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668A -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668A
CN102640668A CN2012101276912A CN201210127691A CN102640668A CN 102640668 A CN102640668 A CN 102640668A CN 2012101276912 A CN2012101276912 A CN 2012101276912A CN 201210127691 A CN201210127691 A CN 201210127691A CN 102640668 A CN102640668 A CN 102640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micro
nano bubble
water
green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76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卫堂
赵淑梅
刘伟
李保明
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276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06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0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其是臭氧浓度为10-20mg/L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喷施于作物的地上部分,喷施量为5-20L/亩,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它是一种利用臭氧灭菌技术与微纳米气泡技术结合进行防治气传病害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并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其迅速溶解于水中,制成高浓度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利用喷雾装置产生雾滴喷施于受害作物表面,进行病害防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温室病害得到有效的防治,并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达到350万hm2。由于温室的封闭气体环境,使得温室的气传病害严重多发,很大程度上影响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常规农药防治的效果一般,且难以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药物毒害性较大且农药残留问题难以解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食物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研究成为热门和关注的焦点,因此,研发新型的病害防治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突破传统利用农药进行病害防治的模式,提供一种安全、无害的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用臭氧浓度为10-20mg/L(优选15mg/L)的臭氧水喷施于作物的地上部分,喷施量为5-20L/亩(优选为15L/亩),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喷施后,可以将温室密闭,保持1-3h;其中,所述臭氧水是通过向水中通入微纳米臭氧气泡制得的。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纳米臭氧气泡是由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直径在数十微米(μm)和数十纳米(nm)之间的微小气泡。所述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装置由三部分组成:氧气瓶、臭氧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氧气瓶为臭氧发生器供氧,将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产气流量为1-3m3/h(优选2m3/h)。
前述方法适用于防治温室设施气传病害。在温室作物无病害发生时,定期喷洒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可以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效果,并且臭氧还原为氧气,提高了温室内的氧气浓度,利于作物的增产。
用于制备臭氧水的水是农业灌溉用水,可以是河川水或井水。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种防治气传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制备
(1)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制备所需的装置主要包括:工业用氧气瓶、臭氧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臭氧水制备桶。
(2)将臭氧发生器(产气量为20-40g/h,优选40g/h)的进气口连接工业氧气瓶用于提供氧气。
(3)将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流量为1-3m3/h)的进气口。
(4)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放置在臭氧水制备桶(容量为30-100L,优选50L)中。
(5)连接系统电源,开启臭氧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调节氧气流量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流量,在臭氧水制备桶中进行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制备,根据需要臭氧的浓度调节充气时间,一般为20-40min。
II.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雾化喷施
取制备好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装入农用喷雾器中,在温室作物的叶片、茎干、果实等的表面均匀喷洒,喷洒量一般为10-20L/亩,从而杀灭气传病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的利用微纳米气泡臭氧水防治气传病害的方法,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并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微纳米臭氧气泡,使其迅速溶解于水中,以制得的含有较高浓度臭氧的臭氧水,通过定期对作物进行喷洒,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防治温室蔬菜的病害发生及蔓延。
(二)臭氧具有杀菌谱广,杀灭率高,作用效率高,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残留,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可快速杀灭气传病原菌,而对农作物无害,且对环境无污染,副产物为氧气,利于作物的呼吸作用,起到增产的作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符合农作物绿色生产的标准。
(三)臭氧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可以产生微纳米级别的臭氧气泡,气泡小、溶氧率高,从而提高臭氧的溶解度;且这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稳定性高(半衰期为16-20小时),从而可以大幅提臭氧的杀菌效率。
(四)利用瓶装氧气为臭氧发生器供氧,提高了臭氧的产生速率和纯度,从而提高了臭氧水中臭氧的浓度,提高了土壤的消毒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日光温室番茄气传病害-叶霉病的防治
(1)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制备装置主要包括:工业用氧气瓶(40L)、臭氧发生器(产气量为40g/h)、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流量为2m3/h)、50L臭氧水制备桶。
(2)将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工业用氧气瓶用于提供氧气。
(3)将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
(4)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放置在臭氧水制备桶中,同种盛放50L井水。
(5)连接系统电源,开启臭氧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调节氧气流量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流量,对水进行臭氧充气,充气时间30min,水中的臭氧浓度可以达到15mg/L。
(6)取制备好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装入3WBF-16型农用喷雾器中,在温室内种植的番茄植株叶片、茎干、果实表面上均匀喷洒,亩喷洒量为15L。
(7)臭氧水喷洒完毕后,将温室密闭,保持2h。
(8)防治效果:70-90%的叶霉病病菌被杀灭。
实施例2日光温室黄瓜气传病害-白粉病的防治
(1)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制备装置主要包括:工业用氧气瓶(40L)、臭氧发生器(产气量为20g/h)、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流量为2m3/h)、50L臭氧水制备桶。
(2)将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工业用氧气瓶用于提供氧气。
(3)将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
(4)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放置在臭氧水制备桶中,同种盛放50L井水。
(5)连接系统电源,开启臭氧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调节氧气流量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流量,对水进行臭氧充气,充气时间40min,水中的臭氧浓度可以达到20mg/L。
(6)取制备好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装入3WBF-16型农用喷雾器中,在温室内种植的黄瓜植株叶片、茎干、果实表面上均匀喷洒,亩喷洒量为20L。
(7)臭氧水喷洒完毕后,将温室密闭,保持3h。
