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9091B -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9091B
CN102599091B CN201210082535.9A CN201210082535A CN102599091B CN 102599091 B CN102599091 B CN 102599091B CN 201210082535 A CN201210082535 A CN 201210082535A CN 102599091 B CN102599091 B CN 102599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ch
cylinder
bait
female
h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2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9091A (zh
Inventor
储张杰
吴有先
王伟洪
龚丽贞
钟爱华
卢国兴
卢建达
白晓倩
陈永强
黄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2100825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9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9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9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9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90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鳅受精卵孵化装置,所述孵化装置包括缸、充气装置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底部设置排苗管,所述排苗管末端向下弯曲,在所述排苗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缸的缸口内设有产卵网袋,邻近所述缸的缸口外部设有溢水管。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孵化装置进行的杂交繁育方法,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的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泥鳅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是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的名优鱼类,它们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能力强、运输方便、饲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市场售价翻了几番,并呈继续上涨之趋势,而且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人工养殖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由于泥鳅养殖面积扩大,需求量剧增,野生苗种不能满足养殖需求,各地纷纷开展工厂化人工育苗或土池育苗,为缓解我国泥鳅苗种紧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工厂化育苗是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用锅炉加温人为地控制泥鳅的孵化温度,繁殖产量高,但控温育出的苗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苗种养殖商品泥鳅过程中成活率低,同时产出的泥鳅苗种成本昂贵;而土池育苗对环境的适应性好,成活率高,但需要大量的水面资源,另外,产量相对较低,不能进行批量选择性杂交繁育。
为了提高产量,已研制了人工繁育的方法,如公布号为CN10221756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泥鳅鱼苗人工繁育方法,其步骤如下:(1)选择2冬龄以上健康的亲鳅,按下述方法进行强化培育25-35天:将雌雄亲鳅分开放在专门的池塘内进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时所采用的饲料为豆粕,或者为蛋白含量大于50%的泥鳅饲料,适量添加酵母粉及维生素,日投喂量为亲鳅体重的5-7%;(2)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混合注射,其中雌鳅HCG注射剂量为15-20IU/g,DOM注射剂量为0.003-0.005mg/g;雄鳅的注射剂量为雌鳅注射剂量的40-60%;且每尾亲鳅的注射剂量不超过0.5毫升;雌鳅与雄鳅的数量比例为1∶2-3;(3)受精卵的收集:催产后的亲鳅按照先后顺序分配到各个产卵池中,每平方米20-30条,静水待产;催产后10-14个小时后,将产卵池中的水排空,并在出水口处用网箱收集受精卵;(4)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将收集的受精卵转入孵化桶中进行充气孵化,孵化水温为20-25℃,孵化得仔鱼;(5)幼体培育:仔鱼经过60-80个小时的培育后,再按下述方法进行强化培育6-10天即得泥鳅鱼苗:强化培育时投喂蛋黄与轮虫,日投喂量占其体重的25-35%;幼体培育过程中连续充气,水温为20-25℃。
