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6017A -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6017A
CN102726017A CN2011800024551A CN201180002455A CN102726017A CN 102726017 A CN102726017 A CN 102726017A CN 2011800024551 A CN2011800024551 A CN 2011800024551A CN 201180002455 A CN201180002455 A CN 201180002455A CN 102726017 A CN102726017 A CN 102726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tone
subcarrier
user side
sends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24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广生
徐贵今
张晓风
孙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26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6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高了时钟频率同步精度,提高了系统的物理层频谱效率,并使接入系统能够满足移动微蜂窝承载等对时钟频率同步精度要求很高的业务需求。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包括: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Description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结合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通信系统中,当网络头端(Network Coordinator,CO)向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发送数据时,每个物理层帧都由前导码和数据帧组成,CPE通过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帧前的前导码进行时钟频率的恢复,进而与CO端时钟频率同步。由于网络数据传送采用突发的方式,CO端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送任何信号,导致在这段时间内,CPE端无法跟踪CO端的时钟频率,使得CO端或CPE端的时钟频率有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相对较大的漂移,进而使在这段时间内CPE发送的上行信号的质量和下一个下行突发信号的接收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补偿这种时钟漂移,CPE用于跟踪并锁定CO时钟的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电路需要具有较高的捕捉速度,但是如果提高捕捉速度又会恶化PLL的抖动性能,使时钟频率恢复的精度降低,同时PLL的设计也不能补偿CPE发送的上行信号的质量。并且,如果CO端的采样时钟频偏较大,也会降低时钟频率恢复的精度。
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前导码来对时钟频率进行恢复的精度较低,不能满足移动业务对时钟频率同步精度的要求,也不能支持高阶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同时,由于每个数据帧前面都有很长的前导码开销,使得物理层的频谱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提高了用户端时钟频率同步的精度,可以提高系统的物理层频谱效率,并使系统能够满足微蜂窝承载等对时钟频率同步精度要求很高的业务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包括:
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一种网络头端,包括:
子载波选择单元,用于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导频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系统,包括:所述的网络头端和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网络头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端相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中,网络头端通过不间断地发送进行时钟同步的导频给用户端,使得用户端时钟在整个数据传输阶段可以实时的跟踪网络头端的时钟,用户端的时钟不会产生较大的漂移,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时钟恢复的精度,提高了系统的物理层频谱效率,并使系统能够满足移动微蜂窝承载等对时钟频率同步精度要求很高的业务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波对网络头端影响的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波对用户端影响的分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头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进一步的,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不分配数据信号。然后网络头端向用户端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用户端接收网络头端发送的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然后,根据所述连续的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进一步的,选择高信噪比、高频的子载波作为所述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用于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后作为导频的子载波选择信噪比较高的子载波,以便于抵抗白噪声,从而使得导频经过解析后精度点足够高,同时,作为导频的子载波选择高频子载波,高频子载波对频率偏差更加敏感,能够增加时钟同步的精度,并且在用于发送导频的子载波上不分配信号,即在导频上不分配比特,即该子载波只用于传输时钟同步信号,不用与传输数据信号。
进一步的,在选择完导频后,对系统协议进行更改,在协议中加入子载波索引项,实现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同时不分配数据信号,并使系统内的用户端能够识别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的所述导频,并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以Home PlugAV系统为例,可以由系统预先设定pilot index(子载波索引),即预先在Home Plug AV的网络头端和用户端的配置表中增加pilot index项;也可以由Home Plug AV的网络头端广播pilot index,即在网络头端的配置表中增加pilot index项,同时在beacon(信标)帧中增加pilot index项。与此同时,还要在网络头端和用户端中增加禁止在作为导频的子载波上分配比特的相关项。
