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0833A -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0833A
CN102620833A CN2011100361097A CN201110036109A CN102620833A CN 102620833 A CN102620833 A CN 102620833A CN 2011100361097 A CN2011100361097 A CN 2011100361097A CN 201110036109 A CN201110036109 A CN 201110036109A CN 102620833 A CN102620833 A CN 102620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d object
radiation intensity
wavelength
surfac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61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0833B (zh
Inventor
田乃良
徐浩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361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0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0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0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0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08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实际测得被测物的温度为t时,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11,t)和E22,t),其中,E11,t)是对应波长λ1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22,t)是对应波长λ2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2)将测得的E11,t),E22,t)代入
Figure DSA00000432722400011
Figure DSA00000432722400012
的公式中,并解出α,δ系数的值,其中,α,δ是随被测物的材料成分、温度以及测量波长而变的系数;(3)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代回被测物辐射强度公式E(λ,t)=αλ-5(eδ/λt-1)-1中,得到在给定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及(4)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在给定波长下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可以对被测物的温度进行准确测量。

Description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常用的测温方法之一是使用热电偶。由于钢水温度较高,测温时热电偶可能被熔化。每炼一炉钢都需要反复测量钢水温度,这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热电偶,另一方面会造成对钢水的污染,使钢水质量下降。
红外测温技术因其具有非接触性、能实时显示、易实现自动控制、测温范围宽、速度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钢铁冶炼、光伏半导体产业、陶瓷工业、玻璃生产、以及晶体生长等领域。
现有红外测温装置都是基于把被测物看成黑体,来测量其辐射强度,然后再进行辐射率的修正,才能确定其温度。理想黑体是能够完全吸收入射辐射并且有最大辐射率的物体,定义其辐射率为1。理想黑体的物理模型可以用普朗克(Planck)公式来描述:
W ( λ , t ) = c 1 λ - 5 ( e c 2 / λt - 1 ) - 1
式中W(λ,t)为黑体辐射光谱功率密度,单位为瓦·厘米2·微米-1,C1=3.7415×10-12瓦·厘米2为第一辐射常数,C2=1.43879厘米·K为第二辐射常数,λ为光谱辐射的波长,单位为微米,t为黑体温度,单位为K。实际存在的被测物体,其辐射率都比理想黑体小,而且是随被测物体的成分、温度、波长而变化的复杂函数,很难修正准确。
现有红外测温方法基于被测物体的辐射能量与该物体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且依靠黑体来定标温度,通常要乘以辐射率系数,只能给出一段近似直线。因而,现有红外测温方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辐射率的修正不准确,使得测温精度只能停留在1%的水平;第二、对于例如位于炉子中需要透过窗口进行测温或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辐射物体不能准确地测温,因为窗口或覆盖层会使物体的辐射强度大幅减弱。
例如钢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钢渣。钢渣是由钙、硅、硫、碳等元素构成,它的比重比钢水小很多,浮在钢水上面。钢渣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至20厘米,它的温度要比钢水低200℃至350℃左右。这是钢水红外测温的最大障碍。另外,冶炼过程中产生烟雾、粉尘等,它们的随机起伏严重干扰了红外辐射的传播。因而,现有红外测温方法的测温误差都在几十度甚至上百度的范围内,完全不符合技术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它们能够对需要透过窗口进行测温或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辐射物体进行准确测温。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实际测得被测物的温度为t时,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11,t)和E22,t),其中,E11,t)是对应波长λ1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22,t)是对应波长λ2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
(2)将测得的E11,t),E22,t)代入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32
的公式中,并解出α,δ系数的值,其中,α,δ是随被测物的材料成分、温度以及测量波长而变的系数;
(3)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代回被测物辐射强度公式E(λ,t)=αλ-5(eδ/λt-1)-1中,得到在给定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及
(4)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在给定波长下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实际测得被测物的温度为t时,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11,t)和E22,t),其中,E11,t)是对应波长λ1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22,t)是对应波长λ2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
(2)将测得的E11,t),E22,t)代入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33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34
的公式中,并解出α,δ系数的值,其中,α,δ是随被测物的材料成分、温度以及测量波长而变的系数;
(3)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同时代入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35
