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5191B -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5191B
CN102695191B CN201210173420.0A CN201210173420A CN102695191B CN 102695191 B CN102695191 B CN 102695191B CN 201210173420 A CN201210173420 A CN 201210173420A CN 102695191 B CN102695191 B CN 102695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signal
signal
interference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34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5191A (zh
Inventor
施晓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34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5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5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1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5914 priority patent/WO201317802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5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消除异系统间的上行干扰,提高系统上行接收性能。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异系统共存的网络中,为了防止异系统间的相互干扰,最理想的情况是将异系统使用的频谱资源完全分开。但是由于频谱资源的稀缺和网络容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异系统间频谱有时不得不部分或全部共享。频谱资源的共享会引入异系统干扰。
为了消除异系统间的干扰可以采用固定的滤波方式,例如采用降低接收滤波器的带宽来去除共享频谱的上行干扰,但是如果干扰较小,仍旧减小带宽,无疑会引起上行性能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提高上行接收性能。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干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滤波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小上行性能损失,有效消除异系统间的上行干扰,提高系统上行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结合基站和/或基站控制器和/或终端来描述各种方面。
基站,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或LTE高级(LTEAdvanced,LTE-A)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NodeB或eNB或e-NodeB),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Controller,BSC),可以是GSM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也可以是WCDMA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Equipment)。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位于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内。
101、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其中,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带宽。
例如,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可以为GSM,或者,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4G系统(如LTE-A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为3G系统(如UMTS系统),或者,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4G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为GSM系统。
其中,所述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可以采用方法A1实现。
方法A1:获得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例如,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采样,获得时域信号;将所述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获得所述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当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强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门限时,则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为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强度为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门限可以通过仿真获得,并预先设置在基站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esourceBlock,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时,所述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A2或A3实现。例如,在LTE系统中,就是采用资源块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带宽为180KHZ,RB的数量与频点带宽相关,当频点带宽为20MHZ时,则RB有100个;当频点带宽为10MHZ,则RB有50个。
方法A2:获得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RB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功率谱密度的获取与方法A1中的相关描述一致。
其中,所述RB调度信息指的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通知终端将上行数据承载在哪几个RB上来发送。其中,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可以通过判断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与RB调度信息是否匹配,以及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强度来实现,可以如下:
若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与RB调度信息不匹配,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为干扰信号。例如,功率谱密度中显示特定频率上行有信号,但RB调度信息却显示并未通知终端在该频率对应RB调度信息块上发送数据,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为干扰信号。
若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与RB调度信息匹配,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强度范围,确定干扰信号强度。例如,功率谱密度中显示特定频率上行有信号,并且RB调度信息显示通知终端在该频率对应RB调度信息块上发送数据,则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中的信号强度范围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例如,假设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LTE系统,上行信号的强度范围为[P1,P2](例如,[-160,-150],单位dbm),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上行信号的强度范围为[Q1,Q2](例如,GSM系统[-110,-48],单位dbm),在LTE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中,频率1上有信号,强度为X,频率1(例如,1780.1MHZ)与资源块RB调度信息中的调度信息块RB1(例如,RB1对应的频率范围为[1780,1780.18]MHZ)对应。
由于频率1与RB调度信息中的资源块RB1对应,则判断出频率1上的信号为有用信号,需要根据频率1的信号强度X来确定干扰信号强度。设定X=-75dbm,此时,X大于LTE系统上行信号的强度范围中的最大值P2(-150dbm),即X>P2),则所述频率1的信号存在干扰,且干扰信号强度为X为-75dbm。
设定X=-155dbm,此时,X小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上行信号的强度范围中的最大值P2(-150dbm),即X<P2,则需要进一步判断频率1的信号强度X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阈值。假设预先设置的阈值T=-157dbm,X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阈值T,即X>T,则所述频率1的信号存在干扰,干扰信号强度为频率1的信号强度X(即-155dbm);假设预先设置的阈值T=-152dbm,X小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阈值,即X<T,则频率1的信号为有用信号,不存在干扰,干扰信号强度为0。其中,预先设置的阈值可以通过仿真获得,或者根据现网实际应用的经验值获得。
方法A3:获得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RB调度信息,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以及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干扰特征信息包括干扰发生时间、干扰持续时长和干扰频率。
首先,根据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带阻滤波,滤除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然后,根据带阻滤波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检测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经带阻滤波后的干扰信号强度。
其中,根据带阻滤波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检测干扰信号强度的具体实现方法参见上述方法A2。
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LTE时,采用上述方法A2和A3提供的检测干扰信号强度的方法,能够提高上行干扰信号的检测精度,从而更加准确的滤除上行干扰信号,进一步提升上行性能。
在步骤101中,所述有效带宽通常指的是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的带宽,能够承载大部分的信号能量。例如,在UMTS系统中,有效带宽指的是用来传输数据的核心3.84MHZ带宽,即处于UMTS的5MHZ带宽中心的3.84MHZ;在LTE系统中,有效带宽指的是用来传输数据的核心18MHZ带宽。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干扰信号的位置可以通过B1和B2两种方法实现,具体如下。
方法B1:获得干扰信号频率,根据所述干扰信号频率确定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频率可以通过基站控制器下发的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频点配置信息获得,或者,当不同制式承载在一个载频单板上时,在基站内部直接获得,还可以在上述方法A1、A2或A3中确定干扰信号强度的同时,根据功率谱密度获得所述干扰信号频率。
具体的,根据所述干扰信号频率确定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当所述干扰信号频率大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的上边界或者所述干扰信号频率小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的下边界,则确定所述干扰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例如,假设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LTE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是GSM,其中,所述GSM系统和LTE系统存在相同覆盖区域,且所述GSM配置的上行频率范围为[1780,1780.2]MHZ,所述LTE配置的上行频率范围为[1780,1800]MHZ,由于LTE系统的有效带宽为18MHZ,对应频率范围为[1781,1799]MHZ,即有效带宽的上边界值为1799MHZ,有效带宽的下边界为1781MHZ,显而易见,所述GSM配置的上行频率小于LTE系统有效带宽的下边界,即所述GSM系统对所述LTE系统的干扰信号处于所述LTE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方法B2:接收配置消息,获取干扰信号的位置;所述配置消息指示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可以由基站控制器或核心网根据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频点配置信息获取后,通过配置消息发送给基站。
