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6885B - 接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接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46885B CN102646885B CN201210037880.0A CN201210037880A CN102646885B CN 102646885 B CN102646885 B CN 102646885B CN 201210037880 A CN201210037880 A CN 201210037880A CN 102646885 B CN102646885 B CN 1026468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housing
- joint connector
- shape part
- termin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壳体,该壳体具有:空间,该空间具有使得所述多个端子能够被平行地收纳于接触状态中的尺寸;以及端子插入口,使得所述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空间中,以从一个侧壁一侧横向移动到相对侧壁;以及弹簧,插置在收纳于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多个端子之中的靠近所述一个侧壁的那个端子与所述一个侧壁之间,以朝着所述相对侧壁推压所述多个端子成互相接触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头连接器,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少量零部件、具有满意的组装可操作性、具有在将端子收纳于壳体中时的小插入力以及对于端子的较大保持力的接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用汇流排>
作为接头连接器,例如,提出了如图18A至18C所示的利用专用汇流排的接头连接器。图18A至图18C是接头连接器的概念图,其中每个专用汇流排被插入到多个端子中以进行电连接;图18A示出了两个端子的实例,图18B示出了三个端子的实例,而图18C示出了五个端子的实例。在图18A至图18C中,当仅仅将配线1a至1e的各端子a至e之中的端子a和b连接在一起时,将图18A所示的专用汇流排3A插入到该端子a和b中,以将这两个端子连接在一起。
此外,在将配线1a至1e的各端子a至e之中的端子a至c连接在一起的接头连接器中,将图18B所示的专用汇流排3B插入到该端子a至c中,以将这些端子连接在一起。
此外,在图18C所示的接头连接器中,当将端子a至e连接在一起时,将专用汇流排3C插入到端子a至e中,以进行连接。
(包括专用汇流排的接头连接器的已知实例)
图19是利用了图18B所示的共同连接三个端子的专用汇流排的已知接头连接器(参见专利文献1)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9中,阴连接器40的壳体41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模制成的阴连接器,并且防水密封件44和保持器45收纳在所述壳体内部。此外,从所述保持器45并排地形成三个端子收纳腔,并且与被覆电线42相连的阴端子嵌合件43插入到每个端子收纳腔中。
将盖50嵌合到壳体41的前端。该盖50也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模制成的,盖本体51具有能够嵌入到所述壳体41中的形状,并且该盖本体的顶面部分形成有能够进入壳体41的锁定臂41K的卡合框51K。
图18B所示的专用汇流排52通过夹物模压一体地设置于盖50中。该专用汇流排52是通过对金属板压制成型而形成的,并且具有能够插入到壳体41内的端子嵌合件43中的一横排的三个阳凸部52T。因而,当盖本体51与壳体41进入嵌合状态时,专用汇流排52与所述三个端子嵌合件43进入连接状态,以使各端子嵌合件相互电连接。
专利文献1:JP-A-8-250185
<专利文献1的接头连接器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接头连接器中,如图19所示,盖本体51、专用汇流排52、防水密封件44和保持器45是必不可少的,从而存在零部件的数目增多的问题。
此外,当使盖本体与外壳相互嵌合时,需要防止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结构。
此外,为了增大端子的保持力(即,确保防止端子从壳体滑出),需要强接合,并且这需要将端子收纳在壳体中时的大插入力。
而且,还需要用于防止端子的半插入的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已经创造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头连接器,其中仅仅需要少量的零部件,并且不存在关于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忧虑、端子保持力大(防止滑出),并且将端子收纳在壳体内时的插入力小,并且简单地防止端子的半插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创造了本发明,并且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一种接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壳体,该壳体具有:一空间,该空间具有使得所述多个端子能够被平行地收纳于接触状态中这样的尺寸;以及端子插入口,使得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空间中,以从一个侧壁一侧横向移动到相对的侧壁;以及弹簧,插置在收纳于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多个端子之中的靠近所述一个侧壁的那个端子与所述一个侧壁之间,以朝着所述相对侧壁推压所述多个端子成互相接触状态。
此外,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是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接头连接器,其中端子包括在侧视图中位于其下部处的凹部,锁定件是具有进入所述凹部的凸形横截面的长形体,并且所述锁定件形成在壳体底部处,使得:如果在端子从端子插入口被插入到壳体的空间中并且对接在限制表面上的状态下使该端子横向移动,所述锁定件能够进入所述凹部并且所述端子能够从所述一个侧壁的内壁表面侧向相对侧壁的内壁表面横向移动。