上述的这种繁育方法,亲鳅在强化培育阶段营养不全面,影响泥鳅怀卵量并提高了成本;人工催产时催产受精药物只有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两种,人工催产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导致25%左右的泥鳅不会产卵,同样使得成本较高;雄鳅比雌鳅的尾数多的较多,两者数量的比例使得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使用的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缸、充气装置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底部设置排苗管,所述排苗管末端向下弯曲,在所述排苗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缸的缸口内设有产卵网袋,所述产卵网袋上口设置有盖网,所述产卵网袋由聚氯乙烯制成,邻近所述缸的缸口外部设有溢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亲泥鳅的选择:选择年龄在3-4龄的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亲鳅,将雌雄亲鳅分开放在亲本培育池塘中;
(2)强化培育:在强化培育前阶段投喂泥鳅饵料,日投喂量为池塘中泥鳅总体重的1.5-2.3%,在后阶段投喂添加有鱼糜的饵料,所述鱼糜的添加量为饵料总重量的20%-30%;在泥鳅饵料中还添加LRH-A3,添加量为每千克饵料0.08-0.12微克,添加时间为5-6天;每五天向亲本培育池塘冲水一次,冲水量为提高池塘水位3-5cm;
(3)催产、交配与产卵:催产注射的激素采用HCG、LRH-A3和DOM混合注射,其中每千克雌性泥鳅注射剂量为HCG177-190国际单位、LRH-A35.2-6微克和DOM0.86-0.9毫克,用0.65%的生理盐水配制,雄性泥鳅则剂量减半;将注射过的雄性泥鳅、雌性泥鳅以数量比例为1:1.2-1.4放置在所述产卵网袋中进行交配和产卵;
(4)受精卵的孵化:雌雄泥鳅在所述产卵网袋将产出的受精卵直接落入孵化装置的孵化缸中进行孵化,孵化时前两天适当保持较强的充气量和换水量,保证受精卵发育有充足的溶氧,泥鳅出膜后,减小充气量;
(5)幼体培育:泥鳅苗卵黄基本吸收完后,开始投喂泥鳅幼苗饵料,每天投喂3-4次,投喂至少三天后,通过设置在所述缸底部的排苗管出苗。
在步骤(2)中,优选的,所述LRH-A3添加量为每千克饵料0.12微克。
在步骤(3)中,优选的,每千克雌性泥鳅为HCG177国际单位+LRH-A35.2微克+DOM0.86毫克。
在步骤(4)中,所述缸中的用水在交配产卵前充氧5小时以上,以保证受精卵胚胎发育有充足的溶氧。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伸入到所述缸底部的充气管、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的充气开关以及在所述充气管末端的充气石,可以通过充气开关调节充气量,从而调节孵化缸中的溶氧。
所述溢水管为2-4个,包括塑料弯管和筛绢网,调节孵化缸中的水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做到了交配产卵和孵化的一体化生产,操作方便,育出的泥鳅苗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好,成活率高,克服了温室育出的泥鳅苗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的缺点;减少了繁殖生产环节,进一步降低了泥鳅繁殖成本,提高了泥鳅的繁殖效益;同时,解决了泥鳅选择性的杂交育种问题,选择不同地区的泥鳅品种进行杂交,在单一的孵化缸中小批量生产,避免了不同品种泥鳅大规模繁育所产生子一代混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受精卵孵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骤:
一、亲泥鳅的选择
选择年龄在3-4龄,个体体重雌性15-20g、优选为20g,雄性8-12g、优选为12g的亲泥鳅。如果亲泥鳅的年龄过小,则怀卵量少,而年龄过大,则产出精、卵质量差,受精率低下;此外,要求泥鳅雌雄亲本来源于不同的地区,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近亲繁殖,其子一代可以体现杂交优势,呈现较快的生长速度。雌雄泥鳅的选择,可以根据胸鳍形状及体表性别特征来挑选,其中雄鳅胸鳍较大,第二鳍条最长,前端尖形突出,而雌鳅则胸鳍较小,前端圆钝呈扇形展开。在选择泥鳅亲本的过程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带水挑选,避免亲本泥鳅受伤;2.健壮活泼、无外伤;3.雌性泥鳅卵巢轮廓明显。将挑选后的雌雄泥鳅,按照雌雄分开,分别放置于亲本培育池塘中,每只池塘放养亲本泥鳅200kg,共放置4只池塘。
其中,亲本培育池塘要求为无污染、交通方便、电力充足的池塘。池塘面积300m2-600m2,水深0.8m-1.2m。池底为泥质,淤泥的厚度为15cm-20cm,一定厚度的淤泥,可以让亲泥鳅在其中很好的栖息,符合泥鳅喜欢钻泥的生态习性。池塘四周水线下设置防逃网,池塘设置进排水口各一个,进水口位于池塘上端,排水口设置在池塘底部最低处,池塘底部从进水端向排水口设置0.5%坡度,利于池水排干,抓捕泥鳅。
在亲泥鳅放养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亲本培育池塘,每667m2投放生石灰75kg,杀灭敌害生物。消毒3天后排干池塘内的池水,注入新水,注水口用80目的筛绢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亲本培育池。
二、杂交繁育前的强化培育
按下述方法对亲本泥鳅进行强化培育,在前阶段,大概十天左右,每天投喂2次泥鳅饵料,上午8-9时,下午4-5时各一次,投喂的量为池塘中泥鳅总体重的1.5-2.3%,以1小时内池塘内的泥鳅饲料台上饵料吃完为宜。
