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3485B -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93485B CN102693485B CN201210138456.5A CN201210138456A CN102693485B CN 102693485 B CN102693485 B CN 102693485B CN 201210138456 A CN201210138456 A CN 201210138456A CN 102693485 B CN102693485 B CN 1026934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ke
- chip
- fake certification
- code
- f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使插有读卡器的数据处理设备显示要求用户输入电子信息接收地址的界面,读卡器的芯片中存储有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和防伪编码,芯片为产品附随物;使数据处理设备根据目的地址向防伪验证端发送防伪编码和输入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防伪验证端根据其存储的防伪编码对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在确定接收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时,防伪验证端根据电子信息接收地址返回芯片曾经被验证的信息。防伪编码及向防伪验证端发送的信息等为加密信息。芯片上印刷的图案与其所在的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相衔接,芯片的部分边缘与固定件一次性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产品的有效防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在一定范围内能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即防伪技术是防止伪造和假冒产品的技术。通过在产品上实施防伪技术,可以使公众(如消费者、执法者以及相关权利人等)采用简单的识别手段识别出产品的真伪。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防伪技术并不能使产品真正防“伪”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但严重破坏和扰乱了正当的市场竞争机制,还给正规厂家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下面对目前常用的三种防伪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说明。
防伪技术一、包装信息防伪。
常用的包装信息防伪的形式如包装材料防伪、激光打印及激光光刻防伪以及激光全息图防伪等。由于防伪包装的生产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因此,给造假者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产品的包装可以被回收并再次使用,因此,给造假者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消费者很难从造假产品的包装上辨别产品的真伪。
另外,包装信息防伪还包括破坏性防伪的形式,即一次性防伪。破坏性防伪的最大优点是包装物不可重复使用,如采用易碎瓶盖防伪,即开瓶毁盖,且瓶盖破坏后不再具备密封包装功能。该防伪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包装被回收再次使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其科技含量并不高,因此,比较容易被仿制。
防伪技术二、电子防伪。
常用的电子防伪的形式为电码防伪,即消费者购买了使用电码防伪技术的商品后,刮开或揭开商品标志上的覆盖膜,即可显现出一组编码(如由21位或16位数字组成的编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全国统一查询电话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方式来验证该防伪编码的真假,从而判断其购买的商品的真伪。
然而,造假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一组或多组防伪商品上的编码,从而使该防伪方式形同虚设。另外,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标明,电码防伪查询率最高时也仅为4%,即有96%的防伪号码未被利用,大量未查验的电码给造假者提供了方便。还有,查询电话如800电话通常是防伪公司掏钱付费,而如果查询率超过一定的比例如4%,则防伪公司就会出现亏损;因此,防伪公司通常会通过采用“减线”等方法来控制消费者的电话接通率,从而进一步使该防伪方式形同虚设。
防伪技术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防伪技术。
射频识别防伪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射频识别防伪可以实现多目标识别和移动目标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然而,检验方没有办法获知查询方提供的电子标签是否已经被验证过了,从而使该防伪方式形同虚设。
有鉴于现有的防伪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防伪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防伪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防伪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产品的有效防伪。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伪方法,包括:使数据处理设备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电子信息接收地址的界面,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插有读卡器,且插入所述读卡器的芯片中预先存储有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和加密的防伪编码,所述芯片为产品的附随物;在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后,使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向所述防伪验证端发送包括所述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和所述防伪编码在内的加密包;所述防伪验证端从接收到的加密包中获取所述防伪编码,并根据其预先存储的防伪编码对其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该芯片曾经被验证的信息;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产品为正品的信息,并存储其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的信息;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非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产品为非正品的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防伪方法,其中