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7299B - 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 Google Patents

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7299B
CN102737299B CN201110172635.6A CN201110172635A CN102737299B CN 102737299 B CN102737299 B CN 102737299B CN 201110172635 A CN201110172635 A CN 201110172635A CN 102737299 B CN102737299 B CN 1027372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stics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latform
identification system
carry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26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7299A (zh
Inventor
陈笔琪
薛铭德
王一清
蔡坤玉
郭苗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37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7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7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7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包括有一联结车、一射频辨识系统及一物流数据中心,联结车由一联结车头及一板台结合而成,且联结车头及板台上均设置有一识别标签,当联结车经过射频辨识系统时,射频辨识系统将分别读取联结车头及板台上的识别标签的识别码,且读取后的这些识别码由物流数据中心接收,并转换为一物流数据以供使用者端查询及管理。

Description

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可同时监控联结车车头所连接的板台,及板台及所载货品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载运重大对象的运输工具,大多以拖车(俗称板台)与曳引车(俗称车头)组成的联结车为主,而此联结车的主要特性即为一车头可搭配多个板台,以便于车辆的调度,节省运成本。
一般车头及板台均须领有政府机关核发的合格证照才能载运货品,然而不免有违法行为的车辆为提高获利而暗自中途并装、超载,造成载运货物损伤或危及人员安全,因此车头车号、板台编号及所载货物均应建立严密的管理机制。
目前管理追踪车头的机制,多半是使用射频辨识系统(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此技术可在产品、货物箱或实体对象等流程控管上贴上“智能型电子卷标”。甚至,“智能型电子卷标”会被直接固定配置于联结车头上,在这些货物或车头穿过安装在楼地板、房门、店内货架的无线电波读取器的附近时,读取器会自动读取电子卷标的内容,并自动将卷标内电子产品码(ElectronicProductCode,EPC)的识别码传回企业,另外,使用射频辨识系统还具有以下特色:
1.体积小:被动式RFID芯片仅0.4mm×0.4mm大小,与一颗沙粒相仿,可贴附在任何大小的商品上。
2.成本低廉:估计RFID芯片被大量应用时单颗成本降至5分美金以下。
3.不易被仿制:RFID可隐藏于货物内,除非是大型IC(集成电路)制造厂,否则无法被仿制。
4.可储存大量数据:芯片内有96bits容量,可辨识1600万种产品,680亿个不同序号,可以避免条形码方式常遭遇到的序号重复问题。
5.快速非接触式数据读取:接受器和芯片的间隔在4米内即可感应,每秒可读取250个标签,比条形码辨识快数十倍,也无需人工手持条形码机逐个扫描。
6.其它特色:可以减少人工手动操作的错误,确保质量并降低成本,提供实时数据等。
由于射频辨识系统具有上述功能及特色,因此目前常被拿来作为管理追踪车头的平台。但事实上,现今配置于联结车头的RFID芯片技术并没有办法防止业内人士置换联结车头所连接的板台,或是防止板台被业内人士中途挪用于其它用途,即如同上述所言,违法行为的车辆为提高获利通常可能会暗自中途置换板台,并将货物进行并装、超载。为避免此行为的发生,如何将追踪管理的机制落实到运轮工具的每一个环节是不得不认真研究开发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监控联结车车头所连接的板台,及板台及所载货品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系至少包括有一挂载于一联结车头的板台,其用以放置至少一件货物、一射频辨识系统及一物流数据中心。板台与货物上均设置有一识别标签,当经过设置于一第一位置的射频辨识系统时,射频辨识系统读取这些识别标签的识别码,而后再传送至物流数据中心,并转换为一物流数据以供使用者查询及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至少包括有一联结车头、一板台、一射频辨识系统及一物流数据中心,板台挂载于联结车头上,且板台与联结车头上均设置有一识别标签,当经过设置于一第一位置的射频辨识系统时,射频辨识系统读取这些识别标签的识别码,而后再传送至物流数据中心,并转换为一物流数据以供使用者查询及管理。
因此,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在导入现有门禁管理机制后,将可简化司机下车核对数据的时间,而使得过程将更为全自动化,提升核放效率,且无论出货厂商或客户端,均可借由网络至物流数据中心追踪联结车头、板台及其装载的货物的信息。而且,借由芯片配置于联结车头与板台,或板台与货物的方式,以提升数据相依性,进而提升货物检收的可靠性,一来可避免不法车辆行驶中途并装或超载的行为,二来也可让客户端直接得到出货数据,以作为自身进料或仓储管理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第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所应用的一联结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的应用例说明;
图5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应用于图2的联结车时的管理机制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第二种组成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货物检收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联结车11联结车头
111识别标签12板台
121识别标签20货物
21识别标签30射频辨识系统
40物流数据中心41物流数据库
42查询接口43管理接口
50数据处理器60企业对企业商业平台
70射频辨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以说明本发明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第一种组成示意图,以及其所应用的一联结车的示意图;图2中显示联结车10由一联结车头11及一板台12所组成,板台12挂载于联结车头11,且板台12上是用以装载货物20。图1显示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由一射频辨识系统30及一物流数据中心40所组成,而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上各设置有一识别标签111、121,当联结车头11与板台12通过设置于一第一位置的射频辨识系统30时,射频辨识系统30即读取该些识别标签111、121上的识别码,并传送这些识别码至物流数据中心40以转换为一物流数据而让使用者查询及管理。
上述识别标签111、121仅需设置在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上容易被射频辨识系统30易于读取识别码的位置即可,例如可以设置在联结车头11与板台12同一侧边,或设置在联结车头11与板台12的车牌上。
再者,联结车10除了一联结车头11搭载一板台12的典型实施例外,也有一联结车头11搭载两个或多个板台12的实施,然而无论搭载多少数量的板台12,均可在各板台12上设置识别标签121,而能供射频辨识系统30针对一台联结车10的所有组成来读取识别码,以达到更完整的物流管理。
上述物流数据中心40具有一物流数据库41、一查询接口42及一管理接口43,物流数据库41是用以记录这些识别码,而查询接口42是供使用者通过网络以查询物流数据,而管理接口43则供使用者通过网络管理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及货物20的进出及监控,也可是对紧急事件的应变处理。
上述物流数据中心40除了供使用者通过网络及查询接口42以查询物流数据外,也可直接传送至外部一数据处理器50,例如是一企业用计算机、一个人数字助理及一车用计算机,而使用者即可借由上述企业用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车用计算机以读取物流数据,而能追踪联结车头11、板台12及货物20的信息。
再者,使用者也可借由一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2B)商业平台60以对物流数据中心40追踪物流数据,而此处物流数据除了识别码以外,也可以是读取识别码时的一位置信息或一时间信息。