中,得到在给定波长λ1和λ2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E11,t)/E22,t)与钢水温度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及
(4)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在给定双波长下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双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之比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以上红外测温方法的红外测温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可以对被测物的温度进行准确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时钢水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水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时钢渣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渣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时钢水和钢渣的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水和钢渣绝对温度之间的比较关系曲线;以及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和850nm时钢水相对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红外测温物理模型
现有红外测温方法是基于被测辐射物体的辐射能量与辐射物体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提出的红外测温物理模型是基于辐射物体发出并且被红外测温装置接收到的辐射能量与辐射物体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红外测温方法使用普朗克(Planck)公式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51
式中W(λ,t)为黑体辐射强度,λ为辐射波长,t为绝对温度,c1,c2为常数。这是黑体的热辐射公式。被测物和黑体的区别是被测物的辐射率大于零并且小于黑体的辐射率。被测物也是热辐射体,它也遵守热辐射规律。它的热辐射公式是普朗克公式的变形和延伸。本发明提出被测物的热辐射公式:E(λ,t)=αλ-5(eδ/λt-1)-1E(λ,t)是接收到的被测物的热辐射强度,λ为辐射波长,t为被测物的温度,这里α,δ是随被测物的材料成分、温度以及测量波长而变的系数。α的单位为瓦·厘米2,δ的单位为厘米·K。
本发明根据上面的物理模型,利用例如0.75微米到1.2微米的自动双波长红外测温装置精确测量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当温度为t时,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52
以及
式中E11,t)和E22,t)是对应波长λ1和波长λ2时,红外测温装置探测到的被测物的辐射强度,t为例如通过热电偶或其它方式测得的被测物的温度。
由上面的E11,t)和E22,t),可以解出系数α,δ的值。将系数α,δ的值代入接收到的被测物的热辐射强度公式E(λ,t)=αλ-5(eδ/λt-1)-1中,就可以得到接收到的被测物的热辐射强度与被测物的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也可以得到双波长λ1和λ2时,接收到的被测物的热辐射强度之比E11,t)/E22,t)与被测物的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以下结合附图并且以钢水为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和测温系统。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系统1。红外测温系统1大体包括用于测量被测物的辐射强度的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10、用于对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10检测的结果以及实际测量的温度进行计算和处理的计算和处理单元20、以及用于显示测量结果的显示单元30。
钢水红外测温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例如通过热电偶或其它方式测得的钢水温度为t时,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10测到钢水的辐射强度E11,t)和E22,t),这里E11,t)是对应波长λ1时钢水的辐射强度,E22,t)是对应波长λ2时钢水的辐射强度。
(2)将测得的E11,t),E22,t)代入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61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62
的公式中,并解出α,δ系数的值。
(3)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代回钢水辐射强度公式E(λ,t)=αλ-5(eδ/λt-1)-1中,得到在给定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时钢水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水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需要,也可以得到在其它任意波长例如850nm波长时钢水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水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利用给定波长的红外检测装置测到钢水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可以得到钢水的温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钢水的成分变化、以及钢水表面存在的钢渣厚度等发生变化而导致钢水的辐射强度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发生变化,从而有可能导致测得的温度不准确,因此,有必要对测温过程进行验证,以确定钢水的辐射强度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是否发生变化。这种验证过程是通过获得在给定波长下钢渣的辐射强度与钢渣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而进行的。
通过以上与钢水类似的方式,获得给定波长下钢渣的辐射强度与钢渣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钢渣辐射强度采用公式E’(λ,t)=α’λ-5(eδ’/λt-1)-1表示,这里系数用α’,δ’表示,t为钢渣的温度,λ为钢渣的辐射波长。同样由钢渣辐射强度公式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71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72
来解出其中的二个系数α’,δ’,代入公式E’(λ,t)=α’λ-5(eδ’/λt-1)-1中,得到在给定波长下钢渣的辐射强度与钢渣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E’11,t)和E’22,t)是对应辐射波长λ1和辐射波长λ2时钢渣的辐射强度。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时钢渣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渣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波长为935nm时钢水和钢渣的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水和钢渣绝对温度之间的比较关系曲线。在钢水与钢渣之间达到热平衡时,某一钢水温度对应大体特定的钢渣温度。无论对于钢水和钢渣而言,在某一时刻红外检测装置测到钢水的辐射强度和钢渣的辐射强度实际上是同一值。因此,根据图4中所示的钢水和钢渣的相对辐射强度与钢水和钢渣绝对温度之间的比较关系曲线,利用给定波长的红外检测装置测到的辐射强度,可以同时获得钢水和钢渣的绝对温度。
