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36C - 塑料扣环 - Google Patents

塑料扣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36C
CN1025936C CN 86100443 CN86100443A CN1025936C CN 1025936 C CN1025936 C CN 1025936C CN 86100443 CN86100443 CN 86100443 CN 86100443 A CN86100443 A CN 86100443A CN 1025936 C CN1025936 C CN 10259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vex part
box
flexible side
fema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861004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0443A (zh
Inventor
南场恒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riority to CN 861004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36C/zh
Publication of CN86100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0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凸形部件有一对柔性侧臂和一个刚性中心臂都平行从凸形部件基部延伸。刚性中心臂配备有防止柔性侧臂向内过度弯曲的止动装置。这样就防止了当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联接在一起或互相分离时向内弯曲的柔性侧臂塑料性变形或损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环,该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及一个凸形部件,这些部件能够联接在一起并能互相分开。该扣环用于联接运动器材吊带或类似器具的窄带,皮带等的相对端。
图1和图2图示了先有技术中包括能够联接在一起和能互相分开的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1和2的塑料扣环。凹形部件1包括一个在其一端开口的盒状部件3,并且有一个在相对侧壁上形成的开口4。凸形部件2有一个用于与盒状部件3的开口端啮合的基部5以及一对从基部5的相对侧平行延伸的柔性侧臂6,在侧臂向内弯曲时即可从盒状部件3的开口端插入。柔性侧臂6在外表面各自带有肩7用于快速啮合凹形部件1开口4的缘。肩的外缘之间距离比盒状部件3开口端相应的开口尺寸大。
但是,根据这个先有技术的扣环,从基部5平行延伸的柔性侧臂易于向内过度弯曲并在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1和2联接在一起或互相分开时易于变形或折断。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塑料扣环可以防止柔性侧臂过度弯曲由此防止其损坏,并且该扣环为坚韧的并且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扣环,可以以各种尺寸模制并且重量相对较轻,混入染料等还可获得所需颜色,使其有更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上述任务,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凸形部件是具有柔性相对侧臂以及一个刚性中心臂,这些臂从凸形部件一个一个平行延伸,刚性中心臂带有防止柔性侧骨向内过度弯曲的止动装置。
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可以只由将凸形部件的柔性侧臂从凹形部件开口端插入凹形部件的盒状部件而联接在一起。当柔性侧臂插入时,其肩迅速与凹形部件开口缘啮合,由此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的联接即已完成。为拆开这两个部件,压住凹形部件相对侧开口处露出的凸形部件部件,即可将凸形部件方便地从凹形部件中取出。当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联接在一起和互相分离时,柔性侧臂向内弯曲程度由止动装置确定。止动装置同样防止柔性侧臂在推动侧臂时向内的过度弯曲。这样,就能够防止柔性侧臂的折断。
