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5367A -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5367A
CN102595367A CN2011100025128A CN201110002512A CN102595367A CN 102595367 A CN102595367 A CN 102595367A CN 2011100025128 A CN2011100025128 A CN 2011100025128A CN 201110002512 A CN201110002512 A CN 201110002512A CN 102595367 A CN102595367 A CN 102595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p context
message
hggsn
vsgsn
roa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25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5367B (zh
Inventor
马鑫
殷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025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536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0031 priority patent/WO20120928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5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5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5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5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PS)业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边界网关(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归属地的GGSN(HGGSN)间的PS业务。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还能集中维护网络,从而减少维护成本,进而优化网络。

Description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标准协议定义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提供了用户访问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关键技术。
在GPRS/WCDMA技术中,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Support Node)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是GPRS/WCDMA分组域核心网中的两个基本设备。
GPRS/WCDMA系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该系统还能支持用户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移动网络之间的漫游业务。
现有技术中,可以利用GGSN代理实现漫游用户接入到归属地,并进行PS业务,具体地,归属于一个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LMN,Public Land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的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漫游到另一个PLMN后,附着激活到另一PLMN的SGSN上,由所述另一PLMN的SGSN发送激活请求给GGSN代理,然后由GGSN代理转发激活请求到MS归属地的GGSN(HGGSN,Homed GGSN),之后,由所述另一PLMN的SGSN和HGGSN进行后续的PS业务。具体地,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利用GGSN代理实现漫游用户接入归属地,并进行PS业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漫游用户向漫游地的SGSN(VSGSN,Visited SGSN)发起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et Data Protocol)激活请求;
步骤102:VSGSN发起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解析流程,解析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步骤103:DNS服务器向VSGSN返回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步骤104:VSGSN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105:GGSN代理收到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对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用户标识信息,GGSN代理根据此信息翻译出用户签约归属地的GGSN地址;
这里,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具体可以是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MobileStatio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步骤106:GGSN代理将VSGSN发送的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IP包的目的IP地址,修改为MSISDN或IMSI对应的HGGSN的地址,之后根据路由协议转发给HGGSN;
步骤107:HGGSN收到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直接向VSGSN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
这里,如果PDP上下文建立成功,则VSGSN根据响应消息中的HGGSN的地址,建立与HGGSN的GPRS隧道协议(GTP,GPRS Tunnelling Protocol)隧道;其中,HGGSN的地址包括控制面地址和用户面地址。
步骤108:VSGSN向漫游用户发送PDP上下文激活响应消息;
步骤109:漫游用户通过VSGSN向HGGSN发送业务数据报文。
用户在后续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发起更新或去活请求,进行更新或去活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漫游用户向VSGSN发起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
步骤202:VSGSN向HGGSN发起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
步骤203:HGGSN向VSGSN回复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
步骤204:VSGSN向漫游用户回复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
更新或去活请求,也可以由漫游用户归属地的网络侧主动发起,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HGGSN向VSGSN发起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
步骤302:VSGSN向漫游用户发起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
步骤303:漫游用户向VSGSN回复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
步骤304:VSGSN向HGGSN回复PDP上下文更新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上述方法虽然利用GGSN代理解决了用户漫游时接入HGGSN并进行PS业务的问题。但是,HGGSN的控制面地址和用户面地址会暴露给VSGSN,如此,网络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并且,由于是VSGSN与HGGSN建立最终的连接,所以,在VSGSN和HGGSN上都需要进行对端节点通路的相关配置,如此,造成网络维护分散、复杂度高、不够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
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边界网关(BG,Border Gateway)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
上述方案中,在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建立所述漫游用户与所述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建立所述漫游用户与所述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为:
所述漫游用户向VSGSN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VSGSN收到PDP激活请求消息后,向DNS服务器发起DNS解析流程,解析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DNS服务器向所述VSGSN返回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VSGSN收到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后,向所述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GGSN代理依据转发规则,向所述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HGGSN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所述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所述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所述VSGSN收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所述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发规则,为:
判断所述漫游用户的接入点名称(APN,Access Point Name)与所述GGSN代理自身保存的APN是否能匹配,确定能匹配后,根据所述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从所述GGSN代理自身保存的GGSN地址中查找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或者,
判断所述漫游用户的APN与所述GGSN代理自身保存的APN是否能匹配,确定能匹配后,向外部服务器请求下发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外部服务器根据所述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向所述GGSN代理下发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所述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为:
修改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相关信元(IE,Information Elements),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HGGSN;
所述向所述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为:
修改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VSGSN。
上述方案中,所述修改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相关信元,为:
将消息中的所述VS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GTPC)地址;将消息中的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C)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规定的GGSN的标准端口;
所述修改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为:
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GTPC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GTPU地址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为所述HGGSN保留的GTPU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所述HGGSN的TEIDC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所述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所述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为:
所述漫游用户将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VSGSN,所述VSGSN收到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通过GTP隧道路由到所述BG;所述BG收到数据报文后,进行NAT处理,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所述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数据报文路由到所述HGGSN。
上述方案中,当控制信令为所述漫游用户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为:
所述漫游用户向所述V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所述VSGSN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所述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请求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HGGSN;
所述HGGSN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所述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响应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VSGSN;所述VSGSN收到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向所述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上述方案中,当控制信令为所述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侧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为:
所述HGGSN向所述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请求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VSGSN;
所述VSGSN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漫游用户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所述漫游用户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所述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所述VSGSN收到响应消息后,向所述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响应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向所述HGGSN。
上述方案中,所述修改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所述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中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所述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所述修改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所述HG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所述HG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系统,该系统包括:GGSN代理、BG、漫游用户以及HGGSN;其中,
GGSN代理,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向漫游用户及HGGSN转发控制面信令;
BG,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进行NAT处理,之后发送给HGGSN;
漫游用户,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与HGGSN间的PS业务;
HGGSN,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与漫游用户间的PS业务。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VSGSN和DNS服务器;
在建立漫游用户与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时,所述漫游用户,用于向VSGSN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并接收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发送的PDP激活请求消息后,向DNS服务器发起DNS解析流程;并在收到DNS服务器返回的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在收到GGSN代理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DNS服务器,用于收到VSGSN发起的解析流程后,解析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之后向VSGSN返回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GGSN代理,用于收到请求消息后,依据转发规则,向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在收到HGGSN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HGGSN,用于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上述方案中,当进行上行的数据报文的NAT处理时,所述漫游用户,具体用于:将数据报文发送给VSGSN;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发送到的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通过GTP隧道路由到BG;
所述BG,具体用于:收到VSGSN路由的数据报文后,进行NAT处理,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数据报文路由到HGGSN;
所述HGGSN,具体用于:接收BG路由的数据报文。
上述方案中,当控制面信令为漫游用户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漫游用户,具体用于:向V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接收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发送到的请求消息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在收到GGSN代理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将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返回给漫游用户;
所述GGSN代理,具体用于:收到VS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并在收到HG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
所述HGGSN,具体用于:收到GGSN代理发送的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上述方案中,当控制面信令为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侧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HGGSN,具体用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接收GGSN代理发送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具体用于:收到HG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并在收到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
