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1275A - 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21275A CN102621275A CN2012100565332A CN201210056533A CN102621275A CN 102621275 A CN102621275 A CN 102621275A CN 2012100565332 A CN2012100565332 A CN 2012100565332A CN 201210056533 A CN201210056533 A CN 201210056533A CN 102621275 A CN102621275 A CN 1026212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 jadeware
- ancient
- weathering
- quantization characteri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0977 ja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08 calc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1001504664 Crossocheilus lati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651 eme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92 f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706 plasti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BKVIYDNLLOSFOA-UHFFFAOYSA-N th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Tl] BKVIYDNLLOSFO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6 th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04 se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069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370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10803 Gelat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35799 Homo sapiens Run domain Beclin-1-interacting and cysteine-ri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0852 Run domain Beclin-1-interacting and cysteine-ri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9 cha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0 discrimin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59 gelat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73 gelat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322 gelati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852 gelatine desser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4 precipi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97 sensory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测定古玉器真品及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分别建立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测取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并分别与所述量化特征数据库中的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其共性和差异点,以得出鉴定结论。本发明经过规范的技术手段检测,依据可靠的古玉器真品及赝品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信息,通过科学的量化特征信息比对,再辅之以专业人员的专业理论与鉴定经验,即可对被鉴定玉器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并为以后的查验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器的鉴别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文明的进化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经过近万年的历史变迁,玉文化始终伴随历史长河不断发展、没有断层,有可考实物为据,不仅看出其演变的脉络,工艺的进步,艺术的发展,还可从中获得大量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信息与内涵。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至当代,一脉相承。古代玉器,作为历史文明和艺术成就的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起伏过程,同时也凝结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和时代信息。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因历史、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玉文化就形成三大版块,主要分布在辽河、长江、黄河流域。辽河以西,燕山以北在兴隆洼文化之后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公元前约4700-2900年);长江下游江淮宁地区与太湖钱塘江流域的马家浜、松泽、良渚三个文化(公元前约3600-3200年);黄河中上游以及岷江流域的仰韶、马家窑、齐家、龙山等诸多文化(公元前约5000-1800年)。从神玉文化、王玉文化到生活和装饰的民玉文化,漫长岁月积累、沉淀下来丰富的玉文化内涵,造就中国人从古至今爱玉、崇玉、礼玉、佩玉、赏玉、玩玉、鉴玉、藏玉的传统。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制玉、用玉大国,不仅开采使用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广泛,蕴量丰富。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大部分玉矿已枯竭,至今仍在开采的玉矿还剩二十多处。古代玉器使用的玉材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到商代,主要是就地取材,商代以后玉材虽趋于一致,但因各种条件限制,各历史时期的用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玉器,由于时间跨度长远、地域分布广泛、开采使用玉材品种复杂等因素,使研究古代玉器所使用的材质和产地成为科学研究与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和鉴定古代玉器,要结合矿物学、考古学、美术史、历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融合宗教、政治和道德思想观。玉文化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艺术、文字记载等,还包括了古代玉器的礼仪功能,宗教功能和经济价值,最终形成物质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统一。
