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9211B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9211B
CN102679211B CN201210097017.4A CN201210097017A CN102679211B CN 102679211 B CN102679211 B CN 102679211B CN 201210097017 A CN201210097017 A CN 201210097017A CN 102679211 B CN102679211 B CN 102679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or
luminescence unit
lampshade
illumin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70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9211A (zh
Inventor
陈姿伶
黄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ong Lighting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70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9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9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9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9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9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灯具,包含第一灯罩以及发光模组。第一灯罩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邻接。发光模组用以选择性地向第一光路及/或第二光路发光,其中行经第一光路的光进入第一表面并穿透第一灯罩,且行经第二光路的光进入第二表面并穿透第一灯罩。使用本发明的灯具,可以获得多条光路,并且呈现不同的照明和光影效果。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尤指一种可选择性地向至少二不同光路发光,以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的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为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为灯具的出现,而有很大的改变。现今于一般家庭或公共场合中,皆设置有各式各样的灯具,例如日光灯、台灯、吊灯、路灯等。灯具不仅可以用来照亮昏暗的场所,还可以藉由改变光源颜色、发光频率等,提供特殊的照明方式,以达到视觉美观效果。目前,大多数的传统灯具都只能向单一光路发光,因此传统灯具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较为单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灯具,该种灯具可选择性地向至少二不同光路发光,以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灯具包含第一灯罩以及发光模组。第一灯罩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邻接。发光模组用以选择性地向第一光路及/或第二光路发光,其中行经第一光路的光进入第一表面并穿透第一灯罩,且行经第二光路的光进入第二表面并穿透第一灯罩。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灯具还包含反射罩,该反射罩具有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该发光模组设置于该反射罩内,该第一反射面反射该发光模组发出的光行经该第一光路,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该发光模组发出的光行经该第二光路。
根据又一实施例,该灯具还包含电路板,该发光模组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发光模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该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且选择性的对该第一反射面及/或该第二反射面发光。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灯罩具有第一孔洞,该反射罩为环形座体,设置于该第一孔洞中,该第二表面为该第一孔洞的内表面,该第一反射面以及该第二反射面为环状,且设置于该反射罩边缘;该反射罩具有挡光结构,该发光模组设置于该反射罩与该挡光结构之间,该挡光结构用以遮住该发光模组部分光线,且用以区分该第一光路与该第二光路。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发光模组包括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以及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该电路板对应该第一孔洞的尺寸设置,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与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邻近该电路板的边缘且相对该电路板的相对的两面交错设置或对称设置,可选择性地使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以及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分别对该第一反射面以及该第二反射面发光,或使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或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分别对该第一反射面或该第二反射面发光。
于再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灯具还包含第二灯罩,该第二灯罩具有第二孔洞,该第二孔洞与该第一孔洞大小相同,其中该反射罩与该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内;
于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灯具还包含可透光环形套筒,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对应分别卡固于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的相对两侧。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反射罩还包含第一反射罩与第二反射罩,该第一反射面以及该第二反射面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二反射罩上,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二反射罩挟持该电路板,该第一灯罩与该第二灯罩皆呈波浪状,该第一反射罩具有复数个第一隔间,用以对应容置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且该第二反射罩具有复数个第二隔间,用以对应容置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面的表面颜色与该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颜色相异。
于再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灯具还包含触控开关,设置于该反射罩上,用以控制该发光模组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其中该触控开关为电容式触控开关。
