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432B -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432B
CN102740432B CN201210104852.6A CN201210104852A CN102740432B CN 102740432 B CN102740432 B CN 102740432B CN 201210104852 A CN201210104852 A CN 201210104852A CN 102740432 B CN102740432 B CN 102740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receiver
control method
power control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48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0432A (zh
Inventor
庄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40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0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7Power control of multicas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25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improving S/N by matching impedance, noise reduction, gain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上述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内的发射器,通信系统包含发射器与多个接收器,发射器经多个向外链接耦接到多个接收器,上述方法包含:从多个接收器收集多个向外链接的多个信道特性,以及/或对应上述多个接收器的上述多个向外链接的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以及根据多个信道特性及/或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决定多个接收器中的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本发明能达到更好的功率效率,更高传输量以及更低的电磁辐射,且避免引入隐藏节点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尤指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器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能够为每一个接收器产生优化的功率回退水平(optimal power cutback level),以便在不引入隐藏节点(hidden-node)问题的情况下有效地将传输量最大化并增加功率效率。
背景技术
传输功率回退技术(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technology)是用于增加传输量或是减少功率消耗或电磁辐射而提出的。可是,如何决定传输功率回退水平(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level)对通信系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会有隐藏节点问题。
具体地,因为接收器的模数(A/D)转换器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的动态范围是有限的,传输功率频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的调整,总计传输功率的调整(aggregate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或者增益尺度的调整(gain scaling adjustment)会在接收端子载波的部分上产生更好的SNR。因此,接收器的传输量会增加。
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A与图1B。图1A是电力线通信系统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non-flat transmit PSD mask)的示意图。其中PSD掩模对应的不同频带分别为-55、-85及-120dBm/Hz。图1B是使用如图1A中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时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SNR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为了符合国家标准,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PSD掩模可以不是平坦的,而且一些有效子载波(active subcarriers)的PSD掩模可以比其他的有效子载波的PSD掩模要低,例如,高频带的PSD掩模要比低频带的PSD掩模低。在一些例子中,当没有如图1A中的传输PSD调整时,接收器的模拟自动增益控制(AGC)设置在所有频道(frequency tones)上不能驱动超过A/D转换器的量化噪声水平的信道噪声,这是由于A/D转换器的动态范围有限所致。因此,如图1B所示,具有低参考PSD的那些子载波具有较低SNR(低于25dB部分)。换句话说,因为低频带的信号具有高传输功率,因此AGC可以仅仅提供低增益来防止A/D转换器的饱和,而高频带的信号具有低传输功率,因此不能够被AGC用高增益来放大,所以具有低SNR。
另外,请参考图1C与图1D。图1C是应用低频带传输功率回退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的示意图,其中对应PSD掩模的不同频带分别为-65、-85及-120dBm/Hz。图1D是使用如图1C所示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接收器接收信号的SNR示意图。如图1C所示,如果使用了低频带传输功率回退(低于10dBm),可以大幅改善低参考PSD掩模的子载波的SNR(高于10dB)。换句话说,如果减少低频带的信号传输功率,AGC可以提供更高增益而不使A/D转换器饱和,因此,高频带的信号能够得到更高的SNR。
从上可知,发射器需要知道能使传输功率回退的好处最大化的功率回退水平。可是,不恰当(careless)的传输功率回退可导致隐藏节点的问题,就是发出的封包可能被一些远处节点(distant node)所干扰,而远处节点并不能够侦听到从封包发射器传来的信号,因为从封包发射器传来的信号传输功率衰减太多,远处节点由于路径损耗已经无法侦听到。
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E,其是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服务单元(BasicService Set,BSS)10的示意图。如图1E所示,BSS 10包含BSS管理器BM1,以及通信站A-D,其中通信站A-D都与BSS管理器BM1(也是一个通信站)联系。在这种配置下,当通信站A传输封包给通信站B时,“隐藏节点”的问题就会出现,就是说,BSS 10中的一些通信站(例如是通信站C、D或是BSS管理器BM1)可能并不知道通信站A在给通信站B传输封包,因为通信站A执行了一个不恰当的传输功率回退,通信站C、D或BSS管理器BM1不能检测到从通信站A传输给通信站B的封包。
因此,因为不恰当的传输功率回退可能会导致隐藏节点问题,发送的封包可能会被一些不能从封包发射器侦听到信号的远处节点所干扰,所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通信系统中,如何调整接收器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并避免产生隐藏节点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上述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内的发射器,通信系统包含发射器与多个接收器,发射器经多个向外链接耦接到多个接收器,上述方法包含:从多个接收器收集对应多个向外链接的多个信道特性及/或多个接收器的多个向外链接的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根据上述多个信道特性及/或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以及决定多个接收器中的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本发明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能达到更好的功率效率,更高传输量以及更低的电磁辐射,而且避免引入隐藏节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是电力线通信系统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的示意图。
