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493A - 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40493A CN102740493A CN2011100839836A CN201110083983A CN102740493A CN 102740493 A CN102740493 A CN 102740493A CN 2011100839836 A CN2011100839836 A CN 2011100839836A CN 201110083983 A CN201110083983 A CN 201110083983A CN 102740493 A CN102740493 A CN 102740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ccess control
- control adjustment
- network side
-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688 persiste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14328 RAN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包括:网络侧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终端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系统。本发明中,随机接入负荷超出设定阈值时,能对设定的终端或终端组等进行随机接入控制调整,通过向这些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实现对这些终端的随机接入控制,从而降低当前随机接入的负荷,保证了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提升系统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基于机器与机器通信(M2M,Machine to Machine)系统的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与人通信(H2H,Human to Human)是指人通过对设备的操作实现的通信,现有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H2H通信发展起来的,而机器与机器通信(M2M,Machine to Machine)广义上的定义是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M2M基于智能机器终端,以多种通信方式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用于满足客户对监控、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测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M2M突破了传统通信方式的时空限制和地域障碍,使企业和公众摆脱了线缆束缚,让客户更有效地控制成本、降低安装费用并且使用简单方便。另外,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着M2M不断向前发展,与信息处理能力及网络带宽不断增长相矛盾的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远远落后,而M2M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通过M2M人们可以实时监测外部环境,实现大范围、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因此,M2M可以应用于行业应用、家庭应用、个人应用等领域,在行业应用领域的使用例如:交通监控、告警系统、海上救援、自动售货机、开车付费等,在家庭应用领域的使用例如:自动抄表、温度控制等,在个人应用领域的使用例如:生命检测、远程诊断等。
M2M的通信对象为机器对机器或人对机器,一个或多个机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定义为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这种情况下较少需要人机互动,参与MTC的机器,定义为MTC设备(MD,MTC device)。MTC设备是MTC用户的终端,可通过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络(PLMN,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与MTC设备、MTC服务器进行通信。
引入M2M应用后,可以根据其特点对现有通信系统进行一些优化,以满足M2M应用需求,并且对现有通信系统中的普通H2H设备不产生影响。M2M应用的一些显著特点包括:MTC设备数量巨大,数量远超现有的H2H设备;数据传输有规律,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小;MTC设备的移动性较低,很大一部分的MTC设备是不移动的。
MTC设备接入网络时,需要发起随机接入,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系统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02: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随机选择一个前缀码(Preamble),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上发送。
步骤104:基站(eNB)在检测到有Preamble码发送后,下行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一般包含以下信息:所收到的Preamble码的编号、所收到的Preamble码对应的时间调整量、为该UE分配的上行资源位置指示信息、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RNTI,Temporary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分配。
UE在一个时间窗(RAResponse window)内接收随机接入响应,该时间窗协议中有明确的规定,为从UE发送完前缀码后的第3个子帧开始计时,时间窗的长度(ra-ResponseWindowSize)由系统消息配置。在该时间窗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UE解析获取分配的上行资源位置指示信息、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等。如果在这个时间窗内没有收到RAR,则UE认为此次随机接入前缀检测失败,准备发起第二次随机接入前缀发送。
图2为现有LTE系统中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承载RAR的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RAR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由1个MAC头(header)和0或多个MAC RAR、以及可选的(optional)填充内容(padding)构成。其中MAC header由1个回退(backoff)子头(subheader)、0个或多个RAR subheader构成。其中backoff子头中包含了backoff值,每一个RAR子头则对应着每一个MAC RAR。backoff值的作用是让随机接入失败的UE不立刻发起第二次随机接入前缀的发送,而是等待一段时间(时间长度为从0到backoff值之间的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值)后,再发起第二次随机接入前缀的发送,这样可以降低接入碰撞概率,减少接入拥塞。
其中backoff子头是一个可选发送的子头,通常只有在网络存在接入拥塞的情况下,网络侧会发送backoff子头。
图3为LTE系统中MAC RAR PDU的回退头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backoff子头的结构中:
“E”:如果为“1”,表示该子头后面还有其他子头;如果为“0”,代表该子头后面是MAC RAR或者padding;
“T”:如果为“1”,表示本子头是backoff子头;否则,表示本子头是RAR子头(RAR子头中没有“BI”域,而是有“RAPID”域,其中放置该RAR子头对应的前导码序号);
“R”:保留比特位,设置为0,老版本的UE不会读这些保留比特位;
“BI”:共4比特,放置backoff值的序号,序号和实际的backoff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1
当网络中的终端数量变多,大量终端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请求接入到网络时,网络中的接入前导码资源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导致大量MTC终端会发生接入冲突,因此,当eNB检测到网络负荷变重时,会通过调整backoff值来在时间域上打散终端的随机接入行为,降低接入冲突概率。
