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4818A - 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 - Google Patents
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64818A CN102664818A CN2012100604089A CN201210060408A CN102664818A CN 102664818 A CN102664818 A CN 102664818A CN 2012100604089 A CN2012100604089 A CN 2012100604089A CN 201210060408 A CN201210060408 A CN 201210060408A CN 102664818 A CN102664818 A CN 1026648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respondent
- user
- instant messaging
- equipment
- c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电话终端,为用户提供可选项,把电话通话转换成即时通讯对话和把即时通讯对话转换成电话通话。在移动电话应用程序中,显示第一通话方的存在属性指示符,该存在属性指示符具有与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相关联的条目。在移动电话应用程序中,显示通话方的条目的同时,用户有启动和该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可选项。移动电话为启动通信提供可选项的用户定制菜单。该菜单取决于接收到的存在属性信息。日历应用程序可以把即时通讯对话的内容保存在约会记录中。当应用程序读取存储的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存储的该通话方的即时通讯地址被自动读取或为可读,当应用程序读取存储的通话方的即时通讯地址时,存储的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被自动读取或为可读。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基于国际申请日为2002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02830164.1(PCT/IB2002/005576)、发明名称为“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即时通讯功能与现有的移动电话功能的集成。
背景技术
无线村(WirelessVillage,www.wireless-village.org)是在许多主要移动电话制造商的支持下为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IMPS)发起的一个公开活动。无线村已经公布了针对IMPS的规范。
规范描述了IMPS客户端如何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和存在属性服务。即时通讯使得如文本、图片或文件等消息经服务器在IMPS客户端间传送。这令两个用户通过在他们的客户端间实时交换消息,而进行交互式地“聊天”。存在属性使得用户可以公布该用户或其终端的属性信息,如他们是否有空进行即时通讯、他们优选的联系方式等等。另一个IMPS客户端可以获得这个属性信息并在信息改变时得到通知。
无线村规范与启用IMPS这个强大的新技术有关,而与如何将IMPS与现有技术集成无关。
发明内容
理想的是将移动电话功能与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集成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电话终端,用于在和第一通话方的通话期间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选项,对该选项的选择启动和第一通话方通过即时通讯的通信。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14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电话终端,用于在和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时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选项,对该选项的选择启动和第一通话方的通话。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28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电话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其中,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用于利用与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相关的条目,向用户显示第一通话方的存在属性指示符。还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5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56的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57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电话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其中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用于显示与第一通话方相关的条目,并且在显示该条目的同时,向用户提供用于启动和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可选项。