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5181A -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5181A
CN102695181A CN2011100719961A CN201110071996A CN102695181A CN 102695181 A CN102695181 A CN 102695181A CN 2011100719961 A CN2011100719961 A CN 2011100719961A CN 201110071996 A CN201110071996 A CN 201110071996A CN 102695181 A CN102695181 A CN 102695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ignaling tracing
core net
tracing configuration
ne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19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5181B (zh
Inventor
张宏卓
王淑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719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51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687 priority patent/WO2012126362A1/zh
Priority to EP12760311.6A priority patent/EP2680634B1/en
Priority to JP2014500239A priority patent/JP5796264B2/ja
Publication of CN102695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181A/zh
Priority to US14/035,564 priority patent/US945635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5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1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以便基站发起对该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Description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评估,以及诊断网络中的故障和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信令跟踪(Trace)技术,主要由网元管理系统(EMS,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将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参数配置发送给网元节点,然后接收这些网元节点返回的信令跟踪数据,通过对这些信令跟踪数据的分析,来实现对网络中的故障和问题的定位。进一步的,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扩大网络的自动化功能,基于传统的信令跟踪方法,又提出了使用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来自动上报网络优化所需的参数的一种信令跟踪方案,比如在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项目中,称为最小化路测(MDT,Minimization ofDrive Test)项目。在该方案中,在发生网络问题,比如发生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Access Channel)接入失败、进入覆盖漏洞或网络有容量问题等时,用户设备不管处于在线或离线状态都会自动记录相关网络参数,然后根据网络配置的上报周期将这些网络参数上报给网络设备,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用户设备上报的网络参数分析网络设备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网络优化。
当前关于信令跟踪的配置方案中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管理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另一种是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
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中,存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操作维护管理(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设备管理的场景,参见图1a,在这种场景下,接入网的OAM设备不能发起针对特定用户的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而只能发起基于管理方式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能够发起基于管理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又能发起针对特定用户的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包括:
接收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
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根据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一种基站,包括:
收集单元,用于接收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发送单元,用于将收集单元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发起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站和任一种核心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节点也可以收集到接入网的OAM设备所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以便服务基站发起对该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示意图;
图1b是MDT配置方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信令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信令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信令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信令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信令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b,该图为两种信令跟踪配置方式(基于管理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以及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的场景图,其中,实线部分为基于管理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虚线部分为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具体如下:
在基于管理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中,OAM设备,比如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或网元管理系统(EM S,Equipment ManagementSystem)可以直接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配置给演进基站(eNB,evolved NodeB),在此种配置方式中,OAM设备不能指定具体的用户设备参与到信令跟踪中来,而由演进基站随机选择用户设备。
而在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方式中,OAM设备则可以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配置给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等核心网节点,然后由核心网节点将这些配置信息配置给演进基站。在该配置方式中,OAM设备可以通过用户设备标识指定该用户设备参与到信令跟踪中来。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基站的角度进行描述。该基站具体可以为演进基站。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包括:接收OAM设备发送的携带了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根据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该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参见图1c,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步骤101、接收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需要指定(即需要进行信令跟踪)的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比如国际移动用户身份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或者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等等。
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可以指定一个用户设备,也可以指定多个用户设备,即该携带的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张列表,比如IMSI或IMEI的列表。
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步骤102、将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具体可以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所有第一核心网节点,也可以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所有第一核心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具体可以为如下任意一种方式:
(1)基站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或将该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HSS。
也就是说,第一核心网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后,可以直接保存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也可以直接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或者,还可以进行预置处理后才确定是否转发给HLR/HSS,比如,第一核心网节点可以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是否存在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如果存在,则说明该第一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于是,该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如果不存在,则说明该核心网节点不是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于是,该核心网节点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
(2)基站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对该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其中,该处理包括:
如果该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则该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者如果该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则该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或服务核心网节点以进行存储。
由于是随机选择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专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所以,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不一定是需要指定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所以,为了保证服务核心网节点也能获取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需要确定下自身(即该核心网节点)是否为服务核心网节点,比如该第一核心网节点可以对第一核心网节点内是否存在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进行判断,如果存在,则表明该第一核心网节点是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于是该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以供后续使用,反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不存在,则表明该第一核心网节点不是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于是该核心网节点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或服务核心网节点以进行存储,以供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后续使用。
其中,第一核心网节点具体可以为MME。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指的是与本基站具有专用的连接接口的第一核心网节点,比如具有S1连接接口,等等。
