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127A -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127A
CN102710127A CN2011100050721A CN201110005072A CN102710127A CN 102710127 A CN102710127 A CN 102710127A CN 2011100050721 A CN2011100050721 A CN 2011100050721A CN 201110005072 A CN201110005072 A CN 201110005072A CN 102710127 A CN102710127 A CN 102710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ath
error signal
erro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50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0127B (zh
Inventor
陈科宏
李昱辉
王士荣
杨耀沂
林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050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0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0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0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一种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包括一功率级电路、一电流侦测电路、一斜率补偿装置、至少二个误差放大器、一比较单元、一模式切换电路、一逻辑装置以及一驱动器。上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可藉由全电流模式的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功率转换效率。同时并具备了良好的输出稳态和瞬时响应。除此之外,更揭示不同的能量传递的模式,使用在不同负载的情形,用以来解决互稳压的问题,同时改善输出电压涟波和瞬时响应,让此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更具弹性的使用环境与良好的输出表现。

Description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低互稳压效应及低能量损失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源管理IC(Power Management IC)在可携带式电子产品上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从手机、PDA、甚至是笔记型计算机,电源管理都是一个很大且重要的课题。如何让电池拥有最大的寿命和效率最佳的使用,以达到产品的有最佳的表现以增加相对的竞争力,这是业界所关心的。运用单电感双输出电压的架构,有别于以往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可以减少外部元件(电感)的使用,用来节省成本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藉由减少电感的使用,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减小印刷集成电路板(PCB Board)的面积,进而达到可携式产品微型化的最终目标。同时,在现今集成电路系统整合(SoC-System on Chip)的趋势之下,对于电源管理模块而言,必须要从一个电源输入(电池),进而提供不同大小的输出电压以供应不同系统、不同功能电路来做使用。因此藉由单电感双输出电压(亦或是多输出电压)架构的使用,仅需要单一个电源管理模块,用最小的外部储能组件(电感、电容),就能达到最佳的电源转换,以求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和所需要的输出电流,并对于电池做最有效率的使用。
先前文献上所提出的单电感双输出(多输出)架构,由于稳定度与互稳压(Cross Regulation),因此使用了假连续导通(Pseudo-CCM)的电流技术来实现,如美国专利公开号2004/0201281A1及IEEE J.Solid-StateCircuits,Vol.38,No.6,pp.1007-1014,June,2003。如此一来整体系统就会有不连续电流模式(DCM)的状态而易于稳定整个系统,且由于拥有一最小电流(相当于不连续电流模式的零电感电流),故可以有相当程度的解决互稳压(Cross Regulation)的问题。不过此种控制技巧必须要在整个脉冲宽度变调(PWM)的周期内加入一续流(Freewheel)的阶段,来达到此种控制技术。而在真实世界中,因非理想导通开关的等效电阻效应的缘故,不少的功率会消耗在此一阶段中,使得整体电路系统的导通损(ConductionLoss)变多,并会影响到效率的转换。尤其是当电感承受较大电流的形况下,导通损会越为严重(Pcon=I2Ron)。另外由于加入了续流(Freewheel)的阶段,在此阶段电感中储存的能量不能够传到输出端,因此平均电感电流会较输出负载的总和来的大。然而因为单电感双输出模块架构上输出端电感电流不连续的特性,较大的平均电感电流就会造成较大的输出电压涟波,故有可能需要一高效能的后级稳压电路来对此输出电压再做处理,而这是使用者端不乐意见到的情形。
IEEE J.Solid-State Circuits,Vol.42,No.12,pp.2706-2714,December,2007也提出运用优先次序性的能量分配流程,来达到单电感双输出(多输出)的应用。然而此种提出的架构只适合使用在某些特定的负载状况,且其用比较器所控制的输出电压,相对于闭回路中有误差放大器做控制,整体的稳压状况(Load Regulation,Line Regulation)皆不是那么的理想。
