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2440B -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2440B
CN102652440B CN201080055108.0A CN201080055108A CN102652440B CN 102652440 B CN102652440 B CN 102652440B CN 201080055108 A CN201080055108 A CN 201080055108A CN 102652440 B CN102652440 B CN 102652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transmission rat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1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2440A (zh
Inventor
庞继勇
王栋耀
刘建国
沈钢
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2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2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为减少多跳中继链路速率不匹配引起的资源浪费,本发明提供了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多条链路的反馈信息;根据多条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和调度通信资源;根据各链路的通信资源,估计各链路的传输速率;判断各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调整多条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量,并重复估计步骤、判断步骤和调整操作,直至匹配;当匹配时,确定各链路使用相应的通信资源。本发明获得了速率匹配的多跳中继链路,提高了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数据包延迟,实现简便,通用于集中式和分布式资源分配调度策略,支持两跳及以上的中继场景,还充分兼容现有的资源分配调度技术。

Description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中继通信。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确定无线资源如何分派,即确定用户在哪个资源上被服务,能够显著地提高无线系统的容量。因此,无线通信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与无线网络的架构关系十分紧密,当提出了新的网络架构或低层技术后,也应考虑基于新架构或技术的新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
近来,多跳中继技术被引入到传统的蜂窝小区架构中,以提供普遍的高速率覆盖。图1示出了在3GPP LTE标准下的中继网络的示意图。在该中继网络中,基站eNB直接管辖的用户设备UE 2,基站eNB经由中继站RN与用户设备UE 1通信。在半双工中继中,为了将数据从其源节点(例如基站eNB)中继到目的节点(例如用户设备UE 1),至少需要占用与源节点至目的节点之间的跳数相同数量的时隙。由于中继站的引入,改变了无线网络中的资源使用方式,因此,对中继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业内将资源分配调度策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在集中式里,基站对所辖的所有链路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在分布式里,中继站获得了一定的资源管理权,能够对其所辖的链路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资源分配调度策略,多跳中继的前述固有特性都是不变的。现有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如图2所示。参照图1,以集中式为例,基站eNB首先在第i子帧中获取基站回传链路和终端接入链路的反馈信息,例如中继站RN和用户设备UE 1测量各资源块得到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中继站RN的缓存状态,以及ACK/NACK报告等等。而后基站eNB根据这些反馈及上报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调度在将来的某一子帧中所使用的资源块,资源分配调度过程至此结束。
在中继站基于解码-转发这一中继策略的情况下,多跳端到端连接的整体速率受限于多跳链路中速率最低的那一跳链路的速率,这一跳速率最低的链路也被称为瓶颈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导致其他跳具有较高速率的链路与瓶颈链路的速率不匹配,即使这些链路以高速率发送数据,这些数据最终也会积压在瓶颈链路上,得不到有效传输,使得高速率的链路浪费了一定的通信资源。
发明内容
可见,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资源确定策略,能够在多跳链路之间提供速率相同的、较为平衡的数据传输,那么中继网络中的资源利用率将会达到最高值,并且数据包的延迟也会最小,同时不会牺牲整体速率。
基于这一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中继网络的多条中继链路所用的通信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多条链路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多条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和调度通信资源;根据各链路的通信资源,估计各链路的传输速率;判断各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调整所述多条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量,并重复所述估计步骤、所述判断步骤和所述调整操作,直至匹配;当匹配时,确定各链路使用相应的通信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中继网络的资源确定设备,该设备用于为多条中继链路确定所用的无线通信资源,其中,该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多条链路的反馈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条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和调度通信资源;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链路的通信资源,估计各链路的传输速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各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相匹配;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多条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速率不匹配时,所述调整单元运作,而后所述计算单元和所述判断单元重复运作,直至匹配;当匹配时,该设备确定各链路使用相应的通信资源。