图1B是使用如图1A中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时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SNR示意图。
图1C是应用低频带传输功率回退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的示意图。
图1D是使用如图1C所示的非平坦传输PSD掩模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接收器接收信号的SNR示意图。
图1E是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服务单元10的示意图。
图2是通信系统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的示意图。
图3是发射器TX与接收器RXa之间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30的操作序列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发射器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封包5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其是通信系统的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的示意图。通信系统较佳地为电力线通信系统,且包含多个通信站,例如,通信系统是如图1E中所示的BSS且多个通信站包含BSS管理器BM1与通信站A-D。每一通信站轮流当发射器TX或者是接收器RX1-RXn中的一个,因为在电力线通信系统中每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通信站发送数据。发射器TX能够经对应的向外链接L1-Ln耦接到接收器RX1-RXn。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包含下列的步骤:
步骤200:开始。
步骤202:接收器RX1-RXn中每一个对每一个对应的向外链接L1-Ln执行信道估计来得到各向外链接的信道特性,并回应信道特性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uggested 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level)SPBL1n给发射器TX。
步骤204:发射器TX在从接收器RX1-RXn处收集到信道特性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之后,决定一个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ew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level)NPBL;其中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是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中的最低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步骤206:结束。
根据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接收器RX1-RXn中的接收器RXa对向外链接L1-Ln中的对应向外链接La执行信道估计来得到各向外链接的信道特性,并回应向外链接La的信道特性CC1a给发射器TX,其中信道特性CC1a可包含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a,该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a能够将向外链接La的功率效率最大化。其中信道特性是接收器利用频道图(tonemap)信息或比特加载(bitloading)信息来推算由发射器到接收器的上述多个信道特性。接着,发射器TX在从接收器RX1-RXn收集向外链接L1-Ln的信道特性之后决定一个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其中信道特性也可以包含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且其中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可以是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中的最低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这种情形下,因为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是从接收器RX1-RXn收集到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中最低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发射器TX能利用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与对应频道图NTM来继续传输,使得所有的接收器RX1-RXn能侦听到传输的封包。结果,本发明通过考虑从发射器TX发出的所有向外链接L1-Ln的路径损耗,能够使传输功率回退的好处最大化,能增加功率效率与提高资料速率,同时还避免了隐藏节点的问题。
可以注意到,一个向外链接的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可以针对每一个频道(特定频率)、每一个频带(一组频道)都不同,或者是针对一整个频带都一样,因为传输功率回退的好处在某些情形下能够通过仅对某些频道减少传输功率来达到,举例来说这些情形是,在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低频带(<30MHz)的信道衰减或传输功率减少后,接收器RXa确定接收的探测封包(sounding packets)仅在特定频率或者一个范围的频道内的功率是高的。
具体来说,发射器TX根据当前传输功率回退水平(current transmissionpower back-off level)CPBL来启动探测进程(sounding procedure)SP1,先将探测封包SPT1发送到接收器RXa,然后接收器RXa估计信道特性CC1a,其中信道特性CC1a包含当前传输功率回退水平CPBL的频道图CTM与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a,接收器RXa接着用信道特性CC1a回应发射器TX。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探测进程SP1是由发射器TX因信道估计而启动的第一轮探测进程,则当前传输功率回退水平CPBL是零,也就是说,发射器TX根据规则以全传输功率(full transmission power)启动探测进程SP1,来发送探测封包SPT1给接收器RXa
接着,为了得到用来决定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的足够的信道信息,而同时又避免隐藏节点的问题,由发射器TX收集的多个信道特性,及/或用于决定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最好是所有向外链接L1-Ln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n,但也可以是在一个时限内收集部分向外链接L1-Ln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或者也可以是部分超出某个阈值的向外链接L1-Ln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然后,如果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与当前传输功率回退水平CPBL不同,发射器TX能根据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来启动探测进程SP2,发送探测封包SPT2给接收器RXa,接着接收器RXa就估计信道特性CC2a,信道特性CC2a包含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的频道图NTM,也可以选择性地包含一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2a,接着接收器RXa以信道特性CC2a回应发射器TX。因此,发射器TX能利用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与对应的频道图NTM来用于后续发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2a与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不同,举例来说,当利用全传输功率(自动增益控制提供低增益)时,接收器RXa未检测到的噪声(自动增益控制提供低增益),在利用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自动增益控制提供更高增益)时能被接收器RXa检测到(自动增益控制提供更高增益),且接收器RXa建议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2a比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高,发射器TX根据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2a及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来重新启动另一轮探测进程,重新决定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
