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6682A -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6682A
CN103136682A CN2013100871737A CN201310087173A CN103136682A CN 103136682 A CN103136682 A CN 103136682A CN 2013100871737 A CN2013100871737 A CN 2013100871737A CN 201310087173 A CN201310087173 A CN 201310087173A CN 103136682 A CN103136682 A CN 103136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central server
information
commodity
cov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71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兆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871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6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6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结合了标签技术与网络技术,对每件商品使用覆盖式结构的标签进行标识,而后利用可以读取该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对标签信息进行读取识别,将信息上传至中央服务器,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匹配分析、信息反馈,并将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与消费者进行充分互动、沟通,是便捷、高效、低廉、严密的实现防伪功能的系统与方法。

Description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实现防伪功能上的应用,对每件商品使用覆盖式结构的标签进行标识,而后利用可以读取该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对标签信息进行读取识别,将信息上传至中央服务器,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匹配分析、信息反馈,并将信息与消费者进行充分互动、沟通,以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伪技术,主要是通过防伪标签实现的。无论是特殊的印刷工艺,还是由标签提供数字防伪信息,标签防伪的实质是将对实物商品真伪的鉴定,转化为对标签真伪的鉴定。这是因为实物商品种类繁多,其真伪性的判别可能需要相当的经验技巧,而防伪标签的出现,为不同实物商品提供了相对统一的鉴别方式。目前用于提供数字防伪信息的标签技术,除了直接的编码数字,主要包括条形码和RFID(射频识别)芯片。  
      条形码(包括一维码与二维码),是由宽度不同、 反射率不同的颜色结构,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条码技术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廉等特点。但其防伪应用上的主要缺点包括1、目前的条形码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同类商品的识别、管理,即同种商品拥有相同的条形码,而真品商品与假冒商品拥有同一条形码,使得条形码无法起到甄别作用。2、即使对单件商品建立起条码系统,由于条码本身的可见性,可以轻易被复制,从而丧失防伪功能。 
      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运输、防伪等物联网领域,功能上可替代条形码、二维码标签技术。对于RFID标签在防伪上的应用,虽然其具有较好的单一性、不可复制性,但RFID标签是实物芯片,可以转移,本身缺乏防伪应用上要求的“一次性”特性。如果通过RFID自毁设计来迫使芯片具备“一次性”的特性,将带来两个新问题:1、无论RFID标签自毁结构如何设计,均存在标签被完整转移的可能性,使得伪造产品依然可能通过完整转移的标签通过防伪验证。2、标签的破坏是不可逆过程,一旦被破坏,将无法再次读取,从而永久丧失商品标签。如果消费者在商品验证前无意的破坏标签,消费者将永久丧失验证真伪的机会。  
       本发明利用覆盖式标签,结合网络技术,利用移动互联网装置对标签进行信息的采集、传输,并对标签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使得无论是条形码标签还是RFID标签,具备了“一次性”使用的特性。并跳出仅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标签“真”“假”判断的思维惯性,通过系统与软件平台建立起标签的互动、追踪机制,将信息与消费者进行充分互动、沟通,发挥消费者本身的判断力,构成完善的防伪方法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系统、覆盖式标签、可以读取该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应用软件系统。  
      所述中央服务器系统,指提供数据记录、处理、服务,并建立对应数据库的软硬件系统。其主要职责包括1、生成、记录标签的加密标识信息,对标签进行管理。2、记录与提供商品信息。3、通过网络与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通讯。4、对移动互联网设备传输的标识信息进行解密、匹配。5、通过与移动互动网设备通讯记录标签状态。6、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与反馈。  
      所述覆盖式标签,指具有覆盖式结构、携带中央服务器生成的独一无二加密标识信息的标签,可以是条码标签、RFID标签,或者其他可以载有该独有标识信息的标签。覆盖式结构包括封装层、覆盖层、标签。覆盖式标签在商品封装后、破坏封装前无法被读取。其结构可参考附图1。  
      所述可以读取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是指具有读取该类型标签、或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提供读取该类型标签支持,并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手机、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该设备负责标签信息的读取,连接网络,并与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通讯。   
