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523A - 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10523A CN102710523A CN2012101959011A CN201210195901A CN102710523A CN 102710523 A CN102710523 A CN 102710523A CN 2012101959011 A CN2012101959011 A CN 2012101959011A CN 201210195901 A CN201210195901 A CN 201210195901A CN 102710523 A CN102710523 A CN 1027105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flow
- notice message
- dni
- switching
-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在上述方法中,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该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第一PE;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而减少了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协议报文交互的时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切换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包交换通信网络中,在部署了网络侧保护跨机架的伪线(MC-PW)和用户侧保护跨机架的链路聚合组(MC-LAG)或者跨机架的自动保护切换(MC-APS)的PW双归三点桥场景下,为了实现用户侧(UNI)故障和网络侧故障(NNI)之间进行隔离(即用户侧发生故障的话,只对用户侧进行保护倒换,不需要通过oam-mapping等功能通告给网络侧进行伪线保护组进行切换),通过部署网络侧保护MC-PW和用户侧MC-LAG或者MC-APS的PW双归三点桥场景来实现。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PW双归三点桥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可以包括: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E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其中,PE2和PE3上部署MC-LAG或者MC-APS,使用户侧的AC1和AC2之间形成保护;PE1,PE2和PE3上部署MC-PW,使网络侧的PW1和PW2形成保护;PE2和PE3之间通过双节点连接的伪线(DNI-PW)进行连接。由于用户侧保护MC-LAG和MC-APS是一种设备间的保护,所采用的机制在于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还需要计算最终的工作状态。正是由于这种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通过计算决定工作状态的机制,可能会占用较长的时间,很难达到50ms的电信级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用户侧进行保护倒换时,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通过计算决定工作状态,占用时间过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的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路径的切换方法包括: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该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第一PE;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优选地,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包括:第一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发送的数据流;第一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在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之前,还包括:第二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二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在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之后,包括: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其中,第二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故障恢复的信息通知第二PE;第一PE根据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优选地,第一PE根据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包括:第一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一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在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之前,还包括:第二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二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的切换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路径的切换系统包括:第一PE;该第一PE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该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第一PE;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优选地,第一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发送的数据流;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第二PE;第二PE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第一PE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其中,第二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故障恢复的信息通知第二PE;第二切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优选地,第二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第二PE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通过本发明,采用在用户侧的接入链路AC发生故障时,由DNI-PW一端的PE通过通知报文将与该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给DNI-PW对端的PE,对端PE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而不需要等到DNI-PW两端的PE进行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之后再进行路径的切换,解决了用户侧进行保护倒换时,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通过计算决定工作状态,占用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减少了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协议报文交互的时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切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PW双归三点桥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生用户侧故障的设备的快速切换和回切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没有发生用户侧故障的设备的快速切换和回切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的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路径的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202: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该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第一PE;
步骤S204: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相关技术中,用户侧进行保护倒换时,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通过计算决定工作状态,占用时间过长。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在用户侧的接入链路AC发生故障时,由DNI-PW一端的PE通过通知报文将与该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给DNI-PW对端的PE,对端PE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而不需要等到DNI-PW两端的PE进行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之后再进行路径的切换,解决了用户侧进行保护倒换时,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通过计算决定工作状态,占用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减少了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协议报文交互的时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切换的目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通知报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特定的OAM报文或者BFD报文,例如:用户侧信号失效报文(CSF)。
优选地,在步骤S204中,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S1:第一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发送的数据流;
步骤S2:第一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如果AC1发生故障,PE3(相当于上述第一PE)在接收到PE2(相当于上述第二PE)的故障通知报文之后,如果DNI PW对应的AC是否存在MC-APS或者MC-LAG保护,则可以将从PW2进入由DNI PW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2进入由AC2出去;将从DNI PW进入由PW2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AC2出去。
优选地,在步骤S202,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3:第二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步骤S4:第二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如果AC1发生故障并且用户侧存在MC-LAG或者MC-APS保护,则对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切换,可以将从DNI PW进入由AC1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PW1出去;也可以将从PW1进入由AC1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1进入由DNI PW出去,而不需要等到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出最终结果再进行保护切换,从而减少了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