(8)防治效果:80-90%的白粉病病菌被杀灭。
实施例3日光温室黄瓜气传病害的预防
(1)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制备装置主要包括:工业用氧气瓶(40L)、臭氧发生器(产气量为20g/h)、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流量为2m3/h)、50L臭氧水制备桶。
(2)将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工业氧气瓶用于提供氧气。
(3)将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
(4)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放置在臭氧水制备桶中,同种盛放50L井水。
(5)连接系统电源,开启臭氧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调节氧气流量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流量,对水进行臭氧充气,充气时间20min,水中的臭氧浓度可以达到10mg/L。
(6)取制备好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装入3WBF-16型农用喷雾器,在温室内种植的黄瓜植株上均匀喷洒,亩喷洒量为8L。
(7)臭氧水喷洒完毕后,将温室密闭,保持2h。
(8)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可以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效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臭氧浓度为10-20mg/L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喷施于作物的地上部分,喷施量为5-20L/亩,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其中,所述微纳米气泡臭氧水是通过向水中通入微纳米臭氧气泡制得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臭氧浓度为1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臭氧气泡是由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流量为1-3m3/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臭氧气泡是由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流量为2m3/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量为15L/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在温室中栽培。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的地上部分为叶片、茎干或果实的表面。
CN2012101276912A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Pending CN1026406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76912A CN102640668A (zh)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76912A CN102640668A (zh)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668A true CN102640668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5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76912A Pending CN102640668A (zh)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066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6439A (zh) * 2013-10-27 2014-03-19 大连东芳果菜专业合作社 温室果菜臭氧熏蒸防治病害技术方法
CN105706856A (zh) * 2016-02-22 2016-06-29 苏州黄章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微气泡蔬果喷水器
WO2019008195A1 (es) * 2017-07-06 2019-01-10 Agrozono, S.L. Método para la desinfección de suelos u otros sustratos de cultivo agrícola
CN112203499A (zh) * 2018-05-30 2021-01-08 株式会社水改质 叶螨类的防治方法
CN112236039A (zh) * 2018-05-30 2021-01-15 株式会社水改质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CN112449956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纳米臭氧绿色防控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0211A (ja) * 2000-06-30 2002-01-23 Shinko Plant Kensetsu Kk 植物の病害防除方法及び装置
CN201388489Y (zh) * 2009-03-23 2010-01-27 中南大学 家用臭氧纳米气泡消毒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0211A (ja) * 2000-06-30 2002-01-23 Shinko Plant Kensetsu Kk 植物の病害防除方法及び装置
CN201388489Y (zh) * 2009-03-23 2010-01-27 中南大学 家用臭氧纳米气泡消毒机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明等: "臭氧在温室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no. 35, 31 December 2004 (2004-12-31), pages 119 - 124 *
初里冰等: "微米气泡强化臭氧氧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环境化学》, vol. 26, no. 5, 15 September 2007 (2007-09-15), pages 622 - 625 *
张磊等: "微气泡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河北工业科技》, vol. 28, no. 1, 15 January 2011 (2011-01-15), pages 59 - 63 *
王晓青等: "臭氧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中国植保导刊》, no. 4, 20 April 2011 (2011-04-20), pages 17 - 19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6439A (zh) * 2013-10-27 2014-03-19 大连东芳果菜专业合作社 温室果菜臭氧熏蒸防治病害技术方法
CN105706856A (zh) * 2016-02-22 2016-06-29 苏州黄章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微气泡蔬果喷水器
WO2019008195A1 (es) * 2017-07-06 2019-01-10 Agrozono, S.L. Método para la desinfección de suelos u otros sustratos de cultivo agrícola
US11633512B2 (en) 2017-07-06 2023-04-25 Agrozono, S.L. Method for disinfecting soils or other agricultural growing media
CN112203499A (zh) * 2018-05-30 2021-01-08 株式会社水改质 叶螨类的防治方法
CN112236039A (zh) * 2018-05-30 2021-01-15 株式会社水改质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EP3804520A4 (en) * 2018-05-30 2021-07-28 AQUASOLUTI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MEALDOW
CN112449956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纳米臭氧绿色防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0668A (zh) 一种防治温室气传病害的方法
CN102668952A (zh) 一种无土栽培基质的消毒方法
CN102668932A (zh) 一种土壤的消毒方法
CN105165776B (zh) 温室自走式自动喷雾机
CN103639085A (zh) 高压细水雾节水灌溉及农药、肥料和药物调节剂喷洒装置
CN203486954U (zh) 一种土壤消毒设备
CN104387179A (zh) 一种花卉抗菌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9549A (zh) 一种农业用喷药装置
CN106068849A (zh) 一种农业用农药化肥喷洒装置
CN203539735U (zh) 一种臭氧水喷雾装置
CN204579330U (zh) 一种基于电解水消毒的温室灌溉系统
CN204994369U (zh) 农业病害臭氧水雾化灌溉智能防治系统
CN205284467U (zh) 一种猕猴桃种植灌溉装置
CN109592040A (zh) 一种只加水不加农药的电动植保无人机
CN210008298U (zh) 一种温室分区喷灌杀菌一体化系统
WO2016075620A1 (en) Sanitizing method for greenhouses and for improving the sanitary and growth conditions of the plants cultivated therein,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207767047U (zh) 植物栽培雾耕系统及利用它的小型植物工厂
CN205408910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新型喷灌机
CN201415164Y (zh) 背负式喷雾机高效喷头
CN203523620U (zh) 一种无源智能无公害自动喷淋装置
CN203952037U (zh) 立体三角架式马铃薯幼苗气雾培养装置
CN207022731U (zh) 一种农用活性空气能灭菌机
CN103766340A (zh) 兰花叶面病虫害防治药液
CN108124662A (zh) 植物栽培雾耕系统及利用它的小型植物工厂
CN109819957A (zh) 一种只加水不加农药的高压电离风送式植保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