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7803A -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7803A
CN102647803A CN2011100422118A CN201110042211A CN102647803A CN 102647803 A CN102647803 A CN 102647803A CN 2011100422118 A CN2011100422118 A CN 2011100422118A CN 201110042211 A CN201110042211 A CN 201110042211A CN 102647803 A CN102647803 A CN 102647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c
terminal
rrc layer
equipmen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22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靖
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0422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7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7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7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以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提高AP设备、终端和系统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包括:发送端的RRC层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由于能够对RRC消息进行重传,在RLC UM模式和RLC TM模式下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提高AP设备、终端和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数据流量需求飞速增长,且室内数据业务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室内和热点数据业务特征为用户通常为固定或者非常低速移动,对移动性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数据业务主要为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的Internet业务,对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要求比较单一,而且远远低于电信级业务对QoS的要求。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面向的是高速移动,无缝切换的电信级业务设计,当其承载大流量低速IP数据包业务时,效率偏低,成本过高。
综上,蜂窝移动运营商需要找出低成本,高容量,适合室内无线数据接入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为:
家庭基站(Femto,毫微微蜂窝式基站)作为解决室内和热点地区数据业务流量需求的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根据覆盖室内距离更短,用户数目较少的特点,降低单站的容量要求和功发射率,通常用户数目在8-20,功率和手机终端相当,一般在23dBm以下。图1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Femto网络架构示意图,采用Femto方案的架构可以参见图1所示。
家庭基站相对室内覆盖系统和微基站,成本更低,部署更灵活,起到了一定的室内数据了业务体验的作用。但是其不足在与:家庭基站并没有针对室内数据业务特点进行优化,以LTE系统为例,LTE Femto系统基本采用了LTE系统完整的协议架构和接口设计,所以实现复杂,只是基站容量和功率降低,所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另外,Femto为IMT(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国际移动电信)系统内设备,其能够工作的频率仍然为IMT内的运营商授权频段,相对WiFi可用的带宽较少,无法完全满足运营商数据业务分流需求。
现有LTE Femto的成本相对较高,与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引入了一种新的网络接入系统,并且该系统中加入了AP(Access Point,接入点)设备,但是目前很难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增加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影响AP设备、终端和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以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提高AP设备、终端和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通过无线信令承载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端的RRC层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所述接收端的RRC层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消息的设备,包括:
应用在RRC层的发送模块,用于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应用在RRC层的重传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消息的设备,包括:
应用于RRC层的接收模块,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应用于RRC层的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消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发送RRC消息;
接收设备,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RRC消息。
由于能够对RRC消息进行重传,在RLC UM模式和RLC TM模式下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提高AP设备、终端和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供的长期演进局域网LTE-LAN系统结构图;
图2为公用LTE-LAN系统中AP设备接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用LTE-LAN系统中AP设备接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消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消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消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多次发送消息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反馈的示意图;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定时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实现对家庭企业环境、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并为具有游牧移动特性的终端提供大数据量通信的途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TE无线接入技术构建本地无线网络的系统,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长期演进局域网LTE-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设备LTE-LAN-AP,用于实现本地无线网络长期演进局域网LTE-LAN的组网与LTE-LAN内终端的通信,并通过建立与外部网络的数据连接,为终端提供访问外部网络的途径;