所述VSGSN,用于收到GGSN代理发送到的请求消息后,向漫游用户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在收到漫游用户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漫游用户,具体用于:收到VS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向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本发明提供的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如此,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另外,通过GGSN代理建立VSGSN与HGGSN之间的连接,不需要在VSGSN上进行端节点通路的相关配置,如此,使网络能集中维护,从而减少维护成本,进而优化网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利用GGSN代理实现漫游用户接入归属地并进行PS业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用户发起更新或去活请求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用户归属地网络侧发起更新或去活请求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现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现图4所示流程图中步骤401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通过GGSN代理对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通过GGSN代理对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现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简称为归属网络BG。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需要进行PS业务时,建立漫游用户与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之后执行步骤402;
具体地,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漫游用户向VSGSN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
这里,所述PDP激活请求消息包含漫游用户的APN。
步骤502:VSGSN收到PDP激活请求消息后,向DNS服务器发起DNS解析流程,解析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具体地,DNS根据所述APN进行DNS查询,进而解析得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的处理流程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3:DNS服务器向VSGSN返回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步骤504:VSGSN收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这里,所述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包含漫游用户的APN、以及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
步骤505:GGSN代理依据转发规则,向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这里,所述转发规则,具体为:
判断漫游用户的APN与自身保存的APN是否能匹配,确定能匹配后,根据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从自身保存的GGSN地址中查找HGGSN的控制面地址;或者,
判断漫游用户的APN与自身保存的APN是否能匹配,确定能匹配后,向外部服务器请求下发HGGSN的控制面地址,外部服务器根据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向GGSN代理下发HGGSN的控制面地址;
其中,GGSN代理根据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查找HGGSN的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的处理流程完全相同;
如果漫游用户的APN与GGSN保存的APN不能匹配,则说明漫游用户不能进行接入,此时,通过VSGSN向漫游用户返回失败的消息,漫游用户则不会再发起激活请求;如果GGSN代理未找到HGGSN的控制面地址,则通过VSGSN向漫游用户返回失败的消息,漫游用户则不会再通过GGSN代理向HGGSN发起激活请求;
所述向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具体为:
修改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
所述修改消息中的相关IE,具体为:
将消息中的VS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GGSN代理的GTPC地址;将消息中的TEIDC修改为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规定的GGSN的标准端口;
其中,所述消息中的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就是指VSGSN的TEIDC;消息中的其它信元保持不变,所述其它信元包括:消息中的VSGSN的用户面地址、以及消息中的数据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U);
所述规定的标准端口是指3GPP协议规定的标准端口,在建立GTP隧道时,此时,由于GGSN代理无法获知HGGSN的端口号,因此,采用协议规定的GGSN的标准端口号。
步骤506:HGGSN收到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这里,所述进行相应处理是指:进行与建立GTP隧道相关的信息的处理,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包含处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值。
步骤507:GGSN代理收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向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具体为:
修改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
所述修改消息中的相关IE,具体为:
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HG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GGSN代理的GTPC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GTPU地址修改为GGSN代理为所述HGGSN保留的GTPU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HGGSN的TEIDC修改为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其中,消息中的其它信元保持不变,所述其它信元包括:消息GTP消息体中的HGGSN的TEIDU;
漫游用户所在漫游地的PLMN的运营商为漫游用户的HGGSN分配保留的GTPU地址,所述保留的GTPU地址与所述HGGSN的GTPU地址为一一对应关系;
为实现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GTPU地址修改为GGSN代理为所述HGGSN保留的GTPU地址的功能,需要在GGSN代理上预先配置用户地址映射表,即:HGGSN的用户面地址与所述保留的GTPU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表,在配置时,需要根据网络的整体规划及HGGSN所属的运营商,为HGGSN的GTPU地址配置一个对应的所述保留的GTPU地址,GGSN代理的其它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中GGSN代理的配置信息完全相同;
GGSN代理收到VSGSN发送的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会保存VSGSN的地址、端点标识及端口号;其中,VSGSN的地址包括VSGSN的控制面地址和用户面地址;同样的,在收到HGGSN发送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会保存HGGSN的地址、端点标识及端口号,以便后续完成隧道的建立,并进行PS业务;其中,HGGSN的地址包括控制面地址;
步骤508:VSGSN收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本步骤完成后,说明激活流程完成,且当HGGSN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的原因值为成功时,漫游用户与归属地之间进行PS业务的GTP隧道已经建立,后续PS业务的数据及信令均通过该GTP隧道进行传输;
当漫游用户收到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的原因值为失败时,漫游用户可以再次通过GGSN代理向HGGSN发起激活请求,也可以不发起激活请求。
步骤402: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归属网络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
这里,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PDP上下文更新流程中的消息、PDP上下文去活流程中的消息等;所述用户面信令包括:Echo消息等;
所述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是指漫游用户发送给HGGSN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
具体地,漫游用户将数据报文发送给VSGSN,VSGSN收到数据报文后,依据自身保存的路由表信息,将数据报文通过GTP隧道路由到归属网络BG;归属网络BG收到数据报文后,进行NAT处理,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数据报文路由到HGGSN;
其中,在建立GTP隧道时,VSGSN根据收到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GTP消息体中的GTPU地址,获知在与HGGSN进行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传输时,需要先路由到归属网路BG,从而生成相应的路由表信息;漫游用户发送给VSGSN的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GGSN代理为所述HGGSN保留的GTPU地址;
