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2631B - 对象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象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2631B
CN102592631B CN201110430114.6A CN201110430114A CN102592631B CN 102592631 B CN102592631 B CN 102592631B CN 201110430114 A CN201110430114 A CN 201110430114A CN 102592631 B CN102592631 B CN 102592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guide rails
bracing frame
drive device
guidanc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01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2631A (zh
Inventor
王国仁
李志文
黄樱华
彭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01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2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6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对象驱动装置,包含支撑架、对象、导引轨道、导引部以及驱动机构。支撑架具有驱动轨道。对象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中。对象具有一驱动部。导引轨道选择性地设置于支撑架与对象两者的其中之一上。导引轨道至少部分呈曲线状。导引部选择性地设置于支撑架与对象两者的其中另一上。导引部设置于导引轨道中,且导引部与导引轨道可相对移动。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架中,用以驱动对象的驱动部沿驱动轨道移动,以使导引部与导引轨道相对移动,进而驱动对象于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本发明的对象驱动装置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可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使用减速齿轮组所引起的问题,亦能简化组装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对象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对象驱动装置,尤指一种利用驱动轨道以及导引轨道来驱动对象于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的对象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屏幕或光驱盘片托盘的常见驱动方式是利用高转速直流马达,连接由许多齿轮所组成的减速齿轮组,进而驱动屏幕或托盘。习知驱动装置的作动方式大多先移动至适当位置才作翻转动作,或是先翻转后再移动至适当位置,所以作动时间较久。此外,习知驱动装置需要较多的连杆、滑轨组件、弹簧组件等,以进行拉回动作,不仅在产品的组装上相当复杂,且零件数多使得彼此间摩擦产生的损耗与噪音也越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对象驱动装置,其利用驱动轨道以及导引轨道来驱动对象于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对象驱动装置包含支撑架、对象、导引轨道、导引部以及驱动机构。支撑架具有驱动轨道。对象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中。对象具有驱动部。导引轨道选择性地设置于支撑架与对象两者的其中之一上,导引轨道至少部分呈曲线状。导引部选择性地设置于支撑架与对象两者的其中另一上,导引部设置于导引轨道中,且导引部与导引轨道可相对移动。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架中,用以驱动对象之驱动部沿驱动轨道移动,以使导引部与导引轨道相对移动,进而驱动对象于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驱动轨道呈圆弧状或直线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驱动机构包含:
齿条,设置于邻近该驱动轨道处;
第一齿轮,枢接于该驱动部且与该齿条啮合;以及
马达,用以驱动该第一齿轮相对该齿条转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驱动机构另包含:
滚轴,枢接于该驱动部,该第一齿轮设置于该滚轴上;以及
第二齿轮,设置于该滚轴上,该马达的输出端与该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驱动机构包含:
两个齿型皮带轮,分别设置于该驱动轨道的两端;
齿型皮带,套设于该两个齿型皮带轮上且与该两个齿型皮带轮啮合;
滚轴,枢接于该驱动部;
夹扣,设置于该滚轴上且夹持于该齿型皮带上;以及
马达,该马达的输出端连接于该两个齿型皮带轮的其中之一。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其设置于座体中,于该对象上定义轴线,该座体具有开口,于该开口内定义穿越点,当该对象通过该开口时,该对象的该轴线保持相交于该开口的该穿越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引轨道包含曲线轨道区,该曲线轨道区呈曲线状,当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对象的该驱动部沿该驱动轨道移动使该对象通过该开口时,该导引部对应地在该导引轨道的该曲线轨道区中移动,以使该对象的该轴线保持相交于该开口的该穿越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对象上定义预定位置,当该对象位于该支撑架中且该对象被驱动时,该对象在该预定位置通过该开口时开始转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位置位于该对象的前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对象为显示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引轨道设置于该支撑架上,该导引部设置于该对象上,当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对象于该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时,该导引轨道不动,该导引部相对该导引轨道移动;或者,该导引轨道设置于该对象上,该导引部设置于该支撑架上,当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对象于该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时,该导引部不动,该导引轨道相对该导引部移动。