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491A -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491A
CN102640491A CN2010800542819A CN201080054281A CN102640491A CN 102640491 A CN102640491 A CN 102640491A CN 2010800542819 A CN2010800542819 A CN 2010800542819A CN 201080054281 A CN201080054281 A CN 201080054281A CN 102640491 A CN102640491 A CN 102640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bile data
stream
fram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42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0491B (zh
Inventor
郑晋熙
李学周
明世澔
权容植
池今难
李濬熙
朴赞燮
柳佳铉
金正振
秋教信
朴晟一
金钟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0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4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8Systems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television signal, e.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ignals, the signals occupying wholly or partially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e.g. by tim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03M13/356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UEP]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21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the interleaver involves a diagonal direction, e.g. by using an interleaving matrix with read-out in a diagonal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3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66Turbo codes concatenated with another code, e.g. an outer block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4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us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15Reed-Solom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72Serial concatena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component c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本方法包括:布置步骤,将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包括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流中的、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复用步骤,构成包括所述新移动数据和所述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流。这里,在所述布置步骤中,通过组合在所述传输流中的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来进行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编码。

Description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方法及处理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构成包括普通数据和移动数据的传输流并进行传输的数字广播发送机、接收所述传输流并进行处理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广播的普及,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都支持数字广播服务。尤其,最近,除一般家庭所具备的数字广播TV、机顶盒等装置之外,个人携带的便携式装置(例如,手机、导航仪、PDA、MP3播放器等)也具备支持数字广播服务的功能。
因此,进行了针对用于将数字广播服务提供给这种便携式装置的数字广播标准的讨论。
作为其中的一个,曾进行了关于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移动/手持式(ATSC-MH)标准的讨论。根据ATSC-MH标准,公开了用于将移动数据同时布置在用于传送现有的一般数字广播服务的数据(即,普通数据)的传输流内并进行传输的技术。
移动数据是在便携式装置中接收且被处理的数据,所以由于便携式装置的移动性,相比于普通数据,被处理为对错误更稳定的形式而包括在传输比特流内。
图1是示出包括移动数据和普通数据的传输流结构的一示例。
图1的a)示出移动数据和普通数据分别布置在分配给自身的包并被复用的结构的流。
图1的a)的流通过交织(interleaving)变换为如b)的流一样的结构。根据图1的b),MH(即,移动数据)可通过交织而被划分为A区域和B区域。A区域表示以具有一定大小以上的移动数据聚集到多个传输单位的部分为基准的一定范围以内的区域,B区域表示除A区域之外的区域。A区域和B区域的划分仅是一个示例,可根据情况而进行不同的划分。即,在图1的b)中,可将不包括普通数据的部分为止设置为A区域,将即便布置有少量的普通数据的、对应于传输单位的部分均设为B区域。
另外,存在B区域比A区域更容易受错误的影响的问题。即,数字广播数据可包括已知的数据(例如,训练序列),从而在接收器处被适当地解调及均衡,以修正错误。根据现有的ATSC-MH标准,B区域存在如下的忧虑,即,由于在B区域中没有布置已知数据,所以B区域容易受错误的影响。
此外,随着如图1所示地设置流的结构,移动数据的传送会受到限制。即,虽然支持移动广播服务的广播站和设备逐渐增多,但是通过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的流,无法利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部分,所以流的效率被降低。
由此,出现了对可有效地利用传输流的结构的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基于这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样地利用传输流中的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来使移动数据的传输效率多变并提高传输流的接收性能的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布置步骤,将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包括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流中的、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复用步骤,构成包括所述新移动数据和所述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流。这里,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可通过组合在所述传输流中的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来进行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编码。
而且,根据RF帧模式、块模式和时隙模式的设置状态,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可实现不同的组合。
另外,所述SCCC编码可以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这里,可根据SCCC外部代码模式的设置状态而不同地应用所述SCCC编码的比率。
而且,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可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数字广播发送机,包括:数据预处理单元,将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包括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流中的、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复用器,构成包括所述新移动数据和所述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流。这里,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可通过组合在所述传输流中的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来进行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编码。
另外,根据RF帧模式、块模式和时隙模式的设置状态,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可不同地组合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
而且,所述SCCC编码可以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可根据SCCC外部代码模式的设置状态而不同地应用所述SCCC编码的比率。
而且,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可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流,其中,通过以块单位组合布置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和布置于普通数据区域的新移动数据来进行SCCC编码而构成所述流;解调步骤,对所述流进行解调;均衡步骤,对于经解调的所述流进行均衡;解码步骤,从经均衡的所述流解码出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和所述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可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而且,所述SCCC编码可以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数字广播接收机,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流,其中,通过以块单位组合布置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和布置于普通数据区域的新移动数据来进行SCCC编码而构成所述流;解调单元,对所述流进行解调;均衡单元,对于经解调的所述流进行均衡;解码单元,从经均衡的所述流解码出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和所述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可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而且,所述SCCC编码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各种形态构成传输流并发送,从而接收器可接收各种类型的移动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ATSC-MH标准的传输流结构的一示例的图;
图2至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帧编码器的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
图6是图5的帧编码器中RS帧编码器的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块处理器的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流的块划分的一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信令编码器的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
图10至图13是示出网格编码器(trellis encoder)的结构的各种示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移动数据帧的结构的一示例的图;
图15至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流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2至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已知数据插入样式(pattern)的结构的图;
图29是示出根据第一模式将移动数据布置在普通数据区域中的样式的图;
图30是示出对图29的流进行交织的状态的图;
图31是示出根据第二模式将移动数据布置在普通数据区域中的样式的图;
图32是示出对图31的流进行交织的状态的图;
图33是示出根据第三模式将移动数据布置在普通数据区域中的样式的图;
图34是示出对图33的流进行交织的状态的图;
图35是示出根据第四模式将移动数据布置在普通数据区域中的样式的图;
图36是示出对图35的流进行交织的状态的图;
图37至图4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模式布置移动数据的样式的图;
图41至图43是示出将各种形态的时隙顺序地重复布置的状态的图;
图44至图4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块分配方法的图;
图48是用于说明定义RS帧的开始点的各种实施例的图;
图49是用于说明信令数据的插入位置的图;
图50是示出用于传递信令数据的数据场同步结构的一示例;
图51至图5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结构的图;
图54是交织后的流格式的一示例;
图55是用于说明预先发送(signalling)下一帧的信息的方式的一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数字广播发送机]
根据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广播发送机包括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和复用器200。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表示通过接收移动数据并对接收的移动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来变换到适合于传送的格式的结构。
复用器200构建包括从数据预处理单元100输出的移动数据的传输流。当普通数据也需要一起被传送时,复用器200对移动数据和普通数据进行复用,从而构建传输流。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以以将移动数据布置在全部流中的、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形式进行处理。