102、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也就是说,向用户端不间断地在固定频点上发送固定信号作为导频,使得用户端能够实时地跟踪该连续导频,并与其进行时钟频率同步。在现有技术中,用户端通过对网络头端发送的数据帧前的前导码进行时钟同步,由于数据帧不是连续发送的,因此前导码也不是连续发送的,在没有前导码发送的间断时间,用户端的时钟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漂移,此时用户端再通过下一段前导码来恢复该较大漂移较为困难,使得用户端对于网络头端的时钟同步精度较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中,用于用户端进行时钟同步的导频是连续不间断发送的,即无论网络头端是否向用户端发送下行数据信号,无论网络头端是否是在接受用户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网络头端都不间断的向用户端发送该加载着时钟同步调制信号的子载波,并且该子载波在网络头端与用户端交互的过程中,不加载数据信号,始终只扮演导频的角色。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中,网络头端通过不间断地发送进行时钟同步的导频给用户端,使得用户端时钟在整个数据传输阶段可以实时的跟踪网络头端的时钟,用户端的时钟在整个数据传输阶段不会产生较大的漂移,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时钟恢复的精度,提高了系统的物理层频谱效率,并使系统能够满足移动微蜂窝承载等对时钟频率同步精度要求很高的业务需求。
进一步的,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包括:在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导频。由于网络头端向用户端发送的导频是不间断的,即网络头端在向用户端发送导频的同时还要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而发送导频的时候会在网络头端产生回波,该回波会影响网络头端接收上行信号的质量,所以,可替换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网络头端对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进行回波抵消,消除所述回波对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影响。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为多个,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之间相位连续。即导频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当导频为多个时,多个导频之间相位连续,以便于用户端跟踪导频,并进行同步。
进一步的,获得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的乘积,是OFDM子载波总数的整数倍,该多个子载波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即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子载波的编号,其中,T为OFDM符号的子载波总数,GI为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的长度,idx为子载波编号,k为整数。
例如,在Home Plug AV(Homer Plug Powerline Alliance Audio Video,音频-视频家庭电力线接入)网络中,T为8192,GI为1112或1512或3664,通过计算可得到多个相位连续的子载波编号,如果需要选择三个子载波作为导频,在所得的多个结果中任意选择三个即可,如选择idx分别为1024、2048和3072的三个子载波作为导频。
可选的,设置混合器,通过所述混合器抑制回波信号能量。即通过在网络头端中线路侧设置的混合器抑制回波信号能量,消除回波对接收上行信号的影响。
如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图,网络头端1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头端1中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中传出的数字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单元15转换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过低频或高频线路单元17(在低频系统中,该单元主要为线路驱动;在高频系统中,该单元用于实现信号的上变频、滤波和放大)到达混合器3,并经由混合器3连接同轴电缆或电力线等有线媒介分配网络18,将信号发送给多个用户端。网络头端1在接收数据时,导频信号继续通过混合器3发送给用户端,同时还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该上行信号经过低频或高频线路单元(在低频系统中,该单元主要为线路驱动;在高频系统中,该单元用于实现信号的放大、下变频和滤波)与模数转换单元16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进行处理。如果系统允许的链路衰减大于40dB,可选在网络头端中增加陷波滤波器13,衰减导频频点的功率,减小导频的回波对信号接收的影响。
由于网络头端1在向用户端2发送导频的时候还要接收用户端2发送的上行信号,而发送的导频的会在网络头端1产生回波,该回波会影响网络头端1接收上行信号的质量,同时,用户端2在接收网络头端1发送的连续导频的同时还要向网络头端1发送上行信号,而发送的上行信号会在用户端2产生回波,该回波会影响用户端2接收连续导波的质量,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网络头端1和用户端2进行回波抵消,从而减小回波对网络头端1接收上行信号的影响和用户端2接收连续导波的影响。
可替换的,如图3所示,网络头端1通过混合器3在发送导频的同时接收上行信号,而发送的导频会在网络头端1产生导频回波11。
假设有线分配网络的衰减为40dB,网络头端的发射功率与用户端的发射功率相等,使用3子载波作为导频,总共有3000个有效子载波。若网络头端接收的信号功率为AdBm,则网络头端接收的导频回波功率为A+40-10lg(3000/3)=(A+10)dB,其远大于接收的上行信号功率,该回波11会影响网络头端接收上行信号的质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器3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回波损耗与插损的差大于20dB,使导频回波功率远小于信号功率;并且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中通过回波抵消单元12进行EC(Echo cancellation,回波抵消),如果线路衰减大于40dB,可以增加陷波滤波器13,衰减导频频点的功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导频回波属于特性已知的脉冲干扰,可以利用各种抗干扰技术,例如现有技术中辅助的干扰抑制技术等,抑制脉冲干扰。
可替换的,如图4所示,用户端2通过混合器3在发送上行信号的同时接收导频,而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会在用户端2产生上行信号回波14。若用户端与网络头端发射功率相等,用户端发送的信号功率为AdBm,混合器的回波损耗与插损的差大于20dB,则回波功率为A-20dBm,用户端接收的导频的功率为A-40-10lg(3000/3)=A-70dB,可见,用户端在信号突发发送期间,回波功率远大于接收的导频功率,该回波14会导致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有效位数损失,影响用户端恢复出来的导频的质量。回波信号造成的ADC性能损失可以如下计算:(70dB-20dB)/6.02=8.3Bit(ADC的一个采样位为6.02dB)。对于有效位为10bit的ADC,恢复出来的导频的信噪比约等于10dB。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要求混合器3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回波损耗与插损的差大于20dB,使得用户端恢复出来的所述连续的导频信噪比大于10dB,并且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中通过回波抵消单元12进行回波抵消(Echocancellation,EC)。在用户端发送期间,线路衰减在40dB左右时,用户端也可以很好的恢复出导频信号。
进一步的,由于用户端在接收不间断的连续导频的同时,还要接收突发的下行信号,所以用户端需要设定用于发现下行突发信号的功率检测门限值。
