性和作业效率较高的通过热压配合所实现的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的结合。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等。
背景技术
为了构成电动机的电磁部,在定子的外周配置有框架。为了廉价地制造框架,使用采用了铝挤压材料的铝框架。作为使用了该铝框架的铝框架结构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出专利文献1所述的铝框架结构。该铝框架结构被分割为用于覆盖风冷马达的定子的框架主体和用于形成通风孔的翅片罩而构成。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铝挤压成型来制造框架主体,能够构成散热面积大的散热翅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99174号公报
将上述铝框架结构中的框架主体与翅片罩相固定的固定方法可以考虑粘结、压入以及由螺钉实现的紧固等。
可是,通过粘结或压入进行固定的话,难以将所述框架主体与翅片罩以较高的刚性结合起来,而且在后继工序中对框架追加加工这样的情况下,存在着翅片罩脱落、成品率差的问题。而且,利用螺钉进行的紧固存在下述问题:通风部的数量越多,螺钉的数量也越多,从而导致作业效率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刚性较高且装配操作性优异的框架的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应用一种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定子,其相对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进行配置;以及框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备:框架主体部,其具有角部,并且所述框架主体部用于固定所述定子;多个翅片,其设置于所述角部;以及翅片罩,其覆盖所述多个翅片,所述框架主体部具备:筒状部,其包围所述定子;和突出部,其形成于所述角部,并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筒状部突出且在靠所述筒状部侧具有倾斜面,所述翅片罩具备:第1板状部;和第2板状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板状部的两侧,通过所述第2板状部按压所述倾斜面,从而将所述翅片罩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刚性较高且装配操作性优异的框架的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主体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翅片罩的局部剖视图。
标号说明
30:框架;
40:框架主体部;
50:翅片罩;
60:通风部;
20:定子;
44:倾斜面;
53a: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相同的结构,通过标以相同的标号而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具备:转子10;作为电磁部的定子20,其相对于转子10隔着间隙配置;以及框架30,其配置于定子20的周围。框架30具备:框架主体部40,其用于固定定子20;多个翅片42,其设置于框架主体部40的角部41(参照图2);翅片罩50,其覆盖多个翅片42;以及通风部60,其通过由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所围成的空间形成。
如图2所示,框架主体部40具备:筒状部43,其包围定子20;和突出部45,其形成于角部41,并且所述突出部45从筒状部43突出且在靠筒状部43侧具有倾斜面44,所述多个翅片42在角部41的由突出部45所夹的部分从筒状部43突出而形成。框架主体部40例如由铝的挤压件等形成。多个翅片42包括第1翅片42a和长度比第1翅片短的第2翅片42b。第1翅片42a被夹在第2翅片42b之间地进行配置。由此,能够高效地在角部41配置多个翅片42。
如图3所示,翅片罩50具备:第1板状部51;和第2板状部52,其设置于第1板状部51的两侧。翅片罩50例如由铝、铁、不锈钢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从第1板状部51侧观察时,两个第2板状部52被设置于彼此间隔扩大的方向。通过第2板状部52按压倾斜面44,从而将翅片罩50牢固地固定于框架主体部40。由此,框架30的刚性升高。而且,由于不是通过螺钉进行的紧固,因此装配操作性优异。
并且,翅片罩50在第1板状部51的中央附近且由两个第2板状部52所夹的位置具备第3板状部53。由于第3板状部53的存在,框架30的刚性进一步升高。而且,由于第3板状部53还能够作为散热翅片起作用,因此旋转电机1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
由于在第3板状部53的末端具备半圆形状的抵接部53a,因此能够提高翅片罩50的姿势的自由度。由此,能够使翅片罩50采取将第2板状部52的外表面牢牢地抵在倾斜面44的姿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框架30的刚性。
而且,第2板状部52的末端部52a配置在由第2翅片42b与倾斜面44所夹的空间中。与配置于角部41的中央部分的第1翅片42a的长度相比,配置于倾斜面44附近的第2翅片42b的长度被设定得较短,因此,能够使第2板状部52较深地进入角部41,从而以较大的面积与倾斜面44接触。由此,使得翅片罩50与框架主体部40的热传导效率变得良好,从而能够提高旋转电机1的冷却效率。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对框架主体部40加热以使其热膨胀,然后,通过将定子20热压配合于筒状部43的内径侧来进行固定。而且,在框架主体部40由于热压配合的余热而处于高温状态时,再将常温的翅片罩50插入角部41的两个突出部45之间,形成通风部60。
将框架主体部40的角部41的两个倾斜面44之间的尺寸设为比由翅片罩50的两个第2板状部52形成的外形尺寸稍小的尺寸,从而将框架主体部40的倾斜面44设定成通过热压配合将翅片罩50的第2板状部52压入其中。
在翅片罩50的第1板状部51的中央附近设有第3板状部53。在第3板状部53的端部形成有半圆形状的抵接部53a,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的中央部末端的抵接面成为曲面与面的线接触。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在翅片罩50两端的第2板状部52的外表面这两处位置、和翅片罩50的第3板状部53的抵接部53a这一处位置、共计三处位置进行固定。由于翅片罩50两端的第2板状部52的外表面为面接触,因此,通过使面与面彻底地整面接触,能够得到较高的刚性。此时,由于翅片罩50的第3板状部53的抵接部53a与框架主体部40成为线接触,因此,翅片罩50的姿势的自由度较高,有利于使翅片罩50两端的第2板状部52的外表面彻底地进行面接触。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的框架30通过具有倾斜面44与抵接部53a,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以较高的刚性结合在一起。因此,能够提供具有刚性较高且装配操作性优异的框架的旋转电机。
而且,作为制造工序,在前置工序中通过热压配合将作为电磁部的定子20固定于框架主体部40,利用该余热并通过热压配合将框架主体部40与翅片罩50固定在一起,由此,还能够实现工序的高效化。
而且,由于翅片罩50还是形成通风部60的单个部品,因此能够期待冷却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翅片罩50与框架主体部40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没有夹设的粘结剂等,因此,翅片罩50与框架主体部40之间的热通过性较好,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翅片罩50的冷却能力。

Claims (5)

1.一种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转子;
定子,所述定子相对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进行配置;以及
框架,所述框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
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备:
框架主体部,所述框架主体部具有角部,并且所述框架主体部用于固定所述定子;
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设于所述角部;以及
翅片罩,所述翅片罩覆盖所述多个翅片,
所述框架主体部具备:
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包围所述定子;和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角部,并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筒状部突出且在靠所述筒状部侧具有倾斜面,
所述翅片罩具备:
第1板状部;和