步骤103、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其中,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其中,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提供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该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需说明的是,该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中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相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差别在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了用户设备标识,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也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其中,第一核心网节点和服务核心网节点可能是同一个核心网节点,也可能不是同一个核心网节点。
服务核心网节点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标识获取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比如,如果在步骤103中,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就是服务核心网节点,则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用户设备标识可以直接从存储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获取相应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然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如果在步骤103中,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核心网节点不是服务核心网节点,而且该第一核心网节点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了HSS/HLR,则服务核心网节点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标识从HSS/HLR中获取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然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如果在步骤103中,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不是服务核心网节点,而且该第一核心网节点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了服务核心网节点,此时服务核心网节点可以直接根据用户设备标识从自身存储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获取,等等。其中,该服务核心网节点具体可以为MME。
需说明的是,用户设备为激活态(Active)时,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可以直接执行步骤103(即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否则,如果用户设备不是激活态,比如为空闲态(IDLE)或去附着态(DETACH),则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执行步骤103(即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步骤104、根据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该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节点也可以获取接入网的OAM设备所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信令跟踪配置方式的选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将从第一核心网设备的角度进行描述,该第一核心网设备具体可以为移动性管理网元,比如MME。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了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该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如图2所示,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步骤2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需要指定的(即需要进行信令跟踪)用户设备标识;比如IMSI或者IMEI。
其中,该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至少一个,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张列表,比如IMSI或IMEI的列表。
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步骤202、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该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比如,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后,可以进行下述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以使得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从所述HLR/HSS获取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以及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例如,具体可以如下:
如果在步骤201中,与基站具有专用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即服务核心网节点此时也能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则此时,第一核心网节点可以直接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也可以直接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还可以在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后,将该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HLR/HSS。
如果在步骤201中,并不是与基站具有专用连接的所有第一核心网节点都能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即由基站随机选择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进行发送),则为了保证服务核心网节点也能获取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该接收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需要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或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核心网节点。
其中,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核心网节点具体可以为:向HSS/HLR获取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发送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核心网节点。
可选的,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在发送之前可以判断下自身是否为服务核心网节点,如果是服务核心网节点,则也可以不进行转发,即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则此时,所述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在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具体可以包括:在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由HSS/HLR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所述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服务核心网节点,具体可以为:在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例如,可以向HSS/HLR获取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然后根据获取到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发送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核心网节点,由服务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这样,当该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存储有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设备就可以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基站,以便服务基站发起对该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例如,可以如下:
当该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如果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本身就存储有相应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则直接根据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如果该服务核心网节点本身没有存储相应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则可以向HSS/HLR获取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然后再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其中,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可以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提取所得,其中,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的方法具体可以如下:
当该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时,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基站,以便基站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当该用户设备为空闲(IDLE)态或去附着(DETACH)态的用户时,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激活消息后,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S1AP,S1Application Protocol)消息给基站,以便基站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其中,激活消息具体可以为网络接入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消息或网络接入附着(ATTACH)消息。核心网节点具体可以为MME。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节点也可以收集到接入网的OAM设备所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信令跟踪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信令跟踪配置方式的选择。
实施例三、
根据前面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在实施例三至五中举例作详细说明。为了描述方便,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将以第一核心网节点和服务核心网节点具体为MME,基站具体为演进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具有与MME类似功能的核心网的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将以演进基站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演进基站具有连接的所有MME,且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为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为了描述方便,在图3中,将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简称为配置参数。
步骤301、如果接入网的OAM设备需要指定特定的用户设备参与到MDT中,则该接入网的OAM设备可以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演进基站,其中,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比如IMSI或IMEI。
需说明的是,该指定的用户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即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张列表,比如IMSI列表或IMEI列表。
步骤302、演进基站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演进基站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通过S1应用协议消息发送给所有与其有S1连接的MME。
步骤303、MME接收到eNB转发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保存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或者,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转发给与其有连接的HSS,或者,保存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转发给与其有连接的HSS。
步骤304、如果MME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HSS,则HSS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然后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即例如,可以如下:
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向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并向HSS更新自身,即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HSS根据用户设备标识检查该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跟踪,即确定该用户设备标识是否与所保存的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一致,如果不需要,则流程结束;如果需要,则HSS发送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该用户设备的服务MME,比如,HSS可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携带在位置更新响应消息中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服务MME,由服务MME通过该用户设备的S1连接通道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参见步骤305,由服务演进基站通过该用户设备的S1连接通道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的流程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5、如果MME不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HSS,则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可以直接进行如下操作:
(1)对于激活态用户设备;
MME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MME在确定自身为需要指定用户的服务MME时,通过该用户的S1连接发送S1应用协议消息,比如开始跟踪(Trace start)消息给服务演进基站,并在该S1应用协议消息中携带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例如,当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服务演进基站分配一个演进基站S1应用协议消息标识(eNB S1-APID)给该用户设备,并在S1应用协议消息中通知给该用户设备的服务MME,由该服务MME分配一个MME应用协议消息标识(MME S1-AP ID)给该用户设备,并在下行的S1应用协议消息中通知给该服务演进基站,这样,后续服务MME在给服务演进基站发消息时,就可以把eNB S1-AP ID带上,从而服务演进基站就可以获知需要对哪个用户设备进行信令跟踪。
(2)对于空闲(IDLE)态用户设备;
当用户设备发送Service Request(网络接入服务请求)消息给MME时,MME被激活,则此时,激活MME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激活MME发送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该用户设备所在的演进基站,即服务演进基站。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参见本实施例(1)中的说明。
(3)对于去附着(DETACH)态用户设备;
当用户设备发送ATTACH(网络接入附着)消息给MME时,MME被激活,则此时,激活MME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激活MME发送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该用户设备所在的演进基站,即服务演进基站。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此后,用户设备可以向服务演进基站发送路测数据配置完成消息,并将路测数据报告给服务演进基站,由服务演进基站发送给数据收集实体以进行分析、评估或诊断。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参见本实施例(1)中的说明。
此外,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将以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MME的演进基站即为服务演进基站(即同一个演进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MME的演进基站和服务演进基站也可能不是同一个演进基站。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仅仅以MDT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传统的Trace(即信令跟踪)方案,则此时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为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Trace(即信令跟踪)方案中,服务演进基站不需要将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节点也可以收集到接入网的OAM设备所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MDT配置方式的选择。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将以演进基站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演进基站具有连接的所有MME中的一个,且跟踪配置信息具体为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4,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为了描述方便,在图4中,将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简称为配置参数。
步骤401、如果接入网的OAM设备需要指定特定的用户设备参与到MDT中,则该接入网的OAM设备可以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演进基站,其中,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比如IMSI或IMEI。
需说明的是,该指定的用户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即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张列表,比如IMSI列表或IMEI列表。
步骤402、演进基站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演进基站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通过S1应用协议消息随机发送给所有与其有S1连接的MME中的一个。
步骤403、MME接收到演进基站转发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判断该MME内是否存在指定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404,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405。
其中,步骤403为可选步骤,除了执行步骤403之外,MME在接收到演进基站转发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还可以直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转发给HSS,由HSS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然后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可参见实施例三中的步骤3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4、如果该MME内存在指定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该MME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此时该MME可以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与其有连接的HSS中,也可以不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与其有连接的HSS中。
如果MME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HSS中,则HSS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然后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三中的步骤304,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MME不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HSS中,则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对于激活态用户设备;
MME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MME在确定自身为需要指定用户的服务MME时,通过该用户的S1连接发送S1应用协议消息,比如开始跟踪(Trace start)消息给服务演进基站,并在该S1应用协议消息中携带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参见实施例三中(1)中的说明。
(2)对于空闲(IDLE)态用户设备;
当用户设备发送Service Request NAS消息给MME时,MME被激活,则此时,激活MME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激活MME发送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该用户设备所在的演进基站,即服务演进基站。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专用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专用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参见实施例三中(1)中的说明。
步骤405、如果该MME内不存在指定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与其有连接的HSS,然后执行步骤406。
步骤406、HSS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然后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三中的步骤304,在此不再赘述。
此后,用户设备可以向服务演进基站发送路测数据配置完成消息,并将路测数据报告给服务演进基站,由服务演进基站发送给数据收集实体以进行分析、评估或诊断。
需说明的是,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将以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MME的演进基站即为服务演进基站(即同一个演进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MME的演进基站和服务演进基站也可能不是同一个演进基站。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仅仅以MDT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传统的Trace(即信令跟踪)方案,则此时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为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Trace(即信令跟踪)方案中,演进基站不需要将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节点也可以收集到接入网的OAM设备所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MDT配置方式的选择。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类似的,在本实施例中,也以演进基站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演进基站具有连接的所有MME中的一个为例进行说明。与实施例四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MME不将接收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HSS,而是发送给服务MME。
以该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为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为例,参见图5,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为了描述方便,在图5中,将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简称为配置参数。
步骤501、如果接入网的OAM设备需要指定特定的用户设备参与到MDT中,则该接入网的OAM设备可以发送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比如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演进基站,其中,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比如IMSI或IMEI。
需说明的是,该指定的用户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即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张列表,比如IMSI列表或IMEI列表。
步骤502、演进基站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演进基站将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通过S1应用协议消息随机发送给所有与其有S1连接的MME中的一个。
步骤503、MME接收到演进基站转发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判断该MME内是否存在指定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504,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4、如果该MME内存在指定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该MME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此时该MME可以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与其有连接的HSS中,也可以不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与其有连接的HSS中。
如果MME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HSS中,则HSS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然后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三中的步骤304,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MME不转发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到HSS中,则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对于激活态用户设备;