假设用户端接收的信号信噪比SNR=3dB,使用3子载波作为导频,总共3000个有效子载波,则信号功率(线性值)为2,噪声功率为1,导频功率为2×3/3000,得到:无下行信号时的接收功率quiet_power=10lg(1+2×3/3000)=0.0087dB;有下行信号时的接收功率ds_power=10lg(1+2)=4.7712dB,因此,可得功率检测的门限范围diff=ds_power-quiet_power=4.76dB,因此,用户端有足够空间设置功率检测的门限值,导频的信噪比可以设置的很高而不会影响用户端的接收功率检测。
可替换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器的电路示例如图5所示,图中,A端为发送端,C端为接收端,B端为线路接口。混合器电路为定向耦合器,混合器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耦合,主要由变压器组成,变压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0~1.2GHz;发送端A、接收端C到线路接口B的插损指标为3dB;发送端A、接收端B的隔离度大于等于25dB;在75欧姆阻抗电路中,R=150Ω,在50欧姆阻抗的电路中,R=100Ω。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续导频不会引入额外的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因为,用户端在接收下行数据时,作为导频的子载波对其他子载波造成的ICI影响与该子载波在承载比特时一致,在网络头端接收上行数据时,发送导频信号的采样时钟和接收使用的采样时钟一致,导频在接收各子载波频点上为旁瓣过零点,没有造成ICI。同时,连续导频造成的数据速率损失很小,假设对于3000个有效子载波的系统,使用三个子载波作为导频,速率损失=3/3000=0.1%。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中,网络头端通过不间断地发送进行时钟同步的导频给用户端,使得用户端时钟在整个数据传输阶段可以实时的跟踪网络头端的时钟,用户端的时钟不会产生较大的漂移,并且,通过在网络头端和用户端对产生的回波进行抵消,防止回波对于接收信号的干扰,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数据速率损失很小而且不引入额外的载波间干扰的同时,提高了时钟恢复的精度,提高了物理层的调制编码阶数,减少了物理层的前导码开销,并且使系统能够满足微蜂窝承载等无线业务对时钟频率精度的要求。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头端,如图6所示,包括:
子载波选择单元21,用于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导频发送单元22,用于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其中,子载波选择单元包括:信号加载模块23,用于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不分配数据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具体用于:选择高信噪比、高频的子载波作为所述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
进一步的,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还包括:协议更改模块24,用于对系统协议进行更改,在协议中加入子载波索引项,实现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同时不分配数据信号,并使系统内的用户端能够识别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的所述导频,并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进一步的,所述导频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导频。
可替换的,所述导频发送单元的功能通过混合器实现,所述混合器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耦合,并抑制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信号能量,所述混合器的工作频率在系统工作频段的频率范围内,且所述混合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回波损耗与插损的差大于20dB。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器的电路的示例如图5所示,图中A端为发送端,C端为接收端,B端为线路接口。混合器电路为定向耦合器,主要由变压器组成,变压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0~1.2GHz;发送端A、接收端C到线路接口B的插损指标为3dB;发送端A、接收端B的隔离度大于等于25dB;在75欧姆阻抗电路中,R=150Ω,在50欧姆阻抗的电路中,R=100Ω。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头端还包括:回波抵消单元25,用于对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进行回波抵消,消除所述回波对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影响。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为多个,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之间相位连续。
进一步的,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为多个时,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具体用于:获得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的乘积,是OFDM子载波总数的整数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头端通过不间断地发送进行时钟同步的导频给用户端,使得用户端时钟在整个数据传输阶段可以实时的跟踪网络头端的时钟,用户端的时钟不会产生较大的漂移,并且,通过在网络头端对产生的回波进行抵消,防止回波对于接收信号的干扰,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频率恢复能力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数据速率损失很小而且不引入额外的载波间干扰的同时,提高了时钟恢复的精度,提高了物理层的调制编码阶数,减少了物理层的前导码开销,并且使系统能够满足微蜂窝承载等无线业务对时钟频率精度的要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系统,包括:实施例二中的网络头端和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网络头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端相连。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头端发送的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向所述网络头端发送上行信号的同时,接收网络头端发送的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系统,适用于使用同轴电缆、电力线等有线传输媒介的时分双工OFDM系统,包括低频TDD/OFDM系统,以及高频TDD/OFDM系统。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包括: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不分配数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包括:选择高信噪比、高频的子载波作为所述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还包括:对系统协议进行更改,在协议中加入子载波索引项,实现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同时不分配数据信号,并使系统内的用户端能够识别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的所述导频,并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包括:在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导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进行回波抵消,消除所述回波对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为多个,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之间相位连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的乘积,是OFDM子载波总数的整数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混合器,通过所述混合器抑制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信号能量。
