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2328B -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2328B
CN102592328B CN201110021228.5A CN201110021228A CN102592328B CN 102592328 B CN102592328 B CN 102592328B CN 201110021228 A CN201110021228 A CN 201110021228A CN 102592328 B CN102592328 B CN 102592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tube
travelling wave
storage travelling
recording device
line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12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2328A (zh
Inventor
孙君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po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npo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o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Kinpo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0212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2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2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2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3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有电源电力供电时,电源电力透过单向导通元件向总储能元件充电,以使总储能元件储存总电压。在当电源电力不对电子装置供电时,使用者操作自动恢复开关,以使总储能元件透过自动恢复开关的导通对状态储能元件充电,并据此让状态储能元件储存一个储存电压信号。读取元件在电源电力再次对电子装置供电时,接收电源电力,并读取储存电压信号,以据此输出一读取电压信号。

Description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设定记录装置,且特别是一种能够在离线(未有电源电力供电)时进行设定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其电子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装置大多允许使用者可以对电子装置进行设定,并且电子装置能够将设定内容记录于其设定记录装置。据此,当电子装置离线后又再次上线(有电源电力供电)时,电子装置可以根据记录的设定内容执行后续的新设定工作。
有一些电子装置具有非挥发式内存,可以在电子装置上线时,让使用者进行设定,并且将设定内容储存于非挥发式内存内。然而,此类型的电子装置必须在上线时,才可以让使用者进行对电子装置设定。换言之,必须提供电池或电源电力给这一类型的电子装置,才可以让使用者对电子装置进行设定。
另外,还有一些电子装置可以让使用者在电子装置离线时对电子装置进行设定。举例来说,诸如硬盘、光盘、主机板与ZigBee控制电灯等电子装置会具有跨接器(jumper)或指拨开关可以供使用者进行设定。具有跨接器或指拨开关的电子装置虽然可以让使用者在离线时对电子装置进行设定,但经由跨接器或指拨开关形成的设定内容,必须再次地被使用者调回初始状态,才可以让此类型的电子装置回到原始设定。
ZigBee控制电灯是目前常常用来实现电子化家庭的照明设备,而且作为协调端(coordinator)的ZigBee控制电灯会对作为从属端(client)的另一个ZigBee控制电灯进行网络地址与参数的设定。
使用者可以爬梯子来将天花板上的ZigBee控制电灯拆下,并透过指拨开关或跨接器来对ZigBee控制电灯进行设定,以使ZigBee控制电灯可以根据离线时所记录的设定内容来进行后续有关网络地址与参数的新设定工作。然而,当使用者想以恢复天花板上的ZigBee控制电灯的原始设定,则使用者必须要再次地爬梯子来取下的ZigBee控制电灯,并将跨接器或指拨开关形成的设定内容调回初始状态,才能够让作为协调端的ZigBee控制电灯对此ZigBee控制电灯(从属端)进行另外一个新的设定,或使其恢复至出厂时的设定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包括单向导通元件、总储能元件、至少一自动恢复开关、至少一状态储能元件与至少一读取元件。当电子装置有电源电力供电时,电源电力透过单向导通元件向总储能元件充电,以使总储能元件储存总电压。自动恢复开关仅有在被使用者操作时才导通,且在未被使用者操作时,恢复或维持断路。在当电源电力不对电子装置供电时,使用者操作自动恢复开关,以使总储能元件透过自动恢复开关的导通对状态储能元件充电,并据此让状态储能元件储存一个储存电压信号。读取元件在电源电力再次对电子装置供电时,接收电源电力,并读取储存电压信号,以据此输出读取电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离线设定记录装置、控制器与电子装置芯片。控制器用以对读取电压信号进行译码,以产生状态设定信号。电子装置芯片根据状态设定信号检查设定内容是否为初始状态,若设定内容为初始状态,则无需重新设定,若设定内容非为初始状态,则根据设定内容,进行后续的新设定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具有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电子装置中的离线设定记录方法。当电子装置有电源电力供电时,电源电力透过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单向导通元件向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总储能元件充电,以使总储能元件储存总电压。在当电源电力不对电子装置供电时,使用者操作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自动恢复开关,以使总储能元件透过自动恢复开关的导通对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状态储能元件充电,并据此让状态储能元件储存一个储存电压信号,其中自动恢复开关仅有在被使用者操作时才导通,且在未被使用者操作时,恢复或维持断路。在电源电力再次对电子装置供电时,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读取元件接收电源电力,并读取储存电压信号,以据此输出读取电压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其电子装置可以让使用者在离线时对电子装置进行设定。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式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功能方块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详细电路的电路图。