步骤106:UE在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根据其指示,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消息。该上行消息又称为Message 3(Msg3),其中至少应包含:该终端的唯一标识(即临时识别码(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或者随机标识(Random ID),以及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
步骤108:基站接收UE的上行消息,并向接入成功的UE返回竞争解决消息(Contention Resolution,又称为Msg4)。如果UE在冲突解决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该消息,且经解包确认该Msg4为UE期望的Msg4,则确定此次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否则确定不成功,UE重新发起随机接入。UE重新发起随机接入,重新执行步骤102。
此外,LTE系统中触发随机接入进程的事件包括:(1)空闲(idle)状态初始接入;(2)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重建过程;(3)切换(HO,Handover);(4)连接状态下行数据到达;以及,(5)连接状态上行数据到达。
当终端发送前缀码的次数超过最大传输次数(preambleTransMax),即发送前缀码的次数等于preambleTransMax+1时,本次随机接入失败。由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在MAC层实施,在随机接入失败后,MAC层需要向终端的上层通知随机接入失败。终端的上层如果仍然有发起业务的需求,则会触发MAC层再次发起随机接入。
但是,在引入MTC设备之后,由于没有人的参与,当MTC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时(需要发起业务时),MTC设备就会持续地发起随机接入直至数据发送成功,而由于MTC设备的数量巨大,众多的MTC设备多次发送数据将消耗大量的无线资源特别是随机接入资源,并且,如果同时发起数据传输的MTC设备数量很大,将造成随机接入过载,这将导致所有用户设备(H2H设备和MTC设备)发起的随机接入失败,而且用户设备在本次随机接入失败后还会再次发起随机接入,从而使得随机接入一直处于过载状态,网络不能恢复正常状态。
现有系统中已有的针对接入资源拥塞的解决机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能应对大量MTC设备短时间内集中发起随机接入的场景。例如,现有的LTE机制中的接入等级限制(ACB,Access Class Barring)机制是由接入网网元通过广播消息发送ACB接入控制参数来控制终端的接入比例以及要求终端进行延迟接入,其主要缺点在于,ACB控制参数的更新速度受到系统广播消息更新速度的限制(每小时的更新次数受限),控制指令反应和更新速度缓慢,无法应对短时间发生的接入拥塞(接入拥塞从低到高的变化可能在数秒内发生)。其中,ACB接入控制参数包括:接入等级限制因子(AC barring factor,为0~1的数)、接入等级限制时间(AC barring time,为4~512秒)等。
接入控制机制一共规定了16个接入等级(AC,Access Class),其中,AC 0~9对应于普通呼叫,AC 10对应于紧急呼叫,AC 11~15对应于其它特殊的呼叫。对于AC 0~9,网络侧为每一个AC设定了相应的AC barring factor,而对于AC 10~15,网络侧为每一个AC设定了一个1bit的接入限制标识,上述接入控制参数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给终端。对应于某一AC的终端进行接入时,如果该终端的AC属于0~9,则终端会产生一个0~1之间的均匀分布随机数,若该随机数小于AC所对应的AC barring factor,则该终端可以接入,否则,该终端在延迟一段时间(延迟时间根据AC barring time计算:延迟时间=(0.7+0.6×rand)×AC_barring_time,其中rand是大于等于0小于1的一个均匀分布随机数)后再尝试接入;如果该终端的AC属于11~15,则若AC对应的标识为0,则该终端可以接入,否则不能接入;如果该终端的AC为10,则若AC对应的标识为0,则该终端可以接入,否则不能接入。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也有类似的接入控制机制,UMTS规定了最多8个接入服务等级(ASC,AccessService Class),每个ASC均配置有对应的PRACH资源和持久值(persistencevalue)Pi,且有AC和ASC之间的映射关系配置,终端可以根据自身所属的AC读取到对应的可用的PRACH资源以及用于接入控制的Pi值。Pi值的使用方式和LTE的AC barring factor类似,终端自身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和Pi进行比较,若小于Pi则可以发起随机接入。
Pi值不是由基站直接广播的,而是由另外2个参数计算而来的,即网络侧通过广播消息告知终端两个参数动态持久级别(dynamic persistence level)N(为1到8的正整数)以及持久比例因子(persistence scaling factor)si(0.2~0.9,步进值为0.1),先计算出P(N)=2-(N-1),再根据下表2计算出Pi:
ASC#i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Pi | 1 | P(N) | s2P(N) | s3P(N) | s4P(N) | s5P(N) | s6P(N) | s7P(N) |
表2
由表2可知,不同的ASC对应不同的Pi计算方式,其中s2~s7就是每个ASC对应的持久比例因子si,由网络侧配置。
另一种Backoff(回退)机制是由接入网网元通过在给发送了接入前缀(preamble)的终端的反馈消息中携带一个Backoff时间指示(由MAC RARPDU中的backoff子头来承载,见前述的backoff子头的说明,该Backoff时间包含在随机接入响应MAC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中)以使那些前缀检测失败的终端延迟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发送preamble,从而减少preamble冲突概率。Backoff机制虽然反应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其只能对重传的preamble进行发送延迟,而不能控制首传的preamble发送,因此对于大量MTC设备短时间集中发起随机接入的解决效果仍然不理想。
特别地,在3GPP RAN2会议上有提案提出引入分类的Backoff或者分类的ACB的方法,所谓分类就是针对新类型的终端(例如MTC类型的终端、或者低优先级的终端等)设置独立的Backoff指示或者ACB参数。但这种方法仍然无法解决ACB机制反应速度慢、以及Backoff机制只能控制preamble重传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能根据网络侧当前的随机接入负荷及时对终端的随机接入进行控制调整,特别地,也能对当前未发起随机接入终端进行随机接入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包括:
网络侧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终端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
优选地,所述终端发起随机接入之前,为,所述终端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前;或者,所述终端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后,且在开始随机接入过程之前。
优选地,所述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对终端进行分类,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所述终端类型为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单个终端、某一组终端、某一类终端、发起某一业务类型的终端、漫游终端、非漫游终端、某一接入优先级的终端、某一接入等级的终端、某一接入服务等级的终端、某一业务优先级的终端。