即,如图1所示地,根据ATSC-MH标准,全部包中的一部分包被构成为分配给普通数据的状态。具体地讲,例如,如图1所示,流可如图1所示地以时间单位被划分为多个时隙,一个时隙可由总共156个包形成。其中,38个包是分配给普通数据的部分,剩余118个包可以是分配给移动数据的部分。为了便于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上述118个包称作分配给移动数据的区域,即第一区域,将上述38个包称作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区域,即第二区域。此外,普通数据表示可被现有的TV接收并处理的各种类型的现有数据,移动数据表示可被移动设备接收并处理的类型的数据。移动数据可根据情况而由稳健数据(robust data)、turbo数据、附加数据等各种术语所表示。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将用于移动的数据布置在分配给用于移动的数据的包区域中,或者可将移动数据单独地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一部分或全部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布置在分配给用于移动的数据的包的移动数据称作现有移动数据,如上所述地,将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区域称作第一区域。另一方面,将布置在第二区域(即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移动数据仍称作移动数据。现有移动数据和移动数据可以是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
另外,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根据帧模式、模式等的设置状态,以各种形式布置移动数据。在后面的部分参照附图来说明移动数据的布置形式。
复用器200对从数据预处理单元100输出的流和普通数据进行复用,从而构成传输流。
图3示出图2的数字广播发送机中添加有控制单元310的形态的实施例。根据图3,数字广播发送机所具备的控制单元310通过判断帧模式的设置状态来控制数据预处理单元100的操作。
具体地讲,当判断出第一帧模式已被设置时,控制单元310控制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从而不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布置移动数据,而仅在第一区域中布置移动数据。即,数据预处理单元100输出仅包括现有移动数据的流。据此,通过复用器200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布置普通数据,从而构建传输流。
另外,当判断出第二帧模式已被设置时,控制单元310控制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从而将现有移动数据布置在分配给移动数据的包(即,第一区域)中的同时,将移动数据布置至分配给所述普通数据的包(即,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310可判断帧模式之外的独立地存在的模式,即,用于确定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中的、将要布置移动数据的包的数量的模式的设置状态。据此,控制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从而将移动数据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的、与模式的设置状态相应的数量的包中。
这里,可以以各种形式设置模式。具体的示例如下,可设置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为将移动数据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的一部分包中,所述第二模式为将移动数据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
这里,第一模式可以是,将移动数据仅布置在一部分包中的每一个包的仅一部分数据区域的模式。即,可被实现为在一部分包的全部数据区域中的一部分数据区域中布置移动数据,而在剩余数据区域中布置普通数据的模式。
此外,第一模式可被实现为在一部分包的全部数据区域中布置移动数据的模式。
此外,可综合考虑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数量、移动数据的大小、种类、传送时间、传送环境等来以各种形式设置模式。
如图1所示,以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为38个包为例,模式可被设置为以下模式中的一个:
1)在38个包的1/4数量的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一模式;
2)在38个包的1/2数量的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二模式;
3)在38个包的3/4数量的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三模式;
4)在38个包的全部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四模式。
另外,除移动数据之外,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以一同插入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已知数据表示数字广播发送机和数字广播接收机侧共同知道的序列。数字广播接收机接收数字广播发送机侧发送的已知数据,并确认与已知道的序列之间的差异,然后可掌握纠错程度等。已知数据可被表示为训练数据、训练序列、现有信号、附加标准信号等,在本说明书中统一使用为称作已知数据的术语。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在全部传输流中的各种部分中插入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从而提高接收性能。
即,根据图1的b)所示出的流结构,在A区域中MH(即,移动数据)为集结的形式,而在B区域中MH为以角的形状形成的形式。据此,也将A区域称作主体区域,将B区域称作头/尾区域。由于头/尾区域中不布置已知数据,所以存在相比主体区域的数据性能不好的现有问题。
据此,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将已知数据插入到适当的位置,使得头/尾区域中也能够布置已知数据。可以以预定大小以上的数据连续形成的长训练序列的形式布置已知数据,或者可以以不连续地分散的分散形式布置已知数据。
可根据实施例而不同地形成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插入形式,对此在后面的部分中参照附图进行具体说明。只是,在此之前,将具体说明数字广播发送机的详细构成的一示例。
[数字广播发送机的详细结构的一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详细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根据图4,除了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和复用器200之外,数字广播发送机还可包括普通处理单元320和激励器单元400。图4省略了对于图3的控制单元310的示出,但是应理解控制单元310仍可被包括在数字广播发送机中。另外,可根据需要删除图4所示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者可添加新的构成要素,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变更构成要素的布置顺序和数量。
根据图4,普通处理单元320接收普通数据并将普通数据转换为适合于构成传输流的形式。也就是说,由于本数字广播发送机构成包括普通数据和移动数据的传输流并传送传输流,因此用于接收普通数据的接收器也应该能够适当地接收和处理普通数据。因此,普通处理单元320执行普通数据(或可被称为主服务数据)的包时序和表现时钟参考(PCR:presentation clockreference)调整,使得普通数据适合于用于对普通数据解码的MPEG/ATSC标准的形式。在ATSC-MH的ANNEX B中公开了对此的具体内容,因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包括帧编码器110、块处理器120、组格式化器130、包格式化器140和信令编码器150。
帧编码器110执行里德所罗门(RS)帧编码。具体地讲,帧编码器110接收一个服务并构建(build)给定数量的RS帧。例如,当单个服务是由多个M/H队列(parade)构成的M/H信号群单元(ensemble unit)时,对于每个M/H队列,构建预定数量的RS帧。具体地讲,帧编码器110在对输入的移动数据进行随机化之后,执行RS-CRC编码,根据预设置的RS帧模式划分每个RS帧,并输出预定数量的RS帧。
图5是示出帧编码器110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根据图5,帧编码器110包括输入解复用器111、多个RS帧编码器112-1~112-M和输出复用器113。
当输入了预定服务单位(例如,M/H信号群)的移动数据时,输入解复用器111根据预设置的配置信息(即,帧模式)将移动数据解复用为多个信号群(例如,主要信号群和次要信号群),并输出到各个RS帧编码器112-1~112-M。各个RS帧编码器112-1~112-M对输入的信号群执行随机化、RS-CRC编码和划分等,并输出到输出复用器113。输出复用器113对从各个RS帧编码器112-1~112-M输出的帧部分进行复用,并输出主要RS帧部分和次要RS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RS帧模式的设置状态可仅输出主要RS帧部分。
图6是示出可实现为RS帧编码器112-1~112-M之一的RS帧编码器的一示例的框图。根据图6,帧编码器112包括:多个M/H随机化单元112-1a、112-1b,RS-CRC编码器112-2a、112-2b,RS帧划分器112-3a、112-3b。
如果从输入解复用器111输入了主要M/H信号群和次要M/H信号群,则各个M/H随机化单元112-1a和112-1b执行随机化,RS-CRC编码器112-2a和112-2b对随机化的数据进行RS-CRC编码。RS帧划分器112-3a、112-3b对将被块编码的数据进行适当地划分并输出到输出复用器113,使得布置在帧编码器110的后端的块处理器120对数据能够进行适当地块编码。输出复用器113在对帧部分进行适当的组合和复用之后,输出到块处理器120,使得块处理器120能够进行块编码。
块处理器120以块单位对从帧编码器110输出的流进行编码,即进行块编码。
图7是示出块处理器120的结构的一示例的框图。
根据图7,块处理器120包括第一转换器121、字节到比特转换器122、卷积编码器123、符号交织器124、符号到字节转换器125和第二转换器126。
第一转换器121按块单位转换从帧编码器110输出的RS帧。即,根据预设置的块模式对RS帧内的移动数据进行组合,并输出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Serially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块。
例如,当块模式是“00”时,单个的M/H块将成为单个的SCCC块。
图8是示出以块单位划分移动数据的M/H块的状态的图。参照图8,一个移动数据单位(例如,M/H组)可被划分为10个M/H块B1~B10。当块模式是“00”时,每个块B1~B10可直接被输出为SCCC块。另外,当块模式是“01”时,两个M/H块被组合成单个SCCC块并被输出。可不同地设置组合样式。例如,B1和B6被组合成一个从而形成SCB1,B2和B7,B3和B8,B4和B9以及B5和B10可分别被组合成一个从而形成SCB2、SCB3、SCB4和SCB5。可根据其它的块模式,以各种方式和数量组合块。
字节到比特转换器122将SCCC块从字节单位转换为比特单位。这是因为卷积编码器123以比特单位进行操作。据此,卷积编码器123对转换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
然后,符号交织器124执行符号交织。可以以与块交织相同的方式来实现符号交织。符号交织后的数据被符号到字节转换器125转换为字节单位,然后被第二转换器126再次转换为M/H块单位并输出。
组格式化器130接收在块处理器120处理的流,并以组单位对流进行格式化。更具体地讲,组格式化器130将从块处理器120输出的数据映射到流中的适当的位置,并添加已知数据、信令数据和初始化数据等。另外,组格式化器130还执行添加用于普通数据、MPEG-2头、非对称RS奇偶校验的占位符(placeholder byte)和符合组格式的哑字节(dummy byte)的功能。
信令数据指的是传输流的处理所需的各种信息。信令数据可被信令编码器150适当地处理,并可被提供给组格式化器130。
为了传送移动数据,可使用传输参数信道(TPC:Transmission ParameterChannle)、快速信息信道(FIC:Fst information Channel)。TPC用于提供诸如各种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模式信息和M/H帧信息等的各种参数,FIC用于接收器快速地获得服务,包括物理层和上层之间的跨层信息。当这样的TPC信息和FIC信息被提供给信令编码器150时,信令编码器150适当地处理提供的信息,并作为信令数据而提供。
图9是示出信令编码器150的配置的一示例的框图。
根据图9,信令编码器150包括:用于TPC的RS编码器151、复用器152、用于FIC的RS编码器153、块交织器154、信令随机化单元155和PCCC编码器156。用于TPC的RS编码器151对输入的TPC数据进行RS编码从而形成TPC码字。用于FIC的RS编码器153和块交织器154对输入的用于FIC的数据进行RS编码和块交织从而形成FIC码字。复用器152在TPC码字之后布置FIC码字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序列。形成的序列被信令随机化单元155随机化之后,被PCCC编码器156进行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Parallel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编码,并作为信令数据输出到组格式化器130。
另外,如上所述,已知数据表示与数字广播接收机之间公知的序列。组格式化器130根据从单独提供的构成要素(诸如,控制单元310)提供的控制信号等将已知数据插入到适当的位置,使得已知数据被激励器单元400交织后,被放置在流中的适当的位置。例如,已知数据可被插入适当的位置,从而还能够被放置在图1的b)的流结构中的B区域中。另外,组格式化器130可考虑交织规则私自确定已知数据插入位置。
另外,初始化数据指的是使设置在激励器单元400中的网格编码器450在合适的时间点对内部存储器进行初始化的数据。对此,在对激励器单元400的说明部分中进行具体说明。
组格式化器130可包括如上所述地插入各种区域和信号从而将流构建为组格式的组格式化构建单元(未示出),以及对构建为组格式的流进行去交织的数据去交织器等。
数据去交织器对于流以与位于后端的交织器430相反的顺序重排数据。可将在数据去交织器去交织后的流提供给包格式化器140。
包格式化器140可去除在组格式化器130中给流分配的各种占位符,并可添加具有作为用于移动的数据的包标识符(PID)的MPEG头。据此,包格式化器140以每组预定数量的包单位输出流。例如,可输出118个TS包。
如上所述,以各种方式实现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从而以适当的形式构成移动数据。尤其,当提供多个移动服务时,包括在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可被实现为多个。
复用器200对普通处理单元320处理的普通流和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处理的用于移动的流进行复用,从而构建传输流。从复用器200输出的传输流是包括普通数据和移动数据的形式,并且还可以是为了提高接收性能而包括已知数据的形式。
激励器单元400对复用器200构建的传输流执行编码、交织、网格编码和调制等处理,并输出。根据情况,激励器单元400可被称为数据后处理单元。
根据图4,激励器单元400包括随机化单元410、RS编码器420、交织器430、奇偶校验替换单元440、网格编码单元450、RS再编码器460、同步复用器470、导频插入单元480、8-VSB调制单元490、RF上变换器495。
随机化单元410对从复用器200输出的传输流进行随机化。随机化单元410可执行与符合ATSC标准的随机化单元基本相同的功能。
随机化单元410可将移动数据的MPEG头和全部普通数据与具有最大16比特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执行XOR运算,而对移动数据的净荷字节可不执行XOR运算。只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PRBS发生器也可继续执行移位寄存器的移位。也就是说,旁通移动数据的净荷数据。
