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3996A -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3996A
CN102723996A CN2012101375763A CN201210137576A CN102723996A CN 102723996 A CN102723996 A CN 102723996A CN 2012101375763 A CN2012101375763 A CN 2012101375763A CN 201210137576 A CN201210137576 A CN 201210137576A CN 102723996 A CN102723996 A CN 102723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prism
reflection
filtering device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75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3996B (zh
Inventor
曾同新
张学明
徐之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375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3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3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3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3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发射单元,用于向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用于从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滤波器件,用于透射发射单元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进入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反射至至少两个反射器件;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滤波器件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接收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缩短光组件的长度,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Description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单纤双向光组件(Bi-Direction OpticalSub-Assembly,BOSA)的封装日趋小型化,以便放入到SFP的模块中。
现有的BOSA的结构如图1所示,发射单元1发射的光信号透过滤波器件2进入尾纤3中,为了保证发射单元1发射的光信号和接收单元4接收的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发射单元1的出光方向与接收单元4的入光方向垂直设置。尾纤3接收的光信号被滤波器件2反射后,再经过安装在尾纤3上的反射镜5的反射进入接收单元4中。然而,滤波器件2与反射镜5之间需要具有较大的距离,才能保证尾纤3接收到的光信号最终进入接收单元4,然而这导致了BOSA器件整体较长,不利于器件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以缩短光组件的长度,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所述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所述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网络设备,其中包括SFP光网络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通过在单纤双向光组件中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对经过滤波器件反射的接收信号进行至少两次反射进入接收单元,或者实现经过至少两次反射的发射信号经过滤波器件的反射后进入尾纤,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又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又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该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上连接发射单元2、接收单元3和尾纤4;壳体1内部设有滤波器件5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
发射单元2,用于向尾纤4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接收单元3,用于从尾纤4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滤波器件5,用于透射发射单元3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进入尾纤4;还用于将从尾纤4中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反射至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
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用于将从滤波器件5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接收单元3。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射单元2可以选用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等能够发射光信号的器件,接收单元3可以选用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Diode,PD)、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 Diode,APD)等能够接收光信号的器件。壳体1通常可以设置为较为规则的立方体或长方体形状,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的同轴管芯(Transistor Outline,TO)以及尾纤4,均可以通过激光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
为了保证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和接收单元3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通常可以通过将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位置上,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成一定角度。
可选的,可以通过将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位置上,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例如:在壳体1为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实施场景下,可以将发射单元2设置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上,将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上相邻的另一个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位置上,还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之间呈其他的角度,从而保证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和接收单元3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
滤波器件5可以为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滤波器(Filter)等具有滤波功能的器件。
本实施例中,滤波器件5可以用于透射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反射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从而使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输入至尾纤4中,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反射后被接收单元3接收。即,本实施例中,滤波器件5可以对第一光信号的波长起到透射作用,而对第二光信号的波长起到反射作用。
在这种实施场景下,为了减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尺寸,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1内部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该反射器件6可以为反射镜(Mirror),还可以是反射膜等具有反射功能的器件。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滤波器件5反射后,再经过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进行至少两次反射,即,每个反射器件6对第二光信号进行一次反射。通过增加第二光信号在壳体1内部的反射次数来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
