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2846A -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2846A
CN102752846A CN2012102752511A CN201210275251A CN102752846A CN 102752846 A CN102752846 A CN 102752846A CN 2012102752511 A CN2012102752511 A CN 2012102752511A CN 201210275251 A CN201210275251 A CN 201210275251A CN 102752846 A CN102752846 A CN 102752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terminal
earlier date
module
timing adv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52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2846B (zh
Inventor
李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752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2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2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8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将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该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定时提前量调整的精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上行传输定时准确度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传输定时提前调整量,使终端的上行定时传输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 System,简称为UMTS)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MIMO)作为核心技术,LTE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25MHz到20MHz的多种带宽。
作为LTE技术的后续演进,LTE-A通过引入载波聚合、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接力传输、多天线增强等关键技术,将性能目标进一步提高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rd Generation,简称为4G)要求之上: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上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分别达到15Mbps/Hz和30Mbps/Hz。其中,LTE/LTE-A中上行传输方案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不同UE间时频域上正交多址接入设计,而正交性是通过保证小区中不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传输在基站(eNodeB)接收机侧的时间校准来维持的,从而避免小区内干扰,这种干扰存在于分配到连续子帧内传输的UE间和邻近子载波传输的UE间。上行传输的时间校准通过在UE发射端使用一个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简称为TA)来实现,该定时提前量与所接收的下行定时有关,主要用来抵消不同UE间的不同传播时延。
eNodeB为UE设定初始定时提前量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实现的,这需要UE传输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使得eNodeB能据此估计出上行定时提前量,并在下行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Response,简称为RAR)消息中传输一个包含11比特大小的定时提前量的定时提前命令。然后,UE根据RAR中包含的定时提前量,完成定时提前初始化过程。
在首次为每个UE初始设定定时提前后,需要不断更新定时提前来抵消上行信号到达eNodeB的时间变化,消除这些影响的定时提前更新过程是通过一种闭环机制实现的,其中,eNodeB测量接收到的上行定时并发出定时提前更新命令,指示UE对之前的传输定时进行调整以确定新的传输定时。
定时提前更新命令由eNodeB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产生,然后作为MAC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简称为MAC ce)发送给UE,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MAC ce示意图,MAC ce中的TA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是由MAC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为PDU)传输的,其中逻辑信道ID(LCID)=11101,R代表保留比特,后面的6bit为1~63,表示UE需要的定时调整的量值。
eNodeB必须要在以下两点之间进行平衡,一方面定期地给小区中所有UE发送定时提前更新命令会产生开销,另一方面当数据到达UE发送缓冲时需要的向UE快速发送的能力。因此,eNodeB为每一个UE配置一个定时器,当UE收到一个定时提前更新时就重启这个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期满前,UE没有收到另一个定时提前更新,则认为UE失去上行同步。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对来自其他UE的传输产生干扰,在没有首次发送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以重新初始化上行定时的情况下,UE不允许进行另一个任何形式的传输。
传统的定时提前量获取方法由eNodeB负责实现,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传统的定时提前量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2-步骤S206);
步骤S202,对各种上行信号进行时间上的多次测量,被测量的信号可能包括探测参考信号、信道质量指示器响应于下行数据而发送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简称为ACK)/非确认字符(Non-Acknowledgement,简称为NACK)信号等任何有用的上行信号,或者上行数据本身。
步骤S204,对这些时间上的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步骤S206,将计算结果包含在MAC ce中作为TA值传输给UE。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UE可能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下,使得UE与eNodeB之间产生定时同步误差,从而在测量集合中出现不必要的误差,这直接限制了上述简单求取平均值方法所获得传输定时调整量的精确度,进而影响了上行传输定时的准确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定时提前量调整的精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上行传输定时准确度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定时提前量调整的精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上行传输定时准确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将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该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抖动处理模块,用于对上述测量模块的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获取模块,用于将上述抖动处理模块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模块,用于将上述获取模块得到的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该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对时间上多次测量结果优化处理的方法。方法的核心是对用来获取定时提前量的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然后进行平均计算,最终获得更加准确的传输定时提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提供的方法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加强的定时提前估计的方法,具体是通过对测量集合中的定时提前值施加由eNodeB控制的一个均值为0的线性偏移集合,这样可以抵消UE与eNodeB之间的同步性误差,获得更加精确的定时提前量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加入线性抖动合理控制了UE与eNodeB端之间的同步误差对确定定时提前量值的影响,提高了定时提前的精确度,使得上行传输定时更加准确。