缘此,本案的发明人是研究出一种单电感双输出(多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尤其是有关于一种较佳能量分配的单电感双输出的驱动方法,其是可改善习知技术中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藉由全电流模式的控制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功率转换效率。同时并具备了良好的输出稳态(Steady-state)和瞬时(Transient)响应。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关于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其可在不同负载的情形,用以来解决互稳压(Cross Regulation)的问题,却同时可以改善输出电压涟波和瞬时响应,让此单电感双输出的电源管理模块更具弹性的使用环境与良好的输出表现,以达到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关于减少功率级开关的数量。不使用续流(Freewheel)的阶段来达成系统的稳定与好的响应,因此可以减少功率级开关的使用(被用在Freewheel阶段的功率级开关)。同时藉由减少功率级开关的数目(尤其是电感两端跨接的功率级开关),就能够减少开关的导通损(Conduction loss),藉以达到高效率能量转换的电源管理芯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关于减少导通损,因为不使用续流(Freewheel)技术的原因,因此平均电感电流能够较先前技艺的技术为降低。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关于减少输出涟波电压。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关于使用至少两个误差放大器分别用于反应两个输出的负载情形,来达到良好的稳压状况以达到稳定的多输出电压。
因此,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包括:一功率级电路,包括一电感、一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出端;一第一误差放大器,耦接该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一第一误差信号;一第二误差放大器,耦接该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一第二误差信号;一电流侦测电路,用以侦测该电感上的一端的电流并输出一第一信号;以及比较单元,是用以接收该第一误差信号、该第二误差信号与该第一信号,且将该第一误差信号与该第二误差信号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进而将该第一信号个别比较该第一误差信号、该第二误差信号与该第三误差信号,以分别产生一第一比较信号、一第二比较信号与一第三比较信号。其中,该功率级电路依据该第一、第二及第三比较信号决定其能量传递路径。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一种用于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的驱动方法,包括:产生一第一误差信号、一第二误差信号与一第一信号;将该第一误差信号与该第二误差信号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以及将该第一信号分别与该第一误差信号、该第二误差信号与该第三误差信号相比较,以分别产生一第一比较信号、一第二比较信号与一第三比较信号。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标范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的架构是显示本发明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的一实施例;
图2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率级电路113;
图2B是显示本发明图二A的四种能量输出路径的斜率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能量传递顺序图;
图4A/B是显示能量传递为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的详细的电流模式变换情形;
图5A/B是显示能量传递顺序为路径(3)→路径(1)→路径(2)→路径(4)的详细的电流模式变换情形;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逻辑装置111;以及
图7A/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遮蔽(Bypass)能量转换路径的机制。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M1~M4开关
10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
101    电感                    102    误差放大器
103    误差放大器              104    加法器
105    电流侦测电路            106    斜率补偿装置
107~109    比较器             110    模式切换电路
110a    比较器                 111    逻辑装置
112    驱动器                  113    功率级电路
114    比较单元                115    加法器
601~603    正反器             604~605    解码器
606    多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架构是显示本发明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的一实施例。该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包括:一功率级电路113,包括一电感101、一第一输出端OA及一第二输出端OB。其中,运用该电感101,来达成两个输出电压的直流/直流转换器;一第一误差放大器102,耦接该第一输出端OA,用以输出一第一误差信号VEA;一第二误差放大器OB,耦接该第二输出端OB,用以输出一第二误差信号VEB;一电流侦测电路(CurrentSensing Circuit)105,用以侦测该电感101上的一端的电流并输出一第一信号VS;一斜率补偿(Slope Compensation)装置106,用以输出一第二信号VSlope,其中加法器115是将该第一信号VS与该第二信号VSlope相加,以产生参考信号VSUM,然而,于实际设计与需求上,斜率补偿装置是非必要组件,因为,根据传统的电流模式控制,控制电压会加入一斜率补偿信号,以确保稳定度,避免次谐波振荡(subharmonic oscillation)及提供前馈控制的特性。一比较单元114,耦接该功率级电路113及该电流侦测电路105,以接收该第一误差信号VEA、该第二误差信号VEB与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且将该第一误差信号VEA与该第二误差信号VEB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VEAB,进而将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个别比较该第一误差信号VEA、该第二误差信号VEB与该第三误差信号VEAB,以分别产生一第一比较信号VCA、一第二比较信号VCB与一第三比较信号VCAB。