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对象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轨道以及导引轨道来驱动对象于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因此,本发明的对象驱动装置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可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使用减速齿轮组所引起的问题,亦能简化组装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象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对象驱动装置设置于座体中。
图7为图6中的对象的导引部即将进入曲线轨道区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的对象的导引部移动至曲线轨道区尽头的侧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对象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对象驱动装置设置于座体中。
图14为图13中的对象的导引部即将进入曲线轨道区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4中的对象的导引部移动至曲线轨道区尽头的侧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对象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9为图16中的对象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对象驱动装置设置于座体中。
图20为图19中的对象的导引轨道相对支撑架的导引部移动过程的侧视图。
图21为图20中的对象的导引轨道移动至曲线轨道区尽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象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1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1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对象驱动装置1包含支撑架10、对象12以及驱动机构14。于此实施例中,对象12可为显示器,但不以此为限。支撑架10包含架体100以及两个侧板102。支撑架10的架体100两侧分别具有驱动轨道104,且每一侧板102上分别具有导引轨道106,其中导引轨道106至少部分呈曲线状。如图2与图3所示,导引轨道106包含曲线轨道区1060,且曲线轨道区1060呈曲线状。于此实施例中,驱动轨道104呈圆弧状。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驱动轨道104亦可呈直线状。换言之,驱动轨道104的形状可依实际应用而决定。
对象12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0中。对象12两侧分别具有驱动部120以及导引部122,其中导引部122可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导引轨道106中。驱动机构14设置于支撑架10中,用以驱动对象12的驱动部120沿驱动轨道104移动,以带动对象12的导引部122沿导引轨道106移动,进而驱动对象12于支撑架10内外移动且转动。
于此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4包含两个齿条140、两个第一齿轮142、马达144、滚轴146以及第二齿轮148。齿条140设置于邻近驱动轨道104处。滚轴146枢接于对象12的驱动部120,且第一齿轮142设置于滚轴146上。换言之,第一齿轮142藉由滚轴146枢接于对象12的驱动部120。如图4所示,当第一齿轮142与滚轴146设置于支撑架10的架体100上时,第一齿轮142与齿条140啮合。第二齿轮148亦设置于滚轴146上,且马达144的输出端1440与第二齿轮148啮合。马达144设置于对象12上,用以驱动第二齿轮148转动,以带动滚轴14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42相对齿条140转动。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图1中的对象驱动装置1的侧视图,其中对象驱动装置1设置于座体3中;图7为图6中的对象12的导引部122即将进入曲线轨道区1060的侧视图;图8为图7中的对象12的导引部122移动至曲线轨道区1060尽头的侧视图。如图6至图8所示,对象驱动装置1可设置于座体3中。于实际应用中,座体3可为汽车的中控台,但不以此为限。于对象12上定义轴线A。座体3具有开口30,且于开口30内定义穿越点T。
当使用者欲使对象12由图6所示的收合位置移动且转动至图8所示的开启位置时,使用者可按压对应的按钮以使上述的马达144开始运转。此时,马达144会驱动第二齿轮148转动,以带动滚轴14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42相对齿条140转动。当第一齿轮142相对齿条140转动时,即会带动对象12的驱动部120沿驱动轨道104移动,以带动对象12的导引部122沿导引轨道106移动,进而驱动对象12相对支撑架10移动且转动。当对象12通过座体3的开口30时,对象12的轴线A保持相交于开口30的穿越点T,如图7与图8所示。当驱动机构14驱动对象12的驱动部120沿驱动轨道104移动使对象12通过开口30时,对象12的导引部122对应地在导引轨道106的曲线轨道区1060中移动,以使对象12的轴线A保持相交于开口30的穿越点T。当对象12的导引部122即将进入曲线轨道区1060时,对象12的驱动部120被第一齿轮142与滚轴146带动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在对象12的导引部122进入曲线轨道区1060后,对象12即会往上转动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
于此实施例中,可于对象12上定义预定位置P。当对象12位于支撑架10中且对象12被驱动时,对象12在预定位置P通过开口30才开始转动。预定位置P可位于对象12的前端。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预定位置P亦可位于对象12上的任意位置(例如,距离对象12的前端1/3对象12的长度处)。