优选地,网络侧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时,对应携带有接入控制待调整终端/终端组/终端类型/业务/业务类型/漫游/非漫游/业务优选级/终端优先级的标识;终端按照自身类型接收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或者,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应的终端类型,网络侧仅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符合所述事先约定类型的终端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寻呼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或MAC RAR 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通过寻呼消息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在寻呼消息中增加新的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述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所述网络侧通过广播消息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在广播消息的一个SIB中增加新的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述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所述网络侧通过MAC RAR 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利用MAC RAR PDU的回退子头中的保留位或在MAC RAR PDU的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RAR之后新增比特位或字节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述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所述MAC RAR PDU。
优选地,在LTE系统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接入等级限制因子的调整因子和/或接入等级限制时间的调整因子;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动态持久级别的调整因子和/或持久比例因子的调整因子。
优选地,所述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为:
终端利用所获取的接入控制参数的调整因子对接入控制参数调整进行放大或者缩小;
或者,终端利用所获取的接入控制参数的调整因子与被调整的接入控制参数作相乘、或相加运算;或替换被调整的接入控制参数。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系统,包括网络侧和终端;其中,
网络侧,用于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终端,用于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对终端进行分类,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所述终端类型为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单个终端、某一组终端、某一类终端、发起某一业务类型的终端、漫游终端、非漫游终端、某一接入优先级的终端、某一接入等级的终端、某一接入服务等级的终端、某一业务优先级的终端。
优选地,网络侧进一步用于,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时,对应携带有接入控制待调整终端/终端组/终端类型/业务/业务类型/漫游/非漫游/业务优选级/终端优先级的标识;终端按照自身类型接收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或者,在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应的终端类型后,网络侧进一步用于,仅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符合所述事先约定类型的终端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进一步通过寻呼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或MAC RAR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其中,在LTE系统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接入等级限制因子的调整因子和/或接入等级限制时间的调整因子;
在UMTS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动态持久级别的调整因子和/或持久比例因子的调整因子。
本发明中,当网络侧确定当前随机接入终端数量较多,随机接入负荷超出设定阈值时,能对设定的终端或终端组等进行随机接入控制调整,通过向这些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实现对这些终端的随机接入控制,从而降低当前随机接入的负荷,保证了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提升系统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系统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2为现有LTE系统中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LTE系统中MAC RAR PDU的回退子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扩展的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为:网络侧确定随机接入负荷超出设定阈值时,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终端的接入控制进行调整;终端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从网络侧获取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终端用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自身原有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然后按照调整后的参数进行接入控制。其中,终端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从网络侧获取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是指终端可以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前就从网络侧获取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也可以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后,且在开始随机接入过程之前,从网络侧获取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网络侧可以是按终端的分类而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分类方式可以为:针对单个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组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类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类业务类型的终端、或者是针对漫游或非漫游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终端优先级的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业务优先级的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AC的终端、或者是针对某一ASC的终端。
网络侧通过寻呼消息(paging)、或者通过广播消息、或者通过MAC RARPDU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例如,在寻呼消息中增加新的信息单元(IE,Information Element)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在广播消息的一个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中增加新的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或者,利用MAC RAR PDU的回退子头中的保留位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或者在MAC RAR PDU的末尾(即最后一个RAR之后)增加比特位或字节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对于LTE系统,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是指AC barring factor调整因子和/或AC barring time调整因子;
对于UMTS系统,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是指动态持久级别和/或持久比例因子si。
终端用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自身原有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具体为:终端用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自身原有的接入控制参数调整,使其放大或者缩小;或者,将调整因子与被调整参数相乘、或者相加、或者替换被调整参数;