图4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详细电路的电路图。
图4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详细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ZigBee星状拓朴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子装置
2、2’、2”、2”’:离线设定记录装置
201、201’:单向导通元件
202、202’:总储能元件
203、203’、207、207’:自动恢复开关
204、204’、208、208’:状态储能元件
205、205’、205”、209、209’、209”:读取元件
206、206’、206”、206”’、210、210’、210”、210”’:放电元件
3:控制器
31:状态译码器
32:定时器
33:参考电压提供器
4:电子装置芯片
5:ZigBee星状网络拓朴系统
51:ZigBee控制电灯(协调端)
52~55:ZigBee控制电灯(从属端)
S61~S65:步骤流程
C1、C2、CS:电容
D1:二极管
M1、M2:MOS场效晶体管
Q1、Q2:NPN晶体管
Q1’、Q2’:PNP晶体管
R1、R2:电阻
SW1、SW2:轻触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电子装置1具有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控制器3与电子装置芯片4。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控制器3与电子装置芯片4皆有电性耦接到接地GROUND与电源电力VDD的端点。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电性耦接控制器3,电子装置芯片4电性耦接控制器3。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可以在电子装置离线(未与电源电力VDD连接或电源电力VDD停止供电)后,依然允许使用者对电子装置1进行设定,并且记录离线时的设定内容。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与通过指拨开关或跳接器所实施的传统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差异在于,指拨开关或跳接器所实施的传统离线设定记录装置无法在设定内容被电子装置1读取后自动地将设定内容调回初始状态,而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在设定内容被电子装置1读取后便可以自动地将设定内容调回初始状态。
换言之,当电子装置1再次上线后,如果电子装置1要恢复到初始状态,则使用者并不需要再动手调动指拨开关或插拔跳接器,且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所储存的设定内容会在被读取后,变回初始状态的设定内容。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可以根据使用者在电子装置1离线时所进行的设定,将设定内容以至少一储存电压信号来表示。举例来说,在图1中,设定内容被两个储存电压信号所表示,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在电子装置1再次上线后,用以表示设定内容的两个储存电压信号会被读出,因此,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会输出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给控制器。
要说明的是,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本身可以是两个储存电压信号的数字电压信号(或反向数字电压信号)或放大后的模拟信号,又或者可以是上述用以表示设定内容的两个储存电压信号的本身。不过,一般来说,为了简化电路的设计,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通常是两个储存电压信号的反向数字电压信号。
控制器3用以对接收到的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进行译码,以获得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其中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可以直接用来表示设定内容。电子装置芯片4会接受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并且根据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的数值所对应的设定内容,让电子装置芯片4继续执行后续新的设定工作。更进一步地说,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的数值可以表示电子装置1是否在离线时被重新设定,以及表示电子装置1于离线时被设定的设定内容。
举例来说,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若为5V与5V,则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的数值为0,表示使用者于电子装置1离线时并没有对电子装置1进行设定(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所记录的设定内容为初始状态),因此,电子装置1可以维持原来的设定内容。再举一例来说,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若为5V与0V,则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的数值为1,表示使用者于电子装置1离线时有对电子装置1进行设定(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所记录的设定内容为非初始状态),因此,电子装置1可以根据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的数值为1的所对应的设定内容,继续执行后续新的设定工作。
