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3920A - 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13920A CN102713920A CN2010800470505A CN201080047050A CN102713920A CN 102713920 A CN102713920 A CN 102713920A CN 2010800470505 A CN2010800470505 A CN 2010800470505A CN 201080047050 A CN201080047050 A CN 201080047050A CN 102713920 A CN102713920 A CN 1027139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device
- user
- data
- functional
- functional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其在由接入装置对用户进行唯一认证后,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其中,所述接入进一步设置为通过与对应的介质进行配对及随后的认证而为用户创建安全的交换环境。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9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275,945号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能够创建安全环境的电子装置和对应的认证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装置的个人用户经常使这些装置变换环境,所述移动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以及移动计算机。结果,由于缺少为所述装置提供的安全措施,故通常有意地限制这些装置中可存储的信息类型。缺少安全措施阻止了用户在各种事务中信任所述装置,所述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敏感数据的安全存储、移动商务和/或与单独装置的通信。
随着这些装置越来越多地与用户的基于互联网的身份关联,加大了对个人的、极其重要的且可能机密的信息的存储要求,因此,移动装置的安全性沿用了基本途径。
一般来说,移动装置采用个人识别码(“PIN”)或用户为访问装置及其中所包含的任何附带文件而设置的密码。而且,移动装置可使用关键字和/或图像识别的组合,其中,用户键入关键字并从几个选项中识别出预设的图像。另外,例如在具有嵌入安全特性的移动装置中,在该装置中包括有生物或视网膜扫描器。
上述第一种途径在范围和安全性上受到限制,这是因为保护级别完全依赖于用户来维持PIN/密码和/或图像的秘密状态。因此,一旦不期望的一方知悉PIN/密码和图像的组合,则可能会危及所述装置、包括其中包含的个人信息的整体安全性。
由于用户趋于对其他账户重复使用他们的PIN和密码,因此这种对于准入的单层屏障可能潜在地允许更多未经授权的访问。最终,通过物理方式的篡改,可危及具备嵌入的生物和/或视网膜扫描器的装置及其机载存储器。这种缺点可能是缘于大量制造消费者移动装置的本性,其中,无法简单地进行防篡改的制造。最终,在移动装置安全性上的固有的问题在于,将维持安全环境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责任强加于单个移动装置及其用户身上。
发明内容
显然,本文中所述的本发明是未公开的、非显而易见的,也不以单独的现有技术或以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机构的任意组合形式而存在。
本装置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
在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设置为具有通用接入控制装置的功能,其中,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可应用诸如射频识别(“RIFD”)和/或近场通信(“NFC”)等无线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和/或内联网通信。在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单独地使用上述通信形式,或使用上述通信形式的任意组合。
在本装置的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可与对应的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medium)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智能电话等移动电话。在本实施例中,各装置间的通信实质上可以是二进制的,其中,暂时地或者在整个通信期间轮换经典的主、从角色。这种行为的例子可发生于这样的情况下,其中,通常,主装置、更确切地为用户通常会与其直接进行交互的装置(诸如移动电话)取消对数据的计算控制,并且允许附加装置、即本发明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执行通常与主装置相关的计算任务。
在认证过程中可发生使由本装置建立的主从关系逆转的其他示例和实施例,其中,可通过位于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内部的机载指纹阅读器而认证个人用户身份。在本实施例中,将本发明设置为执行计算过程以认证个人用户,当认证并确认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认识所述用户时,本发明允许诸如移动电话等已连接的装置启动并进行与用户的交互。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装置设置为以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来控制可与本发明配对的相应装置。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装置可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设置为控制本发明及所有配对的装置。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装置可包括内置式或外附式磁条阅读器,其中,所述磁条阅读器设置为使本发明的用户能够输入存储于对应的信用卡磁条中的多个信用卡信息。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装置设置为用作无线装置,其中,所述无线装置可包括指纹阅读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处理器以及蓝牙通信模块,本装置优选地附着于钥匙链以使所述装置实现随身携带。
本装置的主要目标在于创建用于安全的转账/交易环境的个体化系统,其中,优选地将所述系统的责任分成两个方面(prong)或模块。在本实施例中,系统的每个方面负有有限量的责任,以便与其它方面保持相互依存。注意,第一方面为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设置为优选地包括前述生物和/或视网膜扫描器。本装置还可包括安全机载存储器和NFC无线发射器,以便在本装置和单独介质间可实现非接触式通信,从而实现多个数据交换。第二方面为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的用户,其中,所述用户愿意建立并保持安全环境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个体化系统可包含第三方面,其中,将台式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序设置为优选地通过与多功能接入装置的连接装置而与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所述计算机设置为不仅通过位于多功能接入装置内的生物和/或视网膜扫描器而验证用户身份,还优选地以多功能接入装置来检索、传输并处理数据。
在本装置的又一实施例中,可通过将各种硬件部件配对到一起,从而利用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以创建前述安全环境。多功能接入装置可通过这样的装置来实现这一点,所述装置通过:确认多功能接入装置本身的出现以及与接入装置配对的硬件装置(即移动电话、计算机等)的类型;捕捉每个硬件装置的唯一标识符(即序列号/用户身份模块“SIM”数据/国际移动设备识别“IMEI”码等);并且将这些标识符与优选地从用户的指纹中获得的多个识别值相结合,从而将用户与多功能接入装置及对应的硬件装置关联。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可通过数学密码学来计算所述装置内包含的多个数据,随后可通过使从用户的指纹、移动装置SIM卡、移动装置序列号、移动装置IMEI中获取的多个数据值与多功能接入装置本身的序列号和/或唯一标识符相结合,从而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便创建一套公钥和私钥。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装置可通过以生物指纹扫描来验证用户身份,从而允许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的用户访问对应的台式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序。而且,所述多功能接入装置可设置为发送和从台式计算机应用程序接收多个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安全环境中的各种部件进行初始配对期间,可在用户和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之间发生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一旦从用户的指纹输入和各种装置的序列号/IMEI码/SIM码中获得数据值集后,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可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而连接至对应的计算机。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授权进行时,所述计算机可发起与多功能接入装置的数据通信。随后,所述多功能接入装置可从计算机应用程序中接收计算机的序列号。一旦接收到所述序列号,所述多功能接入装置可将所有前述数据集组合,以创建一对经数学加密的公钥和私钥。接下来,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可将所述公钥和私钥中的一个或两个经由USB连接而传送给计算机应用程序。