在本发明的以上两个方面中,对现有的资源分配调度策略进行了改进,在为各链路分配和调度通信资源之后,进一步对各链路使用该通信资源的速率进行估计,并根据所估计的速率判断各链路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进行一个或多个轮次的通信资源调整、估计以及判断,直至获得使各链路的速率匹配的通信资源。本发明的这两个方面能够获得较为平衡的多跳中继链路,提高了整体的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数据包延迟。并且,这两个方面本身实现十分简便,运算速度快,可以通用于集中式和分布式资源分配调度策略中,可以支持两跳以及两跳以上。此外,它们还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分配调度技术,无需对其进行较大改动,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方面中,分别对于通信中的每一时间单元,所述估计步骤、所述判断步骤和所述调整操作在该时间单元内进行及重复,从而分别对每一时间单元中的多条链路确定通信资源。根据该优选的方面,动态地对每一时间单元中的多条链路都进行速率匹配,保证每一时间单元的资源利用率都最优。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方面中,所述估计步骤、所述判断步骤和所述调整操作对通信中间隔着至少一时间单元的多个时间单元分别进行及重复,从而分别对该间隔着的多个时间单元的所述多条链路确定通信资源。根据该优选的方面,半静态地对多个时间单元中的多条链路进行速率匹配,并且资源分配调度的次数较少。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判断步骤还基于之前的多帧中的链路速率的累积差异判断链路速率是否匹配,这样可以对多个时间单元中的速率波动进行平衡,并对累积差异进行补偿。这样具有更优的匹配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的方面中,所述估计步骤还对于各链路,计算该链路的目的设备发出所缓存的数据所需的速率,作为该链路的缓存发出速率;所述判断步骤进一步基于各链路的缓存发出速率,判断各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根据该优选的方面,在匹配中继链路的速率时,进一步考虑中继链路需要额外承载的、中继站中缓存的、待传输的数据所需的速率,使得匹配策略更加贴近实际网络,具有更优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优选的方面中,所述链路包括起始设备相同,目的设备不同的多条通信路径的虚拟合并;或包括从一个起始设备到一个目的设备的一条通信路径。根据该优选的方面,可以很简便地支持多用户的情况。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在3GPP LTE标准下的中继网络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一个多跳中继网络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资源确定设备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用于仿真的多个六边形蜂窝小区的构造以及频谱的划分方式图;
图8示出了三种仿真场景下的归一化用户吞吐量的累积分布函数的曲线图。
附图中,相同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识代表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本发明应用于3GPP LTE标准的中继网络为例,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进行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任何其他标准下的中继网络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如图3所示,中继网络包括基站eNB,中继站RN 1和RN 2,以及用户设备UE 1和UE 2。其中,基站eNB通过一直接链路(DirectLink)L0与UE 2直接通信;并通过两条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L1和L2以及接入链路(Access Link)L3,经由RN 1和RN 2与UE1进行中继通信。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确定L1、L2和L3下行链路所用的资源块为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用于这一情况,任何其他拓扑结构,以及上行链路也都适用于本发明。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资源确定设备4包括获取单元40、处理单元41、计算单元42、判断单元43以及调整单元44。本具体实施方式以集中式资源分配调度方式为例,该资源确定设备处于基站eNB中。可以理解,在分布式资源分配调度方式中,该资源确定设备能够处于中继站中。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链路在每一子帧中都进行速率匹配,保证每一子帧的资源利用率都最优。在本实施例里,假定在第i子帧中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结果,用于对之后的第i+K子帧中各链路所使用的资源块进行确定。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50中,获取单元40在第i子帧中获取基站回传链路L1、回传链路L2和终端接入链路L3的反馈信息,例如中继站RN 1、RN 2和用户设备UE 1测量各资源块得到的CQI,中继站RN 1和RN 2的缓存状态,以及ACK/NACK报告等等。在分布式资源分配调度策略情况下,获取单元40还获取由中继站RN 1和RN 2通过Un接口提供的资源块分配调度结果。
而后,在步骤S51中,处理单元41根据这些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调度在将来的例如第i+K子帧中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处理单元可以使用轮询(Round Robin)、最大SINR或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等各种分配和调度方式,这些方式都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予赘述。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方式将L1、L2和L3分别分配使用的资源块记作RB1、RB2和RB3。
以上两个步骤与现有技术是类似的,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而后,在步骤S52中,计算单元42计算中继站RN 1和RN 2发出所缓存的数据所需的速率,分别作为链路L1和L2的缓存发出速率。例如,当需要中继站在一个子帧中将所缓存的数据发出时,缓存发出速率等于所缓存的数据量除以一个子帧的时长。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方式将链路L1和L2的缓存发出速率分别记为Rbuff_L1和Rbuff_L2
