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458A - 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 - Google Patents

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458A
CN102648458A CN2010800428743A CN201080042874A CN102648458A CN 102648458 A CN102648458 A CN 102648458A CN 2010800428743 A CN2010800428743 A CN 2010800428743A CN 201080042874 A CN201080042874 A CN 201080042874A CN 102648458 A CN102648458 A CN 102648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unit
local interconnect
tethers
main frame
hos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2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8458B (zh
Inventor
R·G·耶佩兹
J·格劳艾斯利
P·钦
A·达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541,1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10040899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48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8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根据在此讨论的处理,该外围装置是自配置的。该主机装置可以保持获知外围装置的自配置状态,和/或在该外围装置处进行的自配置改变。该主机装置可以考虑这种获知来定标其应用/使用外围装置。

Description

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
优先权保护
本申请是2009年8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541,107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一般涉及计算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
背景技术
图1A和1B涉及能够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装置的“外围装置”的现有技术配置机制。传统地,外围装置包括具有适度功能/智能的手持式装置。示例包括手持式音乐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非易失性存储棒、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蜂窝电话。主机装置典型为某种计算机,如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或笔记本计算机。主机101与外围装置102之间的互连103传统上以某一形式的本地互连(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
外围装置典型地包括描述外围装置能够提供的“服务”的多个不同操作模式(或“配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装置可能提供:1)数字摄像机模式,和2)数字摄像机模式和联络/日历模式。在上述配置1)中,外围装置仅用作数字摄像机,而在上述配置2)中,外围装置用作数字摄像机和联络/日历装置两者。至少在连接至主机101时,选择用于外围装置102的特定操作模式传统地按主-从布置由主机101来控制。即,主机101确定并建立用于外围装置102的特定配置设置,此后外围装置102根据由主机101命令的特定设置操作。
这里,或许因为外围装置102的功能受限,和/或,外围装置102的用户接口不和主机101的用户接口一样容易使用,所以设计点依赖于这样的假设:从/通过主机101而非外围装置102本身配置该外围装置102更容易和/或更实际。
图1B提供了一示例。根据图1B,主机首先检测110存在的外围装置。例如,针对USB本地互连的情况,主机101检测到外围装置102连接至USB线缆的、与主机101所连接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在主机101检测到存在外围装置102之后,主机向外围装置102查询111该外围装置102支持的不同配置设置。例如,针对USB本地互连103的情况,主机101向外围装置102发送“GET_DESCRIPTOR”命令(针对类型“CONFIGURATION”)。
作为响应,外围装置102向主机装置101发送112该外围装置支持的各种配置设置的列表。例如,如果外围装置102支持“仅数字机摄像机”模式(上述模式1)和“数字摄像机和联络/日历”模式(上述模式2)两者,则外围装置将通过向主机装置101发送包括这些模式中的两者的列表而响应GET DESCRIPTOR命令。利用获知的外围装置102的支持模式,主机101选择这些模式中的一个(例如,通过呈现在主机101的显示器上的图形用户接口(GUI)由用户选择),并且根据选定模式(例如,利用SET_CONFIGURATION命令)通过USB向外围装置发送配置该外围装置的命令。现有技术USB本地互连还支持其中主机装置直接询问外围装置的当前配置的命令(GET_CONFIGURATION)。
近来,外围装置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和复杂化,包括更容易使用用户接口(例如智能电话)。结果,当外围装置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时不能从外围装置本身配置该外围装置正在成为不太自然的使用情况。遗憾的是,基础本地互连技术(如USB)是在出现复杂外围装置之前设计的,并且相应地,这些本地互连的通信协议没有预想到外围装置配置其本身的能力。例如,可应用USB标准未提供从外围装置至主机的、通知该主机外围装置已经将其本身配置成特定操作模式的明确通信。
系链(tethering)涉及主机装置利用外围装置以再访问诸如广域网(WAN)(例如,因特网)的网络。根据已知现有技术,在系链的背景中,主机装置仅可知外围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状态。即,外围装置与主机之间的通信仅向主机通知该外围装置是开启还是关闭。未具体向主机通知外围装置用于系链的能力的状态。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种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根据在此讨论的处理,该外围装置是自配置的。该主机装置可以保持获知外围装置的自配置状态,和/或在该外围装置处进行的自配置改变。所述主机装置可以考虑这种获知来定标外围装置的应用/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附图的图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进行了例示,其中,相同标号指示相似部件,并且其中:
图1A示出了主机、外围装置以及本地互连;
图1B示出了主机与外围装置之间执行的现有技术外围装置配置处理;
图2示出了在主机与外围装置之间执行的改进的外围装置配置处理;
图3示出了在主机与外围装置之间执行的第二改进的外围装置配置处理;
图4示出了用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的配置架构;
图5A到5E例证了系链链接状态包的示例;
图6描述了参照图5A到5D执行的方法;