在这样的情形下,所有通信站(每一个轮流做发射器TX)用现有的探测进程逐渐累加地收集信道特性。所有通信站能维持由对应向外链接L1-Ln的接收器RX1-RXn所估计的向外链接L1-Ln信道特性的一个数据库。决定的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能够使所有接收器RX1-RXn都能侦听到发送的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当有新的通信站加入这个通信系统,每一个通信站都作为发射器TX来启动探测进程与新的通信站交互,其中新的通信站作为一个新的接收器,以来调整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新的通信站从一开始时信道特性数据库是空白的)。)链接另一端(link partners)的接收器RX1-RXn估计信道的属性,并将信息反馈给发射器TX。发射器TX收集信道特性,并决定另一个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该NPBL能够被所有的接收器RX1-RXn(包括作为接收器时的新通信站)感知到,包括作为接收器时的新通信站。新通信站也能够作为发射器TX来收集信道特性,并最终决定其自身的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结果,本发明通过考虑来自发射器TX的所有向外链接L1-Ln的路径损耗,能将传输功率回退的好处最大化,来增加功率效率与资料速率,同时还避免隐藏节点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动态传输功率的控制方法能够仅利用信道特性来执行;也能够在同时获得信道特性与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时执行;还能够在仅获得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时执行。
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请参考图3,其为发射器TX与接收器RXa之间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30的操作序列的示意图。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30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300:发射器TX根据当前传输功率回退水平CPBL启动探测进程SP1
步骤302:接收器RXa估计信道来获得信道特性,并以信道特性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a作为回应。
步骤304:发射器TX在收集到足够信道特性信息后决定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如果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与当前传输功率回退水平CPBL不同,发射器TX根据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启动探测进程SP2
步骤306:接收器RXa估计信道来获得信道特性并用信道特性及/或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的频道图NTM回应,并可以选择性地用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2a回应。
步骤308:发射器TX利用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的频道图NTM来继续传输,或者如果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2a与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不同,启动另一轮信道估计的探测进程。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进程30的具体细节可以通过参考上面说明来获得。
这种情形下,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30根据从接收器RX1-RXn收集的信道特性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通过调整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避免了隐藏节点的问题,使所有的接收器RX1-RXn都能够侦听(探测)到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
可是,从接收器RX1-RXn收集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分别表明了接收器RX1-RXn各自正确检测(也就是解调)整个封包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但并不是所有RX1-RXn接收器需要正确解调从发射器TX传输来的封包的载荷数据(payload)。举例来说,请继续参考图1E,当通信站A发送封包给通信站B时,通信站C、D和BM1能正确解调封包的报头(header)就足矣,而不需要正确解调包含载荷数据的整个封包。所以,因为封包的报头比载荷数据更强健(robust),所以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并不是最优化的。
因此,请参考图4,其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发射器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的示意图。通信系统较佳的是电力线通信系统,且包含多个通信站,例如,通信系统是如图2中的BSS,以及多个通信站是如图2中的BSS管理器BM1和通信站A-D。每一通信站轮流作为发射器TX与接收器RX1-RXn中的一个接收器,因为在电力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时刻内仅有一个通信站能发送数据。发射器TX经向外链接L1-Ln耦接到对应的接收器RX1-RXn。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从接收器RX1-RXn收集对应向外链接L1-Ln的信道特性CC31-CC3n,以及/或接收器RX1-RXn的向外链接L1-Ln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
步骤404:根据信道特性CC31-CC3n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决定接收器RX1-RXn中目标接收器RXd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llowable 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level)APBL。
步骤406:结束。
