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2782B -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2782B
CN102622782B CN201210081983.7A CN201210081983A CN102622782B CN 102622782 B CN102622782 B CN 102622782B CN 201210081983 A CN201210081983 A CN 201210081983A CN 102622782 B CN102622782 B CN 102622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ansaction
obu
matrix
trading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19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2782A (zh
Inventor
戴连贵
方永选
吴穗湘
兰天鸽
邢万勇
陈卫梁
温志勇
周玲
谢卿
刘正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EW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EW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EW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19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2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2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2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2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2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车道布局划定交易范围,构造与所划定的交易范围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B、识别交易范围内车辆的位置,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车辆对应的矩阵元素B,将车辆标识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B中;C、识别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和交易状态,根据OBU的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OBU对应的矩阵元素C,将交易状态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C中;D、根据填充了所述的车辆标识、交易状态的交易矩阵,设定对车辆进行选择处理的交易逻辑。本方法应用于一条或多条相邻车道,或多车道自由流的ETC收费场景,可以达到提高处理车辆准确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车道平面的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指在需要收费的地点,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设备与安装在路侧的路边设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全自动不停车完成整个收费过程。
路侧天线单元(RSU):是指安装在收费站等处,通过无线微波通信读写电子标签(即:车载单元装置)所存储信息的装置。
车载单元装置(OBU):是指安装在车辆上、存储车辆信息,用以标记车辆的设备。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我国电子收费领域所采用的是5.8G频段专用短程通讯技术(简称DSRC)。
不停车收费系统能够利用DSRC技术完成路侧设备跟车载单元的双向通信,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停车的全电子收费。不停车收费技术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采用。实施不停车收费,可以允许车辆高速通过,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不停车收费系统的RSU 一般架设在收费站的龙门架上,用内置的天线保证本车道路面的有效覆盖,装有OBU 的车辆以20~40 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收费站,双方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
传统的自动收费方法是将车道中的车辆构造为车辆队列,再将OBU的交易状态填充到车辆队列中,根据车辆队列依序处理车辆,放行合法车辆,拦截报警异常车辆。此方法在应用于一条或多条相邻车道的场景时,容易受到跟车干扰和邻道干扰的影响,降低处理车辆的准确性。
跟车干扰产生的原因:
1、由于不同供应商、不同出厂批次、不同使用年限的OBU信号强度存在差别,这种OBU之间的个体差异及安装位置的不同常常出现RSU接收到OBU信息的先后顺序与车辆在ETC车道上的物理排序不一致的情况,最终导致交易顺序错乱,误放走车辆;
2、无OBU车辆误入ETC车道,与有OBU车辆混合行驶。ETC车道系统将接收到的OBU信息当成无OBU车辆的,最终导致交易顺序错乱,误放走无OBU车辆。
邻道干扰产生的原因:
由于DSRC无线技术的固有特性,再加上车道环境复杂多变影响无线信号的传播,无线信号的范围可能会覆盖到相邻车道上,会导致在相邻车道上行驶的车辆中的OBU 被误唤醒向RSU发送OBU信息,这些OBU信息被ETC车道系统错误地匹配到本车道车辆队列中进行交易。
随着ETC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车道自由流的收费场景。此收费场景是一种更先进的高速公路自动收费需求,收费区域内没有车道隔离设施,能让车辆随意通过收费点。在此场景下,当车辆通过收费区域时,可能有变道和多车并行的情况出现。传统的自动收费方法由于其采用车辆队列的处理方式的固有特性,所以无法适应多车道自由流收费场景的需求,而且难以通过设备更新等技术手段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自动收费方法在多条相邻车道和多车道自由流场景时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自动收费方法在一条或多条相邻车道及多车道自由流的场景下处理车辆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根据车道布局划定交易范围,构造与所划定的交易范围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
B、识别交易范围内车辆(包括装有OBU的和未安装OBU的)的位置,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车辆对应的矩阵元素B,将车辆标识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B中;
C、识别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和交易状态,根据OBU的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OBU对应的矩阵元素C,将交易状态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C中;