终端,用于通过选择并接入一个LTE-LAN-AP,成为LTE-LAN的网络成员,通过所接入的LTE-LAN-AP,与LTE-LAN中其它网络成员进行通信,并访问LTE-LAN-AP所连接的外部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LTE-LAN系统架构,终端直接通过LTE-LAN-AP访问外部网络,且能够通过LTE-LAN-AP进行LTE-LAN内终端间通信,终端与LTE-LAN-AP间的通信基于LTE移动通信系统底层通信技术实现,LTE-LAN-AP基于LTE移动通信系统底层通信技术组建局域网,因此UE基于LTE-LAN与外部网络通信,这样在家庭、企业或热点地区部署LTE-LAN-AP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方法有效地为终端建立了本地接入系统,从而允许终端以较为直接的方式在同一网络内部实现信息交互并实现对外部网络的访问;另外,由于基于LTE移动通信系统底层通信技术实现本地网络LTE-LAN的系统架构,可以通过利用现有LTE系统层1、层2和层3技术在终端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建立具有安全性和QoS保证的无线链路,能够对室内及热点区域的终端提供高效的数据通信服务。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LTE-LAN系统还包括:操作与维护OAM实体,与LTE-LAN-AP连接,用于通过与LTE-LAN-AP的交互,实现对LTE-LAN的网络参数配置、终端的管理及LTE-LAN安全机制的设置。管理员通过OAM实体实现对LTE-LAN进行配置和管理及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LAN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点LTE-LAN-AP利用现有LTE底层传输及接入技术为终端提供无线数据链路,从而为终端提供具有QoS保障的通信服务。本地无线网络的LTE-LAN-AP通过相应接口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网络,这样一种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有助于终端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转发,降低了网络通信的成本,提高了效率。LTE-LAN-AP和终端均基于LTE移动通信系统底层通信技术实现其各自的功能,即通过增加新的管理及传输调度功能实现本地无线网络的组网与本地网络内终端的互联互通,通过改造现有LTE系统的网络架构及高层协议在不经过运营商核心网处理的情况下实现终端对外部网络的IP接入。
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LTE-LAN-AP和终端均基于LTE移动通信系统底层通信技术所实现的功能不限于此,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功能拓展,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LTE-LAN-AP和终端基于LTE底层通信技术所实现的功能进行描述:
1)LTE-LAN-AP功能
从整体上来看,LTE-LAN-AP是LTE-LAN网络的中心控制单元,负责LTE-LAN的组网和管理,为终端LTE-LAN-UE提供本地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在终端一侧,LTE-LAN-AP基于现有的LTE-Uu接口与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由于是LTE-Uu接口,因此终端与LTE-LAN-AP通信的工作频段、无线接入技术均能克服现有WLAN所存在的缺陷,为高层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传输通道。LTE-LAN-AP利用与终端间的传输通道,可以实现下面功能:LTE-LAN-AP与终端进行高层管理实体间的控制信息交互,实现对LTE-LAN内终端的管理;除了控制信息之外,利用此传输通道,LTE-LAN-AP实现对面向终端的业务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在外部网络一侧,LTE-LAN-AP通过连接LTE-LAN-AP与外部网络的接口II,建立至外部网络的数据连接,为终端访问外部网络提供途径。
此外,LTE-LAN-AP还可以通过连接LTE-LAN-AP与OAM实体的接口I,与OAM实体相连接,实现与OAM实体间的信息交互。
2)终端LTE-LAN-UE功能
LTE-LAN-UE为具有LTE-LAN接入能力的终端,即可以基于LTE-Uu接口与LTE-LAN-AP建立无线连接。LTE-LAN-UE具有如下功能:开机后,通过选择并接入一个LTE-LAN-AP,LTE-LAN-UE可以成为一个LTE-LAN网络的成员;通过所接入的LTE-LAN-AP,LTE-LAN-UE可以与LTE-LAN网络中其他网络成员进行通信,并通过LTE-LAN-AP的接口II访问LTE-LAN-AP所连接的外部网络。
上述功能的LTE-LAN-UE终端通过支持LTE底层传输技术并在协议栈高层增加适当功能实现,它可以是对高层协议改进的现有LTE系统终端,也可以是底层基于LTE系统技术全新设计的LTE-LAN专用终端。
3)OAM实体功能
OAM实体是操作管理维护模块,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它实现对LTE-LAN的网络参数配置、LTE-LAN终端的管理、LTE-LAN安全机制的设置等。OAM实体可以与LTE-LAN-AP合设于同一物理实体,或与LTE-LAN-AP分设于不同物理实体,在分设的情形下,OAM通过连接OAM与LTE-LAN-AP的接口I与LTE-LAN-AP相连接。
图1中的外部网络主要是指本地无线网络LTE-LAN范围之外的其他网络,如Internet网络、家庭网络、企业网络等。LTE-LAN-AP通过回程链路(如xDSL,xPON,CABLE等)或以太网的方式与外部网络相连接。
如图2所示,公用LTE-LAN网络架构中,LTE-LAN-AP设备(即AP设备)为一种新的接入设备,公用LTE-LAN网络一般为移动运营商使用,与运营商的核心网设备,如AAA服务器,OAM,HSS等相连,受运营商控制,包括鉴权、计费、设备管理等。AP设备空口上采用了现有LTE物理层技术,AP设备之间同步完成后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nternet,AP设备使用的频段与宏基站(eNB)的频段不重复。LTE-LAN系统中UE通过与AP设备、网关设备之间建立的通道完成与internet之间的数据业务。AP设备与网关设备之间的接口是Iu-r接口,即新定义的接口。
如图3所示,自用LTE-LAN网络架构中,LTE-LAN-AP设备为一种新的接入设备,自用LTE-LAN网络一般为家庭和企业自用网络,通常将IP路由功能下放到无线接入AP中,实现数据直接通过AP接入Internet/Intranet。AP设备空口上采用了现有LTE物理层技术,AP设备之间同步完成后直接接入internet,AP设备使用的频段与宏基站的频段不重复(若重复,则同步解决方案可复用目前空口同步技术,即所有AP设备都与宏网络保持同步)。LTE-LAN系统中的UE通过与AP设备之间建立的通道完成与internet之间的数据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通过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无线信令承载)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在发送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由于能够对RRC消息进行重传,在RLC UM模式和RLC TM模式下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LTE-LAN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含有AP设备的系统中。
在下面的说明过程中,先从发送侧和接收侧的配合实施进行说明,最后分别从发送侧与接收侧的实施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实际上,当发送侧与接收侧分开实施时,也解决了分别在发送侧、接收侧所存在的问题,只是二者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消息的系统包括:发送设备10和接收设备20。
发送设备10,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在发送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20发送RRC消息。
