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1564A - 多功能应急舱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应急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1564A
CN102641564A CN2012101226330A CN201210122633A CN102641564A CN 102641564 A CN102641564 A CN 102641564A CN 2012101226330 A CN2012101226330 A CN 2012101226330A CN 201210122633 A CN201210122633 A CN 201210122633A CN 102641564 A CN102641564 A CN 102641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sea
emergency
sea cabin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26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兵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226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1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1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1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应急舱,包括应急舱本体,主体由高强度刚性材料制成,设有逃生人员进出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应急电器系统,防挤压系统,防震防摔系统,防火系统及小型储物装置。所述的应急舱本体为长方形箱体,箱体由三层材料构成,最外层为防火涂料或防火漆层,构成本应急舱防火系统。中间层为高强度钢材层及加强筋,构成本应急舱的防挤压系统。最内层为海绵或者泡沫内衬层,构成本应急舱的防震防摔系统。设置逃生人员进口和逃生人员出口,构成逃生人员进出系统。设置主呼吸孔和副呼吸孔,构成空气过滤系统。设置电池组、报警器、照明灯,构成应急电器系统。

Description

多功能应急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逃生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在发生地震、火灾、建筑物意外倒塌、防空袭、防暴力袭击的多功能应急舱,适合家用或者办公室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及人为的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比如地震、火灾、建筑物意外倒塌、战争空袭、暴力犯罪袭击等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安全。
不论是地震、建筑物意外倒塌还是战争的空袭等,都是造成建筑物损害,继而伤害到内部人员的生命与健康。而造成这种伤害的原因全部是在状况发生时内部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建筑物,被倒塌的建筑砸伤或者埋在建筑物内部。预防这种伤害发生的最好办法是在灾害发生时临时在房间内寻找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三角形空间,以抵御建筑物碎块砸伤,如桌椅家具等物品与墙体之间形成的三角区。但这种三角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存在,如果没有这些物品便不会形成三角区进而没有躲避空间。
如上所述,即使具备三角区形成的条件,在三角区内避难的人员也很难保证不被建筑碎块伤害,因为建筑物碎块的移动方向是很难确定的。另外即使人员躲避在三角区内,由于房屋内家具仅仅是木质家具,很难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不能保证三角区不被破坏,进而让躲避人员失去依靠,造成二次伤害。
另外即使在上述三角区保存完好的情况下,也会给躲避人造成继发损害。比如在躲避时由于三角区对烟尘没有任何的防护能力,建筑物倒塌形成的烟尘也会造成躲避人员窒息甚至死亡。三角区内没有任何的急救用品,对已经受到的损伤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其他伤害。三角区内也不可能储存任何的食物和饮水,时间稍微一长便会致使躲避人员脱水而亡。三角区内也没有任何照明设施及倚靠设施,进一步打击躲避人员的逃生信心,而光明和信心则是躲避人员继续生存的意志动力。
另外一种可能的损害是建筑物倒塌过程中不仅仅是碎块砸伤,还有可能存在高空下坠时的摔伤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的三角区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而依赖其它措施来处理。
而在发生火灾时,一般并不是全部建筑物均过火,而由于消防人员的及时处理,火灾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扑灭,而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真正在火灾中造成的伤害并不是直接的火烧,而是过火建筑物产生的有毒有害的烟尘造成人员窒息中毒而亡。虽然通过配备防火呼吸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火灾扑灭前的短时间高温也会造成人员的灼伤烫伤。
目前人们在居家生活时,也很容易受到暴力犯罪的袭击,如入室抢劫、入室强奸、入室盗窃、入室杀人等暴力犯罪。都是通过暴力手段潜入人们的生活环境中,由于居家人员没有逃避和躲避的空间和区域,造成犯罪分子犯罪得逞,进而给居家人员造成身体上的损害。
