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0961A -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0961A
CN102760961A CN2012102262067A CN201210226206A CN102760961A CN 102760961 A CN102760961 A CN 102760961A CN 2012102262067 A CN2012102262067 A CN 2012102262067A CN 201210226206 A CN201210226206 A CN 201210226206A CN 102760961 A CN102760961 A CN 102760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main line
chine
artificial micro
chromatic disp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62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0961B (zh
Inventor
刘若鹏
季春霖
岳玉涛
郭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g 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62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0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0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0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包括第一基板及附着在第一基板一侧表面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丝线,所述人造微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主线及第二主线,所述第一主线两端连接有两个第一折角线,所述第二主线两端连接有两个第二折角线。根据本发明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能够在较宽频段提供较稳定的折射率,即具有宽频低色散的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背景技术
材料的折射率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即为色散,目前常用的超材料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开口谐振环结构(SRR)。图6是对其做的仿真(折射率参数),可以看出,对于0-5GHZ范围内入射电磁波其折射率是比较稳定的(低色散),但是,在某些领域(例如微波天线),需要在更宽的频段内实现低色散特性,即更宽频段内的折射率的平稳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超材料无法实现更宽频段内的低色散特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更宽的频段内实现低色散特性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包括第一基板及附着在第一基板一侧表面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丝线,所述人造微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主线及第二主线,所述第一主线两端连接有两个第一折角线,所述第二主线两端连接有两个第二折角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线及第二主线相互垂直平分,所述第一主线与第二主线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折角线具有第一拐角点,所述第一主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折角线的两个第一拐角点上,所述第二折角线具有第二拐角点,所述第二主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折角线的两个第二拐角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一折角线的拐角为90度,第一主线与第一折角线的拐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述两个第二折角线的拐角为90度,第二主线与第二折角线的拐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述第一折角线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水平角边及第一竖直角边,所述第二折角线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二水平角边及第二竖直角边,所述第一折角线与第二折角线具有相同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微结构各处的厚度相同,其厚度为H2,0.01mm≤H2≤0.5mm;
所述人造微结构各处的线宽相同,其线宽为W,0.08mm≤W≤0.3mm;
所述第一折角线与其相邻的第二折角线的距离为d1,0.08mm≤d1≤1mm;
并且,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间隔为WL,0.08mm≤WL≤1mm;
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距离为L,1mm≤L≤30mm。
进一步地,所述宽频低色散超材料还包括覆盖在多个人造微结构上的第二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厚度相同,其厚度为H1,0.1mm≤H1≤1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介电常数相同,其介电常数取值范围为2.5-2.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由陶瓷材料、F4B复合材料、FR-4复合材料或聚苯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铜线或者银线制成,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铟锡氧化物、碳纳米管或者石墨制成。
本发明的超材料通过设计人造微结构的形状,能够使得该超材料在较宽频段提供较稳定的折射率,即具有宽频低色散的特性。该超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平板天线的制造,例如平面卫星电视天线或者平面微波天线;另外通过该超材料的一定频段电磁波具有很小的损耗,可以用于天线罩,例如基站天线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透视);
图3是图2所示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去掉第二基板后的正视图;
图4是单个人造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超材料的仿真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的仿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包括第一基板1、附着在第一基板1一侧表面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3及覆盖在多个人造微结构3上的第二基板2。所述人造微结构3具有相互垂直平分的第一主线31及第二主线32,所述第一主线31与第二主线32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折角线Z1具有第一拐角点J1,所述第一主线31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折角线的两个第一拐角点J1上,所述第二折角线Z2具有第二拐角点J2,所述第二主线32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折角线的两个第二拐角点J2上。所述两个第一折角线Z1的拐角为90度,第一主线31与第一折角线的拐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述两个第二折角线的拐角为90度,第二主线32与第二折角线的拐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述第一折角线Z1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水平角边SP1及第一竖直角边SZ1,第一水平角边SP1及第一竖直角边SZ1所成的夹角即为第一折角线的拐角,所述第二折角线Z2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二水平角边SP2及第二竖直角边SZ2,第二水平角边SP2及第二竖直角边SZ2所成的夹角即为第二折角线的拐角。另外,所述第一折角线Z1与第二折角线Z2具有相同的尺寸。
图2为透视图,即假定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透明,人造微结构不透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人造微结构各处的厚度相同,其厚度为H2,0.01mm≤H2≤0.5mm;
所述人造微结构各处的线宽相同,其线宽为W,0.08mm≤W≤0.3mm;
所述第一折角线与其相邻的第二折角线的距离为d1,0.08mm≤d1≤1mm;
并且,A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间隔为WL,0.08mm≤WL≤1mm;如图3所示,WL即为其中一个人造微结构的第一拐角点与另一个人造微结构的与该第一拐角点相邻的第二拐角点的距离。
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距离为L,1mm≤L≤30mm;如图3所示,L即为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此处的中心点即为第一主线与第二主线的交点。L的长度与入射电磁波有关,通常L的长度小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例如L可以是入射电磁波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这样可以对入射电磁波产生连续的响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造微结构3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丝线。例如铜线、银线及其它金属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造微结构,可以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得到。例如,可以在第一基板上覆上一定厚度的铜膜或银膜,再利用蚀刻的方法去掉多个人造微结构以外的部分铜膜或银膜(利用化学溶液溶解腐蚀),即能得到附着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
另外,人造微结构3还可以由其它非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铟锡氧化物、碳纳米管或者石墨等。
本发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厚度相同,其厚度为H1,0.1mm≤H1≤1mm。并且,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的介电常数相同,其介电常数取值范围为2.5-2.8。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及第二基板2可以由任意的介电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铁磁材料。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以有F4B复合材料、FR-4复合材料或聚苯乙烯(PS)等。
本实施例中,采用具有如下参数的超材料进行仿真,
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厚度为1mm;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为介电常数为2.7的PS塑料板,损耗正切为0.0002。
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距离L为2.7mm;
人造微结构的厚度H2为0.018mm;
人造微结构的线宽W为0.14mm;
第一折角线与第二折角线的距离d1为0.14mm;
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间隔WL为0.14mm;
对具有上述参数的超材料进行仿真,即测试该超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折射率,得到折射率相对于频率的电磁响应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所述超材料能在非常宽的一段频率上(0~10GHz)有很好的低色散性能。稳定的折射率可以为平板天线的制造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该超材料还具有很低的电磁损耗,可以应用在基站天线罩等领域。
另外,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实施例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只有第一基板;其性能与第一实施例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基本相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及附着在第一基板一侧表面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丝线,所述人造微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主线及第二主线,所述第一主线两端连接有两个第一折角线,所述第二主线两端连接有两个第二折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线及第二主线相互垂直平分,所述第一主线与第二主线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折角线具有第一拐角点,所述第一主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折角线的两个第一拐角点上,所述第二折角线具有第二拐角点,所述第二主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折角线的两个第二拐角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折角线的拐角为90度,第一主线与第一折角线的拐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述两个第二折角线的拐角为90度,第二主线与第二折角线的拐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述第一折角线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水平角边及第一竖直角边,所述第二折角线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二水平角边及第二竖直角边,所述第一折角线与第二折角线具有相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各处的厚度相同,其厚度为H2,0.01mm≤H2≤0.5mm;
所述人造微结构各处的线宽相同,其线宽为W,0.08mm≤W≤0.3mm;
所述第一折角线与其相邻的第二折角线的距离为d1,0.08mm≤d1≤1mm;
并且,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间隔为WL,0.08mm≤WL≤1mm;
相邻两个人造微结构之间的距离为L,1mm≤L≤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低色散超材料还包括覆盖在多个人造微结构上的第二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厚度相同,其厚度为H1,0.1mm≤H1≤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介电常数相同,其介电常数取值范围为2.5-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由陶瓷材料、F4B复合材料、FR-4复合材料或聚苯乙烯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铜线或者银线制成,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低色散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铟锡氧化物、碳纳米管或者石墨制成。
CN201210226206.7A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Active CN102760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6206.7A CN102760961B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6206.7A CN102760961B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961A true CN102760961A (zh) 2012-10-31
CN102760961B CN102760961B (zh) 2015-03-11