接着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此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处,是在于本实施例中更包括另一射频辨识系统70于一第二位置,当联结车头11与板台12通过设置于第二位置的射频辨识系统70时,再次读取这些识别标签111、121上的识别码,并传送这些识别码至物流数据中心40以产生新的一物流数据,此处物流数据也包括一位置信息或一时间信息,借由在不同位置与不同时间读取这些识别码,因而可以得知联结车头11、板台12及货物20的状态,并且能因此防止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的识别码辨识码重复或被冒用。
请参阅图4所示,为图3实施例的应用例,其中射频辨识系统30所设置的第一位置例如是工厂门口,而射频辨识系统70所设置的第二位置例如是客户门口,在此表当中,是规范联结车输送货物至各地区的时间/车速参考,例如工厂位置在高雄,客户位置在台中,那么依照参考车速行驶于国道送货时,若于早上八点发车,在未被车行中途并装或超载处理的正常情况下,应可于早上十一点半左右送抵客户,卸载货品后,应可于下午三点半抵返工厂。而由于此实施例中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均设置有识别标签111、121,因此通过射频辨识系统30、70即可对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的出入时间做记录,并可通过企业对企业商业平台60来让工厂与客户共同管理及追踪,若抵达时间或返厂时间与图4参考表有过大误差,且车行无法提出有力说明时,即可推论车行可能有其它不法行为,而导致货品载运过程具有风险,因此借由本发明的系统平台配置,而能有效地吓阻车行的不法行为。
接着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应用于图2的联结车时的管理机制流程图。如图所示,当联结车10经过出货检核站(步骤S110)时,可借由如图1或图3所示的射频辨识系统读取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的识别码(步骤S120),借以获得相关的信息以核算车辆的允许载重(步骤S140)。期间,再检核人员使用一扫描仪读取货物标签(步骤S130),以取得货物装载重量数据,若检核完成(步骤S131),系统会据此核算载重是否超出允许载重(步骤S150),在超出时要求重新装载(步骤S151),以杜绝装载超重,利于维护行车安全,最后同时将装载的产品数据与板台身份挂钩,以便于出厂门禁借由射频辨识系统取得车辆装载数量,核对数量后进行销帐放行(步骤S152),或更进一步作门禁点数的核放(步骤S160)。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第二种组成示意图,也适用于图2绘示的联结车结合。但与图1不同处在于,货物20及板台12上各设置有一识别标签21、121,当货物20与板台12通过设置于一第一位置的射频辨识系统30时,射频辨识系统30即读取这些识别标签21、121上的识别码,并传送这些识别码至物流数据中心40以转换为一物流数据而让使用者查询及管理。甚至,也得以结合配置于联结车头11的识别标签111一并进行识别码撷取作业,使得识别标签111、121、21上的识别码一并被物流数据中心转换为物流数据。
上述识别标签21、121仅需设置在货物20及板台12上容易被射频辨识系统30易于读取识别码的位置即可。联结车头11上的识别标签111也是如此,例如可以设置在联结车头11与板台12同一侧边,或设置在联结车头11与板台12的车牌上。
相似的,联结车10除了一联结车头11搭载一板台12的典型实施例外,也有一联结车头11搭载两个或多个板台12的实施,然而无论搭载多少数量的板台12,均可在各板台12及其承载的货物20设置识别标签121、21,而能供射频辨识系统30针对一台联结车10的所有组成来读取识别码,以达到更完整的物流管理。
接着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的货物检收实施例示意图,此例与图3绘示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当货物20与板台12通过设置于第二位置的射频辨识系统70时,再次读取这些识别标签21、121上的识别码,并传送这些识别码至物流数据中心40以产生新的一物流数据,此处物流数据也包括一位置信息或一时间信息,借由在不同位置与不同时间读取这些识别码,因而可以得知联结车头11、板台12及货物20的状态,并依据板台12与货物20的识别码对应状态,以防止联结车头11及板台12的识别码辨识码重复或被冒用。
借由本发明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目前的门禁核放过程将可朝向全面自动化,无需司机下车将载运货物等相关数据供门禁管制人员穿梭比对,故可提升核放效率,同时确保相关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再者,出货厂商借由网络至物流数据中心追踪联结车头、板台及货物的信息,避免不法行为的车为提高获利而中途并装或超载;另外,客户端也可借由射频辨识系统读取板台信息,通过网络而借由企业对企业商业平台取得精确出货数据,作为自身进料、仓储管理的运用。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是由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联结车头,其设置有一识别标签;
一板台,挂载于该联结车头,且该板台上也设置有一识别标签;
两射频辨识系统,分别设置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以读取所述识别标签的识别码;以及
一物流数据中心,接收来自该射频辨识系统的这些识别码,并转换为一物流数据以供使用者查询及管理;
其中,该物流数据包括读取识别码的一时间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具有以记录所述识别码的一物流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更包括有以供使用者通过网络查询所述物流数据的一查询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更包括有以供使用者通过网络管理所述联结车头、所述板台及其所载货物的进出及监控的一管理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的所述物流数据实时传送至一数据处理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为企业用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及车用计算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更通过一企业对企业商业平台将所述物流数据传送给使用者追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更包括读取识别码时的一位置信息。
9.一种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板台,挂载于一联结车头,用以放置至少一件货物,且该联结车头、该板台与该货物各设置有一识别标签;
两射频辨识系统,分别设置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以读取所述识别标签的识别码;以及
物流数据中心,接收来自该射频辨识系统的所述识别码,并转换为一物流数据以供使用者查询及管理;
其中,该物流数据包括读取识别码的一时间信息、一车辆的允许载重及一货物装载重量数据,通过该车辆的允许载重及该货物装载重量数据以核算载重是否超出允许载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具有以记录所述识别码的一物流数据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更包括有以供使用者通过网络查询所述物流数据的一查询接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更包括有以供使用者通过网络管理所述联结车头、所述板台及其所载货物的进出及监控的一管理接口。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中心的物流数据实时传送至一数据处理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为企业用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及车用计算机。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更通过一企业对企业商业平台将所述物流数据传送给使用者追踪。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数据更包括读取识别码时的一位置信息。
CN201110172635.6A 2011-04-08 2011-06-24 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Active CN1027372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2210 2011-04-08
TW100112210A TWI591552B (zh) 2011-04-08 2011-04-08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Using RF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Carry Out Logistics Load Mana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7299A CN102737299A (zh) 2012-10-17
CN102737299B true CN102737299B (zh) 2016-03-16