还提供根据权利要求77的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电话终端,用于显示和第一通话方相关的条目,并为启动和第一通话方进行通信提供可选项的用户定制菜单,其中显示的可选项取决于接收到的第一通话方的存在属性信息。还提供根据权利要求96的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参与和一方或多方进行的即时通讯对话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记录约会的日历应用程序,用于把即时通讯对话的内容存储在约会记录中。还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09的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电话通话和即时通讯可以由该应用程序启动,其中当应用程序读取存储的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该通话方存储的即时通讯地址被自动读取或为可读,并且当应用程序读取存储的通话方的即时通讯地址时,存储的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被自动读取或为可读。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理解其如何得以实现,现在仅以示例的形式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显示一个移动电话终端;
图2显示移动电话终端的一种用户界面;
图3A和3B显示从即时通讯到电话呼叫的通信会话转换期间的用户界面;
图4显示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呼叫记录)的用户界面;以及
图5是日历应用程序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用于蜂窝式无线电信网络中通信的移动电话终端10。移动电话终端10包括处理器12、蜂窝式无线收发器14、存储器16、音频输入/输出18、输入键区20和显示屏22。处理器12接收来自输入键区20的输入命令,控制显示屏22的输出,接收来自音频输入/输出18的音频输入并且为其提供音频输出,用于对存储器16进行读写及使用蜂窝式无线收发器14在蜂窝式无线电信网络中进行通信。
图2显示移动电话终端10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显示屏22和输入键区20。输入键区20有第一软按键42、第二软按键44、上滚动键46、下滚动键48和键区阵列(未显示)。显示屏22有主要中心显示部分30、紧邻第一软按键42的第一文本显示部分32和紧邻第二软按键44的第二文本显示部分34。第一文本显示部分32用于显示指示第一软按键42功能的文本。第二文本显示部分34用于显示指示第二软按键44功能的文本。显示在第一文本显示部分32和第二文本显示部分34中的文本,分别因第一和第二软按键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这个例子中显示了两个软按键,但是在其它用户界面中可能使用单个软按键。
存储器16存储软件,该软件在被装载进处理器12以后控制移动电话终端10的操作。这个软件提供应用程序和借以进入应用程序的菜单。菜单可用输入键区20进行浏览。如果在菜单的特定点有多个选项提供给用户,或者如果选项数目超过软按键的数目,则可以由软按键提供菜单,作为在主要显示部分30中的列表。可以使用滚动键46、48突出显示想要的条目来选择列表中的条目,然后使用软按键42、44选中该条目。
移动电话终端10能够拔打和接听电话。一般它也能够经由移动电话通信网络发送消息。例如在3GPP(GSM,GPRS,WCDMA)网络中移动电话终端10能够发送包括文字与数字的SMS消息和/或多媒体MMS消息。
移动电话终端10也是即时通讯客户端(无线村内含客户端),其可以利用蜂窝电信网络作为IMPS载体,连接到即时通讯服务器。
当客户端登录即时通讯服务器时,建立IMPS会话,当客户端退出或被退出时会话终止。如果两个客户端用即时通讯进行通信,他们必须都和服务器有一个会话。
即时消息可以使用用户ID进行寻址,用户ID是分配给用户的唯一的即时通讯地址。用户ID从句法上看等于一个email地址。它具有格式:字符串或字符串域名。也可以用屏幕名称、昵称和别名称呼用户。这些标识符隐含地或明显地指向用户ID。
IMPS中的通信作为一连串单独的事件发生。每个事件由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组成。
即时通讯客户端能够发起和接收即时通讯。为了从发起方的客户端发送即时通讯,该客户端启动一个“发送消息事件”。它发送一个“发送消息请求”消息到服务器,服务器以“发送消息响应”消息作为回复。“发送消息请求”消息包括发起方的用户ID、接收方的用户ID和即时通讯内容。服务器使用“消息发送事件”发送即时通讯到接收方的客户端。服务器发送“新消息”消息到接收方的客户端,客户端以“消息送达”消息作为回复。“新消息”消息包括发起方的用户ID、接收方的用户ID和即时通讯内容。
通过利用服务器启动“预订的存在事件”或“获得存在事件”,IMPS客户端可以获得与目标用户和/或该用户的客户端终端相关的存在信息。只有那些被授权公开的属性才能被提供。
在“预订的存在事件”中,发起的客户端发送“预订方存在请求”消息到服务器,服务器以“状态”消息作为回复。“预订方存在请求”消息识别目标用户(们)的用户ID和请求通知的存在属性。发出请求的客户端随后从服务器接收在“存在通知请求”消息中的当前存在信息,并在将来预订用户预订的存在属性发生变化时得到通知。为停止来自服务器的存在信息的频繁更新,有必要在服务器退订。
“获得存在事件”可以在任何时间启动。启动的客户端发送获得存在请求消息到服务器,该消息包含目标的用户ID和可选的所请求的存在属性列表。服务器以获得存在响应消息作为响应,存在响应消息包含请求的结果和存在属性。
可以被设置为可用的存在属性,包括客户端的存在信息和用户的存在信息。客户端的信息(客户端状态)可以包括“联机状态”和“注册”。“联机状态”指示客户端是否有激活的会话,即,登录到IMPS服务器,从而可以进行即时通讯。“注册”指示客户端设备是否已在移动电信网络中注册,从而可用于接收电话呼叫、SMS或MMS。用户的信息(用户状态)可以包括“用户可用性”“优选联系”和“联系信息”。“用户可用性”指用户的可用性和可接受的干扰程度,即,可用、不可用、选择性可用。“优选联系”指优选的联系方式如电话、SMS、MMS、即时通讯(IM)、email。“联系地址”属性可以为优选的联系方式给出地址,如电话号码、MMS地址、用户ID、email地址。“联系信息”是可以作为MMS消息发送的用户的v卡(即,电子介绍卡片)。