根据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通过与传输控制流程20、30类似的操作,发射器TX首先从接收器RX1-RXn,收集信道特性CC31-CC3n(例如信道特性CC1a,CC2a),及/或对应向外链接L1-Ln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例如,类似于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SPBL21-SPBL2m),以及其中信道特性CC31-CC3n可包含频道图NTM、CTM及SNR信息。接着,与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30不同的是,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可以从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11-SPBL1m中决定最低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作为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中的发射器TX根据信道特性CC31-CC3n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决定接收器RX1-RXn中的目标接收器RXd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
这种情形下,当发射器TX用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发送封包给目标接收器RXd时,接收器RX1-RXn能正确地检测到封包的报头,并且目标接收器RXd能正确地检测到封包的报头与载荷数据。结果,因为封包的报头比封包的载荷数据要强健,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可比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大。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的计算,会考虑到除目标接收器以外的接收器能正确检测上述封包的报头的能力。通过考虑从接收器RX1-RXn发出的信道特性SPBL31-SPBL3n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本发明能提高各个目标接收器RXd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从而达到更好的功率效率,更高传输量以及更低的电磁辐射,且避免引入隐藏节点的问题。
具体来说,请参考图5,其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封包50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封包50包含报头500与载荷数据502,其中报头500包含前置符号(preamble symbol)504与帧控制(Frame Control,FC)符号506。报头500比载荷数据502更强健。举例来说,当接收器回应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为-5dB,且该接收器回应的频道图表明载荷数据502载有6比特数据以及FC符号506载有2比特数据,发射器TX能用-13dB(-5-(6-2)*2=-13dB)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发送封包50,其中接收器仍旧能检测并解调封包50的报头500,也就是说除目标接收器之外的其他接收器可以用比接收载荷数据的水平降低4个比特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来仅仅检测并解调报头的数据。这种情形下,因为报头500表明封包50是给哪个接收器的,所以接收器仅需要能检测并解调封包50的报头500来避免隐藏节点问题。
以同样方式,发射器TX根据除了目标接收器RXd以外的接收器RX1-RXn的信道特性CC31-CC3n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计算除了目标接收器RXd以外的接收器RX1-RXn的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maximum detectable power back-off levels)MDPBL1-MDPBLn,以正确检测封包50的报头500。接着,发射器TX能决定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该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等于(最佳情况)或低于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maximum detectable power back-off level)MDPBL1-MDPBLn中最小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minimum detectable power back-off level)与目标接收器RXd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d两者中的较低者。这种情形下,发射器TX能用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传输封包50给目标接收器RXd,同时接收器RX1-RXn能正确检测封包50的报头500,并且目标接收器RXd能正确检测封包50的报头500及载荷数据502。结果,本发明能提高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来达到更好的功率效率、更大的传输量以及更低的电磁辐射,并避免引入隐藏节点问题。
举例来说,请继续参考图1E。假定通信站B、C、D及BM1用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分别为-20dBm,-7dBm,-5dBm与-18dBm)及相应的信道特性回应通信站A,根据传输功率控制流程20、30,通信站A决定所有通信站(通信站B、C、D与BM1)的新传输功率回退水平NPBL为-5dBm,并相应传输封包给通信站B,C,D与BM1。与此相比,根据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通信站A决定通信站B、C、D及BM1的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分别是-28dB、-15dB、-13dB和-26dB(与上面例子类似),然后决定通信站B、C、D及BM1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是-13dB、-7dB、-5dB与-13dB,也就是,各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20dB、-7dB、-5dB与-18dB)与最小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13dB)分别对比得到的较低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结果,通信站A能以较大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来传输封包给通信站B、C、D及BM1。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精神是发射器TX收集从接收器RX1-RXn发出的信道特性CC31-CC3n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来决定每个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从而增大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以达到更好功率效率,更大传输量以及更低的电磁辐射,并避免引入隐藏节点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了解如何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修改或变化而又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举例来说,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流程40可较佳实施在电力线通信系统中,但是也可实施在具有隐藏终端问题的其他通信系统中。另外,封包50并不限于图5中的格式,在短界定符(short delimiter)的情况下,帧控制符号506可以合并到前置码504中。
更进一步,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PBL能包含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llowable header 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level)以及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allowable payload transmission power back-off level)。这种情况下,发射器TX能用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传输报头500,用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传输载荷数据502,其中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等于(最好情况)或低于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MDPBL1-MDPBLn中的最小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而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等于(最好情况)或低于目标接收器RXd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d