这样,颇为宽泛地概述了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的较重要的特征,以便可更好地理解随后对所述特征的详细说明,且便于可更好地领会对本领域的这种贡献。以下,说明本发明的附加特征,所述附加特征将构成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主题。
就此而言,在详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在其应用上不限于以下说明中阐述的或在附图中图示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布局的细节。本发明可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和实现本发明。而且,应当理解,文中采用的措辞和术语为便于说明,而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明了以上特征、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作为本发明的特点的各种新颖性特征,并且使它们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工作优点以及通过使用本发明而实现的特定目的,应当参照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及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表示用于在多功能接入装置和所述装置的用户之间创建安全环境的初始配对过程的流程图。
图3表示用于在多功能接入装置和对应的台式计算机之间创建安全环境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表示使用于对用户进行认证的本装置实现多个数据交换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图。
图5表示用于使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与所述装置的用户进行验证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表示用于与多功能接入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端口和所述装置的用户的一个实施例的图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10的框图,其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优选地,设有与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进行数据通信的单独介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接入装置10与对应的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配成对;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装置10设为连接至单独介质或移动装置;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装置10优选地通过蓝牙(Bluetooth)而与单独介质或移动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包括生物指纹模块12,生物指纹模块12用于验证和捕捉接入装置10的用户的身份。此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包含NFC模块14,其中,NFC模块14用于与多个单独介质进行数据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设有NFC模块14以使多功能接入装置10提供安全的数据交换。而且,NFC模块14可将数据发送给多功能接入装置10以及从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发送给第三方销售点(“POS”)终端;例如,所发送的数据可以为金融信息,诸如用户在杂货店为某项目的支付数额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应用。另一实施例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可由第三方以无线方式扫描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对事件授予准入权,所述准入权诸如用户为音乐会或体育赛事而购买的虚拟票。而且,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可利用NFC模块14来将用户的信息发送给第三方介质,所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忠诚卡和/或会员卡信息(即电影租赁和宾馆)以及多个借记卡、信用卡、公交卡信息。如上所述,且如下进一步详述,当个人进行认证和使用时,可通过多功能接入装置10对这种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
而且,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6(“LED”),其中,各LED16用于指示经由多功能接入装置10而发生的工作状态、优选地为与配对的单独介质或移动装置连接时的工作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来配置各LED16,以便指示例如用户的情绪,或者可能用于匹配钱包的颜色或者对应的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的封装。而且,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包括多个声道18,所述声道18设置为优选地传输来自配对的移动装置中的麦克风或扬声器的大量声音,从而避免阻碍从移动装置输入的任何音频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包括微型安全数字(“SD”)卡槽20,其中,卡槽20使接入装置10的用户能够将多个数据传送给微型SD卡以及从微型SD卡接收多个数据。而且,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具有感应磁体,从而移动装置可通过充电垫(charging pad)而实现无线充电。
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包括多个经编号的机上不可移除的存储模块22,其中,每个不可移除的存储模块22设置为安全地存储用户的资料数据以及用户视为实质上敏感的来自单独介质的任何第三方/专有信息。
图2表示了用于在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和单独介质之间创建安全环境,以实现用户个体化地认证和控制与对应的单独介质或移动装置的数据交换的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各种硬件部件配成对,以便利用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创建前述安全环境。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通过这样的步骤实现这种环境的创建,所述步骤即:确认接入装置10本身的存在和与装置10配对的对应的硬件装置(即移动电话、计算机等)的类型;捕捉这些硬件装置的唯一标识符(序列号/SIM数据/IMEI码等);并且将这些标识符与从用户的多个认证数据中获得的数据值相结合,以便排他性地将用户与这些硬件装置关联。在步骤24中,用户发起与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通信。当初始通信时,在步骤26中,优选地通过生物指纹模块12而获取用户的指纹,从而促使用户以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进行认证。因此,在认证请求之后,在步骤28中,用户优选地通过使其手指在生物指纹模块12上滑动,从而提供指纹或用于认证的其他认证数据值。在步骤30中,从用户的指纹中获取多个数据值以用于认证以及与单独介质和/或移动装置配对。接下来,在步骤32中,将从用户的指纹中获取的数据值存储至多功能接入装置10。在步骤34中,从与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进行数据通信的单独介质或对应的移动装置获取多个数据值;这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序列号/SIM码/IMEI码。在步骤36中,将之前在步骤34中获取的数据值发送给多功能接入装置10。当多功能接入装置10从对应的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接收数据值时,在步骤38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生成包含上述信息的数据包。在步骤40中,使位于多功能接入装置10上的安全接入模块处理器25基于所提供的数据包而生成公钥和私钥。可选地,在利用台式计算机创建安全环境的附加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步骤41中,将接入装置10连接至所述计算机,并在步骤43中,使所述计算机把计算机的序列号传送给接入装置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通过数学密码学来计算装置10中包含的数据,并且可通过使从用户的指纹、移动装置SIM卡、移动装置序列号、移动装置IMEI码中获取的数据值与多功能接入装置10本身的序列号和/或唯一标识符相结合,从而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便创建一套公钥和私钥。
