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1349A -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1349A
CN102591349A CN2012100635674A CN201210063567A CN102591349A CN 102591349 A CN102591349 A CN 102591349A CN 2012100635674 A CN2012100635674 A CN 2012100635674A CN 201210063567 A CN201210063567 A CN 201210063567A CN 102591349 A CN102591349 A CN 102591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satellite
axle
gyro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35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1349B (zh
Inventor
孙宝祥
崔振江
高益军
弓建军
王大轶
黄颖
李艳华
郭廷荣
周中泽
李宝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 20121006356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1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1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1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1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1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当星箭分离后,或正常进入太阳捕获前,满足条件后自主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首先进行速率阻尼,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可见时段,进行负反馈卫星姿态控制,使太阳敏感器测量输出的X轴姿态与Y轴姿态向0°方向控制,使卫星-Z轴指向太阳方向;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段,采用相应的推力器脉冲宽度Δti补偿控制卫星的角速率。速率阻尼完成或速率阻尼达360s后,若太阳不在-Z面的太阳敏感器视场内,则开始太阳搜索;一旦-Z面两个太阳敏感器有太阳出现信号输出2.048s后,便转入巡航方式。巡航后,在地影期间,X轴、Y轴姿态反馈信号保持为0。

Description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陀螺多重故障情况下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轨道卫星太阳捕获模式分为速率阻尼、俯仰搜索、滚动搜索和巡航四个方式。太阳捕获模式作为安全模式,正常情况下,在星箭分离后由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AOCE)的程控指令启动。转移轨道卫星变轨后即将离境前可以由地面遥控进入巡航,在转移轨道控制系统发生硬件故障报警,或在同步轨道硬件故障报警进入硬件故障报警对地指向安全模式(ESM)40分钟内找不到地球后,均可由控制系统的星上计算机(OBC)自主切换到太阳捕获模式。
高轨道卫星上通常安装一个陀螺组件,共四个陀螺(3+1S液浮速率积分陀螺),其中三个陀螺正交安装,输入轴分别沿卫星本体的X轴(即滚动轴)、Y轴(即俯仰轴)、Z轴(即偏航轴),用以测量星体角速率沿各轴的分量ωX、ωY、ωZ及其积分,另一个斜装陀螺(S轴陀螺)用于故障顶替,斜装陀螺与-X轴、Y轴、Z轴的夹角均为54.736°。在转移轨道段用陀螺测量卫星的角速度,用红外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确定卫星三轴姿态。当太阳不在太阳敏感器视场时,用Z轴陀螺积分确定偏航角。当四个陀螺角速率测量值均小于饱和值时,不考虑陀螺角速率测量误差时,四个陀螺输出的角速率满足如下平衡方程:
Figure BSA00000683038600011
其中ωs为S轴陀螺输出的角速度。当三个正交安装的陀螺均工作正常时,用这三个陀螺确定各轴的角速率和陀螺积分值,当正交安装的陀螺中的任一陀螺故障时,需要用斜装陀螺(S轴陀螺)顶替故障陀螺,并根据平衡方程计算得到故障陀螺的角速率,对角速度积分得到积分值。
当四个陀螺有一个或多个陀螺失效且星上陀螺均未标明健康字时,四个陀螺角速率测量值平衡方程不能满足,因此在不知道哪些陀螺有故障时,就不可能继续采用有陀螺的控制模式。当星箭分离时,ωX、ωY、ωZ、ωS有一个或多个实际值超过饱和值(例如±1°/s)范围时,ωX、ωY、ωZ、ωS的输出值有一个或多个为饱和值,四个陀螺角速率测量值就不能满足平衡方程,因无过程数据可供星上自主辨识,星上难以判定是陀螺故障还是运载产生的星箭分离三轴角速度大幅度超差,因此也不可能继续采用有陀螺控制模式了。此时不能简单的以设置角速率偏置值的方法来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也不能进行速率阻尼闭环控制,就可能导致卫星姿态失控,如果长时间不能实现太阳捕获,长时间靠星上蓄电池供电,一旦超出蓄电池供电能力,导致蓄电池损坏,星上能源系统无法供电,就将导致卫星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可以在星箭分离三轴角速度远大于0.5°/s、或四个陀螺角速率测量值平衡方程不能满足、或在转移轨道控制系统发生多重硬件故障报警、或在同步轨道发生多重故障又没有可用三轴角速率测量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实现太阳捕获并自主转巡航,确保卫星的能源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1)当星箭分离后,或正常控制流程进入太阳捕获前,或硬件故障报警进入太阳捕获前,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卫星自主选择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