于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灯罩为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该灯具还包含:电路板,设置于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内部,用以区隔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内表面为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发光模组还包含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两侧;反射罩,对应该第一发光单元设置,用以使该第一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行经该第一光路;第二灯罩,具有孔洞,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设置于该孔洞内,该第二灯罩可相对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移动,以使行经该第二光路的光经由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选择性地改变光影。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灯具中的发光模组可选择性地向至少二不同光路发光,使得行经不同光路的光进入第一灯罩的不同表面并穿透第一灯罩,进而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此外,本发明可将第一灯罩设计为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且将此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灯罩的孔洞内。藉此,可操作第二灯罩相对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移动,以使行经第二光路的光经由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选择性地改变光影,进而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实施例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灯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灯具沿X-X线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灯具的爆炸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灯具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的第二灯罩相对第一灯罩移动后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3、5         灯具          10、30、50     第一灯罩
12、32、52      发光模组      14、34、54     反射罩
14a             第一反射罩    14b            第二反射罩
16、36、56      电路板        18、38         第二灯罩
20、40          触控开关      22             可透光环形套筒
42              第三灯罩      58             灯壳
100、300、500   第一表面      104            第一孔洞
102、302、502   第二表面      120、320、520  第一发光单元
122、322、522   第二发光单元  140、540       第一反射面
142、542        第二反射面    144、344、544  挡光结构
146       第一隔间       148       第二隔间
180       第二孔洞       340       反射面
346       隔间           380       孔洞
581       灯壳内表面     L1        第一光路
L2        第二光路       A         区域
X-X       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灯具5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灯具5包含第一灯罩50、发光模组52、反射罩54以及电路板56,当然灯具5也还可以具有灯壳58。第一灯罩50具有第一表面500以及第二表面502,其中第一表面500与第二表面502邻接。第一灯罩50由可透光材料制成,于图1中第一灯罩50以方形块状举例,灯罩设计者可以依实际需求设计成圆盘状或波浪状。反射罩54具有第一反射面540以及第二反射面542。反射罩54可具有挡光结构544,且发光模组52设置于反射罩54与挡光结构544之间。发光模组52设置于反射罩54内,且发光模组52设置于电路板56上。发光模组52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52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522,其中第一发光单元520与第二发光单元522分别设置于电路板56的相对的两侧,且选择性的对第一反射面540及/或第二反射面542发光。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发光单元520与第二发光单元522可为发光二极体,但不以此为限;灯壳58用以耦接反射罩54、电路板56以及第一灯罩50,灯壳58另具有灯壳内表面581,可选择在灯壳内表面581涂布反光材质用以增加透过第一表面500的光度;灯壳58也可使用可透光的材质,做不同光影的变化。
于此实施例中,发光模组52用以选择性地沿第一光路L1及/或第二光路L2发光。举例而言,第一发光单元520与第二发光单元522可同时发光,或在同一时间仅由第一发光单元520或第二发光单元522发光。换言之,本发明的灯具5可使发光模组52的第一发光单元520和第二发光单元522同时分别对反射罩54的第一反射面540和第二反射面542发光,也可单独使发光模组52的第一发光单元520对反射罩54的第一反射面540发光,或单独使发光模组52的第二发光单元522对反射罩54的第二反射面542发光。当然,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发光单元520以及第二发光单元522的位置调换,使第一发光单元522对反射罩54的第二反射面542发光,而第二发光单元520对反射罩54的第一反射面540发光。当发光模组52的第一发光单元520对反射罩54的第一反射面540发光时,第一反射面540即会反射发光模组52的第一发光单元520发出的光行经第一光路L1并进入第一灯罩50的第一表面500穿透第一灯罩50。当发光模组52的第二发光单元522对反射罩54的第二反射面542发光时,第二反射面542即会反射发光模组52的第二发光单元522发出的光行经第二光路L2并进入第一灯罩50的第二表面502穿透第一灯罩50,对使用者而言,可以切换不同的光影在使用上更便利。
于此实施例中,挡光结构544用以遮住发光模组52的第一发光单元520与第二发光单元522发出的部分光线且用以区分第一光路L1与第二光路L2。
请参考图2至图5,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灯具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灯具1沿X-X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3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灯具1的爆炸图。如图2至图5所示,灯具1包含第一灯罩10、发光模组12、反射罩14、电路板16、第二灯罩18、触控开关20以及可透光环形套筒22。
第一灯罩10具有第一表面100以及第二表面102,第一表面100与第二表面102邻接。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灯罩10与第二灯罩18皆呈波浪状。第一灯罩10与第二灯罩18皆可由可透光材料制成。反射罩14具有第一反射面140与第二反射面142。反射罩14可设置挡光结构144,发光模组12设置于反射罩14与挡光结构144之间,挡光结构144可阻挡光线平射出来,避免人眼直视发光模组12而感到不舒服。发光模组12与电路板16设置于反射罩14内,且发光模组12设置于电路板16上。发光模组12包含第一发光单元120以及第二发光单元122,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分别设置于电路板16的相对的两侧,且可由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同时分别对第一反射面140与第二反射面142发光,或单独由第一发光单元120对第一反射面140发光,抑或单独由第二发光单元122对第二反射面142发光。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可为发光二极体。触控开关20设置于反射罩14上,用以控制发光模组12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于此实施例中,触控开关20可选择为电容式触控开关。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灯罩10具有第一孔洞104,且反射罩14可为环形座体,设置于第一孔洞104中,其中电路板16对应第一孔洞104的尺寸设置,且上述的第一灯罩10的第二表面102为第一孔洞104的内表面。第二灯罩18具有第二孔洞180,其中第二孔洞180与第一孔洞104大小相同,且对应分别卡固于可透光环形套筒22的相对的两侧。反射罩14与电路板16设置于第一孔洞104与第二孔洞180内。由于反射罩14为环形座体,因此第一反射面140以及第二反射面142亦为环状,且设置于此环形座体边缘。于此实施例中,反射罩14更可包含第一反射罩14a与第二反射罩14b。第一反射面140以及第二反射面142分别设置于第一反射罩14a与第二反射罩14b上。此外,第一反射罩14a与第二反射罩14b挟持电路板16。
