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8850B - 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8850B
CN102738850B CN201110284082.3A CN201110284082A CN102738850B CN 102738850 B CN102738850 B CN 102738850B CN 201110284082 A CN201110284082 A CN 201110284082A CN 102738850 B CN102738850 B CN 102738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ell
fixture
plate
projection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40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8850A (zh
Inventor
尹熙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8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8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8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88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所述夹具根据二次电池的类型适应性地被使用。所述夹具包括:框架,包括下板和从所述下板延伸的至少一个侧板;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下板上以能够水平移动并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底部;和供电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以能够水平移动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

Description

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4月1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34193的优先权及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电池。二次电池被安装在夹具中以然后被连接到外部供电装置以进行充电。
由于二次电池的长度和尺寸根据类型而变化,所以夹具根据二次电池的类型适应性地被使用,导致使用夹具进行的充电操作不方便。
此外,由于需要适应二次电池的类型的单独的夹具,所以必然引起高的充电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能够根据二次电池的类型适应性地被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夹具的充电装置,其能够根据二次电池的类型适应性地被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夹具,包括:框架,包括下板和从所述下板延伸的至少一个侧板;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下板上以能够水平移动并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底部;和供电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以能够水平移动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
所述支撑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单元,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下部的一侧;和第二支撑单元,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下部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可以具有块状,多个第一基台可以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二表面的顶端到底端连续地形成。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以具有块状,多个第二基台可以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第一表面的顶端到底端连续地形成。
所述二次电池可以具有长侧表面和短侧表面,并且用于防止所述二次电池膨胀的防膨胀板可以被附接到所述长侧表面,所述第一基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且所述第二基台可以包括形成在其顶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所述防膨胀板的底部边缘可以装配到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中。
所述下板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凹槽,所述两个第一凹槽沿所述下板的纵向方向形成在所述下板的顶面上的横向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底部的第一突起,并且所述第一突起可以被联接到所述两个第一凹槽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在所述下板的所述一侧水平移动。
所述下板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凹槽,所述两个第二凹槽沿所述下板的纵向方向形成在所述下板的顶面上的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以可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底部的第二突起,并且所述第二突起可以被联接到所述两个第二凹槽之一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在所述下板的所述另一侧水平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固定到所述下板的第一固定机构。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固定到所述下板的第二固定机构。
所述下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两个第一凹槽之间以与所述两个第一凹槽平行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固定突起和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具有纵向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突起,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杆可以被联接到所述第三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被固定到所述下板。