图7示出了计算系统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给定出现的更复杂外围装置使用户体验更自然地期待,即使外围装置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外围装置也应当能够从外围装置侧被配置,这使得系统设计者有必要提供这种环境。遗憾的是,先前的本地互连技术(如USB):1)目前不被理解为拥有完全设想可自配置外围装置的通信协议,并且,2)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被替换。因此,为了保持与现有本地互连的向下兼容性,但包含可自配置外围装置,需要一种通过这种现有本地互连成功实现可自配置外围装置的方法。虽说如此,但应当明白,若的确包含可自配置外围装置的本地互连最终出现,在此公开的技术也可同等地应用于这种本地互连。
图2示出了设想可自配置外围装置的处理的实施例。这里,“可自配置”意指外围装置的配置模式的设置在该外围装置处发起。示例包括通过利用在外围装置上执行的软件所执行的判定而施加的自动配置变化和/或由外围装置的用户通过外围装置的用户接口施加的变化。根据图2的处理,外围装置自配置201a并且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装置201b。主机装置检测202外围装置的存在。主机装置接着查询(query)203该外围装置。
根据图2的实施例,其中,基础本地互连是传统USB总线,查询203采取询问外围装置该外围装置识别为合适(例如,针对外围装置的当前情况/环境)的配置模式的命令的形式。外围装置接着通过向主机提供所请求的该外围装置的配置设置而响应于204该查询。在某种意义上,主机询问外围装置其“认为”其本身的最佳配置模式是什么,并且作为响应,该外围装置向主机建议具体配置模式。在一实施例中,主机请求和外围装置响应被实现为USB“供应商特定”命令。
随着主机被通知所建议的外围装置配置设置,主机接下来可以确定所建议的外围装置配置设置是否适于该主机。例如,如果外围装置发送包括数字摄像机的建议配置设置,而主机未启用其与数字摄像机外围装置一起使用的软件,则该主机可以例如启用这种软件,并接着接受外围装置的建议,或者可以请求该外围装置发送另选配置设置。
在前一情况(主机接受外围装置的建议)下,在一实施例中,主机通过向外围装置发送命令205(例如,在USB本地互连的情况下,SET_CONFIGURATION命令)来表示其接受该外围装置的建议,以在该外围装置处实现所建议的配置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可以是其当前配置设置。因此,来自主机的命令简单地指示外围装置进入其当前配置设置(外围装置可忽略该命令)。
在后一情况(主机关于附加配置设置询问外围装置)下,主机选择其优选的附加配置设置,并且指示外围装置进入该配置205。如果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设置是其当前配置设置,则来自主机的命令使该外围装置将其配置状态从当前/建议状态改变至该主机所命令的配置状态。应注意到,在USB本地互连的情况下,主机可以利用具有类型CONFIGURATION的GET_DESCRIPTOR命令请求另选外围装置配置设置。
应注意到,根据至少一些实现,外围装置的配置可以在该外围装置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的同时改变。例如,考虑外围装置具有下列配置可能性:1)摄像机模式(其中,外围装置主要用作数字摄像机);2)摄像机和“PDA”模式(其中,外围装置主要用作组合的摄像机、音乐播放器(包括到诸如iTunes的在线音乐服务的接入)以及日历/联络装置,并且还可以在其自身上或者在主机的控制下同步/安装/配置/调试软件应用);3)摄像机/PDA/系链模式(其中,外围装置如上参照“摄像机和PDA”模式所描述地运转,但还可以支持针对主机的网络业务的“系链”);以及4)音频模式(其中,智能电话主要用作包括到在线音乐服务的接入的音乐播放器)。应注意到,系链是其中外围装置充当主机装置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例如,如果外围装置是智能电话,则主机能够利用该智能电话及其无线网络作为接入机构“冲浪(surf)”因特网,以向/从因特网发送/接收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电话可以提供(摄像机、日历/联络、系链以及软件的同步/安装/配置/调试)的不同“服务”的价值,并且如上所述,不同配置设置可以是由智能电话提供的不同服务的不同组合/集合。
在诸如上面描述的具有多种配置设置可能性的外围智能电话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地,外围装置可以留下多种配置模式中的任一种,以在该外围装置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的同时进入其它模式中的任一种。此外,因为诸如USB的传统本地互连未完全设想可自配置外围装置,所以这种本地互连的先前通信协议不容易提供从外围装置到主机的这样的通信:该通信用于明确地告诉主机外围装置的配置模式已经改变成新模式的目的(而且,因为外围装置的配置传统上处于主机的排它控制下)。
图3示出了即使先前本地互连被用于连接至主机,也准许主机获知外围装置处发生的动态配置模式变化的方案。根据图3描绘的方法,主机装置周期性地304查询301外围装置。通过周期性地查询外围装置,主机装置将获知该外围装置处进行的任何配置变化。
作为示例,考虑其中外围装置是处于上面讨论的第三“摄像机/PDA/系链”模式的智能电话的情况。利用外围装置处于这种操作模式内的知识,主机将理解,例如,该主机不仅与外围装置自由交换数字照片和联络/日历信息,而且还通过该外围装置自由“系链”(和上面讨论的摄像机/PDA/系链模式一致的、与外围装置的其它接合当中)。如果智能电话突然检测到其与其无线网络的连接断开(down)(或者用户命令该智能电话进入使智能电话禁用其无线网络无线电电路的诸如“飞行模式”的模式),则该智能电话易于从“摄像机/PDA/系链”模式降落至“摄像机”模式。在未获知这种事件的情况下,即使系链服务不再可用,主机也可能错误地发起与智能电话的这种服务。
然而,通过重复地304查询301智能电话的当前配置状态,主机将“捕捉”在外围装置端进行的任何这种配置变化。在该特定示例中,主机将认识到,智能电话不再能够提供系链服务,并由此防止或以其它方式不发起通过外围装置的系链会话。
同样,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即,若智能电话与其无线网络重新连接,其将从“摄像机”模式跳至“摄像机/PDA/系链”模式。利用通过重复查询智能电话的配置来获知这种变化,主机将认识到系链服务不再不可用,并同样不压制通过智能电话进行系链的下一次尝试。
图3还例证了周期性查询的主机和动态变化的智能电话之间的交换可以基于上面参照图2讨论的处理。即,例如,针对USB本地互连的情况,主机利用上述向外围装置请求所建议的外围装置配置(其中,该建议配置是当前外围装置设置)的命令重复地查询外围装置。另选的是,针对USB本地互连的情况,可以使用GET_CONFIGURATION命令。该外围装置接着以其当前配置响应302每一个查询。主机接着向外围装置发送回消息303,该消息确认该外围装置要处于其当前配置模式中。
图4示出了用于诸如智能电话的外围装置的自配置架构,即使该外围装置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其也能够发起其自身的配置改变。图4的架构可以按软件(通过执行程序代码指令)、硬件(具有专用电路)或其某一组合来实现。根据图4的架构,存在环境获知机制401和配置状态的优先化列表402。选择机制403选择在当前环境的视图中可实行的最高优先化配置。例如,利用前述示例,其中,智能电话的无线网络突然变为不可用,环境获知机制401将检测到和/或报告该无线网络不再可用。优先化列表402可以按优先级次序列出下列配置状态:1)摄像机/PDA/系链(最高优先级);2)摄像机/PDA(第二最高优先级);3)音频,以及,4)摄像机(最低优先级)。这里,优先化方案基本上反映了应当选择智能电话在这些情况下的最高可能性能能力。
因此,该选择机制将选择摄像机模式(上面模式#4),因为其是最高优先级模式,其在无线网络不可用时可实行(注意,PDA和音频模式希望可用的在线音乐服务,如iTunes)。应注意到,由用户通过智能电话的用户接口施加的配置设置可以通过环境获知机制401来拾取。例如,如果用户禁用智能电话的无线无线电电路(例如,通过使该智能电话进入“飞行模式”),则环境获知机制将检测到/报告该无线无线电电路被禁用和/或用户已经指定飞行模式。与怎样报告这种环境变化无关,该选择机制能够确定系链不可能,但摄像机功能可以。鉴于这种环境条件,选择机制将扫描配置状态的优先化列表403,以寻找最高优先化和可实行的配置状态(在这个示例中,摄像机配置模式)。
