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2335A -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2335A
CN102752335A CN2011101019266A CN201110101926A CN102752335A CN 102752335 A CN102752335 A CN 102752335A CN 2011101019266 A CN2011101019266 A CN 2011101019266A CN 201110101926 A CN201110101926 A CN 201110101926A CN 102752335 A CN102752335 A CN 102752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ntrol server
forward direction
overloading control
destin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19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2335B (zh
Inventor
吴建华
陶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hi tech Zone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019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2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2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2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在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系统。本发明可以对待订阅的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进行监控,并根据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执行相应的负荷控制策略,从而避免整个对等叠加网因某个/些节点负荷过载而导致网络拥塞,也避免了因某个/些节点负荷过载而导致的网络应用效率下降。

Description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节点过负荷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中,数据的分发采用专门的服务器,多个客户端都从此服务器获取数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数据的一致性容易控制,系统也容易管理。但是也存在的一系列诸如单点失效、计算和处理能力限制、可扩展性差等问题,随着网络的膨胀和发展,这些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C/S架构中存在的弊端只有提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交互模式,由此,点对点(P2P,Peer-to-Peer)技术应运而生。
P2P被称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P2P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之间无需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拥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其他节点得到服务,也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由于能够解决传统网络架构中服务器端的压力过大、单一失效点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终端的丰富资源,因此P2P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应用领域,如应用于分布式科学计算、文件共享、流媒体直播与点播、语音通信及在线游戏支撑平台等领域。
P2P网络的组织结构是P2P体系结构的具体实现。P2P网络在本质上是无结构、无集中控制的分布式系统,节点通过自组织的Overlay网络(叠加网)来实现文件分发、流媒体以及语音等服务。Overlay网络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
结构化的P2P Overly网络是指Overlay的网络拓扑相对固定,内容的存放也相对有序。结构化的P2P Overly网络通常使用分布式哈希表(DHT,DistributedHash Table)来实现,DHT能实现如何将资源分配到特定的节点上,以及后续如何进行查找的问题。P2P技术有多个成熟且经典的DHT算法,包括chord、pastry等。通过使用DHT算法,极大地提高了P2P网络的搜索、查找和路由的效率。应用DHT算法的代表网络如资源定位和发现(RELOAD,REsourseLOcation And Discovery)网络。结构化的DHT网络中除了Peer节点外,一般还需要节点加入服务器,用来分配节点号、DHT配置信息等。例如RELOAD网络中的加入服务器(Enrollment Server),节点首次加入到RELOAD网络时需要通过Enrollment Server获取到分配的节点号、RELOAD网络的配置信息(如DHT算法等)、安全证书等信息才能加入到RELOAD网络中。
非结构化的Overlay网络通过一些松散的规则组织在一起,其文件的存放也表现出很大随机性。非结构化的Overlay网络通常会部署集中式的索引服务器(Tracker Server),Tracker维护资源列表信息,节点向Tracker发送请求获取资源,Tracker向Peer返回一组恰当的拥有资源的Peer候选列表,代表网络如P2P流媒体协议(PPSP,Peer-to-Peer streaming protocol)网络。
在所有P2P叠加网中,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都是有限的,当节点接收到的消息请求达到或者超过自身的处理能力时,将会导致节点的过负荷。当节点过负荷时将会导致消息的丢弃,业务的不可用,还有可能会引起网络拥塞和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能实现对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进行订阅,从而避免目标节点因过负荷而导致的网络拥塞和资源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在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
优选地,所述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为:
所述前向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订阅请求消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完成订阅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订阅成功确认消息;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优选地,所述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欲订阅的所有目标节点的节点标识信息;
所述订阅成功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分配的订阅标识和令牌。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前向节点设置备份节点;
所述前向节点获取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后,将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备份到所述备份节点。
优选地,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为:
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由所述目标节点的本地策略确定,并通知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或者,由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并通知所述目标节点;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时,将自身下次上报负荷状态的时间通知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前向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注册消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完成注册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注册确认消息。
优选地,所述目标节点通过注册通知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自身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过注册确认消息通知所述目标节点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
优选地,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为: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优选地,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优选地,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为: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优选地,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前向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生成负荷控制策略并执行。
优选地,所述在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
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集中式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设置构成为叠加网结构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优选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设置为集中式时,
在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中配置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加入DHT网络时,从加入服务器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中获取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通过配置于索引服务器Tracker Server中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查找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优选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叠加网结构时,所述前向节点通过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叠加网中查找出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检测到所述前向节点失效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以及修改订阅请求消息;所述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原前向节点的标识信息、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失效原因值;所述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备份节点的标识信息、操作指令、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