网络侧可以向上述终端分类中的一类终端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也可以向其中的多类终端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其中,对于单个终端,网络侧用所述单个终端的唯一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所述的唯一标识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系统架构演进的临时移动站标识(S-TMSI,Systemarchitecture evolution 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对于某一组终端,终端可以是成组划分的,若干终端组成一组,每一组终端有对应的组标识,网络侧用目标组(接入控制待调整的终端组)的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类终端,终端可以是按设备类型分类的,包括按终端是否是H2H终端分类,或者是否是MTC设备分类;网络侧用设备类型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类业务类型的终端,网络侧用业务类型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漫游或非漫游终端,网络侧用漫游或非漫游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终端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的终端,网络侧用某一终端的优先级或者业务的优先级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AC的终端、或者对某一ASC的终端,网络侧用AC或ASC的序号或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以LTE或UMTS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控制为例进行说明。在小区内有大量MTC设备和H2H终端。这些MTC设备包括普通接入优先级类型(例如火警报警器)和低接入优先级类型(例如智能水表、智能电表)。
首先,网络侧网元(例如基站,在LTE系统是指演进基站(eNB,EvolvedNode B),在UMTS系统是指基站(NB,Node B)根据接收到的随机接入的密度来判断接入负荷的情况,如果网络侧认为随机接入在短时间内产生拥塞状况,可动态地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当前的接入压力进行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接入负荷的确定方式有多种,如可以通过统计终端的接入成功率,或当前系统的处理负荷等,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负荷确定方式。当接入负荷超出设定阈值时,确定需要对当前的随机接入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eNB/NB向终端发送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的方式为,按终端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终端分别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可以对一种类型的终端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也可以对两种类型以上的终端一并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其中,终端的分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a)针对单个终端;
b)或者是针对某一组终端;
c)或者是针对某一类终端;
d)或者是针对某一类业务类型;
e)或者是针对漫游或非漫游终端;
f)或者是针对某一终端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
g)或者是针对某一AC的终端;
h)或者是针对某一ASC的终端。
本示例中,eNB/NB按照小区中存在的不同类终端对网络的接入压力,来判断应该对哪一类终端实施接入控制调整,或者对所有终端都实施接入控制调整。假设,eNB/NB判断小区中低接入优先级类型的终端对网络的接入压力增高,则eNB/NB可发布针对低接入优先级类型的终端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发布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a)通过寻呼消息发送:可以是在寻呼消息中增加新的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b)通过广播消息发送:可以是在广播消息的某一个SIB(除了SIB1之外)中增加新的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c)通过MAC RAR PDU(仅用于LTE系统)发送:可以是用MAC RARPDU的BI子头中的保留位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可参见图3,其中的“R”比特就是保留比特;或者可以在MAC RAR PDU的末尾(即最后一个RAR之后)增加比特位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具体可参见图4所示的MAC PDU结构。图4为本发明扩展的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对图3所示的MAC PDU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扩展,在最后一个RAR之后增加了相应的比特位,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如果采用发布方式(a),则终端可以根据监听自身对应的寻呼消息来获得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如果采用发布方式(b),则终端既可以通过自行读取广播消息来获得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也可以通过监听通知“广播消息”更改的寻呼消息来知道何时去读广播消息。
如果采用发布方式(c),则终端可以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前就去读MAC RAR PDU来获得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这种方式相对较为耗电;另一种较为节省的方式是,终端仅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后,且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读取MAC RAR PDU中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上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的发送内容包括: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的发送对象(待接入控制的终端)的标识、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也即接入控制参数的调整因子)。
如果发送对象是小区的全部终端,也就是不分终端类型,所有终端都要调整接入控制参数的话,可以不发送对象标识;
如果发送对象是某一类终端,那么就需要发送对应的标识,以使得终端可以区分是否是属于自身的消息。
或者,也可以由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应的终端类型,网络侧只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不发送接收终端的标识),符合所述事先约定类型的终端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根据前面所述,分类方式包括:
其中,对于单个终端,网络侧用所述单个终端的唯一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所述的唯一标识可以是IMSI、S-TMSI;
对于某一组终端,终端可以是成组划分的,若干终端组成一组,每一组终端有对应的组标识,网络侧用目标组(接入控制待调整的终端组)的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类终端,终端可以是按设备类型分类的,包括按终端是否是H2H终端分类,或者是否是MTC设备分类;网络侧用设备类型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类业务类型的终端,网络侧用业务类型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漫游或非漫游终端,网络侧用漫游或非漫游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终端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的终端,网络侧用某一终端的优先级或者业务的优先级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对于某一AC的终端、或者对某一ASC的终端,网络侧用终端所属的AC或ASC的序号或对应的标识对接入控制调整参数进行标识。