古代玉器因它的珍贵性和稀缺性,自我国宋代开始就出现了仿古玉器。特别是近几十年,由于收藏市场的兴起,更是出现了大量的仿古玉器,甚至出现了高科技仿古玉器,导致古玉器收藏市场十分混乱。目前我国古玉器鉴定手段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凭借经验(即传统的眼学)鉴定阶段。造假手段的高超,如果没有科技手段的支撑,就会严重影响古玉器的保护与传承,甚至有可能导致古代玉器大量流失海外或散落民间不被认知。目前已发现有些所谓的专家把假古玉器当成珍品出书,误导古代玉器的鉴定和收藏,也给不法之徒牟利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假古玉器一旦流入市场,将把我国传承有序的文化遗产搞乱,在经过若干年之后,将更是真假难分了。如果不尽早解决古玉器的科学鉴定问题,不严厉打击制假做假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会遭到扭曲。
目前,我国古玉器的鉴定手段比较落后,还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古玉器真伪的鉴别仍停留在凭借经验鉴定的阶段,即传统的感官鉴定阶段,仅靠少数专家的个人理论知识、所掌握的鉴别经验和眼力来判断古玉器的真伪。这种传统的主观鉴定方法,在古玉器鉴定的过程中,也存在有专家意见不统一、鉴定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而且鉴定方法的主观性导致鉴定结论成为一家之言,难以令人信服。
CN200610090931.0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传世高古玉器真伪鉴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图像摄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或显微摄像设备拍摄玉器,储存和比较图像,使用计算机及PHOTOSHOP软件进行对比,得出玉器的真伪结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得到准确、永久地记录和精确的校验,能够提供一致的、客观的、量化的判别指标,对真伪古玉器的科学鉴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古玉器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受时间跨度长远、地域分布广泛、开采使用玉材品种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仅依靠图像比对进行鉴定的方法,其量化指标单一,鉴定结果不够科学严谨,会影响最终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以解决现有古玉器鉴定方法存在的单一性、主观性和不科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利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测定古玉器真品及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分别建立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测取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并分别与所述量化特征数据库中的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其共性和差异点,以得出鉴定结论;
所述量化特征信息包括:
a、通过测定玉器的密度、摩氏硬度、折射率、结构和成分组成,确定玉器的材质特征信息;
b、通过测定玉器的抛光、钻孔、砣具和解玉砂,确定玉器的早期工艺痕迹信息;通过测定玉器的高抛光、钻孔和金刚砂铊具,确定玉器的现代工艺痕迹信息;
c、通过测定玉器的钙化程度、蚀孔、沁色和次生物质特征,确定玉器的风化特征信息;
d、通过测定玉器的结构水溢出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变形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和裂变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确定玉器的质变特征信息。
本发明所述材质特征信息的测定,是通过对古玉器的材质鉴定,比对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玉器材质。
所述工艺痕迹信息的测定,是在制玉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制玉工具,在不同材质上所留下的微痕迹进行显微成像比对,再结合自然风化特征,确定不同历史时期制玉工艺痕迹的特征信息。
所述风化特征信息的测定,是根据地矿风化理论,通过检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的玉器风化现象,包括钙化程度、蚀孔、沁色和次生物质特征,来鉴定玉器的风化物理结构和风化化学成分分布的自然风化属性。
所述质变特征信息的测定,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的玉器的质体、质色、晶格、骸架、风化渐变特征以及纤维间结构水和杂质溢出信息的检测,以确认玉器的风化质变程度和自然属性。
本发明的所述量化特征信息还包括现代仿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即通过对仿古玉器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和仪器检测,掌握仿古玉器使用的材料和高科技制作的技术与方法,建立古玉器赝品的标本信息库,确认假玉器的本质属性。
所述现代仿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包括:氢氟酸做旧特征信息,电脑工艺仿古工痕特征信息,利用原生杂色料、皮壳、绺裂仿品特征信息,高压釜多次染色、临界控温特征信息,高分子材料、无机物质喷涂仿沁色特征信息,以及仿渐变风化特征信息。
本发明属于一种信息比对鉴定方法,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结合发掘和传承有序的玉器(即古玉器真品)的量化特征信息以及利用高科技做仿的玉器(即古玉器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与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其共性和差异点,从而得出相应的鉴定结论。通过对古玉器真品的综合信息的无损采集,建立标本信息库,即可与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比对分析,研究确认其共性点。
专业鉴定人员在对玉器进行鉴定时,依据本发明鉴定方法,利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测定被鉴定玉器的各个量化特征信息,再从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量化特征信息,在进行共性和差异点的比较之后,即可基本确定被鉴定玉器的真伪。
当然,在必要时,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被鉴定玉器进行辅助鉴定:
1、年代鉴定:对各个历史时期玉器材质、用途、铭文、风格、造型、纹饰、母体符号信息因素的特征分析研究,判断其历史年代。
2、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鉴定:对玉文化发展史的研究与解读,根据历史特征、文字信息、文化内涵、用途和风格以及工艺精湛程度等方面,判断不同历史时期玉器的文化艺术价值。
3、经验鉴定:结合专家、学者、收藏家的鉴定理论与实践经验,根据专业鉴定人员鉴定古玉器的能力,全面分析总结古代玉器的各种量化特征信息,确定被鉴定玉器的相关属性。
经过规范的技术手段检测,依据可靠的古玉器真品及赝品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信息,通过科学的量化特征信息比对,如果必要时再辅之以专业人员的专业理论与鉴定经验,即可对被鉴定玉器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本发明建立了一套鉴定古玉器的科学、规范、统一、客观、综合的判别指标,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科学和记录详尽的鉴定结论,并且为以后的进一步查验提供了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一、古玉器真品的量化特征测定:
(1)材质特征测定:通过对材质鉴定,比对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玉器材质;采用密度仪测定古玉器密度;摩氏硬度设备测定古玉器摩氏硬度;折射仪测定其折射率;微抛光设备、偏析显微镜或10000倍显微镜测定其结构;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其成分。
鉴定特征和采用仪器如下表:
(2)工艺痕迹特征测定:对在古玉器在制玉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制玉工具,在不同材质上,所留下的微痕迹特征,进行显微成像比对,再结合自然风化特征,确定不同时期制玉工艺的量化特征信息。