通过本发明,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然后将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该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定时提前量调整的精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上行传输定时准确度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传输定时提前调整量,使终端的上行定时传输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MAC ce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传统的定时提前量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初始化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抖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初始化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AC ce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的第一种具体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的第二种具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相关技术中,在更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时,需要对上行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定时提前调整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基站侧实现,如图3所示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2-步骤S306):
步骤S302,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
步骤S304,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
步骤S306,将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
通过上述方法,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然后将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该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定时提前量调整的精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上行传输定时准确度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传输定时提前调整量,使终端的上行定时传输更加准确。
终端将上行信号发送给基站后,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该上行信号包括上行链路传输参考信号SRS、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为CQI)器相应于下行数据而发送的ACK/NACK信号、上行数据传输信号等任何有用的上行信号,基站对上行信号的不同资源粒子上的不同频率和符号上的信号进行多次测量,该测量的次数以及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对上行信号进行测量之后,基站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然后再对抖动处理后的结果求平均值,实现了对测量结果的更有效的处理,使得到的定时提前调整量更加精确。对于上述抖动处理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包括:对测量结果施加一个均值为0的线性偏移集合,得到第一结果,然后对该第一结果进行取值转换,得到抖动处理后的结果。
上述平均值即确定的定时提前调整量,然后基站将该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终端根据该定时提前调整量就可以更新或调整定时提前量。对于基站将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将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包括:通过MAC的PDU向终端发送MAC控制元素,其中,该MAC控制元素中携带定时提前命令,该定时提前命令中携带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
本实施例对终端侧的定时提前量更新过程进行了介绍,在定时提前量更新之前,基站先对终端的定时提前量进行初始化。即基站对接收的上述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之前,先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序列,根据该前导序列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然后将上述定时提前初始量包含在MAC控制元素中,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传输给终端,其中,该定时提前初始量用于确定终端的上行传输定时。
对于基站根据前导序列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根据前导序列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包括:对该前导序列进行解码,得到信号传输延迟,然后对上述传输延迟进行计算,得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过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2-步骤S408):
步骤S402,对各种上行信号进行时间上的多次测量,被测量的信号可能包括探测参考信号、信道质量指示器响应于下行数据而发送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简称为ACK)/非确认字符(Non-Acknowledgement,简称为NACK)信号等任何有用的上行信号,或者上行数据本身。
步骤S404,对这些时间上的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
步骤S406,对抖动处理后的结果取平均值。
步骤S408,将计算结果包含在MAC ce中作为TA值传输给UE。
对于一个LTE系统中的UE,通过保证小区中不同UE的传输在eNodeB接收机侧的时间校准来维持上行的正交性,避免小区内干扰,这种干扰存在于分配到连续子帧内传输的UE间和邻近子载波传输的UE间。上行传输的时间校准通过在UE发射端使用一个定时提前量来实现,这与所接收的下行定时有关。定时提前量的主要作用是抵消不同UE间的不同传播时延。UE的定时提前过程包括初始化和定时提前更新两个阶段。下面分别对这两个阶段进行介绍。
UE侧的接收机首次与eNodeB接收到的下行传输同步后,使用随机接入过程设定初始定时提前量。LTE系统共提供了64个前导序列供UE随机接入使用,UE随机选择一个前导序列进行传输,eNodeB接收到前导序列后,根据该前导序列估计出UE的上行传输定时,并将该上行传输定时包含在一个11比特的初始定时提前命令中,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传输给UE,UE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初始定时提前命令,并提取其中的定时提前量,根据该定时提前量调整自己的上行传输定时。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初始化过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02-步骤S508):
步骤S502,UE选择前导序列,并将该前导序列发送给eNodeB。