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目的及特性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的说明将变得十分清楚。
图1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先有技术中带有有互相分离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
图2是一个截面图,图表示图1中带有联在一起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
图3是一个部分分解透视图,表示本发明扣环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是一个平面图,表示一个凹形部件;
图5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上述凹形部件;
图6是一个平面图,表示一个凸形部件;
图7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上述凸形部件;
图8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一个带有联接在一起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
图9是一个截面图,表示图8状态下的扣环;
图10和图11是截面图,表示带有联接在扣环上窄带的扣环;
图12是一个放大比例的截面图,表示凸形部件的第一和第二多角杆。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将参照图2到图12加以说明。
参照附图,表示了本发明将一对窄带、皮带等 的端部12和13联接在一起的扣环。
如图3所示,扣环11包括能够联接在一起和互相分离的凹形和凸形部件14和15,部件14和15分别为具有高弹性的塑料材料,如尼龙模制成的一整块。
凹形部件14由一个盒状部件16组成,该部件一端开口并能放置凸形部件15。盒状部件16具有在其相对侧壁形成的开口17,使这些开口相对面。
盒状部件16具有窄侧壁18和19以及宽的上下壁20和21。上下壁20和21向外稍微凸出。壁18到21整体成型并限定一个平整的带有内空间23的盒状,在该空间中能放置凸形部件15。
开口17由沿上下壁20和21相邻部分除去部分侧壁18和19而形成,其宽度能放入一个手指。每个开口17的相对端向内侧斜,在其顶部5提供一个附加空间。
凸形部件15有一个用于与围绕开口22的盒状部件16开口缘22啮合的基部24。凸形部件15还有一对大致平行的,从基部24一端相邻的相对侧延伸的柔性侧臂25。柔性侧臂25用于在其插入盒状部件16时向内弯曲,并且各自有向外抬高的肩26,每个肩26用于迅速与相联的开口17的缘17啮合。肩26自由端之间的距离稍小于盒状部件16侧壁18和19之间的距离。
柔性侧臂25基本上为杆状或板状并且其外表面之间距离基本上相应于盒状部件16侧壁18和19之间距离。柔性侧臂25的肩26向内倾斜并且终结在加厚的端部27外表面。每个端部27有一个从纵向中间部分相向自由端的向内倾斜表面27′。
凸形部件15的基部24有一个作为止动的端面24′在凸形部件15插入凹形部件14时啮合其开口端22′。肩26用于在凸形部件15完全插入时,迅速与各自开口17的缘17′啮合,如图8和图9所示。
如图3所示,凸形部件15还有一个杆状刚性中心臂28,该臂在柔性侧臂25之间从基部24延伸并且有止动装置,防止柔性侧臂25向内过度弯曲。
在这个实施例中,止动装置由在邻近中心臂自由端的刚性中心臂28相对侧上的侧凸起29组成。当柔性侧性臂25可能被向内过度弯曲时,其内表面碰到侧凸起29的外表面,以此方式,侧凸起29限制了柔性侧臂25向内的弯曲。
凸形部件15的刚性中心臂28和凹形部件14的盒状部件16内表面配备有引导凸形部件15插入方向的导向装置。更具体地说,如图3、图5和图9所示,凹形部件14上下臂20和21的内表面有各自的,以凸形部件15插入方向延伸的脊30。这些脊30互相面对并确定一个导向槽31。另一方向凸形部件15的刚性中心臂28相对侧面上各自的杆状凸起32。这些杆状凸起32用来与各自的导向槽31啮合。盒状部件16的导向槽31和刚性中心臂28的杆状凸起32构成导向装置。当把凸形部件15插入凹形部件14时,刚性中心臂28的杆状凸起32啮合在并沿盒状部件16的导向槽31滑动,这样,就确定了凸形部件15的插入方向。
现在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凹形和凸形部件14和15的功能。
凹形和凸形部件14和15端对端互相面对,如图3所示。凸形部件从柔性侧臂的自由端开口22插入凹形部件14。
当柔性侧臂25插入时,其向内倾斜表面27与开口22的相对缘22啮合,当柔性侧臂25,即凸形部件15进一步插入时,逐渐由开口22的缘22′向内压迫,使其逐渐从基部向内弯曲。此时,刚性中心臂28的杆状凸起32啮合在并沿导向槽31导向,当柔性侧臂25的肩26到达两开口17的后缘时,由于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柔性侧臂25能够退回其初始状态,使肩26迅速与两个开口17的缘17′啮合。