由于钢渣漂浮在钢水表面,钢渣温度也比钢水温度低很多,因此可以采用热电偶等传统方式对钢渣实际温度进行测量。如果钢渣的实际测量温度与根据图4的曲线获得的钢渣绝对温度的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根据图4的曲线获得的钢水绝对温度代表了钢水的实际温度。如果钢渣的实际测量温度与根据图4的曲线获得的钢渣绝对温度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则认为根据图4的曲线获得的钢水绝对温度不能代表钢水的实际温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复上述(1)-(4)的步骤,重新获得在给定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与上述第(3)步骤不同,根据本发明的钢水红外测温方法还可以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同时代入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81
Figure BSA00000432722700082
中,得到在给定波长λ1和λ2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E11,t)/E22,t)与钢水温度的对应关系曲线。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例如在波长为935nm和850nm时钢水相对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给定双波长的红外检测装置测到钢水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双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可以得到钢水的温度。
类似地,也可以通过获得在一个给定波长下钢渣的辐射强度与钢渣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而对基于在给定双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的钢水温度进行验证。可以采用与图4类似的曲线图(没有显示)。如果钢渣的实际测量温度与根据曲线获得的钢渣绝对温度的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基于在给定双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的钢水温度代表了钢水的实际温度。如果钢渣的实际测量温度与根据曲线获得的钢渣绝对温度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则认为基于在给定双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的钢水温度不能代表钢水的实际温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复上述步骤,重新获得在给定双波长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与钢水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温度值,还可以利用激光相位法对钢渣的厚度进行测量,以钢渣厚度对钢水温度的实际影响对获得的钢水温度进行精确修正。钢渣厚度对钢水温度的实际影响由一系列测量数据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可由计算机控制而自动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钢水红外测温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受钢渣影响很小,也消除了辐射率修正引起的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高达几度。
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可在恶劣的现场条件和环境下减少灰尘和烟雾的干扰,针对被测物的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测温方案。因此它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高精度的测温领域,它有更大的优越性。还可以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存储和实时显示,在工业智能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以钢水的测温为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红外测温方法还适用于对需要透过窗口进行测温或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辐射物体进行准确测温。

Claims (15)

1.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实际测得被测物的温度为t时,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11,t)和E22,t),其中,E11,t)是对应波长λ1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22,t)是对应波长λ2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
(2)将测得的E11,t),E22,t)代入
Figure FSA00000432722600011
Figure FSA00000432722600012
的公式中,并解出α,δ系数的值,其中,α,δ是随被测物的材料成分、温度以及测量波长而变的系数;
(3)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代回被测物辐射强度公式E(λ,t)=αλ-5(eδ/λt-1)-1中,得到在给定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及
(4)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在给定波长下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用于对需要透过窗口进行测温的被测物进行测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用于对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被测物进行测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还包括利用激光相位法对所述表面覆盖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所述表面覆盖层的厚度对被测物温度的实际影响对获得的被测物温度进行修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还包括对测温过程进行验证的步骤(5),以确定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是否发生变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测温过程进行验证的步骤(5)包括:
(5-1)通过与所述被测物类似的方式,获得所述给定波长下所述被测物的表面覆盖层的辐射强度与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5-2)实际测量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
(5-3)如果实际测量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与在步骤(5-1)中获得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绝对温度的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在步骤(4)中获得的所述被测物的温度代表了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以及