基于分配调度的资源块,在步骤S53中,计算单元42估计各链路L1、L2和L3的传输速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计算单元42根据中继站RN 1对资源块RB1上测量基站发送的信号的CQI等信息的反馈,估计该链路L1的传输速率RL1。类似地,计算装置42分别估计出链路L2和链路L3的传输速率RL2和RL3
之后,在步骤S54中,对于链路L1、L2和L3,判断装置43根据终端接入链路L3的传输速率RL3,链路L1的缓存发出速率Rbuff_L1和该链路的传输速率RL1之和Rbuff_L1+RL1,和链路L2的缓存发出速率Rbuff_L2和该链路的传输速率RL2之和Rbuff_L2+RL2这三个值,判断三条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当RL3=Rbuff_L1+RL1=Rbuff_L2+RL2时,判断装置43确定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相匹配,这时,设备4确定链路L1、L2和L3使用相应的资源块RB1、RB2和RB3。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RL3<Rbuff_L1+RL1=Rbuff_L2+RL2为例继续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链路L3的速率过小,链路L1和链路L2的速率过大,使得各条链路不匹配。则在步骤S55中,调整装置44调整链路L1、L2和L3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资源块数量。例如,减少速率值较大的链路L1和L2分配的资源块,和/或增加速率值较小的链路L3分配的资源块。并重复估计步骤S53、判断步骤S54和调整操作S55,直至匹配。
在一种情况下,调整装置44减少链路L1和链路L2分配的资源块。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调整装置44首先从链路L1和链路L2分配的资源块中除去提供的传输速率最低的资源块,或者说是优先级最低的资源块。这样可以从较小的粒度开始进行调整,避免过度降低链路L1或L2的速率,使其反而小于链路L3的速率。调整之后链路L1和链路L2使用的资源块分别为RB1’和RB2’。
在调整后,返回步骤S53,计算装置42基于调整后的链路L1和链路L2分配的资源块,估计链路L1的传输速率R′L1和链路L2的传输速率R′L2
之后,进行步骤S54,判断装置43根据RL3,Rbuff_L1+R′L1,和Rbuff_L2+R′L2这三个值,判断三条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此刻,三者相等。则判断装置43确定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相匹配,这时,设备4确定链路L1、L2和L3使用相应的资源块RB1’、RB2’和RB3。可以理解,若此时RL3仍然小于Rbuff_L1+R′L1和Rbuff_L2+R′L2,则步骤S55、S51、S53和S54将重复进行,本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在另一种情况下,调整装置44增加链路L3分配的资源块。例如,将目前空闲的资源块、或者从直接链路L0使用的资源块减少一部分,分配给链路L3,此时链路L3分配使用的资源块为RB3’。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5后,返回步骤S51,处理装置41将资源块RB3’调度给用户设备UE 1。
之后,进行步骤S53,计算装置42基于调整后的该链路L3的资源块,估计该链路L3的R′L3
接着,进行步骤S54,判断装置43根据R′L3,Rbuff_L1+RL1,和Rbuff_L2+RL2这三个值,判断三条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此刻,三者相等。则判断装置43确定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相匹配,这时,设备4确定链路L1、L2和L3使用相应的资源块RB1、RB2和RB3’。可以理解,若此时Rbuff_L1+RL1和Rbuff_L2+RL2仍然大于R′L3,则步骤S55、S53和S54将重复进行,本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在其他情况下,调整装置44可以减少链路L1和L2分配的资源块,将减去的部分增加到链路L3上。之后的过程是与以上类似的,本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根据本发明的动态的链路匹配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半静态的链路匹配方法进行描述。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一次对多个时间单元中的多条链路进行速率匹配,这样可以对多个时间单元中的速率波动进行平衡,并且资源分配调度的次数较少。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旨在取得各链路统计/平均的匹配,而不是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获得各链路实时动态的匹配。
与以上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在每一帧中,基站都对之后的某一子帧进行与现有技术类似的资源分配和调度。例如,在第i子帧中,对之后的第i+K子帧中各链路所使用的资源块进行确定。特别的是,链路匹配每J帧进行一次。
从第i子帧之前的第i-J+1子帧开始,步骤S60都获取每一子帧(j=J-1,...,1)中链路L1、L2和L3的传输速率RL1(i-j)、RL2(i-j)和RL3(i-j)。具体的,可以通过收集中继站RN 1和RN 2以及用户设备UE 1实际测量的传输速率而得;也可以通过类似以上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速率估计方法而得。
对于接入链路L3之外的回传链路L1和L2,步骤S61计算该链路的传输速率和该链路的后一跳链路的传输速率的差值。为简明起见,本实施方式将对应于链路L1的差值记为Rdiff_L1(i-j)=RL1(i-j)-RL2(i-j),将对应于链路L2的差值记为Rdiff_L2(i-j)=RL2(i-j)-RL3(i-j)。
对于第i-J+1子帧至第i-1子帧,以上步骤S60和S61重复进行,从而得到了分别对应于链路L1和L2的J-1个差值。
在步骤S62中,分别对于各条链路L1和L2,计算对应于该链路的差值的总和,作为该链路的累积差异。为简明起见,本实施方式将对应于链路L1的累积差异记为将对应于链路L2的累积差异记为
Figure GWB00000011240100111
累积差异的物理意义是经过J-1个子帧后,相邻链路在统计上的速率差异。考虑累积差异可以自然地在第i+K子帧对相邻链路的速率波动进行平衡。
在步骤S63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50类似地,获取单元40在第i子帧中获取基站回传链路L1、回传链路L2和终端接入链路L3的反馈信息。