网络侧发送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的分类方法可以采用一类、也可以采用多类、或者是多类的组合。采用哪种分类方法应当由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
如果只采用一类,以“针对某一终端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的方法为例,网络侧和终端可以约定定义:标识=1代表低优先级终端;标识=0代表非低优先级终端;同样的方法可以适用在其他分类方式上;
如果采用多类,以采用了“针对某一类终端”和“针对某一终端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的方法为例,网络侧和终端可以约定定义:约定2个对象标识(标识A和B),标识A=1代表低优先级终端;标识A=0代表非低优先级终端;标识B=1代表非H2H终端;标识B=0代表H2H终端;同样的方法可以适用在其他分类方式上;
如果采用多类的组合,以“针对某一终端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的方式为例,网络侧和终端可以约定定义:标识=0代表低优先级非H2H终端,标识=1代表低优先级H2H终端,标识=2代表非低优先级非H2H终端,标识=3代表非低优先级H2H终端;同样的方法可以适用在其他分类方式上;
网络侧也可以和终端事先约定所发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对应的类型,网络侧可以不发标识,只发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只有符合事先约定的类型的终端才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对于LTE系统,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指AC barring factor调整因子和/或ACbarring time调整因子;
eNB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终端对网络侧带来的接入拥塞的影响的大小来决定对哪一类终端进行接入控制的调整,eNB可根据拥塞的严重情况来自由选择仅对AC barring factor或者AC barring time中的一个进行调整(例如拥塞情况中等,或者其中一个参数设置不符合当前拥塞情况),或者对两个参数都进行调整(例如当接入拥塞情况较为严重时)。
表3是对AC barring factor和AC barring time一起调整的设置例子:
调整因子序号 | AC barring factor调整因子 | AC barring time调整因子 |
0 | 1.0 | 1 |
1 | 0.8 | 2 |
2 | 0.5 | 4 |
3 | 0.3 | 8 |
4 | 0.1 | 16 |
... | ... | ... |
表3
当然,如果要对AC barring factor和AC barring time分别进行调整,那么可以为二者各设置一个调整因子表。表3的对应关系由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eNB根据接入拥塞情况选择对某一类型的终端进行接入控制调整,假设此时eNB判断当前的接入拥塞正在增大,而且已经接入成功的终端中,低优先级(Low priority)的终端的比例超过了eNB的某个预设门限,则eNB认为当前的接入控制参数不再适用于Low priority的终端,需要调整。
eNB根据当前拥塞情况的级别(例如eNB可以根据同一时间检测到的随机接入前缀的数量来判断接入密度,从而可以估计出拥塞严重的级别)来选择调整因子,假设eNB选择对AC barring factor和AC barring time都进行调整,且选择的调整因子为:
AC barring factor调整因子=0.1;AC barring time调整因子=16;
则eNB将调整因子序号4以及Low priority类型标识下发给终端。Lowpriority类型的终端依据表3查询到对应的调整因子后对现有的ACB参数进行调整。
例如:现有的ACB参数(即终端之前获取或配置的接入控制参数)设置为:
AC barring factor=0.9;AC barring time=4秒;
终端调整方法为:将调整因子与被调整参数相乘、或者相加、或者替换被调整参数,表3就是一个将调整因子与被调整参数相乘的例子。
Low priority类型的终端最终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为:
AC barring factor=0.9×0.1=0.09;
AC barring time=4秒×16=64秒;
根据不同的调整方法,网络侧也可以和终端约定其他形式的调整因子表。只要符合终端用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自身原有的接入控制参数调整,使其放大或者缩小的原则即可。
对于UMTS系统,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指动态持久级别N和/或持久比例因子si。和上述LTE系统的例子类似,NB可以根据接入拥塞情况自由选择仅对N或者si中的一个进行调整,或者对两个调整参数都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就不再重复举例,可参照上面LTE系统的例子。
终端收到上述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后,若确定是和自身对应的,则根据和网络侧约定的调整方法对自身原有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接入控制过程。
本发明同时记载了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系统,应用于M2M系统中,其中,
网络侧,用于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终端,用于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其中,所述终端发起随机接入之前,为,所述终端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前;或者,所述终端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后,且在开始随机接入过程之前。
本发明的终端接入控制调整系统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对终端进行分类,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所述终端类型为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单个终端、某一组终端、某一类终端、发起某一业务类型的终端、漫游终端、非漫游终端、某一接入优先级的终端、某一接入等级的终端、某一接入服务等级的终端、某一业务优先级的终端。
上述网络侧进一步用于,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时,对应携带有接入控制待调整终端/终端组/终端类型/业务/业务类型/漫游/非漫游/业务优选级/终端优先级的标识;终端按照自身类型接收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或者,在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应的终端类型后,网络侧进一步用于,仅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符合所述事先约定类型的终端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上述网络侧进一步通过寻呼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或MAC RAR 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其中,在LTE系统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接入等级限制因子的调整因子和/或接入等级限制时间的调整因子;
在UMTS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动态持久级别的调整因子和/或持久比例因子的调整因子。
