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584A - 系统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系统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584A
CN102736584A CN2012101026033A CN201210102603A CN102736584A CN 102736584 A CN102736584 A CN 102736584A CN 2012101026033 A CN2012101026033 A CN 2012101026033A CN 201210102603 A CN201210102603 A CN 201210102603A CN 102736584 A CN102736584 A CN 102736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ymbol
router
johning knot
kno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26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市川刚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36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系统管理方法。系统具有网关装置、与网关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装置、以及与第一装置相连接且至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与第一装置相比多的第二装置。方法具备如下步骤:在装置的显示部显示包含各装置的符号的连接结构图。连接结构图是以各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致的方式使各符号相互连接,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离网关装置的符号的距离近的位置,能够辨别各装置所具有的连接接口的图。

Description

系统管理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1年4月8日申请的申请号2011-85866的日本专利申请要求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被参考引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具有通过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的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用于连接装置间的各种接口的发展,在家庭内、小型企业内各种装置相互连接。例如,个人计算机与路由器以无线方式连接,电视调谐器与路由器通过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线缆、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线缆来连接,打印机与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器)通过USB线缆来连接,该NAS与路由器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线缆来连接。
在连接有多个装置的系统中,以掌握各装置的连接结构、收集确定故障处所需的信息(错误日志等)为目的,引入了管理系统。例如,作为用于对各装置间通过LAN来连接的网络系统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提出了利用SNMP(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管理系统。
然而,利用SNMP的管理系统一般是以大型系统为管理对象的系统,引入费用高、另外使用时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因此不适于在家庭内等管理各种装置的目的。
另外,利用SNMP的管理系统将路由器、服务器之类的通过网络接口连接的装置作为管理对象,因此无法管理通过总线接口连接的装置(例如,通过HDMI相互连接的电视调谐器与电视接收器等)。特别是,在家庭内、小型企业内可能引起各成员(家属、从业人员)将各自通过总线接口连接的装置随便地与其它装置连接,因此导致管理系统无法管理的装置增加。因此,当每个连接接口的种类都引入专用的管理系统时,存在管理系统整体的引入费用变高这样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在要掌握全部的装置的连接结构的情况下必须分别操作各管理系统的操作终端,掌握连接结构需要长时间,并且针对各管理系统分别需要高度的知识。
因而,希望容易地管理以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管理方法,管理具有网关装置、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的系统,上述第一装置与上述网关装置相连接,上述第二装置与上述第一装置相连接,上述第二装置至上述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比上述第一装置至上述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多。上述方法具备如下步骤:通过获取装置来获取网关装置的结构信息、第一装置的结构信息以及第二装置的结构信息;以及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包含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以与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匹配的方式使各上述符号相互连接,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的距离近的位置,并且能够辨别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各自具有的连接接口。在该方法中,显示如相互连接各装置的符号使得与各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致、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比第二装置的符号离网关装置的符号的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的距离近的位置、能够辨别网关装置、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所具有的连接接口那样的连接结构图,因此能够容易地掌握各装置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接口,能够容易地管理以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包括: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将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更近的位置。在该方法中,能够以能更感觉地掌握的方式来进行显示各装置间的连接方式,能够提高以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的管理的容易度。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所具有的结构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装置类别的信息、表示连接接口的类别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装置的装置确定信息。在该方法中,能够根据获取的结构信息来显示连接结构图,能够容易地管理以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为: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在该连接结构图中,与各上述符号相对应地示出上述装置确定信息以及上述表示装置类别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该方法中,能够使用户简单地确定各符号所表示的装置、装置的类别。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为:在上述系统具有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以上述网关装置为起点按规定的顺序沿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各第一装置的符号。在该方法中,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网关装置连接有几台何种装置。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为: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沿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与各第一装置相连接的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从而分层地示出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各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各第二装置的符号。在该方法中,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各装置是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哪个、即到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更多的装置和到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更少的装置。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为: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沿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集中地排列示出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的类别相同的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在该方法中,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网关装置与第一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的种类数。除此之外,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每种连接接口类别存在几台装置。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包括:使作为上述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显示区域显示上述连接结构图,上述显示部中的显示区域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方向。在该方法中,能够在离各第一装置的符号沿着宽度方向相邻的位置设置显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等信息的空间。另外,在连接结构图整体大的情况下通过在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进行长度方向的滚动也能够简单地俯瞰连接结构图整体。
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是获得上述结构信息的步骤为:获取包含状态关联信息的上述结构信息,上述状态关联信息为与动作状态相关的信息,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在该连接结构图中,分别与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对应地示出上述状态关联信息。在该方法中,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的动作状态。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包括:使上述显示装置根据上述状态关联信息所表示的动作状态改变各符号的显示方式和各符号间的连接的显示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在该方法中,用户通过确认显示在连接结构图的符号的显示方式的变化以及符号间的连接的显示方式的变化,能够容易且迅速地理解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变化。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第一装置与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是网络接口或者总线接口。在该方法中,不论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是网络接口还是总线接口都能够在连接结构图中显示第二装置。因而,与使用总线接口用的管理装置和网络接口用的管理装置来管理系统的方法相比,能够抑制管理所需的成本。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也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上述系统具有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以上述网关装置为起点沿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被获取到上述结构信息的所有装置的符号;使上述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将所显示的全部符号中的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连接到与该第二装置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并且能够辨别地示出各第一装置与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以及使上述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保持各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的连接关系,并以如下顺序对各第一装置的符号重新排列示出:与多个上述第一装置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为有线的第一装置的符号相比,多个上述第一装置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为无线的第一装置的符号位于沿着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更近的位置。在该方法中,与网关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无线的第一装置的符号显示在比与网关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有线的第一装置的符号离网关装置的符号沿着规定的方向更近的位置。换句话说,与由于连接接口为有线而能够容易地辨别与网关装置之间有无连接的第一装置的符号相比,能够将由于连接接口为无线而无法容易地辨别与网关装置之间有无连接的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离网关装置的符号沿着规定的方向更近的位置。