举例来说,请继续参考图1E。与上面实施例同样的情况,也就是说,通信站B、C、D和BM1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为-20dB、-7dB、-5dBm和-18dB,通信站B、C、D和BM1的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分别是-28dB、-15dB、-13dB及-26dB,通信站A决定通信站B、C、D和BM1的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为-13dBm(-28dB、-15dB、-13dB与-26dBdBm中的最小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通信站B、C、D和BM1的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为-20dBm、-7dBm、-5dBm与-18dBm。结果,通信站A能用更高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来传输封包给通信站B、C、D和BM1。
在现有技术中,不恰当的传输功率回退会导致隐藏节点问题,以致向外发送的封包会被一些不能侦听到封包发射器的远端节点所干扰。另外,因为不是所有接收器RX1-RXn都需要正确解调从发射器TX传输的封包的载荷数据,仅仅根据接收器RX1-RXn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来决定正确解调整个封包的传输功率回退水平,这不是最佳的。
与此相比,本发明收集接收器RX1-RXn发出的信道特性CC31-CC3n及/或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SPBL31-SPBL3n,来决定各个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其中接收器RX1-RXn能正确检测封包的报头,而目标接收器RXd能正确检测封包的报头与载荷数据。因此,本发明能进一步提高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以达到更好的功率效率,更大的传输量以及更低的电磁辐射,并避免引入隐藏节点的问题。
本发明虽用较佳实施方式说明如上,然而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做的任何更动与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具体以权利要求的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内的发射器,所述通信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器与多个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经多个向外链接对应耦接到所述多个接收器,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包含:
从所述多个接收器收集对应所述多个向外链接的多个信道特性及/或所述多个接收器的所述多个向外链接的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根据所述多个信道特性及/或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决定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用所述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发送封包给所述目标接收器;以及
所述决定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的步骤还包含:
根据除所述目标接收器之外的所述多个接收器的多个信道特性及/或所述多个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计算除所述目标接收器之外的所述多个接收器的多个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以正确检测所述封包的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更包含:
所述多个接收器正确检测所述封包的报头,且所述目标接收器正确检测所述封包的所述报头与载荷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含前置符号与帧控制符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定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的步骤还包含:考虑除所述目标接收器之外的所述多个接收器正确检测所述封包的报头的能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道特性是利用频道图信息或比特加载信息来推算由所述发射器到所述多个接收器的所述多个信道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定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目标接收器的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的步骤还包含:
决定所述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等于或低于所述目标接收器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与所述多个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中最小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相比的较低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许传输功率回退水平包含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与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还包含:
用所述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传输所述封包的所述报头,以及用所述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传输所述封包的所述载荷数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许报头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等于或低于所述多个接收器的多个最大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中的最小可检测功率回退水平,以正确检测所述封包的所述报头,且所述准许载荷数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等于或低于所述目标接收器的建议传输功率回退水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为电力线通信系统。
CN201210104852.6A 2011-04-11 2012-04-11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740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74244P 2011-04-11 2011-04-11
US61/474,244 2011-04-11
US201161509582P 2011-07-20 2011-07-20
US61/509,582 2011-07-20
US13/398,854 US8855701B2 (en) 2011-04-11 2012-02-17 Dynami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US13/398,854 2012-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432A CN102740432A (zh) 2012-10-17
CN102740432B true CN102740432B (zh) 2015-04-08

Family