D、根据填充了所述的车辆标识、交易状态的交易矩阵,设定对车辆进行选择处理的交易逻辑。
本发明的自动收费方法是将交易范围构造为交易矩阵,再将交易范围内的车辆标识填充到与其位置对应的矩阵元素中,将交易范围内的OBU交易状态填充到与其位置对应的矩阵元素中。根据交易矩阵,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定不同的交易逻辑,可解决传统自动收费方法应用于多条相邻车道和多车道自由流场景时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在一条或多条相邻车道及多车道自由流的场景下提高处理车辆准确性的效果。本发明的收费方法特别是对多条相邻车道场景下的车辆抢道、多车道自由流场景下的车辆变道等行为,有明显的有益效果。若采用具有定位功能的接收天线的无线定位技术,则只需更换或升级天线,无须对已发行、安装的无线终端进行更换或升级,节约了实施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的流程图。
图2 是单车道的交易矩阵示意图。
图3 是多条独立车道的交易矩阵示意图。
图4 是多车道自由流的交易矩阵示意图。
图5 是单车道场景下应用本发明的一种ETC车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 是单车道场景下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种ETC车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 是多条相邻车道场景下应用本发明的一种ETC车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 是多条相邻车道场景下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种ETC车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 是多车道自由流场景下应用本发明的一种ETC车道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A、根据车道布局划定交易范围,构造与所划定的交易范围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确定交易范围与矩阵的对应关系;
B、识别交易范围内车辆的位置,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车辆对应的矩阵元素B,将车辆标识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B中;
C、识别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和交易状态,根据OBU的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OBU对应的矩阵元素C,将交易状态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中;
D、根据填充了所述的车辆标识、交易状态的交易矩阵,设定对车辆进行选择处理的交易逻辑。
进一步,在步骤A与D之间,步骤B和C实时地执行多次,以便在设定交易逻辑之前及时地更新矩阵中的车辆标识、交易状态。
进一步,步骤A中,步骤A中,将交易范围划分为方格,交易矩阵中每个矩阵元素对应一个方格;更进一步地,方格为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
进一步,步骤B中,采用传感技术(例如采用光栅、地感等传感设备) 、雷达技术或视频分析技术来识别交易范围内车辆的位置。
进一步,步骤D中,根据场景的不同来设定不同的交易逻辑:
i.     在单车道的场景下:依照先到先处理的原则进行交易;当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为正常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放行,当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拦截;
ii.   在多条相邻车道的场景下:对所有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根据各个车道内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所对应的交易状态来控制对应的车道设备,当车辆为正常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放行,当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拦截;
iii. 在多车道自由流的场景下,尝试与所有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对离开交易范围时还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记录过车证据。
进一步,采用具有定位功能的天线对OBU进行定位,从而识别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
如果天线不能直接对一辆车上的OBU进行定位,则该车上需装有定位装置(例如GPS模块),定位装置直接发出定位数据或定位数据经OBU发给RSU,该定位数据就作为OBU位置信息。为此本发明进一步,步骤C中,采用RFID、GPS、蓝牙、WiFi或A-GPS(辅助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来识别与交易范围内的OBU装在同一辆车上的定位装置的位置,从而得出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
具体的,在单车道场景下,一种应用本发明的ETC车道系统,在步骤B采用地感线圈传感技术,在步骤C采用GPS定位技术。如图5所示,包括:RSU、地感、自动栏杆、主控机。其中,主控机包括存储模块、主控模块。图2中展示了收费岛1、自动栏杆2与交易矩阵的关系。
完整的ETC交易流程如下:
A、 根据车道布局,将交易范围划定为左右不超过车道边界,前端与自动栏杆2在车道上的投影重合,后端向来车方向延伸15米的矩形。如图2所示,将交易范围划分为若干个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构造与正方形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将交易矩阵保存于主控机的存储模块中;
B、  地感对车辆进行检测,获得进入车道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并返回给主控机;
C、 车辆上的OBU收到RSU广播的唤醒命令后,从车辆上装载的GPS模块获得定位数据,作为OBU位置信息返回给RSU。RSU将OBU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机,RSU将OBU的交易状态也发给主控机;
D、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地感检测到的车辆位置信息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并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车辆标识;
E、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RSU返回的OBU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交易状态;