102、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其中,所述待处理信号可以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基站的射频模块接收的上行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为:当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没有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选择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选择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或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为:当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阈值,选择所述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选择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选择所述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为预设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均可以通过仿真获得,并且能够通过基站控制器或基站配置,或者预先设置在基站内部。
其中,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大小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带宽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
例如,若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时,其带宽为20MHZ,则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20MHZ,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19.6MHZ/19.2MHZ;若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UMTS系统时,其带宽为5M,则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5MHZ,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3.8MHZ/4.2MHZ。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干扰信号的位置和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实现了针对不同的上行干扰信号,采用不同的滤波方式,避免了采用固定滤波方式带来的上行性能损失问题,提升上行性能。此外,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时,通过结合RB调度信息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干扰信号的强度,从而更加有效的滤除干扰信号,降低上行干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201、监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
其中,所述话务情况可以包括话务量、话务量等级、话务量高峰时间段和话务量低谷时间段等信息中至少一种。所述话务量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的乘积;话务量越大,产生的干扰越大。
当话务情况满足预设置的条件时,执行步骤202~203,否则,执行步骤204,具体如下:
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量或话务量等级大于预设定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处于话务量高峰时间段时,或者,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未处于话务量低谷时间段时,则执行步骤202~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其中,所述预设定阈值,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话务情况及其对应的干扰情况进行调整,并通过基站控制器配置给基站,还可以预先设置在基站或基站控制器内部。
202、检测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在步骤202中,检测干扰信号的强度,确定干扰信号的位置,以及有效带宽的具体实现和描述,可以参见步骤101。
203、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其中,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02中的相关描述。
在步骤203执行完毕后,可以执行步骤201,继续监测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
204、选择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在步骤204执行完毕后,可以执行步骤201,继续监测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01~204均由基站执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01由基站控制器或集中基带板(Cloudbaseband,简称cloudBB)或核心网执行,并发送消息通知基站执行步骤202~204,所述步骤201可以通过定时器循环触发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确定基站是否需要检测干扰信号的强度,获取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和位置,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除了能够有效减小上行性能损失,滤除干扰信号,提升上行性能外,还能够在干扰较小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滤波方式,减小上行信号处理时间,更好地提升上行性能。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基站,位于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内,包括:干扰检测单元301和滤波处理单元302。
干扰检测单元301,用于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其中,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带宽。
例如,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为UMTS,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可以为GSM,或者,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4G系统(如LTE-A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为3G系统(如UMTS系统),或者,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4G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为GSM系统。
滤波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其中,所述待处理信号可以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基站的射频模块接收的上行信号。
所述滤波处理单元302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干扰信号没有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选择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选择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或者,
当所述干扰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选择所述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选择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选择所述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为预设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为预设值,可以通过仿真获得,并且能够通过基站控制器或核心网配置给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或者预先设置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内部。
其中,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大小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带宽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
例如,若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时,其带宽为20MHZ,则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20MHZ,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19.6MHZ/19.2MHZ;若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UMTS系统时,其带宽为5MHZ,则第一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5MHZ,第二带宽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3.8MHZ/4.2MHZ。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干扰检测单元301包括:干扰强度检测单元3011和干扰位置获取单元3012。
干扰强度检测单元301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并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确定干扰信号的强度。
具体的,所述干扰强度检测单元3011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采样,获得时域信号;将所述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获得所述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干扰位置获取单元3012,用于获得干扰信号频率,根据所述干扰信号频率确定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并通知所述滤波处理单元302。
其中,所述获得干扰信号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干扰信号频率确定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的实现可以参见步骤101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时,所述干扰强度检测单元3011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资源块(RB)调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时,所述干扰强度检测单元3011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干扰特征信息包括干扰发生时间、干扰持续时长和干扰频率。
可选的,所述干扰位置获取单元3012还用于:
接收配置消息,并通知所述滤波处理单元;所述配置消息指示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监测单元303。
监测单元303,用于监测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量或话务量等级大于预设定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处于话务量高峰时间段时,或者,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未处于话务量低谷时间段时,则通知所述干扰检测单元301检测干扰信号的强度,并获取干扰信号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干扰检测单元301,滤波处理单元302和监测单元303均可以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其它处理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获取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能够针对不同的上行干扰信号,采用不同的滤波方式,减小上行性能损失,有效滤除干扰信号,降低上行干扰,提升上行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包括:
当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没有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选择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选择第一带宽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或者,