本申请的第三发明是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接头连接器,其中壳体底部处沿所述一个侧壁形成有凹槽,该凹槽具有与所述端子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
此外,本申请的第四发明涉及本发明的第三发明的接头连接器,其中限制端子的顶端位置的限制表面形成为壳体的后壁的内壁表面。
本申请的第五发明涉及一种接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壳体,该壳体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具有使得所述多个端子能够被平行收纳于接触状态的尺寸;以及端子插入口,具有能够使端子结合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尺寸;可动矛状件,形成在所述壳体底部处,以便能够从该壳体底部撤出以及返回至该底部;以及弹簧,插设在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端子之中的靠近所述一个侧壁的那个端子与所述一个侧壁之间,以朝着相对的侧壁按压多个端子成相互接触状态。
此外,本申请的第六发明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接头连接器,其中端子包括在侧视图中位于其下部处的凹部,可动矛状件包括具有进入所述凹部的凸形横截面的凸部,并且所述可动矛状件形成在壳体底部处,使得:在端子从端子插入口被插入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对接在限制表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可动矛状件的凸部能够进入所述端子的凹部。
此外,本申请的第七发明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接头连接器,其中,限制所述端子的顶端位置的限制表面形成为所述内部空间的后壁的内壁表面。
(1)根据本发明,由于端子仅仅通过具有与该端子的宽度相同宽度的凹槽,所以减小了将端子收纳在壳体内时的插入力(使得插入力低)。
(2)由于锁定件进入形成在端子下部处的凹部中,所以收纳在壳体中的端子不会再朝着端子插入口侧滑出(防止滑出)。
(3)由于在该端子以半插入状态收纳于壳体中的情况下所述端子锁定件并未进入形成在端子下部处的凹部,所以端子不能横向移动(防止半插入状态)。
(4)由于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锁定件的壳体以及U形弹簧就能够制造两个端子至四个端子的多种类型的接头连接器,所以专用汇流条分别变得没有必要,并且仅需要少量零部件(零部件数目上的减少)。
(5)此外,由于不使用待插入到端子中的专用汇流排,所以不存在关于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担心(防止敲击)。
(6)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撤出可动矛状件的状态下,从前面处的端子插入口将端子插入到壳体中,所以减小了将端子收纳于壳体内时的插入力(使得插入力低)。
(7)由于能够从前面处的端子插入口集体地插入所述多个端子,所以提高了生产率。
(8)由于在插入之后所述可动矛状件返回至壳体内部,所以收纳在壳体中的端子不会朝着端子插入口滑出。
(9)由于在端子半插入到壳体中的情况下所述可动矛状件不能返回,所以简单地确定了端子的半插入状态(防止半插入状态)。
(10)由于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可动矛状件的壳体和弹簧就能制成多个端子的多种类型的接头连接器,所以专用汇流排分别变成没有必要的,并且仅仅需要少量的零部件(零部件数目减少)。
(11)此外,由于不使用待插入到端子中的专用汇流排,所以不存在敲击专用汇流排的凸部的担心(防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在示出了在中间高度处剖切的图1的接头连接器的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其中组装了三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第一步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在图3的第一步之后的第二步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在图4的第二步之后的第三步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图5的第三步之后的第四步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在图6的第四步之后的第五步的透视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其中组装了两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剖视透视图,而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其中组装了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剖视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了在中间高度处剖切的图9的接头连接器的壳体的透视图;图10A示出了已经从壳体底部撤去可动矛状件的状态,而图10B示出了所述可动矛状件已经返回到壳体底部的状态。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形成所述可动矛状件的壳体在其底部被翻转朝上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图11A示出了已经从壳体的底部撤去可动矛状件的状态,而图11B示出了所述可动矛状件已经返回到壳体底部的状态。
图12A至图12E是图示了沿穿过可动矛状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插入方向切断时,可动矛状件与端子之间的相对操作的纵向剖视图,并且图12A至图12E示出了从将端子插入到壳体中之前(图12A)到完成端子的插入(图12E)的步骤。