RS编码器420对随机化的流执行RS编码。
更具体地讲,当与普通数据对应的部分被输入时,RS编码器420以与现有的ATSC系统相同的方式执行对称RS编码。也就是说,将20字节的奇偶校验添加到187字节的每个包的末尾。相反,当与移动数据对应的部分被输入时,RS编码器420执行非对称RS编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非对称RS编码获得的20字节的RS FEC数据被布置在每个移动数据的包内的预定奇偶校验字节位置。据此,具有与现有ATSC标准的接收器的兼容性。当MPEG PID和RS奇偶校验两者均用于移动数据时,将RS编码器420旁通。
交织器430对RS编码器420编码的流进行交织。可以以与现有ATSC系统相同的方式实现交织。也就是说,交织器430可按如下的方式被实现,即,使用开关顺序地选择由不同数量的移位寄存器组成的多个路径,并执行数据的写和读,从而实现与该路径中的移位寄存器的数量一样多的交织。
奇偶校验替换单元440是用于校正由于后端的网格编码器450执行存储器初始化而变化的奇偶校验的部分。当MPEG PID和RS奇偶校验两者也均用于移动数据时,旁通奇偶校验替换单元440。
也就是说,网格编码器单元450接收交织的流并执行网格编码。网格编码单元450通常利用12个网格编码器。据此,可使用用于将流划分为12个独立的流并输出到各个网格编码器的解复用器和用于将在各个网格编码器中网格编码后的流组合为单个流的复用器。
每个网格编码器以使用多个内部存储器来对新输入的值和在内部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值执行逻辑运算并输出的方式执行网格编码。
另外,如上所述,传输流可包括已知数据。已知数据指的是数字广播发送机和数字广播接收机共同知道的已知的序列(known sequence),数字广播接收机可检查接收的已知数据的状态并确定纠错的程度。如此,应当以数字广播接收机侧已知的状态传送已知数据。然而,由于无法知道网格编码器中设置的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值,因此存储器在已知数据被输入之前需要被初始化为任意值。据此,网格编码器450在进行已知数据的网格编码之前对存储器进行初始化。存储器初始化可又被称为“网格重置”。
图10是示出网格编码单元450中设置的多个网格编码器之一的结构的一示例的图。
根据图10,网格编码器包括第一复用器451和第二复用器452、第一加法器453和第二加法器454、第一存储器455、第二存储器456、第三存储器457和映射器458。
第一复用器451接收流的数据N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55中的值I,并根据控制信号N/I输出一个值,即,N或I。具体地讲,当与初始化数据区间对应的值被输入时,施加用于选择I的控制信号,从而第一复用器451输出I。在其它区间输出N。类似地,第二复用器452也在与初始化数据区间对应的值被输入时输出I。
因此,对于第一复用器451,当不是初始化数据区间时,将交织的值保持原样地输出到后端,输出的值与预先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55中的值一起被输入到第一加法器453。第一加法器453对输入值执行逻辑运算(诸如,异或逻辑运算)并输出为Z2。在这种状态下,当是初始化数据区间时,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55中的值保持原样地被第一复用器451选择和输出。因此,由于两个相同的值被输入到第一加法器453,所以其逻辑运算的值是恒定值。也就是说,当执行异或逻辑运算时,输出0。由于第一加法器453的输出值被保持原样地输入到第一存储器455,所以第一存储器455被初始化为值0。
对于第二复用器452,当是初始化数据区间时,存储在第三存储器457中的值保持原样地被第二复用器452选择和输出。输出值与存储在第三存储器457中的值被一起输入到第二加法器454。第二加法器454对输入的两个相同的值执行逻辑运算并输出到第二存储器456。如上所述,由于输入到第二加法器454的值是相同的,因此对于相同值的逻辑运算值(例如,当异或逻辑运算时为0)被输入到第二存储器456。据此,第二存储器456被初始化。另一方面,存储在第二存储器456中的值被移位并存储在第三存储器457中。因此,当输入了下一初始化数据时,第二存储器456的当前值(即,值0)被保持原样地输入到第三存储器457,从而第三存储器457也被初始化。
映射器458接收第一加法器453输出的值、第二复用器452输出的值和第二存储器456输出的值,映射为相应的符号值R并输出。例如,当Z0、Z1和Z2分别被输出为0、1和0时,映射器458输出-3符号。
另外,由于RS编码器420位于网格编码单元450之前,因此输入到网格编码单元450的值是已添加了奇偶校验的状态。因此,随着在网格编码单元450中执行初始化从而使数据的某些值被改变,奇偶校验也应被改变。
RS再编码器460使用从网格编码单元450输出的X1’和X2’改变初始化数据区间的值,从而产生新的奇偶校验。RS再编码器460可被称为非对称RS编码器。
另外,虽然在图10示出将存储器初始化为值0的实施例,但是存储器值可被初始化为除0之外的其它值。
图11是示出网格编码器另一实施例的图。
根据图11,可包括第一复用器451、第二复用器452、第一加法器到第四加法器453、454、459-1、459-2和第一存储器至第三存储器455、456、457。图11省略了映射器458的示出。
据此,第一复用器451可输出流输入值X2和第三加法器459-1的值中的一个。第三加法器459-1接收I_X2和第一存储器455的存储值。I_X2指的是从外部源输入的存储器重置值。例如,当期望将第一存储器455初始化为1时,I_X2被输入为1。当第一存储器455存储值为0时,第三加法器459-1的输出值成为1,从而第一复用器451输出1。据此,第一加法器453对作为第一复用器451的输出值的1和第一存储器455的存储值0再次执行异或逻辑运算,并将作为其结果值的1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55中。其结果是,第一存储器455被初始化为1。
第二复用器452也在初始化数据区间选择第四加法器459-2的输出值并输出。第四加法器459-2也输出从外部输入的存储器重置值I_X1与第三存储器457的值的异或逻辑运算值。以第二存储器456和第三存储器457分别存储值1和0,且分别将第二存储器456和第三存储器457初始化为1和1为例进行说明时,首先,第二复用器452输出存储在第三存储器457中的值0和作为I_X1值的1的异或逻辑运算的结果值1。输出的1在第二加法器454中与存储在第三存储器457中的值0被进行异或逻辑运算,作为其结果值的1被输入到第二存储器456。另外,原先存储在第二存储器456中的值1被移位到第三存储器457,从而第三存储器457也成为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二I_X1也被输入为1,则与作为第三存储器457的值的1进行异或逻辑运算的结果值0从第二复用器452输出。第二复用器452输出的0和存储在第三存储器457中的值1被第二加法器454执行异或逻辑运算,从而作为其结果值的1被输入到第二存储器456,存储在第二存储器456中的值1被移位并存储到第三存储器457中。其结果是,第二存储器456和第三存储器457两者均可被初始化为1。
图12和图13示出网格编码器各种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12,网格编码器可被实现为在图11的结构中添加了第三复用器459-3和第四复用器459-4的形式。第三复用器459-3和第四复用器459-4可分别根据控制信号N/I输出第一加法器453和第二加法器454的输出值或值I_X2和I_X1。据此,可将第一存储器到第三存储器455、456和457初始化为期望的值。
图13示出以更简化的结构实现网格编码器的情况。参照图13,网格编码器可包括第一加法器453和第二加法器454、第一存储器到第三存储器455、456、457、第三复用器459-3和第四复用器459-4。据此,可根据分别输入到第三复用器459-3和第四复用器459-4的值I_X1和I_X2来初始化第一存储器到第三存储器455、456、457。也就是说,参照图13,将值I_X2和I_X1保持原样地输入到第一存储器455和第二存储器456,从而成为第一存储器455和第二存储器456值。
将省略对于图12和图13的网格编码器的操作的更详细的说明。
返回到图4的说明,同步复用器470将场同步和段同步添加到由网格编码单元450网格编码后的流。
另外,如上所述,当数据预处理单元100还将用于移动的数据布置在现有的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并使用时,需要向数字广播接收机侧通知存在新移动数据的事实。可以以各种方式通知新移动数据的存在的事实,其中之一是使用场同步的方法。对此,将在后面描述的部分中进行说明。
导频插入单元480将导频插入到同步复用器470处理过的传输流,8-VSB调制单元490以8-VSB调制方式执行调制。RF上变换器495将调制的流转换为用于传输的上RF频带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转换后的信号。
如上所述,传输流可以以包括普通数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状态被发送到接收器侧。
图14是用于说明传输流的用于移动的数据帧(即,M/H帧)的单位结构的图。根据图14的a),一个M/H帧以时间单位具有总共968ms的长度,并如图14的b)所示地可被划分为5个子帧。一个子帧可具有193.6ms的时间单位。另外,如图14的c)所示,每个子帧可被划分为16个时隙。每个时隙可具有12.1ms的时间单位,并包括总共156个传输流包。如上所述,这些包中的38个包被分配给普通数据,因此移动数据则分配了118个包。也就是说,一个M/H组由118个包构成。
在这种状态下,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也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布置到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从而能够提高移动数据的传输效率的同时,还改善接收性能。
[改变的传输流结构的各种实施例]
图15至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传输流结构的示图。
图15示出最简单的变化结构,示出移动数据被布置在以往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即,第二区域)的状态下执行交织的流结构。在图15的流中,已知数据与移动数据一起被布置在第二区域中。
据此,在现有的ATSC-MH中没有用于移动数据的部分,即,38个包也可用于移动数据。此外,由于第二区域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即,第一区域)区分而独立地被使用,因此,可附加地提供一个以上的服务。当新移动数据被用作与现有移动数据相同的服务时,则可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另外,当如图15所示地传送新移动数据与已知数据时,可使用信令数据或场同步向接收器侧通知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存在事实、位置等。
可由数据预处理单元100来实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布置。具体地讲,数据预处理单元100的组格式化器130还可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布置在第38包部分中。
另外,可从图15看出,已知数据集结的主体区域中,布置有6个长训练序列形式的已知数据。另外可知,为了信令数据的错误稳定性,信令数据被放置在第一长训练序列和第二长训练序列之间。相对于此,已知数据可以以除了长训练序列之外的分散的样式被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中
另外,图15中,标号1510指示的画影线(hatching)区域表示MPEG头部、标号1520指示的画影线区域表示RS奇偶校验区域、标号1530指示的画影线区域表示哑区域、标号1540指示的画影线区域表示信令数据、标号1550指示的画影线区域表示初始化数据。参照图15可看出,初始化数据布置在已知数据之前。另外,标号1400表示第N-1时隙M/H数据、标号1500表示第N时隙M/H数据、标号1600表示第N+1时隙M/H数据。
图16示出使用已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即,第二区域)和已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第一区域的一部分来发送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传输流的结构。
参照图16,在区域A(即,现有移动数据集结的主体区域)中,排列有6个长训练序列形式的已知数据。同时,在区域B中,已知数据也以长训练序列形式被排列。为了使已知数据以长训练序列形式排列在区域B中,已知数据不仅被包括在38个包区域中,还被包括在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118个包中的一部分中。在不包括已知数据的38个包中的剩余区域中布置新移动数据。据此,可提高对于区域B的纠错性能。
另一方面,随着将已知数据新添加到用于现有的移动数据的区域的一部分中,为了与现有的移动数据接收器的兼容性,可执行如下的处理,诸如,将关于新已知数据位置的信息添加到现有的信令数据,或者以不能被现有的移动数据接收器识别的格式(例如,空包形式)来构建插入新已知数据的现有移动包的头。据此,由于现有技术的移动数据接收器不识别新添加的已知数据,从而不会进行误操作。
图17示出MPEG头、RS奇偶校验、哑元的至少一部分和现有M/H数据的位置处也布置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的流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位置布置多个新移动数据。
也就是说,与图15比较,图17示出在MPEG头、RS奇偶校验和一部分哑元中形成了新移动数据和新已知数据。插入到这些部分的移动数据、插入到普通数据包的移动数据可以是不同数据,也可以是相同数据。
另外,除了这些部分之外,新移动数据还可布置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中。
当如图17所示地构成流时,与图15和图16的流相比,可更提高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传输效率。尤其可以提供多个移动数据服务。
当如图17所述地构成流时,可使用现有的信令数据或场同步将新信令数据包括到新移动数据区域,来通知是否包含新移动数据。
图18示出除了第二区域之外,新移动数据和新已知数据还被布置在区域B,即,与次要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的流的结构。
如图18所示,全部流被划分为主要服务区域和次要服务区域,主要服务区域可被称为主体区域,次要服务区域可被称为头/尾区域。如上所述,由于头/尾区域不包括已知数据且混合存在不同时隙的数据,所以与主体区域相比,头/尾区域性能差,因此,可以将已知数据与新移动数据一起布置在该区域中使用。在此,已知数据可以与主体区域相同地以长训练序列形式布置,但是不限于此,可以以分散形式布置或以长训练序列和分散型序列形式布置。
另一方面,随着现有的移动数据部分被用作新移动数据区域,可以通过以接收器不能识别的格式来构造现有移动数据区域中的包括新移动数据或新已知数据的部分的包的头,来保持与现有技术ATSC-MH标准的接收器的兼容性。
或者,可通过现有信令数据或新信令数据通知这种事实。
图19示出了如下的传输流的一示例,该传输流用于使用所有的以下项来传送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所述项包括:现有的普通数据区域、MPEG头、RS奇偶校验区域、现有移动数据的哑元的至少一部分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图17示出了使用前述区域传送与布置于普通数据区域中的新移动数据不同的另一新移动数据的情况,但是图19与图17的区别在于,图19示出的是使用普通数据区域和所有的前述区域传送相同的新移动数据的情况。
图20示出了使用所有的以下项来传送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情况中的传输流的结构示例,所述项包括:全部的区域B、普通数据区域、MPEG头、RS奇偶校验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的哑元中的至少一部分。
与上述的情况类似,为了与现有接收器的兼容性,可优选为使现有接收器无法识别包括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部分。
图21是示出下述情况中的传输流的结构的流结构,其中,用于现有移动数据的区域的哑元(dummy)被替换为奇偶校验或者用于新移动数据的区域,利用替换的哑元及普通数据区域来布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根据图21,示出了N-1个时隙的哑元、N个时隙的哑元等。
如上所述,图15至图21示出交织后的流结构。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布置到适当的位置,从而在交织后具有图15至图21一样的结构。