(5-4)如果实际测量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与在步骤(5-1)中获得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绝对温度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在步骤(4)中获得的所述被测物的温度不能代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因而重复上述(1)-(4)的步骤,重新获得在所述给定波长下所述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所述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并且基于重新获得的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被测物是钢水,所述表面覆盖层是位于钢水表面的钢渣。
8.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实际测得被测物的温度为t时,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11,t)和E22,t),其中,E11,t)是对应波长λ1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E22,t)是对应波长λ2时被测物的辐射强度;
(2)将测得的E11,t),E22,t)代入
Figure FSA00000432722600032
的公式中,并解出α,δ系数的值,其中,α,δ是随被测物的材料成分、温度以及测量波长而变的系数;
(3)将解出的系数α,δ的值同时代入
Figure FSA00000432722600033
Figure FSA00000432722600034
中,得到在给定波长λ1和λ2下钢水的辐射强度之比E11,t)/E22,t)与钢水温度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及
(4)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在给定双波长下测得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并且基于在给定双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之比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用于对需要透过窗口进行测温的被测物进行测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用于对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被测物进行测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还包括利用激光相位法对所述表面覆盖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所述表面覆盖层的厚度对被测物温度的实际影响对获得的被测物温度进行修正。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方法还包括对测温过程进行验证的步骤(5),以确定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是否发生变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测温过程进行验证的步骤(5)包括:
(5-1)通过与所述被测物类似的方式,获得所述给定双波长中的一个波长下所述被测物的表面覆盖层的辐射强度与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5-2)实际测量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
(5-3)如果实际测量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与在步骤(5-1)中获得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绝对温度的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在步骤(4)中获得的所述被测物的温度代表了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以及
(5-4)如果实际测量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温度与在步骤(5-1)中获得的所述表面覆盖层的绝对温度的差值超出误差范围,在步骤(4)中获得的所述被测物的温度不能代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因而重复上述(1)-(4)的步骤,重新获得在所述给定双波长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之比与被测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并且基于重新获得的曲线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14.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透过表面覆盖层进行测温的被测物是钢水,所述表面覆盖层是位于钢水表面的钢渣。
15.一种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红外测温方法的红外测温系统,所述红外测温系统包括:
用于测量被测物的辐射强度的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
用于对所述双波长红外检测装置检测的结果以及实际测量的温度进行计算和处理的计算和处理单元;以及
用于显示测量结果的显示单元。
CN201110036109.7A 2011-02-01 2011-02-01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0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6109.7A CN102620833B (zh) 2011-02-01 2011-02-01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6109.7A CN102620833B (zh) 2011-02-01 2011-02-01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0833A true CN102620833A (zh) 2012-08-01
CN102620833B CN102620833B (zh) 2014-07-09

Family

ID=4656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61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0833B (zh) 2011-02-01 2011-02-01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083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7936A (zh) * 2012-12-25 2013-04-03 长春理工大学 热致色变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
CN103411684A (zh) * 2013-07-17 2013-11-27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反应腔室内薄膜温度的方法
CN104697645A (zh) * 2013-12-05 2015-06-10 北京智朗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实时检测外延片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65633A (zh) * 2016-05-19 2016-08-17 田乃良 一种热传导和辐射的浮动跟踪测温方法
CN106040981A (zh) * 2016-08-16 2016-10-26 辽源市福源重型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型铸造浇注系统
CN106066340A (zh) * 2016-05-24 2016-11-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在常温环境中测量固体目标红外特征的模拟实验方法