图13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其中组装了三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组装步骤的第一步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在图13的第一步之后的第二步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在图14的第二步之后的第三步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了在图15的第三步之后的第四步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5所涉及的其中组了装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剖视透视图。
图18A至图18C是将每个专用汇流排插入到多个端子中以进行电连接的接头连接器的概念图;图18A示出了两个端子的实例,图18B示出了三个端子的实例,而图18C示出了五个端子的实例。
图19是利用图18B所示的共同连接三个端子的专用汇流排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接头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其中仅需要少量零部件、不存在关于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忧虑、具有大的端子保持力(防滑出),并且当将端子收纳在壳体内时的插入力小,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防止端子的半插入。
(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组成部件)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在中间高度处剖切的图1的接头连接器的壳体的分接透视图。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仅仅包括图1所示的壳体10、端子20以及弹簧30,并且具有不包括如专利文献1中的专用汇流排的特征。
下面,将基于图1和图2,描述壳体10、端子20和弹簧30。
(壳体10)
<壳体10的形状>
壳体10设置成将所需数目的端子收纳在其中并且将所有这些端子电连接,并且该壳体10是其中具有能够收纳多个端子于平行接触状态的大中空空间的长方体形状。所述壳体通过移除壳体的前壁形成有端子插入口,该端子插入口的宽度为端子20(图1)可插入到该壳体10中这样的程度。通过将底部10B与顶部10H(图1)连接在一起而使其它三个侧壁(即,后壁10Z、右壁10R和左壁10L)没有间隙地围阻成块状。此外,尽管后壁10Z的一部分被切掉,并且如图2所示,但是,该切掉部分仅是为了示出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是垂直的,并且该切掉部分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锁定件10T在内部的形成>
具有梯形横截面的锁定件10T从在端子插入口10F的方向上与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分离预定距离(D1)的位置以及从左壁10L的内壁表面形成有具有与端子20的宽度(T1)基本相同的宽度的间隙的位置处,朝着右壁10R的内壁表面与后壁10Z平行地形成。
锁定件10T具有由在面向后壁10Z一侧上从底部10B垂直上升的锁定表面10K、在面向顶部10H(图1)一侧上平行于该顶部10H延伸的水平表面10S,以及从水平表面10S一端向下倾斜行进至底部10B的倾斜面10C所构成的形状。锁定表面10K与形成在下述的端子20的结合部20B的下部处的凹部20Q的锁定部20K接合。即,锁定件10T是具有进入凹部20Q的凸状截面的长形体(long body)。
<凹槽10M在内部的形成>
底部10B形成为使得在锁定件10T作为边界的情况下在端子插入口10F一侧上的底部10B1比后壁10Z的底部10B2略高,并且具有与端子20的宽度(T1)相同宽度的凹槽10M形成在底部10B1的左壁10L一侧上。
(端子20)
端子20是通过将导电金属板压制成型而制成的、电连接于电线的在该电线顶端处的芯体,并且与围绕该芯体的绝缘外皮机械连接。例如,端子20包括:作为长端子本体的管部20D,该长端子本体部20D在插入方向上的顶端处具有锥形以便被容易地插入到壳体10的端子插入口10F中,并且具有大致U形形状和大致方形形状作为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形状;电连接部20H,该电连接部20H具有形成为管部20D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顶端)的大致方形横截面形状;芯体压夹部20C,形成在管部20D的中间部分处;以及形成在管部20D在插入方向上的后端附近的外皮压夹部20F。此外,在附图中,省略了电线的图示,并且示出了端子20在与电线连接之前的形状。
电连接部20H压夹电线的芯体,以将电线的该芯体与端子20电连接在一起。侧视图中的凹部20Q形成于将电连接部20H与芯体压夹部20C结合在一起的结合部20B的下部处。此外,将芯体压夹部20C与外皮压夹部20F结合在一起的后侧结合部20G也形成在该芯体压夹部20C与该外皮压夹部20F之间。
外皮压夹部20F压夹包围所述电线的芯体的绝缘外皮,从而机械连接该电线和端子20。垂直锁定部20K形成在电连接部20H的形成了所述凹部20Q在插入方向前侧上的部分的那部分处。从管部20D的插入方向上的顶端到后端处的锁定部20K的长度(D2)以及从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到锁定件10T的锁定表面10K的距离(D1)是基本相等的。
D1≈D2(属于由于在其之间需要间隙而满足D1>D2的类型)。
从该关系表达式,仅仅在端子20通过凹槽10M而对接在壳体10的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上状态下,凹部20Q才能够接合所述接合件10T,并且锁定部20K被锁定件10T的锁定表面10K锁定。因此,在端子20并没有对接在壳体10的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的情况下,锁定部20K并未锁定于锁定表面10K。
如果锁定部20K锁定于锁定表面10K,那么端子20不能与壳体10分离。因此,如果凹部20Q与锁定件10T彼此接合,则端子20能够在壳体10内部沿锁定件10T横向移动。
(弹簧30)
弹簧30是大致成为U形形状的弹性金属片,并且由包括平直部的基体30B、弯曲部30S和顶端处的压接部30P所构成的。当左壁10L的内壁表面与右壁10R的内壁表面之间的内部距离是T3,并且端子20的宽度是T1时,从基体30B到压接部30P的宽度T2满足T2>T3-2×T1。
(组装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方法)