如图1所示,比较单元114更包括至少三个比较器(Comparator)107、108、109与一加法器104,且该加法器104,用于接收该第一误差信号VEA与该第二误差信号VEB,且将该第一误差信号VEA与该第二误差信号VEB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VEAB。而第一比较器107,用于接收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与该第一误差信号VEA,并将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比较该第一误差信号VEA,以分别产生该第一比较信号VCA;第二比较器108,用于接收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与该第二误差信号VEB,并将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比较该第二误差信号VEB,以分别产生该第二比较信号VCB;第三比较器109,用于接收该参考信号VSUM(或该第一信号VS)与该第三误差信号VEAB,并将该参考信号VSUM比较该第三误差信号VEAB,以分别产生该第三比较信号VCAB。其中,该功率级电路113依据该第一、第二及第三比较信号VCA,VCB,VCAB决定其能量传递路径。
该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更包括一模式切换电路110,用以接收与比较该第一误差信号VEA与该第二误差信号VEB,以产生一切换信号VCOM、一逻辑装置111,用以接收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VCA、VCB与VCAB,以产生一第一组路径信号及一第二组路径信号,且该逻辑装置111依据该切换信号VCOM选择该第一组路径信号及该第二组路径信号二者其中之一。另外,该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更包括一驱动器112,耦接该逻辑装置111,该驱动器112接收该第一组路径信号及该第二组路径信号二者其中之一,以驱动该功率级电路113。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的功率级电路113仅运用四个功率级开关(M1~M4),在传统的单输入两个降压输出的架构而言,已是使用最少的功率级开关。此外,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运用了两个误差放大器(ErrorAmplifier)102,103分别反应两个输出的负载情形,如此一来,输出就能得到两个稳定且稳态和瞬时响应都良好的电压,供给系统使用。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主要是在单电感双输出的电源管理模块中实现电流控制(Current Programmed Control)的方式。藉由两个误差放大器102,103可以取得两个输出个别的误差信号(VEA与VEB),然后用加法器104把此误差信号相加,定义出在一个PWM周期中两个输出能量的总和。而电流侦测电路(Current Sensing Circuit)105和斜率补偿装置(Slope Compensation)106,藉由跟误差信号(VEA与VEB以及VEA与VEB的和)经由比较器107、108、109相切,来得到相对应的责任周期,达成稳定输出电压的功效。最后把经由比较单元114内的比较器107、108、109比较出来的比较信号(VCA、VCB与VCAB),送到逻辑(Logic)装置111和驱动器(Driver)112,来驱动功率级开关。因此可以达到电感101的充放电并把输入端(VIN)的能量藉由电感101的储能和放能送到输出端(VOAand VOB)的位置。该逻辑装置11更包括至少三个D型正反器(D Flip-Flop)、至少二个解码器与一多工器,其运作过程将于稍后详述。另外,图1进一步藉由模式切换电路(Mode exchange circuit)110中的比较器110a,来比较VEA和VEB的大小,以产生一切换信号VCOM,进而完成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的模式切换。有关模式切换的实施方式及原理,也会于稍后详述。
图2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率级电路113。该功率级电路113包括:一第一开关M1,是耦接于电感101的一端与一输入端IN之间;一第二开关M2,是耦接于电感101的一端与一接地端GND之间;一第三开关M3,是耦接于电感101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输出端OA之间;以及一第四开关M4,是耦接于电感101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输出端OB的间。在功率级电路113的输入端IN上有一输入电压VIN,而于第一输出端OA与第二输出端OB上分别具有一输出电压VOA与VOB,且IOA与IOB分别为该第一输出端OA上的负载电流量与该第二输出端OB上的负载电流量,COA与COB分别为输出端VOA与VOB上的电容量。因此,功率级电路113的充放电一共会有四种能量传输路径(1)-(4),且电感101上的电感电流=(1/L)·V(t)d(t),其中当第一开关M1与第三开关M3为ON且第二开关M2与第四开关M4为OFF时,则形成能量传输路径(1);当第二开关M2与第三开关为ON且第一开关M1与第四开关M4为OFF时,则形成能量传输路径(2);当第一开关M1与第四开关M4为ON且第二开关M2与第三开关M3为OFF时,则形成能量传输路径(3);以及当第二开关M2与第四开关M4为ON且第一开关M1与第三开关M3为OFF时,则形成能量传输路径(4)。
假设功率级电路113的输入电压为3.3V,输出电压分别为1.8V和1.2V,因此,产生的四种能量路径(1)-(4)可以用图2A来表示,且相对于上述四种能量路径(1)-(4)的电感L上的充放电斜率,且上述的充放电斜率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L可以用图2B表示。因此,透过排列上述四种能量路径,再藉由同一个PWM周期可以同时传递能量到两个不同的输出端。例如,选用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的排列方式,可得到一能量传递顺序图,如图3所示,其中,路径(1)为输入端IN→第一开关M1→电感101→第三开关M3→输出端OA;路径(2)为输入端IN→第二开关M2→电感101→第三开关M3→输出端OA;路径(3)为输入端IN→第一开关M1→电感101→第四开关M4→输出端OB;路径(4)为输入端IN→第二开关M2→电感101→第四开关M4→输出端OB。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能量传递顺序图。于此实施例,如图3中的左侧图所示,负载电流量IOA>IOB,因此,能量EA的面积会大于EB,代表VOA比VOB在此PWM周期中获得较多的能量。然而,若于输出端OA上的负载电流量IOA保持不变,但增加于输出端OB上的负载电流量IOB,使得IOA=IOB,且由两个误差放大器102,103所个别个别输出的两个输出误差信号(VEA与VEB)将会相加,则此时于电感L上的电感电流会相等于两个负载端电流的总和(IL,avg=IOA+IOB)。接着,若持续增加负载电流量IOB,则IOA<IOB,能量EB的面积会大于EA,并且此时于电感L上的电感电流也会增加,藉此满足两个输出的负载需求。藉由此发明就可以动态地根据两个负载的状况做平均电感电流的调整,并运用所提出的能量传递路径,在同一个PWM周期中同时供给能量给两个不同的输出,以达到单电感双输出的电源转换器功效。