具体地讲,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在图1的a)所示一样的流结构上,将移动数据以预定样式布置在普通数据区域(即,38个包)内。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数据可布置到包的全部净荷中,也可布置到包内的一部分区域。另外,不仅是普通数据区域,移动数据可被布置于排列在与现有移动区域中的交织后的头或尾对应的位置的区域。
另外,已知数据可被布置到各个移动数据包内或普通数据包内。在这种情况下,图1的a)中可沿纵向方向布置连续或预定间隔的已知数据,使得已知数据在交织后成为沿横向的长训练序列或类似长训练序列。
另外,如上所述,除长训练序列之外,已知数据可以以分散型布置。以下,说明已知数据的布置形式的各种示例。
[已知数据的布置]
如上所述,已知数据在通过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内的组格式化器130布置在适当的位置之后,通过激励单元400内的交织器430与流一同被交织。图22至图28是用于说明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已知数据排列方法的图。
图22示出,现有的长训练序列和分散型已知数据一起排列在主体部分的同时,现有数据附加地排列在头/尾区域内的角部分的状态。如此,在随着维持现有的已知数据的同时,新添加已知数据,可提高接收器的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均衡性能。
如图22的已知数据的排列由如上所述的组格式化器130执行。组格式化器130可考虑交织器430的交织规则来决定已知数据的插入位置。交织规则可根据不同实施例而不同,如果知道交织规则,则组格式化器130可适当地确定已知数据位置。作为一示例,如果每4个包以预定大小将已知数据插入到净荷的一部分或者单独设置的字段,则可获得通过交织分散为一定的样式的已知数据。
图23是示出另一已知数据插入方法示例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23可以知道,角区域中没有布置分散型已知数据,而仅在主体区域中与长训练序列一起布置了分散型数据的状态。
然后,图24是示出与图23相比减少长训练序列的长度的同时,布置与减少的数量一样多的分散型已知数据的状态的流的构成。据此,均一地维持数据效率的同时,可提高多普勒跟踪(Doppler tracking)性能。
图25是示出另一已知数据插入方法的示例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25可以知道,仅维持主体区域内的共6个长训练序列中的第一序列,剩余的长训练序列被分散型已知数据代替的状态。据此,通过主体区域开始的第一长训练序列来维持初始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的同时,可提高多普勒跟踪性能。
图26是示出另一已知数据插入方法的示例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26可以知道,共6个长训练序列中的第二序列被分散型已知数据替换的状态。
图27示出在如图26的流的构成中,将替换为分散型的已知数据和信令数据交替布置的形式。
图28示出除头部区域之外,在尾部区域中也添加了分散型已知数据的状态的流的构成。
如上,已知数据可以以各种形式布置。
另外,当将移动数据新分配给已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时,所述分配样式可以以各种方式变更。以下,说明包括根据模式以各种方式布置的移动数据的传输流的构成。
[移动数据的布置]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确认帧模式的设置状态。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帧模式。作为一示例,可设置第一帧模式和第二帧模式等,且可考虑数字广播发送商的意图、收发环境等来任意地设置这种帧模式,其中,第一帧模式为将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直接用于普通数据,仅将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包用于移动数据;第二帧模式为将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至少一部分也用于移动数据。
当判断为将普通数据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的第一帧模式被设置的状态时,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以与现有的ATSC-MH一样的方式仅在分配给移动数据的包中布置移动数据。
相反,当判断为第二帧模式被设置的状态时,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再次判断模式的设置状态。模式定义了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即,第二区域)中以何种样式将移动数据布置在多少个包,可根据实施例而设置多种模式。
具体地讲,模式可被设置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其中,第一模式为仅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的一部分中布置移动数据,以及第二模式为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中布置移动数据。此时,可将第一模式再次不同地设置为将一部分包的数据区域(即,全部的净荷区域)用于移动数据的模式或者仅将全部的净荷区域中的一部分用于移动数据的模式。
作为另一示例,在相当于分配给普通数据的第二区域的包为38个包时,模式可被设置为以下模式中的一个:
1)在38个包的1/4个的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一模式;
2)在38个包的1/2个的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二模式;
3)在38个包的3/4个的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三模式;
4)在38个包的全部包中布置所述移动数据的第四模式。
图29是示出在利用第二区域和头/尾区域传送新移动数据的实施例的前提下,组格式化器130根据第一模式布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状态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29可以知道,在第二区域中以预定样式布置新移动数据2950和已知数据2960,且在与第二区域之外的头/尾区域相应的部分2950中也布置了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
另外,可以知道,MPEG头2910、已知数据2920、信令数据2930、现有移动数据2940、哑元(dummy)2970等在流上以垂直方向排列。在如此排列的状态下,普通数据填补到第二区域内的空的空间,然后编码和交织被实现时,生成如图30的结构的流。
图30是示出在模式1中交织后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30,示出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区域的一部分中布置了新移动数据3010和已知数据3030的状态。尤其,已知数据在第二区域中不连续地排列,从而形成与主体区域的长训练序列相似的相似长训练序列。
图29中,布置在与头/尾区域相应的部分的移动数据2950对应于图30中的布置于头/尾区域的移动数据3020,与该移动数据2950一起被布置的已知数据2955在图30中与第二区域内的已知数据一起构成类似长训练序列形式的已知数据3030。
图31示出在利用第二区域和头/尾区域来传送新移动数据的的实施例下,组格式化器130根据第二模式布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状态的流的构成。
相比于图29,图31示出包括在第二区域中的移动数据的比率提高的状态。可以看出,与图29相比,图31是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所占部分更加增多的状态。
图32示出图31的流被交织的状态。根据图32,可以看出,第二区域内的已知数据相比于图30的第二区域内的已知数据,更加紧密地形成相似长训练序列。
图33示出在利用第二区域和头/尾区域来传送新移动数据的实施例下,组格式化器130根据第三模式布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状态的流的构成。此外,图34示出图33的流被交织的状态。
相比于模式1和模式2,图33和图34除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布置密度变高之外,没有特殊之处,因此将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图35示出在能够利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全部包,以及与头/尾区域相应的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包区域的实施例下,根据利用全部的普通数据区域的第四模式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35,在第二区域及其周围区域中已知数据沿垂直方向排列,其余部分被新移动数据填补。
图36示出图35的流被交织的状态。根据图36,示出了头/尾区域和全部的普通数据区域被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填补,尤其,已知数据以长训练序列的形式排列的状态。
另外,在这些区域中,现有数据实现为以多个样式周期反复地逐渐被插入,从而在交织后成为分散型已知数据。
图37是用于说明在各种模式下将新移动数据插入到第二区域(即,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例如,38个包))的方法的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新移动数据称作ATSC移动1.1数据(或1.1版本数据),将现有移动数据称作ATSC移动1.0数据(或版本1.0数据)。
首先,a)当第一模式时,在最初和最后的包中分别布置一个1.1版本数据的状态下,而对于其之间的包,可以以反复地布置1个1.1包和3个普通数据包的形式进行插入。据此,总共11个包可被用于1.1版本数据,即,新移动数据的传送。
然后,b)当第二模式时,相同地,在最初和最后的包中的每一个中布置1.1版本数据,而对于其之间的包,以反复地布置1个1.1包和1个普通数据包的形式进行插入。据此,总共20个包可被用于1.1版本数据,即,新移动数据的传送。
然后,c)当第三模式时,相同地,在最初和最后的包中的每一个中布置1.1版本数据,而对于其之间的包,以反复地布置3个1.1包和1个普通数据包的形式进行插入。
然后,d)当第4模式时,与第二区域对应的全部包可被用于1.1版本数据的传送。
在上述的模式划分中,记载了第二区域的全部包中的1/4、2/4、3/4、4/4用于移动数据传送的情况,可分别相应于第一模式至第四模式,但是作为总包的数量的38不是4的倍数,因此如图37所示,可将一部分的包固定为用于传送新移动数据或普通数据包的用途,并将剩余包按上述比率进行划分,从而区分模式。即,根据图37的a)、b)、c),对于除38个包中的预设置数量的包(即,2个包)之外的36个包,可以以1/4、2/4、3/4的比率包括1.1数据。
图38是用于说明另一模式下的移动数据布置样式的图。
根据图38,第二区域内的全部包(即,38个包)中,在流上的位置为基准在处于中心的中心包处布置2个1.1版本数据,对于剩余的包,根据各模式下给定的比率布置1.1版本数据和普通数据。
即,a)示出了在第一模式中,按如下的形式布置移动数据的状态,即,对于除了中心的2个包之外的剩余包,在上侧,3个普通数据包和1个1.1版本数据包被重复,并且在下侧,1个1.1版本数据包和3个普通数据包被重复。
b)示出了在第二模式中,按如下的形式布置移动数据的状态,即,在除了中心的2个包之外的剩余包,在上侧,2个普通数据包和2个1.1版本数据包被重复,且在下侧,2个1.1版本数据包和2个普通数据包被重复。
然后,c)示出了在第三模式中,按如下的形式布置移动数据的状态,即,除了中心的2个包之外的剩余包,在上侧,1个普通数据包和3个1.1版本数据包被重复,并且在下侧,3个1.1版本数据包和1个普通数据包被重复。
d)在第四模式中,示出用1.1版本数据布置全部包的状态,其与图37的第四模式形式相同。
下面,图39中示出以流上的位置为基准,从中心包向上下侧包方向顺序布置1.1版本数据的实施例。
即,在图39的a)示出了第一模式中,第二区域的全部包从中心朝上下侧方向顺序布置了11个包的状态。
然后,在图39的b)示出了第二模式中,从中心朝上下侧方向顺序放置了总共20个包的状态;在图39的c)示出了第三模式中,从中心朝上下侧方向顺序布置了总共30个包的状态。图39的d)示出了第四模式中,整个包被1.1版本数据填充的状态。
然后,与图39相反,图40示出了根据从上下侧包至中心的方向顺序的填充移动数据的实施例的流结构。
即,图40的a)示出了在第一模式中,从上侧包朝向下方布置4个1.1版本数据包,并从下侧包朝上方向布置4个1.1版本数据包。
图40的b)示出了在第二模式中,从上侧包朝下方向布置8个1.1版本数据包,并从下侧包朝上方向布置8个1.1版本数据包。
图40的c)示出了在第三模式中,从上侧包朝下方向布置12个1.1版本数据包,并从下侧包朝上方向布置12个1.1版本数据包。
在剩余的包中填充普通数据。在第四模式中的包的样式与图37、图38和图39的第四模式相同,因此在图40中省略示出。
另外,虽然在图37到图40中未示出已知数据的插入,但是已知数据可被插入到与移动数据相同的包的一部分区域,或者可被插入到单独的包的一部分区域或整个净荷区域中。由于上面已经描述了已知数据的插入方法,故在图37到图40中省略示出。
如上所述,可以以各种形式将移动数据填充到每个时隙的普通数据区域。因此,可根据帧模式和模式的设置状态而改变时隙的形状。
当如上所述的设置四种模式的状态时,则可将以第一模式到第四模式布置了移动数据的时隙称为第一类型时隙到第四类型时隙。
数字广播发送机可对每个时隙构成相同类型的时隙,与此相反,可将流构成为以一定数量的时隙为单位重复不同类型的时隙。
也就是说,如图41所示,数据预处理器100可将移动数据布置为使1个第一类型时隙和3个第0类型时隙被反复布置。第0类型时隙可表示将普通数据原样地分配给已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时隙。
可使用现有的信令数据(例如,TPC或FIC的特定部分)来定义这样的时隙类型。
另外,如上所述,在帧模式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模式可被设置为如同第一模式到第四模式的多个模式中的一个。与各模式对应的时隙可被称为1-1、1-2、1-3、1-4类型时隙。
也就是说,1-1类型时隙表示38个包以第一模式被分配的时隙,1-2类型时隙表示38个时隙以第二模式被分配的时隙,1-3类型时隙表示38个包以第三模式被分配的时隙,1-4类型时隙表示38个包以第四模式被分配的时隙。
图42示出上述各种类型的时隙被反复布置的流的示例。
根据图42的示例1,示出了第0类型时隙和1-1、1-2、1-3、1-4类型时隙被顺序反复的形态的流。
根据图42的示例2,示出了1-4类型时隙和第0类型时隙被交替反复的形式的流。如上所述,由于第四模式是使用移动数据填充整个数据区域的模式,故示例2表示用于移动数据的时隙和用于普通数据的时隙在整个普通数据区域中交替的情况。
此外,如示例3、4和5,能够以各种方式反复布置各种类型的时隙。特别是如示例6,可存在所有时隙被统一为单个类型时隙,从而构成流的情况。
图43是示出根据图42的示例2的流的构成的示图。根据图43可知,在第0类型时隙中,普通数据区域用于普通数据,但是在第1类型时隙中,整个普通数据区域用于移动数据的同时,已知数据也以长训练序列的形式布置。如此,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时隙的形态。
图44到图47是用于说明模式1到模式4的块分配方法的流的结构。如上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被划分为多个块。
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根据预设置的块模式执行基于一个块或基于多个块组单位的块编码。
图44示出基于第一模式的块划分。根据图44,主体区域被划分为B3~B8,头/尾区域被划分为BN1~BN4。
图45和图46分别示出基于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的块划分。与图44相同,主体区域和头/尾区域分别被划分为多个块。
另外,图47示出在以移动数据完全填充了头/尾区域的第四模式下的块划分。由于移动数据完全填充了普通数据区域,故不需要主体区域的MPEG头和普通数据的奇偶校验部分,因此在图47中将这些部分定义为BN5。如此,与图44到图46相比,在图47中头/尾区域被划分为块BN1~BN5。