接下来,将参考图3至图7来描述组装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方法。实施例1是在壳体10中收纳三个端子21至23并且电连接所有这三个端子21至23的接头连接器。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第一步的透视图。
<第一端子的收纳>
在图3中,由于在凹槽10M的部分处并未形成锁定件10T,并且凹槽10M的宽度几乎等于端子21的宽度,所以能够用低插入力使端子21通过凹槽10M而被插入到壳体10的深侧中。因而,首先,如果第一端子21通过壳体10的凹槽10M而碰撞该壳体10的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则该第一端子不能再前进,并且该第一端子的插入在此停止。
由于锁定件10T的梯形横截面能够进入在侧视图中形成于端子20下部处的凹部20Q中,并且具有从管部20D的插入方向上的顶端到后端处的锁定表面20K的长度(D2)与从后壁10Z到锁定件10T的锁定表面10K的距离(D1)基本相等(D1≈D2)(这里,属于D1>D2的一种)的关系,所以收纳在壳体10的深侧中的端子20能够沿着锁定件10T横向移动。因而,对接在内壁表面10D并且被收纳了的端子21’沿着锁定件10T横向移动、对接在右壁10R上并且在此停止作为端子21”。
(本发明的效果1)
(1)如此,根据本发明,端子21’仅仅通过具有与其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的凹槽10M,而并未采用使接合部骑跨嵌合斜面的现有技术的构造。因此,减小了将端子收纳在壳体中时的插入力(使插入力低)。
(2)由于锁定件10T进入形成在端子21”下部处的凹部20Q中,所以该端子21”一旦收纳在壳体中就不会再朝着端子插入口10F(图2)滑出(防止滑出)。
(3)由于锁定件10T变成了阻碍物,所以在该端子21被半插入到壳体10中的状态下端子不能横向移动,从而简单地确定了端子21的半插入状态。
<第二端子的收纳>
接下来,在图4中,第二端子22通过壳体10的凹槽10M与壳体10的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撞击。之后,端子22’沿着锁定件10T横向移动、对接在已经插入了的端子21的侧面上,并且在此停止而作为端子22”。
<第三端子的收纳>
类似地,在图5中,第三端子23通过壳体10的凹槽10M与壳体10的后壁10Z的内壁表面10D撞击。之后,端子23’沿着锁定件10T横向移动、当其侧面对接在已插入的端子22时停止,并且成为端子23”。
<弹簧的收纳>
最后,如图6所示收纳弹簧30。在图6中,如果在弹簧30顶端处的压接部30P压紧基体30B侧的状态下使该弹簧通过壳体10的凹槽10M(图2),在压接部30P容纳在凹槽10M中的状态下将弹簧30顶端处的该压接部30P插入到深侧中。由于如果弹簧30顶端处的压接部30P通过了锁定件10T,凹槽10M即消失,所以弹簧30顶端处的该压接部30P从基体30B扩张、如图7所示在壳体10内横向移动、对接在端子23的管部20D上并且停止。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端子23在右壁10R的方向上被弹簧30按压,所以该端子23在右壁10R的方向上按压端子22和端子21。最后,端子21、22和23被维持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中,并且进入电接触状态。
<接头连接器的完成>
如此,根据本发明,即使没有包括如专利文献1的用于三个端子连接的专用汇流排3B(图9B),通过其中具有锁定件10T的壳体10以及U形弹簧30,就能够简单地制成电连接三个端子21、22和23的接头连接器。
(本发明的效果2)
(4)如此,根据本发明,由于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锁定件10T的壳体10以及U形弹簧30就能够制造三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所以仅需要少量零部件。
(5)此外,由于不使用如专利文献1的用于三个端子连接的专用汇流排3B(图9B),所以不存在关于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担心。
(实施例2:两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即使不包括专利文献1的用于两个端子谅解的专用汇流排3A(图9A),也能够制成连接两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图8A示出了电连接两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实施例。
首先,如果以图3所述的方式将第一端子21收纳在壳体21中,然后以图4所述的方式将第二端子22收纳在壳体10中,并且以图6所述的方式将弹簧30收纳在壳体10中,则获得了图8A的收纳两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实施例3: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能够简单地制造电连接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图8B示出了电连接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实施例。
如果以图3所述的方式将第一端子21收纳在壳体21中,然后以图4所述的方式将第二端子22收纳在壳体10中,然后以图5所述的方式将第三端子23收纳在壳体10中,再以图5所述的方式将第四端子24收纳在壳体10中,并且以图6所述的方式将弹簧30收纳在壳体10中,则获得了图8B的收纳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结论>
(1)如此,根据本发明,由于端子仅仅通过具有与该端子的宽度相同宽度的凹槽,所以减小了将端子收纳在壳体内时的插入力(使得插入力低)。
(2)由于锁定件进入形成在端子下部处的凹部中,所以收纳在壳体中的端子不会再朝着端子插入口侧滑出(防止滑出)。
(3)由于在该端子以半插入状态收纳于壳体中的情况下,端子锁定件并未进入端子下部处的凹部,所以端子不能横向移动(防止半插入状态)。
(4)由于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锁定件的壳体以及U形弹簧就能够制造两个端子至四个端子的多种类型的接头连接器,所以专用汇流条分别变得没有必要,并且仅需要少量零部件(零部件数目上的减少)。
(5)此外,由于不使用待插入到端子中的专用汇流排,所以不存在关于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担心(防止敲击)。
(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零部件)
