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549A - 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4549A
CN102734549A CN2012100783271A CN201210078327A CN102734549A CN 102734549 A CN102734549 A CN 102734549A CN 2012100783271 A CN2012100783271 A CN 2012100783271A CN 201210078327 A CN201210078327 A CN 201210078327A CN 102734549 A CN102734549 A CN 102734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is
coefficient
hydrodynamic pressure
modulating valve
air p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83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4549B (zh
Inventor
木下良介
古谷元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3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4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5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减轻了数据的准备所需的劳力,且实现了高精度的气穴诊断。气穴诊断装置包括:检测调节阀(1)的上游侧的流体压力(P1)的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4);检测下游侧的流体压力(P2)的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5);检测从由调节阀引起的压力损失恢复途中的流体压力(P3)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器(6);根据压力(P1、P2、P3)算出诊断系数的诊断系数算出部(7);预先存储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的存储部(8);和判定部(9),其根据存储部的信息求出与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阈值,通过比较诊断系数算出部所算出的诊断系数和阈值,判定调节阀中是否产生气穴。

Description

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诊断流有流体的调节阀是否产生了气穴的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调节阀中,由于气穴(由于流体中的压力的降低而产生气泡形成和破裂的现象)而产生噪音、振动,在气穴严重的情况下,存在使阀主体、下游侧的配管损伤这样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在调节阀中存在,对于管道等处理流体的机器或设备也同样存在的。因此,对于处理流体的机器或设备,希望在线时常诊断气穴的产生,进行早期应对,从而将产生气穴导致重大损伤的情况防范于未然。
作为气穴的产生难易度的指标,一般采用气穴系数(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采用气穴系数诊断气穴的有无的诊断装置。采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诊断装置的话,在调节阀中设置有检测阀开度的开度指示计和检测振动值的振动加速计,且设置有检测调节阀的上游侧流体压力的压力计、测量调节阀的上游侧流体压力与下游侧流体压力的差压作为阀差压的差压计、以及根据上游侧流体压力、阀差压和饱和蒸汽压计算气穴系数的气穴系数运算器。而且,预先准备了3维的数据表格,该数据表格记录了气穴产生时的气穴系数、振动级别值以及阀开度,通过比较当前测量的气穴系数、振动级别值以及阀开度,来诊断气穴的有无。
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诊断装置中,采用气穴系数来诊断气穴的有无。但是,由于流体的流量与气穴系数不存在线形的关系,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气穴诊断,需要实验性地改变阀开度和压力条件,多次求出气穴产生时的气穴系数,并预先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因此具有数据表格的准备需要大量的劳力这样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不使用数据表格就能够诊断气穴的有无的诊断装置。该诊断装置算出调节阀的上游侧流体压力的规定期间内的变动的大小,且算出调节阀的下游侧流体压力的规定期间内的变动的大小,在下游侧流体压力的变动的大小大于上游侧流体压力的变动的大小的情况下,判断调节阀产生了气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094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2741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加藤洋治,“气穴基础和最近的进步”,槙书店,1999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采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诊断装置的话,具有数据表格的准备需要大量的劳力这样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采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诊断装置的话,能够不需要数据表格。但是,采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诊断装置的话,由于采用调节阀的上游侧流体压力的变动的大小和下游侧流体压力的变动的大小来诊断气穴的有无,因此具有受到压送流体的泵的脉动的影响从而气穴的诊断精度恶化的可能性。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数据的准备所需的劳力、且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气穴诊断的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流有流体的调节阀的上游侧的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调节阀的下游侧的流体压力P2;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从由所述调节阀引起的压力损失恢复途中的流体压力P3;诊断系数算出单元,其根据所述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上游侧流体压力P1、所述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所述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算出诊断系数;存储单元,其预先存储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和判定单元,其根据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信息求出与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阈值,通过比较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所算出的诊断系数和所述阈值,判定所述调节阀中是否产生气穴。