其中,滤波器件5与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的位置来确定。具体的,发射单元2的出光方向以及尾纤4的出光方向应朝向滤波器件5,以保证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到达滤波器件5,并透过滤波器件5进入尾纤4中,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能够到达滤波器件5。另外,滤波器件5的反射面应朝向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中的一个,该反射器件6的反射面应朝向另一个反射器件6。如果具有多个反射器件6,则应保证第二光信号依次被多个反射器件6反射,从而保证经过滤波器件5反射的第二光信号能够被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进行至少两次反射。对第二光信号进行最后一次反射的反射器件6,其反射面应朝向接收单元3入光方向,以保证接收单元3能够接收到经过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反射的第二光信号。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壳体1中设置两个反射器件6的实施场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可以在壳体1中设置多个反射器件6来实现增加第二光信号在壳体1内部的反射次数来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但出于成本的考虑以及壳体1内部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在壳体1内部设置两个反射器件6便可实现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通过在单纤双向光组件中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对经过滤波器件反射的接收信号进行至少两次反射后被接收单元接收,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在滤波器件5对第一光信号的波长进行透射,对第二光信号的波长进行反射的实施场景下,可以通过增加第二光信号在壳体1内部的反射次数来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的实施方式。以下提供在前述实施方式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壳体1的内壁设置呈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柱体。该棱柱体的横截面与尾纤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图2所示即为壳体1的内壁呈横截面为五边形的棱柱体,壳体1内壁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反射器件6。
具体的,滤波器件5可以设置在该棱柱体的一个侧面上,每个反射器件6可以分别设置在棱柱体的另外的侧面上,滤波器件5的反射面和反射器件6的反射面指向棱柱体的内部。
在这种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反射器件6可以选用反射镜。滤波器件5和反射器件6均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
可选的,可以将发射单元2设置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上,将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上相邻的另外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发射单元2的出光方向以及尾纤4的出光方向朝向滤波器件5,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透过滤波器件5进入尾纤4中;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到达滤波器件5,并滤波器件5反射到一个反射镜上,该反射镜再将第二光信号反射至另一个反射镜上,另一个反射镜将该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接收单元3,使第二光信号被接收单元3接收。由于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因此,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依次经过滤波器件5和两个反射镜的反射后,第二光信号的方向旋转了90度进入接收单元3中。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可以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镜,该棱镜的横截面可以与尾纤4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图3所示的棱镜为横截面为五边形的五棱镜。
具体的,滤波器件5可以设置在棱镜的一个侧面上,每个反射器件6分别设置在棱镜的另外的侧面上,滤波器件5的反射面和反射器件6的反射面指向棱镜的内部。
在这种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反射器件6可以选用反射膜,滤波器件5可以为WDM滤波膜。WDM滤波膜和反射膜均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棱镜上。
由于棱镜通常采用玻璃等材料,这些材料表面会产生光的散射从而损失掉一部分光信号,因此,为了增加棱镜对第一光信号和/或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可选的,棱镜中靠近尾纤4的侧面上可以设置第一增透膜7,从而增加进入尾纤4的第一光信号和/或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
同样的,还可以在棱镜中靠近接收单元3的侧面上设置第二增透膜9,从而增加棱镜对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增加进入接收单元3的第二光信号的强度。
在该实施场景下,同样可以将发射单元2设置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上,将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上相邻的另一个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发射单元2的出光方向以及尾纤4的出光方向朝向WDM滤波膜,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透过WDM滤波膜进入尾纤4中;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到达WDM滤波膜,并WDM滤波膜反射到一个反射膜上,该反射膜再将第二光信号反射至另一个反射膜上,另一个反射膜将该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接收单元3,使第二光信号被接收单元3接收。由于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因此,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依次经过WDM滤波膜和两个反射膜的反射后,第二光信号的方向旋转了90度进入接收单元3中。
以上两个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通过将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壳体内壁设置成棱柱体,或者在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壳体内部设置棱柱,实现在内壁或棱柱的侧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对经过滤波器件反射的接收信号进行至少两次反射被接收单元接收,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滤波器件5对第一光信号的波长进行透射,对第二光信号的波长进行反射的实施场景下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各种可行结构。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提供滤波器件5对第二光信号的波长进行透射,对第一光信号的波长进行反射的实施场景下,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各种可行结构。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该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上连接发射单元2、接收单元3和尾纤4;壳体1内部设有滤波器件5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
发射单元2,用于向尾纤4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接收单元3,用于从尾纤4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用于将从发射单元2中发射的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滤波器件5;
滤波器件5,用于将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入射的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尾纤4;还用于透射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以使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接收单元3。
本实施例中,滤波器件5可以用于透射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反射第一光信号。即,本实施例中,滤波器件5可以对第二光信号的波长起到透射作用,而对第一光信号的波长起到反射作用。
在这种实施场景下,为了减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尺寸,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1内部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该反射器件6可以为反射镜(Mirror),还可以是反射膜等具有反射功能的器件。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进行至少两次反射,即,每个反射器件6对第一光信号进行一次反射后,再由滤波器件5将该第一光信号反射到尾纤4中。从而通过增加第一光信号在壳体1内部的反射次数来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
其中,滤波器件5与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的位置来确定。具体的,接收单元3和尾纤4的出光方向应朝向滤波器件5,以保证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能够到达滤波器件5,并透过滤波器件5进入接收单元3中,并使滤波器件5反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进入尾纤4中。另外,滤波器件5的反射面应朝向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中的一个,该反射器件6的反射面应朝向另一个反射器件6。如果具有多个反射器件6,则应保证第二光信号依次被多个反射器件6反射,从而保证经过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进行至少两次反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被滤波器件5反射至尾纤4中。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中第一个对第一光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器件6,其反射面应朝向发射单元2的出光方向,以保证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道道该反射器件6。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壳体1中设置两个反射器件6的实施场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可以在壳体1中设置多个反射器件6来实现增加第二光信号在壳体1内部的反射次数来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但出于成本的考虑以及壳体1内部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在壳体1内部设置两个反射器件6便可实现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通过在单纤双向光组件中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经过至少两次反射的发射信号经过滤波器见的反射后进入尾纤,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在滤波器件5对第二光信号的波长进行透射,对第一光信号的波长进行反射的实施场景下,可以通过增加第二光信号在壳体1内部的反射次数来缩短滤波器件5与反射器件6之间的距离的实施方式。以下提供在前述实施方式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壳体1的内壁设置呈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柱体。该棱柱体的横截面与尾纤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图4所示即为壳体1的内壁呈横截面为五边形的棱柱体,壳体1内壁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反射器件6。