图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0A和图10B是在中间高度剖切的图9的连接头连接的壳体的透视图;图10A示出了已经将矛状件从壳体底部撤去的状态,而图10B示出了矛状件已经返回至壳体的底部的状态。
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仅仅由图9所示的壳体110、端子120和弹簧130所组成,并且具有不包括如专利文献1的专用汇流排的特征。
将基于图9和图10在下面描述壳体110、端子120和弹簧130。
(壳体110)
壳体110(图9)设置成将所需数目的端子收纳在其中,并且电连接所有这些端子,并且该壳体110是其中具有大的空洞空间(参见图10的底部110B)的长方体,该大中空空间能够收纳多个端子于平行接触状态。通过移除壳体的前壁,所述壳体形成有端子插入口110F(图10),该端子插入口110F是正面,其宽度为能够使多个端子120平行地集体插入到其中的这样一种程度。通过将底部110B与顶部110H(图9)连接在一起而将壳体110(图10)的其它三个侧壁(即,后壁110Z、右壁110R和左壁110L)没有任何间隙地围阻成块状。用于收纳可动矛状件111的末端111P的凹部110P(图11)形成在作为壳体110的两个壁的右壁110R(图10)和左壁110L(图10)的下方,并且底部110B形成有大的开口110Q(图11),用于收纳包含下述可动矛状件111的可动部111M。
(可动矛状件)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在其底部110B被翻向上的情况下包含可动部111M的该壳体110的透视图;图11A示出了已经从壳体110的底部110B撤去可动矛状件111的状态,而图11B示出了所述可动矛状件111已经返回到壳体110的底部110B的状态。
(可动矛状件111的形状)
平行于壳体110的底部110B的两端壁表面来切割所述壁表面的附近,并且进一步切割被切割的两条边的顶端,以使各顶端用一条直线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底部10B中制成了U形的三条边的切口,并且当将三条切口边用作为自由端来推动各自由端的顶端时,三条切口边由于剩余材料的弹力而发生偏移。从而,形成了可动部111M。
可动矛状件111形成为使得可动部111M的自由端的顶端形成为比底部110B的宽度更长而且比该底壁110B的厚度更厚,以便伸出到所述壳体110的内部空间中达所述更厚的厚度。以这种方式,可动矛状件111形成为具有比底部110B的宽度更长以及比底部110B的厚度更大的矩形横截面的长形体。
<可动矛状件111的位置>
关于所述可动矛状件111的安装位置,该可动矛状件形成于在所述端子插入口110F的方向上与所述底部110B的后壁110Z分离了预定间距(D1)的位置处,并且该可动矛状件111的两端111P从壳体110的两个壁(110R、110L)伸出。
<可动矛状件111的撤出和返回>
通过用操作结构(未示出)在F方向(图11A)上从外部向下推动末端111P的操作,可动部111M偏斜,并且形成在其顶端处的可动矛状件111从壳体110的底部110B撤出到外部。
相反,通过在与所述方向F相反的方向上(图11A)从外部操作所述末端111P,所述可动矛状件111如图11B所述返回至壳体110的底部110B。
<可动矛状件111的横截面形状>
参见图10,可动矛状件111的矩形横截面形状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由下述表面构成:在面向侧后壁110Z一侧上从底部110B垂直升起的锁定表面111K(图10B、图12A);在面向顶部110H(图9)一侧上平行于该顶部110H而延伸的水平表面111S(图10A和图10B、图12A);以及从水平表面111S的末端垂直向下行进至底部110B的垂直表面111C(图12A)。在所述可动矛状件111的返回时,所述锁定表面111K与形成在端子120(图9)的芯体压夹部120C(图9)的下部处的凹部120Q(图9、图12A)的锁定部120K相接合。
(端子120)
端子120是通过压力成型一导电金属板而制造的阴端子、与电线的在其顶端处的芯体电连接,并且与包围所述芯体的绝缘外皮机械连接。例如,端子120包括:作为长端子本体的管部120D,该长端子本体在插入方向上的顶端处具有锥形以便被容易地插入到壳体110的端子插入口110F中,并且具有大致U形形状和大致方形形状来作为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形状;电连接部120H,该电连接部120H具有形成为管部120D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顶端)的大致方形横截面形状;形成在管部120D的中间部分处的芯体压夹部120C以及形成在管部120D在插入方向上的后端附近的外皮压夹部120F。此外,在附图中,省略了电线的图示,并且示出了端子120在与电线连接之前的形状。
芯体压夹部120C压夹电线的芯体,从而电连接电线的芯体与所述端子120。侧视图中的凹部120Q形成在将电连接部120H与芯体压夹部120C结合在一起的结合部120B的下部处。此外,使芯体压夹部120C与外皮压夹部120F结合在一起的后侧结合部120G也形成在该芯体压夹部120C与该外皮压夹部120F之间。
外皮压夹部120F压夹包围所述电线的芯体的绝缘外皮,从而机械连接该电线和端子120。垂直锁定部120K形成在电连接部120H的形成了所述凹部120Q在插入方向前侧上的部分的那部分处。锁定部120K能够锁定于可动矛状件111的锁定表面111K(将在下面描述)(图12D),并且如果该锁定部被锁定,则端子120不能从壳体110分离(将在下面描述)(图12E)。
<端子120与可动矛状件111之间的尺寸关系>
从端子120的管部120D的插入方向上的顶端到后端处的锁定部120K的长度(D2)以及从后壁110Z到可动矛状件111的锁定表面111K的距离(D1)是基本相等的。
D1≈D2(属于由于在其之间需要间隙而满足D1>D2的类型)。
从该关系表达式,仅仅在端子120对接在壳体110的后壁110Z的内壁表面110D上状态下,可动矛状件111才能够进入端子120的凹部120Q。如果可动矛状件111进入了端子120的凹部120Q,则端子120不能再与壳体110分离。
由于在端子120没有碰撞后壁110Z的情况(半插入)下,可动矛状件111不能进入端子120的凹部120Q,所以能够简单地确定半插入。
(弹簧130)
弹簧130是大致成为U形形状的弹性金属片,并且由包括平直部的基体130B、弯曲部130S和顶端处的压接部130P所构成的。当左壁110L的内壁表面与右壁110R的内壁表面之间的内部距离是T3,并且端子120的宽度是T1时,从基体130B到压接部130P的宽度T2满足T2>T3-2×T1。
(可动矛状件111与端子120之间的相对操作)