如上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100的块处理器120将RS帧变换为块单位并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块处理器120包括第一转换器121,且第一转换器121根据预定设置的块模式组合RS帧内的移动数据,从而输出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块。
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块模式。
作为一个示例,当块模式被设置为0时,每个块(即,BN1、BN2、BN3、BN4、BN5)等原样地被输出为单个SCCC块并作为SCCC编码的单位。
相反,当块模式被设置为1时,通过组合块来构成SCCC块。更具体地,BN1+BN3=SCBN1,BN2+BN4=SCBN2,并且BN5可单独地成为SCBN3。
另外,除了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移动数据之外,可通过根据块模式将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已知移动数据组合为单个块或多个块,以进行块编码。其与现有技术的ATSC-MH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关于块模式的信息可通过记载在现有的信令数据中或包括在新信令数据中设置的区域中,来通知给数字广播接收机。接收器侧可确认关于块模式的信息,适当地进行解码,从而恢复原始流。
另外,如上所述,可通过组合将被块编码的数据来构成RS帧。也就是说,数据预处理单元100的帧编码器110适当地组合各个帧部(portion)来产生RS帧,从而使块处理器120能够进行适当的块编码。
具体地讲,通过将SCBN1和SCBN2进行组合来构成RS帧0,并通过将SCBN3和SCBN4进行组合来构成RS帧1。
或者,可通过将SCBN1、SCBN2、SCBN3和SCBN4进行组合来构成RS帧0,并可将SCBN5原样地构成为RS帧1。
或者,可通过将SCBN1+SCBN2+SCBN3+SCBN4+SCBN5进行组合来构成单个RS帧。
此外,可通过将与现有移动数据相应的块和新添加的块(SCBN1~SCBN5)进行结合来构成RS帧。
图48是用于说明定义RS帧的开始点的各种方法的图。根据图48,传输流被划分为多个块。在现有技术的ATSC-MH中,在块BN2和BN3之间区分RS帧。然而,由于在本发明中,随着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插入到普通数据区域,可不同地定义RS帧的开始点。
作为一示例,可以以BN1与B8之间的边界为基准开始RS帧,或可以与当前的基准点相似,以BN2与BN3之间的边界为基准开始RS帧,或可以B8与BN1之间的边界为基准开始RS帧。RS帧的开始点可以与块编码的组合状况相符合地具有不同的定义。
另外,上述的RS帧的构成信息可通过包括在设置在现有信令数据或新信令数据中的区域中,从而被提供给接收器侧。
如上所述,由于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被插入到分配给原始普通数据的区域和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区域,故需要用于将这些事实通知给接收器侧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可使用现有技术的ATSC-MH标准的TPC区域中的保留比特来传送这种信息,或者确保新信令数据区域并通过这些区域传送新信令数据。由于新设置的信令区域应在所有模式中均位于相同的位置,故位于头/尾部分中。
图49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信令数据布置位置以及新信令数据布置位置的流的构成。
根据图49可观察到,现有信令数据布置在主体区域的长训练序列之间,新信令数据布置在头/尾区域中。由信令编码器150编码的新信令数据被组格式器130插入到与图49示出的位置相同的预设置位置中。
另外,信令编码器150可使用与现有的信令编码器不同的代码,或者以不同的码率执行编码,从而提高性能。
即,可使用通过在现有的RS代码中增加使用1/8PCCC代码,或者使用RS+1/4PCCC代码的同时发送两次相同数据,从而可获得与使用1/8速率PCCC代码时的相同的效果的方式等。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已知数据被包括在传输流中,故应在已知数据被网格编码之前执行对网格编码器内部的存储器的初始化。
当如模式4一样地设置有长训练序列时,由于可通过单次初始化来处理相应的序列,故没有严重问题,然而,当已知数据如其它模式一样不连续地布置时,存在需要多次执行初始化的难题。另外,当存储器通过初始化被初始化为0时,将难以产生如模式4一样的符号。
考虑这个问题,为了在模式1到模式3中构建与模式4最大限度相同的符号,可以未经网格重设而将在相同位置的模式4的网格编码器存储器值(即,寄存器值)直接载入到网格编码器。为此,模式4的网格编码器的存储器存储值以表格的形式被记录并存储,从而存储器存储值可被网格编码为所存储的表格的相应位置的值。或者,可单独设置一个以模式4的方式操作的网格编码器,从而可使用从该网格编码器获得的值。
如上所述,可通过积极使用传输流中的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来以各种方式提供移动数据。据此,与现有技术的ATSC标准相比,可提供更适合于移动数据的传输的流。
[信令]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新移动数据和已知移动数据被添加到传输流,需要通知接收器侧的技术,以使接收器侧能够处理所述数据。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所述通知。
即,首先,可使用用于发送现有移动数据的数据场同步来通知新移动数据的存在与否。
图50是示出数据场同步配置的一示例的示图。根据图50,数据场同步包括总共832个符号,其中,104个符号相应于保留区域。在保留区域中的第83到第92符号(即,总共10个符号)相应于增强(Enhancement)区域。
如果仅包括1.0版本数据,则在奇数数据字段中,第85符号设置为+5,剩余的符号(即,第83、84、86~92符号)设置为-5。在偶数数据字段中,应用奇数数据字段的符号的相反表示(sign)。
另外,如果包括1.1版本数据,则在奇数数据字段中,第85和86符号设置为+5,剩余的符号(即,第83、84、87~92符号)设置为-5。在偶数数据字段中,应用奇数数据字段的符号的相反表示。也就是说,可使用第86符号通知是否包括1.1版本数据。
另外,可通过在增强区域的其它符号来通知是否包括1.1版本数据。也就是说,通过将除了第85符号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符号设置为+5或者其他值,来通知是否包括1.1版本数据。例如,可使用第87符号。
可通过图3的控制单元、信令编码器或其它单独提供的场同步产生单元(未示出)等来产生数据场同步,并提供给图4的同步复用器470,从而可由同步复用器470将数据场同步复用到流中。
作为第二方法,利用TPC来通知1.1版本数据的存在与否。可通过如下表的语法来实现TPC。
【表1】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291
如表1所示TPC信息中存在保留区域(reversed area)。因此,可使用保留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来发送(signaling)移动数据是否包括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即,在第二区域的包)中、移动数据的位置、是否添加新已知数据以及已知数据的添加位置等。
可如下表表示经整理的插入的信息。
【表2】
  必要字段 比特(可变)
  1.1RS帧模式   3
  1.1移动模式   2
  1.1SCCC块模式   2
  1.1SCCCBM1   2
  1.1SCCCBM2   2
  1.1SCCCBM3   2
  1.1SCCCBM4   2
  1.1SCCCBM5   2
在表2中,1.1RS帧模式是指示(如上所述地)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原样地用于普通数据还是用于新移动数据(即,1.1版本数据)的信息。
1.1移动模式是指示移动数据以何种样式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中的信息。也就是说,使用2比特来表示“00”、“01”、“10”和“11”中的一个值,从而指示上述诸如第一模式到第四模式的共4个模式中的一个。据此,流被布置为如图29、图31、图33、图35、图37、图38、图39和图40一样的各种方式,并且接收器侧通过确认所述移动模式信息来确认移动数据的布置位置。
1.1SCCC块模式是指示关于1.1版本数据的块模式的信息。此外,1.1SCCCBM1~1.1SCCCBM5是指示用于1.1版本的数据的编码单位的信息。
除了表2中记载的信息之外,还可设置各种信息以使接收器侧适当地检测新移动数据并进行解码,并且可根据需要改变分配给每个信息的比特的数量。此外,可以以与表2的所示不同的顺序来排列每个字段的位置。
另外,为了使接收了包括新移动数据的比特流的数字广播接收机能够识别是否包括新移动数据,可通过FIC信息通知数字广播接收机。
也就是说,接收并处理新移动数据的、用于1.1版本的接收器应能够同时处理1.0服务信息和1.1服务信息,相反,用于1.0版本的接收器应能够忽视1.1服务信息。
据此,通过改变现有技术的FIC段语法,可确保用于通知1.1版本数据是否存在的区域。
首先,现有技术的FIC段语法可如下地构成。
【表3】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11
可如下改变表3的FIC段,以能够通知用于1.1版本的数据是否存在。
【表4】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12
根据表4可以知道,取代保留区域,FIC_segment_num和FIC_last_segment_num分别被扩展到5比特。
在表4中,通过将01添加到FIC_segment_type的值,可通知用于1.1版本的数据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如果FIC_segment_type被设置为01,则用于1.1版本的接收器对信息进行解码并处理用于1.1版本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于1.0版本的接收器不能检测FIC信息。相反,如果FIC_segment_type被设置为00或空(null)段,则用于1.0版本的接收器对FIC信息进行解码并处理现有的移动数据。
另外,可不改变现有的FIC语法,维持FIC数据块(chunk)语法的的同时利用其中的一些区域(例如,保留区域)来通知1.1版本数据是否存在。
当构成FIC数据块时,FIC可包括最多16个比特。可通过改变构成FIC数据块的一些语法来表示用于1.1版本的数据的状态。
具体地讲,如下表所示,可将“MH1.1 service_status”添加到服务信号群环(service ensemble loop)的保留区域。
【表5】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21
根据表5,可使用保留区域的3比特中的2比特来显示MH1.1_service_status。MH1.1_service_status可以是指示在流中是否存在1.1版本数据的数据。
而且,除了MH1.1_service_status之外,还可添加MH1.1_ensemble_indicator。也就是说,可如下地构成FIC数据块的语法。
【表6】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31
根据表6,将第一保留区域的3比特中的1比特分配给MH1.1_ensemble_indicator。MH1.1_ensemble_indicator表示关于作为1.1版本数据的的服务单位的信号群的信息。在表6中,可使用第二保留区域的3比特中的2比特来显示MH1.1_service_status_extension。
此外,如下表7所示,通过改变信号群协议版本(ensemble_protocol_version)来提供用于1.1版本的服务的情况下,使用分配给1.0的保留区域的值来清楚地表示1.1版本。
【表7】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41
而且,如下表8所示,可通过改变FIC数据块头的语法字段的信号群环头扩展长度(ensemble loop header extension length)、将信号群扩展(ensembleextension)添加到FIC数据块净荷的语法字段并将MH1.1_service_status添加到FIC数据块净荷的语法的服务环保留(service loop reversed)的3比特,来传送信令数据。
【表8】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51
另外,如下表所示,也可以改变FIC数据块头的语法字段的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并在FIC数据块的净荷字段添加关于MH1.1_service_status的信息字段。
【表9】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361
如此,可利用场同步、TPC信息、FIC信息等各种区域来将信令数据提供给接收器侧。
另外,可将信令数据插入到除了这些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可将信令数据插入到现有数据的包净荷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表5所示地使用FIC信息来单纯地记录1.1版本数据的存在的事实或能够确认信令数据的位置等,并且单独地设置用于1.1版本的信令数据,从而使用于1.1版本的接收器检测相应的信令数据并能够使用该信令数据。
另外,这种信令数据可由单独的流构成,并可使用与流传输信道不同的信道来传递到接收器侧。
另外,除上述各种信息之外,信令数据还可包括能够发送是否包括现有移动数据或新移动数据、移动数据的位置、已知数据的是否被添加、已知数据的添加位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布置样式、块模式、编码单位等各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其他信息。
另外,可以以包括如下装置的结构来实现使用信令数据的数字广播发送机: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将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至少一个布置在构成流的所有包中的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个部分中;复用器,用于产生包括移动数据和信令数据的传输流。数据预处理单元的详细结构可被实现为所述各种实施例之一,或可被实现为省略、添加或变更了一些部件的形式。尤其,可通过信令编码器、控制单元或单独设置的的场同步产生器(未示出)等来产生信令数据,并且可通过复用器或同步复用器将信令数据插入到传输流中。在这种情况下,信令数据是用于指示移动数据是否被布置和布置样式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如上所述,该信令数据可被实现为数据场同步或TPC或FIC信息。
[数字广播接收机]
如上所述地,数字广播接收机可利用现有的流构成中的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包的一部分或全部来传送新移动数据
接收这种流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可根据其版本接收现有移动数据、普通数据、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并进行处理。
即,现有的用于处理普通数据的数字广播接收机接收到上述的各种结构的流时,可通过确认信令数据,检测出普通数据并进行解码。如上所述,以完全不包括普通数据的模式构成的流时,用于处理普通数据的接收器将无法提供普通数据服务。
另外,当接收到上述各种结构的流时,用于1.0版本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可通过确认信令数据,检测出现有的移动数据并进行解码。如果用于1.1版本的移动数据布置于整个区域,则用于1.0版本的数字广播接收机也有可能无法提供移动服务。
相比于此,用于1.1版本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用于1.1版本的数据之外,还可检测出用于1.0版本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此时,当具有用于普通数据处理的解码块时,可支持普通数据服务。
图5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构成的一示例的框图。数字广播接收机能够以将图2至图4的各种数字广播发送机的配置对应的构成要素按相反顺序布置的形式实现,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图51中仅示出了接收所必需的构成要素。
即,根据图51,数字广播接收机包括接收单元5100、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解码单元5400。
