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1238A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及冷凝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及冷凝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21238A CN102721238A CN2012102231139A CN201210223113A CN102721238A CN 102721238 A CN102721238 A CN 102721238A CN 2012102231139 A CN2012102231139 A CN 2012102231139A CN 201210223113 A CN201210223113 A CN 201210223113A CN 102721238 A CN102721238 A CN 1027212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cold
- shell
- cooling tube
- conver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身中冷转换器,以及使用该自身中冷转换器的制冷系统以及冷凝方法,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包括外壳、冷却管,接入管、回流管、冷却管进气管、冷却管出气管和套管,其中,所述套管只有一端开口,所述套管开口朝下套在所述回流管的外侧,所述套管的封闭端与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开口留有缝隙,使用过程中,从外部蒸发器流回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自身中冷转换器进行冷凝,采用此自身中冷转换器可以大大提高冷凝效果,并且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身中冷转换器以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以及冷凝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主要由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组成,而冷凝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制冷性能。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制冷系统都是靠的冷凝器进行一次冷凝,经过冷凝的制冷剂直接流回压缩机重新使用,并没有其他对制冷剂的冷凝过程,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是大大降低了制冷速率和制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身中冷转换器,以及使用该自身中冷转换器的制冷系统,以及一种冷凝方法,以提高制冷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身中冷转换器,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包括外壳3、冷却管4,接入管1、回流管6、冷却管进气管7、冷却管出气管2和套管5,其中,所述外壳3上盖和下盖处分别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冷却管4位于所述外壳3内部,所述接入管1从上盖开口处插入所述外壳3,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通过上盖另一开口穿出外壳3,所述回流管6从下盖开口处插入所述外壳3,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通过下盖另一开口穿出外壳3,所述套管5只有一端开口,所述套管5开口朝下套在所述回流管6的外侧,所述套管5的封闭端与所述回流管6的上端开口留有缝隙。
所述冷却管4为螺旋形。
所述外壳3为圆柱体。
所述外壳3的上盖和下盖均为焊接封闭。
所述回流管6与所述接入管1位于所述外壳3的垂直中心线上。
所述套管5采取铁丝连接的方式套在所述回流管6的外侧。
所述接入管1与所述外壳3的上盖焊接固定,所述回流管4与所述外壳3的下盖焊接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
自身中冷转换器,如上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分别通过所述回流管6和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接入管1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连接;
膨胀阀,所述膨胀阀一端通过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实现冷凝的方法,包括:
步骤A;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由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进入所述冷却管4内部,经由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进入膨胀阀;
步骤B;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制冷剂经由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经由所述接入管1流回所述外壳3内部,制冷剂与所述冷却管4热交换后经由所述套管5与所述回流管6的间隙进入回流管6,并通过回流管6进入压缩机,实现冷凝。
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制冷系统以及冷凝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身中冷转换器,如图1所示,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包括外壳3、冷却管4,接入管1、回流管6、冷却管进气管7、冷却管出气管2和套管5,其中,所述外壳3上盖和下盖处分别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冷却管4位于所述外壳3内部,所述接入管1从上盖开口处插入所述外壳3,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通过上盖另一开口穿出外壳3,所述回流管6从下盖开口处插入所述外壳3,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通过下盖另一开口穿出外壳3,所述套管5只有一端开口,所述套管5开口朝下套在所述回流管6的外侧,所述套管5的封闭端与所述回流管6的上端开口留有缝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部的制冷剂由冷却管进气管7进入冷却管4,制冷剂由冷却管出气管2流入外部的膨胀阀,由外部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接入管1进入自身中冷转换器,实现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由套管5与回流管6之间的空隙进入回流管6,流回外部的压缩机,经过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的冷凝后,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制冷效果。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冷却管4为螺旋形。螺旋形冷却管更有利于提高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外壳3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壳便于冷却管的放置,也有利于提高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外壳3的上盖和下盖均为焊接封闭。上、下盖焊接固定,可以防止制冷剂泄露。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回流管6与所述接入管1位于所述外壳3的垂直中心线上。此种位置关系更有利于流回的制冷剂与冷却管4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套管5采取铁丝连接的方式套在所述回流管6的外侧。此种固定方式简单易行,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接入管1与所述外壳3的上盖焊接固定,所述回流管4与所述外壳3的下盖焊接固定。此种固定方式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防止制冷剂的泄露,提高制冷剂利用率和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
自身中冷转换器,利用如上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分别通过所述回流管6和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接入管1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连接;
膨胀阀,所述膨胀阀一端通过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此种制冷系统因为使用了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制冷效果,而且能够大大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自身中冷转换器实现冷凝的方法,包括:
步骤A;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由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进入所述冷却管4内部,经由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进入膨胀阀;
步骤B;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制冷剂经由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经由所述接入管1流回所述外壳3内部,制冷剂与所述冷却管4热交换后经由所述套管5与所述回流管6的间隙进入回流管6,并通过回流管6进入压缩机,实现冷凝。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氟利昂具有性质稳定,制冷效果好的优点。