一般对于无法容易地判断与网关装置之间有无连接的装置,具有使用管理装置来掌握连接结构的要求。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满足上述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保存有当通过处理电路执行时实现系统的控制管理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命令,上述系统具有网关装置、与上述网关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装置以及与上述第一装置相连接且到上述网关装置为止经由的装置的数量与上述第一装置相比多的第二装置。上述控制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处理电路来获取网关装置的结构信息、第一装置的结构信息以及第二装置的结构信息;以及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包含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以与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匹配的方式使各上述符号相互连接,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的距离近的位置,并且能够辨别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各自具有的连接接口。根据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显示如相互连接各装置的符号使得与各装置间的连接方式一致、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比第二装置的符号离网关装置的符号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的距离近的位置、能够辨别网关装置、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所具有的连接接口那样的连接结构图,因此能够容易地掌握各装置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接口,能够容易地管理以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包括: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将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更近的位置。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所具有的结构信息包含表示装置类别的信息、表示连接接口的类别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装置的装置确定信息。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在该连接结构图中,与各上述符号相对应地示出上述装置确定信息以及上述表示装置类别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在上述系统具有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以上述网关装置为起点按规定的顺序沿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各第一装置的符号。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沿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与各第一装置相连接的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从而分层地示出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各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各第二装置的符号。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沿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集中地排列示出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的类别相同的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
在上述计算机读取可能存储介质中,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包括:使作为上述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显示区域显示上述连接结构图,其中,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方向。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的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装置管理系统、装置管理系统的动作方法、用于实现装置管理系统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了该计算机程序的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medium)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理装置的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路由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管理用PC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设备服务器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结构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步骤S215中制作的下属装置列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结构信息收集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制作处理的结果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步骤S120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步骤S910、S915的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步骤S915、S920的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步骤S920、S925的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管理用PC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结构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第4实施例中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中管理用PC的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一个例子的第1说明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1说明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2说明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3说明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4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变形例中管理用PC的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一个例子的第2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1实施例:
A1.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理装置的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该系统500具备路由器100和多个装置(设备)。更具体地说,系统500具备:路由器100、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管理用PC(个人计算机)303、无线LAN接入点304、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电视接收器321、设备服务器331、电视调谐器341、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器)332、打印机342以及电视调谐器333。系统500是用于实现各装置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各装置与连接到因特网的未图示的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并管理各装置以及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结构、动作状态的系统。
在系统500中,以路由器100为中心使用网络接口或者总线接口来连接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网络接口”意味着由IEEE802.3、IEEE802.11规定的连接接口、PLC(Power LineCommunications:电力线通信)之类的能够在多个装置间进行相互访问的连接接口,“总线接口”意味着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WHDI(Wireless Home Digital Interface:无线家庭数字接口)之类的用于对预先连接的一个装置进行访问的连接接口。因而,预先以总线接口与下级的装置(例如,电视调谐器341等)相连接的上级的装置(例如,设备服务器331等)能够对下级的装置进行访问,但是其它装置(例如,硬盘记录器301)不能直接对该下级的装置进行访问。
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管理用PC 303、无线LAN接入点304以及电视接收器321与路由器100直接无线连接。另外,设备服务器331、NAS 332以及电视调谐器333与路由器100直接有线连接。与此相对,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经由无线LAN接入点304与路由器100间接连接。另外,电视调谐器341经由设备服务器331与路由器100间接连接,而打印机342经由NAS 332与路由器100间接连接。这样,以路由器100为中心连接各装置是因为:路由器100是在装置间中继数据(包)的装置,因此能够连接具有互不相同的连接接口的装置。能够在家庭、小型企业中采用具有这种连接结构的系统500。此外,两个装置“连接”的用语包含该两个装置直接连接和该两个装置间接连接两种意思。另外,两个装置直接连接意味着该两个装置不经由其它中介装置进行连接,两个装置间接连接意味着该两个装置经由其它装置进行连接。例如,上述的“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意味着不经由其它装置与路由器100连接,“与路由器100间接连接”意味着经由其它装置与路由器100连接。根据上述定义,当两个装置直接进行连接时,能够利用总线接口或网络接口建立连接。换句话说,在直接连接的两个设备间不存在中介装置的情况下,这两个设备也能通过总线接口、线缆、无线连接器来相互连接。
路由器100具备: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无线LAN控制电路WP1、WHDI控制电路WHP、两个连接用端口LP1、LP2以及USB控制电路UP1。包含这些电路以及端口的路由器100的详细结构在后文描述。路由器100是所谓的无线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路由器,对所连接的装置间的包(第二层的帧、第三层的包)进行中继。除此之外,路由器100具备未图示的硬盘,与其它装置共享该硬盘而提供所谓NAS的功能。另外,路由器100也作为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而发挥功能,该DHCP服务器对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中的使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作为通信协议的装置分配IP地址。
硬盘记录器301具备未图示的大容量的硬盘以及未图示的无线LAN控制电路。硬盘记录器301通过未图示的无线LAN控制电路来与路由器100进行无线连接。硬盘记录器301记录从路由器100接收的数据,或者,读出指定的数据并发送给路由器100。
游戏机302具备未图示的无线LAN控制电路,通过该无线LAN控制电路来与路由器100进行无线连接。游戏机302与路由器100之间交换与游戏内容有关的数据(声音、图像数据、表示操作内容的数据)。
管理用PC 303经由无线LAN与路由器100进行连接,对系统500中的各装置的连接结构、各装置的动作状态进行管理。即,管理用PC 303相当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理装置。此外,管理用PC 303的详细情况在后文描述。
无线LAN接入点304相当于所谓的基础结构模式中的基站,与相当于无线LAN客户端的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与相当于上级装置的路由器1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都具备未图示的无线LAN控制电路,通过与无线LAN接入点304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来经由无线LAN交换数据。
电视接收器321内置有未图示的电视调谐器,接收电视广播电波(影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并输出表示影像以及声音的数据。另外,电视接收器321具备未图示的WHDI控制电路,与路由器100之间按照WHDI来进行无线通信。这样,电视接收器321通过WHDI与路由器100进行连接是为了实现如下的处理:例如,将电视接收器321输出的影像、声音经由路由器100发送给硬盘记录器301进行保存等。
设备服务器331具备未图示的USB控制电路以及有线LAN控制电路,通过USB线缆与电视调谐器341进行连接,另外通过LAN线缆与路由器100(连接用端口LP1)进行连接。设备服务器331按照USB协议接收从电视调谐器341输出的影像、声音的数据,并将其作为有线LAN的帧(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帧)输出给路由器100。另外,与此相反,设备服务器331将从路由器100接收的帧组装为USB帧并输出给电视调谐器341。这样,通过使用设备服务器331将电视调谐器341连接到有线LAN是为了实现如下的处理:例如,将电视调谐器341输出的影像以及声音数据经由有线LAN以及无线LAN发送给硬盘记录器301进行记录之类的处理、将影像以及声音数据发送给电视接收器321进行再现等。
电视调谐器341接收电视广播电波并输出影像以及声音数据。电视调谐器341具备未图示的USB控制电路,将影像以及声音数据通过USB发送给设备服务器331。
NAS 332具备未图示的大容量的硬盘、未图示的有线LAN控制电路以及未图示的USB控制电路,通过LAN线缆与路由器100(连接用端口LP2)进行连接,另外,通过USB线缆与打印机342进行连接。NAS 332记录从路由器100、打印机342接收的数据,或者,读出记录的数据并输出给路由器100、打印机342。
打印机342例如是喷墨式打印机,经由USB线缆接收保存在NAS 332的图像并执行打印。另外,例如打印机342具有锐度调整、肤色调整等图像处理功能,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经由USB线缆发送给NAS 332进行存储。