接收单元5100通过天线、电缆等接收数字广播发送机发送的传输流。
解调单元5200对通过接收单元5100接收的传输流进行解调。通过接收单元5100接收的信号的频率、时钟信号等通过解调单元5200时与数字广播发送机侧同步。
均衡单元5300对解调的传输流进行均衡。
解调单元5200和均衡单元5300利用包括在传输流中的已知数据,尤其,与新移动数据一起添加的已知的数据,可更快地执行同步和均衡。
解码单元5400从均衡的传输流中检测出移动数据并进行解码。
可通过包括在传输流内的信令数据或通过单独的信道接收的信令数据通知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的插入位置和大小等。
解码单元5400可利用信令数据确认适合于数字广播接收机的移动数据的位置之后,从该位置上检测出移动数据并进行解码
可根据实施例而不同地实现解码单元5400的构成。
即,解码单元5400可包括具有网格解码器(未示出)和卷积解码器解码器的2个解码器。2个解码器可通过相互交换解码稳定性信息来提高性能。其中,卷积解码器的输出可以与发送侧的RS编码器的输入相同。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详细构成的一示例的框图。
根据图52,数字广播接收机可包括接收单元5100、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解码单元5400、检测单元5500、信令解码器5600。
接收单元5100、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的功能与图51相同,因此将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解码单元5400可包括第一解码器5410、第二解码器5420。
第一解码器5410可对现有移动数据和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解码。第一解码器5410可执行以块单位进行解码的SCCC解码。
第二解码器5420对在第一解码器5410中解码的流执行RS解码。
第一解码器5410和第二解码器5420可利用信令解码器5600的输出值处理移动数据。
即,信令解码器5600可检测出包括在流内的信令数据并进行解码。具体地讲,信令解码器5600从传输流解复用出场同步数据内的保留(Reversed)区域、或TPC信息区域、FIC信息区域等。据此,在对解复用的部分进行卷积解码和RS解码之后,进行去随机化,从而可恢复信令数据。恢复的信令数据被提供给数字广播接收机内的各个构成部分,即,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解码单元5400、检测单元5500。信令数据可包括其构成部分将使用的各种信息,即,块模式信息、模式信息、已知数据插入样式信息、帧模式等。由于在上面已详细说明这些信息的种类和功能,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此外,移动数据的编码率、数据率、插入位置、所使用的纠错码的类型、主要服务的类型、支持时间分片(time slicing)所需的信息、对于移动数据的描述(description)、与模式信息的变更相关的信息、用于支持IP服务的信息等各种信息可以以信令数据或其它附加数据的形式提供给接收器侧。
此外,在图52中,以信令数据包括在流内的状态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是当信令数据信号通过单独提供的信道传送时,信令解码器5600解码这种信令数据信号,从而可提供给上述的信息。
检测单元5500利用信令解码器5600提供的已知数据插入样式数据来从流内检测出已知数据。此时,除与新移动数据一同附加的已知数据之外,也可以一同处理与现有移动数据一同附加的已知数据。
具体地讲,如图22至图36所示,已知数据可以以各种位置和各种形式插入到移动数据的主体区域或头/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关于已知数据的插入样式(即,位置、开始点、长度等)的信息可包括在信令数据。检测单元5500可根据信令数据从合适的位置检测出已知数据,并提供给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解码单元5400等。
图5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详细构成的示例的图。
根据图53,数字广播接收机包括接收单元5100、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FEC处理单元5411、TCM解码单元5412、CV去交织单元5412、外去交织单元5414、外解码单元5415、RS解码单元5416、去随机化单元5417、外交织单元5418、CV交织单元5419、信令解码器5600。
在图52中说明了接收单元5100、解调单元5200、均衡单元5300、信令解码器5600等,因此将省略重复说明。与图52不同,省略的检测单元5500的示出。即,与本实施例相同,每个构成要素还可利用信令解码器5600解码的信令数据直接检测出已知数据。
FEC处理单元5411对均衡器5300均衡的传输流执行前向纠错。FEC处理单元5411可利用信令解码单元5600提供的信息中的关于已知数据的位置或插入样式等的信息,检测出传输流内的已知数据以用于前向纠错。此外,根据实施例,对于前向纠错,可不使用附加基准信号。
另外,图53中,以在FEC处理完成之后形成对于移动数据的解码的形式布置各构成要素。即,形成对于整个传输流的FEC处理的形式。但是,还可以以在从传输流中仅检测出移动数据之后,仅对该移动数据执行FEC的形式实现。
TCM解码单元5412从FEC处理单元5411输出的传输流中检测出移动数据,执行网格解码。此时,若处于在FEC处理单元5411已检测出移动数据,且仅对该部分进行了前向纠错的状态,则TCM解码单元5412可对输入的数据立即执行网格解码。
CV去交织单元5413对网格解码的数据进行卷积去交织。如上所述,数字广播接收机的配置对应于构建及处理传输流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配置,因此可根据发送器的结构而不需要CV去交织单元5413。
外去交织单元5414对卷积去交织的数据执行外去交织。然后,外去交织单元5414执行解码,从而去除附加到移动数据的奇偶校验。
此外,根据情况,可通过反复执行一次以上的TCM解码单元5412至外解码单元5415的过程,来改善移动数据的接收性能。为了反复的执行,外解码单元5415的解码数据可经过外去交织单元5418、CV去交织单元5419作为TCM解码单元5412的输入而被提供。此时,可根据接收器的配置而不需要CV去交织单元5419。
如此,网格解码的的数据提供给RS解码单元5416。RS解码单元5416对提供的数据进行RS解码,去随机化单元5417可执行去随机化。经过这种过程,可进行对于移动数据,尤其,新定义的1.1版本数据的流处理。
另外,如上所述,当数字广播接收机用于1.1版本时,除1.1版本数据之外,也可以处理1.0版本数据。
即,FEC处理单元5411和TCM解码单元5412中的至少一个可检测出除普通数据之外的全部移动数据,并执行对其的处理。
此外,当本数字广播接收机为共用接收器时,可同时具备用于处理普通数据的块、用于处理1.0版本数据的块、用于处理1.1版本数据的块。此时,在均衡单元5300的后端设置多个处理路径,在每个处理路径上布置所述块各一个,并根据单独设置的控制单元(未示出)的控制选择至少一个路径,从而可使传输流包括适合的数据。
此外,如上所述,传输流可以按时隙以不同的样式布置有移动数据。即,原样地包括普通数据的第一形式的时隙、新移动数据包括在全部普通数据区域的第二形式的时隙、新移动数据包括在部分普通数据区域的第三形式的时隙、新移动数据包括在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第四形式的时隙等各种时隙可根据预设置的样式而反复构成。
信令解码单元5600解码信令数据并将帧模式信息或模式信息等通知给各构成要素。因此,各构成要素,尤其,FEC处理单元5411或TCM解码单元5412等对于各时隙,在给定的位置检测出移动数据并进行处理。
图51至图53中省略了单独控制单元的示出,但是还可包括利用在信令解码单元5600解码的信令数据向各个块施加合适的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这种控制单元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对接收单元5100的调谐操作进行控制。
对于用于1.1版本的接收器来说,可根据用户的选择选择性地提供1.0版本数据或1.1版本数据。另外,当设置多个1.1版本数据时,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提供其中的一个服务。
图51至图53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可被实现为机顶盒或TV,也可被实现为诸如手机、PDA、MP3播放器、电子词典、笔记本等的可携带的各种类型的装置。而且,虽然图51至图53省略了示出,但显然的是,还可以包括,对解码的数据适当地进行缩放(scale)或转换解码的数据的组件并以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的形态输出到例如屏幕上的构成要素。
另外,还可以利用上述的框图和流构成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构成方法和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
即,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配置方法可大致包括如下步骤:将移动数据布置在构成流的全部包中的分配给普通数据的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步骤;将普通数据插入到布置有移动数据的流来构建传输流的复用步骤。
可由图2到图4中示出的数据预处理单元100来执行放置移动数据的处理。
如前述的各个性实施例,可将移动数据与普通数据和现有移动数据一起布置在各种位置中,或者可独立地将移动数据布置在各种位置中。即,可按如图15到图40中的各种方法来布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
此外,在复用步骤中,将独立于移动数据而处理的普通数据与所述移动数据复用,从而构建传输流。
构建的传输流经历诸如,RS编码、交织、网格编码、接收端(sink)复用和调制等的各种处理过程,被传送到接收器。可由图4中示出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各个构成要素来实现对传输流的处理。
流构建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可相应于上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各种操作。因此,省略对于流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可包括:接收步骤,划分为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第一区域和分配给普通数据的第二区域,接收移动数据独立于现有移动数据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一部分上的传输流;解调步骤,对接收的传输流进行解调;均衡步骤,对解调的传输流进行均衡;解码步骤,从均衡的传输流中解码现有移动数据和用于移动的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本方法中接收的传输流可以是根据上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数字广播发送机构成并发送的。即,传输流可以是移动数据以如图15到图21和图29到图40一样以各种方式被布置的形态。此外,已知数据也可按如图22到图28中所示地以各种方式被布置。
关于流处理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可相应于上述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各种实施例。因此,也省略对于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另外,上述的图15到图40中示出的各种流的构建示例不局限于一个,而是可根据不同情况被切换为不同的构成。即,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根据从单独设置的控制单元所施加的控制信号或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应用各种帧模式、模式和块模式等来布置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且进行块编码。因此,数字广播企业(enterpriser)能够以各种大小提供自己期望的数据,尤其,移动数据。
此外,上述的新移动数据(即,1.1版本数据)可以是与现有移动数据(即,1.0版本数据)相同的数据,或者可以是从不同源输入的不同数据。此外,多个1.1版本数据可被包含在一个时隙中并被一起发送。因此,数字广播接收机的用户能够观看用户期望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其它实施例>
另外,可以不同地变换上述的实施例。
作为一示例,上述的图4的块处理器140通过将布置在流中的现有移动数据与普通数据、新移动数据、已知数据等进行适当组合来进行块编码。这里,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不仅可被布置在分配给普通数据的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还可被布置在分配给现有移动数据的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以是普通数据、新移动数据、现有移动数据同时存在的状态。
图54示出交织后的流格式的一示例。根据图54,包括移动数据组的流包括208个数据段。其中的开始的5个段对应于RS奇偶校正段,从而被排除于移动数据组。据此,总共203个数据段的移动数据组被划分为15个移动数据块。具体地讲,包括B1至B10、SB1至SB5的块。其中,块B1至B10与图8所示相同地,可对应于布置在现有移动数据区的移动数据。相反,块SB1至SB5可对应于分配给现有的普通数据区域的新移动数据。SB5包括用于反向兼容的(backward compatibility)的MPEG头和RS奇偶校验。
B1至B10可分别包括16个段,SB1和SB4可分别包括31个段,SB2和SB3可分别包括14个段。
可通过以不同的形态组合这些块(即,块B1~B10,SB1~SB5)来进行块编码。
即,如上所述,块模式可被设置为诸如00、01等的各种方式。当块模式被设置为“00”时的各个SCB块以及对于这些各个SCB块的SCCC输出块长度(SOBL:SCCC Output Block Length)、SCCC输入块长度(SIBL:SCCC输入块长度)整理如下。
【表10】
  SCCC块   SOBL   SIBL
  1/2比率   1/4比率
  SCB1(B1)   528   264   132
  SCB2(B2)   1536   768   384
  SCB3(B3)   2376   1188   594
  SCB4(B4)   2388   1194   597
  SCB5(B5)   2772   1386   693
  SCB6(B6)   2472   1236   618
  SCB7(B7)   2772   1386   693
  SCB8(B8)   2508   1254   627
  SCB9(B9)   1416   708   354
  SCB10(B10)   480   240   120
根据表10,B1至B10保持原样地成为SCB1至SCB10。
另外,当块模式被设置为“01”时的各个SCB块以及对于这些各个SCB块的SOBL、SIBL整理如下。
【表11】
  SCCC块   SOBL   SIBL
  1/2比率   1/4比率
  SCB1(B1+B6)   3000   1500   750
  SCB2(B2+B7)   4308   2154   1077
  SCB3(B3+B8)   4884   2442   1221
  SCB4(B4+B9)   3804   1902   951
  SCB5(B5+B10)   3252   1626   813
根据表11可以看出,组合B1和B6来构成一个SCB1,分别组合B2和B7、B3和B8、B4和B9、B5和B10来构成SCB2、SCB3、SCB4、SCB5。而且输入块长度根据是1/2比率还是1/4比率而变化。
另外,如上所述地将B1至B10单独或组合来构成SCB块可以是没有布置新移动数据时的操作,即CMM模式下的操作。
在布置新移动数据的SFCMM模式下,可通过互不相同地组合各个块来构成SCB。即,现有的移动数据和新移动数据可被一起组合来形成SCCC块编码。下面的表12、13示出了根据RS帧模式和时隙模式互不相同的组合的块的示例。
【表12】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451
在表12中,RS帧模式是用于通知一个时隙内包括了一个信号群(RS帧模式为00的情况)还是一个时隙内包括了诸如主要信号群和次要信号群的多个信号群(RS帧模式为01的情况)的信息。而且,SCCC块模式表示是与上述的块模式一样执行单独的SCCC块处理的模式还是通过组合多个块来执行SCCC块处理的模式的信息。