图12A至图12E是图示了沿穿过可动矛状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插入方向切断时,可动矛状件与端子之间的相对操作的纵向剖视图,并且图12A至图12E示出了从将端子插入到壳体中之前(图12A)到完成端子的插入(图12E)的步骤。
图12A示出了在端子120被插入到壳体110之前的状态下,壳体110的底部处的可动矛状件111收纳在该壳体110中。在该状态下,可动矛状件111的顶端处的锁定表面111K处于垂直状态。
图12B示出了在将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10之前即刻的状态中,通过向壳体的相反侧转动可动部111M,可动矛状件111从该壳体110的底部撤出。由于可动矛状件111在该状态下从壳体110的底部撤出,所以能够将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10内部。
图12C示出了将端子120被插入到壳体110中、在可动矛状件111上方通过,并且对接在后壁110Z上的状态。由于所述可动矛状件111从壳体110的底部撤出,所以利用小的插入力将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10中。当从外部观看这种状态时,能够看到该端子120以便被完全插入到该壳体110中。如果试图在该状态下进行可动矛状件111的返回,则由于该可动矛状件111与端子120的管部120D撞击而不能返回至壳体110,所以能够简单地确定端子120到壳体110的半插入。
图12D示出了端子120被插入到壳体110的深侧中,并且对接在后壁110Z上。在这种状态下,端子120的凹部120Q处于能够使所述可动矛状件111返回的位置处。
图12E示出了由于端子120的凹部120Q位于能够使所述可动矛状件111返回的位置,所以通过朝着壳体侧转动所述可动部111M,所述可动矛状件111返回至壳体110。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这种状态下所述可动矛状件111进入端子120的凹部120Q,所以端子120的锁定部120K接合所述可动矛状件111的锁定表面111K,以防止端子120从壳体120分离。
(组装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方法)
接下来,将参考图13至图16来描述组装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方法。实施例4是将三个端子121至123收纳在壳体110中并且电连接所有这三个端子121至123的接头连接器。
<第一步:可动矛状件的撤出>
图12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接头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第一步的透视图。在图13中,随着外部操作机构(未示出)进行向下推动图10B状态中的壳体110中的可动矛状件111的端部111P的操作,所述可动部111M朝着壳体的相反侧转动,并且形成在顶端处的可动矛状件111从壳体110的底部撤出(从图12A进入图12B的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能够没有任何阻碍地将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10的内部空间中。
<第二步>
在图14中,三个端子121、122和123被没有任何阻碍地顺次插入到壳体110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被收纳为相互平行(经过图12C的图12D的状态中)。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动矛状件111从壳体110的底部撤出,所以利用小的插入力将所有端子121、122和123插入到壳体110中。尽管所述三个端子121、122和123平行布置,但是这些端子处于不完全的电接触状态中。
由于可动矛状件111仍然处于应从壳体110的底部撤出的状态,所以接下来能够插入弹簧130。
<第三步:弹簧的插入>
在图14中,如果在压接部130P压紧基体130B侧的状态下将弹簧130顶端处的该压接部130P插入到壳体110的内部空间中,并且推入到深侧,那么由于在从基体130B到压接部130P的宽度T2、左壁110L和右壁110R之间的内部距离T3以及端子120的宽度T1之中满足T2>T3-2×T1的关系,所以如图15所示,弹簧130的顶端处的压接部130P从基体130B扩张,并且在右壁110R的方向上推压端子123的管部120D。因而,端子121、122和123进入彼此强机械接触,并且所有端子进入电连接状态。
<第四步:可动矛状件的返回>
在图16中,当外部操作机构进行向上推动可动矛状件111的操作时,可动部111M朝壳体侧转动,并且形成在所述顶端处的可动矛状件111返回至壳体110的底部,并且进入完全插入状态(图12E的状态)下的端子121至123的凹部120Q。一旦可动矛状件111进入端子120的凹部120Q,则端子120的锁定部120K接合可动矛状件111的锁定表面111K,以防止端子120从壳体110分离。
因此,如果端子121至123中的至少一个处于不完全插入状态,那么即使试图返回所述可动矛状件111,由于可动矛状件111撞击端子的管部120D而不能返回到壳体110内部,所以简单地确定了端子的半插入。
<接头连接器的完成>
如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并未包括如专利文献1中的用于三个端子连接的专用汇流排103B,也能够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可动矛状件111的壳体110和U形弹簧130来制成电连接三个端子121、122和123的接头连接器。
(本发明的效果)
(1)如此,根据本发明,由于没有阻碍地将端子121至123插入到壳体内部的宽的内部空间中,所以减小了将端子收纳于壳体内的插入力(使得插入力低)。
(2)关于收纳在壳体110中的端子121至123,由于可动矛状件111进入形成在端子121至123下部处的凹部120Q中,所以该端子121至123一旦被收纳在壳体中,便不会再朝着端子插入口110F(图10)侧滑出(防止滑出)。因此,提升了端子保持力(防止滑出)。
(3)由于在端子121至123中的至少一个在壳体110中处于不完全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端子的管部120D阻碍可动矛状件111的返回操作,所以可动矛状件111不能够返回,从而简单地确定了端子121的不完全插入。
(4)由于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可动矛状件111的壳体110和U形弹簧130就能够制成三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所以汇流排变得没有必要,并且仅仅需要少量的零部件。