10.一种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载波选择单元,用于在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选择至少一个子载波发送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导频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端不间断地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所述导频,以便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包括:
信号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不分配数据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具体用于:选择高信噪比、高频的子载波作为所述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还包括:
协议更改模块,用于对系统协议进行更改,在协议中加入子载波索引项,实现在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上加载时钟同步调制信号同时不分配数据信号,并使系统内的用户端能够识别通过所述子载波发送的所述导频,并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导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发送单元的功能通过混合器实现,所述混合器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耦合,并抑制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信号能量,所述混合器的工作频率在系统工作频段的频率范围内,且所述混合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回波损耗与插损的差大于20dB。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头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波抵消单元,用于对发送所述导频所产生的回波进行回波抵消,消除所述回波对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影响。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为多个,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之间相位连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为多个时,所述子载波选择单元具体用于:获得多个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所述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导频的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的乘积,是OFDM子载波总数的整数倍。
19.一种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3所述的网络头端和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网络头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端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头端发送的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频进行时钟同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向所述网络头端发送上行信号的同时,接收网络头端发送的用于时钟同步的导频。
CN2011800024551A 2011-11-08 2011-11-08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02726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1942 WO2012163042A1 (zh) 2011-11-08 2011-11-08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6017A true CN102726017A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5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24551A Pending CN102726017A (zh) 2011-11-08 2011-11-08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6017A (zh)
WO (1) WO20121630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6394A (zh) * 2014-07-23 2016-02-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偏差的方法和设备及接收装置
WO2019085406A1 (zh) * 2017-11-06 2019-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42589A (zh) * 2021-04-23 2022-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1230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ofdm的广播系统中频率跳变的连续导频的数据传输方法
US20080080476A1 (en) * 2006-10-02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calable bandwidth
CN101202725A (zh) * 2006-12-11 2008-06-18 昂达博思公司 在tdd无线ofdm通信系统中的自动频率偏移补偿
CN101296058A (zh) * 2008-06-17 2008-10-29 广东工业大学 Mimo-ofdm系统采样时钟同步的空频分集方法
WO2010132488A2 (en) * 2009-05-11 2010-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e pruning in presence of large signal dynamics in a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peater
WO2011109375A1 (en) * 2010-03-02 2011-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battery information repor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5297B1 (ko) * 2001-06-11 2004-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효율적인 심볼 타이밍 옵셋을 추정하는 ofdm 수신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1230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ofdm的广播系统中频率跳变的连续导频的数据传输方法