所述下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两个第二凹槽之间以与所述两个第二凹槽平行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可以包括第二固定突起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沿竖直方向形成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固定突起,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杆可以被联接到所述第四凹槽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被固定到所述下板。
所述供电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供电单元,位于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第一端子;和第二供电单元,位于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的另一侧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移动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的所述一侧以能够水平移动;和第一连接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单元中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第一端子。
所述侧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侧面联接部,从所述侧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的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突出以彼此对应,并具有水平形成的第一侧面联接孔;第二侧面联接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联接部分隔开预定距离、在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突出并具有水平形成的第二侧面联接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一侧面联接孔和所述第二侧面联接孔。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辅助板,所述第一基板被成形为中空的并包括面向所述侧板的表面上的第一基板突起和第二基板突起,所述第一基板突起和所述第二基板突起从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的对应于第一侧面联接部和第二侧面联接部的位置突出,并具有水平形成的第一联接孔和第二联接孔,部分打开的第一开口形成在与具有所述第一联接孔的所述表面相反的表面上,第一辅助板联接到所述第一开口并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一联接孔,并且所述第二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二联接孔。
所述第一辅助板可以包括:第一内板,位于中空状的所述第一基板内并上下移动;和第一突出板,与所述第一内板的一部分交叉延伸并突出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纵向的第一突出板通孔可以被形成在所述第一突出板的一部分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电缆连接单元和第一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突出板的上部上并连接到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的电缆,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单元的底面延伸并突出通过所述第一突出板通孔。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可以包括:第二移动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的所述另一侧以能够水平移动;和第二连接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单元上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二基板成形为中空的并包括第三基板突起和第四基板突起以及部分打开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基板突起和所述第四基板突起形成在面向所述侧板的表面上,从在所述相同竖直轴线上的对应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部和所述第二侧面联接部的位置突出,并具有水平延长的第三联接孔和第四联接孔,并且部分打开的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与具有所述第三联接孔的所述表面相反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辅助板联接到所述第二开口并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第三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三联接孔,并且所述第四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四联接孔。
所述第二辅助板可以包括:第二内板,位于中空的所述第二基板中并上下移动;和第二突出板,延伸以与所述第二内板的一部分正交并突出通过所述第二开口。
纵向延长的第二突出板通孔可以被形成在所述第二突出板的一部分处,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可以包括第二电缆连接单元和第二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单元固定到所述第二突出板的上部并连接到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的电缆,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单元的底面延伸并突出同时延伸通过所述第二突出板通孔。
所述夹具可以进一步包括中心支撑单元,所述中心支撑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并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中心。
所述中心支撑单元可以具有块状,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高度的侧部。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括夹具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腔室;和安装在所述腔室中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能够根据二次电池的类型适应性地被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的是,由于通过该详细说明而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所以详细说明和特定实例在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同时仅例示性地给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在下文中仅用于例示而给出的详细说明而更完整地被理解,因此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夹具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3为示出二次电池被放置在图1所示的夹具中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
