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135A -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135A
CN102710135A CN2012102101629A CN201210210162A CN102710135A CN 102710135 A CN102710135 A CN 102710135A CN 2012102101629 A CN2012102101629 A CN 2012102101629A CN 201210210162 A CN201210210162 A CN 201210210162A CN 102710135 A CN102710135 A CN 102710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er resistance
operational amplifier
resistance
feedback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01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少勇
赵哲
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102101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01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0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1、运算放大器N1、分压电阻R2,还包括:二极管V1、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分压电阻R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均流电路工作时在多个并联的模块中,输出电流最大的模块,将自动成为主模块,而其余的模块为从模块,它们的电压误差依次被调整,以校正负载电流分配的不均衡,在系统总功率相对于负载有较大余量时,单个模块故障不影响并联电源的正常工作。本发明增加了并联电源的冗余设计,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流电路,特别是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并联电源通用均流电路为平均电流均流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1、运算放大器N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反馈电阻R7、运算放大器N3、平均电阻R21、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8、反馈电阻R9、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调整三极管V2、驱动电阻R18、分压电阻R19、调整电阻R20。
平均电流自动均流电路可以自动地实现均流,但由于并联系统中所有的功率模块都是与均流总线直接相连的,均为双向通信,并且没有主从之分,均流总线或系统中任何一个模块发生故障,都将影响其他并联电源模块的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解决目前大功率电源均流电路精度差、可靠性低的问题。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1、运算放大器N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反馈电阻R7、运算放大器N3、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8、反馈电阻R9、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调整三极管V2、驱动电阻R18、分压电阻R19、调整电阻R20,还包括:二极管V1、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
采样电阻R1两端分别与输出电流采样电阻的SENS+端和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一端与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负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分压电阻R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负端连接,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9的另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均流母线SHARE+端与二极管V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1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1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分压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分压电阻R12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分压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负端连接,接地电阻R13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1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反馈电容C2的一端连接,反馈电容C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容C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阻R1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分压电阻R19的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分压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调整电阻R20的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调整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调整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并联电源模块的调整信号ADJ端连接。
并联电源加电,并联电源模块和均流电路同时上电,同时建立输出电压,并开始提供工作电流,采样电阻R1两端开始有检测电压。并联电源模块在进行并联工作时,输出电压在同一电压值下,并联电源模块的输出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采样后转换为小电压信号。小电压信号经过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的分压和运算放大器N1的放大后,再经过运算放大器N3和二极管V1,与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进行比较,当并联电源模块A中的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转化的检测电压大于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则通过输出反馈环内接二极管V1构成的最大值选择电路改变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此时母线电压的值不会影响并联电源模块A的输出电压,并联电源模块A即自动的被系统选择为主模块,其它并联电源模块为从模块。主模块决定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后,电压差值经过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后与从模块中的检测电压产生偏差信号,偏差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的运算放大后,输出电压信号控制调整三极管V2的导通,使调整三极管V2的集电极通过接地电阻R20接地,拉低ADJ调整端的电压,控制从模块的调压环提高从模块的输出电压。
本发明具有功率电源的各个并联电源模块之间均流精度高的特点,自动设定主、从模块,在系统总功率相对于负载有较大余量时,单个并联电源模块故障不影响其它并联电源模块的正常工作,增加了功率电源系统的冗余设计,有效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1、运算放大器N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反馈电阻R7、运算放大器N3、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8、反馈电阻R9、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调整三极管V2、驱动电阻R18、分压电阻R19、调整电阻R20,还包括:二极管V1、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
采样电阻R1两端分别与输出电流采样电阻的SENS+端和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一端与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负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分压电阻R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负端连接,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9的另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均流母线SHARE+端与二极管V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1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1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分压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分压电阻R12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分压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负端连接,接地电阻R13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1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反馈电容C2的一端连接,反馈电容C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容C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阻R1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分压电阻R19的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分压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调整电阻R20的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调整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调整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并联电源模块的调整信号ADJ端连接。
并联电源加电,并联电源模块和均流电路同时上电,同时建立输出电压,并开始提供工作电流,采样电阻R1两端开始有检测电压。并联电源模块在进行并联工作时,输出电压在同一电压值下,并联电源模块的输出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采样后转换为小电压信号。小电压信号经过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的分压和运算放大器N1的放大后,再经过运算放大器N3和二极管V1,与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进行比较,当并联电源模块A中的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转化的检测电压大于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则通过输出反馈环内接二极管V1构成的最大值选择电路改变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此时母线电压的值不会影响并联电源模块A的输出电压,并联电源模块A即自动的被系统选择为主模块,其它并联电源模块为从模块。主模块决定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后,电压差值经过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后与从模块中的检测电压产生偏差信号,偏差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的运算放大后,输出电压信号控制调整三极管V2的导通,使调整三极管V2的集电极通过接地电阻R20接地,拉低ADJ调整端的电压,控制从模块的调压环提高从模块的输出电压。

Claims (1)

1.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1、运算放大器N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反馈电阻R7、运算放大器N3、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8、反馈电阻R9、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调整三极管V2、驱动电阻R18、分压电阻R19、调整电阻R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V1、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
