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0701A -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0701A
CN102620701A CN2011101810017A CN201110181001A CN102620701A CN 102620701 A CN102620701 A CN 102620701A CN 2011101810017 A CN2011101810017 A CN 2011101810017A CN 201110181001 A CN201110181001 A CN 201110181001A CN 102620701 A CN102620701 A CN 102620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depth
thermometer hole
hole
therm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1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0701B (zh
Inventor
陈伟
丁辉
葛浩彬
章大健
徐锟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teel Group Changzhou Roll Manufacture Co
Original Assignee
Baosteel Group Changzhou Roll Manufactur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teel Group Changzhou Roll Manufacture Co filed Critical Baosteel Group Changzhou Roll Manufacture Co
Priority to CN2011101810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0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0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0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0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0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试所用试验辊的选择;2)测温孔的加工;3)埋设热电偶;4)温度采集;5)试验结果分析。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具备试验数据详尽、试验周期短,一般一次试验的工艺时间在4~5小时左右,试验成本低,试验材料及设备可反复利用,试验结果可信度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测定,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采用剥层或者切片检验径向硬度分布情况,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耗费时间长,占用设备久,同时,试验材料消耗大,成本高,一支试验辊进行一次淬硬层测定后基本就报废了,因此,要优化热处理工艺,并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变化对轧辊淬硬层深度的影响时就需耗费大量的试验辊用料,费时费力且成本消耗也大,所以,研究一种可反复利用,成本较低的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对于轧辊表面淬火工艺的研究及改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试验材料及设备可反复利用,测定效率高,试验结果可信度高的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大大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摸索时间,降低了产品不合格风险。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测试所用试验辊;
b)在轧辊一端的端面上布置包括形成在近表面位置、技术要求所需获得的淬硬层深度位置和近辊颈位置的3个测温孔基点在内的多个测温孔基点,所述每个测温孔基点的径向距离不同且相邻两个测温孔基点之间形成的中心角相等;
c)顺着测温孔基点轴向打孔形成深度不同的多个测温孔,其中近辊颈位置的测温孔为斜孔,其连接轧辊的中心点;
d)埋设热电偶:在每个测温孔中埋设热电偶进行温度采集,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通过补偿导线与温度采集仪输入端相连接;
e)温度采集:根据工艺要求对轧辊进行加热、冷却工艺,通过温度记录仪记录和储存热电偶采集的在加热、冷却过程中轧辊径向、轴向各位置的温度变化规律;
f)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测温试验完成后,读取温度记录仪中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为了精确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以及摸索工艺参数与淬硬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本发明对测温孔位置进行了合理布局,其中:由于感应加热具有集肤效应,同时辊身表面在快速加热升温过程中由于与外部空气接触,散热速度较快,因此辊身表面的温度都较辊身次表层温度低,所以对近表面位置设置测温孔可以有效控制加热功率,确保奥氏体晶粒尺寸在加热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粗大现象;在需要获得的淬硬层深度位置设置测温孔可以根据该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加热所需时间的多少;在近辊颈位置设置测温孔,可以利用其位置关系斜向打孔采集辊身中心的温度,而辊身中心点是淬硬层深度测量过程中重要的测温位置,通过在辊身中心位置设置测温孔,还可以对该位置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可以使淬硬层与中心层形成很好的差温效果,使得在后续冷却过程中得到较深的淬硬层深度;。 
为了摸索工艺参数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同时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增加测温孔的数量,所述多个测温孔基点根据径向距大小顺序排布,相邻测温孔基点的径向距相差控制在5-30mm。 
在测定辊身径向淬硬深度的同时,为了了解辊身轴向硬度的均匀性并推导出可靠的结论,所述多个测温孔中至少包括孔深为100-300mm的测温孔,孔深为辊长一半的测温孔,孔深至距轧辊另一侧端面100-300mm的测温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测温孔的直径在5~8mm之间。 