在LTE系统中,所述网络侧为演进基站;在UMTS中,所述网络侧为基站。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终端接入控制调整系统是为实现前述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而设置的,上述系统中的各网元及其连接关系都与现有网络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的消息有所不同,网络侧触发接入控制调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终端接收到相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后所实现的接入控制方式也有所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终端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起随机接入之前,为,所述终端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前;或者,所述终端在产生触发随机接入的事件之后,且在开始随机接入过程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对终端进行分类,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所述终端类型为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单个终端、某一组终端、某一类终端、发起某一业务类型的终端、漫游终端、非漫游终端、某一接入优先级的终端、某一接入等级的终端、某一接入服务等级的终端、某一业务优先级的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时,对应携带有接入控制待调整终端/终端组/终端类型/业务/业务类型/漫游/非漫游/业务优选级/终端优先级的标识;终端按照自身类型接收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或者,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应的终端类型,网络侧仅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符合所述事先约定类型的终端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寻呼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随机接入响应协议数据单元MAC RAR 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通过寻呼消息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在寻呼消息中增加新的信息单元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述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所述网络侧通过广播消息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在广播消息的一个系统信息块SIB中增加新的IE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述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所述网络侧通过MAC RAR 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
利用MAC RAR PDU的回退子头中的保留位或在MAC RAR PDU的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RAR之后新增比特位或字节来承载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所述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所述MAC RAR PDU。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接入等级限制因子的调整因子和/或接入等级限制时间的调整因子;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动态持久级别的调整因子和/或持久比例因子的调整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为:
终端利用所获取的接入控制参数的调整因子对接入控制参数调整进行放大或者缩小;
或者,终端利用所获取的接入控制参数的调整因子与被调整的接入控制参数作相乘、或相加运算;或替换被调整的接入控制参数。
9.一种终端接入控制调整系统,包括网络侧和终端;其特征在于,
网络侧,用于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终端,用于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根据从网络侧获取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接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得到的接入控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对终端进行分类,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所述终端类型为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单个终端、某一组终端、某一类终端、发起某一业务类型的终端、漫游终端、非漫游终端、某一接入优先级的终端、某一接入等级的终端、某一接入服务等级的终端、某一业务优先级的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进一步用于,按终端类型对至少一类终端发布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时,对应携带有接入控制待调整终端/终端组/终端类型/业务/业务类型/漫游/非漫游/业务优选级/终端优先级的标识;终端按照自身类型接收对应的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或者,在网络侧和终端事先约定接入控制调整参数对应的终端类型后,网络侧进一步用于,仅发送接入控制调整参数,符合所述事先约定类型的终端接收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进一步通过寻呼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或MAC RAR PDU向终端发布接入控制调整参数;
其中,在LTE系统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接入等级限制因子的调整因子和/或接入等级限制时间的调整因子;
在UMTS中,所述接入控制调整参数为动态持久级别的调整因子和/或持久比例因子的调整因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83983.6A CN102740493B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83983.6A CN102740493B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40493A true CN102740493A (zh) | 2012-10-17 |
CN102740493B CN102740493B (zh) | 2017-03-29 |
Family
ID=4699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83983.6A Active CN102740493B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40493B (zh)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2948A (zh) * | 2012-11-08 | 2013-02-13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装置和数据通信方法 |
WO2014082454A1 (zh) * | 2012-11-30 | 2014-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4121599A1 (zh) * | 2013-02-08 | 2014-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递蜂窝网络负荷信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
WO2015103874A1 (zh) * | 2014-01-09 | 2015-07-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非竞争随机接入方法、节点、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5792382A (zh) * | 2016-05-24 | 2016-07-2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acb的海量终端接入过载控制方法 |
CN106982470A (zh) * | 2017-02-21 | 2017-07-25 | 北京邮电大学 | 网络接入方法、mtc设备及基站 |
WO2017129012A1 (en) * | 2016-01-26 | 2017-08-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mergency call prioritization |