当HGGSN向漫游用户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可以直接将数据报文发送给VSGSN,还可以经过归属网路BG的NAT处理后,发送给VSGSN;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为:不将HGGSN的控制面地址及用户面地址暴露给VSGSN,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因此,HGGSN向漫游用户发送数据报文的具体处理流程不是本发明关心的内容;
由于VSGSN在进行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传输时,只根据控制面信令,即: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得到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而不关心数据报文及用户面信令中的目的IP地址,因此,只需要将上行的数据报文及用户面信令经过NAT处理后,即可实现不将HGGSN的控制面地址及用户面地址暴露给VSGSN的目的;
用户面的Echo消息与数据报文的处理方式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归属网络BG对地址进行转换的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的处理流程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为实现归属网络BG对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的功能,需要在归属网络BG上预先配置用户地址映射表,即:HGGSN的用户面地址与所述保留的GTPU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表,在配置时,根据GGSN代理配置的用户地址映射表,配置归属网络BG的用户地址映射表,即:归属网络BG拥有与GGSN代理相同的用户地址映射表;
NAT技术可以实现地址的映射转换,具体地,在NAT设备,比如:路由器,两侧的网络可以使用不同的IP地址进行通信,通过地址转换,可以隐藏内网设备的真实IP地址,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不需要在VSGSN上进行对端节点通路的相关配置,只需要在HGGSN上和GGSN代理上配置即可,如此,使得网络维护起来比较集中,进而优化网络。
下面结合实施例分别对PDP上下文更新流程中的消息和PDP上下文去活流程中的消息转发及处理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漫游用户需要进行路由更新或QoS更新等时,漫游用户主动发起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漫游用户需要下线或不正常关机等时,漫游用户主动发起PDP上下文去活请求。
本实施例通过GGSN代理对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PS业务的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漫游用户向V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602:VSGSN收到请求消息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603:GGSN代理收到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
这里,所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具体为:
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VS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GGSN代理的GTPC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TEIDC修改为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HG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HG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其中,消息中的其它信元保持不变,所述其它信元包括:消息GTP消息体中的VSGSN的GTPU地址、以及消息GTP消息体中的TEIDU;
由于在现有的GGSN设备中,有些设备不能完全符合3GPP协议的规定,因此,为保证消息能准确到达HGGSN,对于路由更新或跨版本更新,消息GTP头中的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保持不变;
由于在激活流程中,GGDN代理已经获知HGGSN的端口号,因此,此时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HG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步骤604:HGGSN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
这里,所述进行相应处理是指:进行与修改GTP隧道相关的信息的处理,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包含HGGSN自身的GTPC地址和GTPU地址。
步骤605:GGSN代理收到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
这里,所述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具体为:
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HG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GGSN代理的GTPC地址和GTPU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HGGSN的用户面地址修改为所述HGGSN保留的GTPU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TEIDC修改为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其中,响应消息中的其它信元保持不变,所述其它信元包括:消息GTP消息体中的HGGSN的TEIDU。
步骤606:VSGSN收到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后,向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
这里,漫游用户收到更新响应消息后,如果需要进行PS业务的数据传输,则采用修改后的隧道,通过归属网络BG对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后,实现数据的传输。
如果漫游用户向VSGSN发送的是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则处理流程与PDP上下文更新流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在步骤603中,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则具体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HG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HG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在步骤604中,进行相应处理是指:进行与删除GTP隧道相关的信息的处理,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605中,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则具体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漫游用户归属地的网络侧需要进行更新,比如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发起的更新等,此时,HGGSN主动发起PDP上下文更新请求;网络侧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去活,比如:在线计费系统(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或PCRF发起的去活等,此时,HGGSN主动发起PDP上下文去活请求。
本实施例通过GGSN代理对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PS业务的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HGGSN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702:GGSN代理收到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
这里,所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具体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中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步骤703:VSGSN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漫游用户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704:漫游用户收到请求消息后,向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
这里,漫游用户收到请求消息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向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
步骤705:VSGSN收到响应消息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
步骤706:GGSN代理收到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向HGGSN;
这里,所述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具体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HG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HG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在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后,如果需要发起PS业务请求,则需要重新执行步骤401~402,重新建立GTP隧道,之后进行相应的PS业务。
