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3038A -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3038A
CN102613038A CN201210084354XA CN201210084354A CN102613038A CN 102613038 A CN102613038 A CN 102613038A CN 201210084354X A CN201210084354X A CN 201210084354XA CN 201210084354 A CN201210084354 A CN 201210084354A CN 102613038 A CN102613038 A CN 102613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worm prestige
control method
indenes wor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43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志平
苏增朝
柴彦
马继芳
李立涛
王玉强
霍立强
王凤芝
霍书珍
翟辉
Original Assignee
董志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董志平 filed Critical 董志平
Priority to CN2012100843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30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3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30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特别是涉及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该方法结合清理麦秸和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防效可维持在90%以上,大大减少了高毒农药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效果,实现了高效、无公害的防治目的;在目前不提倡清除田间麦残体,或小麦收获后进行耕翻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特别是涉及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öschler, 1860)]是我国夏玉米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农业害虫。
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内最早于2005年7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发现二点委夜蛾危害夏玉米苗,钻蛀茎基部,导致幼苗枯心萎蔫死亡,或咬断玉米根,导致倒伏,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这在国内属于首次报道。据报道,2010年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普遍发生,2011年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省暴发,发生面积达3000多万亩,少数地块补种或毁种,是近年玉米生产中少见的严重虫害。
据报道,二点委夜蛾成虫喜欢在荫蔽潮湿处活动并产卵,幼虫也喜欢在荫蔽潮湿处活动并危害作物幼苗。1头雌虫能产卵300~500粒,田间一株玉米苗周围有的可多达20头幼虫。在上世纪末小麦收获后清除或焚烧秸秆、或耕翻土地后再播种玉米,不具备二点委夜蛾的适生环境。近几年,黄淮海夏玉米产区普遍推广了小麦秸秆还田、夏玉米贴茬播种等,这些技术节约了耕作开支,缩短了农忙时间,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提高了耕作效率,解脱了大批劳动力,还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不失为农业生产的重大技术变革。但同时,大量小麦秸秆直接散落到播种玉米的田间,为二点委夜蛾的暴发危害玉米提供了大面积有利的适生环境。
由此可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处置田间麦秸,人为破坏二点委夜蛾幼虫的适生环境,可以达到减轻或控制二点委夜蛾为害的目的。在生产上,不少农民发现田间玉米被二点委夜蛾危害后,才扒掉玉米苗周边的麦秸,因麦秸较多,玉米苗易受机械损伤或折断,同时也难以保证防治害虫的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响应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行的对二点委夜蛾高效的农业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化学防治用药,存在安全性差、对环境污染较大等不足,提供一种针对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一、清理麦秸:在夏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将玉米播种行残留的麦秸残体耙耧清理于行间的麦茬上;
步骤二、化学防治:采用毒死蜱和茚虫威复配进行喷雾,其中毒死蜱与茚虫威的重量比为3.84~38.4:1;所述毒死蜱可以为48%毒死蜱乳油,所述茚虫威可以为15%茚虫威悬浮剂。
优选地,在清理麦秸时,播种夏玉米后的0-2天内浇蒙头水,随后在夏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将玉米播种行残留的麦杆残体耙耧清理于行间的麦茬上。
优选地,毒死蜱与茚虫威的重量比为9.6~19.2:1;
最优选地,毒死蜱与茚虫威的重量比9.6:1。
在步骤一中,在播种玉米后的浇水处理会湿润田间和麦秸,从而容易将播种行的麦秸靶耧干净,使麦秸尽可能架空到行间的麦茬上,减少地表直接覆盖的小麦秸秆残体,不利于成虫和幼虫栖息生存,即阻断幼虫生存的环境。
步骤二的处理时间可以是傍晚,由于二点委夜蛾幼虫于晚上开始活动觅食,此时对播种行及其周围进行喷雾,幼虫更容易接触到药剂,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治方法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防治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稳定具有可持续性,本方法还结合化学防治手段,施药后的防效可维持在90%以上;大大减少了高毒农药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效果,实现了高效、无公害的防治目的;在目前不提倡清除田间麦残体,或小麦收获后进行耕翻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2011年在邢台市南和县贾宋镇郭屯村进行,夏玉米供试品种为郑单958;试验地块为中壤土,肥力中上等。6月15日收获小麦,夏玉米播种时间为6月17日,并浇蒙头水, 6月19日按试验需要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残体,7月1日按试验要求喷药防治。
试验处理方式,共如下6个处理:
A.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杆残体于行间的麦茬上,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72mL,兑水45L进行喷雾;
B.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杆残体于行间的麦茬上,每亩用15%茚虫威悬浮剂12mL,兑水45L进行喷雾;
C.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杆残体于行间的麦茬上,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36mL+15%茚虫威悬浮剂6mL,兑水45L进行喷雾;