CN107734708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770809A (zh) * | 2016-08-22 | 2018-03-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数据包发送的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
CN107846671A (zh) * | 2016-09-19 | 2018-03-2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动态接入控制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
CN108282751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8811119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5163334B (zh) * | 2015-07-10 | 2018-1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Lte小区支持最大用户数能力的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
WO2019029568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19205893A1 (zh) * | 2018-04-28 | 2019-10-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10519781A (zh) * | 2019-08-28 | 2019-11-29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Rrc时限调整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691420A (zh) * | 2019-09-30 | 2020-01-14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防作弊随机数的新型物联网接入方式 |
WO2020029173A1 (en) * | 2018-08-09 | 2020-02-13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random access |
CN112218382A (zh) * | 2019-07-12 | 2021-01-12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
CN113068270A (zh) * | 2018-09-21 | 2021-07-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
WO2022198420A1 (zh) * | 2021-03-22 | 2022-09-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接入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WO2022257803A1 (zh) * | 2021-06-11 | 2022-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6367351A (zh) * | 2023-04-20 | 2023-06-30 | 东南大学 | 一种波束空间大规模机器型通信接入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492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限制接入类型的方法 |
-
2011
- 2011-04-02 CN CN201110083983.6A patent/CN1027404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492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限制接入类型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UAWEI, HISILIC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2 R2-106297》", 19 November 2010 * |
Cited B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2948A (zh) * | 2012-11-08 | 2013-02-13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装置和数据通信方法 |
WO2014082454A1 (zh) * | 2012-11-30 | 2014-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4121599A1 (zh) * | 2013-02-08 | 2014-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递蜂窝网络负荷信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
WO2015103874A1 (zh) * | 2014-01-09 | 2015-07-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非竞争随机接入方法、节点、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US10271355B2 (en) | 2014-01-09 | 2019-04-23 | Zte Corporation | Non-conten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node,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CN105163334B (zh) * | 2015-07-10 | 2018-1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Lte小区支持最大用户数能力的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
WO2017129012A1 (en) * | 2016-01-26 | 2017-08-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mergency call prioritization |
CN108476396A (zh) * | 2016-01-26 | 2018-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紧急呼叫优先 |
CN105792382A (zh) * | 2016-05-24 | 2016-07-2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acb的海量终端接入过载控制方法 |
CN107734708B (zh) * | 2016-08-12 | 2023-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734708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8811168A (zh) * | 2016-08-12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1291039B2 (en) | 2016-08-12 | 2022-03-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7770809A (zh) * | 2016-08-22 | 2018-03-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数据包发送的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
CN107770809B (zh) * | 2016-08-22 | 2022-0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数据包发送的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
CN107846671A (zh) * | 2016-09-19 | 2018-03-2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动态接入控制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
CN107846671B (zh) * | 2016-09-19 | 2020-12-11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动态接入控制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
US11057824B2 (en) | 2017-01-06 | 2021-07-06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CN108282751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82470A (zh) * | 2017-02-21 | 2017-07-25 | 北京邮电大学 | 网络接入方法、mtc设备及基站 |