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所述芯片上印刷的图案与所述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相衔接,且在所述芯片未从所述固定件上取下时,所述芯片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伪装置,包括:芯片,所述芯片为产品的附随物,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所述芯片上印刷的纹路与所述固定件上印刷的纹路相衔接,且在未将所述芯片从固定件上取下时,所述芯片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接;所述芯片可插入读卡器,且芯片中存储有程序、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和加密的防伪编码;所述芯片中的程序使数据处理设备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电子信息接收地址的界面,并使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向所述防伪验证端发送包括所述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和所述防伪编码在内的加密包。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伪系统,包括:芯片和防伪验证端;所述芯片用于存储数据处理设备可执行程序、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和加密的防伪编码,所述芯片为产品的附随物;所述芯片在插入读卡器且所述读卡器插入数据处理设备后,所述芯片中存储的程序使数据处理设备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电子信息接收地址的界面,在数据处理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后,所述程序使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向所述防伪验证端发送包括所述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和所述防伪编码在内的加密包;所述防伪验证端用于从其接收到的加密包中获取所述防伪编码,并根据其预先存储的防伪编码对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该芯片曾经被验证的信息;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产品为正品的信息,并存储所述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的信息;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非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产品为非正品的信息。
较佳的,前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包括:防伪验证端的电子邮箱地址;所述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和所述防伪编码通过电子邮件向所述防伪验证端发送,且所述电子邮件为加密的电子邮件。
较佳的,前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包括: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或者电子邮箱地址。
较佳的,前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为所述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充入预定金额的费用。
较佳的,前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所述芯片上印刷的图案与所述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相衔接。
较佳的,前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在所述芯片未从所述固定件上取下时,所述芯片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较佳的,前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片上粘附有一层保护薄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芯片中设置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和加密的防伪编码,使产品的防伪编码不易被外人获知,且用户可以利用读卡器和数据处理设备向防伪验证端发送包括防伪编码和用户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在内的加密包,以使防伪验证端可以对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并向用户返回对应的防伪验证结果;通过使芯片上印刷的图案与其所在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相衔接,并使芯片的部分边缘与固定件一次性固定连接,有效避免了芯片被回收并再次利用的现象;通过对防伪编码以及电子邮件等进行加密,进一步避免了芯片中的防伪编码被外人获知的现象;通过在芯片上粘附保护膜,保证了芯片中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从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产品的有效防伪。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技术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伪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防伪方法。该实施例的防伪方法的流程如附图1所示。
步骤100、将产品的附随物----芯片插入读卡器中,并将该读卡器插入数据处理设备的相应接口,如USB接口。该芯片中存储有数据处理设备可执行程序、加密的防伪编码以及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等信息。
具体的,该芯片可以为存储量比较小的闪存。该芯片中存储的数据处理设备可执行程序(如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等)可以使数据处理设备显示相应的画面,并使数据处理设备向防伪验证端发送相应的信息。这里的数据处理设备可以为计算机(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上网本或者平板电脑等)、智能型移动电话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下面以计算机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上述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只要是可以使防伪验证端接收到的用户发送来的防伪编码的电子信息地址即可,如该目的地址可以是防伪验证端的电子邮箱地址,也可以是防伪验证端的IP地址等,本实施例不限制该目的地址的具体表现形式。
另外,该芯片中还可以存储有加密密钥,该加密密钥可以用于对计算机向防伪验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芯片可以设置于固定件上,这里的固定件是指用于固定芯片的物件,该固定件可以为卡片或者产品的包装等,即芯片可以设置于产品附随的卡片上,也可以设置于产品的包装(如外包装盒)上。