采样电阻R1两端分别与输出电流采样电阻的SENS+端和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一端与SENS-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负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分压电阻R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负端连接,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9的另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均流母线SHARE+端与二极管V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1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N3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1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分压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分压电阻R12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分压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负端连接,接地电阻R13的一端与均流母线SHARE-端连接,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反馈电阻R1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正端连接;分压电阻R1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反馈电容C2的一端连接,反馈电容C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容C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入负端连接,反馈电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阻R1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分压电阻R19的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分压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调整电阻R20的一端与调整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调整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调整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并联电源模块的调整信号ADJ端连接;
并联电源加电,并联电源模块和均流电路同时上电,同时建立输出电压,并开始提供工作电流,采样电阻R1两端开始有检测电压;并联电源模块在进行并联工作时,输出电压在同一电压值下,并联电源模块的输出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采样后转换为小电压信号;小电压信号经过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的分压和运算放大器N1的放大后,再经过运算放大器N3和二极管V1,与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进行比较,当并联电源模块A中的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转化的检测电压大于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则通过输出反馈环内接二极管V1构成的最大值选择电路改变均流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此时母线电压的值不会影响并联电源模块A的输出电压,并联电源模块A即自动的被系统选择为主模块,其它并联电源模块为从模块;主模块决定母线SHARE+、SHARE-的电压差值后,电压差值经过运算放大器N4、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分压电阻R12、接地电阻R13、反馈电阻R14后与从模块中的检测电压产生偏差信号,偏差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N2、分压电阻R15、分压电阻R16、反馈电容C1、反馈电阻R17、反馈电容C2的运算放大后,输出电压信号控制调整三极管V2的导通,使调整三极管V2的集电极通过接地电阻R20接地,拉低ADJ调整端的电压,控制从模块的调压环提高从模块的输出电压。
CN2012102101629A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Pending CN102710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01629A CN102710135A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01629A CN102710135A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135A true CN102710135A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0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01629A Pending CN102710135A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013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431A (zh) * 2013-03-12 2013-06-19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采用集成共模滤波器的开关电源负载端稳压电路
WO2019091404A1 (zh) * 2017-11-07 2019-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均值电流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228301A1 (zh) * 2018-05-29 2019-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均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8415A (zh) * 2018-11-08 2020-05-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821741A (zh) * 2021-02-05 2021-05-1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均流电路、电源模块、电源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6610058A (zh) * 2023-06-02 2023-08-18 长沙非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泵节能运行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3159U (zh) * 2010-09-28 2011-04-27 石家庄国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向调整输出电压的电源并机均流电路
CN201994662U (zh) * 2010-11-19 2011-09-28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低压输出开关电源负载共享和热插拔的应用电路
CN102290977A (zh) * 2011-08-30 2011-12-21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带直流偏置的开关电源最大值均流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3159U (zh) * 2010-09-28 2011-04-27 石家庄国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向调整输出电压的电源并机均流电路
CN201994662U (zh) * 2010-11-19 2011-09-28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低压输出开关电源负载共享和热插拔的应用电路
CN102290977A (zh) * 2011-08-30 2011-12-21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带直流偏置的开关电源最大值均流控制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古志强等: "《固态雷达发射机多路电源的并联均流设计》", 《现代雷达》 *
程荣仓: "《UC3902均流芯片的应用》", 《电源技术应用》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431A (zh) * 2013-03-12 2013-06-19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采用集成共模滤波器的开关电源负载端稳压电路
CN103166431B (zh) * 2013-03-12 2015-10-0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采用集成共模滤波器的开关电源负载端稳压电路
WO2019091404A1 (zh) * 2017-11-07 2019-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均值电流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228301A1 (zh) * 2018-05-29 2019-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均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8415A (zh) * 2018-11-08 2020-05-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821741A (zh) * 2021-02-05 2021-05-1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均流电路、电源模块、电源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6610058A (zh) * 2023-06-02 2023-08-18 长沙非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泵节能运行控制系统
CN116610058B (zh) * 2023-06-02 2024-01-23 长沙非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泵节能运行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0135A (zh) 一种用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CN201956938U (zh) 光伏阵列汇流箱
EP3264550B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for parallel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ies and device thereof
CN107026470A (zh) 用于光伏系统的自动电压调节
US20160233709A1 (en) Charging controlling device
CN103683479A (zh) 并联冗余电源的均流控制方法
CN201813159U (zh) 一种可双向调整输出电压的电源并机均流电路
CN102411075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模拟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模拟方法
CN203707280U (zh) 一种带冗余通信网络的蓄电池管理系统
CN105515102B (zh) 高可靠卫星电源控制器电池充电管理单元
CN105406700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均压及母线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系统
CN202797008U (zh) 一种光伏阵列汇流箱
CN202586343U (zh) 一种并联电源供电装置
CN106443102B (zh) 一种用于双芯电能表的电源分配系统
CN105094190A (zh) 一种用以消除固有均流误差的最大电流自动均流电路
CN102460805A (zh) 用于燃料电池堆中的电池的旁路系统
CN201039004Y (zh) 多开关电源模块隔离型双闭环远端采样稳压装置
JPWO2014024731A1 (ja) 連系系統切替装置及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02545899A (zh) 模拟和数字电源模块混插电源系统的均流控制方法
CN203595958U (zh) 一种基于cpci接口的n+1冗余电源的负载均衡电路
CN204835553U (zh) 一种混合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
CN203772971U (zh) 一种光伏电站运行状况监测器
CN107623317A (zh) 采用零静差调节直流分布式供电自主均流方法
US9899869B1 (en) Photo voltaic (PV) array-shedding and storage system
CN203589789U (zh) 一种电池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