接收设备20,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设备10的RRC消息。
在实施中,发送设备10的RRC层每次发送的RRC消息中的RRC层标识都相同。也就是说,首次发送的RRC消息的RRC层标识与重新发送的RRC消息的RRC层标识相同。
其中,发送设备10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20发送RRC消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多次发送。
具体的,发送设备10的RRC层在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之后,根据发送间隔,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再重发次数等于设定重发送次数后,停止发送RRC消息。如果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消息之后,再收到重复的消息,则自行丢弃重复的消息。
下面列举一个RRC连接建立的例子对方式一进行说明。
如图9A所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和RRC连接建立消息均使用公共SRB,而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使用专用SRB。承载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的SRB使用RLC UM(Unacknowledged Mode,非确认模式)模式。UE在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成功建立RRC连接之后,向网络侧连续发送3次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时间间隔为20ms,每次发送该消息所使用的RRC消息标识都是一样的,消息内容也相同。之后UE按照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被网络侧正确接收为前提,进行工作。
方式二、发送设备10的RRC层在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且确定传输失败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20发送RRC消息。
方式二中,如果发送设备10是AP设备,接收设备20是终端;发送设备的RRC层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和/或删除终端的上下文。也就是说,重发次数达设定的次数,并且还是没有传输成功,则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或,删除终端的上下文或,即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又删除终端的上下文。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或预先在协议中规定。
其中,发送设备10的RRC层判断传输是否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1、根据收到的信息判断传输是否成功。
具体的,发送设备10的RRC层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接收设备20的RRC层在收到RRC消息后,判断是否成功接收,如果是,向发送设备10返回接收成功通知;否则,向发送设备10返回接收失败通知;
发送设备10的RRC层如果收到成功接收信息,则确定传输成功;如果收到失败接收信息后,则确定传输失败。
下面列举一个RRC连接重配置的例子对根据收到的信息判断传输是否成功的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9B所示,RRC连接释放消息使用专用SRB,承载该消息的SRB使用RLC UM模式。AP设备发送该消息之后,等待UE的RRC发送专用的反馈响应消息。如果UE收到该消息之后,通过低层发现该消息传输错误并通知UE的RRC层,则UE的RRC层通过RRC的反馈响应消息向AP设备反馈失败接收信息(NACK),AP设备收到NACK之后,重传该消息。如果UE第二次收到该消息之后,发现正确接收,则通过RRC的反馈响应消息向AP反馈成功接收信息(ACK),AP设备收到ACK之后,则认为UE成功被释放了。如果重传最大次数为3,而三次重传,AP收到的反馈均为NACK,则AP认为该过程失败。AP可以直接删除该UE的上下文,不再为其提供服务。
2、根据低层反馈判断传输是否成功。
具体的,发送设备10的RRC层在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设备20发送RRC消息之后,发送设备10的低层(比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会查看RRC消息传输是否出现错误(比如可以通过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检测、RL C UM的gap检测(即连续包传输之间的空隙检测机制)),如果出现错误,则发送设备10的低层会向RRC层发送消息传输错误通知;
发送设备10的RRC层在收到低层的消息传输错误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下面列举一个RRC连接建立的例子对根据低层反馈判断传输是否成功的方式进行说明。
对于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假设承载该消息的SRB使用的逻辑信道标识为1,则当发送端的MAC层检测到该SRB的HARQ传输失败,就向发送端的RRC层上报,RRC层收到MAC层的错误传输指示后,重传该消息。如果RRC层没有收到错误传输指示,则认为消息传输成功。如果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之后,该消息仍然失败,则UE认为RRC连接建立过程失败。UE重新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3、采用用于监控接收反馈信息时间的定时器判断传输是否成功。
具体的,发送设备10的RRC层在每次发送RRC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
接收设备20的RRC层在收到RRC消息,且接收成功后,向发送设备10返回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
发送设备10的RRC层如果在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接收设备20RRC层发送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则确定传输失败;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收到接收设备20RRC层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则确定传输成功。
发送设备10的RRC层定时器的时长是网络侧通知的。也就时说,如果发送设备10是终端,接收设备20是AP设备,则发送设备10的RRC层定时器的时长需要由网络侧通知。
下面列举一个RRC连接重配的例子对采用定时器判断传输是否成功的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9C所示,RRC连接重配消息和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均使用专用SRB,承载这两条消息的SRB均使用RLC UM模式。AP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假设定时器的时间长度为200ms,如果在定时器时间长度(比如200ms)之内,AP设备收到了UE回复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则认为该过程成功;如果在定时器时间长度(200ms)之内,AP设备没有收到UE回复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则认为此次传输失败,然后重传RRC连接重配消息,如果重传达到最大次数,则AP设备认为该过程失败。之后AP设备可以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释放该UE。