于此实施例中,发光模组12包括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120以及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122。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设置于邻近电路板16的边缘且相对电路板16的相对的两侧面交错设置。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亦可相对电路板16的两侧面对称设置,视实际应用而定。第一反射罩14a可具有复数个第一隔间146,用以对应容置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120,且第二反射罩14b可具有复数个第二隔间148,用以对应容置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122。第一隔间146可避免两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120发出的光相互干扰。同理,第二隔间148亦可避免两两相邻的第二发光单元122发出的光相互干扰。
于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可藉由触碰触控开关20来控制灯具1的发光模组12的关开及其发光亮度。电路板16则根据触控开关20感测到的触碰次数控制发光模组12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假设发光模组12最初处于100%亮度发光(亦即,全亮),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一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以50%亮度发光(亦即,半亮);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二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以25%亮度发光(亦即,微亮);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三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关闭(亦即,未发光);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四次时,发光模组12再次处于100%亮度发光。藉此,使用者即可藉由触碰触控开关20来控制灯具1的发光模组12的关开及其发光亮度。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灯具1并不以上述三段式控制为限。换言之,亦可根据实际应用将灯具1设计为两段式控制或多于三段式控制。
此外,如图3与图4所示,使用者亦可藉由触碰触控开关20来控制灯具1的发光模组12选择性地沿第一光路L1及/或第二光路L2发光。举例而言,该发光模组12最初状态为该第一发光单元120与该第二发光单元122皆不发光;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一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发光且控制第二发光单元122不发光;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二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的第二发光单元122发光且控制第一发光单元120不发光;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三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一起发光;当使用者触碰触控开关20第四次时,电路板16可控制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再次皆不发光。
换言之,本发明的灯具1可选择性地使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以及第二发光单元122分别对反射罩14的第一反射面140与第二反射面142发光,或者仅使第一发光单元120对反射罩14的第一反射面140发光,或者仅使第二发光单元122对反射罩14的第二反射面142发光。
当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对反射罩14的第一反射面140发光时,第一反射面140即会反射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发出的光行经第一光路L1。接着,行经第一光路L1的光即会穿过可透光环形套筒22进入第一灯罩10的第一表面100并穿透第一灯罩10。当发光模组12的第二发光单元122对反射罩14的第二反射面142发光时,第二反射面142即会反射发光模组12的第二发光单元122发出的光行经第二光路L2并进入第一灯罩10的第二表面102并穿透第一灯罩10。于此实施例中,挡光结构144用以遮住发光模组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0与第二发光单元122发出的部分光线,用以区分第一光路L1与第二光路L2。
综上所述,当灯具1中的发光模组12选择性地向第一光路L1及/或第二光路L2发光时,行经第一光路L1及/或第二光路L2的光即会进入第一灯罩10的第一表面100及/或第二表面102并穿透第一灯罩10,进而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此外,本发明可将第一灯罩10与第二灯罩18设计成如图5所示的波浪状或其他形状,以增加视觉美观效果。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面140的表面颜色可与发光模组12发出的光线颜色相异,且第一反射面140的表面颜色可与第二反射面142的表面颜色相异。举例而言,若发光模组12发出的光线为白光,第一反射面140的表面颜色为红色,且第二反射面142的表面颜色为蓝色(或红色),则由第一反射面140反射行经第一光路L1的光即会呈现红色,且由第二反射面142反射行经第二光路L2的光即会呈现蓝色(或红色)。因此,藉由改变第一反射面140的表面颜色、第二反射面142的表面颜色以及发光模组12发出的光线颜色,可使灯具1发出的光线颜色呈现不同的变化。
请参阅图6以及图7,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灯具3的剖面图,图7为图6中的第二灯罩38相对第一灯罩30移动后的剖面图。如图6与图7所示,灯具3包含第一灯罩30、发光模组32、反射罩34、电路板36、第二灯罩38、触控开关40以及第三灯罩42。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灯罩30为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电路板36设置于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亦即第一灯罩30)内部,用以区隔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内表面为第一表面300与第二表面302,其中第一表面300与第二表面302邻接。发光模组32更包含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320与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322分别设置于电路板36的两侧。反射罩34对应第一发光单元320设置,用以使第一发光单元320所发出的光行经第一光路L1。反射罩34具有反射面340以及挡光结构344,且发光模组32的第一发光单元320设置于反射罩34与挡光结构344之间。反射罩34为环形座体,且反射面340为环状设置于此环形座体边缘。反射罩34可具有复数个隔间346,用以对应容置第一发光单元320。隔间346可避免两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320发出的光相互干扰。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发光单元320与第二发光单元322可为发光二极体,但不以此为限。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320与第二发光单元322可设置于邻近电路板36的边缘及相对电路板36的相对的两侧交错设置。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320与第二发光单元322亦可相对电路板36的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视实际应用而定。触控开关40设置于反射罩34上,用以控制发光模组32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于此实施例中,触控开关40可为电容式触控开关。