     所述应用软件系统,指安装于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用于为移动互联网设备提供读取标签信息驱动程序、与中央数据库进行信息传输、向消费者提供防伪验证信息的软件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中央服务器,建立商品数据库,将商品的厂商、名称等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        
      步骤2,生成标签加密标识信息,建立与商品的对应关系。由中央服务器生成独一无二的标识信息,并加密,记录于数据库中。  
      步骤3,根据中央服务器生成的加密标识信息,制作相应的条码标签、RFID标签或其他类型可以携带加密标识信息的标签。  
       步骤4,中央服务器在数据库中将该标签标记为“未开封”状态,并以日志形式记录标签启用的时间与其它信息。  
      步骤5,使用覆盖式结构把标签封装于防伪商品上。封装后,在破坏封装、移除覆盖(刮开涂层)前,将无法读取到标签信息。          
      步骤6,当防伪商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消费者可以打开封装,移除覆盖(刮开涂层),并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通过安装的应用软件系统读取封装内的标签信息。  
      步骤7,应用软件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将标签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中央服务器。  
      步骤8,中央服务器系统接受应用软件系统传输的信息后,将标签的加密标识信息在数据库内进行查询匹配。  
      步骤9,中央服务器根据查询匹配的结果,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不同的反馈和互动。本方法的总体流程如图2所示。  
      在步骤9中,不同的情况下的反馈和互动包括:情况a,如果中央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未匹配到该标识信息,则步骤9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该商品不在数据库内,商品为假的信息。   
      情况b,如果中央服务器匹配到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且经步骤92,中央服务器进一步查询标记状态,为“未开封”状态,则: 
      步骤92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详细信息及标签为真的判断信息,并提示本次查询为首次启封查询。 
      步骤922,在数据库中,将该被查询标签标记为“已开封”状态,并以日志形式记录开封的时间与其它信息。    
      情况c,如果中央服务器匹配到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且经步骤92,中央服务器进一步查询标记状态,为“已开封”状态,则: 
     步骤93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及标签为真的信息,但同时进行警告,提示核对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及首次开封查询的时间,如果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或者开封查询时间与消费者所持商品不符,则该标签可能是伪造标签,提示消费者根据具体情况,对商品的真伪性作出进一步判断。 
     步骤932,询问消费者是否怀疑该标签是伪造标签,而所持商品为假,接受消费者反馈。若消费者回复“否”,则服务器完善查询日志,记录本次查询的时间等相关信息。若消费者回复“是”,中央服务器得到信息后,数据库标记标签为“可疑”,向相关部门提出警告,并可提供该标签的查询记录日志,协助采取进一步相关措施。 
     本方法的步骤9中,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的流程如附图3所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覆盖式标签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现防伪的方法总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防伪方法中步骤9的分情况流程图
          图4是加密标识信息的生成到标签制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封装层。最简单的实现方式是使用商品标贴,标贴表面印有标签位置,将覆盖层与标签曾粘牢于商品表面,未撕破标签前就无法移除覆盖。  
2.覆盖层。对于条码标签而言,使用不透光的颜色层或涂层;对于RFID标签而言,使用金属镀层。  
3.标签层。条码标签或RFID标签。  
4.商品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标签防伪技术,其本质是防止标签被伪造。由于防伪标签与防伪商品本身是两个客体,使得标签伪造包含了标签复制、标签重复利用两种行为。现有的标签防伪技术思路集中体现在:对于前者,通过使用复杂的印刷技术等方式增加标签制作的难度,对于后者,通常是引入破坏性的结构设计,使得商品在启用时标签即被破坏,达到防止标签重复利用的目的。然而,无论多么复杂的制造工艺,总有泄露或被破解的时候,而且通常造价不菲。破坏性的结构设计,又往往使得消费者在弄清具体的防伪方式前,就破坏了标签,错失防伪验证的机会,因而均难以完全起到预想的功效。  
      目前广泛应用的防伪技术,除了各种标签防伪技术,还包括了数码中心防伪技术。数码中心防伪指,产品附带有加密的序列码,用户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将加密序列码发送到数码中心进行验证。成熟的数码中心防伪技术,均带有“一次性”的特征,即真序列码进行查询过一次以后,二次或以后的查询将提出警告信息。由于序列码是消费者可直接识别的信息,必须通过“一次性”使用,来防止窜货。这类防伪技术通过引入“一次性”的概念,杜绝了复制和重复利用的伪造行为。然而,由于验证过程十分繁琐,不少更是通过昂贵的声讯的电话系统实施,使得消费者鲜有验证,验证率较低。  