电视调谐器333具备未图示的USB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电波(影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经由USB线缆输出给路由器100。这样,将电视调谐器333连接到路由器100是与将上述的电视调谐器341经由设备服务器331连接到路由器100相同的意图。并且,例如,假定电视调谐器341配置在孩子房间,电视调谐器333配置在起居室之类的使用场景。
在系统500中,对连接到无线LAN或者有线LAN的各装置分配了IP(Internet Protocol:网间协议)地址,这些装置能够使用TCP/IP进行通信。具体地说,对路由器100的无线LAN控制电路WP1分配IP地址“IP11”,对路由器100的连接用端口LP1分配IP地址“IP12”,对路由器100的连接用端口LP2分配IP地址“IP13”,对路由器100的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分配IP地址“IP14”。另外,对硬盘记录器301分配“IP1”,对游戏机302分配“IP2”,对管理用PC 303分配“IP3”,对无线LAN接入点304分配“IP4”,对设备服务器331分配“IP5”,对NAS 332分配“IP6”,对个人计算机311分配“IP7”,对个人计算机312分配“IP8”。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各IP地址表示为示意性的值,但是实际上分配了32位(IPv4)或者128位(IPv6)的地址。在系统500中,在各装置加入无线LAN或者有线LAN时,通过路由器100(DHCP服务器)来执行IP地址的分配。
另外,对连接到无线LAN或者有线LAN的各装置分配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这些装置能够遵照Ethernet(注册商标)等的IEEE802.3进行通信。具体地说,对路由器100的无线LAN控制电路WP1分配MAC地址“MA11”,对路由器100的连接用端口LP1分配MAC地址“MA12”,对路由器100的连接用端口LP2分配MAC地址“MA13”,对路由器100的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分配MAC地址“MA14”。另外,对硬盘记录器301分配“MA1”,对游戏机302分配“MA2”,对管理用PC 303分配“MA3”,对无线LAN接入点304分配“MA4”,对设备服务器331分配“MA5”,对NAS 332分配“MA6”,对个人计算机311分配“MA7”,对个人计算机312分配“MA8”。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各MAC地址表示为示意性的值,但是实际上分配48位的地址。
另外,预先对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设定装置名。具体地说,对路由器100设定“RT1”作为装置名。另外,对硬盘记录器301设定“R1”,对游戏机302设定“G1”,对管理用PC 303设定“P1”,对无线LAN接入点304设定“A1”,对个人计算机311设定“P2”,对个人计算机312设定“P3”,对电视接收器321设定“TV1”,对设备服务器331设定“DS”,对NAS 332设定“N1”,对电视调谐器333设定“T1”,对电视调谐器341设定“T2”,对打印机342设定“PR”。这些装置中的装置名的设定例如是在产品出厂前设定,保存在各装置具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EPROM)。
在系统500中,与路由器100相连接的各装置中的部分装置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具体地说,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管理用PC 303、无线LAN接入点304、电视接收器321、设备服务器331、NAS 332以及电视调谐器333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执行后述的结构信息获取处理。与此相对,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电视调谐器341、打印机342都不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
A2.路由器的结构: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路由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路由器100具有如下结构: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0、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22、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24、硬盘126、USB控制电路UP1、无线LAN控制电路WP1、WHDI控制电路WHP、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以及有线LAN控制电路170,各结构要素相互通过内部总线来连接。
在EEPROM 122中预先存储有规定的应用程序,CPU 110在规定的操作系统下执行该应用程序,从而作为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结构信息发送部110b、DHCP服务器功能部110c、包中继部110d以及NAS控制部110e而发挥功能。
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是用于获取自身具有的结构信息、其它装置具有的结构信息的功能部。在本实施例中,在“结构信息”中包含表示装置类别、装置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接口类别以及动作状态的信息。结构信息发送部110b将通过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获取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管理用PC 303。DHCP服务器功能部110c作为DHCP服务器而发挥功能,对各装置分配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且提供网关服务器的地址等信息。包中继部110d按照IP地址对经由路由器100所具备的各接口接收的IP包进行中继。在路由器100作为将硬盘126设为共享盘的NAS而发挥功能时,NAS控制部110e进行存取控制、存储区域的管理等。
EEPROM 122具备结构信息保存部S1以及下属装置列表保存部S2。结构信息保存部S1除了自身的结构信息之外还保存从其它装置获取的结构信息。作为自身的结构信息例如可举出作为路由器的装置名、内置的硬盘126的剩余容量、来自通过无线LAN连接的各装置的接收信号强度、路由器100具有的各接口类别(无线LAN、有线LAN、WHDI、USB)、各电路的动作状态(常规动作、无线连接中等)、无线LAN的关联列表等。能够在路由器100启动时、连接到USB设备时在各接口所规定的初始化步骤(例如,USB仿真)中获取这些信息。另外,也能够在后述的结构信息收集处理中获取这些信息。下属装置列表保存部S2保存后述的下属装置列表。
无线LAN控制电路WP1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作为例如遵照IEEE802.11b/g的无线LAN的接入点与无线LAN的客户端即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管理用PC 303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另外,无线LAN控制电路WP1与相同的无线LAN的接入点即无线LAN接入点304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WHDI控制电路WHP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执行由WHDI规定的无线通信(以5GHz的频率带宽进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作为例如遵照3G/HSPA的移动通信的终端而与移动通信网的基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有线LAN控制电路170具备四个连接用端口LP1~LP4,进行遵照IEEE802.3的帧的发送接收,并且基于接收的帧(第二层帧)组装IP包,将包含要输出的数据的IP包分割成帧(第二层帧)。
A3.管理用PC的结构: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管理用PC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管理用PC 303具备计算机主体10、显示器21、键盘22以及鼠标23。计算机主体10具备CPU 11、硬盘12、RAM 13、EEPROM 14、无线LAN控制电路15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16。
在硬盘12中预先存储有系统500的管理用应用程序,CPU11在规定的操作系统下执行该应用程序,从而作为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图生成部11b、用户接口控制部11c以及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而发挥功能。
结构信息获取部11a获取自身的结构信息,并且获取系统500所包含的各装置所具有的结构信息。图生成部11b制作用于统一管理系统500中的各装置的连接结构、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系统结构图。用户接口控制部11c将通过图生成部11b生成的结构图以使用户容易识别的显示形式显示在显示器21。另外,用户接口控制部11c接受用户使用键盘22、鼠标23所进行的各种操作。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获取管理用PC 303的结构信息并通知给路由器100。该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具有与图1所示的各装置(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等)所具备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相同的功能。
无线LAN控制电路15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例如作为遵照IEEE802.11b/g的无线LAN的客户端而发挥功能。
EEPROM 14具备结构信息保存部14a。在该结构信息保存部14a中保存管理用PC 303自身具有的结构信息、其它装置的结构信息。在图3中,将装置类别“PC”、装置名“P1”、MAC地址“MA3”、IP地址“IP3”、接收信号强度“强”作为管理用PC 303自身的结构信息的一部分信息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14a。
输入输出接口部16由用于将显示器21、键盘22、鼠标23分别与计算机主体10进行连接的接口群构成。
A4.其它装置的结构: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设备服务器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设备服务器331具备存储器31、CPU 33、有线LAN控制电路34、转换电路36以及USB控制电路37。
存储器31由未图示的RAM、EEPROM构成,具备结构信息保存部32。结构信息保存部32保存设备服务器331自身的结构信息以及关于与设备服务器331相连接的装置的结构信息。在图4的例子中,将装置类别“设备服务器”、装置名“DS”、MAC地址“MA5”、IP地址“IP5”、动作状态“使用中”作为设备服务器331自身的结构信息的一部分信息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32中。另外,将关于与设备服务器331相连接的电视调谐器341的结构信息(装置类别“电视调谐器”、装置名“T2”、连接接口类别“USB2.0”)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32中。
CPU 33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31的程序来作为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以及转换控制部33a而发挥功能。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具有与图3所示的管理用PC 303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相同的功能。转换控制部33a控制转换电路36的动作。
与图2所示的有线LAN控制电路170同样地,有线LAN控制电路34进行遵照IEEE802.3的帧的发送接收。转换电路36是如下电路:将遵照IEEE802.3的帧转换为USB2.0所规定的格式,另外,进行与其相反的转换。USB控制电路37按照USB2.0所规定的协议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图4所示的设备服务器331在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以及结构信息保存部32的点上与以往的设备服务器不同,其它结构与以往的设备服务器相同。此外,除了管理用PC 303之外,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的其它装置(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无线LAN接入点304、电视接收器321、NAS 332以及电视调谐器333),也是在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以及未图示的结构信息保存部的点上与以往的同类的装置不同,其它结构与以往的同类的装置相同。
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系统500中,通过执行后述的结构信息收集处理,用户能够容易地管理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的连接结构以及动作状态。此外,路由器10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网关装置。另外,各装置的装置名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装置确定信息,各装置的IP地址或者MAC地址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地址信息,显示器2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显示部。
A5.结构信息收集处理:
图5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结构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在图5中最左面的流程表示管理用PC 303的处理流程。另外,左起第二个流程表示路由器100的处理流程,左起第三个流程表示除了路由器100之外的具有下属装置的其它装置的处理流程,最右面的流程表示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处理流程。在此,“下属装置”是与自身的装置相连接的装置,意味着比自身的装置离路由器100更远地连接的装置(从自身的装置到路由器100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更多的装置)。因而,例如直接与路由器100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装置(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管理用PC 303、无线LAN接入点304、电视接收器321、设备服务器331、NAS 332以及电视调谐器333)对应于路由器100的下属装置。另外,例如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对应于无线LAN接入点304的下属装置。换句话说,无线LAN接入点304对应于具有下属装置(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的装置。同样地,设备服务器331对应于具有作为下属装置的电视调谐器341的装置,NAS 332对应于具有作为下属装置的打印机342的装置。与此相对,硬盘记录器301、游戏机302、管理用PC 303、电视接收器321、电视调谐器333都对应于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