对于早期工艺痕迹特征的测定,是采用10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或偏析显微镜测定古玉器的抛光特征信息;采用5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或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古玉器上的钻孔特征信息;采用500-1000倍电子显微镜,电子测距仪或偏析显微镜测定古玉器的砣具特征信息;采用500-1000倍电子显微镜、电子测距仪或偏析显微镜或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定古玉器的解玉砂特征信息。
对于现代工艺痕迹特征的测定,是采用500-1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测定古玉器的高抛光;采用500-1000倍电子显微镜或偏析显微镜测定仿品玉器的钻孔特征信息;采用10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电子测距仪或偏析显微镜测定仿品玉器的金刚砂铊具特征信息。
鉴定特征和采用仪器如下表:
(3)风化特征测定:是根据地矿风化理论,通过检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的玉器风化现象,包括次生物质、钙化程度、沁色、蚀孔等特征来鉴定玉器的风化物理结构和风化化学成分分布的自然风化属性与仿制品的本质区别;采用10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或电子测距仪测定古玉器的钙化特征;采用5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或电子测距仪测定其蚀孔特征;采用5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电子测距仪或基色分析仪测定其沁色特征;采用10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电子测距或基色分析仪测定其次生物质特征。
鉴定特征和采用仪器如下表:
(4)质变特征测定: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的玉器质体、质色、晶格、骸架,风化渐变特征,纤维间结构水、杂质溢出的检测,确认其风化质变程度和自然属性;采用1000-10000倍电子显微镜、偏析显微镜、抛光设备、观察液、电子测距仪或基色分析仪测定古玉器的结构水溢出风化物理结构量化;采用1000-1500倍电子显微镜、电子测距仪或三维立体仪测定古玉器变形风化物理结构量化;采用1000-1500倍电子显微镜、电子测距仪、三维立体仪或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测定古玉器裂变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
鉴定特征和采用仪器如下表:
通过对大量发掘和传承有序的古玉器的无损采集和测定,得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下的古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的量化特征信息,建立古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和标本信息库。
二、古玉器赝品的量化特征测定:
通过现代技术仿制工艺制成的古玉器赝品,其量化特征信息包括氢氟酸做旧特征、电脑工艺仿古工痕特征、原生杂色料、皮壳、绺裂仿品特征、高压釜多次染色、临界控温特征、高分子材料无机物质喷涂仿沁色特征以及仿渐变风化特征等。收集整理所采集的信息,建立古玉器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和标本信息库。
通过对仿古玉器的各种特征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和仪器检测,掌握仿古玉器使用的材料和高科技制作技术与方法,建立假古玉器标本信息库,将上述特征的古玉器与假古玉器标本信息库中的仿古玉器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确认其共性与差异。
鉴定特征和采用仪器如下表:
三、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比对:
(1)将被鉴定玉器与古玉器真品和古玉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分别进行对应的比对鉴定,研究确认其共性与差异;鉴定特征如下表:
(2)年代鉴定:对各个历史时期玉器材质、用途、铭文、风格、造型、纹饰、母体符号信息因素的特征分析研究判断其历史年代。
鉴定记录如下表:
(3)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鉴定:对玉文化发展史的研究与解读,根据历史特征,文字信息,文化内涵,用途和风格,工艺精湛程度,来判断不同历史时期玉器的文化艺术价值。
鉴定记录如下表:
科目 | 历史文化特点 | 文字信息 | 工艺精美程度 | 价值判断 | 其它 |
结论 |
(4)经验鉴定:结合专家、学者、收藏家的鉴定理论与实践经验,根据专业人员鉴定古玉器的能力,全面分析总结古代玉器的各种特征确定其属性。
鉴定记录如下表:
(5)合议定性:结合上述的科技手段检测、信息比对清晰的数据、专业理论与经验鉴定的结果,由对以上三方面结论准确性把握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进行合议定性。
合议记录如下表:
科目 | 科技手段 | 信息对比 | 专业理论与经验 | 合议定性 |
结论 |
通过这种客观的鉴定方法和辅助的专业经验鉴定方法,即可对玉器进行客观、准确的鉴定,得到精准的鉴定结果。
Claims (7)
1.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测定古玉器真品及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分别建立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测取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并分别与所述量化特征数据库中的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其共性和差异点,以得出鉴定结论;
所述量化特征信息包括:
a、通过测定玉器的密度、摩氏硬度、折射率、结构和成分组成,确定玉器的材质特征信息;
b、通过测定玉器的抛光、钻孔、砣具和解玉砂,确定玉器的早期工艺痕迹信息;通过测定玉器的高抛光、钻孔和金刚砂铊具,确定玉器的现代工艺痕迹信息;
c、通过测定玉器的钙化程度、蚀孔、沁色和次生物质特征,确定玉器的风化特征信息;
d、通过测定玉器的结构水溢出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变形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和裂变风化物理结构量化特征,确定玉器的质变特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质特征信息的测定,是通过对古玉器的材质鉴定,比对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玉器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痕迹信息的测定,是对在制玉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制玉工具,在不同材质上所留下的微痕迹进行显微成像比对,再结合自然风化特征,确定不同历史时期制玉工艺痕迹的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特征信息的测定,是根据地矿风化理论,通过检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的玉器风化现象,包括钙化程度、蚀孔、沁色和次生物质特征,来鉴定玉器的风化物理结构和风化化学成分分布的自然风化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变特征信息的测定,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环境的玉器的质体、质色、晶格、骸架、风化渐变特征以及纤维间结构水和杂质溢出信息的检测,以确认玉器的风化质变程度和自然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化特征信息还包括现代仿品的量化特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科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代仿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包括:氢氟酸做旧特征信息,电脑工艺仿古工痕特征信息,利用原生杂色料、皮壳、绺裂仿品特征信息,高压釜多次染色、临界控温特征信息,高分子材料、无机物质喷涂仿沁色特征信息,以及仿渐变风化特征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65332A CN102621275A (zh) | 2012-03-06 | 2012-03-06 | 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65332A CN102621275A (zh) | 2012-03-06 | 2012-03-06 | 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21275A true CN102621275A (zh) | 2012-08-01 |