MME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MME在确定自身为需要指定用户的服务MME时,通过该用户的专用S1连接发送S1应用协议消息,比如开始跟踪(Trace start)消息给服务演进基站,并在该S1应用协议消息中携带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专用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参见实施例三中(1)中的说明。
(2)对于空闲(IDLE)态用户设备;
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信令的MDT配置方式配置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指定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如下:
激活MME当用户设备发送Service Request NAS消息给MME时,MME被激活,则此时,激活MME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该用户设备所在的演进基站,即服务演进基站。
服务演进基站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通过用户设备的专用S1连接将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进行路测数据测量。
需说明的是,此时MME发送给服务演进基站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服务演进基站来识别当前所需要跟踪的用户设备,参见实施例三中(1)中的说明。
步骤505、如果该MME内不存在指定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MME向HSS获取的该指定用户设备的服务MME的MME标识,称为服务MME标识,然后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HHS发送服务MME标识给该MME,然后执行步骤507。
步骤507、MME接收到服务MME标识后,发送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该服务MME标识所对应的MME(即指定用户设备的服务MME),服务MME在接收到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后,存储该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然后当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执行步骤504中的(1)或(2)的操作。
此后,用户设备可以向服务演进基站发送路测数据配置完成消息,并将路测数据报告给服务演进基站,由服务演进基站发送给数据收集实体以进行分析、评估或诊断。
需说明的是,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将以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MME的演进基站即为服务演进基站(即同一个演进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发送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给MME的演进基站和服务演进基站也可能不是同一个演进基站。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仅仅以MDT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传统的Trace(即信令跟踪)方案,则此时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为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Trace(即信令跟踪)方案中,演进基站不需要将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配置给用户设备,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节点也可以收集到接入网的OAM设备所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MDT配置方式的选择。
实施例六、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一种基站,如图6所示,该基站包括收集单元601、发送单元602、接收单元603和发起单元604;
收集单元601,用于接收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可以用于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比如IMSI或者IMEI。
其中,该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至少一个,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张列表,比如IMSI或IMEI的列表。
发送单元602,用于将收集单元601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
接收单元603,用于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例如,当用户设备为激活态时,接收单元603可以直接执行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步骤,否则,如果用户设备不是激活态,比如为空闲态或去附着态,则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接收单元603执行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步骤。
发起单元604,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其中,发送单元602具体可以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也可以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即:
发送单元602,具体用于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或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也就是说,核心网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后,可以直接保存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也可以直接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或者,还可以进行预置处理后才确定是否转发给HLR/HSS,比如,第一核心网节点可以确定本核心网节点内是否存在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如果存在,则说明该第一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于是,该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不存在,则说明该第一核心网节点不是该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于是,该第一核心网节点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
或者,发送单元603,具体也可以用于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对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其中,该处理包括:如果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者如果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该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
其中,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都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此外,第一核心网节点和服务核心网节点可能是同一个核心网节点,也可能不是同一个核心网节点。
需说明的是,该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中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相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差别在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了用户设备标识,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也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基站的收集单元601可以接收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然后由发送单元602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在需要进行信令跟踪时,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从而实现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的目的,可以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MDT配置方式的选择。
关于该基站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实施例七、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可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如图7a所示,该核心网设备包括接收单元701和处理单元702;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比如IMSI或者IMEI。
其中,该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至少一个,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张列表,比如IMSI或IMEI的列表。
处理单元702,用于将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该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例如,其中,处理单元702,具体可以用于进行至少一种下述处理:存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或将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将该第一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b所示,该核心网设备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703;
确定单元703,用于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存在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在确定单元703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存在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
确定单元703,用于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不存在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由HSS/HLR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者,
确定单元703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不存在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向HSS/HLR获取指定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根据该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转发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核心网节点,由服务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具体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b所示,该核心网设备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704、第一配置单元705和第二配置单元706;
获取单元704,用于在作为服务核心网节点时,获取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单元705,用于当用户设备为激活态时,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基站;
第二配置单元706,用于当用户设备为空闲态或去附着态时,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激活消息后,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基站。
其中,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都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此外,需说明的是,该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中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相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差别在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了用户设备标识,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也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核心网设备具体可以为MME。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的接收单元701可以通过基站,间接地获取接入网的OAM设备所发送的携带有指定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MDT配置方式的选择。
关于该核心网节点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实施例八、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站和核心网设备;其中,核心网设备作为第一核心网节点。