图4A/B是显示能量传递为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的详细的电流模式变换情形。在PWM周期开始,电感电流的能量会对输出端OA提供能量VOA(EA),等到满足VOA的能量时(例如,比较到VOA的误差信号VEA时),再切换为供VOB(EB)能量给输出OB。若增加OB端的负载(即IOB上升),而于OA端的负载不变(即IOA保持不变),则在电感L上的整体电感电流将会增加,而于输出端OA的责任周期区间将会变小,而于输出端OB上的责任周期区间将会变大,如图4B所示。然而,若增加OA端的负载(即IOA上升),而于OB端的负载不变(即IOB保持不变),则在电感L上的整体电感电流将会增加,而于输出端OA上的责任周期区间将会变大,而于输出端OB上的责任周期区间将会变小,如图4A所示,且此时,能量传递模式也会从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转换成路径(3)→路径(1)→路径(2)→路径(4)。如此一来,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可以先满足轻载的输出,再满足重载的输出,例如,于本实施例,IOA较大,即表示VEA>VEB,而比较器110a的输出信号VCOM即代表VOA是重载,VOB是轻载,因此,应用路径(3)(1)(4)(2)(需先对VOB充电);若IOB较大,即表示VEB>VEA,而比较器110a的输出信号VCOM即代表VOB是重载,VOA是轻载,因此,应用路径(1)(3)(4)(2)(需先对VOA充电)。如此一来,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互稳压(Cross Regulation)的影响。
图5A/B是显示能量传递顺序为路径(3)→路径(1)→路径(2)→路径(4)的详细的电流模式变换情形。在增加输出端OA上的负载量,会维持能量传递顺序路径(3)→路径(1)→路径(2)→路径(4)来传递电感电流,但电感L上的平均电感电流IL,avg将会提升以供应两个输出的负载状况,如图5B所示。但若是增加输出端OB上的负载量,则除了平均电感电流IL,avg会提升之外,能量传递顺序模式将会转换成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如图五所示,来达到降低互稳压(CrossRegulation)的效应。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逻辑电路111,其包括:至少三个D型正反器(D Flip-Flop)601、602、603,用以接收与记录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VCA,VCB,VCAB、至少二个解码器604、605,用以接收由该至少三个正反器所输出的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VCA,VCB,VCAB,并输出具有4位的第一组及第二组路径信号、一多工器606,根据该切换信号VCOM,选择该第一组路径信号及该第二组路径信号二者其中之一。其中,该第一组路径信号(例如(1)(3)(4)(2))或该第二组路径信号(例如(3)(1)(2)(4))包括复数个路径信号Vp1,Vp2,Vp3,Vp4。另外,此逻辑装置111,更接收一PWM周期(Vclk),以重置上述的三个正反器,且在PWM周期中,电感电流可在第一输出端OA与第二输出端OB完成充放电过程,亦即完成能量路径1342或路径3124的能量传递过程。于此实施例,运用三个D型正反器(D Flip-Flop)601、602、603可以同时将图1中三个比较器107、108、109的输出VCA、VCB与VCAB作处理。当执行PWM周期时,三个D型正反器会做重设(Reset)的动作,之后会纪录三个比较器107、108、109的输出结果并经由解码器(Decoder)604、605来分别得到四个控制能量路径的信号。最后,再经由一个多工器(Multiplexer)606选择,来得到设定模式的控制能量路径信号。也就是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或是路径(3)→路径(1)→路径(2)→路径(4)等互相变换使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10先满足轻载的输出,再满足重载的输出并进一步降低转换器10的互稳压(CrossRegulation)的影响。
此外,为了要更加提升整体电源转换电路的效率,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揭示了遮蔽(Bypass)能量转换路径的机制。当VOB的负载电流IOB大于VOA的负载电流IOA时,此时能量转换路径会选择用路径(1)→路径(3)→路径(4)→路径(2)的方式来传递能量到输出,如图7A所示。等两个负载IOA和IOB相距在变大时,这时候系统会自动遮蔽能量路径(1),使整体系统只使用路径(3)→路径(4)→路径(2)的路径把能量传递到输出端。若两个负载在差距又更大时,此时会只剩下路径(3)→路径(4)的路径来做把能量传递到输出的动作。
相同地,若VOA的负载IOA大于VOB的负载IOB时,此时能量转换路径会选择用(3)→路径(1)→路径(2)→路径(4)的方式来传递能量到输出,如图7B所示。在两个负载差距越来越大之后,系统的能量传递路径会变成路径(1)→路径(2)→路径(4)或甚至路径(1)→路径(2)的路径来传递能量。藉由这个遮蔽能量路径的机制,可以在VOA的负载电流IOA与VOB的负载电流IOB相差悬殊时,减少功率级开关的切换次数,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导通损(Conduction Loss)和切换损(SwitchingLoss),用以提升整体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效率,以期待可以应用于现今的手持式可携式电子产品中。
在本发明中,相较于传统的作法,藉由减少续流阶段(Freewheel)来减少功率级开关的使用,来降低功率级组件的导通损(Conduction Loss)和切换损(Switching Loss)。此外,本发明所提出的模式切换方式,更可以显著的降低互稳压(Cross Regulation)现象,更可以应用在任何情况的负载模式之下。此外,本发明更实现了遮蔽(Bypass)能量传递路径的机制,使在特定的负载状况之下,更加降低了功率级元件的导通损(Conduction Loss)和切换损(Switching Loss),使整体的转换效率更加的提升。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范例实施态样尔,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谨请贵审查委员明鉴,并祈惠准,是所至祷。

Claims (13)