     本发明的突破在于,结合了以上两种技术的优点,创造性地使用覆盖式结构,为标签建立了一个状态体系,使得标签本身具有了“真”“假”“开封状态”的三元信息结构,而“开封状态”的不可逆性,使得标签在无需引入破坏性结构的的情况下被赋予“一次性”使用的属性,而且验证方便快捷、成本极低。本发明结合了网络技术,将商品本身的信息、标签的真伪性、标签的查询使用状态,以互动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其构件包括:中央服务器系统、覆盖式标签、可以读取该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应用软件系统。  
      所述中央服务器系统,指提供数据记录、处理、服务,并建立对应数据库的软硬件系统。其主要职责包括1、生成、记录标签的加密标识信息,对标签进行管理。2、记录与提供商品信息。3、通过网络与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通讯。4、对移动互联网设备传输的标识信息进行解密、匹配。5、通过与移动互动网设备通讯记录标签状态。6、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与反馈。  
      所述覆盖式标签,指具有覆盖式结构、携带中央服务器生成的独一无二加密标识的标签,可以是条码标签、RFID标签,或者其他可以提供独有标识数码信息的标签。覆盖式结构包括封装层、覆盖层、标签。覆盖式标签在商品封装后、破坏封装前无法被读取。具体而言,对应于条码标签,覆盖层是不透光的颜色层或涂层;对应于RFID标签,覆盖层是不透电磁波的金属镀层。 
      所述可以读取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是指具有读取该类型标签、或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提供读取该类型标签,并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手机、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该设备负责标签信息的读取,连接网络,并与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通讯。具体而言,对应于条码标签,该设备是可以利用芯片或者图像处理软件,将条码的图形标识符转化为数字信息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对于RFID标签,该设备是搭载了NFC芯片等射频识别芯片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所述应用软件系统,指安装于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用于为移动互联网设备提供读取标签信息驱动程序、与中央数据库进行信息传输、向消费者提供防伪验证信息的软件系统。  
      利用上述系统实现防伪的具体方法为,对步骤1,中央服务器建立起商品的数据库,录入商品的厂商、名称等信息。通过连接厂商的ERP(综合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对产品信息的录入,可以自动进行。  
      步骤2,对于每一个具体商品,中央服务器首先生成产品的序列号,通过为厂商、名称、产品批号、产品序号等信息编码,保证该商品具有此唯一的序列号。然后,中央服务器通过密钥算法,将此序列号转化为加密标识信息。中央服务器对于不同的商品,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密钥算法,只要在数据库中保留完整的加密后标识信息,中央服务器就能进行匹配。   
      步骤3,制作标签。对条码标签而言,只需要将已经生成的加密标识信息(其形式是一串字符串),编码为黑白相间的一维或二维条形码。编码方式可以不采用通用EAN编码,而是使用特殊的编码系统,使得一般的条形码读取装置无法识别,起到又一重加密的效果。对于RFID标签而言,只需要将已经生成的加密标识信息,编码为射频信号,设计相应的集成电路模块。同样的,编码方式可以不采用通用的ISO、UID或者EPC标准体系,而是用特殊的编码系统,只要移动互联网设备可以通过搭载的应用软件系统识别、解码。如附图4所示,至此,商品的标识信息从由中央服务器生成,到由标签搭载,经过了双重的加密。  
      步骤4,中央服务器在数据库中将该标签标记为“未开封”状态,并以日志形式记录标签启用的时间与其它信息。  
       如步骤1至步骤4所述,商品信息的记录与标签标识信息的生成、标签的启用都通过中央服务器实施,防伪信息本身与标签相分离,且经过双重的加密。     
       步骤5,使用覆盖式结构把标签封装于防伪商品上。封装后,在破坏封装、移除覆盖(刮开涂层)前,将无法读取到标签信息。对于不同的标签和商品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封装。最简单的封装方式,就是将纸制、玻璃纸制的商品标贴,粘贴在覆盖层和标签之上,再粘贴于商品上,并在商品标贴上标出覆盖式标签的位置,这样,在撕破商品标贴前,标签信息始终置于覆盖层之下。覆盖式结构的意义,在于保护标签的状态。在步骤922中,我们将看到,本方法在标签被查询后将在数据库中改变标签状态,从而使得标签具有“一次性”的特性,因此就必须把最重要的首次查询,留给真正的消费者去完成。由于本发明的防伪查询方式非常便捷,而商品在流通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不采用覆盖式结构,标签的“未开封”状态极有可能在物流途中、货架上被其他人有意无意地破坏。覆盖式结构是保证整个防伪方法逻辑完整性的一环。     
     步骤6,当防伪商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消费者可以打开封装,移除覆盖(刮开涂层),并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通过安装的应用软件系统读取封装内的标签信息。  
     步骤7,应用软件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将标签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中央服务器。  
     步骤8,中央服务器系统接受应用软件系统传输的信息后,将标签的加密标识信息在数据库内进行查询匹配。具体方式为,逐字符与数据库内的加密标识信息比对,只有所有字符与数据库中记录的某一加密标识都一致时,才认为匹配成功。  
    步骤9,中央服务器根据查询匹配的结果,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不同的反馈和互动。不同的情况下的反馈和互动包括:情况a,如果中央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未匹配到该加密标识信息,则步骤9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该商品不在数据库内,商品为假的信息。标识信息的双重加密特性,使得伪造者不可能通过外部信息取得可以匹配的加密标识信息。   