另外,控制器3在读取时间结束后(亦即在获得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后),会输出放电控制信号COM来对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的两个储存电压信号放电。一般来说,控制器3可以控制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将两个储存电压信号放电,以使两个储存电压信号的电压准位下降至接近接地GND的电压位准。然而,在一些特殊的需求下,控制器3亦可以提供两个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给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以使两个储存电压信号的电压准位分别下降至接近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的电压准位(放电元件206、210通常使用NPN晶体管、PNP晶体管或MOS场效晶体管,因此两个储存电压信号的电压准位会降至VREF1+VCE(或VREF1+VDS)与VREF2+VCE(或VREF2+VDS))。
图1虽然以两个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为例,但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读取电压信号的数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另外,图1中的控制器3亦可以不需要对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的两个储存电压信号进行放电,且也可以不需要提供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给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除此之外,图1的电子装置1可以是ZigBee控制电灯、硬盘、光盘或主机板等,且电子装置芯片4对应电子装置1而可以是ZigBee发光二极管芯片、硬盘芯片、光盘芯片或主机板芯片等。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功能方块图。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包括单向导通元件201、总储能元件202、至少一自动恢复开关203、207、至少一状态储能元件204、208、至少一读取元件205、209与至少一放电元件206、210。
单向导通元件201的第一端电性耦接到电源电力VDD,单向导通元件201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总储能元件202的第一端。总储能元件202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自动恢复开关203与207的第一端,且总储能元件202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到接地GND。自动恢复开关203与207的第二端则分别电性耦接至状态储能元件204与208的第一端。状态储能元件204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读取元件205与放电元件206的第一端,状态储能元件208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读取元件209与放电元件210的第一端,且状态储能元件204与208的第二端则电性耦接到接地GND。读取元件205与209的第二端分别用以输出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且读取元件205与209的第三端分别电性耦接到电源电力VDD。放电元件206与210的控制端皆用以接收放电控制信号COM,且放电元件206与210的第二端分别用以接收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
要说明的是,虽然图2是以两个自动恢复开关203、207、两个状态储能元件204、208、两个读取元件205、209与两个放电元件206、210为例,但是本发明却不限定于此。换句话说,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可以仅有自动恢复开关203、读取元件205、状态储能元件204与放电元件206,或者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自动恢复开关、状态储能元件、读取元件与放电元件。
单向导通元件201仅有在电子装置1上线时才会导通,因此,在电子装置1上线时,电源电力VDD会对总储能元件202充电。在电子装置1离线时,可以因为单向导通元件201单向导通的特性,而不会使总储能元件202所储存的总电压向单向导通元件201的方向进行放电,而能够短暂地将总电压储存下来。总储能元件202若使用陶瓷电容来实施时,则上述总电压的储存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两天。
自动恢复开关203(或207)可以让使用者可以在电子装置1离线时,以触碰、按压或推拉的方式来使自动恢复开关203(或20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得以导通,且在使用者在触碰、按压或推拉自动恢复开关203(或207)后,自动恢复开关203(或20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会自动回到断路(open)状态。换言之,自动恢复开关203(或207)是一种在经使用者触碰、按压或推拉而导通后便会自动回到断路状态的按键开关、微动开关、轻触开关或滑动开关等。
当自动恢复开关20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时,总储能元件202会对状态储能元件204充电,而使得状态储能元件具有储存电压信号VS1。同样地,当自动恢复开关20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时,总储能元件202会对状态储能元件208充电,而使得状态储能元件具有储存电压信号VS2。
接着,在电子装置1再次上线时,读取元件205与209会将储存电压信号VS1与VS2读出,以输出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读取元件205与209可包括放大器、缓冲器、反向器或至少一位以上的数字模拟转换器的至少其中之一。要说明的是,读取元件205与209在电子装置1离线时,并无法读取储存电压信号VS1与VS2,如此,状态储能元件204与208可以将短暂地将储存电压信号VS1与VS2维持住。状态储能元件204与208若使用陶瓷电容来实施时,则上述电压信号VS1与VS2的储存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两天。