A、陀螺线路盒均不健康;B、陀螺马达不健康个数大于1个;
C、陀螺顶替标志为无顶替且|(ωYZX)-ωS×1.732|>ωSLimit连续满足次数超过预设值,ωSLimit为角速率比较误差限;
(2)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后,首先进行速率阻尼,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可见时段,不仅将太阳敏感器在轴测量角作为姿态控制信号,而且将卫星第i轴太阳敏感器在轴测量角差分滤波平均得到的卫星角速率估计ωi代替角速率测量信号并减去偏置值后求得角速率控制信号Udi,使超出偏置值的卫星角速率减小,使太阳敏感器测量输出的X轴姿态与Y轴姿态向0°方向控制,使卫星-Z轴指向太阳方向;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段,采用相应的推力器脉冲宽度Δti补偿控制卫星的角速率,Δti=Ii×Δωi/Ti,i=x、y,z,Δωi为需建立或消除卫星第i轴的角速率增量,Δωi=Udi,Ii为卫星第i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Ti为卫星第i轴的推力器控制力矩理论值,其中Δωi为正,则由产生第i轴负向控制力矩的推力器进行速率阻尼补偿控制,Δωi为负,则由产生第i轴正向控制力矩的推力器进行速率阻尼补偿控制;
(3)速率阻尼完成或速率阻尼达360s后,若太阳不在-Z面的太阳敏感器视场内,则开始太阳搜索;先作俯仰搜索,卫星以-0.5°/s绕Y轴转动,若720s后,-Z面太阳敏感器仍未看到太阳,再作滚动搜索,使卫星以0.5°/s绕X轴转动,若800s后仍不成功,则重作俯仰、滚动搜索;一旦-Z面两个太阳敏感器有太阳出现信号输出2.048s后,便转入巡航方式;作俯仰、滚动搜索时以程控方式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方法同步骤(2)中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段的控制方法;
(4)无陀螺太阳捕获转入巡航方式后,X轴、Y轴姿态反馈信号保持为0,其中X轴、Y轴、Z轴分别为卫星的滚动轴、俯仰轴和偏航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国内高轨道通信卫星的陀螺组件通常是3+1,当卫星实际角速率大于饱和值(例如±1°/s)时,陀螺角速率输出值为饱和值±1°/s,四个陀螺角速率平衡方程难以满足,特别是当陀螺组件发生硬件故障时,又不能自主切除不可信的陀螺角速率信号,就会导致推进剂大量损耗,如果大初始角速率长时间消除不了,太阳翼法向长时间不能指向太阳,也将导致蓄电池深度放电而受损。为确保卫星能源供应与安全,高轨道卫星必需增加能自主切入的大初始角速率或陀螺故障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而本发明方法即可适用于该种控制模式,而且不必增加硬件,只需修改应用软件即可轻松实现,具有很好的工程可行性与实用性,推广应用前景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控制原理图,其中PR调制器即伪速率调制器;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星箭分离时可能出现的初始角速率超出指标、陀螺等多重故障牵引了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的研究。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与有陀螺太阳捕获模式的主要差别是卫星出现初始角速率大而且超过陀螺饱和值或/且陀螺有故障的情况,此时四个陀螺角速率测量值平衡方程不能满足,不能采用三轴角速度测量信号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太阳捕获不能简单的以改变角速率偏置值的方法来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也不能进行速率阻尼闭环控制,只能部分采用星上程控方式(星上计算机按设计好的程序与公式进行计算与控制)实现。
大初始角速率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方法原理采用了与有陀螺太阳捕获方法原理类似的单轴控制方式,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图1中采用太阳敏感器在轴测量角差分信号((计算机本次采样周期测量角-上一周期测量角)/Ts)的滤波平均卫星角速率估计ωi减去第i轴的角速率偏置值ωib得出的角速率控制信号Udi(第i轴的Ud)替代有陀螺太阳捕获时的陀螺角速率测量信号ωi减去第i轴的角速率偏置值ωib得出的角速率控制信号UG。在太阳敏感器不可见太阳时(太阳可见标志SP=0时)置Ud=0,用程控方式求得俯仰和滚动角速率的补偿控制推力器脉冲宽度为Δti=Ii×Δωi/Ti,i=x、y,Ii为卫星第i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Ti为卫星第i轴的推力器控制力矩理论值,Δωi即卫星第i轴太阳敏感器可见太阳时在轴测量角差分滤波平均得到的卫星角速率估计的末段平均值ωi减去目标角速度(即角速率偏置值ωib)求得的Udi
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的姿态信号组合方式与姿态和速率信号偏置分别见表1与表2,在形式上与有陀螺太阳捕获模式相类似,但实际上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没有了陀螺角速率测量信号及角速率积分信号。表2中俯仰搜索与滚动搜索的偏置角速率也用于计算程控方式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与滚动搜索角速率的推力器工作脉冲宽度,其流程如图2所示。