图3表示用于在多功能接入装置10和对应的台式计算机之间创建安全环境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创建安全环境以允许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时,台式计算机可用作第三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通过生物指纹扫描而验证用户身份,从而允许用户访问相关的台式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序。而且,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与台式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以使装置10与台式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步骤42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优选地经由USB连接而连接至台式计算机。在连接后,在步骤44中,台式计算机启动USB驱动程序并开始与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进行数据通信。
在步骤46中,台式计算机将计算机的序列号发送给多功能接入装置10。
在步骤48中,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基于将之前在步骤30、34中获取的多个信息与计算机的序列号相结合,从而创建公钥和私钥。在步骤50中,由组合的数据集创建公钥和私钥,最后,在步骤52中,将私钥分配给计算机,并且将公钥优选地分配给对应的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
当在用户和多功能接入装置10之间发起配对时,在各种部件的初始配对期间,可发生在各装置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例子。在从用户的指纹输入和各种装置的序列号/IMEI码/SIM码获得数据值集后,可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经由USB连接而连接至用户的计算机。然后,所述计算机可发起随后可由用户授权进行的与接入装置10的USB通信。随后,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从计算机应用程序中接收计算机的序列号。一旦接收到所述序列号,接入装置10可将所有这些前述的数据集组合以创建一对经数学加密的公钥和私钥。随后,接入装置10可将这些公钥和私钥之一或两个都经由前述USB连接而传送给计算机应用程序。
最后,在完成前述配对后,在本实施例中,台式计算机应用程序可具有这样的特征,即,通过以USB连接而附加多功能接入装置10并且使用户的指定手指在生物指纹模块12上滑动,从而从这一点向前请求用户的指纹认证。而且,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使用户能首先通过以生物指纹扫描而验证用户身份,从而利用对应的附加移动装置中的多个应用程序。
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能够分级访问存在于用户的相应移动装置、台式计算机应用程序或单独的第三方介质上的各种数据。通过结合一个以上生物指纹扫描和/或基于手势的输入,可访问多个数据,其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可以以用户预设的模式摇动附加移动装置,以便对访问数据、应用程序的子系统进行解锁,和/或作为用户输入数据的方式。而且,如此设置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以便提供一种当用户和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授权第三方接入多功能接入装置10时,可将由第三方应用程序所生成的多个用户数据存储于附加移动装置中或通过单独介质而存储的方式。
在又一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用作现金货币和/或法定货币的虚拟代表,所述现金货币和/或法定货币是用户优选地通过磁条阅读器23而电子转账给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在用户进行前述识别和认证后,由于用户可选择通过前述的NFC模块14而与店主进行交易,故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相应地显示转账数量和/或借方余额。当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已将一些现金货币和/或法定货币通过电子方式转账给指定至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账户时,可发生本实施例的情况。所述装置会以界面可视化的形式显示余额,其中,以钱包的图形界面图示中所包含的单个虚拟账单或数个虚拟账单的形式而以图形显示合适的国家所专有的货币。然而,如上所述,为使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能访问钱包,需要通过前述生物指纹扫描器12扫描用户的手指,从而由装置10对用户进行认证,其中,当认可了用户的手指时,可授权访问并允许交易。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可在装置10中自由选择拥有几种国际货币,故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接受并显示几种国际货币。此外,假如用户处于不接受接入装置10中所包含的现金货币和/或法定货币的种类的国家,那么用户可输入当地货币价格,并且接入装置10可显示兑换率以及为满足必需余额所需的接入装置10的现金货币和/或法定货币的数量。
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将两个前述声道18作为对传送至/来自附加移动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位置的声音进行扩大和传输的途径。优选地,所述声道可由网状格栅覆盖,以防止棉绒、灰尘等碎屑积聚并随后阻挡声波。
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用作对应的移动装置应用程序的存储库,从而允许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访问并编辑相关的用户资料和信息。这可以以关于用户可选择拥有的单个资料或多个资料的列表或图示为形式,以便适应不同种类的应用。而且,在单独的实施例中,这些列表可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不同的国家、州的资料和/或交换证书的不同情况,例如可以是超市积分卡和/或音像店租赁卡。
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设法从附加移动装置获取时间戳,以与通过多功能接入装置10而实现的多个数据交换相关联。而且,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设法获取多个位置数据,以将用户的位置与活动或数据交换相关联,所述位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从对应的移动装置的机载GPS接收器获取的GPS坐标。这种活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交易、用户发起的数据录入、数据自动录入以及用户受胁迫等情况。
图4表示用于保护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以免受第三方未经授权的入侵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图。在此情况下,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发起自擦除响应,其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中存储的多个数据被重复地改写多次,以阻止对数据恢复的任何尝试。此外,在发起前述自擦除响应之前,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设法通过数据通信而发送信号给用户的个人化网络端口90(参照图6),以便传达未经授权的对所述接入装置10篡改的尝试,从而将关于这种情况的信息提供给用户。在对步骤56的说明之前,可选地,用户可由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进行验证(参照图5)。在步骤56中,用户可发起与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通信。当初始通信时,在步骤58中,优选地通过生物指纹模块12而获取用户的指纹,从而促使用户由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进行认证。因此,在认证请求之后,在步骤60中,用户优选地通过使其手指在生物指纹模块12上滑动,从而提供指纹或用于认证的其他数据。在步骤62中,如果试图与接入装置10进行认证的个人的指纹被拒绝,则该个人返回至步骤56以再次尝试授权。然而,在步骤64中,当用户提供的指纹被识别为“诱饵”或预设的指纹以表明为非授权访问时,则在步骤66中,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中包含的全部数据值搅乱以避免访问。在步骤68中,在搅乱数据之后,允许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未授权用户在相信对接入装置10中的数据的访问已获授权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多个假数据交换。在此情况下,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为授权用户,随后接着步骤60,在步骤70中接受用户提供的指纹。在接受用户的指纹之后,在步骤72中,用户获得授权访问以便与单独介质实施多个数据交换。在步骤74中,在用户期望进行移动商务的情况下,选择支付方式。可选地,在步骤76中,如果可能的话,在用户和单独介质之间可发生多个数据的NFC14传输。最后,在步骤78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未授权用户可在被相信发生实际数据交换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步骤72-76,而所进行的数据交换实际上为假。