本实施例中插入读卡器的芯片是用户从固定件上取下的芯片;也就是说,销售产品的附随物可以为一张设置有芯片的卡片,或者产品的包装上设置有芯片等,用户在对该产品进行防伪验证时,可以将芯片从其所在的固定件上取下,并将该芯片插入读卡器中。
为了防止该芯片被造假者再次回收使用,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下述两种预防措施中的至少一种:
预防措施一、在芯片上印刷相应的图案,该芯片上印刷的图案应和其所在的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完全相衔接。这样,如果造假者使用搜集来的芯片进行二次利用,则造假者应保证其生产的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与芯片上印刷的图案完全衔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造假的难度。
预防措施二、本发明可以采用部分连接且一次性连接的方式在固定件上设置芯片,即芯片的部分边缘与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一次性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称为破坏性连接方式,即在首次破坏了芯片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后,基本上无法恢复该芯片与该固定件之间的连接。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采用类似于邮票的锯齿状连接方式在固定件上设置芯片,再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仅将芯片的四个角或四个边的中心点与固定件一次性固定连接;这样,用户在将芯片从固定件上取下时,只要使芯片与固定件的连接处断裂即可将芯片从固定件中取下。如果造假者使用搜集来的芯片进行二次利用,则造假者并不能使芯片上的断裂处与固定件再次牢固的连接,用户只要细心观察芯片与固定件的连接处的牢固程度即可判断出该芯片是否可能是回收再利用的芯片。该预防措施基本上可以有效防止芯片被回收再利用的现象。
由于芯片的使用期限可能会很长,因此,需要保证芯片内存储的信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可以在芯片上粘附一层保护薄膜,即薄膜,以使芯片与空气和水等相隔离,从而保持芯片长期处于干燥整洁的环境中,防止芯片被腐化而导致其存储的信息丢失的现象。
步骤110、被插入读卡器的计算机运行芯片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该程序首先使计算机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电子信息接收地址的界面。
步骤120、在计算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后,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向防伪验证端发送加密包(也可以称为加密信息)的操作。
具体的,计算机会根据芯片中存储的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向防伪验证端发送包括其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以及芯片中存储的防伪编码在内的加密包。
如果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为防伪验证端的电子邮箱地址,则插入读卡器的计算机向防伪验证端发送携带有防伪编码的电子邮件。该电子邮件为加密的电子邮件,插入读卡器的计算机可以利用芯片中存储的电子邮件的加密密钥来对该电子邮件进行加密。该电子邮件中携带的防伪编码可以为加密的防伪编码,也可以为没有加密的防伪编码。在芯片中存储的防伪编码本身即为加密的防伪编码的应用环境下,计算机可以直接将芯片中存储的加密的防伪编码作为电子邮件携带的内容,或者计算机可以利用芯片中存储的解密密码对加密的防伪编码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防伪编码作为电子邮件携带的内容。在芯片中存储的防伪编码不是加密的防伪编码的应用环境下,计算机可以利用芯片中存储的防伪编码的加密密钥对防伪编码进行加密,之后,再将加密后的防伪编码作为电子邮件携带的内容,或者计算机直接将芯片中存储的未加密的防伪编码作为电子邮件携带的内容。对防伪编码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可以与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和防伪编码一起向防伪验证端发送。另外,对电子邮件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也可以随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和防伪编码一起向防伪验证端发送。该电子邮件中携带的信息格式由芯片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来规定。
步骤130、防伪验证端从其接收到的加密包中获取用户发送来的防伪编码,并根据其预先存储的防伪编码对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如果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则到步骤140;如果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正品,则到步骤150;如果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非正品,则到步骤160。
具体的,该防伪验证端可以为计算机,也可以为服务器或者其它智能电子设备(如智能移动电话等)。防伪验证端中应存储有与预定目的地址(如电子邮箱地址)对应的所有防伪编码。防伪验证端可以以表或者数据库等多种形式来存储防伪编码,且其预先存储的防伪编码可以为加密的防伪编码,也可以为未加密的防伪编码。另外,防伪验证端应可以有效区分其存储的防伪编码中哪些是已经验证过的防伪编码,哪些是还未验证过的防伪编码。防伪验证端可以采用标志位来区分已经验证过的防伪编码和未验证过的防伪编码,也可以利用存储于不同表或者数据库的方式来区分已验证过的防伪编码和未验证过的防伪编码。
防伪验证端在接收到用户发送来的加密包(如加密后的电子邮件)后,应先利用其存储的解密密钥或者接收到的对电子邮件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对电子邮件进行解密处理,之后,从解密后的电子邮件中获取防伪编码。在该防伪编码为加密的防伪编码的情况下,防伪验证端应先对该防伪编码进行解密处理,之后,再将解密处理后的防伪编码与其存储的防伪编码(未加密或者解密后的防伪编码)进行匹配比对,并根据匹配比对结果来确定防伪验证结果。在该防伪编码为未加密的防伪编码的情况下,防伪验证端可以直接将该防伪编码与其存储的防伪编码进行匹配比对。
步骤140、防伪验证端根据接收到的加密包中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该芯片曾经被验证的信息。
具体的,该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可以为用户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或者即时通讯工具的号码等。
步骤150、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加密包中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产品为正品的信息,并存储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的信息。
具体的,防伪验证端可以将其存储的该防伪编码打上已进行过防伪验证的标志位,防伪验证端也可以将存储于未进行过防伪验证的存储区域中的该防伪编码移动到已进行过防伪验证的存储区域中。
另外,为了感谢用户使用正品并进行了防伪验证过程,防伪验证端可以对该用户表示感谢,如为该用户的移动电话冲入预定金额的费用等。