所述热电偶为带卡套的螺纹铠装热电偶,其能保证热电偶端部测温点与辊身充分、紧固接触,并且在整个测温过程中(感应加热、轧辊吊装转移、油池冷却和箱炉回火等)能始终保证测温的有效性。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具备试验数据详尽、试验周期短,一般一次试验的工艺时间在4~5小时左右,试验成本低,试验材料及设备可反复利用,试验结果可信度高等特点。同时,在试验过程中能实时观察各个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这样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实时调整,具备灵活机动的优点。在后续生产中,根据一次测温试验的结果,针对不同产品的技术要求,可以正确选择工艺参数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摸索时间,降低了产品不合格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测定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轧辊端面的测温孔基点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试所用试验辊的选择
    选择普通的20#钢材质轧辊进行测温试验,根据低碳钢中得到的数据可以推广得到轧辊常用材质相应的数据;其中:该测温轧辊身直径1000mm,辊身长1500mm,测温孔的大小为直径8mm,辊颈半径为240mm,这样可以获得辊身径向方向更多的测温数据。
 2)测温孔的加工
(1) 轧辊端面径向测温孔基点的布置:如图1所示:在距轧辊端面外缘为10mm、30mm、60mm、90mm、110mm、140mm、170mm、200mm、230mm、250mm、280mm、310mm、330mm、350mm处分别设置测温孔基点,其中近表面位置为距轧辊端面外缘10mm处,技术需要获得的淬硬层深度位置为距轧辊端面外缘30mm处;近辊颈位置为距轧辊端面外缘350mm处;上述14个测温孔基点根据径向距大小依次排列并将轧辊端面14等分;
(2)在镗床上加工测温孔:在上述14个测温孔基点的基础上轴向打孔形成深度不同的多个测温孔,其中近辊颈位置的测温孔为斜孔,其连接轧辊的中心点,斜孔的长度可以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出,同时可计算出所打斜孔的角度α,再根据计算结果在镗床上进行加工;在上述测温孔中,其中包含有孔深为c=150mm的测温孔,孔深b=750的测温孔,孔深为a=1350mm的测温孔。
在对测温孔加工完成后需对每个孔的端部进行攻丝,主要为了便于测温热电偶的安装、固定和密封,攻丝的直径根据测温孔的直径和选用热电偶的螺纹确定。 
 3)埋设热电偶
在测温孔加工完成后,需在每个测温孔中埋设热电偶进行温度采集,所用测温热电偶为带卡套的螺纹K型铠装热电偶,直径为Φ5mm,长度根据孔深设置,卡套螺纹尺寸M12??1.5,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日本横河DX1040无纸电子记录仪连接采集测温数据。
 4)温度采集
在轧辊加热、冷却过程中,轧辊径向、轴向各位置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热电偶传输给温度记录仪进行记录和储存,记录仪同时记录12~40组数据,且每2s即采集一次数据,灵敏度高。
在温度采集过程中,若需要进行工艺参数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重点观察详细设计的相应测温点温度的变化,如:对有明确的淬硬层深度要求时,需重点观察淬硬层深度位置温度的变化规律。 
 5)试验结果分析
在整个测温试验完成后,从温度记录仪中读取数据,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从记录仪中提取的数据经整理、分析后形成的轧辊不同位置在给定工艺参数条件下加热、冷却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确定该工艺参数条件下轧辊经整体感应加热后油淬所得的淬硬层深度及辊身轴向不同深度处的组织变化。该种方法实现了简便快捷的测定轧辊淬硬层的深度,同时具备可多次重复测量的优点,其测量数据可靠,精度有保证,极大地方便了工艺参数的验证,对推动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为后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大大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摸索时间,降低了产品不合格风险。
    本发明还能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观察各个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这样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实时调整,具备灵活机动的优点。 

Claims (5)

1.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测试所用试验辊;
b)在轧辊一端的端面上布置包括形成在近表面位置、技术要求所需获得的淬硬层深度位置和近辊颈位置的3个测温孔基点在内的多个测温孔基点,所述每个测温孔基点的径向距离不同且相邻两个测温孔基点之间形成的中心角相等;
c)顺着测温孔基点轴向打孔形成深度不同的多个测温孔,其中近辊颈位置的测温孔为斜孔,其连接轧辊的中心点;
d)埋设热电偶:在每个测温孔中埋设热电偶进行温度采集,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通过补偿导线与温度采集仪输入端相连接;
e)温度采集:根据工艺要求对轧辊进行加热、冷却工艺,通过温度记录仪记录和储存热电偶采集的在加热、冷却过程中轧辊径向、轴向各位置的温度变化规律;
f)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测温试验完成后,读取温度记录仪中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温孔基点根据径向距大小顺序排布,相邻测温孔基点的径向距相差控制在5-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温孔中包括孔深为100-300mm的测温孔,孔深为辊长一半的测温孔,孔深距轧辊另一侧端面100-300mm的测温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孔的直径在5~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为带卡套的螺纹铠装热电偶。
CN201110181001.7A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Active CN102620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1001.7A CN102620701B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1001.7A CN102620701B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0701A true CN102620701A (zh) 2012-08-01
CN102620701B CN102620701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56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1001.7A Active CN102620701B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070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1576A (zh) * 2016-08-16 2016-11-16 辽宁五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坯料的温度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907566A (zh) * 2017-12-11 2018-04-13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金属材料激光淬硬深度的试验方法