表1太阳捕获模式的姿态信号组合方式
Figure BSA00000683038600051
表1中有陀螺时的Φr与θr是陀螺速率积分输出的X轴姿态(即滚动姿态角)与Y轴姿态(即俯仰姿态角),S61、S62表示是太阳敏感器S61、S62测量输出的X轴姿态(即滚动姿态角)与Y轴姿态(即俯仰姿态角)。
表2太阳捕获模式的姿态和速率信号偏置
Figure BSA00000683038600052
表2中有陀螺巡航时角速率偏置ωzb也可设置为-0.5°/s(相对-Z轴即0.5°/s)。角标b表示偏置,无陀螺太阳捕获时Z轴角速率没有可替代的姿态测量值的差分信号,因此不设置ωzb
首先,选择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或/且陀螺故障情况下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的判断与控制逻辑如下:
星箭分离后,或正常控制流程进入太阳捕获前,或硬件故障报警进入太阳捕获前,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时,卫星自主选择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
A、陀螺线路盒均不健康
B、陀螺马达不健康个数大于1个
C、若陀螺顶替标志为无顶替且连续五次以上|(ωYZX)-ωS×1.732|>ωSLimit,ωSLimit为角速率比较误差限,为角速率测量误差的10倍,通常取0.1°/s。
星箭分离前火箭沿卫星X轴(滚动轴)和Y轴(俯仰轴)方向加速超过饱和值,或正常指地模式出现故障,卫星X轴或Y轴姿态失控不能保持Z轴(偏航轴)指地方向,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后,首先进行速率阻尼,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可见时段,卫星第i轴太阳敏感器在轴测量角差分滤波平均得到的卫星角速率估计ωi即Udi(因为速率阻尼时角速率偏置值为0),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段速率阻尼补偿控制推力器脉冲宽度为Δti,Δti=Ii×Δωi/Ti,i=x、y,Ii为卫星第i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Ti为卫星第i轴的推力器控制力矩理论值,其中Δωi即为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可见时段末段太阳敏感器测量角剔野、差分滤波平均得到的卫星角速率估计值ωi(即太阳可见时段的最后的卫星角速率估计值)减去第i轴的角速率偏置值ωib(速率阻尼时角速率偏置值为0)求得的Udi,Δωi为正,则由产生第i轴负向控制力矩的推力器进行速率阻尼补偿控制,Δωi为负,则由产生第i轴正向控制力矩的推力器进行速率阻尼补偿控制;
速率阻尼完成后,或速率阻尼达360s后,若太阳不在-Z面的太阳敏感器视场内,则说明卫星-Z轴在卫星质心指向太阳的太阳矢量方向为中心的60°半锥角外面,需开始太阳搜索;先作俯仰搜索,卫星以-0.5°/s绕Y轴转动,若720s后,-Z面太阳敏感器仍未看到太阳,再作滚动搜索,使卫星以0.5°/s绕X轴转动,若800s后仍不成功,则重作俯仰、滚动搜索;一旦-Z面两个太阳敏感器有太阳出现信号输出32Ts后,便转入巡航方式;作俯仰、滚动搜索时以程控方式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方法同步骤(2),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的补偿控制推力器脉冲宽度为Δti=Ii×Δωi/Ti,i=x、y,Δωi即卫星第i轴太阳敏感器可见太阳时在轴测量角差分滤波平均得到的卫星角速率估计的末段值ωi减去目标角速率求得的Udi,如太阳敏感器一直不可见太阳,ωi即为0,Δωi为(0-目标角速度),目标角速率详见表2。
速率阻尼、俯仰搜索、滚动搜索过程中太阳敏感器在太阳可见时段,其在轴测量角信号和(测量角差分信号与目标角速率之差Ud)将自动输入到图1所示星上计算机(OBC)的由一个一阶滤波器+一个二阶滤波器+一个伪速率(PR)调制器组成的比例微分(PD)控制器(图中未画用于姿态控制的推力器)实现负反馈姿态控制,使太阳敏感器S61、S62测量输出的X轴姿态(即滚动姿态角)与Y轴姿态(即俯仰姿态角)向0°方向控制,使卫星-Z轴指向太阳方向,此姿态控制过程也能起到减小卫星原有角速率的作用。
当三轴初始角速率大于1°/s时,由于太阳敏感器的输出变化太快,太阳敏感器视场易周而复始地出现丢失、再出现再丢失,难以有效地阻尼卫星很大的初始角速率,为此利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可见时段太阳敏感器测量角剔野(即将不可信的跳变作为野值剔除)后、差分滤波平均得到末段角速率估计ωix或ωy),自主计算速率阻尼补偿控制推力器脉冲宽度,以便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伪速率(PR)调制器停止输出控制脉冲时段,用ωx或ωy减去不同工作方式时的理论角速率偏置值ωxb或ωyb(速率阻尼方式ωxb和ωyb均为0)得到的Udx或Udy,再乘以对应轴的卫星转动惯量理论值Ix或Iy,再除以对应轴控制力矩极性与Udx或Udy极性相反的推力器的控制力矩理论值Tcx或Tcy,就可求得对应轴推力器控制的程控脉冲宽度Δtcx或Δtcy,使卫星用此阻尼补偿控制推力器脉冲减小剩余角速率(俯仰搜索或滚动搜索时仍保留约±0.5°/s的太阳搜索角速率)。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将控制器输入的Udx和Udy清零,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时Z轴角速率没有可替代的姿态测量值的差分信号,Z轴ωz常为0,也不设置ωzb,Udy为0,无陀螺巡航时Z轴角速率不自主控制,不影响-Z轴指向太阳方向。
俯仰搜索、滚动搜索控制逻辑如下:
速率阻尼后,Ud的末段平均值已小于0.1°/s,若太阳已不在-Z面的太阳敏感器视场内,则开始太阳搜索。先作俯仰搜索,卫星以-0.5°/s绕Y轴转动,若720s后,-Z面太阳敏感器仍未看到太阳,再作滚动搜索,使卫星以0.5°/s绕X轴转动。若800s后仍不成功,则重作俯仰、滚动搜索。但由于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没有任何角速率测量信息,搜索角速率的建立或消除不再采取陀螺角速率输出与设置的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偏置值相减的方法由控制器自动实现,而是以程控方式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将理论角速率偏置值ωxb或ωyb,乘以对应轴的卫星转动惯量理论值Ix或Iy,再除以对应轴推力器控制的控制力矩理论值Tcx或Tcy,就可求得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对应轴推力器控制的程控脉冲宽度Δtcx或Δtcy,一旦-Z面两个太阳敏感器有太阳出现信号输出32Ts后,便转入巡航,卫星-Z轴指向太阳,此时卫星的太阳翼的法线指向太阳,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巡航方式的Z轴角速度可不控制。
以程控方式计算推力器脉冲宽度Δti的通用公式如下:
Δti=Ii×Δωi/Ti    (i=x,y)
公式中ωi为需程控建立或消除卫星第i轴的角速度增量,Ii为卫星第i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Ti为卫星第i轴的推力器控制力矩理论值。
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巡航方式时,在地影期间,因为没有可替代太阳敏感器S61、S62姿态测量输出的X轴与Y轴的陀螺角速率积分信号,X轴、Y轴姿态反馈信号变为0,出地影后能确保太阳仍在两个太阳敏感器视场内(太阳敏感器视场不小于±60°)。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

1.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当星箭分离后,或正常控制流程进入太阳捕获前,或硬件故障报警进入太阳捕获前,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卫星自主选择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
A、陀螺线路盒均不健康;B、陀螺马达不健康个数大于1个;
C、陀螺顶替标志为无顶替且|(ωYZX)-ωS×1.732|>ωSLimit连续满足次数超过预设值,ωSLimit为角速率比较误差限;
(2)进入大初始角速率情况下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模式后,首先进行速率阻尼,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可见时段,不仅将太阳敏感器在轴测量角作为姿态控制信号,而且将卫星第i轴太阳敏感器在轴测量角差分滤波平均得到的卫星角速率估计ωi代替角速率测量信号并减去偏置值后求得角速率控制信号Udi,使超出偏置值的卫星角速率减小,使太阳敏感器测量输出的X轴姿态与Y轴姿态向0°方向控制,使卫星-Z轴指向太阳方向;在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段,采用相应的推力器脉冲宽度Δti补偿控制卫星的角速率,Δti=Ii×Δωi/Ti,i=x、y,z,Δωi为需建立或消除卫星第i轴的角速率增量,Δωi=Udi,Ii为卫星第i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Ti为卫星第i轴的推力器控制力矩理论值,其中Δωi为正,则由产生第i轴负向控制力矩的推力器进行速率阻尼补偿控制,Δωi为负,则由产生第i轴正向控制力矩的推力器进行速率阻尼补偿控制;
(3)速率阻尼完成或速率阻尼达360s后,若太阳不在-Z面的太阳敏感器视场内,则开始太阳搜索;先作俯仰搜索,卫星以-0.5°/s绕Y轴转动,若720s后,-Z面太阳敏感器仍未看到太阳,再作滚动搜索,使卫星以0.5°/s绕X轴转动,若800s后仍不成功,则重作俯仰、滚动搜索;一旦-Z面两个太阳敏感器有太阳出现信号输出2.048s后,便转入巡航方式;作俯仰、滚动搜索时以程控方式建立或消除俯仰搜索和滚动搜索角速率,方法同步骤(2)中太阳敏感器视场太阳不可见时段的控制方法;
(4)无陀螺太阳捕获转入巡航方式后,X轴、Y轴姿态反馈信号保持为0,其中X轴、Y轴、Z轴分别为卫星的滚动轴、俯仰轴和偏航轴。
CN 201210063567 2012-03-12 2012-03-12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591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63567 CN102591349B (zh) 2012-03-12 2012-03-12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63567 CN102591349B (zh) 2012-03-12 2012-03-12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1349A true CN102591349A (zh) 2012-07-18
CN102591349B CN102591349B (zh) 2013-10-16

Family

ID=46480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63567 Active CN102591349B (zh) 2012-03-12 2012-03-12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134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2846A (zh) * 2013-08-23 2013-12-2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个太阳电池片的太阳捕获方法