因此,如上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对用户在受胁迫的情况下使用的诱饵或替换的手指进行检测,以便向对应的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或单独介质传达信息,告知用户受到胁迫并且应忽视用户的所有的进一步的输入。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具有附加性和/或替代性方式的用户认证,以便辅助或替代刷单个指纹的必要性。这些替代方式可呈由各个不同手指进行数次刷过指纹的形式,以促成特定的功能。这种方式的例子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即,用户启动附加于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移动装置中的移动装置应用程序,且其中要求用户刷预定的手指以进行认证。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选择刷为特定功能而预先指定的不同手指,所述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以食指查看信用卡余额信息或者以无名指促成前述电子现金功能。
此外,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具有这样的能力,即,用户通过移动装置内置的加速度计来记录用户的手的移动以作为认证用户身份的方式。当用户记录一系列唯一的手和/或臂移动以创建基于手势的密钥时,可发生本实施例的情况。用户可沿各个方向且/或以特定的节奏而创建一系列易于记忆又唯一简洁的手的摇动。而且,用户可选择以用户选择的歌声的节拍来摇动所述装置。此外,在这些实施例中,当用户进行多个数据交换时,附加的手势等可用作对于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在与单独介质和/或对应的移动装置一起使用时的附加层级的防护。
最后,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调用前述LED16灯棒以创建一系列色彩或灯,用户可预定义并最终输入对所述色彩或灯的使用以认证该用户,并获得对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访问。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移动装置可在该移动装置的屏幕上呈现出一种图示,该图示表示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实体模型。这样,多功能接入装置10随后可在LED16灯棒上以特定顺序显示各色彩的随机图形。然后,用户必须复制多功能接入装置10上显示的图形并相应地布置这些图形。这可用作一种验证方式,即验证多功能接入装置10和单独介质或对应的移动装置的用户实际上是人,而不是远程的未授权网络攻击。
图5表示用户和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可能验证方式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所述验证方式包含台式计算机的可选第三方面。在步骤80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优选地对应于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在步骤82中,传送先前在初始配对时获得的台式计算机的序列号。在步骤84中,如果发送了序列号,则促使用户刷指纹以进行授权。最后,在步骤86中,对授权用户和验证后的指纹授权访问。在未传送序列号的情况下,在步骤88中,重发信息。
图6表示网络端口9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网络端口90设置为监视用户、多功能接入装置10以及可选的台式计算机所创建的安全环境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端口90设置为接收接入装置10的唯一序列号,从而允许网络端口90为接入装置10的用户生成匿名密钥。
除上述实施例之外,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还设置为通过个体化认证过程及随后对多个相关数据交换的控制而用于各种应用场合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用作“电子钱包”,其中,所述多功能接入装置具有存储多个虚拟信用卡/借记卡的能力,随后利用接入装置10在POS终端进行支付,所述POS终端优选地具有非接触接口。在又一实施例中,在没有非接触接口或作为对非接触接口的替代方式时,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经由支付代理服务器而通过第三方支付网关供应商而实现移动商务。在又一实施例中,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通过符合EMV的非接触式支付卡而实现支付。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在认证用户后实现移动商务及相关交易,可由磁条阅读器25或功能上等效的替代物、非接触式芯片接口以实现支付,该非接触式芯片接口包括但不限于EMV非接触式卡和非接触式磁条卡。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用作符合EMV的信用/借记支付卡。在又一实施例中,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用作电子身份证,以实现个人的在线/离线识别与认证。在又一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可用作与对应的移动装置或单独介质连接的独立的移动POS终端;这可发生在移动店主期望接受非接触式卡和/或个人希望用非接触式银行卡进行在线支付的情况中。在另外的替代性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采用位于多功能接入装置10中的NFC模块14而将多功能接入装置10用作忠诚卡、电子客票、停车卡、智能海报、验证终端、移动售票机等。
因此,总之,本发明设置为用户用于通过对于用户和接入装置10唯一的个体化认证过程而控制多个数据交换的接入装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最初与单独介质或移动装置配对,从而使多功能接入装置10能够对附带的移动装置进行计算控制。而且,虽然多功能接入装置10和对应的单独介质间的配对仅需发生一次,但为了使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用户能使用接入装置10,故在每次使用中均进行个体化认证过程。
因此,总起来说,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的各种独特的解决方案,所述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10设置为用户用于在通过所述装置以个体化形式对用户进行认证之后进行多个数据交换的接入装置。
虽然在优选实施例或特定实施例中通过例子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变型,但显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或者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内可开发出更多实施例。然而,应当明确理解,这些变型和变化均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并包括在本发明内,但不限于文中所述的附加的权利要求。
Claims (17)
1.一种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其用于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该装置包括:
生物指纹模块,该指纹模块设置为接收用户的指纹中的至少一个以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认证过程;
近场通信模块,该近场通信模块设置为与至少一个单独介质进行数据通信;
多个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为指示所述接入装置的工作性能的状态;
微型安全数字卡槽,该卡槽设置为向微型安全卡传送或从所述微型安全卡接收多个数据;
至少一个不可移除的存储模块,每个存储模块用于安全地存储用户的资料数据,