Family

ID=4705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6206.7A Active CN102760961B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096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6503A (zh) * 2018-01-23 2018-07-27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石墨烯电调太赫兹波吸收器
CN110391500A (zh) * 2018-04-16 2019-10-29 南京大学 一种宽带缩减电磁波散射的光学透明编码超表面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5936A (ja) * 1999-09-09 2001-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基板及び誘電体レンズアンテナ、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008145A1 (en) * 2002-07-11 2004-01-15 Harris Corporation Spatial filtering surface operative with antenna aperture for modifying aperture electric field
US20070215843A1 (en) * 2005-11-14 2007-09-20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Structures With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
WO2008121159A2 (en) * 2006-10-19 2008-10-09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Active terahertz metamaterial devices
CN102110890A (zh) * 2011-02-11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均匀介质的高增益喇叭天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5936A (ja) * 1999-09-09 2001-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基板及び誘電体レンズアンテナ、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008145A1 (en) * 2002-07-11 2004-01-15 Harris Corporation Spatial filtering surface operative with antenna aperture for modifying aperture electric field
US20070215843A1 (en) * 2005-11-14 2007-09-20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Structures With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
WO2008121159A2 (en) * 2006-10-19 2008-10-09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Active terahertz metamaterial devices
CN102110890A (zh) * 2011-02-11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均匀介质的高增益喇叭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6503A (zh) * 2018-01-23 2018-07-27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石墨烯电调太赫兹波吸收器
CN110391500A (zh) * 2018-04-16 2019-10-29 南京大学 一种宽带缩减电磁波散射的光学透明编码超表面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961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0966A (zh) 宽频高透波超材料及其天线罩和天线系统
CN102769198A (zh) 一种人工电磁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N102479994A (zh) 超材料天线罩
CN102723603A (zh) 一种喇叭天线
CN102820544A (zh) 一种天线反射面相位校正贴膜及反射面天线
CN104798256A (zh) 天线
CN103296419A (zh) 宽频带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N102760961A (zh)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CN102723598A (zh) 超材料微波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N202487770U (zh) 宽频带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N102723606A (zh)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CN102820552A (zh) 一种宽频圆极化器及天线系统
CN102480055A (zh) 一种负磁导率超材料
CN102769201A (zh) 双频带通透波材料及其天线罩和天线系统
US20130108856A1 (en) Artificial microstructure and artificial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CN102637950A (zh) 具有滤波功能的超材料天线罩
CN102723607A (zh) 一种宽频低色散超材料
CN103296413A (zh) 宽频高透波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N102856642B (zh) 宽频带超材料天线罩
CN102769202A (zh) 双频带通透波材料及其天线罩和天线系统
CN102856661A (zh) 带通透波材料及其天线罩和天线系统
CN102723604B (zh) 一种喇叭天线
CN102969571A (zh) 负磁导率超材料
CN102810760B (zh) 一种超材料
CN102800981B (zh) 一种具有高负磁导率的超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9

Address after: 2 / F, software building, No.9, Gaoxin Zhongyi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ANG-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8B, building a, CI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1061 Xiangmei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34

Patentee before: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