在后阶段,在泥鳅饵料中添加鱼糜,鱼糜用淡水小杂鱼整条粉粹加工而成,鱼糜的添加量为饵料总重量的20%-30%、优选的为20%,同时在饵料中添加泥鳅催情激素促黄体素生成激素类似物3号(LRH-A3),添加量为每千克饵料0.08-0.12微克、优选的为0.12微克,LRH-A3在饵料中的添加时间为5-6天,不宜添加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泥鳅性腺发育过熟,甚至会导致早产。在天气晴朗时,每5天向亲本培育池塘冲水一次,每次冲水时间0.5小时,冲水量为提高池塘水位3-5cm,以促进泥鳅的性腺发育,此过程为半个月左右。
三、泥鳅的催产、交配与产卵
优选的,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可以进行泥鳅的繁育工作,泥鳅的催产注射时间为下午2-5时,可以保证亲泥鳅在当天晚上交配,符合泥鳅的天然产卵习性,提高交配质量。
催产注射的激素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生成激素类似物3号(LRH-A3)和地欧酮(DOM)配制而成。经过多次实验,优选的,每千克雌性泥鳅为HCG177-190国际单位+LRH-A35.2-6微克+DOM0.86-0.9毫克,更优选的,每千克雌性泥鳅为HCG177国际单位+LRH-A35.2微克+DOM0.86毫克,用0.65%的生理盐水配制,雄性泥鳅则剂量减半,这样配置的催产激素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泥鳅的催产效果。
交配、产卵阶段采用的孵化装置参见图1,孵化装置由陶缸1加工而成,缸1底部做成锥形,缸1下方设置有固定基座2,缸1的高度优选的为130cm,容积为150L,在底部设置排苗管3,其末端向下弯曲,排苗管3优选的长度为30cm,直径为25mm,在排苗管3上设置有控制阀4,用于控制排苗管3排苗的数量。产卵网袋5设置在缸1上,其上口边缘略大于缸1的缸口,在产卵网袋5上口设置盖网,产卵网袋5也为圆锥形,优选的用聚氯乙烯网片制成,深度40cm,网目大小为16目/cm2;孵化装置还具有充气装置和进水管,其中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管6、充气管6上的充气开关7和充气管6末端的充气石8,充气管6伸入缸1内底部;进水管包括进水管开关9和通向缸1底部的不锈钢管10;溢水管设置在距缸1上口15cm处,包括塑料弯管11和筛绢网12,塑料弯管11直径20cm,筛绢网12网目大小为60目/cm2,每只孵化缸设置溢水管2-4个。
将注射过的雄性泥鳅28尾,雌性泥鳅35尾放置在产卵网袋5中进行交配、产卵,这个比例低于国内一般雄性泥鳅较多的交配比例,现有技术通常认为雄性泥鳅精子较少,在不影响受精率的情况下,雄性泥鳅的数量需要远大于雌性泥鳅,这使得成本较高;而本发明经过实验发现在不影响受精卵质量的前提下,雄性泥鳅和雌性泥鳅的比例可以选择在1:1.2-1.4,优选的1:1.25,节省了雄性泥鳅的数量,可以进一步降低催产成本,提高了雌性泥鳅的数量,可以提高产卵量,增加单位水体的出苗率。
优选的,缸1中的用水应在交配产卵前充氧5小时以上,以保证受精卵胚胎发育有充足的溶氧。
泥鳅交配产卵可以在黑暗的室内进行,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扰,防止交配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泥鳅卵的受精效果。
四、泥鳅受精卵的孵化
泥鳅在产卵网袋5中交配产卵,可以将产出的受精卵直接落入缸1中,在缸1中孵化,孵化时前两天适当保持较强的充气量和换水量,保证受精卵发育有充足的溶氧,泥鳅出膜后,调节充气开关7,减小充气量,以免泥鳅幼苗在孵化缸中上下剧烈翻动,造成其体力大量消耗而夭亡。
五:幼体培育
孵化出苗后第三天,待泥鳅苗卵黄基本吸收完,开始投喂泥鳅幼苗饵料,每天投喂3-4次,投喂至少三天后,通过设置在缸1底部的排苗管3出苗,出苗时,打开控制阀4,通过向下弯曲的排苗管3,将泥鳅苗排向集苗箱,将集苗箱中的泥鳅苗捞出,过数,用尼龙袋充氧运输销售,或者直接放入苗种培育池塘,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上述杂交繁育方法的结果,每缸可以产出泥鳅苗10-11万尾,每一批生产泥鳅苗100-110万尾。生产成本比室内温室繁育泥鳅降低55%左右。
本发明泥鳅交配繁育方法做到了交配产卵和孵化的一体化生产,操作方便,育出的泥鳅苗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好,成活率高,克服了温室育出的泥鳅苗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的缺点。减少了繁殖生产环节,进一步降低了泥鳅繁殖成本,提高了泥鳅的繁殖效益。同时,解决了泥鳅选择性的杂交育种问题,选择不同地区的泥鳅品种进行杂交,在单一的孵化缸中小批量生产,避免了不同品种泥鳅大规模繁育所产生子一代混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使用的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缸(1)、充气装置和进水管,所述缸(1)底部设置排苗管(3),所述排苗管(3)末端向下弯曲,在所述排苗管(3)上设置有控制阀(4),所述缸(1)的缸口内设有产卵网袋(5),所述产卵网袋(5)上口设置有盖网,所述产卵网袋(5)由聚氯乙烯制成,邻近所述缸(1)的缸口外部设有溢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亲泥鳅的选择:选择年龄在3-4龄的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亲鳅,将雌雄亲鳅分开放在亲本培育池塘中;
(2)强化培育:在强化培育前阶段投喂泥鳅饵料,日投喂量为池塘中泥鳅总体重的1.5-2.3%,在后阶段投喂添加有鱼糜的饵料,所述鱼糜的添加量为饵料总重量的20%-30%;在泥鳅饵料中还添加LRH-A3,添加量为每千克饵料0.08-0.12微克,添加时间为5-6天;每五天向亲本培育池塘冲水一次,冲水量为提高池塘水位3-5cm;