又,在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的一构成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通过(P2-P3)/P1算出所述诊断系数。
又,在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的一构成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在将饱和蒸汽压设为Pv时,通过(P2-P3)/(P1-Pv)算出所述诊断系数。
又,在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的一个构成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对于所述上游侧流体压力P1、所述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所述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分别算出规定期间内的平均值,采用这些平均值算出所述诊断系数。
又,在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的一个构成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预先存储由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和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组构成的数据,所述判定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所述阈值。
又,在本发明的气穴诊断装置的一个构成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预先存储对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进行线性近似了的函数,所述判定单元采用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函数,根据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算出诊断系数,并将该诊断系数作为所述阈值。
本发明的气穴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其检测流有流体的调节阀的上游侧的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其检测所述调节阀的下游侧的流体压力P2;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步骤,其检测从由所述调节阀引起的压力损失恢复途中的流体压力P3;诊断系数算出步骤,其根据在所述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所检测的上游侧流体压力P1、在所述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所检测的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在所述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步骤所检测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算出诊断系数;和判定步骤,其参照预先存储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的存储单元,根据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信息求出与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阈值,通过比较在所述诊断系数算出步骤算出的诊断系数和所述阈值,判定所述调节阀中是否产生气穴。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与使用气穴系数的以往的诊断装置相比,能够维持同等的诊断精度,且能够减少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数据的量,因此能够减轻数据的准备所需要的劳力。又,在本发明中,与采用上游侧流体压力的变动的大小和下游侧流体压力的变动的大小的以往的诊断装置相比,能够难以受到泵的脉动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气穴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气穴诊断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调节阀的水平截面的图。
图3是示出上游侧流体压力、下游侧流体压力、和恢复途中流体压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气穴诊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诊断系数以及以往的气穴系数与流经调节阀的流体的相对容量系数之间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诊断系数以及以往的气穴系数与流经调节阀的流体的相对容量系数之间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诊断系数以及以往的气穴系数与流经调节阀的流体的相对容量系数之间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诊断系数以及以往的气穴系数与流经调节阀的流体的相对容量系数之间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调节阀,2…开度设定器,3…配管,4…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5…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6…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器,7…诊断系数算出部,8…存储部,9…判定部,10…诊断结果输出部,11…阀主体,12…球状阀芯,13…阀轴,14…一次侧流通路,15…阀室,16…二次侧流通路,17…压力排出口,18…流入侧开口部,19…贯通流路,20…流出侧开口部,3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气穴诊断装置的构成的框图。本实施形态的气穴诊断装置对于在流有流体的配管3的途中设有调节阀1的构成,具有:检测调节阀1的上游侧的流体压力P1的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4;检测调节阀1的下游侧的流体压力P2的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5;检测从由调节阀1引起的压力损失恢复途中的流体压力P3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器6;根据上游侧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算出诊断系数的诊断系数算出部7;对于调节阀1的每个相对容量系数Cv%预先存储气穴产生时的诊断系数的存储部8;对诊断系数算出部7所算出的诊断系数和存储部8所存储的诊断系数进行比较以诊断气穴的有无的判断部9;将诊断结果输出到外部的诊断结果输出部10;和检测流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0。