在系统500中,在管理用PC 303启动之后按每个规定的期间执行结构信息收集处理。首先,图3所示的管理用PC 303的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向路由器100询问结构信息(步骤S105)。此外,管理用PC 303以及路由器100是遵照DLNA(Digital Living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的装置,管理用PC 303作为DMP(Digital Media Player:数字媒体播放器)而发挥功能,另外,在路由器100作为DMS(Digital Media Server:数字媒体服务器)而发挥功能的结构中,例如管理用PC 303使用“GET”方法来向路由器100请求设备描述,从而能够实现结构信息的询问。此外,向路由器100进行询问时使用的路由器100的地址能够例如通过事先设定在管理用PC 303来获取。
当存在来自管理用PC 303的询问时,图2示出的路由器100的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向自身的下属装置询问结构信息(步骤S205)。该询问能够与上述的步骤S105相同地构成。
在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中,当存在来自路由器100的结构信息的询问时收集自身的结构信息,并且将自身的结构信息和具有下属装置的意思向路由器100进行响应(步骤S305)。例如,图4示出的设备服务器331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读出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32的与自身的装置有关的结构信息(装置类别、装置名、MAC地址、IP地址、动作状态),并将这些结构信息和具有下属装置的意思发送给路由器100。此外,例如,能够通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向转换控制部33a询问是否某个装置连接到USB控制电路,来判断设备服务器331是否具有下属装置(换句话说,是否USB连接有某个装置)。
如图5所示,在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中,当存在来自路由器100的结构信息的询问时,收集自身的结构信息,并且将自身的结构信息和不具有下属装置的意思向路由器100进行响应(步骤S405)。例如,图3示出的管理用PC 303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读出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14a的与自身的装置有关的结构信息(装置类别、装置名、MAC地址、IP地址、接收信号强度),并将这些结构信息发送给路由器100。
在路由器100中,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在向各下属装置询问了结构信息之后(步骤S205之后),获取自身的结构信息并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S1(步骤S210)。例如,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向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询问动作状态,获取到“通信中”的动作状态并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S1。另外,例如,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向NAS控制部110e询问硬盘126的使用容量,获得“80%使用中”的信息并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S1。
在路由器100中,结构信息获取部110a将从各下属装置接收的结构信息保存在图2示出的结构信息保存部S1,并且根据该接收的结构信息来制作下属装置列表并保存在下属装置列表保存部S2(步骤S215)。
图6是表示在步骤S215中制作的下属装置列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下属装置列表是对路由器100的各下属装置记录了装置类别、装置名、接口(I/F)类别、MAC地址、IP地址、动作状态、有无下属装置的列表。例如,对硬盘记录器301记录有装置类别“硬盘记录器”、装置名“R1”、I/F类别“802.11b”、MAC地址“MA1”、IP地址“IP1”、动作状态“电波:强”、有无下属装置“无”。
在路由器100中,结构信息发送部110b将在步骤S210中获取的自身的结构信息和在步骤S215中制作的下属装置列表发送给管理用PC 303(步骤S220)。
在管理用PC 303中,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当接收到下属装置列表时将其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14a,并且针对下属装置列表所记载的各装置判断有无下属装置(步骤S110),对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询问结构信息(步骤S115)。在系统500中,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除了路由器100之外为无线LAN接入点304、设备服务器331、NAS 332。关于这些装置,由于如图6所示在下属装置列表中在有无下属装置字段设定了“有”,因此能够根据上述字段的设定值来判断有无下属装置。此外,能够从下属装置列表获取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地址(MAC地址、IP地址)。
在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中,如图5所示,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当从管理用PC 303接受结构信息的询问时获取下属装置的结构信息(步骤S310)。例如能够通过向下属装置发送结构信息的通知请求(http命令等)并接收其响应来实现该结构信息的获取。具体地说,无线LAN接入点304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能够向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分别发送结构信息的通知请求。另外,例如还能够通过读出在连接到下属装置时的初始化步骤中获取并已经存储在各装置的存储器中的结构信息来实现该结构信息的获取。具体地说,设备服务器331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能够读出在电视调谐器341进行USB连接时的初始化步骤中获取并已经保存在结构信息保存部32的结构信息(装置类别“电视调谐器”、装置名“T2”、连接接口类别“USB2.0”)。
在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中,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当获取下属装置的结构信息时,制作下属装置列表(步骤S315),并将作成的下属装置列表和自身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管理用PC303(步骤S320)。此外,在步骤S315中制作的下属装置列表与图6所示的下属装置列表相同。
在管理用PC 303中,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当在上述的步骤S115之后从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接收下属装置列表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110(即,针对新接收的下属装置列表所记载的各装置判断有无下属装置)。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结构信息收集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管理用PC 303收集路由器100、无线LAN接入点(AP)304、个人计算机311各自具有的结构信息时的处理。
管理用PC 303通过步骤S105、S220从路由器100获取路由器100的结构信息和下属装置列表。此外,根据步骤S105在路由器100与无线LAN接入点304和个人计算机311之间交换结构信息的询问(S205)及其响应(S305)。如图6所示,在从路由器100获取的下属装置列表中还记载了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MAC地址以及IP地址。因而,管理用PC 303通过步骤S115、S320从无线LAN接入点304获取无线LAN接入点304的结构信息和下属装置列表。同样地,管理用PC 303通过步骤S115、S320来根据从无线LAN接入点304获取的下属装置列表获取个人计算机311的结构信息和下属装置列表。在此,如图7中虚线所示,在个人计算机311通过USB接口与鼠标313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个人计算机311在下属装置列表中记载鼠标313并发送给路由器100。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重复执行步骤S110、S115的处理直到全部的下属装置不具有更下属的装置为止。在此,个人计算机311是无线LAN接入点304的下属装置,并且还是具有作为下属装置的鼠标313的装置。因而,在无线LAN接入点304与个人计算机311的组合(对)中,无线LAN接入点304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装置,个人计算机31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装置(前次的第二装置),在个人计算机311与鼠标313的对中,个人计算机31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装置(本次的第一装置),鼠标313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装置(本次的第二装置)。通过这样两个装置的配对依次推移而前次的第二装置成为下次的第一装置的处理包含在各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内。另外,步骤S105以及S220、步骤S115以及S32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处理。针对执行步骤S115以及S320而获得的下属装置列表中所记载的下属装置执行步骤S115并在步骤S320中获取结构信息的处理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处理。
在此,成对的无线LAN接入点304与个人计算机311的连接接口是网络接口(无线LAN),成对的个人计算机311与鼠标313的连接接口是总线接口(USB)。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无论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是网络接口和总线接口中的哪一个,第一装置都获取第二装置的结构信息并通知给管理用PC 303。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10中下属装置列表中不存在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情况下(步骤S110:“否”),管理用PC 303的图生成部11b执行图制作处理并根据已经接收的路由器100的结构信息以及下属装置列表来制作系统结构图(步骤S120)。在管理用PC 303中,用户接口控制部11c将在步骤S120中制作的系统结构图显示在显示器21(步骤S125)。
图8是表示图制作处理的结果即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如图8所示,通过步骤S120制作的系统结构图m1在显示器21中显示在窗口W1内。窗口W1的纵方向(y方向)与铅直方向平行,窗口W1的横方向(x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如图8所示,窗口W1的纵方向的长度比横方向的长度长。此外,窗口W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显示区域,窗口W1的纵方向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长度方向,横方向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宽度方向。
系统结构图m1具备连接状态显示区域AR1以及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连接状态显示区域AR1是显示示出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的符号、各装置的装置类别和装置名、以及各装置间的连接接口类别的区域。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是显示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区域。
如图8所示,在连接状态显示区域AR1中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的符号配置成以路由器100为起点沿y方向(铅直方向)排列。此外,该y方向(铅直方向)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规定的第二方向。各装置的符号的形状都是相同的大小的矩形,在符号内显示装置类别和装置名。
在此,各装置的符号配置在连接状态显示区域AR1使得各装置的分层结构变得明确。具体地说,路由器100的符号位于最左上。另外,与路由器100直接进行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的各装置的符号比路由器100的符号向x方向(水平方向)右侧偏移Δx1。与此相对,没有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各装置的符号比路由器100的符号向x方向(水平方向)右侧偏移Δx2。偏移量Δx2比偏移量Δx1大,因此,如图8所示,各符号显示为路由器100位于最上级的分层、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位于第二分层、没有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位于第三分层。即,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第一装置)的符号(例如,A1的符号)配置在如下位置:与连接该第一装置并且至路由器100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比该第一装置多的装置(第二装置)的符号(例如,P2的符号)相比,沿着x方向(水平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的距离近。该x方向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规定的第一方向。这样,将各装置的符号配置成分层状是为了使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连接方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装置相连接的各第二装置的符号(例如,P2的符号)配置在该第一装置的符号(例如,A1的符号)的y方向(铅直方向)下侧,因此该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比该第二装置的符号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的位置。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地掌握各装置的连接方式,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连接方式。