现在,柔性侧臂25限定在盒状部件16的空间23而不能脱开,即两个部件14和15联接在一起,如图8和图9所示。
为了将部件14和15互相脱开,只要将手指插入盒状部件16两开口17向下推动柔性侧臂25即可。
当向下推动柔性侧臂25时,柔性侧臂25从其基部向下弯曲,结果其肩26以开口17的缘17′脱开。由于开这时柔性侧臂25的倾斜表面27由手指推动,柔性侧臂25向下稍微弯曲时以退出方向稍微推动,柔性侧臂25,这时产生的回复力产生一个要以退出方向推动凸形部件15力。
因此,由于弹性回复力的作用,柔性侧臂25退回其初始状态,凸形部件15弹出盒状部件16的开口22,凹样,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14和15就能脱开,并只靠推动和_动就能将其刹那间互相分离。
除了联接在一起的端部外,凹形和凸形部件14和15的另一端上各自有联接窄带,皮带等端部的装置。
更具体地说,凹形部件14侧臂18和19有各自的向后延伸部分33并且一个杆34联接在侧壁延伸部分33内表面端部之间。
窄带、皮带等端部12穿过杆34和盒状部件6后端之间,然后绕杆34折回。折回的端部缝在窄带、皮带等重叠部分。以这种方式,窄带、皮带等的端部12联接在凹形部件14上。
凸形部件15的基部24具有侧壁延伸部分35。第一和第二多角杆36和37联接在侧壁延伸部分35之间。
第一多角形杆36联接在侧壁延伸部分35端的下部分之间并且有多角截面轮廓,如图12所示,更具体地说,它具有基本上水平的底表面38和面对第二多角杆37的并与底表面38成锐角,如30°角的倾斜表面39。第一锐利拐角由这些表面38和39确定。
如图3和图8所示,底表面38由许多平行槽41形成,这些槽按定的间隔以第一多角杆36纵向方向成排排列。槽41用作防止窄带,皮带等以宽度方向移动。
第一多角杆36有一个薄的板状向后延伸部分,作为释放把手42。
第二多角杆37纵向联接在侧壁延伸部分35上部中间部分并具图12所示的多角截面轮廓,该杆至少有一个基本上水平的顶表面43和一个终结在该表面的第一倾斜表面44以与第一多角杆36交错的关系面对该杆36的倾斜表面39并且与顶面43成锐角,例如基本上为直角,第二锐利拐角45由表面43和44确定并以与第一锐利拐角40交错的关系面对其拐角40。
以图9所示,顶表面43由许多按预定间隔以第二多角杆37纵方向或排排列的平行槽46构成,槽46用来防止窄带、皮带等以其宽度方向移动。
如图12所示,第二多角杆37有一个以第一倾斜面44相反端以钝角终结在顶表面43的第二倾斜表面47,第二倾斜表面47保证穿过第二多角杆37周围的窄带、皮带等的平滑入。第二多角杆37还有一个由锐角终结在第一倾斜表面性的第二倾斜表面48,使其不与窄带、皮带等面对面接触,由此防止对窄带、皮带等运动阻力。第二多角杆37还有一个由锐角终结在第二倾斜表面47的第四倾斜表面49,第四倾斜表面49保证从第一多角杆36喂入的窄带、皮带等的平滑运动。
如图11所示,第一和第二多角杆36和37交错排开,使包含第一多角杆36的第一拐角40垂直平面和第二多角杆37的第二拐角45的垂直平面隔开一个小于窄带、皮带等厚度的距离。
如图10所示,窄带、皮带等的另一端部分13以第一多角杆36的底面喂入并以第四倾斜面49,第二倾斜面47和顶面43的次序,穿过第二多角杆37周围,然后在第二拐角45处折回并穿过二个多角杆36和37之间,再穿过第一多角杆36的底面38和窄带、皮带等之间,由其自由端13穿到外面。
这样,窄带、皮带等的端部12和13就能由联接扣环11而联接在一起。
窄带、皮带等的自由端13可以由握持构成向上倾斜适当角度,如50°到60°的第一多角杆36端部的释放把手42并以取出方向拉动窄带、皮带等来释放。结果是窄带、皮带等能从多角杆36和37拨出。
依靠将释放把手42倾斜,窄带、皮带等从第一多角杆36的底表面分离,在这种状态下,拉动窄带、皮带等的自由端13′,就能很方便地穿过第一和第二拐角40和45,顶表面43第二倾斜表面47和第二多角杆37的第四倾斜表面49而取出。
为了调节窄带、皮带等的有效长度,从扣环11穿出的自由端13′长度由以一个方向沿两个多角杆36和37表面喂入窄带、皮带等增长或减少。
在图示实施例中,凸形部件15的柔性侧臂25为杆状或板状。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不采用柔性侧臂25,而采用一个最大宽度不大凹形部件14开口22宽度的环状部件也是可以的,环状部件在向外弯曲部分的后端有凸台用于迅速与开 口17的缘17′啮合。
此外,在图示实施例中,盒状部件16内表面的导向槽31和刚性中心臂28的肋状凸起32构成导向装置。但是这也不是限制性的,也可以在盒状部件16内表面上有凸起而在刚性中心臂28上有导向槽;在该槽中放置凸起部分。总的来说,任何装置都可以用来限制凹形和凸形部件14和15在凸形部件15插入凹形部件14时的相对运动。
还有,在图示实施例中,侧凸起部分29作为在刚性中心臂28相对侧上的止动装置。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也可以有两个各自带有向内凸起的相对表面,总的来说,任何止动装置都能使用,只要能防止在凸形部件15插入或拉出凹形部件14时柔性侧臂25向内过度弯曲。