图2是示出调节阀1的水平截面的图。调节阀1包括:阀主体11,该阀主体11具有在两侧开口的流通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阀主体11的内部中央的球状阀芯12、使该球状阀芯12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阀轴13。在阀主体11上形成有流体流入的一次侧(上游侧)流通路14、安装有球状阀芯12的阀室15、流体流出的二次侧(下游侧)流通路16、和检测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用的压力排出口17。
球状阀芯12形成为大致球状,转动自如地被嵌插在阀室15内。在球状阀芯12上形成有流入侧开口部18、流体流动的贯通流路19、和流出侧开口部20。流入阀主体11的一次侧流通路14中的流体从流入侧开口部18流入球状阀芯12内,通过贯通流路19从流出侧开口部20被排出到二次侧流通路16。图2的状态表示出球状阀芯12的流入侧开口部18位于一次侧流通路14的位置、与一次侧流通路14连通的球状阀芯12的开口部分的截面积为最大的状态,即调节阀1的全开状态。
通过阀轴13的转动使球状阀芯12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时,流入侧开口部18从一次侧流通路14的位置偏离,因此与一次侧流通路14连通的球状阀芯12的开口部分的截面积减少。由此,调节阀1从全开状态过渡到中间的开度状态。球状阀芯12进一步转动的话,流入侧开口部18从一次侧流通路14的位置完全偏离开,由于球状阀芯12的外周壁堵住一次侧流通路14,所以一次侧流通路14和二次侧流通路16被阻断。这样,调节阀1过渡到全闭状态。这样,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球状阀芯12的开口部分的截面积来调节调节阀1的开度。
图3是示出上游侧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三者之间关系的图。图3的纵轴表示流体压力,横轴表示在从调节阀1的上游侧的配管3通过调节阀1到下游侧的配管3的流路上的位置。在调节阀1中,由于流路在球状阀芯12的部分被缩小,因此产生流体的压力损失。因此,流体压力在调节阀1的位置暂时降低,然后开始恢复,以下游侧流体压力P2大致稳定下来。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器6检测从该压力降低状态恢复到稳定后的下游侧流体压力P2途中的流体压力P3。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器6在调节阀1的压力排出口17的位置检测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在图2的实例中,压力排出口17形成在安装有球状阀芯12的阀室15上。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实施形态的气穴诊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叙述的压力P1,P2,P3,Pv全部都是绝对压力。
首先,诊断系数算出部7读取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4所检测到的上游侧流体压力P1(步骤S1)。同样地,诊断系数算出部7读取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器5所检测到的下游侧流体压力P2(步骤S2)。进一步地,诊断系数算出部7读取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器6所检测到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步骤S3)。
接下来,诊断系数算出部7分别就上游侧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算出规定期间内的平均值(步骤S4)。作为求出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能够利用公知的平均值计算方法(例如移动平均等)。而且,诊断系数算出部7采用上游侧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各自的平均值,如下式那样算出诊断系数σ2(步骤S5)。
σ2=(P2-P3)/P1…(1)
诊断系数σ2受到饱和蒸汽压Pv的影响。因此,采用上游侧流体压力P1、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各自的平均值、以及饱和蒸汽压Pv,如下式那样算出诊断系数σ2更为理想。
σ2=(P2-P3)/(P1-Pv)…(2)
众所周知,饱和蒸汽压Pv由流体的温度决定。因此,诊断系数算出部7只要读取温度传感器30所检测到的流体的温度的值来计算饱和蒸汽压Pv即可。
另外,以往的气穴系数σ能够通过下式算出。
σ=(P2-Pv)/(P1-P2)…(3)
接下来,判定部9从设定调节阀1的开度的开度设定器2读取调节阀1的当前的开度(步骤S6)。判定部9从调节阀1的当前的开度求出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从存储部8取得与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作为阈值σth(步骤S7)。
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是示出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以及气穴系数σ与流经调节阀1的流体的相对容量系数Cv%的关系的图。相对容量系数Cv%表示相对于调节阀1为全开状态时的容量系数Cv的容量系数Cv的比例。容量系数Cv根据阀的开度而变化,由于其计算方法是公知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另外,相对容量系数Cv%根据调节阀1的流量特性而不同,但通过事先调查调节阀1的开度与相对容量系数Cv%的关系,能够根据调节阀1的当前的开度求出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分别表示调节阀1的口径为80A、50A、40A、15A时的特性。
气穴是否已开始产生通过听取生成的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声音(呮哩呮哩)、或者用振动计测量高频的压力振动等的方法来判断。即,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是,固定调节阀1的开度,一边改变调节阀1的前后差压使流体压力上升一边观测声音或压力振动,根据判断气穴已开始产生时的时点的压力条件计算出的诊断系数σ2,将该诊断系数σ2作为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来绘制曲线的图。只要对于调节阀1的每个开度都进行这样的求出诊断系数σ2的实验即可。另外,此时的诊断系数σ2的计算采用式(3)。同样地,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所示的气穴系数σ是对根据判断气穴已开始产生时的时点的压力条件计算出的气穴系数σ绘制曲线而得到的图。