第2板状部,所述第2板状部设于所述第1板状部的两侧,
通过将所述第2板状部按压于所述倾斜面,来将所述翅片罩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罩在由所述第2板状部所夹的位置具备第3板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3板状部的端部具备半圆形状的抵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翅片包括:
第1翅片;和
第2翅片,所述第2翅片的长度比第1翅片的长度短。
5.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为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方法,
所述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对所述框架主体部加热以使其热膨胀,通过热压配合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径侧,在所述框架主体部由于所述热压配合的余热而处于热膨胀状态的期间,将所述翅片罩插入所述角部的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
CN201210091127XA 2011-04-26 2012-03-30 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7611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8163 2011-04-26
JP2011098163A JP2012231597A (ja) 2011-04-26 2011-04-26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180A true CN102761180A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5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1127XA Pending CN102761180A (zh) 2011-04-26 2012-03-30 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231597A (zh)
CN (1) CN1027611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6849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却的电机组合壳体
CN109301951A (zh) * 2017-07-25 2019-0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11092511A (zh) * 2019-12-11 2020-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伺服电机
US11444507B2 (en) 2019-10-04 2022-09-1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ctuation motor with cooling fi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128A (zh) * 2012-12-18 2013-04-17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异步电动机散热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5061U (zh) * 1985-04-02 1986-10-13
JPH11299174A (ja) * 1998-04-08 1999-10-29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モータ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02058204A (ja) * 2000-08-11 2002-02-22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5061U (zh) * 1985-04-02 1986-10-13
JPH11299174A (ja) * 1998-04-08 1999-10-29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モータ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02058204A (ja) * 2000-08-11 2002-02-22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6849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却的电机组合壳体
CN103956849B (zh) * 2014-04-04 2016-09-14 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却的电机组合壳体
CN109301951A (zh) * 2017-07-25 2019-0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9301951B (zh) * 2017-07-25 2020-1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US11444507B2 (en) 2019-10-04 2022-09-1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ctuation motor with cooling fins
CN111092511A (zh) * 2019-12-11 2020-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伺服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31597A (ja)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9979B (zh) 散热鳍片、散热器及电子装置
CN102761180A (zh) 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JP6240372B2 (ja) 放熱装置とその組立方法
JP4482595B2 (ja) 放熱フィンを有するラジエ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JP2006308239A (ja) ヒートパイプ式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79586A (ja) 放熱装置の受熱部構造
CN108231710B (zh) 散热装置
JP3847561B2 (ja) 電子機器部品用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9141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eat dissipator having heat pipes and product of the same
CN202496159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组件的安装结构
JP4360262B2 (ja) 組電池
CN202496166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组件
US6955214B2 (en) Radiator with seamless heat conductor
CN201528027U (zh) 电池组散热装置
US20080202726A1 (en)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combining heat conducting pipe and fins
KR101021503B1 (ko) 히트싱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2453781U (zh) 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与散热模块的组合件
JP4517870B2 (ja) ロータシャフトの締結構造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01298982Y (zh) 具有导风罩的散热器
EP3709776A1 (en) Circuit board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JP2018031549A (ja) 放熱装置
CN202306426U (zh) 散热器鳍片与基座冲压组合结构
JP2006194548A (ja) ヒートパイプジョイント及びヒートパイプジョイント付ヒートパイプ
CN210996125U (zh) 散热器壳体与散热器鳍片冲压组合结构及冲压模具
JP3150272U (ja) ファンの組み合わせ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