发明人认识到移动电话终端10的功能,且IMPS客户端可以被更紧密地集成在一起,以提供改良的电信终端。目前,移动电话终端有某些涉及它功能的移动电话应用程序,这些功能如电话呼叫和SMS/MMS消息,和一些用于组织的应用程序如日历。移动电话中的IMPS客户端有涉及它功能的某些应用程序,如获得关于存在属性和即时通讯的信息。虽然目前IMPS客户端能够物理地集成在移动电话终端中,但是与移动电话相关的功能和与IMPS客户端相关的功能,还是在菜单结构中以二中择一的内容提供。这就造成不便,因为它意味着需要对菜单进行长时间的浏览,来执行与电话相关的功能,以及后来的与IMPS相关的功能。发明人开发了简单且创新的机制,使移动电话和IMPS客户端的功能得以集成。
终端(移动电话和IMPS)10的用处在于,当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如电话呼叫、SMS通讯)读取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它也立刻读取该通话方的IMPS地址(用户ID)。
对于每个联系的通话方,存储器16中的数据库都将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和用户ID相关联。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如电话呼叫、SMS通讯、呼叫注册等)是有适应能力的,使得当应用程序从数据库中调用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它可以自动调用该通话方相关的用户ID(如果在数据库中),或有自动调用的能力。IMPS应用程序(如获得存在属性、即时通讯)可以是有适应能力的,使得当应用程序从数据库中调用通话方的用户ID时,它可以自动调用该通话方相关的电话号码(如果在数据库中),或有自动调用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存储用户联系信息的数据库(如电话本),用于将通话方的用户ID和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视为与该通话方相关的一个条目中的不同域,并可被应用程序获取。
在一种实现中,数据库条目将使用一个数据域识别通话方(如名字),用指针域识别缺省联系点,该点指向缺省的电话号码和用户ID。当应用程序查询数据库的条目时,两个域都被返回。使用指针域,应用程序可以立刻从数据库中调用电话号码和用户ID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另一种实现中,通话方电话本的条目使用一个数据域识别名字,一个数据域识别缺省电话号码,和一个数据域识别用户ID。当应用程序查询通话方的数据库时,所有该通话方条目的数据域都被返回。然后应用程序可以立刻使用电话号码和用户ID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即使只使用电话号码和用户ID中的一个,两者也都被存储在激活的存储器中,这样假如被请求,另一个就可容易地读取。
电话本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库有一个用户ID的数据条目域,当输入新的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用户可以填充该域。
用户ID和电话号码紧密相关结果是,请求读取电话号码和用户ID其中之一用于一种操作模式的应用程序,会自动地读取电话号码和用户ID中的另外一个用于另外一种操作模式。用户只需选择联系哪个。根据用户可能选择的操作模式,应用程序选择使用电话号码和用户ID中的哪个。因此应用程序可以容易地从使用电话号码的通信模式切换到使用用户ID的另一通信模式。因此,包括电话通话和SMS通讯(即,使用电话号码的模式)的电话方式可以和包括即时通讯(使用用户ID的模式)的IMPS模式互换。
功能集成的移动电话终端和IMPS客户端可以提供下列任一项或多项附加服务:
1)在电话呼叫和即时通讯间简单地切换通信会话。
2)提供关于电话功能(如电话本、呼叫记录或SMS消息记录)的存在属性信息。
3)从电话功能(如电话本、电话记录或SMS消息记录)直接启动即时通讯。
4)基于存在信息,对通信选项菜单进行动态的用户定制。
5)即时通讯与其它电话功能(如日历)的集成。
通过转换通信方式,即从通话方A和B间的即时通讯转换到用户A和B间的电话呼叫,可以继续通话方A和B间的通信会话。在通话方A和通话方B间正在进行即时通讯的情况下,A或B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可以把即时通讯会话转换成电话呼叫。当然优选地,转换过程不能是单方面的,必须经过双方同意。
图3A显示移动电话终端10的用户界面,移动电话终端10正在被用户A用来和通话方B利用即时通讯进行通信。B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有相似的用户界面。在图3A的例子中,第一软按键42被用户A激活以读取可用的选项,第二软按键44被激活以结束交互的消息会话。当用户A按下第一软按键42时,许多不同的选项显示在主要显示部分30。用户可以利用上滚动键46和下滚动键48滚过这些选项,然后利用第一或第二软按键42、44之一选中选项中的一个。其中一个选项是“呼叫”。选中这个选项使移动电话终端10呼叫在向其发送即时消息的通话方B。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即时通讯的同时,第一软按键42具有启动呼叫的相关功能,且相关的文本显示部分32显示“呼叫”。激活第一软按键42,在即时通讯的同时,不必进入选项菜单就可以启动到用户B的呼叫。
直接或通过选项菜单选中“呼叫”选项,立刻且自动地启动进行电话呼叫的过程,如图3B所示。
为了启动一个A和B间的电话呼叫,A或B必须有对方的电话号码。在交互的通讯会话中,在用户A选择呼叫选项的情况下,其终端将尝试发起电话呼叫。
在下面的情况下,即A已经从其电话本启动即时通讯会话,并且因此从数据库调用B的电话号码和他的用户ID的情况下,A的终端将立即获得可用的B的电话号码,因此可以自动进行呼叫。