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系统,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各节点与所述负荷控制服务器连接;其中,
前向节点,用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
目标节点,用于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优选地,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订阅请求消息;所述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欲订阅的所有目标节点的节点标识信息;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一步在完成订阅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订阅成功确认消息;所述订阅成功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分配的订阅标识和令牌。
优选地,为前向节点设置备份节点;
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在获取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后,将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备份到所述备份节点。
优选地,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以及,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其中,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集中式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设置构成为叠加网结构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优选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设置为集中式时,
在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中配置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加入DHT网络时,从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中获取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通过配置于索引服务器Tracker Server中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查找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叠加网结构时,
所述前向节点通过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叠加网中查找出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在备份节点检测到所述前向节点失效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以及修改订阅请求消息;所述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原前向节点的标识信息、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失效原因值;所述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备份节点的标识信息、操作指令、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
本发明中,前向节点可以通过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其他节点的负荷状态信息,这样,可以对待订阅的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进行监控,并根据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执行相应的负荷控制策略,从而避免整个对等叠加网因某个/些节点负荷过载而导致网络拥塞,也避免了因某个/些节点负荷过载而导致的网络应用效率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P2P叠加网过负荷控制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P2P叠加网过负荷控制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为:在P2P网络中增加一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实现过负荷控制策略控制,这样,前向节点可以通过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其他节点的负荷状态信息,这样,可以对待订阅的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进行监控,并根据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执行相应的负荷控制策略,从而避免整个对等叠加网因某个/些节点负荷过载而导致网络拥塞。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P2P叠加网过负荷控制架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P2P叠加网过负荷控制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P2P叠加网过负荷控制架构中包括:Peer节点和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图中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是本发明新增的一个逻辑网元,位于P2P网络中,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负责搜集节点负荷信息并提供订阅服务,并可进行过负荷策略控制。一个P2P网络中可以配置一个也可以配置多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P2P叠加网中的每个Peer节点都有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通过Peer和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之间的接口,Peer可以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行订阅、上报负荷状态以及过负荷控制策略,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可以向Peer下发送订阅通知及过负荷控制策略。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的部署方式可以是集中式的部署,也可以是分布式的部署。集中式部署方式即采用传统的C/S模式的部署方式,在overlay网络中部署集中式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例如如图1所示,在整个overlay网络中集中部署了一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所有peer都向这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请求和上报负荷情况。分布式的部署方式如图2所示,即整个overlay网络中部署多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这些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之间又单独组成一个叠加网overlayNetwork2。
节点获知自身所属的负荷控制服务器方式如下:
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集中部署方式时,Peer查找自身所属的或者其他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是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来查找。即在Peer节点中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每个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或通过Enrollment Server下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配置的方式。
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时,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可以在该节点加入DHT网络时通过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通知给各自节点,也可以将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配置在Tracker中,各个节点通过向Tracker查询可获知自己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
节点获知其他节点所属的负荷控制服务器方式如下:
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集中部署方式时,各个节点获知自身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之后即可知其他节点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集中部署方式时,各个节点通过配置或者运营商策略获取。
本发明中,为说明上的便宜,将Peer节点分为了前向节点和目标节点,其中,前向节点是和目标节点有直连关系的,可以直接向目标节点发送P2P消息的节点;备份节点是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目标节点是和前向节点有直连关系的,被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了负荷状态的节点;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负责搜集节点负荷信息并进行订阅服务。
本发明中,目标节点将自身的负荷状态信息直接上报给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图2所示有多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时),再由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过前向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给该前向节点。前向节点订阅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信息,是指通过前向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向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行订阅。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是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示例描述了目标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行注册后,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信息并判断目标节点负荷达到告警阈值时通知前向节点。前向节点根据策略进行后续操作。
本示例的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目标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行注册,注册消息中携带自身在P2P网络中的节点号(Node ID)、IP地址信息。本发明中,也可将节点的IP地址信息作为节点的标识信息。
目标节点获知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方式如下:
1)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集中部署方式时,目标节点查找自身所属的或者其他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是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来查找。即在目标节点中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每个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或通过Enrollment Server下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配置的方式。
2)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时:
a)若节点所处的overlay中是结构化的overlay,那么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可以在该节点加入DHT网络时通过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带给各自节点,通过这种方式各个节点可知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后续可向该服务器注册自身的信息。
b)若节点所处的overlay中是存在Tracker的非结构化overlay,那么每个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可以配置在Tracker中,各个节点通过向Tracker查询可获知自身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
步骤302,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注册消息,记录目标节点的相关信息后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303,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订阅请求来订阅自身关注的其他节点的负荷信息,所订阅的节点可以是其路由表中相关节点,或者使用频率比较高节点。所述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要订阅的所有节点的Node ID列表。
节点获知其他节点所属的负荷控制服务器方式如下:
1)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集中部署方式时,各个节点获知自身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之后即可知其他节点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2)当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时:
当overlay中存在多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而多个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之间又单独组成一个叠加网overlayNetwork2时,节点A查找其他节点B所述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的方法可以是通过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overlayNetwork2查找到节点B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再返回给A节点。
步骤304,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接收到该订阅请求消息,为本次订阅分配订阅标识和令牌,完成订阅后向前向节点发送订阅成功确认消息,消息中携带分配的订阅标识和令牌。
步骤305,前向节点接收到订阅成功消息后,备份订阅标识和令牌到自身在P2P网络中的备份节点。
步骤306,目标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消息中携带自身的负荷信息,以及根据本地策略决定的下次上报时间。本地策略可以是根据日常统计的业务规律也可以是根据其他因素,例如目标节点根据平时业务规律可知下一阶段的负荷较低时,可将下次上报的时间间隔设为较长的时间段。
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为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负荷,该平均负荷的获取方式为现有技术,也不是技术难点,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目标节点在注册后首次上报的时间可以是由本地策略决定并在注册消息中通知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也可以是由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决定并在注册确认消息中通知目标节点。
步骤307~步骤308,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接收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消息后,向目标节点发送确认消息,并根据目标节点通知的下次上报时间设置定时器等待目标节点的下次上报。
步骤309~步骤310,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节点的上报负荷判断目标节点已经达到过负荷告警阈值,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向订阅该目标节点负荷信息的前向节点发送通知消息,向其通知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并在通知消息中携带过负荷控制策略信息。所述通知消息中还携带有通知事件,通知事件可以是目标节点已达到过负荷告警阈值,或其他信息。过负荷控制策略信息可以包括过负荷算法、丢包率、消息发送延时、后续是否发送给目标节点的备份节点等负荷控制策略。告警阈值和过负荷策略可以是目标节点在注册消息或者负荷状态上报消息中带给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也可以是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自身的本地策略配置。
步骤311~步骤312,前向节点接收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的通知消息后,返回确认消息。前向节点根据接收到的过负荷控制策略信息进行后续操作,即执行相应的过负荷控制策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过负荷控制策略执行是容易实现的,本发明不再赘述如何执行相应的过负荷控制策略。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实现P2P网络中的过负荷控制。
图4是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示例描述的是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已经注册过的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的等待目标节点上报的定时器超时后的处理机制。本示例的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已经注册过的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同步骤301~步骤304。
步骤402步骤403,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的等待目标节点上报的定时器超时,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向前向节点目标节点发送通知消息,通知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未按时上报负荷信息。
步骤404,前向节点接收到通知消息后,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405,前向节点根据过负荷控制策略进行后续操作。该过负荷控制策略可以是前向节点的本地策略,也可以是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通知消息中携带的过负荷控制策略,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例如,前向节点的本地策略可以是判断目标节点是否拥塞或失效再进行后续操作等。
图5是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示例描述的是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检测到前向节点失效后的处理机制。本示例的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检测到前向节点失效。如通过向前向节点发送相应的检测报文,发送设定次数的检测报文未接收到待检测前向节点的响应后确认所述前向节点失效。或者,由前向节点定时主动向备份节点发送检测报文,前向节点在设定阈值时间内未接收到前向节点发送的检测报文时,确认所述前向节点失效。前向节点的检测机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步骤502,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在本地查找到前向节点的订阅请求消息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删除前向节点的订阅请求消息。该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前向节点的节点号、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以及令牌以及原因值。其中原因值设为节点失效。
步骤503,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接收到删除订阅请求消息后,根据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前向节点的节点号、订阅标识判断是要删除哪个节点的订阅,根据令牌判断请求是合法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删除所述前向节点的订阅后向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504,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删除订阅了所述前向节点的其他节点的相关订阅信息并进行通知相关节点。这里,相关节点主要是原前向节点路由表中的节点等。
步骤505,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根据自身的路由表中的连接变化情况确认需要在自身的订阅中添加或者删除的节点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修改订阅请求消息,该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要修改的节点(备份节点)信息以及相应的操作(添加或删除)、原前向节点订阅标识以及令牌。
步骤506,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接收到修改订阅请求消息后,根据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订阅标识判断是要修改哪个节点的订阅,根据令牌判断请求是合法的,根据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操作指示和节点信息添加新的订阅的节点或者删除不再需要订阅的节点。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完成操作后向所述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发送确认消息。
上述步骤502和步骤505无严格的先后顺序关系,可以同时进行。
本发明同时记载了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系统,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各节点与所述负荷控制服务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结构可参见前述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其中,
前向节点,用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