1.一种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包括:
一功率级电路,包括一电感、一第一输出端及一第二输出端;
一第一误差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一第一误差信号;
一第二误差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一第二误差信号;
一电流侦测电路,用以侦测所述电感上的一端的电流并输出一第一信号;以及
比较单元,耦接所述功率级电路及所述电流侦测电路,以接收所述第一误差信号、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一信号,且将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进而将所述第一信号个别比较所述第一误差信号、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三误差信号,以分别产生一第一比较信号、一第二比较信号与一第三比较信号。
其中,所述功率级电路依据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比较信号决定其能量传递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还包括一模式切换电路,用以接收与比较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以产生一切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还包括一逻辑装置,用以接收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以产生一第一组路径信号及一第二组路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其中,所述逻辑装置依据所述切换信号选择所述第一组路径信号及所述第二组路径信号二者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所述逻辑装置进一步包括:
至少三个正反器,用以接收与记录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
至少二个解码器,用以接收由所述至少三个正反器所输出的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组及第二组路径信号;以及
一多工器,根据所述切换信号,选择所述第一组路径信号及所述第二组路径信号二者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其中,所述正反器是D型正反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还包括一驱动器,耦接所述逻辑装置,所述驱动器接收所述第一组路径信号及所述第二组路径信号二者其中之一,以驱动所述功率级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其中所述比较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加法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且将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
一第一比较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误差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比较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以分别产生所述第一比较信号;
一第二比较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比较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以分别产生所述第二比较信号;以及
一第三比较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三误差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比较所述第三误差信号,以分别产生所述第三比较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其中,所述功率级电路是包括:
一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电感的一端与一输入端之间;
一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电感的一端与一接地端之间;
一第三开关,耦接于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以及
一第四开关,耦接于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10.一种用于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的驱动方法,包括:
产生一第一误差信号、一第二误差信号与一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相加,以产生一第三误差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一信号分别与所述第一误差信号、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三误差信号相比较,以分别产生一第一比较信号、一第二比较信号与一第三比较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误差信号与所述第二误差信号,以产生一切换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比较信号,以产生一第一组路径信号及一第二组路径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选择输出所述第一组路径信号或所述第二组路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组路径信号或所述第二组路径信号,以驱动一功率级电路。
CN201110005072.1A 2011-01-11 2011-01-11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2710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5072.1A CN102710127B (zh) 2011-01-11 2011-01-11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5072.1A CN102710127B (zh) 2011-01-11 2011-01-11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127A true CN102710127A (zh) 2012-10-03