具体的,滤波器件5可以设置在该棱柱体的一个侧面上,每个反射器件6可以分别设置在棱柱体的另外的侧面上,滤波器件5的反射面和反射器件6的反射面指向棱柱体的内部。
在这种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反射器件6可以选用反射镜。滤波器件5和反射器件6均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
可选的,可以将发射单元2设置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上,将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上相邻的另一个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接收单元3的入光方向以及尾纤4的出光方向朝向滤波器件5,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透过滤波器件5进入接收单元3中;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到达一个反射镜上,再经由该反射镜的反射到达另一个反射镜,再经过另一个反射镜反射至滤波器件5,最后经由滤波器件5的反射输入至尾纤4中。由于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因此,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依次两个反射镜和滤波器件5的反射后,第一光信号的方向旋转了90度进入尾纤4中。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可以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镜8,该棱镜8的横截面可以与尾纤4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图3所示的棱镜8为横截面为五边形的五棱镜8。
具体的,滤波器件5可以设置在棱镜8的一个侧面上,每个反射器件6分别设置在棱镜8的另外侧面上,滤波器件5的反射面和反射器件6的反射面指向棱镜8的内部。
在这种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反射器件6可以选用反射膜,滤波器件5可以为WDM滤波膜。WDM滤波膜和反射膜均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棱镜8上。
由于棱镜8通常采用玻璃等材料,这些材料表面会产生光的散射从而损失掉一部分光信号,因此,为了增加棱镜8对第一光信号和/或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可选的,棱镜8中靠近尾纤4的侧面上可以设置第一增透膜7,从而增加进入尾纤4的第一光信号和/或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
同样的,还可以在棱镜8中靠近发射单元2的侧面上设置第二增透膜9,从而增加棱镜8对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增加进入发射单元2的第二光信号的强度。
在该实施场景下,同样可以将发射单元2设置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上,将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上相邻的另一个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接收单元3的入光方向以及尾纤4的出光方向朝向滤波器件5,尾纤4接收的第二光信号透过WDM滤波膜进入接收单元3中;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到达一个反射膜上,再经由该反射膜的反射到达另一个反射膜,再经过另一个反射膜反射至WDM滤波膜,最后经由WDM滤波膜的反射输入至尾纤4中。由于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因此,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依次两个反射膜和WDM滤波膜的反射后,第一光信号的方向旋转了90度进入尾纤4中。
以上两个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通过将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壳体内壁设置成棱柱体,或者在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壳体内部设置棱柱,实现在内壁或棱柱的侧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经过至少两次反射的发射信号经过滤波器件的反射后进入尾纤,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该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该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其中该发射单元用于向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该接收单元,用于从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另外,
滤波器件,用于透射发射单元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进入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反射至至少两个反射器件;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滤波器件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接收单元;
或者,
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发射单元中发射的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滤波器件;滤波器件,用于将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尾纤;还用于透射尾纤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以使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接收单元。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其中包括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见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通过在单纤双向光组件中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对经过滤波器件反射的接收信号进行至少两次反射进入接收单元,或者实现经过至少两次反射的发射信号经过滤波器见的反射后进入尾纤,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以便单纤双向光组件封装至SFP中,实现光模块小型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光网络设备的实施例,该光网络设备可以是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或者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等,该光网络设备中可以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呈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柱体,所述棱柱体的横截面与所述尾纤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所述滤波器件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一个侧面上,每个所述反射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另外的侧面上,所述滤波器反射面和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指向所述棱柱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2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为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镜,所述棱镜的横截面与所述尾纤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所述滤波器件设置在所述棱镜的一个侧面上,每个所述反射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棱镜的另外的侧面上,所述滤波器件的反射面和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指向所述棱镜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为反射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中靠近所述尾纤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增透膜,以增加所述棱镜对所述第一光信号和/或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中靠近所述接收单元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增透膜,以增加所述棱镜对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发射所述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所述滤波器件和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旋转90度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9.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呈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柱体,所述棱柱体的横截面与所述尾纤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所述滤波器件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一个侧面上,每个所述反射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另外的侧面上,所述滤波器反射面和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指向所述棱柱体的内部。