首先,二次电池能够根据壳体的形状分为棱柱型、袋型和圆柱型。在以下说明中,本发明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关于棱柱形二次电池10进行说明。棱柱形二次电池1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上部的一侧的第一端子12a和形成在其上部的另一侧的第二端子12b,但不限于此。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夹具的分解透视图,而图3为示出二次电池被放置在图1所示的夹具中的透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100可以包括框架110、支撑单元120和供电单元13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100可以进一步包括中心支撑单元150。
支撑单元120支撑二次电池10的底端的相反侧,而与取决于二次电池10的类型的尺寸无关。供电单元130接触二次电池10的端子12并向二次电池10供电,而与取决于二次电池10的类型的端子12a与端子12b之间的距离无关。
接纳支撑单元120、供电单元130和中心支撑单元150的框架110可以包括下板111和侧板114。
下板111可以包括下板主体112和凹槽113。
下板主体112可以成形为矩形板状。
凹槽113形成在下板主体112的顶面上,并且支撑单元120被能够移动地连接到凹槽113。凹槽113可以包括第一凹槽113a、第二凹槽113b、第三凹槽113c和第四凹槽113d。
第一凹槽113a位于下板主体112的顶面上的横向中心线的一侧,并包括沿下板主体112的纵向方向形成的两个凹槽。也就是说,第一凹槽113a沿下板主体112的纵向形成为两排。
第二凹槽113b位于下板主体112的顶面上的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并包括沿下板主体112的纵向方向形成的两个凹槽。也就是说,第二凹槽113b对应于第一凹槽113a沿下板主体112的纵向形成为两排。
第三凹槽113c与第一凹槽113a平行,并可以形成在第一凹槽113a之间以与第一凹槽113a相邻。
第四凹槽113d对应于第三凹槽113c形成,以与第二凹槽113b平行并可以形成在第二凹槽113b之间。
支撑单元120被连接到第一凹槽113a、第二凹槽113b、第三凹槽113c和第四凹槽113d,这将随后在对支撑单元120的说明中更详细地说明。
侧板114被成形为从下板主体112的一侧延伸以与下板主体112交叉的板状。
侧板114可以包括第一侧向连接部件、即侧面联接部115、第二侧向连接部件、即侧面联接部116和支撑杆117。另外,侧板114可以进一步包括侧孔118和侧面固定单元119。
第一侧向连接部件115以第一高度形成。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一侧向连接部件115关于侧板114的纵轴线、即纵向中心线从侧板114的一侧和另一侧突出。另外,第一侧向连接部件115具有沿水平方向形成的第一侧向连接孔、即第一侧面联接孔115a。
第二侧向连接部件116以低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形成。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二侧向连接部件116关于侧板114的纵轴线、即纵向中心线从侧板114的一侧和另一侧在与第一侧向连接部件115相同的竖直轴线上突出。另外,第二侧向连接部件116具有沿水平方向形成的第二侧向连接孔、即第二侧面联接孔116a。
支撑杆117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117a和第二支撑杆117b。
第一支撑杆117a穿过第一侧向连接部件115的第一侧向连接孔115a,并且第二支撑杆117b穿过第二侧向连接部件116的第二侧向连接孔116a。
若干侧孔可以形成在侧板114上。侧孔118防止二次电池10的温度在二次电池10的充电期间上升,并减轻夹具100的重量以方便夹具100的移动。
侧面固定单元119可以为孔或凹槽,并且若干侧面固定单元可以形成在侧板114上。侧面固定单元119固定能够移动地安装在侧板114上的供电单元130,这将随后关于供电单元130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支撑单元120能够水平移动地安装在下板111上以支撑二次电池10的下部。
支撑单元12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单元121和第二支撑单元125。
具有块状的第一支撑单元121位于下板111上并支撑二次电池10的下部的一侧。
更具体而言,第一支撑单元121位于下板111的横向方向、即横向中心线的一侧。另外,第一支撑单元121可以包括第一基台122和第一突起123。第一支撑单元121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机构124。
第一基台122包括从第一支撑单元121的第二表面的顶端到底端连续形成的多个第一基台,呈台阶形状。二次电池10的一侧底部的一部分被放置在第一基台122中。
另外,多个第一基台12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2a。在大容量棱柱二次电池10的情况中,二次电池10具有长侧表面和短侧表面,使防膨胀板14与二次电池10的长侧表面、即前表面和后表面接触以防止二次电池10由于从二次电池10产生的内部气体而膨胀。在此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2a被形成为对应于每个防膨胀板14的厚度,使得防膨胀板14的底部边缘被配合到第一凹部122a中,从而以更牢固的方式将二次电池10固定到第一基台122中。
第一突起123形成在第一支撑单元121的底面上并对应于形成在下板111上的第一凹槽113a。另外,第一突起123可以被形成为沿与第一基台122的纵向正交的方向延长。可以是一个第一突起123被联接到第一凹槽113a之一。
第一突起123被能够移动地配合到第一凹槽113a中。因此,由于第一支撑单元121沿第一凹槽113a移动,其能够在不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更稳定地移动。
当二次电池为了充电而安装到第一支撑单元121上时,第一固定机构124通过防止第一支撑单元121移动而将第一支撑单元121固定到下板111,从而实现稳定的充电。
第一固定机构124可以包括第一固定突起124a和第一固定杆124b。
第一固定突起124a可以形成在第一支撑单元121的一个表面上,并可以被定位为对应于第三凹槽113c。第一固定突起124a可以具有上下贯通、即纵向延伸的第一固定孔124a1。
第一固定杆124b延伸通过形成在第一固定突起124a中的第一固定孔124a1并被联接到第三凹槽113c。螺纹形成在第一固定杆124b的下部并通过螺纹联接与第三凹槽113c接合。
第二支撑单元125位于下板111中并支撑二次电池10的下部的另一侧。另外,第二支撑单元125对应于第一支撑单元121。
更具体而言,第二支撑单元125位于下板111的横向方向、即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另外,第二支撑单元125可以包括第二基台126和第二突起127。第二支撑单元125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机构128。
第二基台126包括从第二支撑单元125的第一表面的顶端到底端连续形成的多个第二基台,呈台阶形状。二次电池10的一侧底部的一部分被放置在第二基台126中。
