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1752A -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1752A
CN102701752A CN2012100058681A CN201210005868A CN102701752A CN 102701752 A CN102701752 A CN 102701752A CN 2012100058681 A CN2012100058681 A CN 2012100058681A CN 201210005868 A CN201210005868 A CN 201210005868A CN 102701752 A CN102701752 A CN 102701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refractory materials
heat conduction
high heat
weight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58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德安
张启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NRUI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NRUI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NRUI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ANRUI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58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17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1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1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该高导热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其中,含碳材料包括石墨、含碳化硅的材料和含碳结合剂;含碳结合剂包括含有固定碳的树脂和沥青;制作方法为:先制成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的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再采用浸渍、涂刷或喷涂方法,将含碳材料制作的液体或糊状物包覆在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的表面;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的耐火材料,不仅有利于加快焙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更具有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和该耐火材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主要采用两类耐火材料砌筑,一类是传统的耐火砖类,即经过高温烧成的粘土砖,或者低蠕变粘土砖。这些粘土砖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结合剂一般是软质生粘土、亚硫酸纸浆废液等高、低温结合剂。另一类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型耐火材料,即不定形耐火材料预制件。这种预制件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结合剂一般是水泥、硫酸及其盐、磷酸及其盐等化学结合剂。上述耐火材料的主要缺陷是:导热系数低、导热性能差。
然而,碳素焙烧炉火道墙耐火材料在使用中,要求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为碳阳极或者碳阴极在焙烧中所需的热能,是经过耐火材料砌筑的火道墙传导过来的。有良好导热性能的耐火材料,不仅便于焙烧速度的加快、效率的提高,更具有节能的效果。
因此,具有高导热性能(即高导热系数)的耐火材料,是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耐火材料导热系数低、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
进一步,所述含碳材料包括石墨、含碳化硅的材料和含碳结合剂。
进一步,所述含碳材料为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耐火材料中使用后的含碳、含碳化硅的废旧材料,该废旧材料包括:用后的铝碳块、粘土碳砖、镁碳砖、铝镁碳砖、尖晶石碳砖、镁铬砖、碳化硅砖、碳化硅板、碳化硅棒、碳化硅柱、碳砖、碳阳极、碳阴极、石墨电极、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
进一步,所述耐火材料中加入固定碳的树脂或沥青作为结合剂,其中尤其是使用高温沥青或改性沥青做添加剂或结合剂。
进一步,所述石墨的加入的重量比为0.01~35%;所述碳化硅的加入的重量比为0.01~100%。
进一步,所述用后的铝镁碳砖的加入重量比为0~95%;所述用后碳砖、炭阳极、碳阴极或石墨电极的加入重量比为0~30%;所述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重量比为0~50%。
进一步,所述沥青的加入的重量比为1~3%;所述固定碳的树脂为酚醛树脂、改性树脂、硅树脂、合成树脂、呋喃树脂,其中酚醛树脂的加入重量比为2.5~4.5%。
进一步,所述石墨的加入的重量比为2~6%;所述碳化硅的加入的重量比为3~10%。
进一步,所述用后的铝镁碳砖的加入重量比为5~30%;所述用后碳砖、炭阳极、碳阴极或石墨电极的加入重量比为1~10%;所述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重量比为1~15%。
所述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的制作方法如下:先制成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的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再采用浸渍、涂刷或喷涂方法,将含碳材料制作的液体或糊状物包覆在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的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的耐火材料,不仅有利于加快焙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更具有节能的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是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所述的含碳材料包括石墨、含碳化硅材料和含碳结合剂;所述的含碳材料为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耐火材料中用后的含碳、含碳化硅的废旧材料,该废旧材料包括:用后的铝碳块、粘土碳砖、镁碳砖、铝镁碳砖、尖晶石碳砖、镁铬砖、碳化硅砖、碳化硅板、碳化硅棒、碳化硅柱、碳砖、碳阳极、碳阴极、石墨电极、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所述耐火材料中加入固定碳的树脂或沥青作为结合剂;所述石墨的加入的重量比为0.01~35%;所述碳化硅的加入的重量比为0.01~100%;所述用后的铝镁碳砖的加入重量比为0~95%;所述用后碳砖、炭阳极、碳阴极或石墨电极的加入重量比为0~30%;所述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重量比为0~50%;所述沥青的加入的重量比为1~3%;所述固定碳的树脂为酚醛树脂、改性树脂、硅树脂、合成树脂、呋喃树脂,其中酚醛树脂的加入重量比为2.5~4.5%;所述石墨的加入的重量比为2~6%;所述碳化硅的加入的重量比为3~10%;所述用后的铝镁碳砖的加入重量比为5~30%;所述用后碳砖、炭阳极、碳阴极或石墨电极的加入重量比为1~10%;所述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重量比为1~15%。其中用后废旧材料的加入量视用后材料的性质而定,含碳量高的加入量较少,含碳量低的加入量较大。