在步骤S64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51类似地,处理单元41根据这些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调度在将来的第i+K子帧中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
以上两个步骤与现有技术是类似的,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而后,在步骤S65中,计算单元42计算中继站RN 1和RN 2发出所缓存的数据所需的速率,分别作为链路L1和L2的缓存发出速率。例如,当需要中继站在一个子帧中将所缓存的数据发出时,缓存发出速率等于所缓存的数据量除以一个子帧的时长。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方式将链路L1和L2的缓存发出速率分别记为Rbuff_L1(i)和Rbuff_L2(i)。
基于分配调度的资源块,在步骤S66中,计算单元42估计各链路L1、L2和L3的传输速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计算单元42根据中继站RN 1对资源块RB 1上测量基站发送的信号的CQI等信息的反馈,估计该链路L1的传输速率RL1(i)。类似地,计算装置42分别估计出链路L2和链路L3的传输速率RL2(i)和RL3(i)。
之后,在步骤S67中,对于链路L1、L2和L3,判断装置43根据终端接入链路L3的传输速率RL3(i),链路Ll的缓存发出速率Rbuff_L1(i)、累积差异Rdiff_L1(i)和该链路的传输速率RL1(i)之和Rbuff_L1(i)+Rdiff_L1(i)+RL1(i),和链路L2的缓存发出速率Rbuff_L2(i)、累积差异Rdiff_L2(i)和该链路的传输速率RL2(i)之和Rbuff_L1(i)+Rdiff_L1(i)+RL2(i)这三个值,判断三条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当三个值相等时,判断装置43确定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相匹配,这时,设备4确定链路L1、L2和L3使用相应的资源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RL3(i)<Rbuff_L1(i)+Rdiff_L1(i)+RL1(i)=Rbuff_L2(i)+Rdiff_L2(i)+RL2(i)为例继续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链路L3的速率过小,链路L1和链路L2的速率过大,使得各条链路不匹配。则在步骤S68中,调整装置44调整链路L1、L2和L3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资源块数量。例如,减少速率值较大的链路L1和L2分配的资源块,和/或增加速率值较小的链路L3分配的资源块。并重复估计步骤S66、判断步骤S67和调整操作S68,直至匹配。匹配过程与以上第一实施方式是类似的,本发明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优选的,为了将进行匹配时多次资源块调整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考虑在内,对于以上两个实施方式,估计步骤还根据各链路的资源块,估计网络的整体性能。判断步骤还根据调度及每一次调整对应的网络的整体性能,和调度及每一次调整对应的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确定各链路使用调度或某一次调整所得的通信资源。例如,虽然某次调整后链路没有完全匹配,但是此时网络的总吞吐量最高,则确定各链路使用该次调整得到的资源块。
尽管在附图和前述的描述中详细阐明和描述了本发明,应认为该阐明和描述是说明性的和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以上实施方式以三跳中继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发明则不限于此,而可以为两跳以及三跳以上的中继链路进行速率匹配。在以上实施方式中,链路都是从一个起始设备到一个目的设备的一条通信路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链路还包括起始设备相同,目的设备不同的多条通信路径的虚拟合并,这样可以很简便地将本发明推广到多用户的情形。
申请人使用计算机仿真工具对采用和不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链路匹配技术的无线中继网络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图7示出了多个六边形蜂窝小区的构造以及频谱的划分方式。如下的表1列出了所使用的仿真参数。
表1
图8示出了不进行中继、进行中继但不进行链路匹配、以及进行中继且进行链路匹配这三种场景下归一化用户吞吐量的累积分布函数(CDF)。可见,对于一给定的归一化用户吞吐量,进行中继且进行链路匹配能够以具有较大的概率提供大于该给定值的吞吐量,因此具有更优的性能表现。下面的表2示出了不进行中继、进行中继但不进行链路匹配、以及进行中继且进行链路匹配这三种场景下的小区平均和小区边缘(5%)的用户吞吐量增益。
表2
Figure GWB00000011240100141
根据表2,进行中继且进行链路匹配比无中继在小区平均和小区边缘分别提高了16.7%和16.0%,比进行中继但不进行链路匹配在小区平均和小区边缘也分别提高了6.6%和11.5%。
那些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及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理解和实施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改变。在权利要求中,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在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零件可能执行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多个技术特征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范围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确定中继网络的多条中继链路所用的通信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的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和调度通信资源;
-根据各链路的通信资源,估计各链路的传输速率;
-判断各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调整所述多条中继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量,并重复所述估计步骤、所述判断步骤和所述调整操作,直至匹配;当匹配时,确定各链路使用相应的通信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步骤为:
-分别对于各条链路,根据调度使用该链路的通信资源的通信设备对该通信资源的反馈,估计该链路的传输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对于通信中的每一时间单元,所述估计步骤、所述判断步骤和所述调整操作对该时间单元进行及重复,从而分别对每一时间单元中的多条链路确定通信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于各链路,计算该链路的目的设备在该时间单元中发出所缓存的数据所需的速率,作为该链路的缓存发出速率;