多个第二基台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26a。第二凹部126a被形成为具有对应于每个防膨胀板14的厚度的长度,使得防膨胀板的一部分、即底部边缘被配合到第二凹部126a中,从而允许以更牢固的方式将二次电池10固定到第二基台126中。
第二突起127形成在第二支撑单元125的底面上并被形成为对应于形成在下板111上的第二凹槽113b。另外,第二突起127可被形成为沿与第二基台126的纵向正交的方向延长。
第二突起127被能够移动地配合到第二凹槽113b中。由于第二突起127沿第二凹槽113b移动,所以其能够在不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更稳定地移动。
当二次电池为了充电而被安装到第二支撑单元125上时,第二固定机构128通过防止第二支撑单元125移动而将第二支撑单元125固定到下板111,从而实现稳定的充电。
第二固定机构128可以包括第二固定突起128a和第二固定杆128b。
第二固定突起128a可以形成在第二支撑单元125的另一表面上,并可以被定位为对应于第四凹槽113d。第二固定突起128a可以具有上下延伸贯通的第二固定孔128a1。
第二固定杆128b通过形成在第二固定突起128a中的第二固定孔128a1被联接到第四凹槽113d。螺纹形成在第二固定杆128b的下部并通过螺纹联接与第四凹槽113d接合。
供电单元130被安装在侧板114上并向安装在支撑单元120中的二次电池10供电。
供电单元130包括第一供电单元131和第二供电单元136。
第一供电单元131位于侧板114的竖直轴线、即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并被电连接到二次电池10的第一端子12a。
第一供电单元131可以包括第一移动单元132和第一连接单元135。
第一移动单元132被安装为能够在侧板114的一侧水平移动。
第一移动单元132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33和第一辅助板134。
第一基板133被成形为中空的并被定位为与侧板114平行。第一基板133包括第一基板突起133a、第二基板突起133b和第一开口133c。第一基板133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板通孔133d和第一联接销133e。
第一基板突起133a和第二基板突起133b从第一基板133的面向侧板114的表面突出。另外,第一基板突起133a和第二基板突起133b分别被形成为具有对应于第一侧面联接部115和第二侧面联接部116的高度的高度,并以对应于第一侧面联接部115与第二侧面联接部116之间的间隔的间隔被形成在相同竖直轴线上。另外,第一基板突起133a和第二基板突起133b各自位于第一侧表面联接部115之间和第二侧表面联接部116之间。
水平延伸的第一联接通孔133a1和第二联接通孔133b1分别形成在第一基板突起133a和第二基板突起133b中。第一联接通孔133a1位于第一侧向连接孔115a之间,第二联接通孔133b1位于第二侧向连接孔116a之间。
第一支撑杆117a被能够移动地配合到第一基板突起133a的第一联接通孔133a1中,并且第二支撑杆117b被配合到第二基板突起133b的第二联接通孔133b1中。因此,第一基板113能够沿第一支撑杆117a和第二支撑杆117b水平移动。
第一开口133c被构成为使得第一基板133的前表面、即与具有第一联接通孔133a1的表面相反的表面的一部分被打开以打开第一基板133的内部。
第一基板通孔133d形成在对应于侧面固定单元119的高度处。第一联接销133e穿过第一基板通孔133d以随后被配合到侧面固定单元119中,从而固定第一移动单元132。
第一辅助板134被联接到第一基板133的第一开口133c并上下移动。
更具体而言,第一辅助板134包括第一内板134a和第一突出板134b。
第一内板134a位于第一基板133的内部空间中。虽然第一内板134a被形成为对应于第一基板133的内部空间,但是第一内板134a的长度短于第一基板133的内部空间的长度,从而允许第一内板134a能够滑动地上下移动。
第一突出板134b被连接到第一内板134a的一部分,并沿与第一内板134a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延伸以突出通过形成在第一基板133中的第一开口133c。第一突出板通孔134b1可以形成在第一突出板134b中。
第一辅助板134能够通过第一内板134a上下移动,并且连接到第一内板134a的第一突出板134b突出通过第一开口133c。因此,第一辅助板134的上下移动被限制在对应于第一开口133c的竖直长度的范围内。
第一辅助板134的上下移动提供用于将二次电池10安装到支撑单元100和从支撑单元100拆卸二次电池10的空间。在第一辅助板134位于第一开口133c的底端的情况中,二次电池10与供电单元130彼此接触,从而实现充电。另外,在第一辅助板134位于第一开口133c的顶端的情况中,支撑单元110与第一移动单元132之间的空间增大,从而便于二次电池的安装和拆卸。
第一连接单元135被安装到第一移动单元132中以随后被连接到二次电池10的第一端子12a。
第一连接单元135包括第一电缆连接单元135a和第一端子接触部135b。
第一电缆连接单元135a位于第一突出板134b的上部并被连接到电缆(未示出)。因此,第一电缆连接单元135a被电连接到外部供电装置(未示出)。
第一端子接触部135b从第一电缆连接单元135a的底面延伸并向下突出同时延伸通过第一突出板通孔134b1。第一端子接触部135b接触二次电池10的第一端子12a并向二次电池10供电。
第二供电单元136位于侧板114的竖直轴线、即竖直中心线的另一侧,并电连接到二次电池10的第二端子12b。
第二供电单元136可以包括第二移动单元137和第二连接单元140。
第二移动单元137被安装为能够在侧板114的另一侧水平移动。
第二移动单元137可以包括第二基板138和第二辅助板139。
第二基板138被成形为中空的并被定位为与侧板114平行。第二基板138包括第三基板突起138a、第四基板突起138b和第二开口138c。另外,第二基板138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基板通孔138d和第二联接销138e。
第三基板突起138a和第四基板突起138b从第二基板138的面向侧板114的表面突出。另外,第三基板突起138a和第四基板突起138b分别被形成为具有对应于第一侧面联接部115和第二侧面联接部116的高度的高度,并以对应于第一侧面联接部115与第二侧面联接部116之间的间隔的间隔被形成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另外,第三基板突起138a和第四基板突起138b各自位于第一侧面联接部115之间和第二侧面联接部116之间。
水平延伸的第三联接通孔138a1和第四联接通孔138b1分别形成在第三基板突起138a和第四基板突起138b中。第三联接通孔138a1位于第一侧向连接孔115a之间,第四联接通孔138b1位于第二侧向连接孔116a之间。
第一支撑杆117a被能够移动地配合到第三基板突起138a的第三联接通孔138a1中,并且第二支撑杆117b被配合到第四基板突起138b的第四联接通孔138b1中。因此,第二基板118能够沿第一支撑杆117a和第二支撑杆117b水平移动。
第二开口138c被构成为使得第二基板138的前表面的一部分被打开以打开第二基板138的内部。
第二基板通孔138d形成在对应于侧面固定单元119的高度处。第二联接销138e穿过第二基板通孔138d以随后被配合到侧面固定单元119中,从而固定第二移动单元137。
第二辅助板139被联接到第二基板138的第二开口138c并上下移动。
更具体而言,第二辅助板139包括第二内板139a和第二突出板139b。
第二内板139a位于第二基板138的内部空间中。虽然第二内板139a被形成为对应于第二基板138的内部空间,但是第二内板139a的长度短于第二基板138的内部空间的长度,从而允许第二内板139a能够滑动地上下移动。
第二突出板139b被连接到第二内板139a的一部分,并沿与第二内板139a正交的方向延伸以突出通过形成在第二基板138中的第二开口138c。第二突出板通孔139b1可以形成在第二突出板139b中。