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组成,所述材料的成分包括粘土熟料(AL2O3≥40%),其中规格为1-5mm的加入量为45%,规格为1-0mm的加入量为10%,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15%;高铝熟料(AL2O3≥50%),其中规格为1-0mm的加入量为5%,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10%;规格为CA50的高铝水泥加入量为5%;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其中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10%;外加的自来水为7%;成型方式采用预制或机压,热处理条件≤350℃;其中,在不使用高铝水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10%软质粘土做结合剂,成型采用机压方式,热处理采用高温烧成方式,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组成,所述材料的成分包括粘土熟料(AL2O3≥40%),其中规格为1-5mm的加入量为45%,规格为1-0mm的加入量为15%,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15%;高铝熟料(AL2O3≥50%),其中规格为1-0mm的加入量为5%,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9%;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其中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5%;规格为热固性的酚醛树脂(外加)加入量为2.8%,规格≤1mm的高温沥青加入量为1%;成型方式采用机压,热处理条件≤350℃,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组成,所述材料的成分包括粘土熟料(AL2O3≥40%),其中规格为1-5mm的加入量为45%,规格为1-0mm的加入量为15%,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15%;高铝熟料(AL2O3≥50%),其中规格为1-0mm的加入量为5%,规格≤0.088mm的加入量为10%;规格≤0.088mm的用后铝镁碳砖加入量为10%;固体磷酸二氢铝的加入量为5%;外加的自来水为7%;成型方式采用预制或机压,热处理条件≤600℃,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包括粘土熟料加入量为70%、高铝熟料加入量为10%、石墨加入量为2%、碳化硅加入量为3%、高温沥青加入量为3%、用后石墨电极的加入量为1%、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量为11%,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包括粘土熟料加入量为70%、高铝熟料加入量为10%、石墨加入量为6%、碳化硅加入量为10%、高温沥青加入量为3%、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量为1%,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该高导热耐火材料包括粘土熟料加入量为40%、高铝熟料加入量为14.5%、石墨加入量为6%、碳化硅加入量为10%、酚醛树脂加入量为4.5%、用后石墨电极的加入量为10%、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量为15%,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7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其制作方法为:先制成由85%的耐火材料和15%的含碳材料构成的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再采用浸渍、涂刷或喷涂方法,将含碳材料制作的液体或糊状物包覆在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的表面,以增加碳素焙烧炉火道墙耐火材料总的碳含量,提高其导热性能。
实施例8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其制作方法为:先制成由89%的耐火材料和11%的含碳材料构成的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再采用浸渍、涂刷或喷涂方法,将含碳材料制作的液体或糊状物包覆在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的表面,以增加碳素焙烧炉火道墙耐火材料总的碳含量,提高其导热性能。
实施例9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其制作方法为:先制成由80%的耐火材料和20%的含碳材料构成的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再采用浸渍、涂刷或喷涂方法,将含碳材料制作的液体或糊状物包覆在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的表面,以增加碳素焙烧炉火道墙耐火材料总的碳含量,提高其导热性能。
本发明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技术原理所作的显而易见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导热耐火材料是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材料包括石墨、含碳化硅材料和含碳结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材料为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耐火材料中用后的含碳、含碳化硅的废旧材料,该废旧材料包括:用后的铝碳块、粘土碳砖、镁碳砖、铝镁碳砖、尖晶石碳砖、镁铬砖、碳化硅砖、碳化硅板、碳化硅棒、碳化硅柱、碳砖、碳阳极、碳阴极、石墨电极、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项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中加入固定碳的树脂或沥青作为结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的加入的重量比为0.01~35%;所述碳化硅的加入的重量比为0.01~1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后的铝镁碳砖的加入重量比为0~95%;所述用后碳砖、炭阳极、碳阴极或石墨电极的加入重量比为0~30%;所述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重量比为0~5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的加入的重量比为1~3%;所述固定碳的树脂为酚醛树脂、改性树脂、硅树脂、合成树脂、呋喃树脂,其中酚醛树脂的加入重量比为2.5~4.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的加入的重量比为2~6%;所述碳化硅的加入的重量比为3~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导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后的铝镁碳砖的加入重量比为5~30%;所述用后碳砖、炭阳极、碳阴极或石墨电极的加入重量比为1~10%;所述用后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的加入重量比为1~15%。
10.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成由耐火材料和含碳材料构成的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再采用浸渍、涂刷或喷涂方法,将含碳材料制作的液体或糊状物包覆在所述高导热耐火材料产品的表面。
CN2012100058681A 2012-01-10 2012-01-10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27017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58681A CN102701752A (zh) 2012-01-10 2012-01-10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58681A CN102701752A (zh) 2012-01-10 2012-01-10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1752A true CN102701752A (zh) 2012-10-03

Family