如果A的终端没有立即获得可用的B的电话号码,它会尝试在终端中寻找电话号码的存储版本。这可以通过利用用户B的用户ID搜索终端A的数据库,从而得到相关的移动电话号码实现。也可以通过搜索收到的终端中存储的用户B的存在属性实现。
如果终端不能找到用户B的电话号码,它可以尝试通过向即时通讯服务器发送包括用户B的用户ID和联系地址属性的“获得存在请求”消息,来启动“获得存在事件”,从而获得用户B的电话号码。服务器可以用优选联系方式的地址作为响应,通过这个可能是他的电话号码的地址联系用户B。用户A的终端对接收到的存在信息进行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收到电话号码,如果收到,就会提取电话号码然后用于呼叫用户B。
作为另外一个选择,或者说除了请求存在属性之外,用户A的终端可以发送一个特殊呼叫,来启动和用户B的即时通讯。这个特殊的即时通讯,不是显示在用户B的终端显示屏上的消息,而是一个控制消息,使用户B的终端能够发送用户B的电话号码到用户A的终端。呼叫启动即时消息产生显示给用户B的选项,用户B可以拒绝或接受它。如果它被接受,用户B的电话号码在即时通讯(或SMS消息)的主体中被自动发送到用户A。用户A的终端从即时通讯(或从SMS)的主体提取电话号码,用其呼叫用户B。
应该理解,当用户使用即时通讯功能时,对他们来说使用电话呼叫功能是个简单的过程。他们没有必要浏览整个菜单结构,因为将即时通讯会话转换成电话通话的能力已经可以容易地使用。
将电话呼叫转换成即时通讯会话也是可能的。在A和B正在进行电话通话的情况下,A或B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可以将电话通话转换成即时通讯会话。当然优选地,转换过程不能是单方面的,必须经过双方同意。
当用户正在进行电话通话时,他们可以通过按下第一软按键42选中“选项”。随后显示的选项之一是“开始IM”。如果用户使用向上滚动和向下滚动键46、48和一个软按键选中这个选项,他的终端将开始转换过程,由此电话通话被转换成即时通讯会话。在一个可选的用户界面设计中,当用户正在进行电话通话时,他们可以按下第一软按键42选中“开始IM”。
在下文中,假定A和B两者都登录到IMPS服务器,即,他们都在会话中。如果一个或两个都未登录,那在他们能交换即时通讯之前,他们必须登录。这可以无需提示密码自动完成。
在下面的情况下,即用户A从他的电话本启动电话呼叫,因而从数据库调用通话方B的用户ID和通话方B的电话号码到激活的存储器的情况下,用户A的终端能容易地向B发送即时消息。这个即时消息也将缺省地包括用户A的用户ID,从而A和B都将有进行即时通讯聊天会话的所有必需的信息。
在下面的情况下,即启动从电话呼叫到即时通讯的转换的用户,没有发起电话通话的情况下,终端使用用户A经由呼叫线路识别(CLI)获得的电话号码,可以搜索将电话号码和用户ID相关联的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中有用户A的条目,其电话号码和用户ID都包括在内,则用户ID可被读取并用以向用户A发送即时通讯。这个即时通讯将缺省地包括用户B的用户ID,从而两个用户的终端都会有必需的信息来进行即时通讯聊天会话。
在下面的情况下,即启动从电话通话到即时通讯聊天会话转换的终端——比如用户A的终端没有B的用户ID的情况下,用户A的终端可以发送包括用户A的用户ID的SMS到通话方B的终端。通话方B的终端接收到这个SMS时,能够提取用户A的用户ID,用以开始即时通讯聊天会话。可以通过搜索一个包括“”的字母数字文本串,从SMS提取用户A的用户ID,或利用设置或名片SMS消息实现。当然,接受电话呼入的用户也可以启动从电话通话到即时消息聊天会话的转换。这将通过向用户A发送SMS消息实现。这是可能的,因为用户A的电话号码可以使用呼叫线路识别获得。
因此应当理解,如果用户参与了一个电话通话,用户不必浏览复杂的菜单到IM部分,选择启动IM会话,再选择与谁交谈然后激活该过程。相反地,用户可以经由当前的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简单地读取即时通讯功能。
因为电话号码和用户ID是关联在一起的,任何开始使用电话号码的应用程序也能使用IMPS的特性。这样任何和电话号码有关的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如电话本、电话记录(未接电话、已接电话、呼出电话等)和SMS记录(已发消息、已收消息等)也可以提供和相关电话号码相关联的用户ID的存在信息。移动电话应用程序涉及利用移动电信网络指定的通信机制的发送和接收。
如图4所示,存在信息可以在显示屏22上由存在指示符50提供。存在指示符可以在用户相关条目旁边,采用小图标、感叹号、不同颜色的示意或其它表示符号的形式。存在指示符可以提供用户“联机状态”存在属性的指示,使得立即可以清楚用户是否已登录且可用于进行即时通讯。存在指示符可以指示“注册”存在属性,因此可以指示客户端设备是否已在移动通信网络注册从而可以接受电话呼叫、SMS或MMS。存在指示符50可以指示用户的“用户可用性”存在属性,从而指示用户是否可用。存在指示符50可以指示“优选联系”的存在属性,从而指示优选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呼叫、SMS、MMS、即时通讯等等。
电话本应用程序显示多个条目,每个条目有一个相关的电话号码。电话呼叫可以从相关电话号码的显示条目启动。所有或被选中的电话本条目,都显示一个存在属性指示符50。
呼叫记录应用程序显示一组多条目中的任意一个。对未接电话、已接电话、呼出电话,各有一组多条目。每个条目都有相关的电话号码。电话呼叫可以从显示的相关电话号码的条目启动。所有或被选中的条目,都显示一个存在属性指示符50。
文本消息记录应用程序显示一组多条目中的任意一个。对每个已收到消息和已发送消息各有一组条目。每个条目都有相关的电话号码。电话呼叫可以从显示的相关电话号码的条目启动。所有或被选中的条目,都显示一个存在属性指示符50。
通过使用“预订的存在事件”进行预订,一个或多个条目的存在属性可以自动更新,以接收更新的存在属性信息。存在属性可以通过使用“获得存在事件”有选择地更新。收到的存在属性经过处理,确定移动电话应用程序中条目适当的存在属性指示符。