CN102710127B CN102710127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90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5072.1A Active CN102710127B (zh) 2011-01-11 2011-01-11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012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0033A (zh) * 2015-02-10 2015-05-27 西南交通大学 连续导电模式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变频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36446A (zh) * 2015-05-08 2015-08-1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隔离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WO2016029489A1 (zh) * 2014-08-27 2016-03-03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单电感正负电压输出装置
CN108988626A (zh) * 2018-07-11 2018-12-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融合pfc的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18497A (zh) * 2019-01-14 2019-05-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直流-直流降压变换器
CN109861531A (zh) * 2019-02-28 2019-06-07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颗内置双通道直流电压变换器的集成电路
CN110492738A (zh) * 2019-08-08 2019-1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dc-dc降压变换器
TWI765419B (zh) * 2020-11-19 2022-05-21 國立中山大學 單電感雙輸出降壓轉換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1081B (en) * 2002-12-23 2005-04-11 O2Micro Int Ltd Charging circuit for parallel charging in multiple battery systems
US7132765B2 (en) * 2002-12-05 2006-11-07 Stmicroelectronics S.A.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only one inductive element an several output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1552549A (zh) * 2009-01-05 2009-10-07 浙江大学 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支路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2765B2 (en) * 2002-12-05 2006-11-07 Stmicroelectronics S.A.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only one inductive element an several output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TWI231081B (en) * 2002-12-23 2005-04-11 O2Micro Int Ltd Charging circuit for parallel charging in multiple battery systems
CN101552549A (zh) * 2009-01-05 2009-10-07 浙江大学 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支路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WANG-CHAN LEE,ET AL: "A PLL-based high-stability single-inductor 6-channel output DC-DC buck converter", 《IEEE》,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
YU-HUEI LEE,ET AL: "Minimized Transient and Steady-state Cross Regulation in 55nm CMOS 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 (SIDO) Step-Down DC-DC Converter", 《IEEE ASIAN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pages 1 - 4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0682B2 (en) 2014-08-27 2018-05-01 Sg Micro Corp. Single induct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voltage output device
WO2016029489A1 (zh) * 2014-08-27 2016-03-03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单电感正负电压输出装置
CN104660033A (zh) * 2015-02-10 2015-05-27 西南交通大学 连续导电模式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变频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60033B (zh) * 2015-02-10 2017-03-01 西南交通大学 连续导电模式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变频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TWI624141B (zh) * 2015-05-08 2018-05-11 矽力杰半導體技術(杭州)有限公司 隔離式變換器的控制方法、控制電路及開關電源