所述判断步骤进一步为:
-对于多条链路,根据终端接入链路的传输速率,及其它链路的缓存发出速率和该链路的传输速率之和这多个值,判断所述多条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为:
-当该多个值相等时,确定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相匹配;
-当该多个值不相等时,所述调整操作为:减少值较大的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和/或增加值较小的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步骤、所述判断步骤和所述调整操作对通信中间隔着至少一时间单元的多个时间单元分别进行及重复,从而分别对该间隔着的多个时间单元的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确定通信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所述估计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对于所述各条链路,对于该时间单元之前的至少一时间单元,分别计算该链路的传输速率和该链路的后一跳链路的传输速率的差值,并计算各所述差值的总和,作为该链路的累积差异;
所述判断步骤进一步为:
-对于所述多条中继链路,根据终端接入链路的在该时间单元中的传输速率,及其它链路在该时间单元中的传输速率和所述累积差异之和这多个值,判断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于各链路,计算该链路的目的设备发出所缓存的数据所需的速率,作为该链路的缓存发出速率;
所述判断步骤进一步为:
-对于所述多条中继链路,根据终端接入链路的在该时间单元中的传输速率,及其它链路在该时间单元中的传输速率、所述累积差异和该链路的缓存发出速率之和这多个值,判断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为:
-当这多个值相等时,确定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相匹配;
-当这多个值不相等时,所述调整操作为:减少值较大的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和/或增加值较小的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资源为正交频分复用的资源块,所述调整操作为调整资源块的数量,所述减少操作为从该链路分配的资源块中除去提供的传输速率最低的资源块;
当所述增加操作增加了一链路分配的资源块时,在所述估计步骤重复之前,所述调度步骤重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步骤还包括:
-根据各链路的通信资源,估计网络的整体性能;
所述判断步骤还包括:
-根据调度及每一次调整对应的网络的整体性能,和调度及每一次调整对应的各链路的传输速率,确定各链路使用调度或某一次调整所得的通信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包括下行通信连接,所述多条中继链路包括一条下行终端接入链路和至少一条下行基站回传链路;或
所述通信连接包括上行通信连接,所述多条中继链路包括一条上行终端接入链路和至少一条上行基站回传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包括起始设备相同,目的设备不同的多条通信路径的虚拟合并;
或,包括从一个起始设备到一个目的设备的一条通信路径。
14.一种中继网络的资源确定设备,该设备用于为多条中继链路确定所用的无线通信资源,其中,该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的反馈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中继链路的反馈信息,分别为各链路分配和调度通信资源;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链路的通信资源,估计各链路的传输速率;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各链路的传输速率是否相匹配;
-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多条中继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分配的通信资源;
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速率不匹配时,所述调整单元运作,而后所述计算单元和所述判断单元重复运作,直至判断匹配;当判断匹配时,该设备确定各链路使用相应的通信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位于基站或中继站中。
CN201080055108.0A 2010-02-11 2010-02-11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6524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70641 WO2011097805A1 (zh) 2010-02-11 2010-02-11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2440A CN102652440A (zh) 2012-08-29
CN102652440B true CN102652440B (zh) 2014-04-02

Family

ID=4436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108.0A Active CN102652440B (zh) 2010-02-11 2010-02-11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2440B (zh)
WO (1) WO2011097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2465B (zh) 2014-10-21 2019-04-19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0636615B (zh) * 2018-06-21 2024-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CN110769506B (zh) * 2018-07-27 2022-06-0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跳带内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0769513B (zh) * 2018-07-27 2023-08-0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602801B (zh) * 2019-08-09 2022-04-0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004248B (zh) * 2020-08-10 2022-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资源负荷分布状态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6260A1 (en) * 2006-11-23 2008-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method in a cellular system using wired relay station