CN105928527A (zh) * 2016-04-25 2016-09-07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方法
CN106292677A (zh) * 2016-07-15 2017-01-04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基于恒星时角的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215482A (zh) * 2017-06-06 2017-09-29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利用磁强计信息实现喷气速率阻尼的方法
CN108549412A (zh) * 2018-04-08 2018-09-18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种考虑太阳角变化率和控制因子权重可变的磁控太阳捕获方法
CN111458150A (zh) * 2020-03-31 2020-07-28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加表的高可靠性轨控推力器故障判别方法
CN112977889A (zh) * 2021-03-19 2021-06-18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敏感器和地球敏感器的卫星姿态捕获方法
CN113485095A (zh) * 2021-08-11 2021-10-08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北斗三号卫星处于地影期时预报姿态的方法
CN114018283A (zh) * 2021-09-28 2022-02-08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针对多探头星敏感器的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169A (zh) * 2007-02-13 2007-09-1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卫星自主导航系统与方法
CN101093397A (zh) * 2006-06-23 2007-12-26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星上网的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
CN101093387A (zh) * 2006-06-23 2007-12-26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星上网的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1214859A (zh) * 2007-12-26 2008-07-09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变轨期间自主故障检测恢复控制的方法
CN101402398A (zh) * 2008-11-18 2009-04-0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挽救方法
EP2378248A2 (en) * 2010-04-19 2011-10-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faul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397A (zh) * 2006-06-23 2007-12-26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星上网的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
CN101093387A (zh) * 2006-06-23 2007-12-26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星上网的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1038169A (zh) * 2007-02-13 2007-09-1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卫星自主导航系统与方法
CN101214859A (zh) * 2007-12-26 2008-07-09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变轨期间自主故障检测恢复控制的方法
CN101402398A (zh) * 2008-11-18 2009-04-0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挽救方法
EP2378248A2 (en) * 2010-04-19 2011-10-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faults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2846A (zh) * 2013-08-23 2013-12-2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个太阳电池片的太阳捕获方法
CN103472846B (zh) * 2013-08-23 2015-10-2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个太阳电池片的太阳捕获方法
CN105928527A (zh) * 2016-04-25 2016-09-07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方法
CN105928527B (zh) * 2016-04-25 2019-04-30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方法