CN104836446B (zh) * 2015-05-08 2017-06-16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隔离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4836446A (zh) * 2015-05-08 2015-08-1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隔离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8988626A (zh) * 2018-07-11 2018-12-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融合pfc的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18497A (zh) * 2019-01-14 2019-05-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直流-直流降压变换器
CN109818497B (zh) * 2019-01-14 2020-09-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直流-直流降压变换器
CN109861531A (zh) * 2019-02-28 2019-06-07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颗内置双通道直流电压变换器的集成电路
CN110492738A (zh) * 2019-08-08 2019-1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dc-dc降压变换器
WO2021022582A1 (zh) * 2019-08-08 2021-0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dc-dc降压变换器
US11824443B2 (en) 2019-08-08 2023-11-21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ingle-inductor multiple-output DC-DC buck converter
TWI765419B (zh) * 2020-11-19 2022-05-21 國立中山大學 單電感雙輸出降壓轉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127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7908B (zh) 單電感雙輸出電源轉換器與其驅動方法
CN102710127A (zh) 单电感双输出电源转换器与其驱动方法
US8159181B2 (en) Combining two or more DC to DC converters to limit external coils
JP5738361B2 (ja) 電源制御方法
US20080278221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circuit for use in a portabl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1552549B (zh) 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支路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US201300158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via differential power bus and capacitive load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US8378622B2 (en) Energy and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JP2008118847A (ja) 充電器/昇圧制御器を備える電源管理システム
CN102207766A (zh) 具有功率提升的平台
US20180083531A1 (en) Reconfigurable bipolar output charge pump circuit and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the same
EP2891944B1 (en) Battery stack configuration in a multi-battery supply system
CN103246209B (zh) 电源管理系统
Gorji et al. A new two-input and multi-output interleaved DC_DC boost converter for satellites power system
CN103023308A (zh) 电源供应电路及具有适应性使能电荷泵的电源供应电路
Cai et al. Compact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with two input sources
Moo et al. Operation of battery power modules with series output
CN102237786B (zh) 减少互稳压效应的电源转换系统与电源控制方法
KR20130032585A (ko) 효율이 높은 벅―부스트 회로
Chen et al. Integrated non-inverting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with average-current-mode control
Ma et al.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design for IoT nodes
US11996764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asymmetric switch levels
Umaz A fully batteryless multiinput single inductor single output energy harvesting architecture
WO2022094906A1 (zh) 电源系统、充电方法和放电方法
US20230006450A1 (en) Power System Configurations for Wireless Char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