适当指出的是,尽管上述示例主要依靠USB作为本地互连,但可以容易地使用其它本地互连,如蓝牙或火线(firewire)。这里,应注意到,许多本地互连是主机与外围装置之间的点对点连接,其中,该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主机集成。这可以与例如,存储器棒、适配器卡、或与主机以机械方式集成(例如,通过插入到主机装置中),并且通过可以运送多个外围装置的信号(而非仅可以容纳去往/来自单一外围装置的信号传输的点对点连接)的多点分支(multi-drop)总线以通信方式与主机耦接的其它“外围装置”进行对比。
回想上述示例,其中,由于外围装置先获取到无线网络的接入,随后失去到该网络的接入,外围装置进入并接着退出支持系链的配置模式。图5A-5E和6还详述了在这种情况期间可以存在于外围装置与主机之间的通信的实施例。
参照图5A,考虑其中主机501的用户正在通过以太网506使用诸如因特网的广域网(WAN)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506以通信方式耦接至WAN的网关或其它接入点(图5A-5E未示出)。内部地,主机501保持用于以太网的接口507。这样,为了向特定WAN目的地发送包,主机501构造具有目的地地址的因特网协议(IP)包,该目的地地址对应于因特网上的包被发送的位置。IP包被提供给以太网接口507,其利用以太网首部封装该IP包,并且将所封装的构造发送到以太网506中,用以最终递送到WAN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A描绘的,主机501还保持与WAN的接口508。在这种情况下,当主机501将信息发送到WAN中时,该信息被提供给WAN接口508。应注意到,图5A示出了一特定示例,其中,主机上的三个应用X、Y以及Z与WAN接合(例如,使包被发送至WAN和/或接收来自WAN的包),并由此有效地利用WAN接口508。例如,WAN接口508可以接收由应用X、Y、Z中的一个提供的数据净荷和WAN上的目的地地址。WAN接口508利用标识到WAN的远程网关(未示出)的IP首部信息封装该信息。由此形成的IP包接着由以太网接口507处理,其构造标识主机所耦接的子网络上的网关的以太网包,该子网络提供到WAN网关可以达到的更深网络的接入。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处理中,为了接入WAN,应用X、Y、Z与随后与以太网接口507耦接的WAN接口508有效地耦接。可以采取各种另选方法以将远程WAN业务关联至特定应用。全部于2008年9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242,485、12/242,499、12/242,533以及12/242,548中描述了许多这种方法,并且其被受让于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洲库珀蒂诺的Apple Inc.,并且其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在某一点处,如图5B描绘的,以太网506断开,表现以太网接口507(并且WAN接口508)对应用X、Y、Z的远程WAN业务无用。作为响应,主机501的用户通过本地互连503将外围装置502连接至该主机501,以尝试通过经由外围装置502系链而到达WAN。如图5B描绘的,本地互连503是USB连接,但如普通技术人员所已知的,可以使用另选本地互连技术,如蓝牙(BT)或火线。
在外围装置502连接至主机501时,执行上面参照图2讨论的处理。具体来说,应注意到,用户选择(或外围装置自动进入)用于外围装置的支持系链的“自配置”模式。在图2的提升(bring up)处理的结尾,外围装置502处于支持系链的配置模式下,并且主机501理解其连接至支持系链的外围装置502。
这样,开始诸如图6中概述的处理的处理。在其中外围装置支持系链的配置状态601下开始,外围装置确定602其是否已经接入无线网络505(如3G或EDGE网络),其可以被用于到达诸如前述WAN上的目的地的各种网络目的地。如果是这样,则参照图5B和6B,外围装置502通过本地互连503向主机501发送“链接状态”包504,其通知主机501该外围装置至这种无线网络的链接可操作。利用这种信息,主机501理解外围装置可以被用于系链。
在一实施例中,在外围装置确定502其对无线网络505的可接入性之前(和/或在外围装置发送链接状态包之前),外围装置502确定其是否与主机501正确地配对。这里,“配对”是外围装置502被假设成仅针对特定主机系统的外围装置的概念。例如,来自Apple Inc.的iPhone仅被假设成与特定主机计算机上的单一iTunes应用实例“同步”。在一实施例中,如果外围装置连接至其配对伙伴(例如,具有该外围装置注册的特定iTunes应用实例的特定主机计算机),则系链惟一可用。由此,在一实施例中,外围装置502在其确定602其是否已经接入无线网络505之前或者至少在其实际上发送603指示链接“接通(up)”的链接状态包之前,确定其是否连接至其正确的配对伙伴。
针对其中外围装置502确定其未连接至其正确的配对伙伴的情况,外围装置不尝试启用系链。这例如可以通过拒绝发送链接状态包、拒绝确定针对无线网络的可接入性,和/或拒绝进入支持系链的配置设置来完成。另选的是,如在图6观察到,可以发送605指示链接断开的链接状态包。这些方法中的任一个都使主机501不激活606系链接口509(如下所述)或者不尝试系链。应注意到,另选实施例可以选择准许外围装置具有可以与其配对的一个以上的主机系统。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本地互连(如上讨论的)是USB互连的情况下,链接状态包504被实现为“供应商特定”包,其具有标识包为链接状态包的第一部分、和指示无线网络可接入以用于系链的第二部分(例如,“1”=链接状态为“接通”=无线网络可接入,或者,“0”=链接状态为“未接通”=无线网络不可接入)。其它本地互连技术可以准许构造类似包。
接着参照图5C和6,一旦主机501接收到链接状态包504,并且理解系链通过外围装置502可用,那么根据一个实施例,主机501就实例化(instantiate)604用于通过外围装置502系链的接口509。在这种情况下,在以太网接通时,系链接口509可以是与之前使用的WAN接口508不同的接口。这样,代替有效地耦接至WAN接口508,应用X、Y、Z现在通过主机耦接至系链接口509。而且,改变被用于远程WAN业务的低级接口(即,不是所使用的以太网接口507,而相反使用USB接口510)。由此,内部地,响应于其从外围装置502接收链接状态包504,主机系统501针对应用X、Y、Z重新配置其远程WAN流。
主机接着通过外围装置开始针对应用X、Y和Z的系链。这里,主机501和/或外围装置502的配置/架构可以如2009年4月20日提交并且受让于Apple Inc.的美国专利申请12/426,897中所述,该申请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而并入于此。
图5D和5E完成用于例证在链接状态包指示系链不再可用时从外围装置502向主机501发送链接状态包的示例。具体来说,如在图5D中观察的,外围装置失去到无线网络的接入,并且作为响应,外围装置发送605指示该链接断开的链接状态包511。主机501在接收到链接断开的通知时,可以警告用户和/或应用X、Y、Z:系链和/或到WAN的接入不再可用。这样,如在图5E中观察的,可以停用606系链接口509。
由于外围装置502可以随时间继续获得和失去到无线网络505的接入,因而,外围装置可以重复地向主机501发送向主机501告知链接的当前状态的链接状态包。作为响应,主机501由此可以在激活与停用系链接口509之间交替。而且,外围装置502可以重复地进入和离开支持系链的配置状态。或者,按照设计选项,外围装置502可以保持支持系链的配置状态,但随着针对无线网络的接入改变而挂起并且去除该状态内挂起的系链服务。
图7示出了可以与本发明一起使用的典型计算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的一个示例。应注意到,虽然图7例示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组件,但其不旨在表示任何特定架构或互连这些组件的方式,因为这样的细节与本发明关系不密切。例如,图7的架构可以应用于上述主机和外围装置中的任一个或两者。还应明白,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手持式计算机、媒体播放器(例如,iPod)、娱乐系统、组合这些装置的多个方面或功能的装置(例如,在一个装置中与PDA和蜂窝电话相组合的媒体播放器)、另一装置内嵌入的处理装置、网络计算机、消费类电子装置、以及具有更少或者大概更多组件的其它数据处理系统也可以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起使用或者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图7的计算机系统例如可以是来自Apple Inc.的Macintosh计算机。所述系统可以在编程时或者在编译时或者在执行所述软件时使用。