目标节点,用于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上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订阅请求消息;所述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欲订阅的所有目标节点的节点标识信息;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一步在完成订阅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订阅成功确认消息;所述订阅成功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分配的订阅标识和令牌。
为前向节点设置备份节点;
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在获取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后,将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备份到所述备份节点。
上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以及,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其中,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集中式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设置构成为叠加网结构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设置为集中式时,
在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中配置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加入DHT网络时,从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中获取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通过配置于Tracker Server中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查找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叠加网结构时,
所述前向节点通过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叠加网中查找出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上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在备份节点检测到所述前向节点失效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以及修改订阅请求消息;所述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原前向节点的标识信息、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失效原因值;所述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备份节点的标识信息、操作指令、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
本发明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系统中各网元的功能,可结合图3至图5相应的描述而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为:
所述前向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订阅请求消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完成订阅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订阅成功确认消息;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欲订阅的所有目标节点的节点标识信息;
所述订阅成功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分配的订阅标识和令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前向节点设置备份节点;
所述前向节点获取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后,将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备份到所述备份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为:
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由所述目标节点的本地策略确定,并通知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或者,由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并通知所述目标节点;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时,将自身下次上报负荷状态的时间通知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节点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前向节点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注册消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完成注册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注册确认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通过注册通知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自身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过注册确认消息通知所述目标节点负荷状态的首次上报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为: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为: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前向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生成负荷控制策略并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
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集中式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设置构成为叠加网结构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设置为集中式时,
在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中配置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加入分布式哈希表DHT网络时,从加入服务器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中获取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通过配置于索引服务器Tracker Server中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查找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叠加网结构时,所述前向节点通过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叠加网中查找出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前向节点的备份节点检测到所述前向节点失效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以及修改订阅请求消息;所述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原前向节点的标识信息、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失效原因值;所述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备份节点的标识信息、操作指令、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
17.一种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各节点与所述负荷控制服务器连接;其中,
前向节点,用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订阅目标节点的过负荷信息;
目标节点,用于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上报负荷状态;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状态将所述目标节点的负荷信息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向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订阅请求消息;所述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欲订阅的所有目标节点的节点标识信息;
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一步在完成订阅登记后向所述前向节点返回订阅成功确认消息;所述订阅成功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分配的订阅标识和令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为前向节点设置备份节点;
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在获取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后,将所述订阅标识和令牌备份到所述备份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以及,在确定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时,通知所述前向节点;
其中,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上报的负荷状态超出设定负荷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过负荷控制服务器通知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未在上报时间上报负荷状态的通知消息中携带有负荷控制策略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等叠加网中设置集中式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设置构成为叠加网结构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过负荷控制服务器设置为集中式时,
在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中配置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加入DHT网络时,从Enrollment Server的配置信息中获取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或者,所述前向节点/所述目标节点通过配置于Tracker Server中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信息查找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过负荷控制服务器为叠加网结构时,