图示实施例的各种其他变化和改进都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确定的范围和精神。
如上面已经叙述,本发明具有防止柔性侧臂向内过度弯曲的止动装置,因此,就能防止损坏柔性侧臂,同时还能提供一种重量相对较轻的塑料扣环。

Claims (5)

1、一种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上述部件可以联接在一起,并能互相分离;
上述凹形部件包括一个有一开口端的盒状部件,上述盒状部件的相对侧壁上形成有一对开口;
上述凸形部件有一个能与盒状部件的开口端啮合的基部以及一对从上述基部平行延伸的柔性侧壁,当柔性侧臂向内挠曲时,就能从盒状部件开口端插入盒状部件;
上述成对的柔性侧臂各自有从其外表面突起的肩,用于迅速与上述开口的边缘啮合,上述肩的外缘之间距离大于上述开口端的开口宽度;
上述塑料扣环,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形部件有一个从上述基部延伸的刚性中心臂,刚性中心臂在上述成对的柔性侧臂间有延伸成侧凸起的自由端,上述凹形部件的盒形部件内侧表面上有一对隔开一定距离的脊,当上述凸形部件插入凹形部件时,脊介于上述刚性中心臂和上述侧凸起之间。
CN 86100443 1986-02-19 1986-02-19 塑料扣环 Expired - Lifetime CN10259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0443 CN1025936C (zh) 1986-02-19 1986-02-19 塑料扣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0443 CN1025936C (zh) 1986-02-19 1986-02-19 塑料扣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443A CN86100443A (zh) 1987-09-02
CN1025936C true CN1025936C (zh) 1994-09-21

Family

ID=480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6100443 Expired - Lifetime CN1025936C (zh) 1986-02-19 1986-02-19 塑料扣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6334B2 (ja) * 2017-06-16 2021-09-15 ムン ビョンスンMOON, Byung−Soon 医療用患部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443A (zh) 1987-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635C (zh) 带扣
CN1058861C (zh) 用于钩环扣件中的钩子
TWI311474B (en) Buckle
CA2046058C (en) Hook structure for integrally molded surface fastener
CN1149031C (zh) 带端固定器
CN1228009C (zh) 用于拉链的可分离底部止挡装置
US5393185A (en) Push-in fastener having fins with work-piece engagement ribs
CN1145431C (zh) 具有可分离底部挡块组件的拉链
CN1669496A (zh) 扣件
CN1628568A (zh) 带有按钮释放件的扣环
US4571224A (en) Belt drive system
MXPA04008160A (es) Banda o cadena transportadora sin varillas.
EP0173865B1 (en) Detachable link chain
CN2884971Y (zh) 带扣装置
CN1307847A (zh) 扣件
US4882901A (en) Detachable link chain
EP1612450A2 (en) Cord Adjuster
US4815270A (en) Detachable link chain
CN1025936C (zh) 塑料扣环
CN1249151A (zh) 带扣
CN1084175C (zh) 模制面搭扣
CN1372858A (zh) 用于拉链的前码装置
CN1293931A (zh) 拉链滑块的拉链拉手
CN1157133C (zh) 带扣
US4815271A (en) Detachable link ch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