第二辅助板139能够通过第二内板139a上下移动,并且连接到第二内板139a的第二突出板139b突出通过第二开口138c。因此,第二辅助板139的上下移动被限制在对应于第二开口138c的竖直长度的范围内。
第二辅助板139的上下移动提供了用于将二次电池10安装到支撑单元100和从支撑单元100拆卸二次电池10的空间。在第二辅助板139位于第二开口138c的底端的情况中,二次电池10与供电单元130彼此接触,从而实现充电。另外,在第二辅助板139位于第二开口138c的顶端的情况中,支撑单元110与第二移动单元137之间的空间增大,从而便于二次电池的安装和拆卸。
第二连接单元140被安装到第二移动单元137中以随后被连接到二次电池10的第二端子12b。
第二连接单元140包括第二电缆连接单元140a和第二端子接触部140b。
第二电缆连接单元140a位于第二突出板139b的上部并被连接到电缆(未示出)。因此,第二电缆连接单元140a被电连接到外部供电装置(未示出)。
第二端子接触部140b从第二电缆连接单元140a的底面延伸并向下突出同时延伸通过第二突出板通孔139b1。第二端子接触部140b接触二次电池10的第二端子12b并向二次电池10供电。
第一连接单元135和第二连接单元140中的每一个根据其所连接的电缆可以为正电极或负电极。
另外,用于使第一辅助板134和第二辅助板139中的每一个的上下移动简便的操作单元141可以进一步形成在第一移动单元132和第二移动单元137的每一个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操作单元141的一个示例,连接到第一辅助板134和第二辅助板139中的每一个的把手被形成到第一基板133和第二基板138中的每一个的上部。因此,把手可以便于移动单元131的水平移动。
中心支撑单元150具有块状,并位于第一支撑单元121与第二支撑单元125之间。中心支撑单元150的每侧的高度可以等于第一基台122和第二基台126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中心支撑单元150支撑安装在支撑单元120中的二次电池10的中心,从而更稳定地支撑二次电池10。
其次,将描述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的充电装置。
该充电装置(未示出)包括腔室(未示出)和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100。
该腔室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多个充电夹具被安装在腔室的内部空间中。
由于电缆(未示出)被连接到多个充电夹具100中的每一个,充电能够在腔室中共同进行,同时提供夹具的有利效果,从而减少二次电池的充电时间。
本发明被如此描述,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能以多种方式改变。这些改变不被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修改都意欲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包括:
框架,包括下板和从所述下板延伸的至少一个侧板;
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下板上以能够水平移动并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底部;和
供电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以能够水平移动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
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支撑单元,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下部的一侧;和
第二支撑单元,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下部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下板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凹槽,所述两个第一凹槽沿所述下板的纵向方向形成在所述下板的顶面上的横向中心线的一侧;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底部的第一突起;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被联接到所述两个第一凹槽之一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在所述下板的所述一侧水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具有块状并包括多个第一基台,该多个第一基台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二表面的顶端到底端连续地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块状并包括多个第二基台,该多个第二基台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第一表面的顶端到底端连续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具有长侧表面和短侧表面,并且用于防止所述二次电池膨胀的防膨胀板被附接到所述长侧表面;
所述第一基台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且所述第二基台包括形成在其顶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并且
所述防膨胀板的底部边缘被装配到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下板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凹槽,所述两个第二凹槽沿所述下板的纵向方向形成在所述下板的顶面上的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底部的第二突起;并且
所述第二突起被联接到所述两个第二凹槽之一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在所述下板的所述另一侧水平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固定到所述下板的第一固定机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固定到所述下板的第二固定机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下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两个第一凹槽之间以与所述两个第一凹槽平行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突起和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具有纵向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突起,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杆被联接到所述第三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被固定到所述下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下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两个第二凹槽之间以与所述两个第二凹槽平行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突起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沿竖直方向形成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突起,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杆被联接到所述第四凹槽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被固定到所述下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位于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第一端子;和