      情况b,如果中央服务器匹配到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且经步骤92,中央服务器进一步查询标记状态,为“未开封”状态,则: 
      步骤92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详细信息及标签为真的判断信息,并提示本次查询为首次启封查询。首次启封查询提供了商品标签为真,不是伪造标签的最强判断。 
      步骤922,在数据库中,将该被查询标签标记为“已开封”状态,并以日志形式记录开封的时间与其它信息。一旦正品“未开封”标签被读取,则中央服务器在匹配数据后,自动将标签的状态记录为“已开封”,如步骤5 所述,覆盖式结构使得标签的“未开封”状态得以保护,而一旦被查询,中央服务器就可以“知道”封装被打开了,从而得以确认和修改标签状态。本步骤在不破坏标签结构的情况下,保证了标签的“一次性”应用,“首次开封”这个状态,只可能出现一次。由于这一切是在中央数据库内进行,可以有效的阻绝外来干扰影响。    
      情况c,如果中央服务器匹配到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则步骤92,中央服务器进一步查询标记状态。如果为“已开封”状态,则: 
     步骤93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及标签为真的信息,但同时进行警告,提示核对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及首次开封查询的时间,如果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或者开封查询时间与消费者所持商品不符,则该标签可能是伪造标签,提示消费者根据具体情况,对商品的真伪性作出进一步判断。通过构想的实例,可以进一步解释这一步骤的在防伪上的功能和意义。举例来说,如果该条码是用于某商品A,甲消费者在2013年6月10日购买了A正品,并于当日查询了标签,则中央服务器系统记录了本次查询并标记标签为“已开封”。然后即使伪造者成功复制或者转移了该标签,那么1、该标签用于错误种类或者错误版本的商品,消费者可以通过提示信息发现移动互联网设备所反馈的商品信息与所持商品不符,识别出伪造产品。2、该标签即使是用于同款伪造商品,则购买了伪造商品的消费者,必然在2013年6月10日后某一时刻才能开封伪造商品,消费者一旦开封查询防伪条码标签,即被警告该产品正品实际上于6月10日某时已经开启,就能察觉出商品状态异常,判断出商品系伪造,完全发挥出消费者判断作用。    
     步骤932,询问消费者是否怀疑该标签是伪造标签,而所持商品为假,接受消费者反馈。 若消费者回复“否”,则服务器完善查询日志,记录本次查询的时间等相关信息。若消费者回复“是”,中央服务器得到信息后,数据库标记标签为“可疑”,向相关部门提出警告,并可提供该标签的查询记录日志,协助采取进一步相关措施。 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与中央服务器系统互动,传输伪造商品的线索信息,而通过追踪该标签的记录日志,相关部门将可以迅速发现、识别、追踪伪造活动,采取进一步措施。   
      事实上,本发明对复制、重复利用标签的伪造意图可以直接起到预防作用。因为如果意图伪造的标签已经过验证,则其状态已变更,消费者可识别出商品的伪造情况,伪造该标签无意义;即使意图伪造的标签尚未经过验证,但伪造者无法确认该标签是否真的尚未经过验证,而一旦伪造者通过便携装置验证该条码标签,则标签即改变状态,无法用于伪造,从而迫使伪造者放弃复制转移。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标签信息始终保持完好,可以在开封后任意时刻验证。即使被验证过,依然可以通过标签重复获取商品其他相关信息。至此,本发明利用覆盖式标签,通过标签防伪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可以克服包括1、数码中心防伪技术的查询不便,2、复杂标签制作工艺成本可能很高,3、标签制作工艺技术可能泄露或被仿制,4、破坏性的结构设计,往往使得消费者在弄清具体的防伪方式前,就破坏了标签,错失防伪验证的机会等各项缺陷,实现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综合防伪系统与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中央服务器系统,用于提供数据记录、处理、服务,并建立对应数据库的软硬件系统,用于生成、记录标签独一无二的加密标识信息,处理、匹配、反馈各项信息,与可以读取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各项通讯;
     覆盖式标签,具有覆盖式结构、用于携带中央服务器生成的独一无二加密标识的标签;
     可以读取标签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是指具有读取该类型标签、或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提供读取该类型标签,并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用于负责标签信息的读取,连接网络,并与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通讯;
     应用软件系统,用于为移动互联网设备提供读取标签信息驱动程序、与中央数据库进行信息传输、向消费者提供防伪验证信息的软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的覆盖式标签,其特征在于,该标签载有由中央服务器生成的独一无二的加密标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的覆盖式标签,其特征还在于,该标签具有覆盖式结构,标签所载信息在商品封装后、破坏封装前无法被读取。
4.一种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法包括:
     步骤1,通过中央服务器,建立商品数据库,将商品的厂商、名称等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   
     步骤2,生成标签加密标识信息,建立与商品的对应关系;
由中央服务器生成独一无二的标识信息,并加密,记录于数据库中;
     步骤3,根据中央服务器生成的加密标识信息,制作相应的条码标签、RFID标签或其他类型可以携带加密标识信息的标签;
     步骤4,中央服务器在数据库中将该标签标记为“未开封”状态,并以日志形式记录标签启用的时间与其它信息;
     步骤5,使用覆盖式结构把标签封装于防伪商品上,封装后,在破坏封装、移除覆盖(刮开涂层)前,将无法读取到标签信息;   