(3)催产、交配与产卵:催产注射的激素采用HCG、LRH-A3和DOM混合注射,其中每千克雌性泥鳅注射剂量为HCG177-190国际单位、LRH-A35.2-6微克和DOM0.86-0.9毫克,用0.65%的生理盐水配制,雄性泥鳅则剂量减半;将注射过的雄性泥鳅、雌性泥鳅以数量比例为1:1.2-1.4放置在所述产卵网袋(5)中进行交配和产卵;
(4)受精卵的孵化:雌雄泥鳅在所述产卵网袋(5)将产出的受精卵直接落入孵化装置的孵化缸(1)中进行孵化,孵化时前两天适当保持较强的充气量和换水量,保证受精卵发育有充足的溶氧,泥鳅出膜后,减小充气量;
(5)幼体培育:泥鳅苗卵黄基本吸收完后,开始投喂泥鳅幼苗饵料,每天投喂3-4次,投喂至少三天后,通过设置在所述缸(1)底部的排苗管(3)出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LRH-A3添加量为每千克饵料0.12微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每千克雌性泥鳅为HCG177国际单位+LRH-A35.2微克+DOM0.86毫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缸(1)中的用水在交配产卵前充氧5小时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伸入到所述缸(1)底部的充气管(6)、设置在所述充气管(6)上的充气开关(7)以及在所述充气管(6)末端的充气石(8)。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为2-4个,包括塑料弯管(11)和筛绢网(12)。
CN201210082535.9A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9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2535.9A CN102599091B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2535.9A CN102599091B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9091A CN102599091A (zh) 2012-07-25
CN102599091B true CN102599091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51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25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9091B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90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5352A (zh) * 2012-09-07 2013-01-02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泥鳅卵过滤网
CN102835336A (zh) * 2012-09-17 2012-12-26 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泥鳅苗种批量繁育的方法
CN103081833B (zh) * 2013-01-06 2018-09-28 陈家珍 一种三级杂交三级优化泥鳅鱼种的杂优方法
CN103875568B (zh) * 2014-03-24 2016-05-1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通过种间杂交获得高比例雌性泥鳅的方法
CN104082204A (zh) * 2014-06-17 2014-10-08 怀远县孔津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泥鳅亲本选育的方法
CN104082203A (zh) * 2014-06-17 2014-10-08 怀远县孔津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泥鳅亲本催育的方法
CN104756912A (zh) * 2015-04-01 2015-07-08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鲇鱼人工孵化池
CN104719224A (zh) * 2015-04-15 2015-06-24 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翘嘴红鲌自然产卵孵化双功能设备及其人工大批量繁殖方法
CN105393970A (zh) * 2015-12-12 2016-03-16 重庆华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泥鳅育种方法
CN105900877B (zh) * 2016-04-25 2018-07-10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人工催产繁殖泥鳅苗的方法
CN105994025B (zh) * 2016-05-11 2018-12-04 宿松县龙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实用型泥鳅孵化筐
CN106719167A (zh) * 2016-12-12 2017-05-3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六斑刺鲀受精卵的孵化设备及孵化方法
CN109122419A (zh) * 2018-09-12 2019-01-04 河南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的方法