鉴于上述各种情况,本发明将着重解决上述环境下的临时躲避逃生的问题,发明一种简易多功能应急舱,给逃生躲避人员一个临时安全的逃生环境,提振逃生人员信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舱,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易于摆放,防护功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多功能应急舱,包括应急舱本体,主体由高强度刚性材料制成,设有逃生人员进出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应急电器系统,防挤压系统,防震防摔系统,防火系统及小型储物装置。
上述所述的应急舱本体为长方形箱体,箱体由三层材料构成,最外层为防火涂料或防火漆层,构成本应急舱防火系统。中间层为高强度钢材层及加强筋,构成本应急舱的防挤压系统。最内层为海绵或者泡沫内衬层,构成本应急舱的防震防摔系统。设置逃生人员进口和逃生人员出口,构成逃生人员进出系统。设置主呼吸孔和副呼吸孔,呼吸孔设置空气过滤器,构成空气过滤系统。设置电池组、报警器、照明灯,构成应急电器系统。
上述所述的应急舱的外部尺寸,高度不小于1200毫米、长度不小于1500毫米、宽度不小于600毫米。因而可以设置在房间内的家具底部,也可以涂刷与家具同样颜色的涂料漆,进而增加美观效果。这种结构的应急舱可以至少保证二人或者三人临时躲避灾难。
上述所述的应急舱本体逃生人员进出系统在正面设置圆形进口,并设置可密封的进口门,进口门为向外开启型。在应急舱本体的两侧面各设置圆形出口,并设置可密封的出口门,出口门为向内开启型。上述所述的进口和出口处的高强度刚性材料层各设置加强筋。
上述所述的空气过滤系统为分别设在应急舱本体正面的主呼吸孔及设置在应急舱本体两侧面的副呼吸孔,主副呼吸孔处设置具有防烟防尘功能的空气过滤器。
上述所述的应急电器系统包括设置在长方形应急舱本体四个角的两主电池组和两副电池组,设置在应急舱顶部的应急灯,设置在应急舱内报警控制电路,设置在应急舱不同面的主报警器和副报警器扬声器。应急电池组为充电电池或高效干电池。主报报警器及副报警器的扬声器设置在应急舱本体上,并开设小型开口。
上述所述小型储物装置为设置在应急舱顶部或者角落位置的锁紧挂带,分别储存少量的压缩干粮、饮用水、急救包及简易小型的氧气发生装置。
上述所述的应急舱本体上设置观察孔,观察孔为开设的小孔并设置广角观察镜。
上述所述的应急舱内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把手。
本发明的多功能应急舱,由于设置高强度钢材为主体,因而可以近最大努力实现灾害发生时的安全三角区功能,提供给躲避人员安全的躲避区域。
内衬的海绵衬垫或者泡沫衬垫具有防摔防撞功能,在下坠过程中尽量保护内部躲避人员的安全,手柄的设置也可以使躲避人员保持一定的姿态,避免产生损害。
外层的防火涂料和防护涂层可以起到临时的隔热防火的作用,保持火灾发生时短时间内不被烧伤烫伤。
逃生进出口的进出门设置有利于逃生人员的进出和开启,减少操作时间和锁死不能开启的现象。
应急舱电池组、应急灯、报警器的设置,可以在应急舱被埋时为逃生人员提供临时照明使用,并且可以不间断或者断续的发出报警声音,有利于救援人员的搜救,以增加逃生人员信心。
应急舱呼吸过滤孔的设置,可以避免建筑物倒塌产生的烟尘进入应急舱内伤害逃生人员,同时也可以阻挡火灾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增加逃生人员的生存机会。
应急舱内储物装置可以存储存食物、饮用水、急救药品等,同时可以储备小型氧气发生装置,延长存活时间,即可增加逃生获救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应急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应急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和用途,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该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应急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多功能应急舱1为长方形箱体结构,以长度不低于1500毫米,高度不低于1200毫米,宽度不低于600毫米为宜。
应急舱1的正面设有应急舱进口,应急舱进口设置进口门3,该进口门3可以通过手柄开关4向外打开,同时在关闭时可以从内部锁紧,用于在紧急情况时进入本应急舱并及时关闭。应急舱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应急舱出口,并设置向内开启的出口门9,用于人员从内部打开,进而逃生。上述进出口及进出口门的设置构成本应急舱的人员进出系统。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应急躲避人员的呼吸需要,在本应急舱正面设有二主呼吸孔2,及在左右两侧面各设置二副呼吸孔7,主呼吸孔2和副呼吸孔7均设置有空气过滤层,用于过滤紧急状况时空气中的灰尘及烟雾。主呼吸孔2及副呼吸孔7构成本发明应急舱的空气过滤系统。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应急舱1的正面设有主报警器扬声器5,而在左右两侧面各设有副报警器扬声器6,作用是向外发送报警器声音,扬声器将接驳设置在应急舱内部的报警控制电路上。
为保证躲避人员在应急舱内能够尽量了解外部情况,本发明还在进口门3和出口门9上,分别设置了主观察孔8及副观察孔10。观察孔均设置成广角模式,如果为了观察方便,还可以在观察孔附近设置照明灯。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应急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应急舱主体为三层结构,其中中间层13为高强度刚性材料制成,如高强度钢材等材料,并在开口处以及中间薄弱位置设置加强筋,以确保本中间层的抗冲击能力,因而构成本发明应急舱的防挤压系统,具有防砸防撞防挤压的功能。
在中间层13的内侧最内层是由泡沫或者海绵材料等制成的柔性材料衬垫层14,用于尽量避免因应急舱被抛掷跌落而造成的震动和摔打造成的损害。形成本发明的防震防摔系统。