F、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依照先到先处理的原则进行交易,当矩阵中最靠近自动栏杆的车辆正常完成ETC交易时,控制自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当矩阵中最靠近自动栏杆的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自动栏杆保持水平,拦截车辆。
在单车道场景下,一种应用本发明的ETC车道系统,在步骤B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在步骤C采用GPS定位技术。如图6所示,包括:RSU、广场摄像头、自动栏杆、主控机。其中,主控机包括视频分析模块、存储模块、主控模块。图2中展示了收费岛1、自动栏杆2与交易矩阵的关系。
完整的ETC交易流程如下:
A、 根据车道布局,将交易范围划定为左右不超过车道边界,前端与自动栏杆2在车道上的投影重合,后端向来车方向延伸15米的矩形。如图2所示,将交易范围划分为若干个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构造与正方形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将交易矩阵保存于主控机的存储模块中;
B、  广场摄像头将交易范围的车辆视频流返回给主控机;
C、 主控机的视频分析模块对全景视频流进行分析,检测出所有车辆(无论是否装有OBU)的位置;
D、 车辆上的OBU收到RSU广播的唤醒命令后,从车辆上装载的GPS模块获得定位数据,作为OBU位置信息返回给RSU。RSU将OBU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机,RSU将OBU的交易状态也发给主控机;
E、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视频分析模块检测的车辆位置信息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并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车辆标识;
F、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RSU返回的OBU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交易状态;
G、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依照先到先处理的原则进行交易,当矩阵中最靠近自动栏杆的车辆正常完成ETC交易时,控制自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当矩阵中最靠近自动栏杆的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自动栏杆保持水平,拦截车辆。
进一步,上述流程中的步骤B、C、D、E、F可以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重复,使得车辆的位置变化可以及时同步到交易矩阵中,OBU位置的变化可以及时地同步到交易矩阵中。当有车辆抢道时,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中的最新的数据,可以准确地判断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从而避免因抢道导致放行车辆错乱的情况发生。
在多条相邻车道场景下,一种应用本发明的ETC车道系统,在步骤B采用光栅传感技术,在步骤C采用DSRC定位技术。如图7所示,包括:RSU、光栅、自动栏杆、主控机。其中,主控机包括存储模块、主控模块。图3中展示了收费岛1、自动栏杆2与交易矩阵的关系。
完整的ETC交易流程如下:
A、 根据车道布局,将交易范围划定为左右不超过车道边界,前端与自动栏杆在车道上的投影重合,后端向来车方向延伸15米的矩形,如图3所示,将交易范围划分为若干个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构造与正方形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将交易矩阵保存于主控机的存储模块中;
B、  光栅对车辆进行检测,获得进入各个车道的车辆的信息,并返回给主控机。
C、 车辆上的OBU收到RSU广播的唤醒命令后,会向RSU返回信息。RSU收到OBU返回的数据后,分析出OBU与RSU的位置关系,返回给主控机,RSU将OBU的交易状态也发给主控机;
D、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光栅检测到的车辆位置信息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并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车辆标识;
E、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RSU返回的OBU与RSU的位置关系和RSU与车道的位置关系得出OBU的位置信息;
F、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OBU的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交易状态;
G、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对所有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根据各个车道内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所对应的交易状态来控制对应的车道设备。具体的,当车辆为正常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对应车道的自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当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对应车道的自动栏杆保持水平,拦截车辆。
在多条相邻车道场景下,一种应用本发明的ETC车道系统,在步骤B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在步骤C采用DSRC定位技术。如图8所示,包括:RSU、广场摄像头、自动栏杆、主控机。其中,主控机包括视频分析模块、存储模块、主控模块。图3中展示了收费岛1、自动栏杆2与交易矩阵的关系。
完整的ETC交易流程如下:
A、 根据车道布局,将交易范围划定为左右不超过车道边界,前端与自动栏杆在车道上的投影重合,后端向来车方向延伸15米的矩形,如图3所示,将交易范围划分为若干个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构造与正方形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将交易矩阵保存于主控机的存储模块中;
B、  广场摄像头将交易范围的车辆视频流返回给主控机;
C、 主控机的视频分析模块对全景视频流进行分析,检测出所有车辆(无论是否装有OBU)的位置;
D、 车辆上的OBU收到RSU广播的唤醒命令后,会向RSU返回信息。RSU收到OBU返回的数据后,分析出OBU与RSU的位置关系,返回给主控机,RSU将OBU的交易状态也发给主控机;
E、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视频分析模块检测的车辆位置信息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并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车辆标识;
F、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RSU返回的OBU与RSU的位置关系和RSU与车道的位置关系得出OBU的位置信息;