UE必须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来初始化定时提前,每个LTE小区有64个前导序列供UE使用,其中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被分为两组,分别称为GroupA和GroupB。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UE在下一次上行传输的信息message3的大小,由参数messageSizeGroupA表示。在GroupB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所要传输的信息的长度(加上MAC头部,MAC控制单元等)大于messageSizeGroupA,并且UE能够满足发射功率的条件下,UE就会选择GroupB中的前导序列。UE通过选择不同组的前导序列隐式的告诉eNodeB将要传输的message3的长度,这样eNodeB就可以为UE将要发送的上行传输分配合适的上行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这些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SIB2(系统信息块)中广播给UE,UE从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发送给eNodeB。
步骤S504,eNodeB通过对接收到的前导序列进行测量,得到定时提前初始量。当eNodeB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并解码时,计算出信号的传输延迟,根据该传输延迟,eNodeB计算得到定时提前初始量。
步骤S506,eNodeB将定时提前初始量包含到TA command中,发送给UE。eNodeB将测量得到的TA值以11比特二进制数的形式放入MAC控制元素中,然后作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一部分发送下行传输给UE。
当e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就会在DL-SCH上发送一个响应,该响应包含:检测到的前导序列的索引号、用于上行同步的时间调整信息、初始的上行资源分配(用于发送随后的MSG3),以及一个临时C-RNTI,该临时C-RNTI将在冲突解决中决定是否转换为永久的C-RNTI。
UE需要在PDCCH上使用RA-RNTI(RandomAccess RNTI)来监听RAR消息。其中,RA-RNTI=1+t_id+10*f_id。其中,t_id是发送前导的PRACH的第一个subframe索引号(0<=t_id<10);f_id是在这个subframe里的PRACH索引,也就是频域位置索引(0=<f-id<=6)。
RA-RNTI与UE发送前导序列的时频位置一一对应,UE和eNodeB可以分别计算出前导序列对应的RA-RNTI值。UE监听PDCCH信道以RA-RNTI表征的RAR消息,并解码相应的PDSCH信道,如果RAR中前导序列索引与UE自己发送的前导序列相同,那么UE就采用RAR中的上行时间调整信息,并启动相应的冲突调整过程。
步骤S508,UE从TA command中提取出TA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量,进而确定上行传输定时。
在首次为每个UE设定了定时提前初始量后,需要不断的更新以抵消上行信号到达eNodeB的时间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由于UE的移动,传播延时的变化,UE振荡频率漂移,UE移动造成的多普勒频移等因素造成。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抖动示意图,如图6所示,由于同步误差导致的抖动变化到TTA=10.5的位置。消除上述影响的定时提前更新过程是通过一个闭环机制实现的,其中,eNodeB测量接收到的上行定时并发出定时提前更新命令,以指示UE相对于之前的传输定时调整其新的传输定时。
在导出定时提前更新命令时,eNodeB可能会测量任何有用的上行信号,该上行信号可能包括探测参考信号SRS,信道质量指示器CQI相应于下行数据而发送的ACK/NACK或者上行数据传输本身等。一般而言,更大带宽的上行信号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时间估计,虽然这本身不太可能成为让所有UE平凡发送带宽SRS的一个充分理由。此外,小区边缘的UE是功率受限的,并且对于一个给定的上行SINR也是带宽受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在时间上平均多次测量结果和对功率延迟谱进行内插可以增加更窄带宽上行信号的定时精确度。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初始化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702-步骤S712):
步骤S702,终端向基站传输上行信号或数据。当UE已确定初始传输定时后,就需要不定时的更新上行传输定时来维持上行同步。UE在上行链路传输测参考信号SRS,相应于下行数据而发送的ACK/NACK信号或者上行数据等各种信号。这些信号可用来作为确定TA的测量信号。
步骤S704,基站接收到上行信号后,对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基站接收上行信号时,可对上行信号不同资源粒子上的不同频率和符号上的信号进行测量。
步骤S706,基站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基站通过对测量集合中的定时提前值施加由eNodeB控制的一个均值为0的线性偏移集合,这样可以抵消UE与eNodeB之间的同步性误差,获得更加精确的定时提前量集合。
表1是抖动处理的定时提前测量集合,在第1次测量之后,测得时间为10Ts,接着如表1进行-0.5的抖动处理,则新的定时时间为9.85Ts,然后再进行取值转换为TA1=10Ts,即MAC控制元素后面6bit为001010。假设测量11次后进行平均计算,那么依次按照如上描述获得第2次,第3次,直到第11次经过不同抖动处理后的定时提前调整量为TA2=10,TA3=10,......TA11=11。MAC控制元素后面6bit依次为001010,001010,……,001011。
  TA测量序号   抖动处理   TTA+抖动量   传输TA值
  1   -0.5   9.85   10
  2   -0.4   9.95   10
  3   -0.3   10.05   10
  4   -0.2   10.15   10
  5   -0.1   10.25   10
  6   0   10.35   10
  7   0.1   10.45   10
  8   0.2   10.55   11
  9   0.3   10.65   11
  10   0.4   10.75   11
  11   0.5   10.85   11
步骤S708,对上述抖动处理后的定时提前调整量TAi进行加和后求平均。最终的结果用ETA表示,以下为具体计算过程:
ETA = Σ TA i N
ETA=114/11=10.36,其中TA1为每次量化的TA,N为测量次数。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得到最终定时提前调整量为10.36,相对于传统定时提前方案得到的结果10,与实际值10.35更为接近,更加准确。
步骤S710,将上述计算得到的最终结果包含在TA command中传输给终端。基站将得到的定时提前量加以量化,得到定时提前量为10,转换为6位的二进制数为:00001010,以TA command的形式传输给UE。
在LTE/LTE-A系统中,UE定时提前更新命令由eNodeB的MAC层产生,MAC层的PDU传输TA命令。假设真正的定时提前量值是10.35Ts,定时提前量(TA)在LTE中表示为二进制的六位数(0-63),所以在这种情形下,TA的量值将会被设置为10,如图8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ACce示意图,MAC控制元素后面6bit就为001010。
步骤S712,终端接收到定时提前调整量之后,根据该定时提前调整量更新定时提前量。
由LTE协议36.213的4.2.3部分知,NTA,new=NTA,old,NTA,new=NTA,old+(TA-31)×16。其中NTA,new和NTA,old分别为更新前后的TA量,TA为TA command中的值,由公式即可得到当前TA量,并执行当前TA量,完成定时提前量的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通过该方法根据测量集合中测量值的数目可以在定时提前量的精确度上提高5倍到10倍,从而提高上行定时传输调整量的精确度,使得上行传输定时更加准确。
对应于上述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测量模块10、抖动处理模块20、获取模块30和传输模块40。下面对该结果进行说明。
测量模块10,用于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
抖动处理模块20,连接至测量模块10,用于对上述测量模块10的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
获取模块30,连接至抖动处理模块20,用于将上述抖动处理模块20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
传输模块40,连接至获取模块30,用于将上述获取模块30得到的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