     步骤6,当防伪商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消费者可以打开封装,移除覆盖(刮开涂层),并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通过安装的应用软件系统读取封装内的标签信息;
     步骤7,应用软件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将标签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中央服务器;
     步骤8,中央服务器系统接受应用软件系统传输的信息后,将标签的加密标识信息在数据库内进行查询匹配;
      步骤9,中央服务器根据查询匹配的结果,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不同的反馈和互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 包括,情况a,如果中央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未匹配到该标识信息,则步骤9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该商品不在数据库内,商品为假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还包括,情况b,如果中央服务器匹配到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且经步骤92,中央服务器进一步查询标记状态,为“未开封”状态,则步骤92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详细信息及标签为真的判断信息,并提示本次查询为首次启封查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步骤921之后,还包括步骤922,在数据库中,将该被查询标签标记为“已开封”状态,并以日志形式记录开封的时间与其它信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步骤922,在数据库中,将该被查询标签标记为“已开封”状态,其特征在于,这一步骤是中央服务器一旦匹配标识信息成功,自动在数据库内封闭操作的。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9还包括,情况c,如果中央服务器匹配到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且经步骤92,中央服务器进一步查询标记状态,为“已开封”状态,则步骤931,对移动互联网设备回复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及标签为真的信息,但同时进行警告,提示核对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及首次开封查询的时间,如果商品的名称、属性、其他相关信息或者开封查询时间与消费者所持商品不符,则该标签可能是伪造标签,提示消费者根据具体情况,对商品的真伪性作出进一步判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931后还包括,步骤932,询问消费者是否怀疑该标签是伪造标签,而所持商品为假,接受消费者反馈,消费者可以将伪造产品的信息与线索反馈给中央服务器。
CN2013100871737A 2013-03-19 2013-03-19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Pending CN103136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71737A CN103136682A (zh) 2013-03-19 2013-03-19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71737A CN103136682A (zh) 2013-03-19 2013-03-19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6682A true CN103136682A (zh) 2013-06-05

Family

ID=4849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71737A Pending CN103136682A (zh) 2013-03-19 2013-03-19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668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1140A (zh) * 2014-06-23 2014-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00194A (zh) * 2014-11-13 2015-06-10 深圳市易杰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汽车油箱封签及其发售和验签与检签管理系统
CN104732357A (zh) * 2015-04-07 2015-06-24 李开盛 嵌入式随机文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嵌入式随机文件系统
CN105761087A (zh) * 2016-02-03 2016-07-13 上海皆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类产品二维码匹配验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6096692A (zh) * 2016-06-23 2016-11-09 黄育斌 物品管理系统
CN109657766A (zh) * 2018-12-12 2019-04-19 姚作流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防伪系统
CN110395481A (zh) * 2019-07-18 2019-11-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puf的可破坏瓶类防伪包装与防伪方法
CN112541773A (zh) * 2020-12-09 2021-03-23 睿丰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方法和客户端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539A (zh) * 2008-12-12 2009-06-10 龙冬阳 一种基于nfc的移动识别方法
CN101882277A (zh) * 2009-05-08 2010-11-10 深圳市爱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酒类防伪方法及系统