所述前向节点通过自身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在叠加网中查找出所述目标节点所属的过负荷控制服务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节点进一步用于,在备份节点检测到所述前向节点失效后,向过负荷控制服务器发送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以及修改订阅请求消息;所述删除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原前向节点的标识信息、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失效原因值;所述修改订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备份节点的标识信息、操作指令、原前向节点的订阅标识及令牌。
CN201110101926.6A 2011-04-22 2011-04-22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752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1926.6A CN102752335B (zh) 2011-04-22 2011-04-22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1926.6A CN102752335B (zh) 2011-04-22 2011-04-22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335A true CN102752335A (zh) 2012-10-24
CN102752335B CN102752335B (zh) 2017-08-08

Family

ID=4703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1926.6A Active CN102752335B (zh) 2011-04-22 2011-04-22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23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174A (zh) * 2012-12-21 2013-03-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布订阅系统中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4917642A (zh) * 2014-03-11 2015-09-16 深圳业拓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镜像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0694A (zh) * 2004-05-20 2005-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会话初始协议网络节点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43366A (zh) * 2006-06-26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域管理器系统、获知相邻域管理器及进行更新的方法
CN101159570A (zh) * 2007-10-31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多终端用户的用户订阅方法
CN101253488A (zh) * 2005-08-30 2008-08-27 微软公司 网络中文件的分布式高速缓存
CN101394313A (zh) * 2007-09-18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节点服务状态监控方法
CN101465860A (zh) * 2009-01-14 2009-06-2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状态的订阅及通知方法、装置
US20100008319A1 (en) * 2006-12-13 2010-01-14 Jun Awano Home network system and mobility anchor allocation method used in the home network system
JP2010086045A (ja) * 2008-09-29 2010-04-15 Brother Ind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CN101764833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资源节点信息通知方法及网络实体装置
CN101854270A (zh) * 2010-04-23 2010-10-06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多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0694A (zh) * 2004-05-20 2005-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会话初始协议网络节点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53488A (zh) * 2005-08-30 2008-08-27 微软公司 网络中文件的分布式高速缓存
CN101043366A (zh) * 2006-06-26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域管理器系统、获知相邻域管理器及进行更新的方法
US20100008319A1 (en) * 2006-12-13 2010-01-14 Jun Awano Home network system and mobility anchor allocation method used in the home network system
CN101394313A (zh) * 2007-09-18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节点服务状态监控方法
CN101159570A (zh) * 2007-10-31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多终端用户的用户订阅方法
JP2010086045A (ja) * 2008-09-29 2010-04-15 Brother Ind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CN101764833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资源节点信息通知方法及网络实体装置
CN101465860A (zh) * 2009-01-14 2009-06-2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状态的订阅及通知方法、装置
CN101854270A (zh) * 2010-04-23 2010-10-06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多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174A (zh) * 2012-12-21 2013-03-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布订阅系统中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2984174B (zh) * 2012-12-21 2016-04-0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布订阅系统中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4917642A (zh) * 2014-03-11 2015-09-16 深圳业拓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镜像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4917642B (zh) * 2014-03-11 2019-03-22 深圳业拓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镜像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335B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rmarrec et al. Gossiping in distributed systems
US98069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flow management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US20130110931A1 (en) Scalable Peer To Peer Streaming For Real-Time Data
US20140376380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diameter overload control information to non-adjacent nodes
US10530669B2 (en) Network service aware router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WO2010127618A1 (zh) 一种实现流媒体内容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99746A (zh) 报文路由方法、系统、设备和选择备份资源的方法、系统
WO2018121201A1 (zh) 分布式集群服务结构及节点协同方法和装置、终端及介质
JP625634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配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用プログラム
CN113810293A (zh) 网络择优代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2006261880A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EP2090022B1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network management
CN102752335A (zh) 对等叠加网中节点过负荷信息订阅方法及系统
CN102316018B (zh) 一种网络节点设备中路由表的更新方法以及网络节点设备
Xu et al. Distributed decentralized collaborative monitoring architecture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s
JP2006319466A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処理プログラム、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配信方法等
Allani et al. C hams: Churn-aware overlay construction for media streaming
JP5810919B2 (ja) イベント配信装置、イベント配信システム、及び、イベント配信方法
Exarchakos et al. Resource sharing architecture for cooperative heterogeneous P2P overlays
CN102571880A (zh) 一种服务分发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服务分发节点
CN11116300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aey et al. Dynamic overlay node activation algorithms for large-scale service deployments
JP4863973B2 (ja) オーバーレイマルチキャスト配信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u et al. Time-critical data dissemination in cooperative peer-to-peer systems
Baehni et al. Towards fair event dissem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7

Address after: 314400 No.11, Weisan Road, Nongfa District, Chang'an Town,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ing hi tech Zone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