当使用者欲使对象12由图8所示的开启位置移动且转动至图6所示的收合位置时,使用者可按压对应的按钮以使上述的马达144开始反向运转,其作动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于此实施例中,由于导引轨道106设置于支撑架10上,且导引部122设置于对象12上,当驱动机构14驱动对象12于支撑架10内外移动且转动时,导引轨道106不动,且导引部122相对导引轨道106移动。
请参阅图9至图12,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对象驱动装置5的立体图,图10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5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5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5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如图9至图12所示,对象驱动装置5包含支撑架50、对象52以及驱动机构54。于此实施例中,物件52可为显示器,但不以此为限。支撑架50包含架体500以及两个侧板502。支撑架50的架体500两侧分别具有驱动轨道504,且每一侧板502上分别具有导引轨道506,其中导引轨道506至少部分呈曲线状。如图10与图11所示,导引轨道506包含曲线轨道区5060,且曲线轨道区5060呈曲线状。于此实施例中,驱动轨道504呈直线状。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驱动轨道504亦可呈圆弧状。换言之,驱动轨道504的形状可依实际应用而决定。
对象52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50中。对象52两侧分别具有驱动部520以及导引部522,其中导引部522可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导引轨道506中。驱动机构54设置于支撑架50中,用以驱动对象52的驱动部520沿驱动轨道504移动,以带动对象52的导引部522沿导引轨道506移动,进而驱动对象52于支撑架50内外移动且转动。
于此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4包含两个齿型皮带轮540、齿型皮带542、滚轴544、夹扣546以及马达548。两个齿型皮带轮540分别设置于一个驱动轨道504的二端。齿型皮带542套设于两个齿型皮带轮540上且与两个齿型皮带轮540啮合。滚轴544枢接于对象52的驱动部520。夹扣546设置于滚轴544上且夹持于齿型皮带542上。马达548设置于支撑架50的架体500上,且马达548的输出端5480连接于两个齿型皮带轮540的其中之一。藉此,当马达548运转时,即可驱动齿型皮带轮540转动,以带动齿型皮带542转动,进而带动夹持于齿型皮带542上的夹扣546移动。此时,夹扣546会带动滚轴544移动,以带动对象52的驱动部520沿驱动轨道504移动,进而带动对象52的导引部522沿导引轨道506移动。藉此,对象52即可于支撑架50内外移动且转动。
请参阅图13至图15,图13为图9中的对象驱动装置5的侧视图,其中对象驱动装置5设置于座体7中;图14为图13中的对象52的导引部522即将进入曲线轨道区5060的侧视图;图15为图14中的对象52的导引部522移动至曲线轨道区5060尽头的侧视图。如图13至图15所示,对象驱动装置5可设置于一座体7中。于实际应用中,座体7可为汽车的中控台,但不以此为限。于对象52上定义轴线A。座体7具有开口70,且于开口70内定义穿越点T。
当使用者欲使对象52由图13所示的收合位置移动且转动至图15所示的开启位置时,使用者可按压对应的按钮以使上述的马达548开始运转。此时,马达548会驱动齿型皮带轮540转动,以带动齿型皮带542转动,进而带动夹持于齿型皮带542上的夹扣546移动。此时,夹扣546会带动滚轴544移动,以带动对象52的驱动部520沿驱动轨道504移动,进而带动对象52的导引部522沿导引轨道506移动。藉此,对象52即可相对支撑架50移动且转动。当对象52通过座体7的开口70时,对象52的轴线A保持相交于开口70的穿越点T,如图14与图15所示。当驱动机构54驱动对象52的驱动部520沿驱动轨道504移动使对象52通过开口70时,对象52的导引部522对应地在导引轨道506的曲线轨道区5060中移动,以使对象52的轴线A保持相交于开口70的穿越点T。当对象52的导引部522即将进入曲线轨道区5060时,对象52的驱动部520被滚轴544带动至如图14所示的位置。在对象52的导引部522进入曲线轨道区5060后,对象52即会往上转动至如图15所示的位置。
于此实施例中,可于对象52上定义预定位置P。当对象52位于支撑架50中且对象52被驱动时,对象52在预定位置P通过开口70才开始转动。预定位置P可位于对象52的前端。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预定位置P亦可位于对象52上的任意位置(例如,距离对象52的前端1/3对象52的长度处)。
当使用者欲使对象52由图15所示的开启位置移动且转动至图13所示的收合位置时,使用者可按压对应的按钮以使上述的马达548开始反向运转,其作动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于此实施例中,由于导引轨道506设置于支撑架50上,且导引部522设置于对象52上,当驱动机构54驱动对象52于支撑架50内外移动且转动时,导引轨道506不动,且导引部522相对导引轨道506移动。
请参阅图16至图18,图1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对象驱动装置9的立体图,图17为图16中的对象驱动装置9的分解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的对象驱动装置9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如图16至图18所示,对象驱动装置9包含支撑架90、对象92以及驱动机构94。于此实施例中,物件92可为显示器,但不以此为限。支撑架90的两侧分别具有驱动轨道904以及导引部906。于此实施例中,驱动轨道904呈直线状。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驱动轨道904亦可呈圆弧状。换言之,驱动轨道904的形状可依实际应用而决定。
对象92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90中。对象92两侧分别具有驱动部920以及导引轨道922,其中导引轨道922至少部分呈曲线状。每一个导引轨道922包含导引沟槽924以及导引条926。如图17所示,导引沟槽924包含曲线轨道区9240,且曲线轨道区9240呈曲线状。此外,导引条926亦包含曲线轨道区9260,且曲线轨道区9260对应曲线轨道区9240,亦呈曲线状。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可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导引轨道922的导引沟槽924中且抓持住导引条926。驱动机构94设置于支撑架90中,用以驱动对象92的驱动部920沿驱动轨道904移动,以带动对象92的导引轨道922相对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移动,进而驱动对象92于支撑架90内外移动且转动。