CN101203037A (zh) * 2006-12-15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1335971A (zh) * 2007-06-28 2008-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站的多跳无线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
CN101505482A (zh) * 2009-02-23 2009-08-12 北京邮电大学 半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6260A1 (en) * 2006-11-23 2008-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method in a cellular system using wired relay station
CN101203037A (zh) * 2006-12-15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1335971A (zh) * 2007-06-28 2008-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站的多跳无线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
CN101505482A (zh) * 2009-02-23 2009-08-12 北京邮电大学 半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7805A1 (zh) 2011-08-18
CN102652440A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3385B (zh) 通过基站确定服务质量指标来调度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Katoozian et al. Utility-based adaptiv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FDM wireless networks with traffic prioritization
US20070201400A1 (en) Opportunistic packet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ultihop relay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52440B (zh)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4902431B (zh) 一种lte网络中跨小区d2d通信频谱分配方法
KR20140016318A (ko) 릴레이 노드를 지니는 ofdma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링크 스케줄링 알고리즘
US20080171551A1 (en) Reuse pattern network scheduling using load levels
Pedersen et al. System level analysis of dynamic user-centric scheduling for a flexible 5G design
CN104350693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KR2011001931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클래스별 무선 자원의 사용량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98792B (zh) 基于服务质量的轮询资源调度方法
CN102404770B (zh) 无线中继系统层二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Li et al. A flexible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the 5th-generation networks
US20110199913A1 (en) Multicast schedu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everaging cooperation gains in relay networks
Singh et al. Flexibl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FDD system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CN103906258A (zh)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算法
CN103763780B (zh) 减少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时延的联合调度和信道分配方法
Zhu et al. Cluster-based dynamic DL/UL reconfiguration method in centralized RAN TDD with dense deployment of remote radio units
Mnif et al. Adaptive efficient downlink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LTE-advanced system
Liu et al. Enhancing multimedia QoS with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s an underlay in LTE networks
Zubow et al. sGSA: An SDMA-OFDMA scheduling solution
Ouyang et al. Approaching throughput optimality with limited feedback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downlink networks
CN107333319B (zh) 蜂窝下行通信能效优化方法
Katoozian et al. Optimal utility-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FDM networks with multiple types of traffic
Ter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in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