在图4中,显示了一个电话呼叫记录。指示一个来自通话方“Peter”的未接电话。比如说,存在属性指示符50可能会指示该通话方的客户端设备已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注册和/或优选的联系方式是电话呼叫和/或该用户可用。因此用户可以选择电话呼叫是联系该用户的最合适的方式。通过选中第一软按键42,进入选项菜单。然后用户可以使用输入键区20选中启动向该用户进行电话呼叫的选项。作为选择,存在指示符50替代性地或者另外指示该用户已登录到IMPS服务器和/或优选的联系方式是即时通讯和/或该用户可用。因此用户可以决定合适的联系方式是即时通讯。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软按键42进入选项菜单。然后使用输入键区20从选项菜单中选中与该用户开始即时通讯会话的选项。
虽然上面的例子是以呼叫记录给出的,应当理解它也同样地适用于SMS记录和/或电话本。例如,电话本中的每个条目都可以在旁边有存在指示符50,指出这个人应该以即时通讯、电话呼叫或SMS进行联系。
在上面描述的例子中,必须获得较大量的通话方的存在属性信息,如电话本的内容。这可能给终端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可能不适于获得如在电话本中所有条目的存在信息。理想的是让移动终端有用户可配置的选项,从而用户能够确定哪些条目应该有它们相关的存在数据信息和应该获得什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选项菜单本身是自动适应的或者说可根据某个通话方可用的存在信息,由终端进行用户定制。因此,如果通话方优选的联系方式是即时通讯而不是电话呼叫,那么当进入该通话方的通信选项菜单时,就会提供开始即时通讯会话的选项,而不是开始电话呼叫的选项。同样地,如果首选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会话,那么当进入该通话方的通信选项菜单时,就会有开始电话通话的选项,而不是开始即时通讯会话的选项。作为另外一个例子,如果移动终端未在电信网络注册或用户不可用,就可能不会有进行电话通话或即时通讯会话的选项,但可能会有发送SMS的选项。SMS将存储在网络中,在用户下次接入网络时将被发送给用户。这样因移动电话终端的菜单系统依收到的存在信息而变化,因此移动电话终端的菜单系统可以是动态的。特别地,这使得和特定通话方通信的菜单选项是自动地和动态可定制的。作为一个例子,电话本的可用选项可以是依收到的特定联系条目的存在信息而动态变化的。从而对电话本中一个通话方的条目来说,出现的联系该通话方的选项是电话呼叫、SMS或即时通讯,而对另一个通话方的条目来说,出现的联系该另一通话方的选项可能只是即时通讯。
把即时通讯集成到移动电话终端的其它功能也是可能的,其他功能如日历应用程序。日历应用程序是可适应的,使得参与即时通讯会议的提醒可以被输入日历的特定日期。提醒包括每个有意参与即时通讯会议通话方的用户ID。当会议的时间和日期来临时,移动电话终端向用户提供经由即时通讯自动启动会议的机会。会议期间发生的对话显示在显示屏22上,并被存储在存储器16中。在会议结束时,向用户提供保存所记录的交互式即时通讯会议对话的选项,作为与日历中的会议条目相关的记录。这样,当日历中的会议条目在将来被打开时,可以回顾即时通讯会议的内容。
图5更详细地显示了图4中使用日历的过程。在步骤100,用户为记录一个约会进入日历应用程序。在步骤102用户选择日期。在步骤104选择约会类型为会议。在步骤106用户被提示输入文本描述会议的目的。在步骤108用户被提示输入会议的时间。在步骤110,用户被提示输入出席者的名字或别名。在步骤112用户被提示指出会议的类型,如是否它是即时通讯会议。如果会议是即时通讯会议,日历应用程序在步骤114向所有出席者送出邀请。如果可能,这可以作为即时通讯送出,或作为SMS。然后在步骤116约会记录被输入日历,用户退出应用程序。
当约会的日期和时间来临,在步骤120弹出IM会议的警告。在步骤122,终端检查会议的有意出席者的存在信息,确定他们是否可用。它检查找到出席者的“联机状态”。如果终端没有这个信息,它会启动一个获得存在事件。它发送一个“获得存在请求”消息到服务器,该消息包括有意出席者的用户ID,并识别联机状态存在属性。在步骤124,约会记录被打开,用户被告知哪个出席者可以参加即时通讯。存在属性指示符可以被显示给每个出席者。在步骤126,用户被提示决定是否开始IM会议。如果开始IM会议,流程进入步骤128。在步骤128,移动终端使用所有可获得的出席者的用户ID启动IM会话。如果必要,终端自动登录到即时通讯服务器。在步骤130 IM会话发生,对话被存储到存储器中。在步骤132 IM会话被用户终止。在步骤134用户被提示他们是否希望将所存储的对话保存到约会记录中。如果用户选择保存所存储的对话,他们就有机会在步骤136编辑对话,然后在步骤138导入约会,在步骤140约会被保存。然后在步骤142,用户退出应用程序。如果在步骤126用户决定不开始IM会话,或在步骤134决定不保存所存储的对话,则过程跳到步骤142然后退出应用程序。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已经在前述的段落参照各种例子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不脱离本发明要求的范围就可以对给出的例子进行修改。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查找除移动电话终端以外的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这些终端如嵌入即时通讯客户端的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
尽力在前述说明中让人注意到本发明被确信有特殊重要性的特征的同时,应该理解的是,申请人要求的保护是针对前文提到和/或附图所示的任何专利特征或以上特征的合并,不管是否对此特别强调。
Claims (26)
1.一种用于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访问在其中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地址和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关联在一起的数据库的装置;
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呼叫进行通信的装置;和