CN110432191A (zh) * 2019-08-19 2019-11-12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态泥鳅繁育装置和一种泥鳅繁育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3853A (en) * 1970-09-17 1972-08-15 Oceanography Mariculture Ind Fish egg incubator
CN2551028Y (zh) * 2002-07-05 2003-05-21 华南农业大学 薄卵膜鱼卵孵化桶
CN201097554Y (zh) * 2007-08-01 2008-08-13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鱼类孵化设备
CN101524055A (zh) * 2009-04-25 2009-09-09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悬浮式鱼卵孵化器
CN102217560A (zh) * 2010-04-16 2011-10-19 淮海工学院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繁育方法
CN202680227U (zh) * 2012-03-26 2013-01-23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泥鳅受精卵孵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344A (zh) * 2011-08-25 2012-04-18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泥鳅环道网箱繁殖法
CN202285874U (zh) * 2011-11-10 2012-07-04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鱼苗孵化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3853A (en) * 1970-09-17 1972-08-15 Oceanography Mariculture Ind Fish egg incubator
CN2551028Y (zh) * 2002-07-05 2003-05-21 华南农业大学 薄卵膜鱼卵孵化桶
CN201097554Y (zh) * 2007-08-01 2008-08-13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鱼类孵化设备
CN101524055A (zh) * 2009-04-25 2009-09-09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悬浮式鱼卵孵化器
CN102217560A (zh) * 2010-04-16 2011-10-19 淮海工学院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繁育方法
CN202680227U (zh) * 2012-03-26 2013-01-23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泥鳅受精卵孵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9091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9091B (zh)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
CN103563799B (zh) 低温繁育异育银鲫鱼苗的方法
CN102763615B (zh) 一种褐毛鲿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1692791B (zh) 一种刀鲚的全人工繁殖方法
CN104067959B (zh) 一种提高泥鳅大规格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CN102047855B (zh)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育方法
CN101940184B (zh) 一种改良鲫的育种与养殖方法
CN103168711A (zh) 俄罗斯鲤鱼的繁殖方法
CN101366363A (zh) 青虾规模化育苗方法
CN101836607B (zh) 一种青虾的育种方法
CN105981664B (zh) 一种鲟鱼苗培育方法及其培育池
CN102106279B (zh) 一种改良斑鳜生长性状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01103706B (zh) 一种美国鲥鱼人工养殖亲鱼的繁殖方法
CN101960996A (zh) 一种多鳞铲颌鱼鱼苗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1223865B (zh) 生长周期短的鲤鱼的制种和养殖方法
CN101502244A (zh) 管角螺亲螺人工促熟培育方法
CN103493757B (zh) 一种池塘内一年可繁育和培育四茬鱼虾苗种的方法
CN103493767B (zh) 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
CN105660479A (zh) 澳洲龙纹斑的繁殖方法
CN101019517A (zh) 匙吻鲟鱼培育方法
CN104782549A (zh) 黄金鲫人工繁殖方法
CN103843710A (zh) 一种翘嘴红鲌的繁殖培育方法
CN105075949B (zh)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CN202680227U (zh) 一种泥鳅受精卵孵化装置
CN109601438A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雌鱼与暗纹东方鲀雄鱼杂交育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