如果HGGSN向GGSN代理发送的是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处理流程与PDP上下文更新流程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GGSN代理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普通用户还可以激活到GGSN代理上,实现与GGSN代理之间的PS业务。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GGSN代理81、BG 82、漫游用户83以及HGGSN 84;其中,
GGSN代理81,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向漫游用户83及HGGSN 84转发控制面信令;
BG 82,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进行NAT处理,之后发送给HGGSN 84;
漫游用户83,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81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BG 82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与HGGSN 84间的PS业务;
HGGSN 84,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81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BG 82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与漫游用户83间的PS业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BG 82为漫游用户83归属地网络的BG。
其中,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VSGSN和DNS服务器;其中,
具体地,在建立漫游用户83与HGGSN 84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时,所述漫游用户83,用于向VSGSN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并接收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83发送的PDP激活请求消息后,向DNS服务器发起DNS解析流程;并在收到DNS服务器返回的GGSN代理81的控制面地址后,向GGSN代理81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在收到GGSN代理81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漫游用户83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DNS服务器,用于收到VSGSN发起的解析流程后,解析GGSN代理81的控制面地址,之后向VSGSN返回GGSN代理81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GGSN代理81,用于收到请求消息后,依据转发规则,向HGGSN 84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在收到HGGSN 84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HGGSN 84,用于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81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当进行上行的数据报文的NAT处理时,所述漫游用户83,具体用于:将数据报文发送给VSGSN;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83发送到的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通过GTP隧道路由到BG 82;
所述BG 82,具体用于:收到VSGSN路由的数据报文后,进行NAT处理,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数据报文路由到HGGSN 84;
所述HGGSN 84,具体用于:接收BG 82路由的数据报文。
当进行上行的用户面信令的NAT处理时,所述漫游用户83,具体用于:将用户面信令发送给VSGSN;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83发送到的用户面信令,将用户面信令通过GTP隧道路由到BG 82;
所述BG 82,具体用于:收到VSGSN路由的用户面信令后,进行NAT处理,将用户面信令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用户面信令路由到HGGSN 84;
所述HGGSN 84,具体用于:接收BG 82路由的用户面信令。
当控制面信令为漫游用户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漫游用户83,具体用于:向V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接收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83发送到的请求消息后,向GGSN代理81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在收到GGSN代理81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将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返回给漫游用户83;
所述GGSN代理81,具体用于:收到VS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 84;并在收到HGGSN84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
所述HGGSN 84,具体用于:收到GGSN代理81发送的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81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当控制面信令为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侧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HGGSN 84,具体用于:向GGSN代理81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接收GGSN代理81发送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81,具体用于:收到HGGSN 84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并在收到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 84;
所述VSGSN,用于收到GGSN代理81发送到的请求消息后,向漫游用户83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在收到漫游用户83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向GGSN代理81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漫游用户83,具体用于:收到VS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向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这里,本发明的所述系统中的GGSN代理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中详述,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PS)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边界网关(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归属地的GGSN(HGGSN)间的PS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建立所述漫游用户与所述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漫游用户与所述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为:
所述漫游用户向漫游地的SGSN(VSGSN)发送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VSGSN收到PDP激活请求消息后,向域名系统(DNS)服务器发起DNS解析流程,解析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DNS服务器向所述VSGSN返回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VSGSN收到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后,向所述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GGSN代理依据转发规则,向所述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HGGSN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所述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所述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所述VSGSN收到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所述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规则,为:
判断所述漫游用户的接入点名称(APN)与所述GGSN代理自身保存的APN是否能匹配,确定能匹配后,根据所述漫游用户的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从所述GGSN代理自身保存的GGSN地址中查找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或者,
判断所述漫游用户的APN与所述GGSN代理自身保存的APN是否能匹配,确定能匹配后,向外部服务器请求下发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外部服务器根据所述漫游用户的MSISDN或IMSI向所述GGSN代理下发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为:
修改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相关信元(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HGGSN;
所述向所述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为:
修改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VSGS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相关信元,为:
将消息中的所述VS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GTPC)地址;将消息中的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C)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因特网协议(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规定的GGSN的标准端口;
所述修改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为:
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所述HGGSN的控制面地址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GTPC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GTPU地址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为所述HGGSN保留的GTPU地址;将消息GTP消息体中的所述HGGSN的TEIDC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本地创建的隧道端点标识;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所述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所述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的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为:
所述漫游用户将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VSGSN,所述VSGSN收到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通过GTP隧道路由到所述BG;所述BG收到数据报文后,进行NAT处理,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所述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数据报文路由到所述HGGSN。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控制信令为所述漫游用户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为:
所述漫游用户向所述V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所述VSGSN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所述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请求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HGGSN;
所述HGGSN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所述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响应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VSGSN;所述VSGSN收到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向所述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控制信令为所述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侧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实现漫游用户与HGGSN间的PS业务,为:
所述HGGSN向所述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请求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VSGSN;
所述VSGSN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漫游用户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所述漫游用户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所述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所述VSGSN收到响应消息后,向所述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收到响应消息后,修改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向所述HGGS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所述VS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中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所述VS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所述修改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为:
将消息GTP头中的TEIDC修改为所述HGGSN的TEIDC;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源地址和源端口修改为所述GGSN代理的控制面对外地址和控制面对外端口;将消息IP头中的控制面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修改为所述HGGSN的对外地址和对外端口。
11.一种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PS业务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GGSN代理、BG、漫游用户以及HGGSN;其中,
GGSN代理,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向漫游用户及HGGSN转发控制面信令;
BG,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进行NAT处理,之后发送给HGGSN;
漫游用户,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与HGGSN间的PS业务;
HGGSN,用于需要进行PS业务时,通过GGSN代理对控制面信令的转发、以及BG对上行的用户面信令及数据报文的NAT处理,实现与漫游用户间的PS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VSGSN和DNS服务器;
在建立漫游用户与HGGSN间进行PS业务所需的GTP隧道时,所述漫游用户,用于向VSGSN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并接收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发送的PDP激活请求消息后,向DNS服务器发起DNS解析流程;并在收到DNS服务器返回的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在收到GGSN代理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漫游用户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DNS服务器,用于收到VSGSN发起的解析流程后,解析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之后向VSGSN返回GGSN代理的控制面地址;
所述GGSN代理,用于收到请求消息后,依据转发规则,向HG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在收到HGGSN返回的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向VSGSN转发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HGGSN,用于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进行上行的数据报文的NAT处理时,所述漫游用户,具体用于:将数据报文发送给VSGSN;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发送到的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通过GTP隧道路由到BG;
所述BG,具体用于:收到VSGSN路由的数据报文后,进行NAT处理,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HGGSN的用户面地址,之后将修改后的数据报文路由到HGGSN;
所述HGGSN,具体用于:接收BG路由的数据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控制面信令为漫游用户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漫游用户,具体用于:向V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接收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VSGSN,用于收到漫游用户发送到的请求消息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在收到GGSN代理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将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返回给漫游用户;
所述GGSN代理,具体用于:收到VS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并在收到HG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
所述HGGSN,具体用于:收到GGSN代理发送的请求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控制面信令为漫游用户归属地网络侧发起的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时,所述HGGSN,具体用于:向GGSN代理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接收GGSN代理发送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GGSN代理,具体用于:收到HG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修改请求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VSGSN;并在收到VSGSN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修改响应消息中的相关IE,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HGGSN;