Family

ID=46992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2635.6A Active CN102737299B (zh) 2011-04-08 2011-06-24 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7299B (zh)
TW (1) TWI5915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0194B (zh) * 2012-12-18 2015-04-11 Univ Feng Chia Tail car identification device
CN104766390A (zh) * 2014-01-02 2015-07-08 裕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结车辆管理装置及方法
TWI650730B (zh) * 2014-07-21 2019-02-1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載送板台移動識別系統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983A (zh) * 2002-06-13 2005-10-05 纳夫科姆技术公司 移动拖车跟踪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983A (zh) * 2002-06-13 2005-10-05 纳夫科姆技术公司 移动拖车跟踪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765A (en) 2012-10-16
CN102737299A (zh) 2012-10-17
TWI591552B (zh)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Hont The cutting edge of RFI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ichael et al. The pros and cons of RFID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aza et al. Applications of RFID technology
CN100555305C (zh) 利用rf-id标签的宽带电子物流系统及其方法
US8786407B2 (en) Universal and reusable RF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CN102999828B (zh) 用于救援物资监控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977815A (zh) 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895250A (zh) 一种电子商务用物流追踪定位系统
CN103593751A (zh) 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CN104680346A (zh)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循环物流包装运营管理方法
Dolgui et al. RFID technology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ate of the art and perspectives
CN10856432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无人智能物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737299B (zh) 利用射频辨识系统进行物流载量管理的平台
KR100558829B1 (ko) 지하철을 이용한 순환식 물류 배송 처리 방법
Švadlenka et al. Application of tracking technologies in the postal system
CN1936941A (zh)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
Zhan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RFID-based on IOT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CN114936826A (zh) 一种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Möller et al. Cyber-physical vehicle tracking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us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Kadi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n Container Terminal for Speed up Clearance Process.
CN216486462U (zh) 一种物流运输远程监控系统
Erickson et al.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bridging the technology/privacy divide
Švadlenka RFID in postal and courier services
JP7259681B2 (ja) 収容器管理装置及び収容器管理システム
Khan et al.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RFID: A Literature Based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