于此实施例中,驱动机构94包含两个齿型皮带轮940、齿型皮带942、滚轴944、夹扣946、马达948以及齿轮组950。两个齿型皮带轮940分别设置于一个驱动轨道904的两端。齿型皮带942套设于两个齿型皮带轮940上且与两个齿型皮带轮940啮合。滚轴944枢接于对象92的驱动部920。夹扣946设置于滚轴944上且夹持于齿型皮带942上。齿轮组950分别连接于马达948的输出端9480且连接于两个齿型皮带轮940的其中之一。藉此,当马达948运转时,即可驱动齿型皮带轮940转动,以带动齿型皮带942转动,进而带动夹持于齿型皮带942上的夹扣946移动。此时,夹扣946会带动滚轴944移动,以带动对象92的驱动部920沿驱动轨道904移动,进而带动对象92的导引轨道922相对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移动。藉此,对象92即可于支撑架90内外移动且转动。
请参阅图19至图21,图19为图16中的对象驱动装置9的侧视图,其中对象驱动装置9设置于座体8中;图20为图19中的物件92的导引条926相对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移动过程的侧视图;图21为图20中的对象92的导引条926移动至曲线轨道区9260尽头的侧视图。如图19至图21所示,对象驱动装置9可设置于座体8中。于实际应用中,座体8可为汽车的中控台,但不以此为限。于对象92上定义轴线A。座体8具有开口80,且于开口80内定义穿越点T。
当使用者欲使对象92由图19所示的收合位置移动且转动至图21所示的开启位置时,使用者可按压对应的按钮以使上述的马达948开始运转。此时,马达948会驱动齿轮组950带动齿型皮带轮940转动,以带动齿型皮带942转动,进而带动夹持于齿型皮带942上的夹扣946移动。此时,夹扣946会带动滚轴944移动,以带动对象92的驱动部920沿驱动轨道904移动,进而带动对象92的导引轨道922相对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移动。藉此,对象92即可相对支撑架90移动且转动。当对象92通过座体8的开口80时,对象92的轴线A保持相交于开口80的穿越点T,如图20与图21所示。当驱动机构94驱动对象92的驱动部920沿驱动轨道904移动使对象92通过开口80时,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对应地在导引轨道922的曲线轨道区9220中移动,以使对象92的轴线A保持相交于开口80的穿越点T。在支撑架90的导引部906进入曲线轨道区9260后,对象92即会往上转动至如图21所示的位置。
于此实施例中,可于对象92上定义预定位置P。当对象92位于支撑架90中且对象92被驱动时,对象92在预定位置P通过开口80才开始转动。预定位置P可位于对象92的前端。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预定位置P亦可位于对象92上的任意位置(例如,距离对象92的前端1/3对象92的长度处)。
当使用者欲使对象92由图21所示的开启位置移动且转动至图19所示的收合位置时,使用者可按压对应的按钮以使上述的马达948开始反向运转,其作动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于此实施例中,由于导引轨道922设置于对象92上,且导引部906设置于支撑架50上,当驱动机构94驱动对象92于支撑架90内外移动且转动时,导引部906不动,且导引轨道922相对导引部906移动。
相较于先前技术,由于本发明的对象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轨道以及导引轨道来驱动对象于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因此,本发明的对象驱动装置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可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使用减速齿轮组所引起的问题,亦能简化组装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此外,导引轨道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支撑架与对象两者的其中之一上,且导引部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支撑架与对象两者的其中另一上,视实际应用而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撑架,具有驱动轨道;
对象,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架中,该对象具有驱动部;
导引轨道,选择性地设置于该支撑架与该对象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该导引轨道至少部分呈曲线状;
导引部,选择性地设置于该支撑架与该对象两者的其中之另一上,该导引部设置于该导引轨道中,且该导引部与该导引轨道可相对移动;以及
驱动机构,设置于该支撑架中,用以驱动该驱动部沿该驱动轨道移动,以使该导引部与该导引轨道相对移动,进而驱动该对象于该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轨道呈圆弧状或直线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
齿条,设置于邻近该驱动轨道处;
第一齿轮,枢接于该驱动部且与该齿条啮合;以及
马达,用以驱动该第一齿轮相对该齿条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另包含:
滚轴,枢接于该驱动部,该第一齿轮设置于该滚轴上;以及
第二齿轮,设置于该滚轴上,该马达的输出端与该第二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
两个齿型皮带轮,分别设置于该驱动轨道的两端;
齿型皮带,套设于该两个齿型皮带轮上且与该两个齿型皮带轮啮合;
滚轴,枢接于该驱动部;
夹扣,设置于该滚轴上且夹持于该齿型皮带上;以及