于此实施例中,第二灯罩38具有孔洞380,且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设置于孔洞380内。第二灯罩38可相对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移动,以使行经第二光路L2的光经由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选择性地改变光影。第三灯罩42设置于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的上端边缘。此外,第二灯罩38与第三灯罩42皆可由可透光材料制成。
当发光模组32的第一发光单元320对反射罩34的反射面340发光时,反射面340即会反射发光模组32的第一发光单元320发出的光行经第一光路L1。接着,行经第一光路L1的光即会进入第一灯罩30的第一表面300并穿透第一灯罩30。此外,当发光模组32的第二发光单元322发光时,第二发光单元322发出的光即会行经第二光路L2。接着,行经第二光路L2的光即会进入第一灯罩30的第二表面302并穿透第一灯罩30。
如图6与图7所示,使用者可操作第二灯罩38相对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移动,以使行经第二光路L2的光经由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30)选择性地改变光影,进而增加不同的照明效果。
于此实施例中,反射面340的表面颜色可与发光模组32的第一发光单元320发出的光线颜色相异。举例而言,若发光模组32的第一发光单元320发出的光线为白光,且反射面340的表面颜色为红色,则由反射面340反射行经第一光路L1的光即会呈现红色。因此,藉由改变反射面340的表面颜色以及发光模组32的第一发光单元320发出的光线颜色,可使灯具3发出的光线颜色呈现不同的变化。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灯具中的发光模组可选择性地向至少两不同光路发光,使得行经不同光路的光进入第一灯罩的不同表面并穿透第一灯罩,进而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此外,本发明可将第一灯罩设计为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且将此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灯罩的孔洞内。藉此,可操作第二灯罩相对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移动,以使行经第二光路的光经由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即第一灯罩)选择性地改变光影,进而呈现不同的照明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包含:
第一灯罩,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邻接;
发光模组,该发光模组用以向第一光路及第二光路发光;
反射罩,该反射罩具有挡光结构,该发光模组设置于该反射罩与该挡光结构之间,该挡光结构用以遮住该发光模组部分光线,以区分该第一光路与该第二光路;该反射罩具有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该发光模组设置于该反射罩内,该第一反射面反射该发光模组发出的光行经该第一光路,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该发光模组发出的光行经该第二光路;以及
电路板,该发光模组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发光模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该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且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对该第一反射面发光,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对该第二反射面发光;
其中,行经该第一光路的光进入该第一表面并穿透该第一灯罩,行经该第二光路的光进入该第二表面并穿透该第一灯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灯罩具有第一孔洞,该反射罩为环形座体并设置于该第一孔洞中,该第二表面为该第一孔洞的内表面,该第一反射面以及该第二反射面为环状且设置于该反射罩边缘。
3.如权利要求2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组包括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以及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该电路板对应该第一孔洞的尺寸设置,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与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邻近该电路板的边缘且相对该电路板的相对的两面交错设置或对称设置,使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对该第一反射面发光,且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对该第二反射面发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还包含:
第二灯罩,该第二灯罩具有第二孔洞,该第二孔洞与该第一孔洞大小相同,其中该反射罩与该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还包含:
可透光环形套筒,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对应分别卡固于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包含第一反射罩与第二反射罩,该第一反射面设置于该第一反射罩上,且该第二反射面设置于该第二反射罩上,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二反射罩挟持该电路板,该第一灯罩与该第二灯罩皆呈波浪状,该第一反射罩具有复数个第一隔间,用以对应容置该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且该第二反射罩具有复数个第二隔间,用以对应容置该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面的表面颜色与该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颜色相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还包含触控开关,设置于该反射罩上,用以控制该发光模组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其中该触控开关为电容式触控开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灯罩为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内部,用以区隔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内表面为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灯具还包含第二灯罩,该第二灯罩具有孔洞,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设置于该孔洞内,该第二灯罩可相对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移动,以使行经该第二光路的光经由该可透光环形套筒结构选择性地改变光影。