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设置为在由所述接入装置对用户进行个体化认证过程后,通过创建安全的交换环境而控制与单独介质进行的至少一个数据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设置为利用无线通信而与单独介质进行数据交换,以便用作通用接入控制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设置为经由无线通信而与对应的移动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设置为对所述对应的移动装置的数据交换功能进行计算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设置为在用户认证过程中对所述对应的移动装置进行计算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接入装置和多个对应的介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还包括设置为使用户能输入存储于磁条卡中的多个信息的磁条阅读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信息与用户的信用卡信息相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还包括用于传输来自位于对应的移动装置中的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大量声音的多个声道。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入装置以创建用于安全数据交换环境的个体化系统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系统的控制责任分成多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由用户发起与所述接入装置的通信;
由所述接入装置提起对所述用户的认证请求;
输入多个认证数据以由所述接入装置接收;
将所述认证数据存储于所述接入装置中;
从对应的介质获取多个认证数据以由所述接入装置接收;
所述接入装置从所述用户和所述对应的介质的所述认证数据中生成数据包;并且
所述接入装置基于生成的所述数据包而创建公钥和私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用户提供的所述多个认证数据选自于至少一个指纹、唯一的发光二极管组合、由用户通过所述接入装置作出的唯一的手势或者上述情况的任意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接入装置经由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而连接至对应的台式计算机;
由所述计算机发起通用串行总线连接,以便能够与所述接入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将所述台式计算机的序列号发送给所述接入装置;
根据所述计算机的所述序列号以及来自所述对应的介质和接入装置的所述认证数据而创建公钥和私钥;
将所述公钥分配给所述对应的介质;并且
将所述私钥分配给所述台式计算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对应的介质的所述认证数据包括选自于序列号、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和用户身份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值。
14.一种用户以所述多功能接入装置1进行安全个体化认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由用户发起与所述接入装置的通信;
由所述接入装置提起对所述用户的认证请求;
由所述用户输入多个认证数据以由所述接入装置接收;
将所述认证数据存储于所述接入装置中;
验证由所述用户提供的所述认证数据;并且
在验证所述用户的认证数据之后,使所述用户能够与所述接入装置进行交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功能接入装置设置为在授权使用期间发起一系列事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
验证用于表明未授权使用所述接入装置的预设的认证数据;
搅乱存储于所述接入装置中的全部数据以避免数据恢复;并且
使授权用户能够在所述接入装置上实施多个假数据交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接入装置设置为用于选自于移动商务、忠诚卡、电子客票、停车卡、智能海报、验证终端、移动售票机以及电子身份证中的至少一种应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其中,所述移动商务应用设置为允许选自于非接触接口、第三方支付网关供应商、符合EMV的非接触式卡支付、符合EMV的信用/借记支付卡以及非接触式银行卡中的支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7594509P | 2009-09-04 | 2009-09-04 | |
US61/275,945 | 2009-09-04 | ||
PCT/US2010/047634 WO2011028874A1 (en) | 2009-09-04 | 2010-09-02 | A personalized multifunctional access device possessing an individualized form of authenticating and controlling data exchang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3920A true CN102713920A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3649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470505A Pending CN102713920A (zh) | 2009-09-04 | 2010-09-02 | 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159599A1 (zh) |
EP (1) | EP2486508A4 (zh) |
JP (1) | JP2013504126A (zh) |
KR (1) | KR101699897B1 (zh) |
CN (1) | CN102713920A (zh) |
AU (1) | AU2010289507B2 (zh) |
BR (1) | BR112012004791A2 (zh) |
CA (1) | CA2772213A1 (zh) |
IN (1) | IN2012DN02431A (zh) |
MX (1) | MX2012002553A (zh) |
WO (1) | WO20110288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03249B2 (en) * | 2008-08-23 | 2012-01-24 | Visa U.S.A. Inc. | Credit card imaging for mobile payment and other applications |
US12101354B2 (en) * | 2010-11-29 | 2024-09-24 | Biocatch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vishing attacks |
US10776476B2 (en) | 2010-11-29 | 2020-09-15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visual login |
US10069837B2 (en) * | 2015-07-09 | 2018-09-04 | Biocatch Ltd. | Detection of proxy server |
US10621585B2 (en) | 2010-11-29 | 2020-04-14 | Biocatch Ltd. | Contextual mapping of web-pages, and generation of fraud-relatedness score-values |
US11269977B2 (en) | 2010-11-29 | 2022-03-08 | Biocatch Ltd.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data in electronic devices |
US20190158535A1 (en) * | 2017-11-21 | 2019-05-23 | Biocatch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Vishing Attacks |
US10970394B2 (en) | 2017-11-21 | 2021-04-06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vishing attacks |
US10586036B2 (en) | 2010-11-29 | 2020-03-10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recovery and resetting of user authentication factor |
US10395018B2 (en) * | 2010-11-29 | 2019-08-27 | Biocatch Ltd.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of detecting identity of a user and authenticating a user |
US10949757B2 (en) | 2010-11-29 | 2021-03-16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user identity based on motor-control loop model |