优选地,在步骤S204,第一PE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其中,第二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故障恢复的信息通知第二PE;
步骤S6:第一PE根据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通知报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特定的OAM报文或者BFD报文,例如:用户侧信号失效消失报文(CSF clear)。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6中,第一PE根据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第一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步骤S62:第一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如果AC1故障消失,则PE2通过故障消失通知报文将AC1故障消失的信息通知给PE3。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回切,可以将从PW2进入由AC2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2进入由DNI PW出去;也可以将从DNI PW进入由AC2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PW2出去。
优选地,在步骤S5,第一PE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S7:第二PE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步骤S8:第二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回切,可以将从DNIPW进入由PW1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AC1出去;也可以将从PW1进入由DNIPW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1进入由AC1出去,而不是等到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出最终结果再进行保护切换,从而减少了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
下面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上述优选实施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生用户侧故障的设备的快速切换和回切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处理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通过链路检测发现用户侧链路状态发生改变;
步骤S304:判断用户侧是否存在MC-LAG或者MC-APS保护,如果存在,则继续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6:用户侧链路发生故障,转到步骤S308;用户侧链路故障恢复,则转到步骤S312;
步骤S308:设备通过DNI PW发送特定的OAM报文或者BFD报文,例如:用户侧信号失效报文(CSF);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将当前设备的用户侧链路发生故障的情况提前通知给对端设备,从而减少了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使对端设备感知本设备的用户侧故障;
步骤S310:对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切换,将从DNI PW进入由AC1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PW1出去;将从PW1进入由AC1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1进入由DNI PW出去,而不需要等到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出最终结果再进行保护切换,从而减少了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
步骤S312:设备通过DNI PW发送特定的OAM报文或者BFD报文,例如:用户侧信号失效消失报文(CSF clear),将当前设备的用户侧链路故障消失的情况提前通知给对端设备,以减少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使对端设备感知本设备用户侧故障;
步骤S314:感知到用户侧故障消失便对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回切,将从DNIPW进入由PW1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AC1出去;将从PW1进入由DNI PW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1进入由AC1出去,而不是等到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出最终结果再进行保护切换,从而减少了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
步骤S316:MC-LAG和MC-APS进行正常的状态机计算和协议报文交互。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没有发生用户侧故障的设备的快速切换和回切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处理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设备经由DNI PW接收到特定的BFD和/或OAM报文;
步骤S404:检测该DNI PW对应的AC是否存在MC-APS或者MC-LAG保护,如果存在,则继续执行步骤S406;
步骤S406:如果接收到的报文是远端用户侧故障的报文,转到步骤S408;如果是远端用户侧故障消失的报文,则转到步骤S410;
步骤S408: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切换,将从PW2进入由DNI PW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2进入由AC2出去;将从DNI PW进入由PW2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AC2出去;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原本上述切换动作应该是在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之后再进行的,从而节省了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
步骤S410:MC-LAG或者MC-APS进行保护回切,将从PW2进入由AC2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PW2进入由DNI PW出去;将从DNI PW进入由AC2出去的流量切换到从DNI PW进入由PW2出去;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原本上述切换动作应该是在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之后再进行的,从而节省了协议计算和报文交互的时间。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的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路径的切换系统可以包括:第一PE 10;该第一PE 1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0,用于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该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第一PE;第一切换模块102,用于根据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采用如图5所示的系统,解决了用户侧进行保护倒换时,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协议报文交互,并且通过计算决定工作状态,占用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减少了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协议报文交互的时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切换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第一切换模块102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020,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发送的数据流;第一发送单元1022,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PE 20;第二PE 2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00,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一发送模块202,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PE 1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04,用于经由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其中,第二通知报文用于将与第二PE连接的AC故障恢复的信息通知第二PE;第二切换模块106,用于根据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二切换模块106可以包括:第二确定单元1060,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二发送单元1062,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二PE 20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204,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第二发送模块206,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CE。
需要说明的是,图5至图6中所示的各个模块以及各个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优选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2图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效果是某些优选实施例可以达到的效果):减少了MC-LAG或者MC-APS协议计算和协议报文交互的时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切换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路径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E经由双节点连接的伪线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接入链路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一PE;
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包括:
所述第一PE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发送的数据流;