US20080080476A1 (en) * 2006-10-02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calable bandwidth
CN101202725A (zh) * 2006-12-11 2008-06-18 昂达博思公司 在tdd无线ofdm通信系统中的自动频率偏移补偿
CN101296058A (zh) * 2008-06-17 2008-10-29 广东工业大学 Mimo-ofdm系统采样时钟同步的空频分集方法
WO2010132488A2 (en) * 2009-05-11 2010-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e pruning in presence of large signal dynamics in a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peater
WO2011109375A1 (en) * 2010-03-02 2011-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battery information reporting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MOTHY S.RAMTEKE: "《网络》", 30 November 2004, 机械工业出版社, article "第3.6节 回波抵消" *
冯建和等: "《ADSL宽带接入技术及应用》", 31 July 2002, 人民邮电出版社, article "第2.3.3节 回波抵消技术与FDM技术应用" *
张理招: "《现代通信技术》", 31 December 2004,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article "第3.2.2节回波抵消技术" *
韩玲等: "《xDSL宽带接入技术》", 31 August 2002,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article "第5.6节 DSL回波抵消和噪声抑制"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6394A (zh) * 2014-07-23 2016-02-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偏差的方法和设备及接收装置
CN105306394B (zh) * 2014-07-23 2019-06-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偏差的方法和设备及接收装置
WO2019085406A1 (zh) * 2017-11-06 2019-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756318A (zh) * 2017-11-06 2019-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756318B (zh) * 2017-11-06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42589A (zh) * 2021-04-23 2022-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5242589B (zh) * 2021-04-23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63042A1 (zh) 201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5674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power lines
Bellanger Physical layer for future broadband radio systems
US707596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lock filtering and fast equalization-demodul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7573822B1 (en) Broadband network for coaxial cable using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US938589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036624B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系统
JP2000078062A (ja) 低および中電圧電力線上での双方向デ―タ交換の方法と装置
CN110036625B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系统
US20140078924A1 (en) Broadband Cable Network Utilizing Common Bit-Loading
US9525639B2 (en) 2.5 GBPS/5GBPS ethernet communications over a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hannel
WO2015028545A1 (en) Power sav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739289B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EP0883944B1 (en) Procedure to suppress near-end crosstalk at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a wire network
CN102726017A (zh) 提高时钟恢复能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35613A (zh) 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0563232C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离散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US20040109497A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luding a narrow band demodulator
US6760383B1 (en) Long reach SDSL system spectrally compatible with ADSL systems
Sartenaer et al.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s for wideband upstream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CAP-CDMA and DMT-FDMA
US20040096021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s for narrow band demodulation
Hasholzner et al. The effects of phase noise on 26 Mb/s OFDMA broadband radio in the local loop systems
CN105430666A (zh) 一种小区接入的方法及光纤分布系统
KR100981546B1 (ko) 다중 rrf 중계기의 수신 잡음 감소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896312B (zh) 执行频宽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KR101632038B1 (ko) G.hn 가입자망 시스템의 적응형 이퀄라이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집선장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