CN108811119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8811119B (zh) * | 2017-05-05 | 2021-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
WO2019029568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20210084691A1 (en) * | 2018-04-28 | 2021-03-18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 Control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
CN110418371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WO2019205893A1 (zh) * | 2018-04-28 | 2019-10-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10418371B (zh) * | 2018-04-28 | 2021-08-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US11805553B2 (en) * | 2018-04-28 | 2023-10-31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 Control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
WO2020029173A1 (en) * | 2018-08-09 | 2020-02-13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random access |
CN113068270A (zh) * | 2018-09-21 | 2021-07-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
US12052752B2 (en) | 2018-09-21 | 2024-07-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Loa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
CN112218382A (zh) * | 2019-07-12 | 2021-01-12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
CN110519781B (zh) * | 2019-08-28 | 2022-09-16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Rrc时限调整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19781A (zh) * | 2019-08-28 | 2019-11-29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Rrc时限调整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691420A (zh) * | 2019-09-30 | 2020-01-14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防作弊随机数的新型物联网接入方式 |
WO2022198420A1 (zh) * | 2021-03-22 | 2022-09-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接入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WO2022257803A1 (zh) * | 2021-06-11 | 2022-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6367351A (zh) * | 2023-04-20 | 2023-06-30 | 东南大学 | 一种波束空间大规模机器型通信接入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40493B (zh) | 2017-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40493B (zh) | 终端接入控制调整方法及系统 | |
USRE49136E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extended accessing bar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Arouk et al. | Group paging-based energy saving for massive MTC accesses in LTE and beyond networks | |
EP2929747B1 (en) | Overload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EP2425549B1 (en) | Rach-specific informaiton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548012B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 |
US9408236B2 (en) |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and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and device therefor | |
WO2012024996A1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 |
US20120033613A1 (en) | Enhanced rach design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 |
US20140171061A1 (en) | Network access delay for eab-configured ues and/or group-based addressed ues | |
WO2012129905A1 (zh) | 随机接入过程中前导码发送功率的控制、确定方法及系统 | |
WO2012041112A1 (zh) | 功率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
WO2012083741A1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 |
CN109391905B (zh) | 寻呼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 |
CN102238689B (zh) |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2740374A (zh) | 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heng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adio access network overloading from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in LTE-A networks | |
CN102469554A (zh) |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终端 | |
KR101845558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그룹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랜덤 액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
Arouk et al. | On improving the group paging method for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 | |
KR101707163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랜덤 액세스 제어 및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장치 | |
Omidvar et al. | A contention resolution scheme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M2M traffic in LTE networks | |
Lu et al. | Dynamic random access slots configuration algorithm for interactive broadcasting system | |
CN107087271A (zh)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