所述第一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E经由所述DNI-PW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PE的所述第一通知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PE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所述第二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PE经由所述DNI-PW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将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故障恢复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二PE;
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包括:
所述第一PE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所述第一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E经由所述DNI-PW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PE的所述第二通知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PE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所述第二PE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7.一种路径的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E;
所述第一PE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经由双节点连接的伪线DNI-PW接收来自于第二PE的第一通知报文,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用于将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接入链路AC发生故障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一PE;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发送的数据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二PE;
所述第二PE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一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经由所述DNI-PW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PE的第二通知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将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故障恢复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二PE;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报文进行路径的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E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向CE发送的数据流;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后的数据流经由与所述第二PE连接的AC发送至所述CE。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959011A CN102710523A (zh) | 2012-06-14 | 2012-06-14 | 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959011A CN102710523A (zh) | 2012-06-14 | 2012-06-14 | 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0523A true CN102710523A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690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959011A Pending CN102710523A (zh) | 2012-06-14 | 2012-06-14 | 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10523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4014A (zh) * | 2012-12-18 | 2013-03-20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及网络系统 |
CN104270231A (zh) * | 2014-09-05 | 2015-01-07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
CN105656776A (zh) * | 2014-12-01 | 2016-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方法和装置 |
WO2016161802A1 (zh) * | 2015-04-08 | 2016-10-13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倒换的dni-pw实现方法及系统 |
WO2016192269A1 (zh) * | 2015-06-04 | 2016-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设备伪线双归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850256A (zh) * | 2016-12-21 | 2017-06-13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 | 一种分组传送网及其保护方法、网元设备 |
-
2012
- 2012-06-14 CN CN2012101959011A patent/CN10271052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4014A (zh) * | 2012-12-18 | 2013-03-20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及网络系统 |
CN104270231A (zh) * | 2014-09-05 | 2015-01-07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
WO2016034127A1 (zh) * | 2014-09-05 | 2016-03-1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
CN104270231B (zh) * | 2014-09-05 | 2018-02-16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
CN105656776A (zh) * | 2014-12-01 | 2016-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方法和装置 |
WO2016086548A1 (zh) * | 2014-12-01 | 2016-06-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方法和装置 |
WO2016161802A1 (zh) * | 2015-04-08 | 2016-10-13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倒换的dni-pw实现方法及系统 |
WO2016192269A1 (zh) * | 2015-06-04 | 2016-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设备伪线双归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850256A (zh) * | 2016-12-21 | 2017-06-13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 | 一种分组传送网及其保护方法、网元设备 |
CN106850256B (zh) * | 2016-12-21 | 2019-09-20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 | 一种分组传送网保护方法、网元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0523A (zh) | 路径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
US7920576B2 (en) | Packet ring network system,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node | |
EP3386156B1 (en) |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1399737A (zh) | 用于以太环网的链路聚合组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
US9071513B2 (en) | Path switch-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transport network | |
US20140334292A1 (en) | Implementing Dual-Homed Node Protection | |
CN101702658B (zh) | 一种环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9005030B (zh) | 一种量子网络中密钥业务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1227371B (zh) | 同级交换机设备间的备份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1227397A (zh) | 保护链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2088415B (zh) | Mac地址撤销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1789879B (zh) | 一种关联链路的动态维护方法及装置 | |
US9917765B2 (en) | Cross-domain protection interacting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5656776B (zh) | 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方法和装置 | |
CN111447095B (zh) | 双向转发检测切换方法、双向转发检测模块及边缘设备 | |
CN102468977B (zh) | 分组传送网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 |
CN102571458A (zh) | 隧道保护组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3036756A (zh) | 一种基于共享通道的混合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2843291A (zh) |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2892180B1 (en) | Service traffic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4486186A (zh) | 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 | |
JP2016086316A (ja) | 伝送装置および冗長提供方法 | |
CN103248508A (zh) | 端口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5168499B2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パスの高信頼化方法 | |
EP3001612B1 (en) | Multi-domai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nod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