放电元件206与210都受控于放电控制信号COM,当控制器3在读取时间结束后(亦即在获得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后),放电元件206与210会提供放电路径,以使状态储能元件204与208所储存的储存电压信号VS1与VS2分别被放电而降至接近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的电压准位。如同前面所述的,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可以不需要由控制器3提供,而直接将放电元件206与210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到接地GND。
〔控制器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功能方块图。控制器3可以是电子装置1独立于电子装置芯片4的芯片,亦可以整合于电子装置芯片4。控制器3包括状态译码器31、定时器32与参考电压提供器33。控制器3在电子装置上线时,才会开始运作。要说明的是,图3的控制器3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状态译码器31用以接收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并对读取电压信号VR1与VR2进行译码,以产生状态设定信号STATE_SIG。定时器32会在电子装置1上线时,便会开始计数,并且在计数的读取时间到达后,会输出放电控制信号COM。参考电压提供器33接收电源电力VDD,并据此提供参考电压VREF1与VREF2。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的详细电路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4A,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详细电路的电路图。图4A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可以视为图2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的其中一种详细的实施方式,但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图4A中,单向导通元件201’使用二极管D1来实施,其中二极管D1可以任何种类的二极管,例如PN二极管与萧克来(Shockley)二极管等。总储能元件202’使用电容CS来实施,状态储能元件204’与208’则分别使用电容C1与C2来实施,其中电容CS、C1与C2可以是任何种类的电容,例如电解电容、陶瓷电容或半导体电容等,但建议采用储存时间较为长久的电容。自动恢复开关203’与207’采用轻触开关SW1与SW2来实施,其中轻触开关SW1与SW2可以是任何厂商所生产的轻触开关。
放电元件206’与210’分别使用NPN晶体管Q1与Q2来实施,其中NPN晶体管Q1与Q2的基极接收放电控制信号COM,NPN晶体管Q1与Q2的集极分别电性耦接至电容C1与C2,且NPN晶体管Q1与Q2的射极则分别接收参考电压信号VREF1与VREF2。当放电元件206’与210’分别使用NPN晶体管Q1与Q2来实施时,电容C1、C2的储存电压信号VS1与VS2在NPN晶体管Q1、Q2被控制导通时,会分别降至VREF1+VCE与VREF2+VCE。一般来说,此时的集极射极电压VCE为饱和的集极射极电压,亦即VCE约为0.2V。
读取元件205’与209’则使用反向器来实现,其中读取元件205’的反向器包括MOS场效晶体管M1与电阻R1,且读取元件209’的反向器包括MOS场效晶体管M2与电阻R2。晶体管M1、M2的栅极分别电性耦接电容C1、C2,晶体管M1、M2的漏极分别电性耦接电阻R1、R2,且晶体管M1、M2的源极电性耦接至接地GND。晶体管M1与M2的漏极分别用以输出读取电压VR1与VR2。
当使用者轻触开关SW1后,电容C1的储存电压信号VS1会上升,如此,读取元件205’将会输出逻辑为0的电压位准的读取电压信号VR1。同样地,当使用者轻触开关SW2后,电容C2的储存电压信号VS2会上升,如此,读取元件210’将会输出逻辑为0的电压位准的读取电压信号VR2。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的详细电路的另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B,图4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详细电路的电路图。图4B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与图4A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的差异在于,放电元件206”与210”分别改用PNP晶体管Q1’与Q2’来实施。PNP晶体管Q1’与Q2’的基极接收放电控制信号COM,PNP晶体管Q1’与Q2’的射极分别电性耦接至电容C1与C2,且PNP晶体管Q1’与Q2’的集极则分别接收参考电压信号VREF1与VREF2。
另外,要说明的是,在图4B中,控制器所要产生的放电控制信号COM必须是低电压准位,而非图4A的高电压准位的放电控制信号COM。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的详细电路的另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C,图4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详细电路的电路图。图4C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与图4A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的其中一个差异在于,放电元件206”’改用MOS场效晶体管M3与电阻R3来实施,且放电元件210”’改用MOS场效晶体管M4与电阻R4来实施。另外,图4C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与图4A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2’的另一个差异在于,读取元件205”与209”使用缓冲器来实施,而不使用反向器来实施。
在图4C中,电阻R3的一端耦接于MOS场效晶体管M3的栅极,其另一端则耦接至接地GND。MOS场效晶体管M3的栅极耦接到放电控制信号COM与电阻R3的一端,其漏极耦接至电容C1的一端,且其源极耦接至参考电压VREF1。电阻R4的一端耦接于MOS场效晶体管M4的栅极,其另一端则耦接至接地GND。MOS场效晶体管M4的栅极耦接到放电控制信号COM与电阻R4的一端,其漏极耦接至电容C1的一端,且其源极耦接至参考电压VREF2。
于此实施例中,电容C1、C2的储存电压信号VS1与VS2在MOS场效晶体管M3、M4被控制导通时,会分别降至VREF1+VDS与VREF2+VDS。一般来说,此时的漏极源极电压VDS为饱和的漏极源极电压。
读取元件205”为缓冲器,其包括MOS场效晶体管M1与电阻R1。MOS场效晶体管M1的栅极耦接至电容C1的一端,其漏极耦接到电源电力VDD,且其源极耦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耦皆至接地GND,电阻R1上的跨压即为读取电压VR1。同样地,读取元件209”为缓冲器,其包括MOS场效晶体管M2与电阻R2。MOS场效晶体管M1的栅极耦接至电容C2的一端,其漏极耦接到电源电力VDD,且其源极耦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耦皆至接地GND,电阻R2上的跨压即为读取电压VR2。MOS场效晶体管M1与M2的源极分别用以输出读取电压VR1与VR2。