另外,按照每个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类别集中地显示各装置的符号。具体地说,连接接口类别为无线LAN的装置的符号集中配置在沿着y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最近的位置。同样地,连接接口类别为WHDI的装置的符号集中配置在离路由器100的符号第二近的位置,连接接口类别为有线LAN的装置的符号集中配置在离路由器100的符号第三近的位置,连接接口类别为USB的装置的符号集中配置在离路由器100的符号第四近的位置。这样,按照每个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类别集中显示各装置的符号是为了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各连接接口分别连接有几台装置。除此之外,将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无线的装置配置在比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有线的装置沿着y方向离路由器100更近的位置是基于以下的理由。关于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有线的装置,能够通过追踪用于连接的线缆比较容易地辨别哪个装置连接到路由器100。与此相对,关于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无线的装置,无法容易地辨别与路由器100之间有无连接。因此,在管理用PC 303中,通过将连接接口为无线的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沿着y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的位置来明确地表示与路由器100之间有无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将连接接口为无线的装置的符号配置在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的位置的配置顺序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规定的顺序。
另外,各符号间使用每个连接接口类别不同的线种类来进行连接。由此,明确地表示各装置间的连接接口类别。另外,各符号间的连接线与各装置间的实际的连接方式相对应。具体地说,例如,路由器100的符号和无线LAN接入点304的符号通过以虚线表示的连接线直接连接。与此相对,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的符号都不与路由器100的符号直接地连接、而通过以虚线表示的连接线与无线LAN接入点304直接连接。这样,将各符号间的连接线显示为与各装置间的实际的连接方式一致是为了使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实际的连接结构。
如图8所示,在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中在与各装置的符号相对应的位置(在各装置的符号的水平方向中相邻的位置)显示表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信息。具体地说,例如在与路由器100的符号相对应的位置显示表示硬盘126的使用容量为80%的意思的信息、以及表示移动通信控制电路DP1启动中(ON)且处于通信中的意思的信息。另外,例如,在与无线LAN接入点304的符号相对应的位置显示表示路由器100从无线LAN接入点304接收的电波的强度为“强”的符号。另外,例如,在与打印机342的符号相对应的位置显示表示用户B正在使用(正执行用户B发送的打印作业)的信息。
如上所述,各装置的符号配置成沿铅直方向排列是因为能够针对各装置的符号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地显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空间。因而,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连接结构,并且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动作状态。此外,图8示出的系统结构图m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连接结构图。
以下说明生成这种图8示出的系统结构图m1的图生成处理。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步骤S120的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图生成部11b将路由器100的符号配置在根位置(步骤S905)。如图8所示,路由器100的符号配置在窗口W1的左上角,该位置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根位置。此外,在该符号中记载了路由器100的装置名(路由器)。
图生成部11b将获取了结构信息的所有设备以有线连接(LAN连接)方式临时配置在路由器100的符号的正下方(步骤S910)。接着,图生成部11b根据获取的结构信息(下属装置列表)将对应于下属装置的装置重新配置在对应的装置的正下方的位置(步骤S915)。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步骤S910、S915的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在图10中,左侧表示执行步骤S910后的系统结构图,右侧表示执行步骤S915后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0的左侧所示,在执行步骤S910后各装置的符号配置为沿铅直方向排成一列。如图10右侧所示,在执行步骤S915后各装置的下属装置是哪种装置变得明确。
图9所示的步骤S915之后,图生成部11b根据各连接接口类别来变更各装置间的线种类(步骤S920)。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步骤S915、S920的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在图11中,左侧表示执行步骤S915后的系统结构图,右侧表示执行步骤S920后的系统结构图。此外,图11左侧与图10右侧相同。如图11右侧所示,在执行步骤S920后各装置间所连接的线按每个连接接口表示为不同的线种类。
执行步骤S920后,图生成部11b保持各装置与下属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按照每个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将符号集中,并且按照各规定的顺序分别对符号群进行排序(重新排列)(步骤S925)。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步骤S920、S925的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在图12中,左侧表示执行步骤S920后的系统结构图,右侧表示执行步骤S925后的系统结构图。此外,图12左侧与图11右侧相同。另外,图12右侧与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的连接状态显示区域AR1的显示内容一致。如图12左侧(图11右侧)所示,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不同的装置在执行步骤S920后彼此之间相邻地配置,但是在执行步骤S925后按照每个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集中配置。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系统500中,管理用PC 303对没有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例如,打印机342)的结构信息,经由上述装置以及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例如,设备服务器331)间接地进行获取,因此并不限于用于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接口而能够容易地管理以各种接口连接的多个装置。另外,能够通过管理用PC 303来统一管理各装置,因此不需要按照每个连接接口类别来分别准备管理装置(管理用软件)。因而,能够抑制系统500的构建费用,并且用户不掌握多个管理装置(管理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也没关系,因此能够容易地引入家庭、小型企业等。
除此之外,路由器100当存在来自管理用PC 303的结构信息的询问时,除了将自身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管理用PC 303之外,还制作包含下属装置的IP地址以及各下属装置是否进一步具有下属装置的信息的下属装置列表并发送给管理用PC 303。因而,管理用PC 303能够通过参照该下属装置列表来确定下属装置,能够对下属装置进一步询问其下属装置的结构信息。
另外,作为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且没有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在存在来自管理用PC 303的结构信息的询问时,获取下属装置的结构信息来制作下属装置列表,并将自身的结构信息以及下属装置列表发送给管理用PC 303(步骤S310~S320)。因而,由于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与下属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总线接口而无法直接从管理用PC 303获取结构信息那样的下属装置也能够经由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来获得结构信息。
另外,管理用PC 303只向路由器100和没有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且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询问结构信息,因此与向系统500内的全部的装置询问结构信息的结构相比,能够减轻管理用PC303的处理。特别是,路由器100是具有很多连接接口的装置,因此,关于经由某种连接接口(例如,USB)进行连接的装置,路由器100通过连接到路由器100时的初始化步骤已经获取到上述装置的结构信息的可能性高。因而,通过向这种路由器100询问结构信息能够缩短获取结构信息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系统结构图m1中各装置的符号配置为分层状,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连接方式。另外,按照每个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类别集中显示各装置的符号,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每个连接接口分别连接有几台装置。另外,将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无线、无法容易地辨别与路由器100之间有无连接的装置配置在比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有线的装置离路由器100更近的位置,因此能够明确表示上述装置与路由器100之间有无连接。另外,各符号间使用每个连接接口类别都不同的线种类进行连接,因此能够明确地表示各装置间的连接接口类别。另外,各符号间的连接线与各装置间的实际的连接方式一致,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实际的连接结构。
另外,各装置的符号配置成沿铅直方向排列,因此能够针对各装置的符号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地显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空间。除此之外,在与各装置的符号相对应的位置显示表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信息(符号、文字),因此用户能够对各装置的动作状态一目了然。
B.第2实施例: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管理用PC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第2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a在CPU 11作为设备检索部11d而发挥功能的点上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不同,其它结构与管理用PC 303相同。在第1实施例中,管理用PC 303根据从路由器100通知的下属装置列表来确定各装置,但是在第2实施例中,管理用PC 303a自身检索各装置。此外,除了这些装置结构以及处理之外,第2实施例的系统中的其它装置结构以及其它处理与第1实施例相同。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结构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在图14中,最左面的流程表示管理用PC 303a的处理流程。另外,左起第二个流程表示路由器100的处理流程,左起第三个流程表示除了路由器100之外的具有下属装置的其它装置的处理流程,最右面的流程表示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处理流程。
首先,管理用PC 303a的设备检索部11d向属于系统500的全部的装置发送响应请求(步骤S505)。响应请求是指单纯只获取响应的请求,是用于根据有无针对上述请求的响应来判断各装置能否进行通信的请求。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响应请求采用使用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发送的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包因特网探测器)。在该结构中,例如能够采用将各装置的IP地址预先设定在管理用PC303a的方法。此外,作为发送ping的方法,除了预先对管理用PC 303a设定各装置的IP地址并以上述IP地址为目的地进行发送的方法之外,还能够采用例如将属于在系统500中使用的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预先设定在管理用PC 303a并向该网络所能分配的全部的IP地址发送ping的方法。另外,例如还能够采用首先向路由器100询问网络地址、接着向网络所能分配的全部的IP地址发送ping的方法。
在路由器100中,有线LAN控制电路170当接收到响应请求时对管理用PC 303a进行响应(步骤S605)。同样地,当接收到响应请求时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以及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分别对管理用PC 303a进行响应(步骤S705、S805)。此外,在步骤S505中使用了ping的情况下,仅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中的能够解析ICMP的装置能够执行上述的步骤S705、S805。
管理用PC 303a的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在步骤S505之后向接收到响应的各装置询问结构信息(步骤S510)。