在中间层13的外侧最外层是由防火材料做成的涂层11,该防火涂层具有防火和一定的隔热效果,进而构成本发明应急舱的防火系统。
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本发明应急舱的实用效果,增加躲避人员的信息和毅力,本发明的应急舱还在内部设置了电气系统,该电气系统包括主电池组12和副电池组18作为供电部分,在顶部设置照明灯16,设置在应急舱正面及侧面的主副报警器扬声器5和6,设置在应急舱内部的报警控制电路。其中在内部可以实现主副电池组的供电切换,这非常容易做到,设置简单的切换开关即可实现。照明灯通过开关直接连接到电池组上,保证照明系统的人为随意控制,不受报警控制电路故障的影响。报警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及报警器扬声器电连接,并设置控制开关,控制电路可以使用单片机电路或者555时基电路制成的报警电路。
本发明的应急舱还设置简易的储物装置,如图2所示,储物装置为设置在应急舱内的储物挂带15,该储物挂带设置在应急舱的顶部,具有弹性,可以将应急食品,应急饮用水,应急药品包放置在该储物挂带内弹性固定,在内部的应急躲避人员可以使用。另外在应急舱顶部设置应急把手,用于应急舱受到冲击振动时使用。
为保持躲避人员的逃生信心,本发明的应急舱内还可以设置活动的坐垫及靠垫,另外还可以设置固定的简易氧气发声装置。
本发明的应急舱设置成长方形箱体更适合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小的国情,在使用时可以将本发明的应急舱与家具结合使用,作为书橱或者衣橱的底座及吧台,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在发生地震险情时,躲避人员在来不及逃出建筑物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打开进口门3,进入应急舱内,关闭应急舱进口门3,内部便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打开内部照明灯,在应急舱内躲避建筑物碎块砸伤。同时在振动的过程中可以手扶应急手柄保持相对为稳定。空气过滤系统能过滤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造成烟尘,避免躲避人员因烟尘的损害而产生的窒息性伤害。地震过去后,内部躲避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孔观察外部情况,情况允许时打开应急舱出口门逃出应急舱进行自救。外部情况不乐观时,可以暂时躲避在应急舱内部,开通报警器等待救援,并以其中的食品和水作为维持生命使用,关键时刻动用氧气发生装置维持呼吸。
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在其它途径无法逃生的情况下使用本应急舱,在应急舱内可以临时躲避高温烟气造成的灼伤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损伤,报警器可以向救援人员发出有人需要救援的信号,在建筑物因火灾倒塌时作为三角区空间使用。
在发生外来的暴力袭击时,如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入室强奸等暴力犯罪时,为了防止犯罪分子伤害人员,房间内的人员可以临时躲避进入本应急舱,由于本发明的结构设置,犯罪分子从外部是不能打开应急舱的,待犯罪分子离开后出来。
当然本发明的应急舱还可能有其它设施,如设置内外对讲功能,无线信号法身功能等多种功能,但是都属于本发明的附属功能而且极其容易实现,因此在此不做特别说明。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舱本体,主体由高强度刚性材料制成,设有逃生人员进出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应急电器系统,防挤压系统,防震防摔系统,防火系统及小型储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本体为长方形箱体,箱体由三层材料构成,最外层为防火涂料或防火漆层,构成本应急舱防火系统;中间层为高强度钢材层及加强筋,构成本应急舱的防挤压系统;最内层为海绵或者泡沫内衬层,构成本应急舱的防震防摔系统;设置逃生人员进口和逃生人员出口,构成逃生人员进出系统;设置主呼吸孔和副呼吸孔,呼吸孔设置过滤器,构成空气过滤系统;设置电池组、报警器、照明灯,构成应急电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的外部尺寸,高度不小于1200毫米、长度不小于1500毫米、宽度不小于6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本体逃生人员进出系统在正面设置圆形进口,并设置可密封的进口门,进口门为向外开启型;在应急舱本体的两侧面各设置圆形出口,并设置可密封的出口门,出口门为向内开启型;上述所述的进口和出口处的高强度刚性材料层各设置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系统为分别设在应急舱本体正面的主呼吸孔及设置在应急舱本体两侧面的副呼吸孔,主副呼吸孔处设置具有防烟防尘功能的空气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电器系统包括设置在长方形应急舱本体四个角的两主电池组和两副电池组,设置在应急舱顶部的应急灯,设置在应急舱内的报警控制电路,设置在应急舱不同面的主报警器和副报警器扬声器;应急电池组为充电电池或高效干电池;主报报警器及副报警器的扬声器设置在应急舱本体上,并开设小型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储物装置为设置在应急舱顶部或者角落位置的锁紧挂带,分别储存少量的压缩干粮、饮用水、急救包及简易小型的氧气发生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本体上设置观察孔,观察孔为开设的小孔并设置广角观察镜。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多功能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内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把手。