于此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轻触开关SW1后,电容C1的储存电压信号VS1会上升,如此,读取元件205”将会输出逻辑为1的电压位准的读取电压信号VR1。同样地,当使用者轻触开关SW2后,电容C2的储存电压信号VS2会上升,如此,读取元件210”将会输出逻辑为1的电压位准的读取电压信号VR2。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应用于ZigBee控制电灯的实施例〕
接着,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ZigBee星状拓朴网络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电子装置可以是ZigBee控制电灯,且电子装置中的电子装置芯片可以对应是ZigBee控制电灯芯片。ZigBee星状拓朴网络系统5包括作为从属端的多个ZigBee控制电灯52~55与作为协调端的一个ZigBee控制电灯51,其中作为协调端的一个ZigBee控制电灯51会与ZigBee控制电灯52~55连接而形成一个星状拓朴。
ZigBee控制电灯51(协调端)可以对ZigBee控制电灯52~55的网络地址与网络参数进行设定。当ZigBee控制电灯52(从属端)毁损时,使用者可以更换ZigBee控制电灯52,并且于新的ZigBee控制电灯离线时,对其进行设定,以使新的ZigBee控制电灯上线时,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新设定工作。当新的ZigBee控制电灯完成新设定工作后,其离线设定记录装置所记录的设定内容可以被恢复为初始状态的设定内容。如此,当ZigBee控制电灯51(协调端)要重新对新的ZigBee控制电灯进行另一个新设定时,使用者并不需要像传统使用指拨开关的ZigBee控制电灯一样,还需要爬上梯子将ZigBee控制电灯拆下,并调整指拨开关恢复到初始状态。据此,使用本发明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ZigBee控制电灯可以让使用者带来相当的便利性。
〔离线设定记录方法的实施例〕
接着,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61中,于电子装置上线时,对电子装置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总储能元件充电。接着,在步骤S62中,于电子装置离线时,透过使用者操作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至少一自动恢复开关,来使总储能元件所储存的电能对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至少一状态储能元件充电。接着,在步骤S63中,于电子装置再次上线时,读取对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每一状态储能元件所储存的储存电压信号,并对所读取到的每一个读取电压信号译码,以获得状态设定信号。
接着,在步骤S64中,于电子装置芯片获得状态设定设信号(定时器计数读取时间到达)后,对状态储能元件进行放电,以使每一状态储能元件回到其对应的参考电压。最后,在步骤S65中,电子装置芯片根据状态信号判断设定内容是否为初始状态,若设定内容为初始状态,则不需要对电子装置重新设定,若设定内容并非为初始状态,则依照状态信号的数值所对应的设定内容,对电子装置进行后续的新设定工作。
〔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综合上述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其电子装置可以让使用者在离线时对电子装置进行设定。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不需要额外的电池,且相较于使用指拨开关与跳接器所实施的传统离线设定记录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提供更佳便利的设定方式给使用者。
在此请注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用于电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包括:
单向导通元件;
总储能元件,当该电子装置有电源电力供电时,该电源电力透过该单向导通元件向该总储能元件充电,以使该总储能元件储存总电压;
至少一自动恢复开关,仅有在被使用者操作时才导通,且在未被该使用者操作时,恢复或维持断路;
至少一状态储能元件,在当该电源电力不对该电子装置供电时,该使用者操作该自动恢复开关,以使该总储能元件透过该自动恢复开关的导通对该状态储能元件充电,并据此让该状态储能元件储存储存电压信号;以及
至少一读取元件,在该电源电力再次对该电子装置供电时,接收该电源电力,并读取该储存电压信号,以据此输出读取电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设定记录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放电元件,受控于放电控制信号,在该读取元件输出该读取电压信号后,对该状态储能元件放电,以使该储存电压信号降至接近参考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单向导通元件为二极管,该总储能元件为第一电容,该状态储能元件为第二电容,且该读取元件包括反向器、缓冲器、放大器或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读取元件为该反向器时,该读取元件包括:
电阻;以及
MOS场效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以接收该储存电压信号,其漏极电性耦接该电阻且用以输出该读取电压,且其源极电性耦接至接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读取元件为该缓冲器时,该读取元件包括:
电阻;以及
MOS场效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以接收该储存电压信号,其源极透过该电阻电性耦接至接地并且用以输出该读取电压,且其漏极耦电性耦接至该电源电力。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放电元件包括:
NPN晶体管,其基极受控于该放电控制信号,其集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且其射极电性耦接至该参考电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放电元件包括:
PNP晶体管,其基极受控于该放电控制信号,其射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且其集极电性耦接至该参考电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考电压为接地电压。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以对读取电压信号进行译码,以产生状态设定信号;
电子装置芯片,根据该状态设定信号检查设定内容是否为初始状态,若该设定内容为初始状态,则无需重新设定,若该设定内容非为初始状态,则根据该设定内容,进行后续的新设定工作;以及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
其中,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包括:
单向导通元件;
总储能元件,当该电子装置有电源电力供电时,该电源电力透过该单向导通元件向该总储能元件充电,以使该总储能元件储存总电压;
至少一自动恢复开关,仅有在被使用者操作时才导通,且在未被该使用者操作时,恢复或维持断路;
至少一状态储能元件,在当该电源电力不对该电子装置供电时,该使用者操作该自动恢复开关,以使该总储能元件透过该自动恢复开关的导通对该状态储能元件充电,并据此让该状态储能元件储存储存电压信号;以及
至少一读取元件,在该电源电力再次对该电子装置供电时,接收该电源电力,并读取该储存电压信号,以据此输出读取电压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器包括状态译码器,用以对该读取电压信号进行译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器还包括定时器,用以在计数读取时间到达后输出放电控制信号;其中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放电元件,受控于该放电控制信号,在该读取时间到达后,对该状态储能元件放电,以使该储存电压信号降至接近参考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器还包括:
参考电压提供器,用以提供该参考电压。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单向导通元件为二极管,该总储能元件为第一电容,该状态储能元件为第二电容,且该读取元件为反向器、缓冲器、放大器或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读取元件为该反向器时,该读取元件包括:
电阻;以及
MOS场效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以接收该储存电压信号,其漏极电性耦接该电阻且用以输出该读取电压,且其源极电性耦接至接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读取元件为该缓冲器时,该读取元件包括:
电阻;以及
MOS场效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以接收该储存电压信号,其源极透过该电阻电性耦接至接地并且用以输出该读取电压,且其漏极耦电性耦接至该电源电力。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放电元件包括:
NPN晶体管,其基极受控于该放电控制信号,其集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且其射极电性耦接至该参考电压。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放电元件包括:
PNP晶体管,其基极受控于该放电控制信号,其射极电性耦接该状态储能元件,且其集极电性耦接至该参考电压。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考电压为接地电压。
19.一种离线设定记录方法,适用于具有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电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设定记录方法包括:
当该电子装置有电源电力供电时,该电源电力透过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单向导通元件向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总储能元件充电,以使该总储能元件储存总电压;
在当该电源电力不对该电子装置供电时,使用者操作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自动恢复开关,以使该总储能元件透过该自动恢复开关的导通对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状态储能元件充电,并据此让该状态储能元件储存储存电压信号,其中该自动恢复开关仅有在被使用者操作时才导通,且在未被该使用者操作时,恢复或维持断路;以及
在该电源电力再次对该电子装置供电时,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读取元件接收该电源电力,并读取该储存电压信号,以据此输出读取电压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设定记录方法还包括:
在该读取装置输出该读取电压信号后,该离线设定记录装置的放电元件根据放电控制信号对该状态储能元件放电,以使该储存电压信号降至接近参考电压。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离线设定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设定记录方法还包括:
该电子装置的控制器对该读取信号电压进行译码,以获得状态设定信号;以及
该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芯片根据该状态设定信号检查设定内容是否为初始状态,若该设定内容为初始状态,则无需重新设定,若该设定内容非为初始状态,则根据该设定内容,进行后续的新设定工作。
CN201110021228.5A 2011-01-14 2011-01-14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2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228.5A CN102592328B (zh) 2011-01-14 2011-01-14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228.5A CN102592328B (zh) 2011-01-14 2011-01-14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2328A CN102592328A (zh) 2012-07-18
CN102592328B true CN102592328B (zh) 2014-07-02

Family