在路由器100中,向管理用PC 303a发送了响应之后(步骤S605之后),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执行上述的步骤S205、S210、S215、S220。在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中,向管理用PC 303a发送了响应之后(步骤S705之后)执行上述的步骤S310、S315、S320。在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中,向管理用PC 303a发送了响应之后(步骤S805之后)执行上述的步骤S405。
在管理用PC 303a中,当从各装置接收到结构信息或者下属装置列表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120、S125,系统结构图显示在显示器21。
在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例的系统中,管理用PC 303a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从管理用PC 303a向各装置直接询问结构信息,因此假设路由器100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除了路由器100之外的各装置的结构信息。
C.第3实施例:
图15是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第3实施例的系统在系统结构图的显示形式上与第1实施例的系统500不同,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第1实施例中,构成系统500的各装置的动作状态显示在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因此,例如,在某个装置为电源关闭的状态下,能够将电源关闭的信息以字符串的方式显示在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
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例的系统中,各装置的动作状态显示在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并且各装置的符号配合动作状态而变化。具体地说,例如在设备服务器331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在系统结构图m2的动作状态显示区域AR2中显示“电源关闭”的字符串,并且使设备服务器331的符号变灰。另外,与设备服务器331相连接的电视调谐器341的符号也同样地变灰。电视调谐器341的符号也一起变灰是因为:由于设备服务器331变为电源关闭,因此,在管理用PC 303中,作为设备服务器331的下属装置的电视调谐器341的动作状态变得不明确。
此外,在再次变为电源接通的情况下优选将变灰的各装置的符号恢复到原来的显示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例的系统中,管理用PC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使各装置的符号配合各装置的动作状态而变化,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动作状态。
D.第4实施例:
图16是表示在第4实施例中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说明图。第4实施例的系统在系统结构图的显示形式上与第1实施例的系统500不同,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第1实施例中,在显示器21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m1中,除了路由器100以外的其它各装置的符号配置成分层状。与此相对,在第4实施例中,除了路由器100以外的其它装置都配置成位于同一分层。
具体地说,如图16所示,在第4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m3中,除了路由器100以外的各装置的符号都比路由器100的符号向x方向(水平方向)右侧偏移Δx1,位于同一分层。但是,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将各符号间的连接线与各装置间的实际的连接方式相对应地显示,因此用户能够理解实际的连接结构。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第一装置)的符号(例如,A1的符号)配置在如下位置:与连接该第一装置且至路由器100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比该第一装置多的装置(第二装置)的符号(例如,P2的符号)相比,沿着y方向(铅直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的距离近。因此,该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比该第二装置的符号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的位置。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地掌握各装置的连接方式来更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连接方式。
在以上说明的第4实施例的系统中,管理用PC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相同的效果。
E.变形例:
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结构要素中的被独立权利要求要求的要素以外的要素是附加的要素,能够适当省略。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的方式进行实施,例如还能进行如下的变形。
E1.变形例1:
在第2实施例中,作为ping等的响应请求的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的决定方法,采用了预先对管理用PC 303a设定各装置的IP地址的方法、将系统500内的网络所能分配的全部的IP地址决定为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路由器100还作为DHCP服务器而发挥功能,因此例如还能够向路由器100询问已分配给作为DHCP客户端的各装置的IP地址,其结果,将所获得的IP地址决定为响应请求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此外,在DHCP服务器与路由器100相独立地设置的结构中,能够采用代替路由器100,向DHCP服务器询问已分配的IP地址的方法。
E2.变形例2:
在第1实施例中,管理用PC 303(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向路由器的下属装置中的进一步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询问了结构信息。另外,在第2实施例中,管理用PC 303a向有响应的全部的装置询问了结构信息。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结构。例如,管理用PC还能够采用向路由器100询问结构信息、路由器100获取全部的装置的结构信息并向管理用PC成批通知结构信息的结构。具体地说,还能够采用由路由器100执行第1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S115的结构。另外,还能够采用由路由器100执行第2实施例中的步骤S505、S510的结构。
E3.变形例3:
在第1实施例中,在管理用PC 303(结构信息获取部11a)判断各装置是否为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时(步骤S110),根据下属装置列表中的有无下属装置字段的设定内容来进行判断,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将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类别预先设定在管理用PC 303中,并比较设定的该装置类别与下属装置列表中的装置类别字段的设定内容来进行判断。作为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类别,例如能够采用“硬盘记录器”、“电视接收器”、“打印机”等。根据这种结构,不需要从各装置获取有无下属装置的信息,能够实现减轻处理负荷,并且减少下属装置列表的数据大小。
E4.变形例4:
在各实施例中,还能够省略一部分与路由器100相连接的装置。另外,在各实施例中,与路由器100连接的装置的数量是多个,但是也能够采用仅某一台装置与路由器100连接的结构。另外,在各实施例中,成为除了路由器100以外的各装置的下属装置的装置(图1所示的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电视调谐器341、打印机342)没有进一步具备下属装置,但是代替它,还能够设为进一步具有下属装置的结构。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各装置间的连接接口是有线LAN接口(遵照IEEE802.3的LAN接口)、无线LAN接口(遵照IEEE802.11b/g的LAN)、WHDI、USB2.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接口。关于网络接口,能够采用例如作为有线LAN接口的遵照IEEE802.3z、IEEE802.3ab的接口等、作为无线LAN接口的遵照IEEE802.11a、IEEE802.11n的接口等任意的接口。另外,关于总线连接用的接口,能够采用例如作为USB接口的遵照USB1.1、USB3.0的接口,另外,能够采用遵照IEEE1394、PCIExpress(PCIe)的接口等串行传输接口、遵照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WirelessHD(WiHD)的接口等影像声音输入输出用接口、遵照Zigbee、Bluetooth、IrDA的接口等短距离无线通信用接口。此外,在系统500采用收集从小型的脉搏计经由Zigbee发送的脉搏数据的装置的结构中,例如将脉搏数据作为表示脉搏计的动作状态的信息显示在系统结构图。
E5.变形例5:
在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显示在系统结构图中的表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信息是硬盘的使用容量、接收信号强度、使用中的用户名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若是打印机,则能够采用墨水剩余量、总打印页数,另外,例如能够采用各装置的固件的版本信息。另外,将装置名作为能够确定各装置的信息显示在系统结构图中,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代替装置名、或者除了装置名之外,将IP地址、MAC地址等能够确定装置的任意的信息显示在系统结构图中。即,一般能够采用至少包含装置确定信息、装置类别以及连接接口类别的信息作为本发明的管理装置中的结构信息。
E6.变形例6:
在本发明中,系统结构图的显示形式并不限于各实施例所示的形式,能够采用其它形式。图17是表示在变形例中管理用PC的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一个例子的第1说明图。图17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4在以下三点上与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不同而其它结构与系统结构图m1相同:各装置的符号被配置成以路由器100为起点沿x方向(水平方向)排列,各装置的下属装置配置在各装置的符号的铅直下方,表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信息显示在各装置的铅直下方。此外,在图17中,在窗口W1只显示了一部分的符号,但是通过向右侧滑动而能够显示系统结构图m4的全部。在这种结构中,也具有各装置的分层结构变得明确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即,一般能够在本发明的装置中采用如下的显示部:将直接与路由器100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的装置以路由器100为起点沿规定的方向排列地显示。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装置(第一装置)的符号(例如,A1的符号)配置在如下位置:与连接着该第一装置且至路由器100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比该第一装置多的装置(第二装置)的符号(例如,P2的符号)相比,沿着y方向(铅直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的距离近。因此,该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比该第二装置的符号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的位置。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地掌握各装置的连接方式,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各装置的连接方式。另外,在各实施例以及各变形例中,只要与路由器100直接连接的第一装置的符号(例如,A1的符号)配置在如下位置即可,能够变更沿着其它方向的符号的位置关系:与连接着该第一装置且至路由器100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比该第一装置多的第二装置的符号(例如,P2的符号)相比,至少沿着规定的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距离近。例如,在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中,第一装置的符号(例如,A1的符号)配置在沿着x方向第二装置的符号(例如,P2的符号)的左侧(离路由器100的符号近的一侧),因此关于y方向,也可以设为第二装置的符号配置在第一装置的符号的上侧(离路由器100的符号近的一侧)。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在系统结构图中,将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类别为无线的装置的符号配置在如下位置:比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有线的装置的符号沿着y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将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有线的装置的符号配置在如下位置:比与路由器100之间的连接接口类别为无线的装置沿着y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另外,例如还能够将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符号配置在比不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的符号沿着y方向离路由器100的符号更近。通过这样能够明确具有下属装置的装置。