步骤160、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加密包中的电子信息接收地址向用户返回产品为非正品的信息。
另外,如果防伪验证端确认其接收到的信息为未加密信息,如防伪验证端接收到没有加密的电子邮件,则防伪验证端也可以向用户返回产品为非正品的信息。
实施例二、防伪装置。
该防伪装置具体为芯片,该芯片为产品(如可进行销售的商品或者赠品等)的附随物,且该芯片上设置于固定件上。该芯片可以从固定件中取下,且从固定件中取下的芯片可插入读卡器中,该读卡器可插入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智能型移动电话或者PDA等)的相应接口,如USB接口,以供数据处理设备读取芯片中的信息。
该芯片中存储有数据处理设备可执行程序(如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等)、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以及防伪编码(加密后的防伪编码)等信息。
该芯片可以为存储量比较小的闪存。该芯片中存储程序可以使数据处理设备显示相应的画面,并使数据处理设备向防伪验证端发送相应的加密信息。上述防伪验证端的目的地址只要是可以使防伪验证端接收到的用户发送来的防伪编码的电子信息地址即可,如该目的地址可以是防伪验证端的电子邮箱地址,也可以是防伪验证端的IP地址等,本实施例不限制该目的地址的具体表现形式。
另外,该芯片中还可以存储有加密密钥,该加密密钥可以用于对数据处理设备向防伪验证端发送的信息(如电子邮件)进行加密。
为了防止该芯片被造假者再次回收使用,可以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如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由于芯片的使用期限可能会很长,因此,需要保证芯片内存储的信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可以在芯片上粘附一层保护薄膜,即薄膜,以使芯片与空气和水等相隔离,从而保持芯片长期处于干燥整洁的环境中,防止芯片被腐化而导致其存储的信息丢失的现象。
实施例三、防伪系统。
本实施例的防伪系统包括:芯片和防伪验证端。该防伪系统也可以包括:卡片和防伪验证端,该卡片通过一次性固定连接方式设置有该芯片。该防伪系统还可以包括:产品包装和防伪验证端,该产品包装通过一次性固定连接方式设置有该芯片。
本实施例的防伪系统中的芯片中存储的内容、芯片中存储的程序所执行的操作以及防伪验证端所执行的操作等如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计算机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的界面,所述计算机插有读卡器,且插入所述读卡器的芯片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防伪验证端的电子邮箱地址、加密密钥和加密的防伪编码,所述芯片为产品的附随物,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且在所述芯片未从所述固定件上取下时,所述芯片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在所述计算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后,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电子邮箱地址向所述防伪验证端发送利用所述加密密钥加密的电子邮件,且所述加密的电子邮件中包括所述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和所述防伪编码;
所述防伪验证端从接收到的加密的电子邮件中获取所述防伪编码,并根据其预先存储的防伪编码对其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
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向用户返回该芯片曾经被验证的信息;
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向用户返回产品为正品的信息,并存储所述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的信息;
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非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向用户返回产品为非正品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印刷的图案与所述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相衔接。
3.一种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和防伪验证端;
所述芯片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防伪验证端的电子邮箱地址和加密的防伪编码,所述芯片为产品的附随物,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且在所述芯片未从所述固定件上取下时,所述芯片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芯片在插入读卡器且所述读卡器插入计算机后,所述芯片中存储的程序使计算机显示要求用户输入其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的界面,在计算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根据所述电子邮箱地址向所述防伪验证端发送利用所述加密密钥加密的电子邮件,且所述加密的电子邮件中包括所述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和所述防伪编码;
所述防伪验证端用于从其接收到的加密的电子邮件中获取所述防伪编码,并根据其预先存储的防伪编码对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防伪验证;
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向用户返回该芯片曾经被验证的信息;
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向用户返回产品为正品的信息,并存储所述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曾经进行过防伪验证的信息;
在所述防伪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防伪编码未曾进行过防伪验证且本次防伪验证结果为非正品时,所述防伪验证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向用户返回产品为非正品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所述芯片上印刷的图案与所述固定件上印刷的图案相衔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设置于用于固定该芯片的固定件上,在所述芯片未从所述固定件上取下时,所述芯片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采用一次性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粘附有一层保护薄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8456.5A CN102693485B (zh) | 2012-05-08 | 2012-05-08 |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8456.5A CN102693485B (zh) | 2012-05-08 | 2012-05-08 |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3485A CN102693485A (zh) | 2012-09-26 |