如图7所示,为数据处理系统的形式的计算机系统45包括耦接至处理系统57和易失性存储器49和非易失性存储器50的总线51。处理系统47可以是来自Intel的微处理器,其可选地耦接至高速缓冲存储器48。总线51将这些不同组件互连在一起,并且还将这些组件互连至显示器控制器和显示装置52,并且互连至诸如输入/输出(I/O)装置53的外围装置,其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鼠标器、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打印机以及其它装置。典型地讲,输入/输出装置53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耦接至该系统。易失性存储器49典型地实现为动态RAM(DRAM),其需要连续电力以便刷新或保持该存储器中的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50典型为磁硬盘驱动器、闪速半导体存储器,或者磁光盘驱动器或者光学驱动器或DVDRAM或其它类型的存储器系统,其即使在将电力从该系统去除之后,也保持数据(例如,大量数据)。典型地讲,非易失性存储器50还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尽管这不是必要的。
虽然图7示出了非易失性存储器50是直接耦接至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其余组件的本地装置,但应当明白,本发明可以利用从该系统去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通过诸如调制解调器或以太网接口的网络接口耦接至数据处理系统的网络存储装置。总线51可以包括通过如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桥、控制器以及/或适配器彼此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总线。
根据本发明应当明白,本发明的方面可以至少部分地采用软件实施。即,所述技术可以响应于其处理器(如微处理器)而在计算机系统或其它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执行包含在诸如存储器(例如,存储器49和/或存储器50)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序列。在各种实施例中,硬布线电路可以与软件指令组合使用,以实现本发明。由此,所述技术不限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也不限于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所执行的指令的任何特定源。另外,贯穿该描述,各种功能和操作被描述为通过软件代码执行或因软件代码而造成,以简化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这种表达的含义是,所述功能通过诸如处理系统47的处理器执行所代码而得出。
在前述说明书中,本发明参照其具体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应当明白,在不脱离如下面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发明的更宽泛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本说明书和附图因此按例示性意义而非限制性意义来考虑。

Claims (50)

1.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外围装置的主机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所述主机集成,所述本地互连为在所述主机与所述外围装置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向所述外围装置查询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链接状态信息,该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连接至支持系链的网络;以及
激活系链接口,以使得所述主机能够通过所述外围装置系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主机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指示所述外围装置不再连接至所述网络的第二链接状态信息,并且响应于此停用所述系链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配置是所述外围装置的当前配置。
6.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配置外围装置;和,
b)在所述外围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主机装置集成,所述外围装置通过点对点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所述主机装置:
从所述主机装置接收请求所述外围装置提供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的查询;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从所述主机装置接收指定所述外围装置的当前配置的消息;以及,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链接状态信息,该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连接至支持系链的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配置外围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外围装置的环境的表征;
在所述外围装置的多个配置中选择一个配置,所选择的配置在所述多个配置中的与所述表征兼容的那些配置中具有最高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征指定所述外围装置支持针对无线网络的系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到支持系链的所述网络的连接丢失;和,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第二链接状态信息,该第二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不再连接至所述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12.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含要通过所述处理单元处理以执行一种方法的程序代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配置所述装置;和,
b)在所述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装置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装置:
从所述主机装置接收请求所述装置的建议配置设置的查询,所述装置具有包括下列服务的不同集合的配置设置:
i)数据摄像机;
ii)音乐播放器;
iii)改变联络信息和日历;
iv)系链;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支持系链的所述装置的建议配置设置;以及,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链接状态信息,该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连接至支持系链的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自配置外围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外围装置的环境的表征;