ID=4648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22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2328B (zh) 2011-01-14 2011-01-14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232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6040A (en) * 1996-08-27 1997-09-09 Bourbeau; Frank Networked battery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JP2003195396A (ja) * 2001-12-27 2003-07-09 Canon Inc 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570786A (zh) * 2004-05-09 2005-01-26 上海夏唐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家庭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
CN1622023A (zh) * 2003-11-28 2005-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能离线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836193A (zh) * 2003-06-10 2006-09-20 路创电子公司 高效离线式线性电源
CN1992491A (zh) * 2005-12-29 2007-07-04 Abb服务有限公司 向与电路断路器相关联的电气或电子设备供电的设备
US7400149B2 (en) * 2002-01-08 2008-07-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state of batteries in battery-supported power supply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3187A1 (en) * 2008-09-22 2010-03-2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o-touch initial product deploym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6040A (en) * 1996-08-27 1997-09-09 Bourbeau; Frank Networked battery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JP2003195396A (ja) * 2001-12-27 2003-07-09 Canon Inc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400149B2 (en) * 2002-01-08 2008-07-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state of batteries in battery-supported power supply systems
CN1836193A (zh) * 2003-06-10 2006-09-20 路创电子公司 高效离线式线性电源
CN1622023A (zh) * 2003-11-28 2005-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能离线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570786A (zh) * 2004-05-09 2005-01-26 上海夏唐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家庭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
CN1992491A (zh) * 2005-12-29 2007-07-04 Abb服务有限公司 向与电路断路器相关联的电气或电子设备供电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2328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0309B (zh) 一种自适应电容触摸传感控制电路
CN106575919B (zh) 开关电容器转换器
CN204349778U (zh) Led驱动电路及其开关电源控制器
CN105553247A (zh) 开关电源的输出过压打嗝保护装置
US201402922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ing circuit thereof
CN102882496B (zh) 具有开关检测和微控制器复位功能的电路
CN105075044A (zh) 利用无损稳态操作的瞬变抑制
CN101707347B (zh)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及led驱动电路
CN101651336A (zh) 一种配电保护方法及配电保护装置
CN107222213B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模数转换器
CN201985833U (zh) 声光控制触摸延时开关
CN104407687A (zh) 一种复位电路
CN104377759B (zh)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压调整方法
CN102592328B (zh) 离线设定记录装置及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CN202906437U (zh) 一种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TW201312335A (zh) 電源管理裝置
CN204498066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光伏汇流数据采集装置
CN212845811U (zh) 一种应用于ftu蓄电池监测模块的电压采集电路
CN108061835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电压采样方法、系统及电路
CN209151132U (zh) 一种时钟信号丢失检测电路
CN204559954U (zh) 汽车室内灯
CN106130558A (zh) 基于pwm及电容充放电原理的da转换电路
CN206023272U (zh) 一种电源装置
CN206370822U (zh) Ai仪表的移相触发模块
CN206686066U (zh) 变频器数字信号输入端子及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