第二供电单元,位于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的另一侧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第二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
第一移动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的所述一侧以能够水平移动;和
第一连接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单元中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第一端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侧板进一步包括:
第一侧面联接部,从所述侧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的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突出以彼此对应,并具有水平形成的第一侧面联接孔;
第二侧面联接部,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部分隔开预定距离、在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突出并具有水平形成的第二侧面联接孔;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一侧面联接孔和所述第二侧面联接孔,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包括:
第一基板,成形为中空的并包括面向所述侧板的表面上的第一基板突起和第二基板突起,所述第一基板突起和所述第二基板突起从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的对应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部和所述第二侧面联接部的位置突出,并具有水平形成的第一联接孔和第二联接孔,并且部分打开的第一开口形成在与具有所述第一联接孔的所述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和
第一辅助板,联接到所述第一开口并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一联接孔,并且所述第二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二联接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板包括:
第一内板,位于中空状的所述第一基板内并上下移动;和
第一突出板,与所述第一内板的一部分交叉延伸并突出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纵向的第一突出板通孔被形成在所述第一突出板的一部分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电缆连接单元和第一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突出板的上部上并连接到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的电缆,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单元的底面延伸并突出通过所述第一突出板通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
第二移动单元,安装在所述侧板的所述另一侧以能够水平移动;和
第二连接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单元上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第二端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包括:
第二基板,成形为中空的并包括第三基板突起和第四基板突起以及部分打开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基板突起和所述第四基板突起形成在面向所述侧板的表面上,从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的对应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部和所述第二侧面联接部的位置突出,并具有水平延长的第三联接孔和第四联接孔,并且部分打开的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与具有所述第三联接孔的所述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和
第二辅助板,联接到所述第二开口并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第三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三联接孔,并且所述第四联接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联接孔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通过所述第四联接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第二辅助板包括:
第二内板,位于中空的所述第二基板中并上下移动;和
第二突出板,延伸以与所述第二内板的一部分正交并突出通过所述第二开口。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纵向延长的第二突出板通孔被形成在所述第二突出板的一部分处,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二电缆连接单元和第二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单元固定到所述第二突出板的上部并连接到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电的电缆,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单元的底面延伸并突出同时延伸通过所述第二突出板通孔。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进一步包括中心支撑单元,所述中心支撑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并支撑所述二次电池的中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其中所述中心支撑单元具有块状,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高度的侧部。