基站,用于接收OAM设备发送的携带了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根据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其中,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核心网设备,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了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例如,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后,可以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或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或将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服务核心网设备(即作为服务核心网节点的设备),以便发起对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比如,当该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时,由服务核心网设备将第二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HSS或HLR。
HSS或HLR,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保存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HSS或HLR,还用于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即服务核心网设备)。
其中,用户设备标识具体可以为IMSI或者IMEI,等等。该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张列表,比如IMSI或IMEI的列表。
其中,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都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需说明的是,该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中的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相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差别在于,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了用户设备标识,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也可以不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以上各个设备的具体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通过在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从而使得即使在接入网和核心网由不相同的OAM设备管理的场景下,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收集到接入网的OAM设备所需要指定的用户设备标识,使得接入网的OAM设备也可以发起基于信令的MDT配置,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MDT配置方式的选择。
关于该系统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3)

1.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操作维护管理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
接收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根据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包括:
基站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所述基站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或,
基站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所述基站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或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包括:
基站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对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所述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包括:
基站将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对所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所述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或HLR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和服务核心网节点具体都为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第二信令配置信息都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最小化路测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7.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所述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包括下述方法中的至少一个:
存储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以使得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从所述HLR/HSS获取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所述存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包括:在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存储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所述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LR/HSS,包括: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由HSS/HLR存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所述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包括: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核心网节点,由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包括:
向HSS/HLR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的标识,
根据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的标识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信令跟,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则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通过与所述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服务基站;
若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或去附着态,则服务核心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激活消息后,根据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通过与所述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服务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和服务核心网节点为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都包括:用于进行信令跟踪的配置参数,和/或,用于进行最小化路测MDT数据收集的配置参数。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单元,用于接收操作维护管理OAM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用于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收集单元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节点;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是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所提供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得到的;
发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所述基站具有连接的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和/或,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接收到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核心网节点对所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进行处理,所述处理包括:如果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所述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存储所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发送给与本基站具有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核心网节点,以便接收到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核心网节点对所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进行处理,所述处理包括:如果所述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则所述接收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第一核心网节点将所述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
18.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给服务核心网节点,以便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提供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基站,以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进行至少一种下述处理: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以使得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从所述HLR/HSS获取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时,存储该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转发给HSS/HLR,由HSS/HLR存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本核心网设备内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HSS/HLR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根据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标识发送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给服务核心网节点,由所述服务核心网节点存储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作为服务核心网节点时,获取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时,根据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服务基站,以便所述服务基站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或去附着态时,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激活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跟踪配置信息获取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通过与所述用户设备的S1连接发送携带了第二信令跟踪配置信息的S1应用协议消息给服务基站,以便所述服务基站发起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跟踪。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设备具体为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至17提供的任一种基站和权利要求18至22提供的任一种核心网设备。
CN201110071996.1A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5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996.1A CN102695181B (zh)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2/072687 WO2012126362A1 (zh) 2011-03-24 2012-03-21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EP12760311.6A EP2680634B1 (en) 2011-03-24 2012-03-21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ignalling tracing