11.根据权利10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为反射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横截面为n边形的棱镜,所述棱镜的横截面与所述尾纤的延长线平行,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所述滤波器件设置在所述棱镜的一个侧面上,每个所述反射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棱镜的另外的侧面上,所述滤波器件的反射面和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指向所述棱镜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为反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中靠近所述尾纤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增透膜,以增加所述棱镜对所述第一光信号和/或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中靠近所述发射单元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增透膜,以增加所述棱镜对所述第一光信号的透过率。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发射所述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所述滤波器件和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旋转90度输入至所述尾纤。
17.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
18.一种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模块。
CN201210137576.3A 2012-05-07 2012-05-07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Active CN102723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576.3A CN102723996B (zh) 2012-05-07 2012-05-07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576.3A CN102723996B (zh) 2012-05-07 2012-05-07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3996A true CN102723996A (zh) 2012-10-10
CN102723996B CN102723996B (zh) 2015-05-13

Family

ID=4694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7576.3A Active CN102723996B (zh) 2012-05-07 2012-05-07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399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524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通信设备及连接错误检测方法
CN107223214A (zh) * 2017-03-21 2017-09-29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低滤波器插入损耗收发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10024308A (zh) * 2017-03-23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光组件、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US10700781B2 (en) 2017-03-16 2020-06-30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 Ltd. Transceiver with reduced filter insertion los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2332923A (zh) * 2020-11-26 2021-02-05 什邡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短距无线光传输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8601A1 (en) * 2002-01-24 2004-10-21 Ronson Ta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ceivers
CN101458370A (zh) * 2007-10-12 2009-06-17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光模块
CN101918872A (zh) * 2007-12-26 2010-12-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收发模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8601A1 (en) * 2002-01-24 2004-10-21 Ronson Ta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ceivers
CN101458370A (zh) * 2007-10-12 2009-06-17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光模块
CN101918872A (zh) * 2007-12-26 2010-12-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收发模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524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通信设备及连接错误检测方法
CN103986524B (zh) * 2014-05-22 2016-09-28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通信设备及连接错误检测方法
US10700781B2 (en) 2017-03-16 2020-06-30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 Ltd. Transceiver with reduced filter insertion los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7223214A (zh) * 2017-03-21 2017-09-29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低滤波器插入损耗收发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10024308A (zh) * 2017-03-23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光组件、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10024308B (zh) * 2017-03-23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光组件、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12332923A (zh) * 2020-11-26 2021-02-05 什邡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短距无线光传输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3996B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1489U (zh) 具有多路波长通道的光发射器件、光接收器件及光模块
KR102285021B1 (ko) 양방향 광 어셈블리, 광 네트워크 유닛, 광 라인 단말, 및 수동 광 네트워크 시스템
WO2017118271A1 (zh) 一种用于双链路传输的并行收发光模块和制作方法
US9391709B2 (en) Optical transmitter module
CN102884462A (zh) 具有小形状系数的壳体的光电收发器
CN102723996B (zh) 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CN204925459U (zh) 一种多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
CN103261935A (zh) 用于光电模块的多激光器发射器光学组件
CN104991320A (zh) 一种多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及其工作方法
CN106908912A (zh) 用于高速收发系统的单纤双向bosa光学结构
CN217639658U (zh) 光收发模块
US20170023750A1 (en) NxN PARALLEL OPTICAL TRANSCEIVER
WO2018157767A1 (zh) 一种多波长共存光模块
US20140099055A1 (en) Single-Fiber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ceiver
CN106054329A (zh) 一种光收发器
CN105652395A (zh) 一种多波长光收发组件
CN208421302U (zh) 一种单纤双向多波长光收发组件
CN108646356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2180521A (zh) 一种单纤双向多通道传输光模块系统
CN103858039B (zh) 光接收模块
CN205982747U (zh) 一种光收发器
CN203705694U (zh) 单纤双向收发一体光组件
CN208506305U (zh) 一种多波长合波光学模块
CN201716439U (zh) 一种单纤双向双端口光收发一体组件
US20120155811A1 (en) Connection module of optical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