(5)通过利用所述U形弹簧130集中所述三个端子并且施加载荷,能够简单地使端子进入接触状态。
(6)由于并未使用如专利文献1的用于三个端子连接的专用汇流排103B(图18B),所以不存在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担心。
(7)由于壳体110内部是大的内部空间,所以端子的打包插入变得可能,并且提升了生产率。
(实施例5: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能够制成电连接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图17示出了电连接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的实施例。首先,如果如图13所示首先使可动矛状件111从壳体110的底部110B撤出,然后以图14所述的方式将四个端子121至123集体地或依次地收纳在壳体110内、以图15所述的方式将弹簧130收纳在壳体110内,并且如图16所述将可动矛状件111返回至壳体110的底部110B,则简单地获得了收纳四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实施例6:n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可以简单地制成电连接n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即,如果如图13所述首先使可动矛状件111从壳体110的底部110B撤出,然后以图14所述的方式将n个端子121至12n集体地或依次地收纳在壳体110内、以图15所述的方式将弹簧130收纳在壳体110内,并且如图16所述将可动矛状件111返回至壳体110的底部110B,则简单地获得了收纳n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甚至在所有情况下,通过利用能够充分且集中地朝着壳体的侧壁按压两个端子至n个端子的弹簧,这也是可能的。
<结论>
(1)如此,根据本发明,由于没有阻碍地将多个端子插入到壳体内部的宽的内部空间中,所以减小了将端子收纳于壳体内的插入力(使得插入力低)。
(2)关于收纳在壳体中的多个端子,由于可动矛状件进入形成在各端子下部处的凹部中,所以一旦被收纳在壳体中端子就不会再朝着端子插入口侧滑出(防止滑出)。
(3)由于在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在壳体中处于不完全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端子的管部阻碍可动矛状件的返回操作,所以可动矛状件不能够返回,从而简单地确定了端子的不完全插入(防止半插入状态)。
(4)由于简单地通过其中具有可动矛状件111的壳体110和U形弹簧130就能够制成多个端子的接头连接器,所以汇流排变得没有必要,并且仅仅需要少量的零部件(零部件数量上的减少)。
(5)通过利用所述U形弹簧集中所述多个端子并且施加载荷,能够简单地使端子进入接触状态(简单的结构)。
(6)由于并未使用待插入到端子中的专用汇流排,所以不存在敲击汇流排的凸部的担心(防止敲击)。
(7)由于壳体内部是多个端子在壳体内没有阻碍的大的内部空间,所以端子的打包插入变得可能,并且提升了生产率(生产率上的提升)。
Claims (7)
1.一种接头连接器,包括:
多个端子;
壳体,该壳体具有:空间,该空间具有使得所述多个端子能够被平行地收纳于接触状态中的尺寸;以及端子插入口,使得所述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空间中,以从一个侧壁一侧横向移动到相对侧壁;以及
弹簧,插置在收纳于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多个端子之中的靠近所述一个侧壁的那个端子与所述一个侧壁之间,以朝着所述相对侧壁推压所述多个端子成互相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包括在侧视图中位于其下部处的凹部,锁定件包括具有进入所述凹部的凸形横截面的长形体,并且所述锁定件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使得:如果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入口被插入到所述壳体的空间中并且对接在限制表面上的状态下使该端子横向移动,那么所述锁定件能够进入所述凹部并且所述端子能够从所述一个侧壁的内壁表面侧向相对侧壁的内壁表面横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沿所述一个侧壁形成有凹槽,该凹槽具有与所述端子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限制所述端子的顶端位置的所述限制表面形成为所述壳体的后壁的内壁表面。
5.一种接头连接器,包括:
多个端子;
壳体,该壳体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具有使得所述多个端子能够被平行收纳于接触状态中的尺寸;以及端子插入口,具有能够使端子结合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尺寸;
可动矛状件,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以便能够从该壳体的底部撤出以及返回至该底部;以及
弹簧,插设在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端子之中的靠近一个侧壁的那个端子与该一个侧壁之间,以朝着相对侧壁按压所述多个端子成相互接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包括在侧视图中位于其下部处的凹部,所述可动矛状件包括具有进入所述凹部的凸形横截面的凸部,并且所述可动矛状件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使得: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入口被插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对接在限制表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可动矛状件的凸部能够进入所述端子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限制所述端子的顶端位置的限制表面形成为所述壳体的后壁的内壁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33709 | 2011-02-18 | ||