US10298614B2 (en) * | 2010-11-29 | 2019-05-21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behavioral biometric cookies |
US10685355B2 (en) * | 2016-12-04 | 2020-06-16 | Biocatch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detecting mule accounts and accounts used for money laundering |
US10728761B2 (en) | 2010-11-29 | 2020-07-28 | Biocatch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detecting a lie of a user who inputs data |
US10949514B2 (en) | 2010-11-29 | 2021-03-16 | Biocatch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ifferentiating among users based on detection of hardware components |
US10917431B2 (en) * | 2010-11-29 | 2021-02-09 | Biocatch Ltd.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of authenticating a user based on selfie image or selfie video |
US11210674B2 (en) | 2010-11-29 | 2021-12-28 | Biocatch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detecting mule accounts and accounts used for money laundering |
US10897482B2 (en) | 2010-11-29 | 2021-01-19 | Biocatch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back-coloring, forward-coloring, and fraud detection |
US10474815B2 (en) | 2010-11-29 | 2019-11-12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malicious automatic script and code injection |
US10262324B2 (en) | 2010-11-29 | 2019-04-16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differentiating among users based on user-specific page navigation sequence |
US10747305B2 (en) | 2010-11-29 | 2020-08-18 | Biocatch Ltd.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of authenticating identity of a user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10834590B2 (en) | 2010-11-29 | 2020-11-10 | Biocatch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a cyber-attacker and a legitimate user |
US10404729B2 (en) | 2010-11-29 | 2019-09-03 | Biocatch Ltd. |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of generating fraud-alerts for cyber-attacks |
US11223619B2 (en) | 2010-11-29 | 2022-01-11 | Biocatch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user-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ask performance |
US9264897B2 (en) * | 2011-03-30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iring and authentication process between a host device and a limited input wireless device |
US20130129162A1 (en) * | 2011-11-22 | 2013-05-23 | Shian-Luen Cheng | Method of Executing Software Functions Using Biometric Detection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
KR20140026844A (ko) | 2012-08-23 | 2014-03-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바이스로부터의 결제 요청을 인증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WO2014055772A1 (en) | 2012-10-03 | 2014-04-10 | Globesherpa, Inc. | Mobile ticketing |
CN103001773B (zh) * | 2012-11-28 | 2015-07-01 | 鹤山世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nfc的指纹认证系统及指纹认证方法 |
US20140245408A1 (en) * | 2013-02-26 | 2014-08-28 | Lsi Corporation | Biometric approach to track credentials of anonymous user of a mobile device |
US10223517B2 (en) * | 2013-04-14 | 2019-03-05 | Kunal Kandekar | Gesture-to-password translation |
CN103353841A (zh) * | 2013-06-20 | 2013-10-16 |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 多功能mcu实现方法和多功能mcu |
US20150082890A1 (en) * | 2013-09-26 | 2015-03-26 | Intel Corporation | Biometric sensors for personal devices |
US9686274B2 (en) * | 2013-10-11 | 2017-06-2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nformed implicit enrollment and identification |
EP2887248A1 (en) * | 2013-12-20 | 2015-06-24 | Orange | Method of authentication of at least one user with respect to at least on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 device therefor |
CN104898410B (zh) * | 2014-03-05 | 2018-12-18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充值方法 |
KR102216653B1 (ko) * | 2014-03-21 | 2021-0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지문 인증을 통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5199571A1 (en) * | 2014-06-24 | 2015-12-3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interaction of a human with at least one device to be controlled |
CN205721792U (zh) * | 2014-09-30 | 2016-11-23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 |
US9792604B2 (en) | 2014-12-19 | 2017-10-17 | moovel North Americ,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interactive visually validated mobile ticketing |
KR20160084663A (ko) * | 2015-01-06 | 2016-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메시지를 송신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
KR20160139511A (ko) | 2015-05-28 | 2016-12-07 | 권순원 | 스마트폰 메모리 케이스 |
GB2539705B (en) | 2015-06-25 | 2017-10-25 | Aimbrain Solutions Ltd | Conditional behavioural biometrics |