CN102693485B true CN102693485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4685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38456.5A Active CN102693485B (zh) | 2012-05-08 | 2012-05-08 |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934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2035B (zh) * | 2015-05-01 | 2019-11-26 |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锯齿码防伪方法 |
CN106600297A (zh) * | 2016-12-16 | 2017-04-26 | 成都得民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售液机验证方法及系统 |
CN108146839A (zh) * | 2017-12-26 | 2018-06-12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饮料瓶盖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09658Y (zh) * | 2001-09-11 | 2002-09-04 | 西安秦川三和信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ic卡防伪标识 |
CN2786030Y (zh) * | 2005-04-30 | 2006-06-07 | 北京联祥瑞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封贴 |
CN101246604A (zh) * | 2008-03-17 | 2008-08-20 | 时晓明 | 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全自动考勤和目标监管的方法及系统 |
CN201217542Y (zh) * | 2008-03-26 | 2009-04-08 | 卢玉振 | 印制有微缩图案、字体的包装薄膜撕开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3829A (zh) * | 1999-08-04 | 2001-02-14 | 杨萌 | 商品防伪条形码网络作业的检测方法 |
CN101162509A (zh) * | 2006-10-13 | 2008-04-16 | 上海中策工贸有限公司 | 手机查询系统 |
CN101261718A (zh) * | 2008-04-08 | 2008-09-10 | 四川华旗数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网站访问方法及装置 |
CN102324079A (zh) * | 2011-09-05 | 2012-01-18 | 郝隆 | 验证系统和验证方法 |
-
2012
- 2012-05-08 CN CN201210138456.5A patent/CN1026934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09658Y (zh) * | 2001-09-11 | 2002-09-04 | 西安秦川三和信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ic卡防伪标识 |
CN2786030Y (zh) * | 2005-04-30 | 2006-06-07 | 北京联祥瑞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封贴 |
CN101246604A (zh) * | 2008-03-17 | 2008-08-20 | 时晓明 | 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全自动考勤和目标监管的方法及系统 |
CN201217542Y (zh) * | 2008-03-26 | 2009-04-08 | 卢玉振 | 印制有微缩图案、字体的包装薄膜撕开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3485A (zh) | 2012-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1954B (zh) | 产品防伪方法 | |
CN102663592B (zh) | 基于二维码的物品身份双码标识方法 | |
CN101089871B (zh) |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对带有证书物品进行防伪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4217241A (zh) | 一种电子防伪标签及实现方法 | |
US20140252077A1 (en) |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3824202A (zh) | 基于cpk标识认证技术的rfid与二维码复合鉴真防伪溯源方法 | |
CN103136682A (zh) |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 |
CN103971248B (zh) | 基于二维码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 | |
CN104766209B (zh) | 一种数据批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142605A (zh) | 保护产品使其免受伪造的方法 | |
CN109919280B (zh) | 防伪电子码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 | |
CN102708391B (zh) | 一种基于分形图形的防伪标签及防伪验证方法 | |
CN104794626B (zh) | 一种基于硬件信息的防伪方法和装置 | |
CN101504731B (zh) | 基于nfc的移动识别系统 | |
CN202383750U (zh) | Nfc手机和电子标签rfid结合式防伪系统 | |
CN104574119B (zh) | 一种商品鉴真溯源的方法 | |
CN102693485B (zh) |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219055A (zh) | 一种酒品销售智能防伪云系统 | |
CN108537562A (zh) | 绑定商品所有权转移路径的条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 |
CN106327218A (zh) | 一种酒品销售智能防伪云系统及方法 | |
CN106778993A (zh) | 一种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验证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499138A (zh) | 采用无源射频标签进行香烟防伪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2533999U (zh) | 一种二维码防伪系统 | |
CN110570204A (zh) | 包装物品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0717566A (zh) | 防伪电子码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验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