20.一种包括夹具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腔室;和
安装在所述腔室中的如在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
CN201110284082.3A 2011-04-13 2011-09-22 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88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34193A KR101192059B1 (ko) 2011-04-13 2011-04-13 이차전지의 충전용 지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전용 장치
KR10-2011-0034193 2011-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8850A CN102738850A (zh) 2012-10-17
CN102738850B true CN102738850B (zh) 2015-07-29

Family

ID=4699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408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8850B (zh) 2011-04-13 2011-09-22 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92059B1 (zh)
CN (1) CN102738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9155B1 (ko) * 2013-01-30 2020-06-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충방전 시스템
KR101790639B1 (ko) * 2014-12-15 2017-10-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의 충방전 또는 테스트용 이차전지 고정 지그
KR102000283B1 (ko) * 2015-08-11 2019-07-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 테스트 장치
KR102089644B1 (ko) * 2015-12-22 2020-03-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의 충방전용 지그 시스템
KR102612163B1 (ko) * 2021-04-20 2023-12-11 주식회사 원익피앤이 이차 전지 셀 충방전용 유니버셜 지그
KR102387606B1 (ko) * 2021-09-06 2022-04-18 피닉슨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원통형 셀의 충방전용 통전 지그
KR102548613B1 (ko) * 2022-11-02 2023-06-28 최상신 캔형 전지셀의 충방전 지그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9195Y (zh) * 2006-03-28 2007-05-09 陈万军 通用充电器
CN101523688A (zh) * 2006-10-05 2009-09-02 永备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
CN101728586A (zh) * 2008-10-12 2010-06-09 麦广树 手机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3158A (ja) 1998-02-16 1999-08-27 Sony Corp 充電器
KR200225219Y1 (ko) 2000-12-28 2001-05-15 주식회사니카몬 충전기
KR200452549Y1 (ko) * 2009-11-27 2011-03-04 임영삼 다종다양한 충전 밧데리용 만능 충전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9195Y (zh) * 2006-03-28 2007-05-09 陈万军 通用充电器
CN101523688A (zh) * 2006-10-05 2009-09-02 永备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
CN101728586A (zh) * 2008-10-12 2010-06-09 麦广树 手机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8850A (zh) 2012-10-17
KR101192059B1 (ko)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8850B (zh) 用于为二次电池充电的夹具和包括该夹具的充电装置
EP2731166B1 (en) Rack for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KR101999403B1 (ko) 배터리 팩
US9559344B2 (en) Lithium battery
US9786881B2 (en) Battery pack and power supply unit
EP2624334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a compact structure
KR102037209B1 (ko) 이차 전지용 배터리 팩 조립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팩 조립 방법
US20140302369A1 (en) Battery packs for electric tools
KR101833567B1 (ko) 전지 셀 고정 기능을 갖는 충방전기용 트레이
RU2009147225A (ru)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е батареи
KR101418629B1 (ko) 이차전지 충방전용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방전 장치
JP7221994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力貯蔵装置
JP6330353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KR102505611B1 (ko) 배터리 팩
KR101211846B1 (ko) 배터리 팩
CN104466066A (zh) 电池组
US9331316B2 (en) Battery cell holder
KR20170052381A (ko) 배터리 팩
WO2019134699A1 (zh) 电池模组及汽车
JP2011249018A (ja) 電池パック用充電器
CN102738499A (zh) 用于制造电池组的装置
US9106084B2 (en) Electrical charger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15298112A (zh) 用于传送电池单体的内部托盘和包括该内部托盘的用于传送电池单体的托盘
KR101283628B1 (ko) 정션박스
US20150050526A1 (en) Support plate for protection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