从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可知,气穴开始产生时的气穴系数σ与相对容量系数Cv%不存在线性的关系。因此,为了采用气穴系数σ实现高精度的气穴诊断,需要尽可能地详细地求出由相对容量系数Cv%和气穴系数σ的组构成的数据,并预先将该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另一方面,如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所示,相对容量系数Cv%越大,则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越大,可知诊断系数σ2与相对容量系数Cv%大致具有线性的关系。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即便在由相对容量系数Cv%和诊断系数σ2的组构成的数据的数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气穴诊断。
在本实施形态的气穴诊断装置的存储部8中,预先记录有如以上那样求出的、由相对容量系数Cv%和诊断系数σ2的组构成的数据。因此,判定部9能够从存储部8取得与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作为阈值σth(步骤S7)。但是,如上所述,由于记录在存储部8中的数据数量少,也存在与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未记录在存储部8中的情形。这样的情况下,判定部9只要根据记录在存储部8中的、与比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小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的数据和与比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大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的数据进行线性插补运算,计算出与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即可。
而且,判定部9对在步骤S5算出的诊断系数σ2和在步骤S7取得的阈值σth进行比较(步骤S8)。判定部9在步骤S5所算出的诊断系数σ2为阈值σth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8中的是),判定为产生气穴(步骤S9),在诊断系数σ2不到阈值σth的情况下,判定为未产生气穴(步骤S10)。
诊断结果输出部10输出判定部9的诊断结果(步骤S11)。作为此时的输出方法,有诊断结果信号的输出、诊断结果的显示,或者通知气穴产生的灯的闪烁等。
以上的步骤S1~S11的处理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进行,直到诊断装置的动作结束为止(步骤S12中的是)。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与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诊断装置相比,能够维持同等的诊断精度且能够减少存储部8的数据的数量,因此能够减轻数据的准备所需要的劳力。又,在本实施形态中,与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诊断装置相比,能够难以受到泵的脉动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气穴诊断。
另外,步骤S4的平均化处理不是必需的处理。基本上,能够用压力P1、P2、P3的瞬时值计算出诊断系数σ2并诊断气穴的有无。但是,设想到现实中配管内的压力由于泵的脉动、调节阀的开闭等而经常变动的情况,即便收集压力P1、P2、P3的输出,也不是完全相同的瞬间的压力,因此诊断系数σ2在每次计算时都有所差异。在每次算出诊断系数σ2时气穴的诊断结果不断变换的情况不太理想。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避免由于配管内的压力变动的干扰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不稳定,在步骤S4进行压力P1、P2、P3的平均化处理等的处理。作为进行稳定的诊断的方法,除了如本实施形态那样采用压力P1、P2、P3的平均值算出诊断系数σ2的方法之外,还有在规定期间将采用压力P1、P2、P3的瞬时值算出的诊断系数σ2平均化,通过平均化的诊断系数σ2来诊断气穴的有无的方法、采用压力P1、P2、P3的瞬时值计算出诊断系数σ2,对于各诊断系数σ2求出诊断结果,根据有气穴的诊断结果和无气穴的诊断结果在规定期间内的比例得到最终的诊断结果的方法等。
[第2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气穴诊断装置的构成以及处理的流程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采用图1、图4的符号进行说明。如在第1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那样,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与相对容量系数Cv%大致为线性的关系。因此,只要将对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和相对容量系数Cv%的关系进行线性近似了的函数f(Cv%)预先登记在存储部8中即可。
图7的(A)、图7的(B)、图8的(A)、图8的(B)是将对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和调节阀1的相对容量系数Cv%的关系进行线性近似了的直线分别追加到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图6的(B)中的图。图7的(A)、图7的(B)、图8的(A)、图8的(B)分别表示调节阀1的口径为80A、50A、40A、15A时的特性。图7的(A)、图7的(B)、图8的(A)、图8的(B)的80是对气穴开始产生时的诊断系数σ2和调节阀1的相对容量系数Cv%的关系进行线性近似了的直线。
调节阀1的口径为80A的情况下,函数f(Cv%)如下式所示。决定系数R2为0.9989。
f(Cv%)=0.1767Cv%+0.0213…(4)
调节阀1的口径为50A的情况下,函数f(Cv%)如下式所示。决定系数R2为0.9627。
f(Cv%)=0.228Cv%+0.09…(5)
调节阀1的口径为40A的情况下,函数f(Cv%)如下式所示。决定系数R2为0.9796。
f(Cv%)=0.2Cv%+0.0333…(6)
调节阀1的口径为15A的情况下,函数f(Cv%)如下式所示。决定系数R2为0.9973。
f(Cv%)=0.1375Cv%+0.0008…(7)
只要对于调节阀1的各相对容量系数Cv%预先将以上那样的函数f(Cv%)登记在存储部8中即可。本实施形态的判定部9,在步骤S7中从存储部8取得与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函数f(Cv%),将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代入该函数f(Cv%)中,从而计算出诊断系数σ2=f(Cv%)即可。因此,能够取得与调节阀1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Cv%相对应的诊断系数σ2作为阈值σth。其他的处理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第1、第2实施形态中,以球阀作为调节阀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调节阀。