通过上述装置,测量模块10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然后抖动处理模块20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获取模块30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然后传输模块40将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该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定时提前量调整的精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上行传输定时准确度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传输定时提前调整量,使终端的上行定时传输更加准确。
对于测量模块10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测量模块10还包括:测量单元,用于对上行信号的不同资源粒子上的不同频率和符号上的信号进行多次测量。
对于抖动处理模块20对上述测量模块10的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的第一种具体结构框图,该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图9中的各个模块之外,抖动处理模块20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22和第二处理单元2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处理单元22,用于对上述测量结果施加一个均值为0的线性偏移集合,得到第一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24,连接至第一处理单元22,用于对上述第一处理单元22得到的上述第一结果进行取值转换,得到抖动处理后的结果。
对于传输模块40将上述获取模块30得到的上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上述传输模块40包括:传输单元,用于通过MAC的PDU向终端发送MAC控制元素,其中,该MAC控制元素中携带定时提前命令,该定时提前命令中携带定时提前调整量。
在测量模块10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之前,基站对终端进行定时提前量的初始化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的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的第二种具体结构框图,该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图10中的各个模块之外,还包括接收模块50、确定模块60和消息传输模块70。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接收模块50,用于接收上述终端发送的前导序列;
确定模块60,连接至接收模块50,用于根据上述接收模块50接收的前导序列确定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
消息传输模块70,连接至确定模块60和测量模块10,用于将上述确定模块60确定的定时提前初始量包含在MAC控制元素中,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传输给终端,其中,该定时提前初始量用于确定上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定时。
对于确定模块60根据上述接收模块50接收的前导序列确定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上述确定模块60包括:解码单元,用于对前导序列进行解码,得到信号传输延迟;计算单元,用于对上述传输延迟进行计算,得到上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定时提前的实现方法,尤其涉及到长期演进项目及其后续演进(LTE/LTE-A)领域中上行定时提前的实现方法,本发明通过加入线性抖动合理控制了UE与eNodeB端之间的同步误差对确定定时提前量值的影响,提高了传输定时调整量的精确度,进而提高了上行传输定时的准确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
对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将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
将所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所述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所述终端下次发送帧的定时提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包括:
对所述上行信号的不同资源粒子上的不同频率和符号上的信号进行多次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包括:
对所述测量结果施加一个均值为0的线性偏移集合,得到第一结果;
对所述第一结果进行取值转换,得到抖动处理后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上行链路传输参考信号SRS、信道质量指示器CQI相应于下行数据而发送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号,上行数据传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前导序列,根据所述前导序列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
将所述定时提前初始量包含在MAC控制元素中,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传输给终端,其中,所述定时提前初始量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前导序列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包括:
对所述前导序列进行解码,得到信号传输延迟;
对所述传输延迟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
7.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上行信号进行多次测量;
抖动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测量模块的测量结果进行抖动处理;
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抖动处理模块抖动处理后的各个结果相加后求平均值,得到定时提前调整量;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得到的所述定时提前调整量传输给终端,其中,所述定时提前调整量用于调整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测量结果施加一个均值为0的线性偏移集合,得到第一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得到的所述第一结果进行取值转换,得到抖动处理后的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MAC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向所述终端发送MAC控制元素,其中,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中携带所述定时提前调整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前导序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前导序列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初始量;
消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定时提前初始量包含在MAC控制元素中,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传输给终端,其中,所述定时提前初始量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定时。
CN201210275251.1A 2012-08-03 2012-08-03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2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251.1A CN102752846B (zh) 2012-08-03 2012-08-03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251.1A CN102752846B (zh) 2012-08-03 2012-08-03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846A true CN102752846A (zh) 2012-10-24
CN102752846B CN102752846B (zh) 2014-11-19