当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阈值,选择所述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选择第二带宽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选择所述第一带宽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三阈值为预设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
当所述话务情况包括话务量或话务量等级,且所述话务量或话务量等级大于预设定阈值时,或者,当所述话务情况包括话务量高峰时间段,且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处于话务量高峰时间段时,或者,当所述话务情况指的是话务量低谷时间段,且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未处于话务量低谷时间段时,执行所述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时,所述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强度,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资源块RB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时,所述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强度,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RB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和RB调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特征信息包括干扰发生时间、干扰持续时长和干扰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包括:
获得干扰信号频率,根据所述干扰信号频率确定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或者,
接收配置消息,获取干扰信号的位置;所述配置消息指示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8.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和
滤波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和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滤波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没有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选择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选择第一带宽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或者,
当所述干扰信号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时,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阈值,选择所述带阻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选择第二带宽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选择所述第一带宽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为预设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情况;所述话务情况包括话务量、话务量等级、话务量高峰时间段和话务量低谷时间段中任意一种;
当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量或话务量等级大于或等于预设定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量高峰时间段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未处于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话务量低谷时间段时,则通知所述干扰检测单元检测干扰信号的强度,并获取干扰信号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检测单元包括:
干扰强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并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确定干扰信号的强度;和
干扰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干扰信号频率,根据所述干扰信号频率确定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并通知所述滤波处理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时,所述干扰强度检测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资源块RB调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是采用资源块RB作为业务资源调度单位的系统时,所述干扰强度检测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待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所述RB调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干扰特征信息,确定干扰信号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特征信息包括干扰发生时间、干扰持续时长和干扰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位置获取单元还用于:
接收配置消息,获取干扰信号的位置,并通知所述滤波处理单元;所述配置消息指示所述干扰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有效带宽外。
CN201210173420.0A 2012-05-30 2012-05-30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695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3420.0A CN102695191B (zh) 2012-05-30 2012-05-30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PCT/CN2013/075914 WO2013178023A1 (zh) 2012-05-30 2013-05-20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3420.0A CN102695191B (zh) 2012-05-30 2012-05-30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5191A CN102695191A (zh) 2012-09-26
CN102695191B true CN10269519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860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3420.0A Active CN102695191B (zh) 2012-05-30 2012-05-30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5191B (zh)
WO (1) WO2013178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191B (zh) * 2012-05-30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247487B (zh) * 2013-04-19 2019-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243053B (zh) * 2013-06-19 2017-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075318B (zh) * 2013-07-02 2019-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用频谱方案中异系统干扰规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02505B (zh) * 2014-03-05 2019-01-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21195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复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573A (zh) * 2010-10-25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信系统的频谱干扰抵消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291840A (zh) * 2011-08-29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与lte基带单元、双模系统及频谱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19267A (ja) * 2003-10-23 2007-07-12 セルバイン リミテッド 構内通信無線分配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干渉の減少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695191B (zh) * 2012-05-30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573A (zh) * 2010-10-25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信系统的频谱干扰抵消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291840A (zh) * 2011-08-29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与lte基带单元、双模系统及频谱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线网络规划中2G和3G共存的干扰分析;韦景俐,张健明,杨大成;《http://www.paper.edu.cn》;20091023;第2节至第4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5191A (zh) 2012-09-26
WO2013178023A1 (zh) 201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2862B (zh)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KR101910725B1 (ko) 공유된 스펙트럼에서의 채널 선택 스캐닝
US9473966B2 (en) Enabling reporting of non-real-time MDT measurements
EP3703338B1 (en) Data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695191B (zh)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217701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P2955956B1 (en) Enabling reporting of non-real-time MDT measurements
CN101971662A (zh) 用于tdd系统中移动终端的配置测量时隙
CN108696922B (zh) 非连续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167203B (zh) 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50565A (zh) 信号测量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877244B2 (en) Inter-frequency neighboring cell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inter-frequency neighboring cell measurement metho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284434A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CN112312462A (zh) 一种非授权频段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982395B (zh) 一种配置切换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EP4280638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230276361A1 (en) New Radio Low Power Wakeup Radio
CN11013853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928859B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2956244B (zh) 一种终端的功耗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258058A (zh) 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US9877331B2 (en)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988772A (zh) 终端发现方法及设备
CN114070531B (zh) Pdcch重复的配置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01616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