所述VSGSN,用于收到GGSN代理发送到的请求消息后,向漫游用户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请求消息;并在收到漫游用户返回的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后,向GGSN代理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所述漫游用户,具体用于:收到VSGSN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向VSGSN返回PDP上下文更新响应消息或PDP上下文去活响应消息。
CN201110002512.8A 2011-01-07 2011-01-07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595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2512.8A CN102595367B (zh) 2011-01-07 2011-01-07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CT/CN2012/070031 WO2012092857A1 (zh) 2011-01-07 2012-01-04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2512.8A CN102595367B (zh) 2011-01-07 2011-01-07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5367A true CN102595367A (zh) 2012-07-18
CN102595367B CN102595367B (zh) 2015-01-28

Family

ID=46457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2512.8A Active CN102595367B (zh) 2011-01-07 2011-01-07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5367B (zh)
WO (1) WO201209285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2993A1 (zh) * 2012-08-08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429272A (zh) * 2017-08-31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场景下的分流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8425A1 (en) * 2001-06-29 2004-07-29 Serge Haumont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pplication packet data
CN101009864A (zh) * 2007-01-08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归属地分组数据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64676A (zh) * 2006-04-29 2007-10-31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建立点到多点的通信环境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13797A (zh) * 2005-06-30 2008-07-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组交换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的反向隧道传送
CN101507308A (zh) * 2006-08-16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隧道解决方案的ggsn代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8425A1 (en) * 2001-06-29 2004-07-29 Serge Haumont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pplication packet data
CN101213797A (zh) * 2005-06-30 2008-07-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组交换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的反向隧道传送
CN101064676A (zh) * 2006-04-29 2007-10-31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建立点到多点的通信环境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07308A (zh) * 2006-08-16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隧道解决方案的ggsn代理
CN101009864A (zh) * 2007-01-08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归属地分组数据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2993A1 (zh) * 2012-08-08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025518A (zh) * 2012-08-08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025518B (zh) * 2012-08-08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429272A (zh) * 2017-08-31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场景下的分流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115801B2 (en) 2017-08-31 2021-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ffic offload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in roaming scenario
CN109429272B (zh) * 2017-08-31 2022-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场景下的分流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5367B (zh) 2015-01-28
WO2012092857A1 (zh) 201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089B2 (en) Packet tunneling method, switching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US11153920B2 (en) Establishing a GTP session
JP2016507930A5 (zh)
CN102123378B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网络
EP2772091B1 (en) Per-host locator to enable mobility gateway relocation
EP316634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application server
US2012001436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1403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CN101572929B (zh) 一种在切换过程中传送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1012104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시스템 노드와 데이터 서비스 망 노드 간 연결 설정 방법
US11025541B2 (en) Transporting a GTP message to a termination device
EP246681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ting forwarding of communicaiton, information and data message and for routing configuration
CN101964968B (zh) 一种移动网络中域名查询的方法及系统
US2024015573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medium
CN102611761B (zh) PMIPv6协议支持IPv6前缀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KR101481337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 기반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이의 단말 접속 처리 방법
CN102088688B (zh) 信息交互的控制方法
CN104717640A (zh) 一种基于定位的无线网络通信的实现方法
CN102595367A (zh)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540120A (zh) 一种PMIPv6支持移动组播的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307521A (zh) 本地ip接入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系统、家庭演进基站
JP4726860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方法
CN102546403A (zh)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与小基站
CN102595375B (zh) 漫游用户与归属地间分组交换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5036587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mplemented by a relay n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