JP2011033710A JP2012174429A (ja) | 2011-02-18 | 2011-02-18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11-033710 | 2011-02-18 | ||
JP2011033709A JP2012174428A (ja) | 2011-02-18 | 2011-02-18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6885A CN102646885A (zh) | 2012-08-22 |
CN102646885B true CN102646885B (zh) | 2014-11-26 |
Family
ID=46605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3788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6885B (zh) | 2011-02-18 | 2012-02-17 | 接头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90610B2 (zh) |
CN (1) | CN102646885B (zh) |
DE (1) | DE1020121013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2197B (zh) * | 2014-02-14 | 2018-06-01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接口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2155A (en) * | 1988-04-28 | 1990-08-28 | Yazaki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5356302A (en) * | 1992-08-25 | 1994-10-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Joint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50185A (ja) | 1995-01-13 | 1996-09-2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用キャップ |
US5769650A (en) | 1995-06-19 | 1998-06-23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and cover therefor |
-
2012
- 2012-02-17 DE DE102012101323A patent/DE102012101323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2-17 US US13/398,935 patent/US869061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2-17 CN CN201210037880.0A patent/CN1026468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2155A (en) * | 1988-04-28 | 1990-08-28 | Yazaki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5356302A (en) * | 1992-08-25 | 1994-10-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Joint connec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14352A1 (en) | 2012-08-23 |
CN102646885A (zh) | 2012-08-22 |
US8690610B2 (en) | 2014-04-08 |
DE102012101323A1 (de) | 2012-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98455B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103138116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3460514B (zh) | 具有固定端矛杆的连接器壳体以及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移除夹具 | |
CN102823070A (zh) | 连接器 | |
CN102763287B (zh) | 连接器 | |
CN1723141B (zh) | 盒式继电器盒连接结构 | |
CN101752738B (zh) | 连接器 | |
US7048569B2 (en) | Connector with a receptacle | |
EP0731530B1 (en) | Assembled connector | |
CN101682138B (zh) | 连接器 | |
CN104067455B (zh) |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828134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823332A (zh) | 连接器 | |
CN102893461A (zh) | 插入式连接器和插入式模块系统 | |
CN105103382A (zh) | 连接器 | |
US20020127913A1 (en) | Connector | |
CN103444033A (zh) | 电接线盒 | |
JP2017054674A (ja) | コネクタ | |
CN106099468B (zh) |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646885B (zh) | 接头连接器 | |
US8944836B2 (en) | Wire line connector | |
CN101779337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403974A (zh) | 连接器 | |
US20020106937A1 (en) | Connector | |
EP1351346B1 (en) | Joint connector for wire harnes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