第1、第2的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诊断系数算出部7、存储部8和判定部9可以通过包括CPU、存储装置以及接口的计算机和控制这些硬件资源的程序来实现。CPU根据储存于存储装置中的程序执行在第1、第2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处理。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诊断调节阀是否产生了气穴的技术。

Claims (7)

1.一种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流有流体的调节阀的上游侧的流体压力P1;
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调节阀的下游侧的流体压力P2;
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从由所述调节阀引起的压力损失恢复途中的流体压力P3;
诊断系数算出单元,其根据所述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上游侧流体压力P1、所述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所述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算出诊断系数;
存储单元,其预先存储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和
判定单元,其根据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信息求出与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阈值,通过比较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所算出的诊断系数和所述阈值,判定所述调节阀中是否产生气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通过(P2-P3)/P1算出所述诊断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在将饱和蒸汽压设为Pv时,通过(P2-P3)/(P1-Pv)算出所述诊断系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系数算出单元对于所述上游侧流体压力P1、所述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所述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分别算出规定期间内的平均值,采用这些平均值算出所述诊断系数。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预先存储由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和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组构成的数据,
所述判定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所述阈值。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穴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预先存储对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进行线性近似了的函数,
所述判定单元采用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函数,根据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算出诊断系数,并将该诊断系数作为所述阈值。
7.一种气穴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其检测流有流体的调节阀的上游侧的流体压力P1;
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其检测所述调节阀的下游侧的流体压力P2;
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步骤,其检测从由所述调节阀引起的压力损失恢复途中的流体压力P3;
诊断系数算出步骤,其根据在所述上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所检测的上游侧流体压力P1、在所述下游侧流体压力检测步骤所检测的下游侧流体压力P2和在所述恢复途中流体压力检测步骤所检测的恢复途中流体压力P3算出诊断系数;和
判定步骤,其参照预先存储所述调节阀开始产生气穴时的诊断系数与所述调节阀的相对容量系数的关系的存储单元,根据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信息求出与所述调节阀的当前的相对容量系数相对应的诊断系数作为阈值,通过比较在所述诊断系数算出步骤算出的诊断系数和所述阈值,判定所述调节阀中是否产生气穴。
CN201210078327.1A 2011-03-29 2012-03-22 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4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2168 2011-03-29
JP2011072168A JP2012207694A (ja) 2011-03-29 2011-03-29 キャビテーション診断装置および診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549A true CN102734549A (zh) 2012-10-17
CN102734549B CN102734549B (zh) 2014-10-08

Family

ID=4699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832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4549B (zh) 2011-03-29 2012-03-22 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207694A (zh)
CN (1) CN10273454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646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流量运算装置以及流量控制装置
CN108071853A (zh) * 2017-12-05 2018-05-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调节阀内漏诊断装置
CN108168859A (zh) * 2017-12-05 2018-06-15 浙江工业大学 调节阀汽蚀诊断装置
CN108227670A (zh) * 2017-11-28 2018-06-2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控制阀气蚀诊断装置及方法