JP2014500239A JP5796264B2 (ja) 2011-03-24 2012-03-21 シグナリング追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4/035,564 US9456355B2 (en) 2011-03-24 2013-09-24 Signaling trac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996.1A CN102695181B (zh)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5181A true CN102695181A (zh) 2012-09-26
CN102695181B CN102695181B (zh) 2015-05-13

Family

ID=4686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19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5181B (zh)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56355B2 (zh)
EP (1) EP2680634B1 (zh)
JP (1) JP5796264B2 (zh)
CN (1) CN102695181B (zh)
WO (1) WO201212636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770A (zh) * 2017-11-22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化路测异常配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77868A (zh) * 2013-01-07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收集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30577A (zh) * 2019-11-08 2020-02-21 深圳前海环融联易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调用追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10690A (zh) * 2019-11-12 2020-04-14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mme网元信令追踪方法及装置
WO2020199772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7095B2 (en) 2012-03-22 2016-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control over tracing of messages received by a message broker
US8818351B1 (en) * 2012-10-30 2014-08-26 Onasset Intelligen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 transported item while accommodating communication gaps
US10356138B2 (en) * 2014-01-13 2019-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s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path for a media service
US9930555B2 (en) 2015-01-21 2018-03-27 Softbank Corp. Method and system of measur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EP3909204B1 (en) * 2019-01-08 2023-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correlating network data analytics information
CN111432419B (zh) * 2019-01-09 2023-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测日志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612A (zh) * 2007-02-08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330502A (zh) * 2007-06-18 2008-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rnc中信令fp帧的方法和装置
WO2009045138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trace activation in a wir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0053727A2 (en) * 2008-11-06 2010-05-14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trace ses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5687A1 (en) * 2007-02-27 2008-09-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rdering tracing of wireless terminal activities
CN100488127C (zh) * 2007-04-09 2009-05-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信息跟踪方法与系统
CN100586233C (zh) * 2008-02-04 2010-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网元信息的删除方法和设备
US20100272263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Motorola, Inc. Decrypting a nas message traced to an e-utran
CN101998490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PL2522170T3 (pl) * 2010-01-08 2018-05-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kreślanie zasięgu geograficznego w systemach komunikacyjnych
US8903386B2 (en) * 2010-04-30 2014-12-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ME name in MAP Insert Subscriber Data operation
US8971848B2 (en) * 2010-06-24 2015-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UE-based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US20130196640A1 (en) * 2010-08-10 201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Elements for End-to-End (E2E) Circuit Service (CS) Call Tracing Functionality
US8787901B2 (en) * 2010-10-06 2014-07-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lexible user tracing in mobile networks
CN103385019B (zh) * 2011-02-18 2018-05-29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报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612A (zh) * 2007-02-08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330502A (zh) * 2007-06-18 2008-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rnc中信令fp帧的方法和装置
WO2009045138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trace activation in a wir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0053727A2 (en) * 2008-11-06 2010-05-14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trace ses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868A (zh) * 2013-01-07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收集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77868B (zh) * 2013-01-07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收集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18770A (zh) * 2017-11-22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化路测异常配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140570B2 (en) 2017-11-22 2021-10-05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of processing abnormality configuration of 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
WO2020199772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30577A (zh) * 2019-11-08 2020-02-21 深圳前海环融联易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调用追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0577B (zh) * 2019-11-08 2022-02-11 深圳前海环融联易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调用追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10690A (zh) * 2019-11-12 2020-04-14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mme网元信令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11010690B (zh) * 2019-11-12 2021-11-0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mme网元信令追踪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5181B (zh) 2015-05-13
WO2012126362A1 (zh) 2012-09-27
EP2680634A4 (en) 2014-03-12
EP2680634A1 (en) 2014-01-01
US20140022910A1 (en) 2014-01-23
JP5796264B2 (ja) 2015-10-21
JP2014509165A (ja) 2014-04-10
US9456355B2 (en) 2016-09-27
EP2680634B1 (en)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5181B (zh)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555196B2 (en) Measurement in MBMS
WO2022028345A1 (zh) 非公众网络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658586B (zh) 一种采集iOS设备的MAC地址的方法
CN10603121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重新配置mbms mdt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69619B (zh) 回程链路建立方法、基站、中继节点及系统
CN105338513A (zh)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59845A (zh) 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过滤
CN102802174B (zh) 一种路测数据的获取方法、路测数据的获取系统及装置
US9277466B2 (en) Signaling based method and network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instant MD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02457890A (zh) 一种实现路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41569A (zh) 一种虚拟基站的建立及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562824B (zh) 用户面分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68629A (zh) 邻近服务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终端及邻近服务通信系统
CN102932828B (zh) 切换过程中传递mdt配置信息的源网络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3458429A (zh) 一种最小化路测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及基站
CN103209424B (zh) 最小化路测方法及装置
CN102907144B (zh) 无线通信装置、基站、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US20150003256A1 (en) Signaling message correlation in lte access and core networks
CN102238506A (zh) 信令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93024A (zh) 一种无线设备响应无线终端的方法及无线设备
CN103037433A (zh) 一种寻址跟踪收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76136A (zh) 一种车车间通信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2932779A (zh) 一种检查最小化路测配置的网络设备及方法
CN104168664A (zh) 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