CN2012101226330A 2012-04-25 2012-04-25 多功能应急舱 Pending CN102641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26330A CN102641564A (zh) 2012-04-25 2012-04-25 多功能应急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26330A CN102641564A (zh) 2012-04-25 2012-04-25 多功能应急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1564A true CN102641564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5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26330A Pending CN102641564A (zh) 2012-04-25 2012-04-25 多功能应急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15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2141A (zh) * 2013-07-16 2015-01-21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及其防火层制作方法
CN104258522B (zh) * 2014-10-23 2017-04-26 安徽百世伽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避险舱
CN111632295A (zh) * 2020-06-10 2020-09-08 方建民 一种逃生帐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8895U (zh) * 2010-06-01 2010-12-15 刘永团 一种防震自救舱
CN201692547U (zh) * 2010-06-07 2011-01-05 张兆中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
CN202802566U (zh) * 2012-04-25 2013-03-20 徐兵博 多功能应急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8895U (zh) * 2010-06-01 2010-12-15 刘永团 一种防震自救舱
CN201692547U (zh) * 2010-06-07 2011-01-05 张兆中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
CN202802566U (zh) * 2012-04-25 2013-03-20 徐兵博 多功能应急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2141A (zh) * 2013-07-16 2015-01-21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及其防火层制作方法
CN104258522B (zh) * 2014-10-23 2017-04-26 安徽百世伽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避险舱
CN111632295A (zh) * 2020-06-10 2020-09-08 方建民 一种逃生帐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122125T2 (de) Hypoxische brandbekämpfungsysteme und atmungsfähige feuerlöschmittel
CN202450830U (zh) 避险柜
CN104258522B (zh)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避险舱
CN102486062A (zh) 一种防灾难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设备
CN102641564A (zh) 多功能应急舱
CN208988094U (zh) 一种城市危险品智能应急柜
Eckert et al. The medicolegal and forensic aspects of fires
CN101288793A (zh) 半球形多功能防震床房
CN201213984Y (zh) 家用避难柜
CN202802566U (zh) 多功能应急舱
CN201276861Y (zh) 一种安全屋
WO2012177109A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ая капсула
CN206928735U (zh) 应急救生舱
CN102610053A (zh) 集应急装备储备和预警报警功能于一体的安全平台
CN204435977U (zh) 多功能避险屋
CN204193351U (zh)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避险舱
CN108245801A (zh) 一种火灾救生舱
CN103041524A (zh) 一种钟罩式生命避护舱
US5325279A (en) Personnel locating safety device for multi-story building fires
CN210426268U (zh) 一种防暴舱
CN204797295U (zh) 防火逃生床具
TWM547322U (zh) 防災求生衣櫃
CN206753172U (zh) 新型抗灾房
JP3016039U (ja) 戸建住宅用浴室
CN103071252A (zh) 火灾急救头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