CN201210097017.4A 2012-04-05 2012-04-05 灯具 Active CN102679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7017.4A CN102679211B (zh) 2012-04-05 2012-04-05 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7017.4A CN102679211B (zh) 2012-04-05 2012-04-05 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9211A CN102679211A (zh) 2012-09-19
CN102679211B true CN102679211B (zh) 2015-06-10

Family

ID=46811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7017.4A Active CN102679211B (zh) 2012-04-05 2012-04-05 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9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0989A (zh) * 2013-09-24 2013-12-25 杨罗定 一种含内光分布曲线的光源
CN107795970B (zh) * 2016-08-31 2020-02-2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包含发光模组的家用电器
CN106287393A (zh) * 2016-11-03 2017-01-04 天津中环电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灯头外罩的运动款台灯
CN108954225A (zh) * 2018-08-31 2018-12-07 区凤桂 一种灯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094A (zh) * 1997-01-23 1999-05-05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
CN2890618Y (zh) * 2006-03-14 2007-04-18 梁方田 组合式机动车车灯以及机动车转弯扩光照明装置
EP1785341A1 (en) * 2005-11-10 2007-05-16 HONDA MOTOR CO., Ltd. Tail lamp structure
CN10145789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多重阴影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
CN201475729U (zh) * 2009-08-28 2010-05-19 范子英 一种led光源增效装置
CN201628128U (zh) * 2010-01-15 2010-11-10 华展照明(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控开关的led子母座灯
CN202118672U (zh) * 2011-03-15 2012-01-18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利用角镜增大光线照射角度的led日光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0905A1 (en) * 2004-12-07 2006-06-15 Elumen Lighting Networks Inc. Assembly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for lighting applications
US7883226B2 (en) * 2007-03-05 2011-02-08 Intematix Corporation LED signal lamp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094A (zh) * 1997-01-23 1999-05-05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
EP1785341A1 (en) * 2005-11-10 2007-05-16 HONDA MOTOR CO., Ltd. Tail lamp structure
CN2890618Y (zh) * 2006-03-14 2007-04-18 梁方田 组合式机动车车灯以及机动车转弯扩光照明装置
CN10145789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多重阴影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
CN201475729U (zh) * 2009-08-28 2010-05-19 范子英 一种led光源增效装置
CN201628128U (zh) * 2010-01-15 2010-11-10 华展照明(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控开关的led子母座灯
CN202118672U (zh) * 2011-03-15 2012-01-18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利用角镜增大光线照射角度的led日光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9211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9211B (zh) 灯具
RU2687062C2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отражающи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варианты)
CN205716473U (zh) 双光学系统灯具
US11460170B2 (en) Luminaire with electrochromic film reflector
CN104791620A (zh) 灯具
CN203377146U (zh) 背光装置及使用其的发光键盘
CN202361209U (zh) 弧形led面板灯
CN204099951U (zh) 广角度led灯
CN107852798B (zh) 控制装置
CN209540693U (zh) 多层led吊灯
CN208720088U (zh) Led火焰灯
TW201411031A (zh) 輕鋼架燈具
US20070014109A1 (en) Sign unit with colorful effect
CN205037194U (zh) 一种花样led吸顶灯
TWM535777U (zh) 工作燈
TWI443285B (zh) 燈具
CN211600427U (zh) 一种多层光源的新型灯具
CN219063224U (zh) 灯具格栅及灯具
CN217816320U (zh) 多功能桌面阅读灯具
CN215112171U (zh) 一种色温可调的多功能照明用读写作业台灯
CN210581906U (zh) 多功能展座灯具
CN215722732U (zh) 一种led壁灯
CN203823602U (zh) 一种拼图led顶灯
CN217784911U (zh) 一种发光均匀花灯装置
CN208349130U (zh) 一种带灯条的天花灯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3

Address after: No. 39, Industrial Avenue, Xiaolan Town, Guangdong, Zhongshan, five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Long Lighting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Zhujianglu Road high tech Zone, Jiangsu, No. 169,

Co-patentee before: Qisda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Suzhou Qisda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