ID=4696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4852.6A Active CN102740432B (zh) 2011-04-11 2012-04-11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55701B2 (zh)
CN (1) CN102740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4319A1 (en) * 2011-07-05 2013-01-10 Sony Corporati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m,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641308B2 (en) * 2014-01-28 2017-05-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Determining an optimal power back-off value
US11362708B2 (en) * 2019-09-04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in normalization for a joint transmiss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313A (zh) * 2004-10-04 2007-09-12 索尼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线通信方法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5228B2 (en) 2003-03-20 2011-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04763B2 (en) 2005-04-04 2010-09-28 Current Technologies, Ll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P2073398B1 (en) 2007-12-20 2017-03-29 Sony Corporation Improved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for adaptive multi-carrier multiplexing MIMO systems
US8102787B2 (en) * 2008-06-17 2012-0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C layer timestamping approach for emerging wireless sensor platform and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US8971256B2 (en) * 2009-04-15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hoc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ntion access perio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313A (zh) * 2004-10-04 2007-09-12 索尼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线通信方法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432A (zh) 2012-10-17
US8855701B2 (en) 2014-10-07
US20120258761A1 (en)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925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hen sharing downlink bandwidth between wide area network usage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CA2519646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control during the traffic channel initialization period in a cdma network
KR101466740B1 (ko) 에너지―효율 송신을 위한 비트 레이트 및 전송 전력을 선택하는 방법
CN109714817B (zh) 使用noma和d2d组的通信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US1105125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in a user equipment or a base station
KR20070118529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인접 섹터 간섭을 고려한 전력 제어 및스케줄링 방법
CN108712747A (zh) 一种基于频谱预测的链路快速建立方法
WO2016062147A1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基站及终端
KR20110091502A (ko) 상향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시스템 및 기지국
CN101835191A (zh) 载波聚合通信系统的上行载波调度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281143A (zh) 一种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的选择式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CN101578775A (zh) 使用其它扇区干扰(osi)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59246B (zh) 一种抗干扰方法
JP5722405B2 (ja) 無線リソース再利用の決定を容易にする及び/又は行なう方法及び装置
JP2019504580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チャネル・アクセスにおけるチャネル検出しきい値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077819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02047735B (zh) 升高的专用的基准信号
JP3759390B2 (ja) ユーザ・プローブ信号の強さを調節することによりユーザのアクセス遂行能力を改善する方法
CN102740432B (zh) 动态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N102821428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US10104687B2 (en) Link aware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N104283830B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方法
EP240823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st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188550A (zh) 数据发送方法、无线接入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i et al.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with realistic reporting chan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AN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ALINK TECHNOLOGY INC.

Effective date: 201407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09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MediaTek.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Ralink Technology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