另外,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使各装置的符号变灰来表示各装置为电源关闭状态,但是表示各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根据动作状态来改变符号的形状(常规动作时为矩形,电源关闭状态下为三角形等),或根据动作状态来使符号带阴影或无阴影(电源接通状态下带阴影,电源关闭状态下无阴影)等。另外,还能够采用代替各装置的符号、或者除了各装置的符号之外,使连接各装置的符号间的线的显示方式根据动作状态来变化的结构。具体地说,例如能够针对连接到呈电源关闭的装置的线,使其彩度比电源接通的状态低地进行显示。另外,例如还能够使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点亮(通常显示)的线在电源关闭的状态下闪烁地进行显示。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在系统结构图中,与各装置的符号一起显示各装置的表示动作状态的信息,但是还能够省略表示动作状态的信息的显示。另外,在各实施例中,在系统结构图中,各装置的装置类别以及装置名显示在各装置的符号的内侧,但是还能够代替内侧而显示在外侧。在该结构中,也能够通过将各装置的符号与各装置的装置类别和装置名相对应地显示,在系统结构图中确定各装置。另外,各装置的装置类别以及装置名都被显示,但是还能够只显示某一个。
E7.变形例7:
在各实施例中,在管理用PC 303、303a所具备的显示器21显示系统结构图,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在两台个人计算机311、312中的某一个计算机所具有的显示器上显示系统结构图。另外,例如还能够使电视接收器321显示系统结构图。另外,例如在路由器100具备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的结构中,还能够使上述显示设备显示系统结构图。通过使电视接收器321显示系统结构图的结构,能够更大地显示系统结构图。另外,通过使路由器100所具备的显示设备显示系统结构图,能够在路由器100中在作业过程中(例如,线缆插拔等)容易地确认各装置的连接结构。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进行结构信息的收集、系统结构图的生成及显示的功能部是由管理用PC 303、303a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省略管理用PC 303而使路由器100作为进行结构信息的收集、系统结构图的生成及显示的功能部而发挥功能。即,能够采用路由器100具有管理用PC 303、管理用PC 303a的各功能部的结构。另外,在系统具备与路由器100不同的其它路由器的结构中,还能够设为该其它路由器具有管理用PC 303、303a的各功能部的结构。
E8.变形例8:
在各实施例中,与路由器100直接地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的装置都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但是代替它,还能够采用某些装置不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对于不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的装置不执行步骤S305或者步骤S405的处理,因此路由器100不会将该装置记入下属装置列表中。然而,例如,在第2实施例中,即使是不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的装置,只要是使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的装置就能够对请求响应(ping)进行响应,管理用PC 303a能够识别上述装置的存在。因此,在该结构中,例如能够在系统结构图中将同时记录有IP地址来代替上述装置的装置名的符号连接在路由器100的正下方进行显示。另外,在该结构中还能够采用用户调查该装置的装置类别以及装置名并追记在已经显示的符号中的结构。除此之外,还能够构成为用户能够在系统结构图中将该装置的符号移动至恰当的地方。根据这种结构,对于不具备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的装置也能够使用管理用PC 303、管理用PC 303a来容易地进行管理。
另外,例如在上述结构中各装置制作并发送下属装置列表来作为对来自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303a的询问的响应,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无线LAN接入点还能够将自身具有的无线LAN关联列表(所连接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一览)代替下属装置列表发送给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303a。在这种结构中,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303a能够根据记载在获取的关联列表中的MAC地址来获取至少一部分装置结构信息。具体地说,例如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303a能够根据记载在获取的关联列表中的MAC地址,使用RARP(Reverse 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获取各装置的IP地址。
另外,例如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各装置中,如果与下属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为网络接口,则将下属装置的地址信息(MAC地址、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等)代替下属装置列表发送给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303a,如果与下属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为总线接口,则发送下属装置列表。关于以网络接口连接的下属装置,如果知道地址信息就能够从管理装置经由网络来直接获取结构信息。与此相对,关于以总线接口连接的下属装置,无法从管理装置经由网络直接获取结构信息。因此,通过接收从各装置输出的下属装置列表,关于下属装置至少能够获取记载在下属装置列表的信息。
E9.变形例9:
在各实施例中,结构信息收集处理是在管理用PC 303、303a启动后被定期地执行,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只在管理用PC 303、303a启动时被自动地执行,之后在用户对管理用PC 303、303a指示执行处理的情况下执行该处理。另外,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某个装置中结构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上述变化为触发而开始结构信息获取处理。
E10.变形例10:
在第2实施例中,设备检索部11d发送的响应请求是ping,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还能够通过在各结构信息获取对应部CP之间交换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数据来进行响应请求以及响应。
E11.变形例11:
在第2实施例中,在路由器100由于故障等而不对响应请求进行响应的情况下不执行图9所示的图制作处理的最初的处理(步骤S905),不生成系统结构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905中,还能够代替路由器100的符号而将表示根的规定的符号配置在根位置。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配置在系统结构图的根位置的符号是路由器100的符号,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采用将在管理用PC 303、303a中被设定为默认网关的装置配置在根位置的结构。此外,在该结构中,假设没有设定默认网关的情况下,还能够将虚拟的符号配置在根位置。
E12.变形例12:
在各实施例中,以有线LAN或者无线LAN连接的装置彼此之间是相互直接连接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各装置间插入对第二层的帧进行中继的装置,经由上述装置来间接地连接这些装置。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1说明图。在图18中,只表示路由器100、NAS 332、打印机342之间的连接方式,省略图1所示的其它装置的连接方式。如图18所示,还能够采用在路由器100与NAS 332之间插入第二层交换机(L2SW)610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利用第二层交换机610使第1实施例中的用于从路由器100输出的结构信息的询问(S205)及其响应(S305)的包、用于从管理用PC 303输出的结构信息的询问(S115)及其响应(S320)的包不发给终端而发给成为目的地的装置(NAS 332、无线LAN接入点304、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在图18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303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与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相同。即,在系统结构图m1中不显示表示第二层交换机610的符号。此外,在图18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第二层交换机610用于将路由器100与NAS 332以1对1的方式连接,但是除了路由器100以及NAS332以外,还能够将其它装置(例如,设备服务器331)连接到第二层交换机610,来实现这些装置间的1对n的连接。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2说明图。在图19中,只表示路由器100、无线LAN接入点304、个人计算机311之间的连接方式,省略图1所示的其它装置的连接方式。如图19所示,还能够采用在路由器100与无线LAN接入点304之间插入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系统)装置615的结构。WDS装置615是在第二层对无线LAN接入点彼此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装置。在该结构中,利用WDS装置605使第1实施例中的用于从路由器100输出的结构信息的询问(S205)及其响应(S305)的包、用于从管理用PC 303输出的结构信息的询问(S115)及其响应(S320)的包不发给终端而发给成为目的地的装置(无线LAN接入点304、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
在图19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与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相同。即,在系统结构图m1中不显示表示WDS装置615的符号。此外,在图19所示的方式中,WDS装置615用于将路由器100与无线LAN接入点304以1对1的方式连接,但是除了路由器100以及无线LAN接入点304之外,还能够将其它装置(例如,未图示的接入点等)连接到WDS装置615来实现这些装置间的1对n的连接。另外,第二层帧的中继装置(第二层交换机、WDS装置)的配置位置不是如上述那样限于路由器100与各装置之间,还能够设为除了路由器100以外的其它装置间。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3说明图。在图20中,只表示路由器100、无线LAN接入点304、个人计算机311以及鼠标313之间的连接方式,省略图1所示的其它装置的连接方式。关于图20所示的结构,在路由器100与无线LAN接入点304之间追加了无线LAN接入点625以及WDS装置630的点上与图7所示的结构不同,其它结构与图7相同。无线LAN接入点625具有与无线LAN接入点304相同的功能。WDS装置630连接在两台无线LAN接入点304、625之间。在该结构中,利用WDS装置625使第1实施例中的用于从路由器100输出的结构信息的询问(S205)及其响应(S305)的包、用于从管理用PC 303输出的结构信息的询问(S115)及其响应(S320)的包不发给终端而发给成为目的地的装置(无线LAN接入点304、个人计算机311、路由器100、管理用PC 303)。
此外,在图20所示的结构中,在无线LAN接入点625与无线LAN接入点304的对中,无线LAN接入点625相当于第一装置,无线LAN接入点304相当于第二装置。另外,在无线LAN接入点304与个人计算机311的对中,无线LAN接入点304相当于第一装置,个人计算机311相当于第二装置。另外,在个人计算机311与鼠标313的对中,个人计算机311相当于第一装置,鼠标313相当于第二装置。在图20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第1实施例的管理用PC 303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与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不同。具体地说,在以下两点上与系统结构图m1不同:在路由器100的符号与无线LAN接入点304的符号之间存在无线LAN接入点625的符号且这些符号间通过表示无线LAN接口的线来连接,在个人计算机311的符号的下属配置鼠标313的符号且这些符号间通过表示USB接口的线来连接。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中的系统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第4说明图。在图21中,与图19同样地,只表示路由器100、无线LAN接入点304以及个人计算机311之间的连接方式,省略图1所示的其它装置的连接方式。如图21所示,与第1实施例不同,个人计算机311连接USB集线器(USB HUB)810。USB集线器810具备未图示的多个端口,通过这些端口连接个人计算机311、鼠标821、USB存储器822以及打印机823。此外,与USB集线器810连接的各装置支持USB接口。在上述结构中,当执行图5所示的结构信息获取处理时,作为步骤S 310的处理,个人计算机311分别从鼠标821、USB存储器822以及打印机823获取结构信息。然而,USB集线器810不将用于获取结构信息的包中继给终端,因此不会将自身的结构信息发送给个人计算机311。
图22是表示在变形例中管理用PC的显示器所显示的系统结构图的一个例子的第2说明图。图22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5是以图21的连接方式为前提而得到的图。该系统结构图m5在以下三点上与图8所示的系统结构图m1不同而其它结构与系统结构图m1相同:在个人计算机311(P2)的符号的下属配置表示图21的鼠标821的符号SB1、表示USB存储器822的符号SB2以及表示打印机823的符号SB3,各符号SB1~SB3与个人计算机311的符号分别通过表示USB接口的线来进行连接,在与各符号SB1~SB3相对应的位置显示动作状态。此外,在图22中,为了便于说明,只表示系统结构图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在图21所示的连接方式中,USB集线器810的结构信息没有通知给个人计算机311,因此管理用PC 303无法获取USB集线器810的结构信息。因而,如图22所示,在系统结构图m5中没有显示表示USB集线器810的符号。
E13.变形例13: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通过软件实现的部分结构替换为硬件。另外,也可以与此相反,将通过硬件实现的部分结构替换为软件。

Claims (12)

1.一种系统管理方法,管理具有网关装置、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的系统,上述第一装置与上述网关装置相连接,上述第二装置与上述第一装置相连接,上述第二装置至上述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比上述第一装置至上述网关装置为止所经由的装置的数量多,该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通过获取装置来获取网关装置的结构信息、第一装置的结构信息以及第二装置的结构信息;以及