在所述外围装置的多个配置中选择一个配置,所选择的配置在所述多个配置中的与所述表征兼容的那些配置中具有最高优先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征指定所述外围装置支持针对无线网络的系链。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围装置能够通过3G或EDGE无线网络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消息是配置命令。
19.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机计算机处检测外围装置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所述主机;
在所述主机装置处检测所述外围装置已经自配置,以使得所述外围装置能够支持针对所述主机的系链服务;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第一链接状态信息,该第一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连接至支持系链的网络;
通过所述外围装置从所述主机进行系链;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第二链接状态信息,该第二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不再连接至所述网络;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二链接状态信息,拒绝通过所述外围装置发起系链。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链包括通过所述外围装置所连接的无线网络从因特网接收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围装置是智能电话。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以下中的一种:
USB本地互连;
蓝牙本地互连。
23.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含当由处理单元处理时使得执行一种方法的程序代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外围装置的主机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所述主机集成,所述本地互连为在所述主机与所述外围装置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向所述外围装置查询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链接状态信息,该链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围装置连接至支持系链的网络;以及
激活系链接口,以使得所述主机能够通过所述外围装置系链。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26.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外围装置的主机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所述主机集成,所述本地互连为在所述主机与所述外围装置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向所述外围装置查询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并且,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围装置能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配置是所述外围装置的当前配置。
31.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配置外围装置;和,
b)在所述外围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主机装置集成,所述外围装置通过点对点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所述主机装置:
从所述主机装置接收请求所述外围装置提供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的查询;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以及,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指定所述外围装置的当前配置的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配置外围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外围装置的环境的表征;
在所述外围装置的多个配置中选择一个配置,所选择的配置在所述多个配置中的与所述表征兼容的那些配置中具有最高优先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征指定以下中的任一种:
所述外围装置是否包括摄像机;
所述外围装置是否可以接收日历和/联络信息
所述外围装置是否支持针对无线网络的系链。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围装置能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37.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含要由所述处理单元处理以执行一种方法的程序代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配置所述装置;和,
b)在所述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装置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主机装置:
从所述主机装置接收请求所述装置的建议配置设置的查询,所述装置具有包括下列服务的不同集合的配置设置:
i)数字摄像机;
ii)音乐播放器;
iii)改变联络信息和日历;
iv)系链;
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所述装置的建议配置设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自配置外围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外围装置的环境的表征;
在所述外围装置的多个配置中选择一个配置,所选择的配置在所述多个配置中的与所述表征兼容的那些配置中具有最高优先级。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征指定以下中的任一种:
所述外围装置是否包括摄像机;
所述外围装置是否可以接收日历和/或联络信息;
所述外围装置是否支持针对无线网络的系链。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围装置能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消息是配置命令。
44.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机计算机处检测外围装置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所述主机;
在所述主机装置处检测所述外围装置已经自配置,以使得所述外围装置能够支持针对所述主机的系链服务;
通过所述外围装置从所述主机进行系链;
在所述主机装置处检测所述外围装置已经自配置,以使得所述外围装置不再能够支持针对所述主机的系链服务;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围装置不再能够支持系链服务,拒绝通过所述外围装置发起系链。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链包括通过所述外围装置所连接的无线网络从因特网接收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围装置是智能电话。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以下中的一种:
USB本地互连;
蓝牙本地互连。
48.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含当由处理单元处理时使得执行一种方法的程序代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本地互连以通信方式耦接至外围装置的主机装置处执行以下步骤,所述外围装置未机械地与所述主机集成,所述本地互连为在所述主机与所述外围装置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向所述外围装置查询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并且
从所述外围装置接收所述外围装置的建议配置。
4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蓝牙(BT)。
5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互连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CN201080042874.3A 2009-08-13 2010-08-09 可自配置外围装置以及与之兼容的主机装置 Active CN102648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41,107 US20110040899A1 (en) 2009-08-13 2009-08-13 Host/peripheral local interconnect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self-configurable peripheral device
US12/541,107 2009-08-13
US12/729,157 2010-03-22
US12/729,157 US20110040900A1 (en) 2009-08-13 2010-03-22 Host/peripheral local interconnect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self-configurable peripheral device
PCT/US2010/044925 WO2011019673A1 (en) 2009-08-13 2010-08-09 Host/peripheral local interconnect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self-configurable periphera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458A true CN102648458A (zh) 2012-08-22
CN102648458B CN102648458B (zh) 2016-01-13

Family

ID=4269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874.3A Active CN102648458B (zh) 2009-08-13 2010-08-09 可自配置外围装置以及与之兼容的主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40900A1 (zh)
EP (1) EP2454674A1 (zh)
JP (2) JP5559885B2 (zh)
KR (1) KR101462739B1 (zh)
CN (1) CN102648458B (zh)
AU (1) AU2010282693B2 (zh)
GB (2) GB2478443B (zh)
WO (1) WO20110196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1483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0968B1 (ko) * 2011-06-17 2017-02-13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테더링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단말 및 이동단말의 동작 방법
US9919598B2 (en) * 2011-08-22 201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mounted in vehicl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9547615B2 (en) 2011-10-01 2017-01-17 Intel Corporation Peripheral protocol negotiation
JP6012160B2 (ja) 2011-11-10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380894B1 (ko) * 2011-11-29 2014-04-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테더링 제공 단말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US20140095400A1 (en) * 2012-09-14 2014-04-03 Provade, Inc. Mobile Application for a Vendor Management System
JP6041619B2 (ja) * 2012-10-23 2016-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634726B2 (en) * 2012-11-02 2017-04-25 Google Inc. Seamless tethering setup between phone and laptop using peer-to-peer mechanisms
US9241357B2 (en) 2013-06-27 2016-01-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402661B2 (en) 2013-07-22 2019-09-03 Opengate Development, Llc Shape/object recognition using still/scan/moving image optical digital media processing
JP6130317B2 (ja) * 2014-03-17 2017-05-17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ホスト機器、無線接続システム、無線接続された機器間の視認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980304B2 (en) 2015-04-03 2018-05-22 Google Llc Adaptive on-demand tethering
KR20180083572A (ko) 2017-01-13 201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827271B1 (en) * 2019-10-07 2020-11-0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Backward compatibility for audio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6071A1 (en) * 2001-03-28 2002-10-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figuring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4025485A2 (en) * 2002-09-12 2004-03-25 Sun Microsystems, Inc. Protocol for accessing a local device of a remote node via infiniband