CN112122363A (zh) * 2020-09-10 2020-12-25 宜兴市永昌轧辊有限公司 一种在轧辊冷处理过程中检测其内部冷却到温时间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8582A (ja) * 1998-07-09 2000-01-28 Hitachi Ltd 表面層厚さ測定装置
CN1840714A (zh) * 2005-03-29 2006-10-04 宝钢集团常州轧辊制造公司 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
CN101255487A (zh) * 2008-02-01 2008-09-03 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轧辊淬火感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JP2010047789A (ja) * 2008-08-19 2010-03-04 Toyota Motor Corp エネルギビームによる焼入方法および焼入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8582A (ja) * 1998-07-09 2000-01-28 Hitachi Ltd 表面層厚さ測定装置
CN1840714A (zh) * 2005-03-29 2006-10-04 宝钢集团常州轧辊制造公司 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
CN101255487A (zh) * 2008-02-01 2008-09-03 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轧辊淬火感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JP2010047789A (ja) * 2008-08-19 2010-03-04 Toyota Motor Corp エネルギビームによる焼入方法および焼入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清波 等: "38CrMoAl钢激光淬火研究", 《金属热处理》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1576A (zh) * 2016-08-16 2016-11-16 辽宁五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坯料的温度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6111576B (zh) * 2016-08-16 2018-04-20 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坯料的温度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907566A (zh) * 2017-12-11 2018-04-13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金属材料激光淬硬深度的试验方法
CN112122363A (zh) * 2020-09-10 2020-12-25 宜兴市永昌轧辊有限公司 一种在轧辊冷处理过程中检测其内部冷却到温时间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0701B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701B (zh) 一种测定轧辊辊身淬硬层深度的方法
CN101514896B (zh) 转炉炉衬厚度在线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96845B (zh) 一种金属焊接结构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测量方法
CN104772657B (zh) 一种侧铣加工的切削温度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4889069B (zh) 转盘式球磨钢球待温自动分拣装置
CN105328511A (zh) 一种用于多孔材料切削加工在线温度采集方法
CA2696903A1 (en) Roll defect management process
CN104597137B (zh) 铝合金预拉伸板残余应力超声检测试块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40428A (zh) 一种用于端面车削温度测量的装置与方法
WO2019053261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INUTION CIRCUIT AND CORRESPONDING COMMAND CIRCUIT
CN103713578B (zh) 一种检测与主轴热变形有关的热敏感点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04359726A (zh) 一种快速测量穿水后脱碳层检验方法
CN105547511B (zh) 基于网格巡检的气化炉炉壁故障监测定位装置和方法
US10602750B2 (en) Pickling machine with detection device
CN104942349A (zh) 淬硬钢铣刀的优选方法、车门铣削方法及凸曲面试件
CN101693309A (zh) 基准点法刮研工艺
CN109100036B (zh) 基于球扁钢感应加热与淬火条件下工艺参数的测定方法
Zeng et al. Surface characterisation-based tool wear monitoring in peripheral milling
CN102646611B (zh) 晶圆劈裂断点高度检知方法
CN103837254A (zh) 轧辊热处理工艺过程温度检测装置
CN104128646A (zh) 工件材料最小切削厚度的确定方法
Pearn et al. Supplier selection for processes with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esting capability index Cpk
JP4880412B2 (ja) 高周波誘導焼戻し方法および高周波誘導焼戻しプログラム
CN111618104A (zh) 一种板坯热轧温降检测方法
CN115730473B (zh)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底横向应变分布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3019 No. 41, MCC Road, bell tower area, Jiangsu, Changzhou

Applicant after: Baogang Roll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19 No. 41, MCC Road, bell tower area, Jiangsu, Ch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Baosteel Group Changzhou Roll Manufacture Company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AOSTEEL GROUP CHANGZHOU ROLL MANUFACTURING CO., LTD. TO: BAOSTEEL ROLL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