CN106292677B (zh) * 2016-07-15 2019-04-09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基于恒星时角的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292677A (zh) * 2016-07-15 2017-01-04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基于恒星时角的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215482A (zh) * 2017-06-06 2017-09-29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利用磁强计信息实现喷气速率阻尼的方法
CN108549412A (zh) * 2018-04-08 2018-09-18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种考虑太阳角变化率和控制因子权重可变的磁控太阳捕获方法
CN111458150A (zh) * 2020-03-31 2020-07-28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加表的高可靠性轨控推力器故障判别方法
CN111458150B (zh) * 2020-03-31 2021-11-16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加表的高可靠性轨控推力器故障判别方法
CN112977889A (zh) * 2021-03-19 2021-06-18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敏感器和地球敏感器的卫星姿态捕获方法
CN113485095A (zh) * 2021-08-11 2021-10-08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北斗三号卫星处于地影期时预报姿态的方法
CN113485095B (zh) * 2021-08-11 2022-09-13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北斗三号卫星处于地影期时预报姿态的方法
CN114018283A (zh) * 2021-09-28 2022-02-08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针对多探头星敏感器的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方法
CN114018283B (zh) * 2021-09-28 2023-11-10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针对多探头星敏感器的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1349B (zh)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1349B (zh) 高轨道卫星大初始角速率情况的无陀螺太阳捕获控制方法
CN101576750B (zh) 航天器的姿态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412563B (zh) 一种预估轨控综合效率和推进剂消耗量的方法
CN109823571A (zh) 一种遥感微纳卫星的多阶段姿态控制方法
CN105511490B (zh) 一种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保持-角动量卸载联合控制方法
CN102880184A (zh) 一种静止轨道卫星自主轨道控制方法
CN104590588A (zh) 一种基于隔离余量方法与脉宽融合策略的挠性卫星姿态轨道耦合控制方法
FR2694821A1 (fr) Système de commande du lacet, à trois axes et à couples de perturbation compensés.
CN110632935B (zh) 一种编队卫星绕飞自主控制方法
CN103955224B (zh) 一种用于相对运动视线跟踪的姿态控制方法
CN104058104B (zh) 无加速度计情况下一种基于关调制的高精度轨控方法
CN103264776A (zh)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控制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及切换方法
CN105115508A (zh) 基于后数据的旋转制导炮弹快速空中对准方法
CN102004491B (zh) 一种卫星初入轨段的初始太阳捕获方法
CN104176275A (zh) 一种使用动量轮与磁力矩器联合的速率阻尼方法
CN103231810A (zh) 一种利用卫星俯仰轴姿态机动卸载俯仰轴角动量的方法
CN103076809B (zh) 一种利用干扰积累角动量自平衡的轨道控制方法
CN103217982A (zh) 一种基于轮控模式的轨道控制方法
CN102426020B (zh) 一种航姿系统的地球自转误差补偿方法
CN105799954A (zh) 天基分散部署微纳载荷的模块化飞行器及其变轨制导方法
Leomanni et al. Precise attitude control of all-electric GEO spacecraft using Xenon microthrusters
Geng et al. Design of an MEMS-IMU/GN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algorithm
CN106949906A (zh) 一种基于积分型扩张状态观测器大失准角快速对准方法
Antreasian et al. Preliminary planning for NEAR's low-altitude operations at 433 Eros
CN114019794B (zh) 一种固定轨位电推分时卸载的整轨角动量估计和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