ID=46894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58681A Pending CN102701752A (zh) 2012-01-10 2012-01-10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175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793A (zh) * 2012-12-06 2013-03-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高导热炭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70368A (zh) * 2013-11-06 2014-02-12 营口鲅鱼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炉用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121A (zh) * 2015-02-09 2016-10-05 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焙烧炉用整体预制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213A (zh) * 2019-03-25 2019-05-24 常州盛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镁碳砖生产方法
CN111548140A (zh) * 2020-03-26 2020-08-18 常熟佳合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高散热手机3d后盖保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823A (zh) * 2001-07-24 2003-02-26 杨晓芳 致密电熔刚玉高强度超耐磨浇注料
CN1413951A (zh) * 2002-07-03 2003-04-30 上虞斯必康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炼钢用功能性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333088A (zh) * 2008-08-06 2008-12-31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以废铝镁碳砖为主原料生产铝镁碳砖的方法
CN101392990A (zh) * 2008-10-05 2009-03-25 梁德安 一种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823A (zh) * 2001-07-24 2003-02-26 杨晓芳 致密电熔刚玉高强度超耐磨浇注料
CN1413951A (zh) * 2002-07-03 2003-04-30 上虞斯必康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炼钢用功能性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333088A (zh) * 2008-08-06 2008-12-31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以废铝镁碳砖为主原料生产铝镁碳砖的方法
CN101392990A (zh) * 2008-10-05 2009-03-25 梁德安 一种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793A (zh) * 2012-12-06 2013-03-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高导热炭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70368A (zh) * 2013-11-06 2014-02-12 营口鲅鱼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炉用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121A (zh) * 2015-02-09 2016-10-05 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焙烧炉用整体预制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121B (zh) * 2015-02-09 2018-09-11 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焙烧炉用整体预制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213A (zh) * 2019-03-25 2019-05-24 常州盛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镁碳砖生产方法
CN111548140A (zh) * 2020-03-26 2020-08-18 常熟佳合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高散热手机3d后盖保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1752A (zh) 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用高导热耐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08748A (zh) 一种堇青石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3343B (zh) 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6017B (zh) 一种利用天然矿物为原料的刚玉-碳化硅晶须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192A (zh) 一种轻质保温六铝酸钙浇注料
CN103864403A (zh) 基于蓝晶石尾矿的莫来石轻质隔热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3768A (zh) 具有耐高温、防爆釉面的白瓷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4869B (zh) 一种铝电解槽下部侧壁用炭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1755B (zh) 一种中低温中质耐磨陶瓷涂抹材料
CN104341163B (zh) 一种钢包水口座砖用接缝料
CN107986798B (zh) 铸造用中转包复合内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96606B (zh) 一种高炉陶瓷杯用耐火材料
CN105060852A (zh) 一种用于户外持久耐用的路面砖
CN102807375A (zh) 新型石墨质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CN102503472B (zh) 一种通过原位生成SiC增韧的刚玉质预制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096A (zh) 一种冶炼钢包用刚玉尖晶石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6543A (zh) 以褐煤提锗尾渣为主要原料的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7822B (zh) 基于镁橄榄石-C的MgO-SiC-C质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0368A (zh) 一种电炉用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7401A (zh) 一种高导热碳素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499B (zh) 一种耐火炉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2854A (zh) 一种高导热高抗蚀电煅煤基炭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8377A (zh) 用合成的MgO-SiC-C质材料制备耐火材料的方法
CN111892413B (zh) 铝电解槽内衬专用防渗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6134A (zh) 一种无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