G、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OBU的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交易状态;
H、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对所有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根据各个车道内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所对应的交易状态来控制对应的车道设备。具体的,当车辆为正常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对应车道的自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当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对应车道的自动栏杆保持水平,拦截车辆。
进一步,上述流程中的步骤B、C、D、E、F、G可以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重复,使得车辆的位置变化可以及时同步到交易矩阵中,OBU位置的变化可以及时地同步到交易矩阵中。当有车辆抢道时,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中的最新的数据,可以准备地判断各个车道内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从而避免因抢道导致放行车辆错乱的情况发生。
在多车道自由流场景下,一种应用本发明的ETC车道系统,在步骤B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在步骤C采用DSRC定位技术。如图9所示,包括:RSU、广场摄像头、特写摄像头、主控机。其中,主控机包括视频分析模块、存储模块、主控模块。
完整的ETC交易流程如下:
A、 根据车道布局的实际情况,将ETC无线信号能保证稳定交易的区域划定为交易范围,如图4所示,将交易范围划分为若干个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构造与正方形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将交易矩阵保存于主控机的存储模块中;
B、  广场摄像头将交易范围的车辆视频流返回给主控机;
C、 主控机的视频分析模块对全景视频流进行分析,检测出各车辆的位置; 
D、 车辆上的OBU收到RSU广播的唤醒命令后,会向RSU返回信息。RSU收到OBU返回的数据后,分析出OBU与RSU的位置关系,返回给主控机,RSU将OBU的交易状态也发给主控机;
E、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视频分析模块检测的车辆位置信息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并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车辆标识;
F、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RSU返回的OBU与RSU的位置关系和RSU与车道的位置关系得出OBU的位置信息;
G、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OBU的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矩阵元素,填充交易状态;
H、 主控机的主控模块根据交易矩阵,尝试与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对离开交易范围时还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包括无OBU的车辆),要根据其在交易矩阵中的位置控制特定摄像头记录过车证据(如:过车视频、过车抓拍照片)留做事后稽查的依据。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包括步骤:
A、根据车道布局划定交易范围,构造与所划定的交易范围有对应关系的交易矩阵;
B、识别交易范围内车辆的位置,给每台车辆分配一个用于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标识,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车辆对应的矩阵元素B,将车辆标识填充到矩阵元素B中;
C、识别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和交易状态,根据OBU的位置信息和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OBU对应的矩阵元素C,将交易状态填充到所述矩阵元素C中;
D、根据填充了所述的车辆标识、交易状态的交易矩阵,设定对车辆进行选择处理的交易逻辑;
步骤D中,根据场景的不同来设定不同的交易逻辑:
i. 在单车道的场景下:依照先到先处理的原则进行交易;当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为正常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放行,当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拦截;
ii. 在多条相邻车道的场景下:对所有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根据各个车道内离自动栏杆最近的车辆所对应的交易状态来控制对应的车道设备,当车辆为正常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放行,当车辆为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时控制车道设备拦截;
iii. 在多车道自由流的场景下,尝试与所有处于交易范围的车辆进行交易,对离开交易范围时还未完成ETC交易的车辆记录过车证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与D之间,步骤B和C实时地执行多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将交易范围划分为方格,交易矩阵中每个矩阵元素对应一个方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传感技术、雷达技术或视频分析技术来识别交易范围内车辆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采用RFID、GPS、蓝牙、WiFi或A-GPS技术,来识别与交易范围内的OBU装在同一辆车上的定位装置的位置,从而得出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定位功能的天线对OBU进行定位,从而识别交易范围内OBU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格为1.9米至2.1米边长的正方形。
CN201210081983.7A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Active CN102622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1983.7A CN102622782B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1983.7A CN102622782B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2782A CN102622782A (zh) 2012-08-01
CN102622782B true CN102622782B (zh) 2014-10-15