在实施中,具体采用上面哪种方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或者由网络侧根据需要通知终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及接收消息的方法,由于这些设备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传输消息的系统相似,因此这些设备和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设备包括:应用在RRC层的发送模块100和应用在RRC层的重传模块110。
发送模块100,用于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重传模块110,用于在发送模块100发送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较佳的,重传模块110在确定传输失败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较佳的,重传模块110在收到来自接收端RRC层的接收失败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较佳的,重传模块110在收到低层的消息传输错误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定时模块120。
定时模块120,用于在发送RRC消息之后启动用于监控接收反馈信息时间的定时器;
相应的,重传模块110在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接收端RRC层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确定传输失败。
如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是AP设备;重传模块110还可以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和/或删除终端的上下文。
如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是终端;重传模块110还可以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重新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设备包括:应用于RRC层的接收模块200和应用于RRC层的判断模块210。
接收模块200,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判断模块210,用于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较佳的,判断模块210在确定接收RRC消息失败后,向发送端的RRC层返回接收失败通知;在确定成功接收RRC消息后,向发送端的RRC层返回接收成功通知。
较佳的,判断模块210在确定成功接收RRC消息后,向发送端的RRC层发送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场景,发送设备可能变成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可能变成发送设备,所以图5中的发送设备和图6中的接收设备的功能和模块可以合在一个设备中,根据当前的场景采用发送或接收对应的功能模块。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消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701、发送端的RRC层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步骤702、发送端的RRC层在发送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在实施中,发送端的RRC层每次发送的RRC消息中的RRC层标识都相同。也就是说,首次发送的RRC消息的RRC层标识与重新发送的RRC消息的RRC层标识相同。
步骤702中,发送端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20发送RRC消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多次发送。
具体的,发送端的RRC层在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之后,根据发送间隔,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再重发次数等于设定重发送次数后,停止发送RRC消息。如果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消息之后,再收到重复的消息,则自行丢弃重复的消息。
方式二、发送端的RRC层在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且确定传输失败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20发送RRC消息。
方式二中,如果发送端是AP设备,接收端是终端;发送端的RRC层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和/或删除终端的上下文。
其中,发送端的RRC层判断传输是否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1、根据收到的信息判断传输是否成功。
具体的,发送端的RRC层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后,如果收到来自接收端RRC层的接收成功通知,则确定传输成功;如果收到来自接收端RRC层的接收失败通知后,则确定传输失败。
2、根据低层反馈判断传输是否成功。
具体的,发送端的RRC层在第一次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之后,发送端的低层(比如MAC层、RLC层)会查看RRC消息传输是否出现错误(比如可以通过HARQ过程检测),如果出现错误,则发送端的低层会向RRC层发送消息传输错误通知;
发送端的RRC层在收到低层的消息传输错误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3、采用用于监控接收反馈信息时间的定时器判断传输是否成功。
具体的,发送端的RRC层在每次发送RRC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
如果在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接收端RRC层发送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则确定传输失败;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收到接收端RRC层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则确定传输成功。
发送端的RRC层定时器的时长是网络侧通知的。也就时说,如果发送端是终端,接收端是AP设备,则发送端的RRC层定时器的时长需要由网络侧通知。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消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801、接收端的RRC层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步骤802、接收端的RRC层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如果采用上面的方式二,并且发送端根据收到的信息判断传输是否成功,则接收设备的RRC层在收到RRC消息后,判断是否成功接收,如果是,向发送设备返回接收成功通知;否则,向发送设备返回接收失败通知。
如果采用上面的方式二,并且发送端采用定时器判断传输是否成功,则接收端的RRC层在收到RRC消息,且接收成功后,向发送端返回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
