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0601B -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0601B
CN102760601B CN201210223663.0A CN201210223663A CN102760601B CN 102760601 B CN102760601 B CN 102760601B CN 201210223663 A CN201210223663 A CN 201210223663A CN 102760601 B CN102760601 B CN 102760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key
key set
key cap
shirt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36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0601A (zh
Inventor
杨治
莫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36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0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0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0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6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该按键包括按键键帽与按键裙边,该按键裙边设置于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按键键帽两侧延伸,至少该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按键裙边向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按键在不往壳体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从而有效增加壳体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设备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在功能增多的情况下,通讯设备的相关内部零件也随之增多,其所占用的空间也相应增大,导致通讯设备的按键的装配空间不足。
在通讯设备的按键的装配空间不足的情况下,现有技术提出通过对通讯设备的壳体进行补胶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但是实际效果不佳;另外,由于装配空间不足而造成按键套件离壳体边缘过近,使得按键套件和壳体出现干涉现象,影响按键的使用,减少按键寿命。
如图1是现有技术的按键与壳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按键6包括按键键帽61和按键裙边62,按键裙边62设置在壳体7的通槽71内,按键裙边62的顶面621设置成平直,按键裙边62的顶面621与壳体7的突出部72互相卡住,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按键裙边62离壳体7边缘过近,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按键裙边62与壳体7干涉现象,这样不能正常保证按键6的正常使用,进而会减少按键6的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以便能够降低按键和壳体之间的互相干涉的现象,保证按键的使用,进而延长按键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能够使按键在不往壳体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从而有效增加壳体内部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键,该按键包括按键键帽与按键裙边,该按键裙边设置于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按键键帽两侧延伸,至少该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按键裙边向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至少按键裙边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
其中,该按键裙边与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相连处向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
其中,该按键裙边远离该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底面低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该按键裙边远离该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顶面高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壳体以及按键,该主机包裹于该壳体内,该壳体表面设有通槽,该按键包括按键键帽和按键裙边,该按键键帽位于通槽中并突出壳体表面,该按键裙边设置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该按键键帽两侧延伸,同时与相应位置的该壳体底面间隙配合,至少该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按键裙边向该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至少按键裙边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
其中,该按键裙边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相连处向该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
其中,该按键裙边远离该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底面低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该按键裙边远离该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顶面高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
其中,电子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便携式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壳体以及按键,该主机包裹于该壳体内,该壳体表面设有通槽,该按键包括按键键帽和按键裙边,该按键键帽位于通槽中并突出该壳体表面,该按键裙边设置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该按键键帽两侧延伸,同时与相应位置的该壳体底面间隙配合,该按键裙边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低于该按键键帽的底面,形成在该按键底面的第一凹陷结构;至少按键裙边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
其中,凹陷结构的底面进一步设置第二凹陷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设置按键裙边远离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底面低于按键键帽的底面,以及按键裙边远离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顶面高于按键键帽的底面,能够使按键在不往壳体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从而有效增加壳体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按键与壳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按键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方式中按键与壳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实施方式中按键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按键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按键1包括按键键帽10与按键裙边11,该按键裙边11设置于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两侧并朝按键键帽10的两侧延伸,至少该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一侧的按键裙边11向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方向弯折,即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形:该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一侧的按键裙边11向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方向弯曲;或者,该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两侧的按键裙边11分别向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方向弯曲。
其中,按键键帽10可以为陶瓷或者金属等具有强抗形变、耐刮伤及耐磨损性能的材料,其按键键帽10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或者正方形等。
在一应用实施方式中,按键裙边11与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一侧的相连处向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方向弯折。其中,按键裙边11远离按键键帽10的远端部分的底面112低于该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该按键裙边11远离该按键键帽10的远端部分的顶面111高于该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将按键裙边11远离按键键帽10的远端部分的底面112低于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以及按键裙边11远离按键键帽10的远端部分的顶面111高于按键键帽10的底面101,能够使按键1在不往壳体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从而有效增加壳体内部空间。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方式中按键与壳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图未示)、按键2以及壳体3,该主机包裹于该壳体3内,该壳体3表面设有通槽30,按键2包括按键键帽20和按键裙边21,该按键键帽20位于通槽30中并突出壳体3的表面,该按键裙边21设置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两侧并朝该按键键帽20两侧延伸,同时该按键裙边21与相应位置的该壳体3底面间隙配合,即该按键裙边21与相应位置的壳体3之间预留有一定空隙,按压按键键帽20时,通过该按键裙边21与相应位置壳体3之间的空隙进行间隙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按键2与壳体3之间的相互干涉现象。
并且,至少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一侧的按键裙边21向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方向弯折,即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形: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一侧的按键裙边21向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方向弯曲;或者,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两侧的按键裙边21分别向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方向弯曲。
值得注意的是,该壳体3设置有突出部31,该突出部31与按键裙边21互相卡住,从而达到按键2的稳定作用,即按键2只能在预定位置上下运动,而不会脱离该预定位置。另外,按键键帽20位于通槽30中并突出壳体3表面,该按键裙边21设置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两侧并朝该按键键帽20两侧延伸,同时与相应设置的壳体3底面和突出部31间隙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其他组件,该其它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导电材料组件4。