CN108253185A (zh) * 2017-12-01 2018-07-06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控制阀气蚀的诊断装置与方法
CN109724746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程序
CN110418914A (zh) * 2017-03-17 2019-11-05 金子产业株式会社 切断阀控制装置、切断阀控制系统、切断阀控制系数计算方法以及切断阀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5945B2 (ja) * 2011-06-10 2015-07-29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キャビテーション診断装置および診断方法
JP6078487B2 (ja) * 2014-02-18 2017-02-08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リーク診断装置
CN108195574B (zh) * 2017-12-27 2019-12-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控制阀阀位异常震荡实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37713A1 (de) * 1993-08-05 1995-02-08 Honeywell Ag Diagnose-System für Regel- und Absperrventile
DE19947129A1 (de) * 1999-09-30 2001-04-05 Siemens Ag Diagnosesystem und -verfahren, insbesondere für ein Ventil
CN101809348A (zh) * 2007-09-24 2010-08-18 西门子公司 用于阀、尤其用于截止阀或控制阀的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37713A1 (de) * 1993-08-05 1995-02-08 Honeywell Ag Diagnose-System für Regel- und Absperrventile
DE19947129A1 (de) * 1999-09-30 2001-04-05 Siemens Ag Diagnosesystem und -verfahren, insbesondere für ein Ventil
CN101809348A (zh) * 2007-09-24 2010-08-18 西门子公司 用于阀、尤其用于截止阀或控制阀的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646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流量运算装置以及流量控制装置
CN103900646B (zh) * 2012-12-26 2017-04-1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流量运算装置以及流量控制装置
CN110418914A (zh) * 2017-03-17 2019-11-05 金子产业株式会社 切断阀控制装置、切断阀控制系统、切断阀控制系数计算方法以及切断阀控制方法
CN110431341A (zh) * 2017-03-17 2019-11-08 金子产业株式会社 阀控制装置、阀控制系统、阀控制系数计算方法以及阀控制方法
CN110418914B (zh) * 2017-03-17 2021-07-27 金子产业株式会社 切断阀控制装置、切断阀控制系统、切断阀控制系数计算方法以及切断阀控制方法
CN109724746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程序
CN108227670A (zh) * 2017-11-28 2018-06-2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控制阀气蚀诊断装置及方法
CN108253185A (zh) * 2017-12-01 2018-07-06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控制阀气蚀的诊断装置与方法
CN108071853A (zh) * 2017-12-05 2018-05-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调节阀内漏诊断装置
CN108168859A (zh) * 2017-12-05 2018-06-15 浙江工业大学 调节阀汽蚀诊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07694A (ja) 2012-10-25
CN102734549B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549B (zh) 气穴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JP4970820B2 (ja) 導圧管詰まり検出装置及び導圧管詰まり検出方法
CN101506629B (zh) 流量测量诊断
EP2893301B1 (en) Self-diagnos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 meter
CN102768229B (zh) 双阵列式电容传感器及其气固两相流检测方法
US10006790B2 (en) Flow-rate measurement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l-pressure measurement principle
CN102654410B (zh) 基于差压的流量测量
EP1893964A1 (en) Diagnostic device for use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N103900646A (zh) 流量运算装置以及流量控制装置
CN108227670A (zh) 一种控制阀气蚀诊断装置及方法
JP4476540B2 (ja) 管路閉塞検出装置
JP2010127417A (ja) キャビテーション診断装置
JP4804798B2 (ja) 圧力検出器及び圧力検出器の詰まり診断方法
JP5755945B2 (ja) キャビテーション診断装置および診断方法
CN103575482B (zh) 导压管的堵塞诊断装置及堵塞诊断方法
JP3164632U (ja) 双方向の非定常な流体流の流量を決定する装置
JP2009085769A (ja) 管路内流体の測定装置および導圧管の詰まり診断システム
US11029181B2 (en) Vortex flowmeter with flow instability detection
CN103575466B (zh) 导压管的堵塞诊断装置及堵塞诊断方法
CN115183832A (zh) 旋涡流量计用流量信号干扰诊断及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KR20150026314A (ko) 배관 내부 유동을 고려한 배관 성능 측정시스템
JP2008203000A (ja) 詰まり診断装置及び詰まり診断方法
JP2013024573A (ja) 導圧管の詰まり診断可否判定システム
JP5365456B2 (ja) 導圧管詰まり検出装置及び導圧管詰まり検出方法
JP4491834B2 (ja) 圧力検出器及び圧力検出器の詰まり診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