表12表示时隙模式为00的情况。时隙模式是表示用于划分时隙的开始和末尾的基准的信息。即,时隙模式00表示对于相同时隙的原样地包括B1至B10、SB1至SB5的部分区分为一个时隙;时隙模式01表示将B1和B2发送到先前时隙,将后面时隙的B1和B2包括在当前时隙,从而将总共15个块构成的部分区分为一个时隙的模式。时隙模式可根据标准文件的版本而被命名为不同名称。作为一示例,可被命名为Block extension。
根据表12,当RS帧模式为00,SSCC块模式为00时,B1至B8原样地用作SCB1至SCB8,B9和SB1被组合而形成SCB9,B10和SB2被组合而形成SCB10,SB3、SB4分别被用作SCB11、SCB12。相反,当SCCC块模式为01时,B1、B6、SB3被组合而用作SCB1,B2+B7+SB4被用作SCB2,B3+B9、B4+B9+SB1、B5+B10+SB2分别被用作SCB3、SCB4、SCB5。
相反,当RS帧模式为01时,若SCCC块模式为00,则B1、B2、B9+SB1、B10+SB2、SB3、SB4分别被用作SCB1至SCB6。而且,若SCCC块模式为01,则B1+SB3+B9+SB1被用作SCB1,B2+SB4+B10+SB2被用作SCB2。
此外,若时隙模式为01,且新移动数据按上述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布置时,可按下表所示地组合SCCC块。
【表13】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461
根据表13,根据RS帧模式、SCCC块模式等的设置状态,可按各种方式组合B1至B10和SB1至SB5。
而且,当时隙模式为01,且新移动数据按上述的第四模式布置于普通数据的全部区域时,可按如下表所示地以各种组合构成SCB块。
【表14】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481
如上所述,现有移动数据、普通数据、新移动数据分别被划分为块,各个块可按模式被不同地组合,从而构成SCCC。由此,可通过组合构成的SCCC块来构成RS帧。
上述的块的组合以及编码可在上述的多个实施例所示的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中执行。具体地讲,数据预处理单元100中的块处理器120可通过组合块来进行块编码。由于在已详细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了除组合方式之外的其它处理,因此将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可根据外编码模式而不同地设置对于SCCC块进行编码的编码率(即,SCCC外部代码率(outer code rate))。具体地讲,可按下表所示地整理。
【表15】
  SCCC输出代码模式   描述
  00   SCCC块的外部代码比率为1/2比率
  01   SCCC块的外部代码比率为1/4比率
  10   SCCC块的外部代码比率为1/3比率
  11   保留
如表15所记载,SCCC outer code mode(SCCC外部代码模式)可被不同地设置为00、01、10、11。当00时,以1/2的代码率编码SCCC块;当01时,以1/4的代码率;当10时,可以以1/3的代码率编码SCCC块。如此,可按标准的版本而多样地变更码率。新添加的码率可被付给SCCC外代码模式11。而且,可改变上述的SCCC外部代码模式与代码率之间的匹配关系。数据预处理单元100可根据外部代码模式的设置状态,以合适的代码率对SCCC块进行编码。外部代码模式的设置状态可从控制单元310或其它构成要素接收,且可通过单独的信令信道来进行确认。而且,1/3代码率表示接收1个比特而输出3个比特,可使编码器形成多种形态。例如,可以以1/2代码率和1/4代码率的组合构成,还可以通过对4阶段(4-state)卷积编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puncturing)来构成。
另外,上述的添加的现有或新移动数据包的数量、或代码率等信息作为信令信息传送到接收侧。
作为一示例,可利用TPC的保留区域来传送这种信令信息。此时,在一些帧中传送关于当前帧的信息,其它子帧中传送关于下一帧的信息,从而实现“Signaling in Advance(预先发送)”。即,可以预先发送预定的TPC参数和FIC数据。
具体地讲,如图55所示,一个M/H帧可被划分为5个子帧。诸如sub_frame_number、slot_number、parade_id、parade_repetition_cycle_minus_1、parade_continuity_counter和fic_version以及如上所述地添加的时隙模式等TPC参数可在5个子帧中传送关于当前帧的信息。而且,SGN、number_of_groups_minus_1、FEC Modes、TNoG以及如上所述地添加的现有或新移动数据包的数量、代码率等TPC参数可根据子帧的数量而被不同地记录。即,子帧#0、子帧#1中传送关于当前帧的信息,子帧#2、子帧#3、子帧#4中考虑巡游重复周期(PRC:Parade Repetition Cycle)之后传送关于下一帧的信息。当TNoG时,子帧#0、子帧#1中仅传送关于当前帧的信息,子帧#2、子帧#3、子帧#4中可传送当前帧和下一帧二者的信息。
具体地讲,可按下表构成TPC信息。
【表16】
Figure BDA00001704581000501
如表16所示,当子帧编号为1以下时,即,在#0、#1中,传送关于当前M/H帧的各种信息;当子帧编号为2以上时,即,在#2、#3、#4中,可在考虑PRC之后传送关于下一M/H的各种信息。由此,可以预先知道关于下一帧的信息,可更进一步改善处理速度。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变形,接收器侧的构成也会改变。即,接收器侧可对根据块模式不同地组合的块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来恢复现有移动数据、普通数据、新移动数据等。而且,预先确认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从而可根据确认的信息准备处理。
具体地讲,在具有如图51的结构的数字广播接收机中,接收单元5100接收流,其中,以块单位组合布置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和布置于普通数据区域的新移动数据并进行SCCC编码而构成所述流。
这里,以帧单位划分流,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而且,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多个子帧中的剩余部分可包括考虑PRC的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作为一示例,总共5个的子帧中的#0子帧、#1子帧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息,#2子帧、#3子帧、#4子帧可包括考虑PRC的关于下一帧的信息。
而且,上述的流可以是在数字广播发送机侧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进行SCCC编码的流。
当接收到上述的流时,解调单元5200对流进行解调,均衡单元5300对解调的流进行均衡。
解码单元5400从均衡的流中解码出现有移动数据和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此时,可利用包括在各个子帧中的帧信息来预先准备对于下一帧的处理。
如此,数字广播接收机可以适当地处理从根据多个实施例的数字广播发送机所传送的流。省略对于数据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的说明以及图示。
如上所述的根据各种可变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也与上述的其它实施例的构成相似,省略对此的图示及重复说明。
而且,虽然在上面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请求的本发明的要旨的前提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而且不应将这种改变理解为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展望相脱离。

Claims (16)

1.一种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布置步骤,将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包括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流中的、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复用步骤,构成包括所述新移动数据和所述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流,
其中,在所述布置步骤中,通过组合在所述传输流中的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来进行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编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RF帧模式、块模式和时隙模式的设置状态,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实现不同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CC编码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SCCC外部代码模式的设置状态而不同地应用所述SCCC编码的比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
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
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6.一种数字广播发送机,其特征在于,
数据预处理单元,将新移动数据和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包括普通数据区域和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流中的、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普通数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复用器,构成包括所述新移动数据和所述已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流,
其中,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通过组合在所述传输流中的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来进行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编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根据RF帧模式、块模式和时隙模式的设置状态,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不同地组合布置于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块和所述新移动数据的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SCCC编码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根据SCCC外部代码模式的设置状态而不同地应用所述SCCC编码的比率。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广播发送机,其特征在于,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
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
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11.一种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流,其中,通过以块单位组合布置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和布置于普通数据区域的新移动数据来进行SCCC编码而构成所述流;
解调步骤,对所述流进行解调;
均衡步骤,对经解调的所述流进行均衡;以及
解码步骤,从经均衡的所述流解码出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和所述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
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
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CC编码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14.一种数字广播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流,其中,通过以块单位组合布置于现有移动数据区域的数据和布置于普通数据区域的新移动数据来进行SCCC编码而构成所述流;
解调单元,对所述流进行解调;
均衡单元,对经解调的所述流进行均衡;以及
解码单元,从经均衡的所述流解码出所述现有移动数据和所述新移动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其特征在于,以帧单位划分所述流,
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子帧,
所述多个子帧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关于当前帧的信令信息,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剩余子帧包括关于下一帧的信令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SCCC编码以1/2比率、1/3比率、1/4比率中的一个比率进行。
CN201080054281.9A 2009-11-30 2010-11-30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7298809P 2009-11-30 2009-11-30
US61/272,988 2009-11-30
US28219209P 2009-12-29 2009-12-29
US28220009P 2009-12-29 2009-12-29
US61/282,200 2009-12-29
US61/282,192 2009-12-29
KR1020100120009A KR20110063327A (ko) 2009-11-30 2010-11-29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KR10-2010-0120009 2010-11-29
PCT/KR2010/008525 WO2011065801A2 (ko) 2009-11-30 2010-11-30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491A true CN102640491A (zh) 2012-08-15
CN102640491B CN102640491B (zh) 2016-05-11

Family

ID=44067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42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491B (zh) 2009-11-30 2010-11-30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804805B2 (zh)
KR (1) KR20110063327A (zh)
CN (1) CN102640491B (zh)
BR (1) BR112012013046A2 (zh)
CA (1) CA2782185A1 (zh)
DE (1) DE112010004611T5 (zh)
FI (1) FI20125677A (zh)
MX (1) MX2012006193A (zh)