用于在所述电话呼叫期间显示用户可选项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没有其他用户干扰的情况下,用户选择所述提供的选项之后,自动通过即时通讯启动和所述第一通话方的通信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可选项是多个用户可选项之一,根据所述用户的激活,所述多个用户可选项在电话呼叫期间作为菜单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中所述激活涉及在所述电话呼叫期间单次击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可选项在所述电话呼叫期间通过单次击键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自动登录到即时通讯服务器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存储所述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地址时,所述设备通过向所述第一通话方发送即时消息来启动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未存储所述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地址时,所述设备通过向所述第一通话方发送所述用户的即时通讯地址来启动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收到的文本消息中自动获得即时通讯地址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利用相关联的电话号码搜索所述数据库,查找即时通讯地址的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包括:
用于控制显示屏显示一个用户可选项或多个选项的装置;
用于使用户能选择显示的选项的装置;
用于启动即时通讯的装置;和
当所述选择的选项指示即时通讯开始,而启动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时,对所述选择装置作出响应的装置。
12.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步骤:
访问在其中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地址和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关联在一起的数据库;
经由与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呼叫进行通信;和
在所述电话呼叫期间,显示用户可选项,对所述可选项的选择启动向所述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建立。
13.一种利用电话呼叫和即时通讯,用以提供在第一通话方和第二个通话方之间的通信的系统,用于将所述通话方之间的通信会话从电话呼叫切换到即时通讯,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14.一种用于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访问在其中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地址和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关联在一起的数据库的装置;
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进行通信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即时通讯期间显示用户可选项的装置,对所述可选项的选择启动向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呼叫的建立。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在没有其他用户干扰的情况下,用户选择所述提供的选项之后,用于自动启动和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呼叫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可选项是多个用户可选项之一,根据所述用户的激活,所述多个用户可选项在即时通讯时作为菜单提供。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设备,其中所述激活涉及在所述即时通讯时单次击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可选项在所述即时通讯时通过单次击键选择。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存储了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所述设备通过向所述第一通话方进行电话呼叫来启动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未存储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所述设备通过向另一通话方发送即时消息来启动通信,所述即时消息提供所述用户的电话号码或请求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未存储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时,所述设备通过请求所述第一通话方的存在属性来启动通信。
22.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收到的即时消息中自动获得电话号码的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利用相关联的即时通讯地址搜索所述数据库,查找电话号码的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设备,包括:
用于控制显示屏显示一个用户可选项或多个选项的装置;
用于使用户能选择显示的选项的装置;
蜂窝式无线收发器,用于启动电话呼叫;和
当所述选择的选项指示电话呼叫开始,以利用所述蜂窝式无线收发器启动电话呼叫时,对所述选择装置作出响应的装置。