D.不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杆残体,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72mL,兑水45L进行喷雾;
E.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杆残体于行间的麦茬上,不进行喷雾;
F.不做任何处理。
每小区140m2,每处理重复三次。
调查时间与方法:从玉米苗出现被害株时,开始关注田间虫害动态,至被害高峰期过后对各小区植株进行全面普查,分别记录被害株数,计算被害株率和防治效果。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玉米播种后出苗前耙耧播种行麦残体,可有效防治二点委夜蛾危害,防效可达78.73%,优于不清理麦残体直接用毒死蜱喷雾处理的防效(43.97%),清理麦残体后,进行喷雾防治,可提高防效,防效在85%以上;毒死蜱和茚虫威的混配使用的防效(94.94%),优于各单剂的防效(86.28%和88.89%)。自上世纪末,我国大力推广小麦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使玉米田间布满了大量的小麦秸秆导致二点委夜蛾的暴发危害,在当前不能提倡大面积的清洁田园和耕翻土地的情况下,根据二点委夜蛾的习性,采取靶耧播种行小麦秸秆,特别灌溉蒙头水后,更容易操作,靶耧的更彻底,同样可以达到防控二点委夜蛾的目的,加以化学药剂的喷雾处理,防效更好。
表1 不同处理方式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
(2011年,河北 南和)
试验处理 总株数 被害株数 被害株率 防效%
A 940.33 24.67 2.62 86.28
B 910.33 19.33 2.12 88.89
C 931.00 9.00 0.97 94.94
D 927.33 91.33 10.71 43.97
E 918.00 37.33 4.07 78.73
F 934.67 178.67 19.12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
具体实施方式2:
2011年在邢台市平乡县亭西口镇郝庄村进行,夏玉米供试品种为冀丰223;试验地块为壤土,肥力中等以上。6月16日播种玉米并灌溉蒙头水,18日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残体,6月30日按试验要求进行喷雾防治。
试验处理方式,共如下6个处理:
A.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72mL,兑水45L进行喷雾;
B.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60mL+15%茚虫威悬浮剂2mL(有效成分重量比为96:1),兑水45L进行喷雾;
C.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48mL+15%茚虫威悬浮剂4mL(有效成分重量比为38.4:1),兑水45L进行喷雾;
D.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36mL+15%茚虫威悬浮剂6mL(有效成分重量比为19.2:1),兑水45L进行喷雾;
E.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24mL+15%茚虫威悬浮剂8mL(有效成分重量比为9.6:1),兑水45L进行喷雾;
F.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2mL+15%茚虫威悬浮剂10mL(有效成分重量比为3.84:1),兑水45L进行喷雾
G.每亩用15%茚虫威悬浮剂12mL,兑水45L进行喷雾
H.不做任何处理。
除对照H处理外,其他处理均需要耙耧清理播种行麦残体;每小区200m2,每处理重复三次。
调查时间与方法:同实施例1。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将毒死蜱和茚虫威不同比例的混配用于喷雾防治二点委夜蛾幼虫,所得防治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其中48%毒死蜱乳油与15%茚虫威悬浮剂用量比在12:10~48:4(有效成分重量比为3.84~38.4:1)之间时,混配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各药剂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两者用量比在24:8(有效成分重量比为9.6:1)时效果最好,防效高达95.04%。
表2 毒死蜱与茚虫威不同比例混配喷雾对二点委夜蛾防治效果
(2011年,河北 平乡)
试验处理 总株数 被害株数 被害株率 防效%
A 1441.00 69.33 4.81 81.42
B 1428.33 53.00 3.71 85.67
C 1432.33 39.67 2.77 89.31
D 1417.67 23.33 1.65 93.65
E 1428.00 18.33 1.28 95.04
F 1438.33 39.00 2.71 89.53
G 1426.67 54.67 3.83 85.21
H 1433.67 371.33 25.90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
二点委夜蛾幼虫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活,主要以幼虫躲在夏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隐蔽咬食玉米根部或茎基部进行危害,所以,只要把夏玉米根际周围的碎麦秸清洁掉,人为破坏二点委夜蛾幼虫的适生环境,即可达到减轻或控制其为害的防治效果,再加上一次农药防治,因为玉米周围没有小麦秸秆,可以大大提高药效,较好控制危害。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针对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内容、方法、环境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针对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清理麦秸:在夏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将玉米播种行残留的麦杆残体耙耧清理于行间的麦茬上;
步骤二、化学防治:采用毒死蜱和茚虫威复配进行喷雾,其中毒死蜱与茚虫威的重量比为3.84~38.4:1;所述毒死蜱可以为48%毒死蜱乳油,所述茚虫威可以为15%茚虫威悬浮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理麦秸时,播种夏玉米后的0-2天内浇蒙头水,随后在夏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将玉米播种行残留的麦杆残体耙耧清理于行间的麦茬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毒死蜱与茚虫威的重量比为9.6~19.2:1。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毒死蜱与茚虫威的重量比为9.6:1。
CN201210084354XA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26130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4354XA CN102613038A (zh)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4354XA CN102613038A (zh)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3038A true CN102613038A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5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4354XA Pending CN102613038A (zh)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303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0954A (zh) * 2013-04-15 2013-07-24 北京明德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3583282A (zh) * 2013-10-18 2014-02-19 固镇县万佳生态养殖场 一种易县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方法