CN1902609A (zh) * 2003-10-29 2007-01-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一外围装置与一无线装置之间建立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US20090005005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Apple Inc.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US20090113080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management of multi-personality mobile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11531A1 (de) * 1989-03-20 1990-10-04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Frequenzüberwachungsanordnung
JP2001092764A (ja) * 1999-07-16 2001-04-06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モニタ方法、デバイス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0388966B1 (ko) * 2000-12-19 2003-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아이피 접속 방법
US6738834B1 (en) * 2002-07-15 2004-05-18 Cypress Microsystems System for reconfiguring a peripheral device using configuration residing on the peripheral device by electronically simulating a physical disconnection and reconnection to a host device
JP4133658B2 (ja) * 2003-07-15 2008-08-13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Pcカードモデムおよびその動作状況取得方法
US7860032B2 (en) * 2003-08-08 2010-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running application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668545B2 (en) * 2003-10-03 2010-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intaining data connectivity for handoffs between compression-enabled and compression-disabl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483963B2 (en) * 2004-08-20 2009-01-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client on host devices by utiliz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a configuration application and host device drivers on a configuring device
US7545783B2 (en) * 2004-09-27 2009-06-09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presence to configure an access point
KR100603240B1 (ko) * 2004-10-01 2006-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우선 동작모드를 지원하는 복합기 및 그 복합기의 초기화방법
JP4523439B2 (ja) * 2005-02-04 2010-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ルータ、無線基地局および位置管理装置並びにモバイルルータ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7411911B2 (en) * 2005-04-08 2008-08-12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availability status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7688792B2 (en) * 2005-04-21 2010-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wireless data services on a TE2 device using an IP-based interface
JP2006331179A (ja) * 2005-05-27 2006-12-07 Canon Inc 周辺装置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7877788B1 (en) * 2006-02-27 2011-01-25 Teradic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peripheral data interface
US8082363B2 (en) * 2006-05-12 2011-12-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st computer and smartphone used as wireless modem
KR101285965B1 (ko) * 2006-11-14 2013-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US20080126628A1 (en) * 2006-11-29 2008-05-2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n alternate usb configuration of a usb compliant peripheral device for exposure to a host computer
US8121581B2 (en) * 2007-03-19 2012-02-2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devices selecting configurations from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stored in nonvolatile memory
US20080248834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Palm,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desktop and applications of a mobile device
TW200904067A (en) * 2007-07-04 2009-01-16 Asustek Com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network us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90279543A1 (en) * 2008-05-06 2009-11-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Tethered User De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064455B2 (en) * 2008-06-08 2011-11-22 Apple Inc. Outbound transmission of packet based on routing search key constructed from packet destination address and outbound interface