25.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步骤:
访问在其中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的地址和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关联在一起的数据库;
经由与所述第一通话方的即时通讯进行通信;和
在所述即时通讯期间,显示用户可选项,对所述可选项的选择启动向所述第一通话方的电话呼叫的建立。
26.一种利用电话呼叫和即时通讯,用以提供在第一通话方和第二通话方之间的通信的系统,用于将所述两个通话方之间的通信会话从即时通讯切换到电话呼叫,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0408.9A CN102664818B (zh) | 2002-12-18 | 2002-12-18 | 用于通信的终端、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0408.9A CN102664818B (zh) | 2002-12-18 | 2002-12-18 | 用于通信的终端、方法和系统 |
CN028301641A CN1729704B (zh) | 2002-12-18 | 2002-12-18 | 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301641A Division CN1729704B (zh) | 2002-12-18 | 2002-12-18 | 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64818A true CN102664818A (zh) | 2012-09-12 |
CN102664818B CN102664818B (zh) | 2015-08-19 |
Family
ID=46774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6040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4818B (zh) | 2002-12-18 | 2002-12-18 | 用于通信的终端、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6481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7863A (zh) * | 2012-09-19 | 2013-02-20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和一种移动终端 |
CN104202237A (zh) * | 2014-08-30 | 2014-12-10 | 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616915A (zh) * | 2018-04-23 | 2018-10-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152910A (zh) * | 2015-02-16 | 2020-12-29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4224A1 (en) * | 2000-01-26 | 2001-10-25 | Mcdowell Mar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mobile user event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fixed IP networks |
WO2002047320A1 (en) * | 2000-12-08 | 2002-06-13 | Chikka Pte Ltd | A messaging system invol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therefor |
US20020076027A1 (en) * | 2000-12-20 | 2002-06-2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Fallback to message compose on synchronous call attempt |
US20020165000A1 (en) * | 2001-05-03 | 2002-11-07 | Fok Kenny K. | Instant messaging to a mobile device |
WO2002093889A1 (en) * | 2001-05-16 | 2002-11-21 | Worldcom, In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telephone calls via instant messaging |
-
2002
- 2002-12-18 CN CN201210060408.9A patent/CN1026648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4224A1 (en) * | 2000-01-26 | 2001-10-25 | Mcdowell Mar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mobile user event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fixed IP networks |
WO2001056308A3 (en) * | 2000-01-26 | 2002-01-03 | Invertix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mobile user event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fixed ip networks |
WO2002047320A1 (en) * | 2000-12-08 | 2002-06-13 | Chikka Pte Ltd | A messaging system invol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therefor |