CN103875401A (zh) * 2014-03-18 2014-06-2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一种机械化清洁玉米播种行麦秸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方法
CN104232487A (zh) * 2014-08-27 2014-12-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04839231A (zh) * 2015-05-15 2015-08-19 卞佳林 一种玉米二点委夜蛾杀灭剂
CN106106504A (zh) * 2016-06-27 2016-11-16 江苏新农化工有限公司 含甲基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8114A (zh) * 2012-01-20 2012-07-18 山东潍坊双星农药有限公司 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虫酰肼的农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8114A (zh) * 2012-01-20 2012-07-18 山东潍坊双星农药有限公司 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虫酰肼的农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艳: "长垣县2011年玉米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产业与科技论坛》, vol. 10, no. 22, 31 December 2011 (2011-12-31), pages 74 *
单绪南等: "2011 年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植保导刊》, vol. 31, no. 8, 31 December 2011 (2011-12-31), pages 20 - 22 *
姜玉英等: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中国植保导刊》, vol. 31, no. 8, 31 December 2011 (2011-12-31), pages 16 - 17 *
李泽伟: "二点委夜蛾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科技报》, 15 March 2012 (2012-03-15), pages 10 *
苏增朝等: "清洁田园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no. 1, 31 January 2012 (2012-01-31), pages 33 - 34 *
马俊凯: "茚虫威及其混剂悬浮悬乳体系的构建与触变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May 2009 (2009-05-01), pages 74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0954A (zh) * 2013-04-15 2013-07-24 北京明德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3583282A (zh) * 2013-10-18 2014-02-19 固镇县万佳生态养殖场 一种易县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方法
CN103875401A (zh) * 2014-03-18 2014-06-2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一种机械化清洁玉米播种行麦秸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方法
CN104232487A (zh) * 2014-08-27 2014-12-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04232487B (zh) * 2014-08-27 2016-08-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04839231A (zh) * 2015-05-15 2015-08-19 卞佳林 一种玉米二点委夜蛾杀灭剂
CN106106504A (zh) * 2016-06-27 2016-11-16 江苏新农化工有限公司 含甲基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6634B (zh) 一种麦玉两熟高产及提高有机碳含量的组合轮耕方法
CN102017859B (zh) 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
CN102668841B (zh) 一种甘草规范化种植技术
CN105165360A (zh)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CN101194567A (zh) 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法
CN102613038A (zh)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农业防治方法
CN103931378A (zh)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
CN105165329A (zh) 一种丹参种植方法
CN105309173A (zh) 高产萝卜的种植技术
CN106576727A (zh) 一种无公害向日葵栽培方法
CN105027960A (zh) 一种夏大豆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6472100A (zh) 一种麦田套种免耕直播水稻的方法
CN106385842A (zh) 水稻秸杆还田的方法及应用
CN111011129A (zh) 利用低积累玉米/伴矿景天间作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方法
CN112602547B (zh) 玉米免耕留茬补水播种方法
CN107094451A (zh) 一种玉芥菜的种植方法
CN112314371A (zh) 一种稻谷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CN105917926A (zh) 一种西瓜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4756739A (zh) 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
CN109287407A (zh) 一种冬小麦根腐病的生态防治方法
CN104761406B (zh) 一种大葱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5428A (zh) 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小垄耕作方法
CN104686154B (zh) 一种坡地改良种植富硒蔬果的方法
Dwibedi et al.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rice (Oryza sativa)-ratoon production system as influenced by date of sowing and system of cultivation of plant rice genotypes
CN102640685A (zh)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高效应急防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