WO2017008013A1 (en) * | 2015-07-09 | 2017-01-12 |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authenticating individuals, in connection with providing access to the individuals |
DE102015114367A1 (de) | 2015-08-28 | 2017-03-02 | Stone-ID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thentifizieren und Autorisieren von Personen |
CN105389203B (zh) | 2015-10-19 | 2017-11-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设备的调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US10034153B1 (en) * | 2015-11-19 | 2018-07-24 | Securus Technologies, Inc. | Creation and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identities |
KR20180090866A (ko) | 2015-12-07 | 2018-08-13 | 마스터카드 인터내셔날,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지불 거래와 관련하여 차량 연결성을 이용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GB2552032B (en) | 2016-07-08 | 2019-05-22 | Aimbrain Solutions Ltd | Step-up authentication |
US10579784B2 (en) | 2016-11-02 | 2020-03-03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secure utilization of fingerprint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
US11074325B1 (en) * | 2016-11-09 | 2021-07-27 | Wells Fargo Bank, N.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bio-behavioral authentication |
KR102604697B1 (ko) * | 2016-12-20 | 2023-11-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기기, 모바일 기기의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사용자 인증 시스템 |
TWI630816B (zh) * | 2017-02-07 | 2018-07-21 | 淡江大學 | 電子裝置、包含此電子裝置可見光身份辨識系統及其方法 |
US10599848B1 (en) * | 2017-05-09 | 2020-03-24 | American Megatrends International, Llc | Use of security key to enable firmware features |
US10397262B2 (en) | 2017-07-20 | 2019-08-27 | Biocatch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overlay malware |
US10521662B2 (en) | 2018-01-12 | 2019-12-3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Unguided passive biometric enrollment |
CN111670571B (zh) | 2018-06-01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查看信息内容的方法及终端 |
DE102018126308A1 (de) | 2018-10-23 | 2020-04-23 | Krones Ag | Zugangsberechtigung mittels persönlichem Zugangsmodul |
EP3832407B1 (fr) * | 2019-12-06 | 2024-03-27 | Tissot S.A. | Procédé de connexion sécurisée d'une montre à un serveur distant |
GB202015081D0 (en) | 2020-09-24 | 2020-11-11 | British Telecomm | Access control |
US11606353B2 (en) | 2021-07-22 | 2023-03-14 | Biocatch Lt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utilizing one-time password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371A (zh) * | 2002-02-15 | 2005-06-29 | 株式会社拉帕罗尔 | 汽车用车身罩 |
CN1859090A (zh) * | 2005-12-30 | 2006-11-08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身份的密码方法和系统 |
CN1909881A (zh) * | 2004-01-28 | 2007-02-07 | 三得利株式会社 | 马卡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
US20090049527A1 (en) * | 2007-02-15 | 2009-02-19 | Compagnie Industrielle Et Financiere D'ingenierie "Ingenico"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data reserved for a user |
WO2009039419A1 (en) * | 2007-09-21 | 2009-03-26 | Wireless Dynamics, Inc. | Wireless smart card and integrated personal area network,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less payment system |
CN101488952A (zh) * | 2008-12-10 | 2009-07-22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移动存储装置及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62470B2 (en) * | 2003-11-17 | 2010-07-27 | Dpd Patent Trust Ltd. | RFID token with multip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EP1728219A1 (de) * | 2004-03-19 | 2006-12-06 | Roger Marcel Humbel | Alles-schlüssel bzw. einstell software liste in handy (pass-partout) für funk-fahrrad-schlüsser, autos, häuser, rfid-tags mit zulassungs- und zahlungsverkehrs-funktion all in one remote key |
US20050246763A1 (en) * | 2004-03-25 | 2005-11-03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 Secure digital content reproduction using biometrically derived hybrid encryption techniques |
WO2005119607A2 (en) * | 2004-06-03 | 2005-12-15 | Tyfon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
US8209751B2 (en) * | 2004-11-18 | 2012-06-26 | Biogy, Inc. | Receiving an access key |
JP2007013433A (ja) * | 2005-06-29 | 2007-01-18 | Fujitsu Ltd | 暗号化データ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US7707250B2 (en) * | 2006-05-02 | 2010-04-27 | Callpod,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device |
JP4058547B2 (ja) * | 2006-05-16 | 2008-03-12 | クオリティ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2008005408A (ja) * | 2006-06-26 | 2008-01-10 | Canon Inc | 記録データ処理装置 |
JP2008269511A (ja) * | 2007-04-25 | 2008-11-06 | Hitachi Ltd | 利用者認証方法 |
US20090189803A1 (en) * | 2008-01-24 | 2009-07-30 | Garmin Ltd. |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device having location determining capability |