US8638790B2 (en) * 2008-06-23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services in a multi-processor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9398136B2 (en) * 2009-04-20 2016-07-19 Apple Inc. Handheld device capable of providing data tethering services while maintaining suite of handheld service functions
US9055606B2 (en) * 2009-05-15 2015-06-09 Novatel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connection with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6071A1 (en) * 2001-03-28 2002-10-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figuring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4025485A2 (en) * 2002-09-12 2004-03-25 Sun Microsystems, Inc. Protocol for accessing a local device of a remote node via infiniband
CN1902609A (zh) * 2003-10-29 2007-01-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一外围装置与一无线装置之间建立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US20090005005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Apple Inc.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US20090113080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management of multi-personality mobile devic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1483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194371B2 (en) 2014-09-01 2019-0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5391483B (zh) * 2014-09-01 2019-09-2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282693B2 (en) 2014-02-13
GB201013627D0 (en) 2010-09-29
GB2472698B (en) 2012-02-29
KR101462739B1 (ko) 2014-11-17
GB2478443B (en) 2012-02-01
WO2011019673A1 (en) 2011-02-17
JP2011044153A (ja) 2011-03-03
AU2010282693A1 (en) 2012-03-15
JP2013502008A (ja) 2013-01-17
GB2478443A (en) 2011-09-07
GB201107689D0 (en) 2011-06-22
CN102648458B (zh) 2016-01-13
KR20120055661A (ko) 2012-05-31
EP2454674A1 (en) 2012-05-23
US20110040900A1 (en) 2011-02-17
JP5559885B2 (ja) 2014-07-23
GB2472698A (en) 2011-02-16
JP5433531B2 (ja)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458A (zh) 与可自配置外围装置兼容的主机/外围本地互连
CN100391176C (zh) 用于远端更新家用设备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81957B (zh) 增强的无线 usb 协议和集线器
US8538404B2 (en) Centrally managing user-specified configuration data for a configurable device
CN100568858C (zh) 在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中监视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EP2377291B1 (en) Port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890614A (zh) 在制造工厂中使用基于无线和有线路径的现场设备的远程管理
CN203278883U (zh) 协议变换装置
JP2004213661A (ja) 外部システムとデータ交換するパーソナル携帯用情報端末機及びデータ交換方法
WO2000017749A1 (en) Remote firmware upgrade
US8082370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st device and USB device
US202000896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USB DEVICES TO OPERATE AS INTERNET OF THING (IoT) DEVICES BASED ON THING DESCRIPTION MODEL
JP2006245956A (ja) 通信機器用の接続装置
US20030140129A1 (en) Install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a handheld device
JP5500332B2 (ja) Icチップ、情報処理装置、ソフトウェアモジュール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170272378A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32486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3336697A (zh) 烧录系统及烧录方法
CN103608771B (zh) 对本地设备的共享访问
US20110040899A1 (en) Host/peripheral local interconnect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self-configurable peripheral device
US697614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with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CN113285905A (zh) 跨协定控制设备及其跨协定的设备还原方法
JP4371947B2 (ja) 保守システム、保守用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保守監視ソフト起動方法
CN103004170B (zh)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JP4303639B2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