其中,图7和图8可以合成一个流程,形成一个传输消息的方法,即发送端发送消息,相应的接收端传输消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由于能够对RRC消息进行重传,在RLC UM模式和RLC TM模式下保证AP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专用无线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专用无线信令丢失的概率,提高AP设备、终端和系统的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通过无线信令承载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每次重新发送RRC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确定传输失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RC层确定传输失败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收到来自接收端RRC层的接收失败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收到来自接收端RRC层的成功接收信息后,确定传输成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RC层确定传输失败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收到低层的消息传输错误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启动用于监控接收反馈信息时间的定时器;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确定传输失败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接收端RRC层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确定传输失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收到接收端RRC层的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传输成功。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发送的RRC消息的RRC层标识与重新发送的RRC消息的RRC层标识相同。
9.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是AP设备,所述接收端是终端;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和/或删除终端的上下文。
10.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是终端,所述接收端是AP设备;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重新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11.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的RRC层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所述接收端的RRC层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的RRC层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的RRC层在确定接收RRC消息失败后,向所述发送端的RRC层返回接收失败通知;
所述接收端的RRC层在确定接收RRC消息成功后,向所述发送端的RRC层返回接收成功通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的RRC层在确定成功接收RRC消息后,向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发送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
14.一种传输消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应用在RRC层的发送模块,用于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应用在RRC层的重传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传输失败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来自接收端RRC层的接收失败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低层的消息传输错误通知后,确定传输失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定时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启动用于监控接收反馈信息时间的定时器;
所述重传模块具体用于:
在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接收端RRC层的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确定传输失败。
19.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是AP设备;
所述重传模块还用于:
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发起RRC连接释放过程和/或删除终端的上下文。
20.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是终端;
所述重传模块还用于:
在重新通过SRB发送RRC消息的次数与设定的重传次数相同,且确定传输失败后,重新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21.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应用于RRC层的接收模块,用于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应用于RRC层的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22.一种传输消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应用于RRC层的接收模块,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端的RRC消息;
应用于RRC层的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接收RRC消息是否成功。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接收RRC消息失败后,向所述发送端的RRC层返回接收失败通知;
在确定成功接收RRC消息后,向所述发送端的RRC层返回接收成功通知。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成功接收RRC消息后,向所述发送端的RRC层发送用于通知成功接收的反馈信息。
25.一种传输消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向接收端发送RRC消息,在发送所述RRC消息之后,根据设定的重传次数,重新通过SRB向接收设备发送RRC消息;
接收设备,用于在RRC层中通过SRB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RRC消息。
CN2011100422118A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ending CN102647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22118A CN102647803A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22118A CN102647803A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7803A true CN102647803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6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2118A Pending CN102647803A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780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686A (zh) * 2012-09-21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40922A (zh) * 2012-11-23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00972A1 (zh) * 2012-12-25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6455133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保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809490A (zh) * 2017-05-04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788509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数据包传输失败的规避方法及装置