-
2010
- 2010-09-02 KR KR1020127008685A patent/KR10169989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9-02 CN CN2010800470505A patent/CN102713920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9-02 JP JP2012528037A patent/JP2013504126A/ja active Pending
- 2010-09-02 WO PCT/US2010/047634 patent/WO201102887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9-02 BR BR112012004791A patent/BR11201200479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9-02 CA CA2772213A patent/CA277221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9-02 AU AU2010289507A patent/AU2010289507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0-09-02 US US13/393,852 patent/US2012015959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9-02 MX MX2012002553A patent/MX2012002553A/es unknown
- 2010-09-02 EP EP10814477.5A patent/EP248650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9-02 IN IN2431DEN2012 patent/IN2012DN02431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371A (zh) * | 2002-02-15 | 2005-06-29 | 株式会社拉帕罗尔 | 汽车用车身罩 |
CN1909881A (zh) * | 2004-01-28 | 2007-02-07 | 三得利株式会社 | 马卡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
CN1859090A (zh) * | 2005-12-30 | 2006-11-08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身份的密码方法和系统 |
US20090049527A1 (en) * | 2007-02-15 | 2009-02-19 | Compagnie Industrielle Et Financiere D'ingenierie "Ingenico"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data reserved for a user |
WO2009039419A1 (en) * | 2007-09-21 | 2009-03-26 | Wireless Dynamics, Inc. | Wireless smart card and integrated personal area network,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less payment system |
CN101488952A (zh) * | 2008-12-10 | 2009-07-22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移动存储装置及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永强 等: "《一种结合身份信息的密钥产生算法》",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vol. 22, 31 August 2005 (2005-08-31), pages 215 - 21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159599A1 (en) | 2012-06-21 |
WO2011028874A1 (en) | 2011-03-10 |
EP2486508A4 (en) | 2016-10-12 |
BR112012004791A2 (pt) | 2017-07-18 |
CA2772213A1 (en) | 2011-03-10 |
AU2010289507A1 (en) | 2012-04-12 |
EP2486508A1 (en) | 2012-08-15 |
MX2012002553A (es) | 2012-08-17 |
AU2010289507B2 (en) | 2014-09-04 |
KR101699897B1 (ko) | 2017-01-25 |
KR20120116902A (ko) | 2012-10-23 |
IN2012DN02431A (zh) | 2015-08-21 |
JP2013504126A (ja) | 2013-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3920A (zh) | 以个体化形式认证和控制数据交换的个人化多功能接入装置 | |
US9251513B2 (en) | Stand-alone secure PIN entry device for enabling EMV card transactions with separate card reader | |
JP4833481B2 (ja) | 電子クレジットカード | |
US20110238573A1 (en) | Cardless atm trans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
US2013008761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a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that can be displayed on a mobile device. | |
US2009027634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a temporary financial transaction number or code | |
EP3977671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 |
US20070131759A1 (en) | Smartcard and magnetic stripe emulator with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 |
US20080126260A1 (en) | Point Of Sale Transaction Device With Magnetic Stripe Emulator An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 |
WO2001086599A2 (en) | Smart communications | |
EP2128830A1 (en) | A metho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data from a source electronic device to a destinatio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3562972A (zh) | 手持自置备pin ped通信器 | |
US20120166344A1 (en) | Secure wireless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3514536A (zh) | 通过不可信设备的安全支付 | |
AU7560298A (en) | Electronic transaction | |
CN102257540A (zh) | 增强智能卡使用 | |
AU2007354267A1 (en) | Point0f sale transaction device with magnetic stripe emulator an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 |
WO2013112839A1 (en) | Portable e-wallet and universal card | |
JP2016511864A (ja) | 認証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に関連する方法 | |
CN107274185A (zh) | 安全智能pos机及安全交易方法 | |
EP2237519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ly linking digital user's data to an NFC application running on a terminal | |
US20140365366A1 (en) |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authentication credentials using a secure remote verification terminal | |
US20020095580A1 (en) | Secure transactions using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 |
CN108431848A (zh) | 交易的委托 | |
CN101223729A (zh) | 对移动支付设备进行更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