Family
ID=46561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65332A Pending CN102621275A (zh) | 2012-03-06 | 2012-03-06 | 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21275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1056A (zh) * | 2014-10-30 | 2015-02-18 | 蒲重良 | 一种古陶瓷真伪自动鉴定系统及方法 |
CN107092699A (zh) * | 2017-04-28 | 2017-08-25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文物鉴定方法 |
CN110455803A (zh) * | 2016-07-01 | 2019-11-15 | 宁夏六维辩证文物鉴定研究所 | 一种文物鉴定系统及鉴定方法 |
CN116337866A (zh) * | 2023-02-02 | 2023-06-27 | 李信行 | 一种高古玉器鉴定方法 |
-
2012
- 2012-03-06 CN CN2012100565332A patent/CN1026212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1056A (zh) * | 2014-10-30 | 2015-02-18 | 蒲重良 | 一种古陶瓷真伪自动鉴定系统及方法 |
CN110455803A (zh) * | 2016-07-01 | 2019-11-15 | 宁夏六维辩证文物鉴定研究所 | 一种文物鉴定系统及鉴定方法 |
CN107092699A (zh) * | 2017-04-28 | 2017-08-25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文物鉴定方法 |
CN116337866A (zh) * | 2023-02-02 | 2023-06-27 | 李信行 | 一种高古玉器鉴定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0884B (zh) |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 |
Lazzarini | Archaeometric aspects of white and coloured marbles used in antiquity: the state of the art | |
CN106124508A (zh) | 一种文物鉴定系统及鉴定方法 | |
CN102621275A (zh) | 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 |
CN102253069A (zh) | 一种根据核磁共振t2谱确定渗透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345089A (zh) |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发展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06873032B (zh) | 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裂缝预测方法 | |
Charman et al. | Modern distribution of saltmarsh testate amoebae: regional variability of zonation and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 |
Kumar et al. | The 2014 microerosion dating project in China | |
CN107238409A (zh) | 一种用于识别宝石身份的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 |
Rotti et al. | Diet reconstruction for an extinct deer (Cervidae: Cetartiodactyla) from the Quaternary of South America | |
Chen et al. |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 of pXRF data on ancient nephrite artifacts excavated from Tomb No. 1 in Yuehe Town, Henan Province, China | |
Delluniversita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multiparametric characterisation protocol for chert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n the Gargano Promontory mines | |
Ahola et al. | Materialising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of Hunter-Gatherers: archa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4th millennium BC ‘Slate Ring Ornaments’ from Finland | |
Mills et al. |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Hawai ‘i’s stone tool economies | |
Chen et al. | On coinage technology features and lead material management of the Qin state from the Chengdu Ban Liang coins | |
Fang | Crack repair model of ancient ceramics based on digital image | |
CN103983492A (zh) | 一种玉石无损检测样品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
Harris et al. | From past to future: digital methods towards artefact analysis | |
Xu et al. | Unveiling maritime trading practices: micro-provenance analysis of Dehua-style porcelain from the Nanhai I shipwreck | |
Ashkanani | Interregional interaction and Dilmun power in the Bronze Age: A characterization study of ceramics from Bronze Age sites in Kuwait | |
Lv et al. |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intra-community tree species under topographically variable conditions | |
Li | Standardisation, labour organisation and the bronze weapons of the Qin Terracotta warriors | |
Yao | Scratching beneath iconographic and textual clues: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 hierarchy in the Dian culture of Southwestern China | |
CN107101993A (zh) | 一种陶瓷类文物的鉴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