WO (1) WO201106580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458A (zh) * 2016-12-09 2019-07-3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投影数据采集装置和对象支撑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1314B2 (en) * 2009-09-21 2013-03-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cessing digital broadcasting signal including transmission ensemble number fields i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8489961B2 (en) 2009-10-19 2013-07-16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transmitting system,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receiving system
US8681679B2 (en) * 2009-12-21 2014-03-2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US10382059B2 (en) * 2013-07-03 201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encoding method thereof,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thereof
CN104506202B (zh) * 2014-12-04 2017-05-31 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已知数据辅助收敛的迭代译码方法
US11799499B2 (en) * 2018-10-22 2023-10-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correcting difference-triangle-set product convolutional cod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6850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WO2009002130A1 (en) * 2007-06-28 2008-12-3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WO2009028857A2 (en) * 2007-08-24 2009-03-0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090040861A (ko) * 2007-10-22 2009-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97051B1 (ko) 2007-06-25 201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30483B1 (ko) 2007-06-26 2014-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66B1 (ko) 2007-06-26 2014-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56002B1 (ko) 2007-06-26 2014-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68B1 (ko) 2007-06-28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70B1 (ko) 2007-06-28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69B1 (ko) 2007-06-28 2014-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20090001402A (ko) 2007-06-29 2009-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텔레매틱스 단말기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461958B1 (ko) 2007-06-29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20090001403A (ko) 2007-06-29 2009-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텔레매틱스 단말기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90001359A (ko) 2007-06-29 2009-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텔레매틱스 단말기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405971B1 (ko) 2007-07-02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513028B1 (ko) 2007-07-02 2015-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531910B1 (ko) 2007-07-02 201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490246B1 (ko) 2007-07-02 2015-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90004659A (ko) 2007-07-02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WO2009005301A1 (en) 2007-07-02 2009-01-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KR20090004658A (ko) 2007-07-02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72B1 (ko) 2007-07-02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90004660A (ko) 2007-07-02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20090004661A (ko) 2007-07-04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20090002855A (ko) 2007-07-04 2009-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신호 처리 방법
KR20090004060A (ko) 2007-07-06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텔레매틱스 단말기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90004059A (ko) 2007-07-06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텔레매틱스 단말기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90004267A (ko) 2007-07-06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텔레매틱스 단말기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90004725A (ko) 2007-07-06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 수신기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86372B1 (ko) 2007-07-25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556123B1 (ko) 2007-07-25 2015-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8386893B2 (en) 2007-08-24 2013-02-2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CA2695548C (en) 2007-08-24 2013-10-1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276178B2 (en) 2007-08-24 2012-09-2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7646828B2 (en) 2007-08-24 2010-01-12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175065B2 (en) 2007-08-24 2012-05-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776143B2 (en) 2007-08-24 2014-07-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161511B2 (en) 2007-08-24 2012-04-17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683529B2 (en) 2007-08-24 2014-03-2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WO2009028849A1 (en) 2007-08-24 2009-03-0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MX2010002029A (es) 2007-08-24 2010-03-15 Lg Electronics Inc Sistema de difusion digital y me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datos en sistema de difusion digital.
US8185925B2 (en) 2007-08-24 2012-05-22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214872B2 (en) 2007-08-24 2012-07-03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387097B2 (en) 2007-08-24 2013-02-2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051451B2 (en) 2007-08-24 2011-11-0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MX2010000684A (es) 2007-08-24 2010-03-30 Lg Electronics Inc Sistema de difusion digital y metodo para procesar datos en el sistema de difusion digital.
US7912006B2 (en) 2007-08-24 2011-03-22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302133B2 (en) 2007-08-24 2012-10-30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413194B2 (en) 2007-08-24 2013-04-02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7705920B2 (en) 2007-08-24 2010-04-27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090031324A (ko) 2007-09-21 2009-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8116381B2 (en) * 2007-10-22 2012-02-14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201062B2 (en) * 2008-03-07 2012-06-12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355458B2 (en) * 2008-06-25 2013-01-15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Apparatus,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ducing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for ATSC mobile / handheld services
KR101035799B1 (ko) 2009-05-04 2011-05-20 한국외국어대학교 연구산학협력단 씨형 간염 바이러스의 표면 단백질 e2에 부착하는 7개의 아미노산으로 이루어진 펩티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6850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WO2009002130A1 (en) * 2007-06-28 2008-12-3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WO2009028857A2 (en) * 2007-08-24 2009-03-0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090040861A (ko) * 2007-10-22 2009-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458A (zh) * 2016-12-09 2019-07-3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投影数据采集装置和对象支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63327A (ko) 2011-06-10
MX2012006193A (es) 2012-09-28
WO2011065801A3 (ko) 2011-11-03
BR112012013046A2 (pt) 2017-04-18
CN102640491B (zh) 2016-05-11
FI20125677A (fi) 2012-06-19
WO2011065801A2 (ko) 2011-06-03
DE112010004611T5 (de) 2013-01-24
US20120236922A1 (en) 2012-09-20
CA2782185A1 (en) 2011-06-03
US8804805B2 (en) 2014-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9969B (zh)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配置和处理流的方法
CN102439967A (zh) 数字广播发送器、数字广播接收器及其流构成及处理方法
CN102640491A (zh)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US20120063443A1 (en)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CN102893622A (zh)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CN103460690A (zh) 传输包括音频包的传输流的数字广播发送机和接收此的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方法
US8687526B2 (en)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CN102986238A (zh)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CN102893621B (zh) 数字广播发送机、数字广播接收机及其流构成和处理方法
KR20120035097A (ko)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