WO2019127077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srb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234124A (zh) * 2019-04-19 2019-09-13 维沃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397A (zh) * 2006-03-22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159919A (zh) * 2005-03-28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简化消息发送处理的方法
CN101635986A (zh) * 2009-09-01 2010-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00182952A1 (en) * 2009-01-22 2010-07-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RC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919A (zh) * 2005-03-28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简化消息发送处理的方法
CN1863397A (zh) * 2006-03-22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US20100182952A1 (en) * 2009-01-22 2010-07-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RC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35986A (zh) * 2009-09-01 2010-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686B (zh) * 2012-09-21 2017-03-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686686A (zh) * 2012-09-21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40922A (zh) * 2012-11-23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40922B (zh) * 2012-11-23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00972A1 (zh) * 2012-12-25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6455133B (zh) * 2016-10-31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保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6455133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保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809490A (zh) * 2017-05-04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788509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数据包传输失败的规避方法及装置
WO2019127077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srb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240873B2 (en) 2017-12-27 2022-02-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RB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34124A (zh) * 2019-04-19 2019-09-13 维沃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34124B (zh) * 2019-04-19 2022-04-01 维沃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4665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measurement result by user equipment transceiving data by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seco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device therefor
US118389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tention-based and non-contention-bas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40414B (zh) 用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轻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US117296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22441B2 (en) Method of utilizing a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92274B (zh) 双链接模式下无线承载传输的方法
US2021040054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improve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4183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146893B1 (ko) 터널 다이렉트 링크 설정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다이렉트 링크 설정 절차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스테이션
CN102647803A (zh)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16782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18618A1 (zh) 基站间切换方法
US20200045766A1 (en) Wireless n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38284A (zh) 一种基于基站内小区切换的数据倒换方法及装置
CN114731560A (zh)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在daps移交期间驱动pdcp实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58122A (zh) 群组切换时的承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03579A (zh) 一种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无线通信节点
CN113455097A (zh) 链路失败的恢复方法和设备
CN11275324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节点通信方法和装置
JP6298745B2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