使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包含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以与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匹配的方式使各上述符号相互连接,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的距离近的位置,并且能够辨别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各自具有的连接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包括:使上述装置所具有的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将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配置在与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比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更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网关装置、上述第一装置以及上述第二装置所具有的结构信息包含表示装置类别的信息、表示连接接口的类别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装置的装置确定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使上述装置所具有的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在该连接结构图中,与各上述符号相对应地示出上述装置确定信息以及上述表示装置类别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在上述系统具有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以上述网关装置为起点按规定的顺序沿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各第一装置的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沿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与各第一装置相连接的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从而分层地示出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各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各第二装置的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沿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集中地排列示出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的类别相同的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包括:使作为上述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显示区域显示上述连接结构图,
其中,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上述结构信息的步骤为:获取包含状态关联信息的上述结构信息,上述状态关联信息为与动作状态相关的信息,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为:使上述装置所具有的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在该连接结构图中,分别与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相对应地示出上述状态关联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包括:使上述显示装置根据上述状态关联信息所表示的动作状态改变各符号的显示方式和各符号间的连接的显示方式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装置与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接口是网络接口或者总线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连接结构图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在上述系统具有多个上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以上述网关装置为起点沿规定的第二方向排列示出被获取到上述结构信息的所有装置的符号;
使上述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将所显示的全部符号中的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连接到与该第二装置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装置的符号,并且能够辨别地示出各第一装置与上述第二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以及
使上述显示装置显示如下连接结构图,该连接结构图保持各第一装置的符号以及上述第二装置的符号的连接关系,并以如下顺序对各第一装置的符号重新排列示出:与多个上述第一装置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为有线的第一装置的符号相比,多个上述第一装置中的与上述网关装置之间的上述连接接口为无线的第一装置的符号位于沿着上述规定的第二方向离上述网关装置的符号更近的位置。
CN2012101026033A 2011-04-08 2012-04-09 系统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27365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5866 2011-04-08
JP2011085866A JP2012221184A (ja) 2011-04-08 2011-04-08 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584A true CN102736584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6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26033A Pending CN102736584A (zh) 2011-04-08 2012-04-09 系统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57540A1 (zh)
JP (1) JP2012221184A (zh)
CN (1) CN10273658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3454B (zh) * 2013-08-30 2016-02-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區域網路系統及連線至區域網路之方法
US10594731B2 (en) * 2016-03-24 2020-03-17 Snowflake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curely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on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23831A1 (en) * 1995-12-22 1997-07-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20003548A1 (en) * 2000-07-10 2002-01-10 Arnd Krusch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s via a MMI
CN1780250A (zh) * 2004-11-19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方法
CN101448275A (zh) * 2008-12-25 2009-06-03 浙江大学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1459534A (zh) * 2008-12-03 2009-06-1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树状网络的网络拓扑收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739437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管理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5086A (ja) * 2002-02-12 2003-08-22 Casio Comput Co Ltd 遠隔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219300B2 (en) * 2002-09-30 2007-05-15 Sanavigato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network monitoring display with animated utilization information
JP4335157B2 (ja) * 2005-02-01 2009-09-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構成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構成管理方法
US8554536B2 (en) * 2006-05-24 2013-10-0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formation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7675862B2 (en) * 2006-08-17 2010-03-09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Networking hardware element to couple computer network element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 network layout map thereon
JP2008071010A (ja) * 2006-09-13 2008-03-27 Sharp Corp 印刷機器監視方法及び印刷機器監視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100215B2 (ja) * 2007-06-20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US9157308B2 (en) * 2011-12-29 2015-10-13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artificial lift system failure aler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23831A1 (en) * 1995-12-22 1997-07-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20003548A1 (en) * 2000-07-10 2002-01-10 Arnd Krusch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s via a MMI
CN1780250A (zh) * 2004-11-19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方法
CN101459534A (zh) * 2008-12-03 2009-06-1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树状网络的网络拓扑收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448275A (zh) * 2008-12-25 2009-06-03 浙江大学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2739437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管理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佘小莉,丁海: "家庭网关实现家庭网络智能化", 《信息通信技术》, 28 February 2011 (2011-02-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7540A1 (en) 2012-10-11
JP2012221184A (ja) 2012-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9437B (zh) 系统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2752127A (zh) 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02739438A (zh) 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04581419B (zh) 基于android智能机顶盒的双网实现方法
CN106161163B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多媒体智能家庭网关、管理系统及电视盒
US7184424B2 (en) Multiplexing storage element interface
US20080172477A1 (en) Programmatically choosing a router configuration provider
CN102231878B (zh) 数据卡启动方法及数据卡
CN1980242B (zh) 在dlna系统中提供使用三个帧配置的用户接口的方法和设备
EP2630827A1 (en) Pre-association discovery
CN105739317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88222A (zh) 家庭网络系统及其中的路由器的网络设置方法
CN203773533U (zh) 移动式数据处理装置
CN110830841B (zh) 一种处于不同局域网下的投屏方法、系统及智能装置
CN106713291A (zh) 多屏互动方法、通信终端及服务器
CN103220317A (zh) 便携式终端、远程支持方法及远程支持的程序和操作系统
CN102736584A (zh) 系统管理方法
KR20080090053A (ko) 네트워크 브리지장치 및 그의 통신방법
CN103078214A (zh) 一种基于Wi-Fi的电源控制方法及Wi-Fi电源插座
CN116719868A (zh) 网络资产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92455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4103994B2 (ja) コンソールスイッチ、こ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経路接続方法及び経路接続プログラム
JP5023195B2 (ja) 中継装置、パケット中継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896051B2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69922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er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