Family

ID=4703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525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2846B (zh) 2012-08-03 2012-08-03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284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9860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014830A1 (zh) * 2016-07-20 2018-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291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577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发送定时提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76077A (zh) * 2009-11-24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577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发送定时提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76077A (zh) * 2009-11-24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9860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05493584A (zh) * 2014-09-30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10194413B2 (en) 2014-09-30 2019-0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93584B (zh) * 2014-09-30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87302A (zh) * 2014-09-30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87303A (zh) * 2014-09-30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10484956B2 (en) 2014-09-30 2019-11-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10856247B2 (en) 2014-09-30 2020-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0087302B (zh) * 2014-09-30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87303B (zh) * 2014-09-30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014830A1 (zh) * 2016-07-20 2018-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291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846B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9564B2 (en) Channel sounding using multiple sounding configurations
TWI735804B (zh) 時間提前量指示方法、基地台、終端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US10079630B2 (en)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682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uplink information
TWI424770B (zh) 功率控制訊息索引方法及基地台
US98716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005135A (zh) 一种处理通信系统上行链路频偏的方法与装置
CN102378275A (zh) 一种获取增强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10808B (zh) 估计上行链路sinr的方法及估计信道误差等级的方法
CN105164950A (zh) 使用多个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6175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752846B (zh) 定时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US11647536B2 (en) Methods,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US11057782B2 (en) Multi-cell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channel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9041881A2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 between uplink and downlink timeslots
US11743077B2 (en) Discontinu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0114996B (zh) 接收器特定的传输长度
KR101655093B1 (ko) 단말의 피드백에 따른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286318A1 (en) Scheduling method and scheduling device
CN111565445B (zh) 一种基站对终端进行资源调度及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11751169B2 (en) Techniques for optimize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window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inqin

Inventor before: Li Wenl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2

Address after: Tianhe District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Longkou West Road No. 2, Room 405, 510635

Patentee after: Li Qinqin

Address before: 231300, Anhui County, Lu'an province Shucheng County traffic police brigade vehicle admini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Li Wen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Shun

Inventor after: Lai Ji

Inventor after: Gao Hui

Inventor after: Li Shuo

Inventor before: Li Qinq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1

Address after: 100053 Xicheng District City, the former hospital of Beijing Lin Street, No. 32

Patentee aft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ranch company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ianhe District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Longkou West Road No. 2, Room 405, 510635

Patentee before: Li Qinq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