Family

ID=4656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1983.7A Active CN102622782B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自动收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2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4533B (zh) * 2014-03-28 2017-09-19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流车载单元并发处理方法、路侧单元及自由流系统
CN105719356A (zh) * 2016-01-19 2016-06-29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su、提升通车速度的etc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0910519B (zh) * 2019-11-08 2022-05-17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自由流收费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0073A (ja) * 2006-04-07 2007-10-25 Kenwood Corp 駐車場内誘導システム、駐車場側誘導装置、自動車側誘導装置及び駐車場内誘導方法
CN101350109A (zh) * 2008-09-05 2009-01-21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多车道自由流视频车辆定位和控制方法
CN101872546A (zh) * 2010-05-06 2010-10-27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的过境车辆快速检测方法
CN102122400A (zh) * 2009-12-02 2011-07-13 Nxp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道路收费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7566A1 (en) * 2006-03-21 2009-06-18 Bernard Grush Method and process to ensure that a vehicular travel path recording that includes positional error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a reliable and repeatable road user char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0073A (ja) * 2006-04-07 2007-10-25 Kenwood Corp 駐車場内誘導システム、駐車場側誘導装置、自動車側誘導装置及び駐車場内誘導方法
CN101350109A (zh) * 2008-09-05 2009-01-21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多车道自由流视频车辆定位和控制方法
CN102122400A (zh) * 2009-12-02 2011-07-13 Nxp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道路收费系统
CN101872546A (zh) * 2010-05-06 2010-10-27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的过境车辆快速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2782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dris et al. Car park system: A review of smart parking system and its technology
CN104021594B (zh) 基于北斗的高速公路车辆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3268640B (zh) 基于多波束天线的多车道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及方法
CN102610099B (zh) 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违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886647B (zh) 基于北斗的兼容etc和mtc的收费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3232600U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仿真模型平台
CN203552312U (zh) 一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CN103021035A (zh) 一种使用激光雷达的长通信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CN101996425B (zh) 兼容收费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903854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on-street parking control and unoccupied parking spot availability detection
CN201237801Y (zh) 一种车辆路桥通行费年票自动稽查系统
CN103150772A (zh) 一种路侧设置的多车道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
CN101369682B (zh) 路面天线装置及其阵列
GB2399441A (en) Road use charging system using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063742A (zh) 一种解决电子自动收费系统邻道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50486A (zh) 基于rfid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CN103366560A (zh) 一种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跟车探测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0619686A (zh) 通行费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021593A (zh) 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车辆电子收费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14746A (zh) 基于dsrc的车速测量方法、装置及dsrc应用系统
CN104091443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计算交通拥堵程度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55899A (zh) 一种基于无源uhf rfid停车场车辆感知定位系统
CN102778238A (zh) 一种基于车辆识别的行驶里程统计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256804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EP2034450A1 (en) Toll collec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38 INST., CHINA ELECTRONIC SCI. + TECH. GROUP C

Effective date: 201211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ai Liangui

Inventor after: Liu Zhengdong

Inventor after: Fang Yongxuan

Inventor after: Wu Suixiang

Inventor after: Lan Tiange

Inventor after: Xing Wanyong

Inventor after: Chen Weiliang

Inventor after: Wen Zhiyong

Inventor after: Zhou Ling

Inventor after: Xie Qing

Inventor before: Dai Liangui

Inventor before: Wu Suixiang

Inventor before: Xing Wany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liang

Inventor before: Wen Zhiyong

Inventor before: Zhou Ling

Inventor before: Xie Qi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engd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DAI LIANGUI WU SUIXIANG XING WANYONG CHEN WEILIANG WEN ZHIYONG ZHOU LING XIE QING LIU ZHENGDONG TO: DAI LIANGUI FANG YONGXUAN WU SUIXIANG LAN TIANGE XING WANYONG CHEN WEILIANG WEN ZHIYONG ZHOU LING XIE QING LIU ZHENGD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0

Address after: 12 Guangzhou new 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15 floor, Jinshan building, Tianhe North Road,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New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No.38 Inst., China Electronic Sci. & Tech. Group Co.

Address before: 12 Guangzhou new 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15 floor, Jinshan building, Tianhe North Road,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New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601, No. 5, Third Street, Luogang District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Science C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ly for office use)

Co-patentee after: No.38 Inst., China Electronic Sci. & Tech. Group Co.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2 Guangzhou new 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15 floor, Jinshan building, Tianhe North Road,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510000,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No.38 Inst., China Electronic Sci. & Tech. Group C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Newsoft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