CN112362168A (zh) * 2020-09-16 2021-02-12 浙江华诺康科技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683408A (zh) * 2021-01-04 2021-04-20 亿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板测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4249A (zh) * 2021-05-25 2021-09-14 湖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养老的大数据管理系统
CN115014541A (zh) * 2022-05-23 2022-09-06 何春莲 基于改进的普朗克测温公式的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2361A1 (de) * 1992-10-06 1994-04-13 Alusuisse-Lonza Services Ag Temperaturmessung mit Zweiwellenlängenpyrometern
CN101419095A (zh) * 2008-11-28 2009-04-29 田乃良 灰体辐射率的测定方法
CN201561803U (zh) * 2009-03-20 2010-08-25 陆文强 一种红外双波长非接触式测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2361A1 (de) * 1992-10-06 1994-04-13 Alusuisse-Lonza Services Ag Temperaturmessung mit Zweiwellenlängenpyrometern
CN101419095A (zh) * 2008-11-28 2009-04-29 田乃良 灰体辐射率的测定方法
CN201561803U (zh) * 2009-03-20 2010-08-25 陆文强 一种红外双波长非接触式测温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文强等: "双波长高精度红外测温仪", 《物理实验》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7936B (zh) * 2012-12-25 2014-07-09 长春理工大学 热致色变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
CN103017936A (zh) * 2012-12-25 2013-04-03 长春理工大学 热致色变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
CN103411684A (zh) * 2013-07-17 2013-11-27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反应腔室内薄膜温度的方法
CN103411684B (zh) * 2013-07-17 2016-04-06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反应腔室内薄膜温度的方法
CN104697645B (zh) * 2013-12-05 2017-11-03 北京智朗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实时检测外延片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4697645A (zh) * 2013-12-05 2015-06-10 北京智朗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实时检测外延片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65633A (zh) * 2016-05-19 2016-08-17 田乃良 一种热传导和辐射的浮动跟踪测温方法
CN106066340A (zh) * 2016-05-24 2016-11-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在常温环境中测量固体目标红外特征的模拟实验方法
CN106040981A (zh) * 2016-08-16 2016-10-26 辽源市福源重型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型铸造浇注系统
CN112362168A (zh) * 2020-09-16 2021-02-12 浙江华诺康科技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362168B (zh) * 2020-09-16 2021-12-17 浙江华诺康科技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683408A (zh) * 2021-01-04 2021-04-20 亿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板测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4249A (zh) * 2021-05-25 2021-09-14 湖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养老的大数据管理系统
CN115014541A (zh) * 2022-05-23 2022-09-06 何春莲 基于改进的普朗克测温公式的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0833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833B (zh) 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
CN106768380B (zh) 一种对红外测温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
CN102374902B (zh) 一种提高辐射温度计测温准确度的量子论修正方法
CN101419095B (zh) 灰体辐射率的测定方法
CN101000264B (zh) 采用维恩位移定律进行光谱测温的方法
CN102564598A (zh) 一种红外探测器测温的定标和校正方法及相应的测温方法
CN102889934A (zh) 实时测量温度的方法
CN106679817A (zh) 一种用于标定红外热像仪的方法
CN110702274B (zh) 一种基于精确微型相变固定点黑体模型的太空校准方法
CN102749141A (zh) 一种测量目标真实温度的辐射测温方法和仪器
CN112461406B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式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CN106768471A (zh) 一种基于压力展宽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
CN101354364A (zh) 膨胀仪测量值的校正方法
CN201053903Y (zh) 一种红外测温中测量辐射率的装置
CN103256999B (zh) 分布式光纤测温方法
CN103293178B (zh) 玻璃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
CN206321361U (zh) 钨铼热电偶检定系统
CN104121993A (zh) 一种绝对法辐射热流计校准方法
CN104280136A (zh) 一种热电探测器的温度漂移和光谱响应补偿方法
CN114964562B (zh) 一种薄膜热电阻和同轴热电偶的在线标定方法
CN108132100B (zh) 一种红外测温仪的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5509918A (zh) 一种k型热电偶的温度-电势转换方法
CN112067119B (zh) 一种基于太赫兹功率测量的热补偿方法
CN104180927B (zh) 一种超高温炉膛标准温度的测定平台以及测定方法
Xie et al. Research on the methodology and instrument of traceable measurement of surface temperature based on an “ideal plane”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Assignee: Tianjin Rui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Xu Guangyu|Tian Naili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412000012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22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