US20020076027A1 (en) * | 2000-12-20 | 2002-06-2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Fallback to message compose on synchronous call attempt |
US20020165000A1 (en) * | 2001-05-03 | 2002-11-07 | Fok Kenny K. | Instant messaging to a mobile device |
WO2002093889A1 (en) * | 2001-05-16 | 2002-11-21 | Worldcom, In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telephone calls via instant messaging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7863A (zh) * | 2012-09-19 | 2013-02-20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和一种移动终端 |
CN104202237A (zh) * | 2014-08-30 | 2014-12-10 | 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152910A (zh) * | 2015-02-16 | 2020-12-29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 |
CN108616915A (zh) * | 2018-04-23 | 2018-10-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64818B (zh) | 2015-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29704B (zh) | 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 | |
US8213969B2 (en) | Mobile terminal for chatting by using SMS and method thereof | |
JP3350656B2 (ja) | 携帯電話機向けのurl通知装置 | |
US749338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 |
US20010006889A1 (en) | Message exchange handling concept | |
US20020071528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JP2005507625A (ja) | 通信端末間における個別化アイテムの転送方法 | |
US2005003378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
CN100484276C (zh) | 预配置消息的自动发送 | |
CN101395895B (zh) | 联系身份的共享 | |
KR100411497B1 (ko) | 음성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음성메시지 송수신에 적합한휴대형 단말기 | |
US20030061622A1 (en) |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utomated paging | |
CN102664818B (zh) | 用于通信的终端、方法和系统 | |
CN101352024B (zh) | 用于向主叫方提供与播放给主叫方的消息有关的信息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 |
EP1350377A2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multi-part messages by users of cellular phones | |
EP2216973B1 (en) | A method to silently answer a call using different languages | |
WO200205841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 message to a recipient | |
US20030059002A1 (en) |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routing incoming calls to a subscriber device that is served by a subscriber station | |
KR100731641B1 (ko) | 인스턴트 메시징 및 프리젠스 서비스들 | |
KR100553136B1 (ko) | 통합 메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 |
JP2000224306A (ja) | 異なる通信事業者の移動電話端末にまたがって文字メッセージを伝達するメールサーバ | |
KR20000060209A (ko) | 대화형 서비스 정보 갈무리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사용한 통신 단말기 시스템 | |
KR20050104948A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수신 메시지들을 그룹화하는 방법 | |
ZA200205184B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 message to a recipient. | |
KR20050045463A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동보 전송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