制冷剂按照上述流转途径进行冷凝后,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制冷效果,而且能够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
实际上,自身中冷转换器用于在排流量中冷气较多散发使用不完的冷气,由于中冷转换器进一步转换冷气,使冷气制冷点降低,排流量增大,配合高效节能控制调节器进一步提高效率,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包括外壳(3)、冷却管(4),接入管(1)、回流管(6)、冷却管进气管(7)、冷却管出气管(2)和套管(5),其中,所述外壳(3)上盖和下盖处分别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冷却管(4)位于所述外壳(3)内部,所述接入管(1)从上盖开口处插入所述外壳(3),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通过上盖另一开口穿出所述外壳(3),所述回流管(6)从下盖开口处插入所述外壳(3),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通过下盖另一开口穿出外壳(3),所述套管(5)只有一端开口,所述套管(5)开口朝下套在所述回流管(6)的外侧,所述套管(5)的封闭端与所述回流管(6)的上端开口留有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为螺旋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为圆柱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上盖和下盖均为焊接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回流管(6)与所述接入管(1)位于所述外壳(3)的垂直中心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管(5)采取铁丝连接的方式套在所述回流管(6)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接入管(1)与所述外壳(3)的上盖焊接固定,所述回流管(4)与所述外壳(3)的下盖焊接固定。
8.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
自身中冷转换器,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分别通过所述回流管(6)和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接入管(1)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连接;
膨胀阀,所述膨胀阀一端通过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与所述自身中冷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身中冷转换器实现冷凝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步骤A;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由所述冷却管进气管(7)进入所述冷却管(4)内部,经由所述冷却管出气管(2)进入膨胀阀;
步骤B;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制冷剂经由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经由所述接入管(1)流回所述外壳(3)内部,制冷剂与所述冷却管(4)热交换后经由所述套管(5)与所述回流管(6)的间隙进入回流管(6),并通过回流管(6)进入压缩机,实现冷凝。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31139A CN102721238A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及冷凝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31139A CN102721238A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及冷凝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1238A true CN102721238A (zh) | 2012-10-10 |
Family
ID=4694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31139A Pending CN102721238A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及冷凝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21238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69971U (zh) * | 1979-05-24 | 1980-12-06 | ||
US4653282A (en) * | 1983-09-16 | 1987-03-31 | Pactole S.A.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uperheating a refrigeration fluid |
JP2008202879A (ja) * | 2007-02-21 | 2008-09-04 | Daikin Ind Ltd | アキュームレ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圧縮機 |
CN201344687Y (zh) * | 2009-02-12 | 2009-1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气液分离器 |
CN202692549U (zh) * | 2012-06-29 | 2013-01-23 | 赵良全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 |
-
2012
- 2012-06-29 CN CN2012102231139A patent/CN10272123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69971U (zh) * | 1979-05-24 | 1980-12-06 | ||
US4653282A (en) * | 1983-09-16 | 1987-03-31 | Pactole S.A.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uperheating a refrigeration fluid |
JP2008202879A (ja) * | 2007-02-21 | 2008-09-04 | Daikin Ind Ltd | アキュームレ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圧縮機 |
CN201344687Y (zh) * | 2009-02-12 | 2009-1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气液分离器 |
CN202692549U (zh) * | 2012-06-29 | 2013-01-23 | 赵良全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59455B (zh) | 热回收变频多联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393054B (zh) | 一种空调热水系统 | |
CN203286821U (zh) | 双级增焓空调系统 | |
CN204943956U (zh) | 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 | |
CN202254480U (zh) | 多功能热水空调系统 | |
CN105180304A (zh) | 空调室外机、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0587367C (zh) | 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及设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 |
CN106123260A (zh) | 一种冷量回收节能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5066519A (zh) |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 |
CN202254036U (zh) | 一种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09013347U (zh) | 一种可以提高过冷度的节能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2869099U (zh) | 一种热回收储液器 | |
CN202692549U (zh)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 | |
CN202973677U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104848515B (zh) |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2706023B (zh) | 一种冰箱翅片蒸发器的布局结构 | |
CN210718020U (zh) | 一种机房空调表冷器及机房空调 | |
CN204718122U (zh) | 一种多功能热水器 | |
CN103512284A (zh) | 一种水冷过冷器及具有该水冷过冷器的空调系统 | |
CN102721238A (zh) | 自身中冷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制冷系统及冷凝方法 | |
CN105157282A (zh) | 过冷区上置的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及其制冷剂冷却方法 | |
CN202328590U (zh) | 一种空调热水系统 | |
CN203605546U (zh) | 一种水冷过冷器及具有该水冷过冷器的空调系统 | |
CN203586612U (zh) |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 |
CN105004112A (zh) | 一种储液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