CN202632321U (zh) * 2012-06-21 2012-12-26 庆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辨识标签产品验证架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539A (zh) * 2008-12-12 2009-06-10 龙冬阳 一种基于nfc的移动识别方法
CN101882277A (zh) * 2009-05-08 2010-11-10 深圳市爱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酒类防伪方法及系统
CN202632321U (zh) * 2012-06-21 2012-12-26 庆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辨识标签产品验证架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1140A (zh) * 2014-06-23 2014-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00194A (zh) * 2014-11-13 2015-06-10 深圳市易杰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汽车油箱封签及其发售和验签与检签管理系统
CN104732357A (zh) * 2015-04-07 2015-06-24 李开盛 嵌入式随机文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嵌入式随机文件系统
CN105761087A (zh) * 2016-02-03 2016-07-13 上海皆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类产品二维码匹配验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6096692A (zh) * 2016-06-23 2016-11-09 黄育斌 物品管理系统
CN109657766A (zh) * 2018-12-12 2019-04-19 姚作流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防伪系统
CN109657766B (zh) * 2018-12-12 2022-02-01 姚作流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防伪系统
CN110395481A (zh) * 2019-07-18 2019-11-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puf的可破坏瓶类防伪包装与防伪方法
CN112541773A (zh) * 2020-12-09 2021-03-23 睿丰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方法和客户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64817A1 (e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system or device for recording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CN103136682A (zh) 应用覆盖式标签实现防伪的系统与方法
US10152720B2 (en) Authentication tags and systems for golf clubs
US7684652B2 (en) Remote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20160210547A1 (en) Identification Tag with Magnet Attachment and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9076024B2 (en)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663592B (zh) 基于二维码的物品身份双码标识方法
US20180107914A1 (en) System for tracking inventory (used or new) using one or more of a multiplicity of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ptionall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rfids and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09146024A (zh) 基于区块链的艺术品防伪电子标签系统与方法
EP2549418A1 (en) Product anti-counterfeit system
JP2006518073A (ja) 偽造品の市場流通を防止する製品認証システム
CN101882277A (zh) 酒类防伪方法及系统
KR102058159B1 (ko) 정품인증코드를 이용한 물품거래 이력 관리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2007122469A (ja) バーコード対を利用した商品の真偽判別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436596A (zh) 一种基于射频有源rfid技术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和方法
CN101553827B (zh) 物品管理用代码的标记处理系统、代码判断系统、物品管理系统、物品管理用代码的标记方法、代码判断方法以及信息显示物
CN103955839A (zh) 一种基于rfid的防伪打假溯源系统、方法和平台
US7649460B2 (en) Clip chip
CN101685503B (zh) 产品信息查询方法和产品信息查询系统
CN102663590A (zh) 基于限制认证次数的商品防伪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1286203A (zh) 一种无芯片准rfid多重验证的低成本加密epc复合标签及系统
CN106339883A (zh) 基于nfc芯片防伪认证的商品追溯方法
CN100405394C (zh) 不接触式通信标签、便携标签读取器及其方法
TW202234271A (zh) 使用微型轉發器的裝置、系統和方法
CN108537562A (zh) 绑定商品所有权转移路径的条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