按键裙边21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一侧的相连处向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方向弯折。值得注意的是,按键裙边21远离该按键键帽20的远端部分的底面212低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该按键裙边21远离该按键键帽20的远端部分的顶面211高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或便携式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POS机等。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将按键裙边21远离按键键帽20的远端部分的底面212低于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以及按键裙边21远离按键键帽20的远端部分的顶面211高于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能够使按键2在不往壳体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从而有效增加壳体内部空间。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电子设备实施方式。
结合图3和图4,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图未示)、壳体3以及按键2,该主机包裹于该壳体3内,该壳体3表面设有通槽30,该按键2包括按键键帽20和按键裙边21,该按键键帽20位于通槽30中并突出该壳体3的表面,该按键裙边21设置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两侧并朝该按键键帽20两侧延伸,同时与相应位置的该壳体3底面间隙配合,该按键裙边21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低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形成在该按键2的底面的第一凹陷结构8(如图4所示)。设置第一凹陷结构8增大收容空间,进而能够收容较多电子元器件,降低电路设计难度。
进一步地,在另一应用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该第一凹陷结构8的底面设置第二凹陷结构9(如图4所示),该第二凹陷结构9可以在第一凹陷结构8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些收容空间,进而可收容更多的电子元器件。
继续参阅图4,上述实施方式中,至少可以在按键裙边21的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表面光滑的金属片5,该金属片5可以是钢片、铝片、铝合金片或者其它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片。设置金属片5不仅能够增强按键裙边21的机械强度,同时因为金属片5表面光滑,能够有效减缓按键裙边21在使用时受到的磨损,延长按键2的使用寿命。当然,视情况而定也可以在整个按键裙边21的顶面211上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5。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凹陷结构8和第二凹陷结构9,可以稳定按键2与壳体3,也可以使按键2在不往壳体3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
在一应用实施方式中,该按键裙边21远离该按键键帽20的远端部分的底面212低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该按键裙边21远离该按键键帽20的远端部分的顶面211高于该按键键帽20的底面201。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便携式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POS机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按键裙边远离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底面低于按键键帽的底面,以及按键裙边远离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顶面高于按键键帽的底面,能够使按键在不往壳体内部移动的情况下,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空间,从而有效增加壳体内部空间,增加的壳体内部空间可以收容更多的电子元器件,降低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另外,充足的壳体内部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按键和壳体之间的互相干涉的现象,保证按键的使用,进而延长按键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按键键帽与按键裙边,所述按键裙边设置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所述按键键帽两侧延伸,至少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所述按键裙边向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
至少所述按键裙边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裙边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相连处向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裙边远离所述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底面低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所述按键裙边远离所述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顶面高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以及按键,所述主机包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通槽,所述按键包括按键键帽和按键裙边,所述按键键帽位于所述通槽中并突出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按键裙边设置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所述按键键帽两侧延伸,同时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壳体底面间隙配合,至少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所述按键裙边向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
至少所述按键裙边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裙边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一侧的相连处向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方向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裙边远离所述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底面低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所述按键裙边远离所述按键键帽的远端部分的顶面高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便携式终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以及按键,所述主机包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通槽,所述按键包括按键键帽和按键裙边,所述按键键帽位于所述通槽中并突出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按键裙边设置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两侧并朝所述按键键帽两侧延伸,同时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壳体底面间隙配合,所述按键裙边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底面,形成在所述按键底面的第一凹陷结构;
至少所述按键裙边弯折位置所对应的顶面设置有表面光滑的金属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底面进一步设置第二凹陷结构。
CN201210223663.0A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0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663.0A CN102760601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663.0A CN102760601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601A CN102760601A (zh) 2012-10-31
CN102760601B true CN102760601B (zh) 2015-07-29

Family

ID=47055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36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0601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060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3881A (zh) * 2004-10-20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201584331U (zh) * 2009-10-31 201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
CN201780906U (zh) * 2010-08-03 2011-03-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9277B2 (ja) * 2001-09-28 2013-08-21 北陸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式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3881A (zh) * 2004-10-20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201584331U (zh) * 2009-10-31 201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
CN201780906U (zh) * 2010-08-03 2011-03-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601A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0058U (zh) 半截式usb插座结构
CN101925291A (zh) 防电磁辐射装置
CN102573347A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1355694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760601B (zh)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70047643A1 (en) Antenna circuit,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antenna circuit
CN103050951B (zh) 电子保护装置
CN205071605U (zh) 双件式屏蔽罩
CN201700124U (zh) 屏蔽罩及具有屏蔽罩的电子装置
CN206574892U (zh)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01872912B (zh) 电池连接器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04721393U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207572130U (zh) 一种防辐射、耐盐碱核电站防护同轴电缆
CN205213255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蔽罩及移动终端
CN206180113U (zh) 连接器、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94583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040122U (zh) 电子设备
CN201185242Y (zh) 笔记本电脑内部装置的接地结构
CN207474348U (zh) 带有dome包边防尘设计的按键fpc板
CN201766197U (zh) 插孔连接器
CN104183949B (zh) 焊接段延伸有止高环绕侧壁的表面安装弹片
CN205945837U (zh) 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0537837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5195796U (zh) 一种手机侧按键
CN205648332U (zh) 一种屏蔽框、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