马达,该马达的输出端连接于该两个齿型皮带轮的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座体中,于该对象上定义轴线,该座体具有开口,于该开口内定义穿越点,当该对象通过该开口时,该对象的该轴线保持相交于该开口的该穿越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轨道包含曲线轨道区,该曲线轨道区呈曲线状,当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对象的该驱动部沿该驱动轨道移动使该对象通过该开口时,该导引部对应地在该导引轨道的该曲线轨道区中移动,以使该对象的该轴线保持相交于该开口的该穿越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对象上定义预定位置,当该对象位于该支撑架中且该对象被驱动时,该对象在该预定位置通过该开口时开始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定位置位于该对象的前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象为显示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轨道设置于该支撑架上,该导引部设置于该对象上,当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对象于该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时,该导引轨道不动,该导引部相对该导引轨道移动;或者,该导引轨道设置于该对象上,该导引部设置于该支撑架上,当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对象于该支撑架内外移动且转动时,该导引部不动,该导引轨道相对该导引部移动。
CN201110430114.6A 2011-12-20 2011-12-20 对象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2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0114.6A CN102592631B (zh) 2011-12-20 2011-12-20 对象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0114.6A CN102592631B (zh) 2011-12-20 2011-12-20 对象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2631A CN102592631A (zh) 2012-07-18
CN102592631B true CN102592631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48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011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2631B (zh) 2011-12-20 2011-12-20 对象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2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4472B (zh) * 2018-11-08 2022-06-2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对象驱动装置及对象驱动方法
CN111237325B (zh) * 2020-03-04 2021-09-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1687A (zh) * 2002-09-10 2005-10-12 株式会社建伍 电子设备
CN2737125Y (zh) * 2004-09-20 2005-10-26 普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CN200950190Y (zh) * 2006-03-07 2007-09-19 东炬汽车零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荧幕模组
CN102005163A (zh) * 2009-08-28 2011-04-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1687A (zh) * 2002-09-10 2005-10-12 株式会社建伍 电子设备
CN2737125Y (zh) * 2004-09-20 2005-10-26 普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CN200950190Y (zh) * 2006-03-07 2007-09-19 东炬汽车零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荧幕模组
CN102005163A (zh) * 2009-08-28 2011-04-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2631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1625U (zh) 双轨电动窗帘架
CN104006518A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821043A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
CN202532389U (zh) 舞台灯双棱镜移动系统
CN104527277B (zh) 自动黑板擦
CN102592631B (zh) 对象驱动装置
CN204415186U (zh) 一种座椅移动装置及汽车座椅
CN204851024U (zh) 一种蜗轮蜗杆传动的电动卷帘装置
CN104005580A (zh) 转盘式停车库
CN202157630U (zh) 地铁屏蔽门的首末单元门装置
CN201649732U (zh)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迎送平台的夹紧机构
CN209908048U (zh) 一种带防晃功能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CN209163555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夹紧装置和自行车停车设备
CN104029545B (zh) 一种二维自动擦黑板装置
CN203626570U (zh) 建筑窗户遮阳屏幕
CN202457286U (zh) 抽屉滑轨
CN203281037U (zh) 金箍棒玩具
CN103147651A (zh) 交叉臂式玻璃升降器
CN203848470U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160945U (zh) 一种叉臂式电动玻璃升降器
CN219994798U (zh) 一种展览展示用的可移动屏幕机械结构
CN210483503U (zh) 一种连动多段门
CN219618961U (zh) 一种汽车模型用弧形腿托伸缩机构
CN203160944U (zh) 叉臂式电动玻璃升降器
CN209141975U (zh) 用于车座扶手的小桌板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